青少年心理卫生复习提纲自考05618

合集下载

《青少年心理卫生》考试大纲纲要

《青少年心理卫生》考试大纲纲要

《青少年心理卫生》考试大纲纲要(资料来源于网络)第一章青少年心理卫生概述第一节:什么是心理卫生心理卫生学的含义:心理卫生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主要运用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及其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并综合医学和其他有关学科如社会学、教育学、法学、环境保护学以及自然科学中的有关知识,探讨人类如何来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原则和措施。

它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

心理卫生的含义: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是相对生理卫生而言的,它的基本含义是维护心理健康。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1.自我意识良好 2.人格健全 3.智力正常 4.情绪乐观5.意志坚定 6.人际关系和谐 7.社会适应良好 8.心理行为特点与年龄特征相符合第二节: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当代心理卫生运动是从如何正确认识精神疾病,并给精神病患者以人道的待遇开始的。

1792年,法国精神科医生比奈尔(Pinel)首先给精神病人解除了身上的锁链。

对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直接作出贡献的,是美国保险业职员比尔斯(Beers.G.W.)1936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正式成立,翌年因抗日战争爆发,协会工作被迫停止。

新中国成立后,1985年4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重新成立。

第三节: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青少年心理卫生的内容:.性心理卫生 2.个性与心理卫生 3.自我意识与心理卫生 4.情绪与心理卫生5.意志与心理卫生 6.学习与心理卫生 7.人际交往与心理卫生 8.生活习惯与心理卫生9.环境与心理卫生 10.心理危机干预青少年心理卫生的目标:1.一般目标和特殊目标一般目标:包括学会调适和学会寻求发展两个层次,学会调适是基础目标,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

特殊目标:针对青少年某个年龄段的特殊矛盾,或针对某个青少年的特殊问题而制订的目标,是比较具体的目标。

2、终极目标、中间目标和直接目标中国香港的林孟平将学校心理辅导目标分为终极目标、中间目标和直接目标三级体系。

我国的许多中小学也将学校心理辅导目标分为总目标、中间目标和直接目标三级体系。

《青少年心理卫生》最新复习资料

《青少年心理卫生》最新复习资料

《青少年心理卫生》最新复习资料(涵盖98%的知识点)第一章青少年心理卫生概述它主要运用心理学的一半原理以及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并综合医学和其他有关学科如社会学、教育学、法学、环境保护学以及自然科学中的有关知识,探讨人类如何来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原则和措施,它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

.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1、维护和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提高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各种心理疾病和不良行为的发生.2、帮助人们及早发现心理异常、积极治疗心理疾病.健康不仅是指躯体没有疾病、还必须包括心理、生理、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上的健康.1、自我意识良好.2、人格健全。

3、智力正常.4、情绪乐观.5、意志坚定。

6、人际关系和谐.7、社会适应良好.8、心理行为特点与年龄特征相符合.1、轻度心理异常、也称轻微心理失调、具有偶发性和暂时性.2、中度心理异常、也称心理障碍、包括各种神经症和异常人格.3、重度心理异常、也称严重心理疾病、包括各类精神病.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翌年抗日爆发后被迫停止、新中国成立后、1985年4月重新成立1、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需要.2、青少年心理成长的需要.3、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1、一般目标和特殊目标2、终极目标、中间目标和直接目标3、矫治性目标、预防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1、性心理卫生2、个性与心理卫生3、自我意识与心理卫生4、情绪与心理卫生5、意志与心理卫生6、学习与心理卫生7、人际交往与心理卫生8、生活习惯于心理卫生9、环境与心理卫生10、心理危机干预1、面向全体与个别对待的原则.2、矫治、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3、主体性原则. 主观能动性、积极性.4、全社会共同参与原则.1、观察法(简单易行,材料真实可靠,但材料优势具有偶然性、片段性、和不准确性,难以量化,成本较高)2、调查法(a访谈法:灵活,适用范围大,费时费劲,容易使问题的答案失真;b问卷法:费用低、调查广,在短期内达到高度数量化和规范化,问卷收回率低,影响问卷真实性,应用范围受到限制)3、实验法(a实验室试验:条件控制严格,可以反复验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得实验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b自然实验:弥补了实验室试验的缺点,得出的实验结果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事前要有周密的准备和计划,并需要坚持长时间的观察研究)4、测验法(心理测验: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心理特征,也可以测量出同一群体中个体差异的程度,理论知识不坚实,测验项目不完善)5、个案法(既可用回忆以往事件和查阅有关记录的方法重新组织信息,也可通过长期的追踪来描述心理活动的未来变化,研究结果只适合于个别情况).第二章青少年身心发展以及心理、行为的突变阶段。

青少年心理卫生复习资料

青少年心理卫生复习资料

青少年心理卫生复习资料第一章青少年心理卫生概述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是相对生理卫生而言的,它的基本含义是维护心理健康。

20世纪,随着国际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心理卫生这一领域的科学研究也不断深入,在累积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一门新的独立的学科,称为心理卫生学。

一、心理卫生学与心理卫生心理卫生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

它主要运用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及其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并综合医学和其他有关学科如社会学、教育学、法学、环境保护学以及自然科学中的有关知识,探讨人类如何来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原则和措施。

它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

心理卫生:有时亦称精神卫生,这一术语是美国学者斯威萨最早提出的。

1843年,他撰写了世界上第一部心理卫生专著,书中正式使用了“心理卫生”一词。

1858年,精神病学家雷(Ray,L)在美国精神病大会上作了关于心理卫生的专题讲演。

1906年,克朗斯托( aonstow)出版了《心理卫生》一书,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心理卫生一词从此被广泛采用。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在《教育心理学》中指出:“我们因偏重身体的健康,故研究生理卫生,我衍若要使心理得到健全的发展,则必须注意心理卫生。

”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心理卫生的目的在于维护、改进人们的心理健康,而为了保持、.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必须讲究心理卫生。

心理卫生作为一项服务性工作或实践活动,其主要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维护和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提高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各种心理疾病和不良行为的发生;二是帮助人们及早发现心理异常,积极治疗心理疾病。

在我国,从事这一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员主要有心理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社会学工作者、心理医生和精神病学专家。

心理学工作者。

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学工作者侧重于心理卫生教育方面的工作,帮助人们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心理医生和精神病学专家则侧重于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健康:不仅是指躯体没有疾病,还必须包括心理、生理、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上的健康。

《青少年心理卫生》学习笔记

《青少年心理卫生》学习笔记

《青少年心理卫生》学习笔记05618《青少年心理卫生》笔记依据目录青少年心理卫生第一章青少年心理卫生概述第一节什么是心理卫生第二节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第三节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第四节青少年心理卫生研究的方法第二章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第一节青少年的生理发育特点第二节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第三节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第三章青少年的性心理卫生第一节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第二节青少年的早恋现象第三节青少年常见的性心理问题和辅导第四节青少年的性教育第四章青少年的个性与心理卫生第一节个性概述第二节青少年个性的发展特点第三节青少年常见的不良个性第四节青少年良好个性的自我塑造第五章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与心理卫生第一节自我意识概述第二节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第三节青少年常见的自我意识偏差第四节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完善第六章青少年的情绪与心理卫生第一节情绪概述第二节青少年情绪的发展特点第三节青少年常见的情绪问题第四节青少年情绪的调节第七章青少年的意志与心理卫生第一节意志概述第二节青少年意志品质的发展特点第三节青少年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第四节青少年的挫折教育第八章青少年的学习与心理卫生第一节青少年学习心理概述第二节青少年的学习心理特征第三节青少年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第四节青少年的学习心理辅导第九章青少年的人际交往与心理卫生第一节人际交往概述第二节青少年人际交往的特点第三节青少年常见的人际交往问题第四节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心理辅导第十章青少年的生活习惯与心理卫生第一节吸烟与身心健康第二节过量饮酒与身心健康第三节网络成瘾与身心健康第十一章环境与青少年心理卫生第一节家庭与青少年心理卫生第二节学校与青少年心理卫生第三节社会与青少年心理卫生第十二章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第一节心理危机概述第二节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危机源与表现第三节危机干预的理论和技术第四节青少年的自杀行为与预防第一章青少年心理卫生概述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是相对生理卫生而言的.它的基本含义是维护心理健康.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心理卫生的任务是:1.维护和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提高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各种心理疾病和不良行为的发生.2.帮助人们及早发现心理异常.积极治疗心理疾病.心理健康的标准:健康不仅是指躯体没有疾病.还必须包括心理.生理.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上的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1.自我意识良好.2.人格健全。

05618青少年心理卫生

05618青少年心理卫生

2008年4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5618青少年心理卫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我们在心理辅导活动中,要注意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加强与学生个体和团体的接触,才能更好地进行心理辅导.这是遵循了青少年心理辅导的( )A.学生主体性原则 B.个别化对待原则C.理解学生原则 D.尊重学生原则2.如果个体需要与同龄人交往,学习社交技能,最好采用的心理辅导途径是( ) A.一对—的互动 B.班团体活动 C.小组活动 D.学科教学3.持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学者是( )A.Piaget B.GeIman C.Srernberg D.Case4.自尊感二维结构模型的提出者是( )A.波普 B斯普兰格 C库利 D.詹姆斯5.青春期的基本特征是( )A.社会性成熟 B.心理性成熟 C生物性成熟 D生理性成热6.依据社会发生论的基本含义,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什么因素作用的结果?( )A.经验因素 D.社会因素 C.家庭教育因素 D.学习因素7.主体将作用于其的外界信息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叫作( )A.吸收 B.顺应 C.消化 D.同化8.研究表明,个体声音表情识别的时间比脸部表情识别的时间提早了( )A.一年左右 D.两年左右 C三年左右 D.四年左右9.研究表明,大多数幼儿会使用物主代词”我”大约在( )D.1.5岁左右 B.2岁左右 C.2.5岁左右 D.3岁左右10.依据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青少年需要的研究结果,属于高级社会需要的是( )A.尊重需要 B.发展需要 C.交往需要 D.安全需要11.“相互吸引,集体聚会”这种典型行为主要发生在性意识发展的( )A.中性阶段 B.疏远阶段C.亲近阶段 D.依恋阶段12.关于青少年情感特点的阐述,正确的是( )A.胆计质的个体易产生情绪,外部表现平淡B.多血质的个体易产生情绪,但自控性好,外部表观生动C.粘液质的个体易产生情绪,强度大,外部表现粗犷D.抑郁质的个体不易产生情绪,外部表现消极13.意志锻炼法用于训练注意的( )A.稳定性 B.转移 C.广度 B.分配14.对早熟男青少年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他们的攻击性行为比较少 B.他们表现出更多的智力活动和探索精神 C.他们往往成为同龄人的首脑 D.他们往往自信心不强15.关于青少年意志发展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意志的果断性在初二年级时出现明显的发展B.高中学生的自觉性常易导致独断性,表现为喜欢争论、争强好胜、一意孤行C.初中学生的意志坚持性发展水平与儿童还不存在显著的差异D.青少年还不可能具备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顽强品质16.根据国外对早熟或晚熟的划分指标,晚熟的时间被定为( )A.青少年群体的10%个体尚未进人身体发育时期的时间以后B.青少年群体的15%个体尚未进人身体发育时期的时间以后C.青少年群体的20%个体尚未进入身体发育时期的时间以后D.青少年群体的25%个体尚未进入身体发育时期的时间以后l 7.较适合选择记者、律师、医生等这类职业的气质类型是{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18.关于焦虑症的症状描述,正确的是( )A.精神易兴奋又易疲劳,兴奋时多联想、多言语,难自制;疲劳时心理机能下降B.容易急躁和激动,情绪不稳,常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烦恼C.总呈感到未来无望,前途暗淡,失去希望D.经常体验到非常不安和害怕,时刻有一种英明的危险威胁自己,但实际上并不存在19.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具有的特点是( )A.无意性 D.情境性 B.连续性 D.模仿性20.按照金兹伯格的职业选择发展理论,处于价值亚阶段的个体年龄大约是( ) A.11-~12岁 D.13~14岁 C.15~1 6岁 D.17~18岁二、填空题(第空1分,共10分)21.青少年心理障碍发生的心理机理主要包括:心理冲突、心理挫折和。

2021年10月自考青少年心理卫生05618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10月自考青少年心理卫生05618试题及答案解析

B126 • 05618绝密★启用前2016年10月高等教育白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青少年心理卫生试卷(通卡)(课程代码05618)本试卷分为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1页至第3页,共3页。

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 上按要求填涂,等生琪爭上龙双.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第4页.共1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厚在“答眩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題,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倍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B126 - 05618青少年心理卫生试卷第I 页(共4页)SS1.撰写世界上笫一部心理卫生专为的是A ・斯威萨 C ・埃里克森2・男性性生理发育开始的时间大约在 A. 9岁 C ・11岁3.脑的形态发育即告完成的时间大约在 A ・12岁B.克朗斯托 D.比尔斯B ・10岁 D. 12 岁B. 13 岁 D. 15 岁tin益4.迫于周闌人的压力产生的早恋现象属于A ・爱茶型 C ・从众型B ・好奇型 D.模仿空 5. 口我体验的核心是A ・白信 C ・自负B.白尊 D ・自卑•卞汗春灿个体仿仇第一次发现了口己,开始认识白己并主动塑造白己.这地A・白我的分化 B.白我的同化C・白我的闭锁D・自我的实现7-只有爆发性利短时强淑体验的情绪状态称为A・心境 B.激怙C・应激 D.心态8・个体在欲塑紂不到滞足时产生的一种不服气.不偷快.[|惭.怨恨的悄绪体验.称为A・愤懑 B.抑郁C・嫉妒 D.挫折9・小明踣恋小敏已久,既想向小敏表白.乂啻怕彼小敏拒绝.这种冲突屈于A・趋避冲突 B.双趙冲樂C・双避冲兴D・多亟越避冲突10. 按照韦纳的归因模型.下面属于外部而不稳定的因素是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 D.运气11. 由于连续学习或奇强度学习而导致学习效率下降的现彖称为A.学习疲劳B.厌学C・学习焦虑 D.学习困难12. 最育利于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学习方法足A・淋输学习 B.观察学习C・接受学习D・发现学习13. 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的相互喜欢和亲密的现象称为A. 人际关系B人际吸引C・人际交往D・人际需要14. 我们_般认为“北方人性格豪爽、南方人灵活聪明3这屈于A.rr因效应B.刻板卬彖C・第一印象D・域轮效应15. 长时间无法白控地玩各类网络游戏•是一种A.网络游戏成愿B・网络信息成®C.网络收集成隐D・网络交际成絵16育少年对学习失去兴趣•面对压力试图借酒消愁・述邀现文而%酒.圧-冲・A・好奇心理B・补偿心理C.叛逆心理D・好胜心理17.属于独生子女良好个性轩点的是A.自我中心B・細人总C.团结合作D・创适性高肯少年心理卫生试卷第2页(共4页)18・图电视・互联网等这些影响青少年心理卫生的巫耍因素,统称为A.社区环境B.传播媒介C.社会风气D.社会环境19・人的发展是遗传和坏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人的社会环境也总在不断地变化,危 机可能与内部和外部因难有关.该基本观点反应的是A ・认知干预模式 B.平衡干预模式 C.折中干预模式D ・心理社会干预模式20・个体试图采用自己习惯的方式来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还没有意识到需要向他人求 助。

青少年心理卫生自学考试教学大纲

青少年心理卫生自学考试教学大纲

05618 青少年心理卫生2007-01-31南京师范大学编(高纲号0751)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青少年心理卫生》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设置本课程是为了充实应考者在心理健康与咨询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为培养其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能力打基础。

本课程是在心理学基础课程之后的后继课程,通过系统学习使应考者较系统地掌握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较深入地将青少年心理与心理辅导原理和方法结合起来,学习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实际的心理辅导。

二、考试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第一章导论一、考核知识点(一)青少年期、青少年心理卫生有关概念与内涵(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实质(三)青少年心理健康与辅导二、考核要求(一)青少年期概述1、识记:青春期、青少年期的含义2、领会:青少年期的界定(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实质1、识记:(1)关于青少年心理发展实质的三类理论观点:生物发生论、社会发生论和心理发生论;(2)关于青少年心理发展实质的综合发生观2、领会:三类理论观点的代表人物的思想。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与辅导1、识记:(1)心理辅导、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概念;(2)心理健康的标准;(3)青少年心理辅导的内容与原则;(4)青少年心理辅导的途径和方法2、领会:(1)心理健康标准的确立依据;(2)心理健康对青少年的意义;(3)小组辅导的技术第二章青少年认知发展与辅导一、考核知识点(一)认知发展的内涵、内在机制及进程问题(二)青少年认知发展的特点(三)青少年认知发展的辅导内容与方法二、考核要求(一)认知发展的内涵、内在机制与进程问题1、识记:(1)认知能力发展的定义;(2)同化、顺应的概念2、领会:皮亚杰、斯腾伯格、凯斯关于认知发展内在机制的观点。

(二)青少年认知发展的特点1、识记:(1)元认知、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元记忆力、元理解能力、元学习能力的定义;(2)青少年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元认知能力的发展特点。

青少年心理卫生复习资料

青少年心理卫生复习资料

青少年心理卫生复习资料————————————————————————————————作者:————————————————————————————————日期:ﻩ青少年生理卫生复习资料第一章:青少年生理卫生概述1.心理卫生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主要运用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及其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并综合医学和其它有关学科如社会学,教育学等中的有关知识,探讨人类如何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原则和措施。

2.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是美国斯威萨最早提出,目前学术界对它有三种理解:指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一门学科、维护和增进人们心理健康的一项事业或服务性工作。

3.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包括:自我意识良好;人格健全;情绪乐观;意志坚定;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良好;心理、行为特点与年龄特征相符合。

4.心理异常的层次:轻度心理异常(局部失调,有偶发性和暂时性);中度心理异常(心理障碍,神经症和异常人格);重度心理异常(心理疾病,精神病)5.现代心现卫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比奈尔(1792,解锁)、比尔斯(1908成立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6.1930年5月,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在华盛顿召开,选举产生永久性的国际心理委员会。

宗旨是:完全从事慈善、科学、文艺、教育活动,尤其是关于世界各国人民心理健康的保持和增进,开展心理疾病,心理缺陷的研究、治疗和预防,增进全人类的幸福。

7.1936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1985年经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和国家科委批准,中国心理协会重新成立。

下设14个专业委员会:心身医学、儿童、青少年、老年,大学生,妇女、特殊职业、残疾人、心理治疗与咨询、心理评估、临终关怀、危机干预、护理心理和森田疗法应用。

8.青少年心理卫生的意义: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需要;青少年心理成长的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9.目标:一般(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和特殊(某个年龄段的特殊矛盾);终极(促进学生自我实现)、中间和直接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心理卫生复习提纲自考05618
《青少年心理卫生》复习提纲
05618 自学考试
第一章青少年心理卫生概述
1、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是相对生理卫生而言的、它的基本含义是维护心理健康。

2、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3、心理卫生的任务是:1、维护和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提高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各种心理疾病和不良行为的发生。

2、帮助人们及早发现心理异常、积极治疗心理疾病。

4、心理健康的标准:健康不但是指躯体没有疾病、还必须包括心理、生理、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上的健康。

5、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①自我意识良好。

②人格健全。

③智力正常。

④情绪乐观。

⑤意志坚定。

⑥人际关系和谐。

⑦社会适应良好。

⑧心理行为特点与年龄特征相符合。

6、青少年心理异常的几个成次:
①轻度心理异常、也称轻微心理失调、具有偶发性和暂时性。

②中度心理异常、也称心理障碍、包括各种
神经症和异常人格。

③重度心理异常、也称严重心理疾病、包括各类精神病。

7、1936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翌年抗日爆发后被迫停止、新中国成立后、1985年4月重新成立。

8、心理卫生的意义:①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需要。

②青少年心理成长的需要。

③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9、青少年心理卫生的原则: ①面向全体与个别对待的原则。

②矫治、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③主体性原则:主观能动性、积极性。

④全社会共同参与原则。

10、青少年心理卫生研究的方法有: 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

测验法。

第二章青少年身心发展
1、青春期主要有哪些生理变化:主要为身体外形,生理器官,生理机能以及心理行为的突出阶段。

2、青少年生理发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①对身体容貌的敏感性增强。

②产生性意识。

③产生成人感。

④独立性与封闭性的发展。

3、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是:①连续性和阶
段性。

②方向性和顺序性。

③不平衡性。

④差异性。

4、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①生物因素:包括遗传和先天素质。

②环境因素:包括家庭教育。

③主观因素:主观意识,态度,活动等。

第三章青少年性心理卫生
1、性心理:指性征,性欲以两性交往等有关的心理状况和心理活动。

2、青少年性心理活动的表现:①对性知识的追求。

②性欲望和性冲动。

③性的自慰行动。

④对异性的爱慕。

3、性心理的发展阶段:①异性疏远期。

②异性好感期。

③异性爱慕期。

④两性恋爱期。

4、早恋:指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过早的建立恋爱关系行为。

5、判断早恋的依据是:1、生活自立的程度。

2、恋爱的年龄和法定最底结婚年龄相差程度。

6、早恋的特征有:朦胧性,矛盾性,变异性,和差异性。

7、早恋的类型有7种:爱慕型,好奇型,模仿型,从众型,补偿型,叛逆型,病理型。

8、爱慕型有可分为:仪表型,专长型,品性型。

9、早恋的危害:①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

②易受伤害,产生心理问题。

③容易出现性过失,甚至妊娠。

④增加犯罪发生率。

10、如何正确对待早恋:①正视早恋的发生是必然的,客观存在的。

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真诚,尊重和关心早恋青少年,让早恋者了解性心理知识,特别是朦胧的感情的产生。

③丰富课余活动,转移注意力。

④鼓励异性正常交往。

11、青少年常见的性问题有哪些:①性恐惧。

②性压抑。

③手淫。

④性罪错。

12、手淫的辅导策略:①树立手淫的科学认识,消除心理障碍。

②注意起居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③培养广乏的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

④提高自我的分析鉴别能力。

13、性罪错的辅导策略:①加强性知识,性道德的教育。

②要指导她们如何学会与异性交往,避免性的挑逗和诱惑。

③创立良好的家庭,学校和教育环境。

14、中国性教育的内容:①性生理教育。

②性心理教育。

③性道德教育。

④性法纪教育。

15、性教育的途径和方法:①家庭性教育,父母生活中指导,讨论交流,榜样师范。

②学校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