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零一夜阅读题

千零一夜阅读题
千零一夜阅读题

千零一夜阅读题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一千零一夜》

一、填空

1.《一千零一夜》是___阿拉伯___民间故事集。

2.萨桑王国的国王山努亚每天都要娶一个妻子,然后在第二天把她杀死。

3.桑鲁卓连续给国王山努亚讲了___一千零一____夜故事,终于感动了国王。

4. 黄牛看到毛驴住的棚子干净整洁,吃的是优质饲料,并舒服的休息着,心中嫉妒万分。

5.《渔夫的故事》中,老渔夫靠打鱼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他每天只撒四网,不多也不少。

6.一天,老渔翁第四网打上来里面有个黄铜香水瓶,没想到打开后竟然出现了魔鬼。

7.辛巴德心爱的猎鹰几次打翻了小金碗,他大怒之下拔剑砍断了猎鹰的翅膀。

8.神医鲁扬要送给国王尤南一本举世无双的经典其实是被神医下毒的无字书。9.渔夫随着魔鬼来到湖边撒网捕鱼,捕到了白、红、蓝、黄色的鱼。

10.魔鬼临走时告诉渔夫每日只能在那条湖里打一网鱼。

11.青年人的下半身被他的妻子化成了石头。

12.老国王救下青年人之后踏上回乡之路,他们日夜兼程,经过了 365 天终于看见了京城。

13.进贡神奇彩鱼的老渔夫其中一女嫁给国王为后,另一女嫁给王子为妃。

14.老国王派宰相到年轻国王的故乡,封其为黑色群岛王国的一国之主。

15.巴格达脚夫因帮采购女郎搬东西,得到了工钱两个第纳尔。

16.驼背最终被_ 理发师___治好的。

17.铜城的墙壁是用__铜___铸的。

18.三个流浪汉经历各不相同,但是左眼都是瞎的。

19.贝浩图撒谎的习惯每年只发生 1 次。

20.下海前,渔夫把鱼肝油摸在身上。

21.国王、渔夫、卖面饼的和雄人鱼的名字都叫阿卜杜拉。

22.撒谎者贝浩图从八岁就开始撒谎。

23.小偷第一次偷到钱商的钱后,女仆成了他的替罪羊。

24.阿特土太子在布匹市场租下店铺做生意。

25.无赖汉在一家饭店吃完饭没有付钱,却说付给厨师一块钱。

26.哈桑的父亲是商人,给他留下了一大笔遗产。

27.强盗们是躲在油罐里混进了阿里巴巴的家。

28.雄人鱼用一筐珠宝与渔夫换陆地上的水果。

29.哈桑把钱分成两份,一份平时花销,一份__藏了起来___。

30.阿拉丁为了救回公主,夺回神灯,化妆成了农夫。

二、选择

1.《一千零一夜》故事里最终勇敢的嫁给国王山鲁亚尔的姑娘是( C )的大女

儿。

A.农夫

B.邻国国王

C.宰相

2.老渔翁第二网打上来的是( B )

A.死驴

B.瓦罐

C.魔鬼

3.渔夫最后打捞上来一只( C ),里面却住着魔鬼。

A.大罐子

B.金花瓶

C.黄铜瓶

4. 辛巴德心爱的猎鹰( C )次打翻了小金碗。

A.一 B.二 C.三

5.王子是被( C )施了魔法,下半身化成了石头。

A.魔鬼

B.黑奴

C.他的妻子

6.着魔的青年原来是( A )的国王。

A.黑岛国

B.波斯国

C.萨桑王国

7.魔妇是借助( B )让青年人变回原来的样子。

A.火?? ?

B.水

C.光??

8. 我因为偷偷见到了被魔鬼囚禁的公主,被魔鬼施法变成了( B )。

A.狮子 B.猴子 C.狼

9.公主在与魔鬼的战斗中,拔下头发变成利剑,将( A )劈成两断。

A.狮子 B.毒蝎 C.黑猫

10.御花园的园丁每个月能从主人那里拿到( A )金币。

A.一枚

B.两枚

C.三枚

11.阿特土太子在( A )租下店铺做生意。

A.布匹市场

B.马匹市场

C.瓜果市场

12. 阿特土太子与公主哈娅·图芙丝有( B )次书信往来。

A.三

B.四

C.五

13.金乌鸦每隔( A )小时会振翅长鸣报告一次。

小时小时小时

14.哈桑给大国王讲了一个( A )的故事。

A.马尾巴

B.骗子和蠢汉

C.水牛和毛驴

15.不管到了什么样的新主人家,贝浩图都会( A )。

A.撒谎

B.打架

C.偷窃

16.基督教商人因为偷了骑兵的( C ),所以被砍去了一只手掌。

A.宝剑

B.马

C.钱包

17.太子装扮成( A )救回了公主。

A.医生

B.律师

C.男仆

18. 辛巴德第二次航海旅行中,岛上以草为食,头顶正中长着一只很粗的独角的野兽是( A )。

A.犀牛

B.骆驼

C.大象

19.理发师的第一个兄弟是( A )。

A.裁缝

B.医生

C.男仆

20.房子主人是( B )骗过了许多人。

A.送钱财

B.装瞎子

C.装哑巴

21.理发师第四个兄弟是被( B )割掉了两只耳朵。

A.老太婆

B. 强盗

C.国王

22.立下誓言之后,哈桑便趴在( B )邀请客人到他家做客。

A.家门口

B.桥头

C.码头

23.听说儿子阿特土喜欢哈娅·图芙丝公主,国王派( B )到伊拉克提亲。

A.宦臣

B.宰相

C.将军

24.哈桑发誓以后只与陌生人交往,并且最多交往( A )晚。

A.一

B.二

C.三

25.女郎身边每日被她抽打的两条黑狗其实是她的( C )。

A.宠物

B.仇人

C.姐姐

26.艾布·哈桑因与妻子两人装死并“死”而复生,得到了(C )个金币。

A. 一百

B.两百

C. 一千两百

27.哈桑·白德尔丁被( A )用石头打伤前额。

A.他的儿子阿吉布

B.他的母亲努尔丁夫人

C.他的叔父夏姆思丁

28.乌尤尔国王为女儿修建了( C )座不同材料的宫殿。

A.三 B.五 C.七

29.《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中强盗开山洞的口令是( C )。

A.玉米,玉米,开门吧!

B.高粱,高粱,开门吧!

C.芝麻,芝麻,开门吧!

30.多次帮助阿里巴巴脱险的是( B )

A.卡西姆 B.美伊娜 C.老皮匠

31.阿拉丁在( B )岁那年遇到了远来的“伯父”。

A.10 B.15 C. 12

32.阿拉丁把一个银盘卖给犹太人,犹太人给了他( A )金币。

A.1个B.5个C.10个

33.魔法师带着阿拉丁去寻宝,他把阿拉丁带到了( A )。

A.中国

B.阿拉伯

C.日本

34.魔法师把阿拉丁从西方带到东方的最终目的是( B )

A.带阿拉丁周游世界

B.盗取地下的秘密宝藏

C.让阿拉丁成为富翁

35.国王一开始把公主嫁给了( B )。

A.阿拉丁B.宰相的儿子C.魔法师

36.阿拉丁的妻子是( B )。

A.女王 B.公主 C.女王的随从

37.阿拉丁送给公主的新婚礼物是( C )。

A.一钵盂金币B.一钵盂宝石C.一座宫殿

38.魔法师骗到神灯后,把宫殿和公主搬到了( A )。

A.非洲 B.中国 C.英国

39.阿拉丁为了寻找公主,装扮成( B )。

A.魔法师 B.农夫C.皇帝

40.魔法师的弟弟假扮成道姑后,( A )。

A.把道姑杀了B.拘禁了道姑C.让道姑扮成女仆

三、判断

1.山努亚国王每天都要娶一个女子为妻,第二天就把妻子杀掉。(对)

2.桑鲁卓是萨桑王国宰相的女儿。(对)

3.桑鲁卓最终被国王山努亚杀了。(错)国王被她感动,并没有杀她。

4.辛巴德狩猎时用碗在树下接到的水其实是蛇毒。(对)

5.神医鲁扬治好了国王尤南的病,却因国王轻信谗言被杀。(对)

6.渔夫最终把魔鬼放了出来。(对)

7.魔鬼带渔翁来到一个湖边,渔夫每次都能打到许多鱼。(错)打到四条不同颜色的鱼

8.国王把妖妇杀死了,救出了青年人。(对)

9.王后妖妇施展魔法将原来的四种教徒变成了四种鱼。(对)

10.小偷第一次偷到钱商的钱后,男仆成了他的替罪羊。(错)女仆

11.第一次卖面饼的阿卜杜拉把面饼赊给渔夫并借给了他五十块钱。(错)五块钱

12.国王、渔夫、卖面饼的和雄人鱼的名字都叫阿卜杜拉。(对)

13.宦官对公主十分憎恨,原因是他曾经触怒了公主,被打断了腿。(错)

打落了牙齿

14.哈桑把钱分成两份,一份平时花销,一份藏了起来。(对)

15.宰相努尔丁和哥哥夏姆思丁同日结婚,同日拥有孩子。(对)

16.聪明漂亮的女奴美伊娜多次帮助阿里巴巴在大盗头目的计谋中脱险。(对)

17.贝浩图撒谎全都是用来对付奴隶贩子。(对)

18.贝浩图从六岁就开始撒谎。(错)八岁

19.三个哲人分别拿着金乌鸦、铜喇叭、乌木马上朝拜见皇上。(对)

20.魔法师带着阿拉丁去寻宝,他把阿拉丁带到了中国。(对)

21.魔法师的兄弟为了给他报仇,化妆成了公主的仆从。(错)道姑

22.阿拉丁拉开石板的时候喊了自己和魔法师的名字。(错)父母

23.阿拉丁卖给犹太人10个银盘子。(错) 12个

24.魔鬼在阿拉丁拿到神灯后就把他从洞口拉了上来。(错)没有拉他上来

25.阿拉丁为了寻找公主,装扮成魔法师。(错)装扮成农夫

26.哈桑是在梦里做国王的。(错)现实生活中

27.哈桑夫妇因装死骗钱被国王处死了。(错)没有被处死

28.乌尤尔国王为女儿修建了五座不同材料的宫殿。(错)七座

29.阿里巴巴的老婆问嫂嫂借升量米。( 错 ) 量金币

30.第一次航海时,辛巴德和同伴们一起登上了一座小岛,点火做饭,其实这根本不是什么岛,而是一条大鱼。( 对 )

31.航海家辛巴德航海旅行过六次。( 错 ) 七次

32.第七次出海航行,辛巴德用了整整二十七年才回到了巴格达。( 对 )

33.每次航海家辛巴德讲完故事后,都会给十枚金币苦工。( 错 ) 一百

34.阿里巴巴遇到的匪徒共有四十个。( 对 )

35.阿里巴巴将从强盗窝里拿来的几袋金币藏在家中柜子里。( 错 ) 挖地洞藏的

四、连线(请将下面相关的人物与故事或事物相连接)

阿里巴巴白都伦公主

阿里·努尔丁神医鲁扬

卡玛尔·宰曼王子神灯

阿拉丁玛利亚·扎娜丽

国王南尤四十大盗

美伊娜渔夫和魔鬼

艾布·哈桑睡着的人和醒着的人

四色鱼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辛巴德萨桑王国

桑鲁卓七次航海旅行

白杨礼赞阅读及答案

阅读《白杨礼赞》节选,回答小题(共14分) 一、白杨礼赞(节选) 茅盾 ①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②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旁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③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④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1. 《白杨礼赞》选自《》。本文是一篇,作者茅盾,原名,字,作家、社会活动家。“礼赞”一词的含义是。全文的抒情线索是“。” 1. 见闻杂记散文沈德鸿雁冰怀着敬意地赞扬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 2.说说下面句中加点字的表达作用。(4分)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答: 3.阅读第②段,从文中选择恰当词语填空。(4分) ①描写白杨树自然特征的词语有:笔直挺立 ②表现白杨树拟人特征的词语有:努力力争上游 4.文中说白杨树是一种“极普通”又“不平凡”的树,这是否矛盾?做简要解释。(2分) 答: 5.阅读第四段,从文中选择恰当词语填空。(2分) ①伟丈夫的特点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与挺拔 ②抗战军民的特点是:朴质,严肃, 6.放声诵读第④段后,你的内心感受是什么?(2分) 答:

白杨礼赞阅读理解题

白杨礼赞》阅读理解 (一)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象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象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二)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三)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四)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干秀颀的), 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罢,但是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1、选文从哪几方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答:外形、色彩、风格。 2.选文从哪几方面写白杨树的外形?作用是什么? 答:干、枝、叶、皮四个方面:写白杨树的外形美,突出其正直、倔强、不折不挠 紧扣“力争上游”,为写白杨树的精神美作铺垫外形--“笔直”,干--“绝无旁枝”“丫枝 一律向上”“绝不旁逸斜出” 枝--“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叶--色彩:“银色”“淡青

摆渡自己的阅读答案

摆渡自己的阅读答案 ⑴生命的日子里,有晴天,也会有阴天雨天雪天。 ⑵人生的路上,有平川坦途,也会撞上没有舟的渡口没有桥的河岸。 ⑶烦恼、苦闷常常像夏日里的雷雨,突然飘过来,将心淋湿。挫折、苦难常常猝不及防地扑过来,你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叹息就被轰然击倒。 ⑷倒在挫折的岸边,苦难的岸边,四周无边的黑暗,没有灯火,没有星星,甚至没有人的气息。恐怖和绝望从黑暗里伸出手紧紧地钳住可怜的生命。有的人倒在岸边再没爬起来,有的人在黑暗里给自己折了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到对岸。 ⑸20岁忽然残了双腿的史铁生,为自己折了一只船。这是一只名为“写作号”的船。他是在看穿了“死是一件无须有着急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才在轮椅里给自己折了这只船,将自己从死亡里摆渡出来,“决定活下去试试”。 ⑹正攻读博士学位,却患上了运动神经细胞病,不能说、不能动的史蒂芬·霍金,做了一场自己被处死的梦。梦醒后,万念俱灰的人突然意识到,如果被赦免的话,他还能做许多有价值的事情。于是他给自己折了一只思想的船,驶进了神秘的宇宙,去探讨星系、黑洞、夸克、“带味”的粒子、“自旋”的粒子、“时间”的箭头…… ⑺在苦难的岸边匆匆折成的船,成了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 ⑻也许一生中我们不会遭遇这样的大灾大难,然而我们何曾摆脱过阴

天雨天雪天,何曾摆脱过绝望的纠缠!折磨人生的,一是生存,一是爱情,它们常常突然间就浊浪翻滚地横亘在面前,你愁肠百结地找不到过去的桥,痛不欲生地找不到可以渡过的船。这种无路可走的绝望,一生中谁不碰上几回! ⑼当我们知道苦难是生命的常态,烦恼痛苦总相伴人生时,我们何必要自怨自艾早早地放弃,早早地绝望? ⑽有的人将求生的本能折成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出绝望的深渊。有的人将新的欲望折成一只船,渡过了挫折后的痛苦与沮丧。有的人将希望折成一只船,驶过了重重迭迭的黑暗。实在无船可渡的人,哪怕用幻想折只小船呢,也要奋力将自己摆渡到对岸。 ⑾也许我们不曾经历感情的剧痛,不曾经历失败的打击,不曾经历无路可走的绝望。可是晴朗的日子里也常会有阴风晦雨袭来,它像一只黑乌鸦扇着翅膀在你周围鼓噪着,足以将一个好心情蹂躏得乱七八糟。这种时候,我们同样需要找一只船来摆渡自己,这只船也许是去听一场音乐会,也许是背上旅行袋悄悄出门。 ⑿所以,无论命运多么晦暗,无论人生有多少次颠簸,都会有摆渡的船,这只船常常就在我们自己手里。 1、通读全文,完成填空,理清文章论证的思路。(2分) ⑴—⑶提出问题:人生路上,常会遇到烦恼、苦闷或者挫折、苦难。 ⑷—⑺分析问题(一): ⑻—⑽分析问题(二):在人生遭遇阴天雨天雪天时,要学会将自己摆渡到对岸。

《摆渡自己》阅读答案

《摆渡自己》阅读答案:在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题往往会占有很大的比例,那么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下面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摆渡自己》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 ①生命的日子里,有晴天,也会有阴天、雨天、雪天。 ②人生的路上,有平川坦途,也会撞上没有舟的渡口、没有桥的河岸。 ③烦恼、苦闷常常像夏日里的雷雨,突然飘过来,将心淋湿。挫折、苦难常常猝不及防地扑过来,你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叹息就轰然被击倒。 ④倒在挫折的岸边,苦难的岸边,四周是无边的黑暗,没有灯火,没有星星,甚至没有人的气息。恐怖和绝望从黑暗里伸出手来紧紧地钳住可怜的生命。有的人倒在岸边再没爬起来,有的人在黑暗里给自己折了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到对岸。 ⑤二十岁忽然残了双腿的史铁生,为自己折了一只船。这是一只名为写作号的船。他是在看穿了死是一件无须着急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才在轮椅里给自己折了这只船,将自己从死亡的诱惑里摆渡出来,决定活下去试试。 ⑥正攻读博士学位,却患上了运动神经细胞病,不能说、不能动的史蒂芬霍金,做了一场自己被处死的梦。梦醒后,万念俱灰的他突然意识到,如果被赦免的话,他还能做许多有价值的事情。于是他给自己折了一只思想的船,驶进了神秘的宇宙,去探讨星系、黑洞、夸克、带味的粒子、自旋的粒子、时间的箭头 ⑦在苦难的岸边匆匆折成的船,成了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 ⑧也许一生中我们不会遭遇这样的大灾难,然而我们何曾摆脱过阴天、雨天、雪天,何曾摆脱过绝望的纠缠!折磨人生的情景,常常突然间就横亘在面前。 ⑨当我们知道苦难是生命的常态,烦恼、痛苦总相伴人生时,我们何必要自怨自艾早早地放弃,早早地绝望? ⑩有的人将求生的本能折成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出绝望的深渊。有的人将新的欲望折成一只船,渡过了挫折后的痛苦与沮丧。有的人将希望折成一只船,驶过了重重叠叠的黑暗。实在无船可渡的人,哪怕用幻想折只小船呢,也要奋力将自己摆渡到对岸。 也许我们不曾经历感情的剧痛,不曾经历失败的打击,不曾经历无路可走的绝望,可是晴朗的日子里也常会有阴风晦雨袭来。它像一只乌鸦扇着翅膀在你周围鼓噪着,足以将一个好心情蹂躏得乱七八糟。这种时候,我们同样需要一只船来摆渡自己。这只船也许是去听一场音乐会,也许是捧起一本书,也许是去给互联网的网友发封电子邮件,也许是背上旅行袋悄悄出门。 所以,无论命运多么晦暗,无论人生有多少次挫折,都会有摆渡的船,这只船常常就在我们自己手里。 阅读题: 1.给加粗的字注音。 猝不及防( ) 自怨自艾( )阴风晦雨( ) 蹂躏( ) 2.解释词语。 (1)万念俱灰: (2)自怨自艾: 3.文中给自己折了一只船是一种什么样的说法?含义是什么? 4.第⑤段引述故事,史铁生为自己折了一只船,实际是指什么? 5.第⑧段中的阴天、雨天、雪天,具体指什么? 6.本文的结尾说,这只船常常就在我们自己手里应如何理解?

年龄的雅称

年龄的雅称 襁褓指:不满周岁 孩提指:1~2岁 齠( tiao 第二声调)年指:男孩8岁 勺舞之年指:13~15岁 豆蔻年华指:13岁 及笄之年指:15岁 碧玉之年指:16岁 桃李之年指:20岁 花信年华指:24岁 半老徐娘指:30岁 弱冠指:男孩20岁 而立之年指:30岁 不惑之年指;40岁 大衍(yan第三声调)之年指:50岁 耳顺之年指:60岁 杖国之年指:70岁 期颐之年指:100岁 各种年龄的雅称 不满周岁,称之襁褓。2至3岁,称之孩提。10岁以下,称之黄口。 女性:12岁,称之金钗之年。13岁,称之豆蔻之年。 16岁,称之碧玉年华。20岁,称之桃李年华。24岁,称之花蓓年华。 男性:20岁,称之弱冠之年。30岁,称之而立之年。40岁,称之不惑之年。50岁,称之天命之年。 60岁,称之花甲之年、杖乡之年、耳顺之年,也称本命年。又为“耆”,即进入老年之境。“耳顺”,源于《论语·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70岁,称之古稀之年、杖国之年,亦称“有寿”。“古稀”源于杜甫的《曲江二首》之二中的诗句:“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77岁,称之“喜寿”。宋张即之的草书“喜”字,见《三希堂帖》,形似七十七,故名。 80岁,称之杖朝之年。在日本,为庆贺80岁,称之“伞寿祝”,伞的简体字由“八”和“十”二字组成。庆祝81岁寿辰,称之“半寿祝”,“八十一”三个字组合到一起便是“半”字,故名“半寿”。 80~90岁,称之耄耋之年。 88岁,称之“米寿”。因“米”字拆开,其上下各八,中间是十,可读作八十八,故名。 90岁,称之鲐背之年,指老人背上生斑如鲐鱼之背。 99岁,称之“白寿”。因“百”字去掉上边的“一’堤“白”字,“百”数去一为九十九,故有此雅称。

现代文课外阅读3篇附答案

现代文课外阅读3篇附答案

八年级课外阅读 (一) ———————— ①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②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 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 ④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得到了上海的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北京的票。 ⑤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太空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⑥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

看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都可以赚钱。 ⑦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上海人兜售。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六次,净赚了五元钱。一年后,凭“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 ⑧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较黑,一打听才知道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的结果。他立即抓住这一空当,买了人宇梯、水桶和抹布,办起一个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个打工仔,业务已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 ⑨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只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车票。 1、整体感知: (1)请选择最恰当的一项作为小说的标题( A )(2分)

校园 李立昂:我用胶片记录了她们的豆蔻年华

校园李立昂:我用胶片记录了她们的豆蔻年华 作者简介 李立昂,复旦大学外文系77级。在校时为中国摄影家协会 会员,复旦大学摄影学会会长,及上海市大学生摄影协会理事。1983年赴美留学,获芝加哥艺术学院MFA(Terminal Master)学位。1988年至今任北美中华艺术家协会秘书长。长期居住在芝加哥,热爱自然风光及旅行创作,多次举办摄影展览,并为报刊与艺术杂志撰写艺术评论。有自己的摄影工作室和画廊。平时爱好中英文写作及诗词赋创作。 原题镜花新缘:复旦校园花絮 一、大进篇估计是1979年早春的一个晚上,复旦学生会 干部突然找上门来,希望我协助他们宣传文革后校园里一片争分夺秒的学习风气。不清楚他们怎么就知道了我是中国 摄影家协会会员。复旦师生里另外三个会员都是新闻系老师,想必是其中一位热心了。只是我有些为难,因为心有“余悸”。上学期作为跳级新生,我被我们那位高标准严要求出名的曹又霖老师逼得气都喘不过来。这学期才刚开头,哪有功夫摸相机。然而,责无旁贷。于是我们商定,学生会给我介绍 一位模特,物理系78级的俞大进,由我设计并拍摄一幅后 来题名为《夜读》的作品。两天后的傍晚,我带着相机和脚架,等候在大家叫“南京路”的一株半抱粗的梧桐底下。七点

过后,对面有人出现了。水银灯投送着一个斜过路面的黑影,颀长、匀称,带着不失矫健的韵律感向我行来。1982年春,吴淞口留影 我顿时精神一振。及走近,背后灯柱洒下的银光里看到一幅青春素描,精致的东方古典美中透着三分现代少女的爽朗大方。后来才知道,这美女居然还是一位跳高健将,也是学校文工团的手风琴伴奏。怪不得。 因事先已知道彼此的名字,我们点头一笑就开始拍摄。我的构思是表现莘莘学子在路灯下“刻苦”学习。受胶卷速度和现场光比的限制,必须反复测光、试拍并多重曝光。大进始终配合自如,毫无扭捏之态。我暗暗称奇,同时发觉原先的一丝不情愿早已无影无踪。夜读,复旦校园,1979年春 《夜读》完成后受到各方好评,当然那主要归功于大进的青春魅力,绝对是明丽不可方物。我自己素来不喜那种出于宣传目的摆拍的矫揉造作,但也正因为有了这事才认识了她,深感此行“不亏”。从此我们一点点接触频繁起来,大进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我镜头里的主要焦点之一。吴淞口,1982 年春以后的岁月里,上海郊县农田、沟渠,吴淞口,以及一些公园里,到处留下了大进的倩影。每逢展示于人,必定“惊艳”。1981年暑假,大进、海洋和我一起畅游北京后,又去了北戴河、秦皇岛。戏潮于波浪滔滔的大海,盘桓在星空皓月的农家,平生头一次感觉到无拘无束的欣喜愉悦,也

《白杨礼赞》同步练习题及答案解析3

《白杨礼赞》同步训练 基础知识: 一、选出加黑的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答() A、婆娑(suō)潜滋暗长(qián) 主宰(zǎi)倔强挺立(jua) B、开垦(kěn)无边无垠(yíng) 倦怠(dài)虬枝(qiú) C、锤炼(chuí)秀颀(qí) 外壳(qiào)恹恹欲睡(yàn) D、毡子(zhān)旁逸斜出(yì) 泛出(fàn)出坦荡如砥(dǐ) 二、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答() A、傲然伟岸参天妙手偶得 B、视野贱视挺拔积雪初溶 C、靠拢错综质朴诸如此类 D、宛若鄙视佩服纵横决荡 三、选出加黑的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答() A、旁逸斜出以逸待劳名人逸事 B、视野旷野野蛮 C、参天参考参拜 D、潜滋暗长滋蔓滋芽 四、句子中括号内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2、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像消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 3、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淡青色。 4、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着西北风。

A、映入屹立露出抵抗 B、扑入耸立泛出对抗 C、进入矗立显出抵御 D、闯入直立现出抗拒 五、画横线的词语在句中有同义词的一项是()。 A、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B、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C、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D、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中哨兵? 六、解释词语。 1、妙手偶得—— 2、坦荡如砥—— 3、伟岸—— 4、纵横决荡— 5、秀颀—— 七、指出下边的陈述句哪些是肯定,哪些是否定。 1、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 2、在近代工业的错综复杂的工世过程中,往往就不是像泡茶喝这么简单了。() 3、这当然是神话,是人们无法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 () 4、海水冶病的功能不逊于温泉。 () 5、沙丘的前进并不是整体移动的。 ()

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月考试卷 一、聪明在于积累,天才在于勤奋,我们先来检验一下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语言运用能力吧! (31 分) 1. 古诗文积累填空(12分) 打开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我们与南朝诗人吴均同住山中, 体验“山际见来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有趣生活:我们与李白在洛阳共度思乡之旅, 耳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折杨柳》笛声:我们与岑参相伴, 同赴边塞,“故园东望路漫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头涌起的是对故土与亲人的 深深怀念;我们与木兰一起征战沙场,感受千年古战场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壮士十年归” 的激烈与悲壮:我们还与韦应物在郊野渡口,悠然空泊,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深远意境;我们还在幽静的竹林当中体会“深林人不 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恬淡与静谧。 2、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3、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菜畦 渲闹 臃肿 人声鼎沸 B ?懊诲 蝉蜕 丑陋 来势凶凶 C.讪笑 崎岖 屏嶂 九曲连环 D ?澎湃 祈祷 脑髓 回环曲折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 经过总结,我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方法。 B 、 在世界文化史上,中国最早是岀现文字的一个国家。 C 、 能否提髙健康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坚持锻炼身体。 D 、 人们在长期的利用和改造自然劳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5、 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 A 、 从没有见过老师发过这么大的火,教室里一片静默,同学们大气不敢喘一口。 ? ? B 、 这次没有能够当选上班长,他的神情显得很沮丧。 ? ? C 、 学习遭到困难时,要及时向老师求教,做到不耻下问。 ? ? ? ? D 、 自己犯了错误,还要讳疾忌医,什么时候才能有进步 ? ? ? ? 6、 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是( )(3分) A 、 《从百草恫到三味书屋》岀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朝花夕拾》,文章写景精彩,结构鲜明, 充A 、 嗥鸣(hdo) ? ? B 、 田垄(Iong) CX 辔头(PQi) ■ 山巅(diαn) 召唤(ZhdO) 炽痛(ChI) 机杼(Zhll) 浊流(ZhU6) 磅礴(Pdng) ■ 哽住(gθng) 污 WUl) 呻吟(ShOn) 9 怪诞(ddn) 哺冇(Pd) ■ 督学(dd)

不同称谓和年龄的对应关系

不同称谓和年龄的对应关系 关于年龄,我们熟知“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说法,常用“豆蔻年华”表达女孩的美好,用“耄耋”(mào dié)表达老人的年迈。 然而到底这豆蔻、耄耋究竟在哪个年龄,却不一定明了。今天,我们一并把所有年龄段的称谓都收藏起来。 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源自生理特征。 比如“九十岁”,叫“鲐(tái)背”,又叫“冻梨”。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而冻梨之皮,类似暮年时期皮肤上的老年斑。 又如“婴儿”,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婴与膺(胸)通假,婴儿即为抱在胸前之儿。 称谓的另一种来源,是对前人说法的沿袭。 如“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都来自《论语·为政篇》:“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又如杜甫诗云:“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于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别称。

可见,某个年龄段的说法还不止一种。 0-1岁:赤子、襁褓 未满周岁的婴儿。 赤子——刚生的婴儿。 襁褓——把婴儿包裹在小儿被中。 2-3岁:孩提 指初知发笑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 3-8岁:垂髫(tiáo) 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女孩7岁、男孩8岁:始龀(chèn) 《说文》:“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 “龀”指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根据生理状况,男孩8岁、女孩7岁换牙,由此称。“始龀”也是童年的代称。 另:女孩7岁又称髫年。男孩8岁又称龆年

8-14岁:总角 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 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也用“总角”代指人的童年阶段。 10岁以下:黄口 黄口,本意是雏鸟的嘴。 10岁:幼学、外傅之年 幼学——《礼记》:“人生十年曰幼,学。” 外傅——出外就学。 女孩13岁:豆蔻 源自唐朝诗人杜牧《赠别》诗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用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比喻13岁的少女。 男子13岁:舞勺 古代13岁的男孩学习的一种文舞。

白杨礼赞阅读题(附答案)

白杨礼赞阅读题(附答案) 导语:《白杨礼赞》以西北黄土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以下是由的《白杨礼赞》阅读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一)阅读《白杨礼赞》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①它没有婆婆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②也许你要说它 不美。③如果美是专指“婆婆”或“旁速科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④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⑤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林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⑥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⑦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 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做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⑧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 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1.本文段选自一写的(白杨礼赞),该文是一篇托物言____的散文。 2.对第③句中“好女子”的“好”的解释,恰当的是哪一项?() A.美 B.婆婆 C.旁逸斜出 3.本文段的四个反问句的顺序能否颠倒?()

A.不能,四句是递进关系 B.能,四句是并列关系 C.不能,四句是因果关系 D.不能,第一句总括后三句,后三句是因果关系 4本文段层次划分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5.对本文段赞美白杨树的思路的理解,正确的是哪一项?() A.先扬后抑作铺垫,然后逐层深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B.先抑后扬作铺垫,然后逐层深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C.扬抑结合作铺垫,然后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D.先场后抑作铺垫,最后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答案: 1.茅盾志 2A3. A4B5. B (二)阅读《白杨礼赞》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我赞美白杨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是你回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子去“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却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

白杨礼赞阅读理解题

《白杨礼赞》阅读理解 (一) (一)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象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象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二)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三)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四)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干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罢,但是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1、选文从哪几方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答:外形、色彩、风格。 2.选文从哪几方面写白杨树的外形?作用是什么? 答:干、枝、叶、皮四个方面:写白杨树的外形美,突出其正直、倔强、不折不挠紧扣“力争上游”,为写白杨树的精神美作铺垫 外形--“笔直”,干--“绝无旁枝”“丫枝一律向上”“绝不旁逸斜出”枝--“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叶--色彩:“银色”“淡青色”;风格--“倔强”,“直”“不折不挠”“力争上游”。最关键、最重要的词是“力争上游、倔强挺立”它表现了白杨树不仅外形

渡舟阅读答案

渡舟 ①生命的日子里,有晴天,也会有阴天、雨天、雪天。 ②人生的路上,有平川坦途,也会撞上没有舟的渡口、没有桥的河岸。 ③烦恼、苦闷常常像夏日里的雷雨,突然飘过来,将心淋湿。挫折、苦难常常猝不及防地扑过来,你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叹息就轰然被击倒。 ④倒在挫折的岸边,苦难的岸边,四周是无边的黑暗,没有灯火,没有星星,甚至没有人的气息。恐怖和绝望从黑暗里伸出手来紧紧地钳住可怜的生命。有的人倒在岸边再没爬起来,有的人在黑暗里给自己折了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到对岸。 ⑤二十岁忽然残了双腿的史铁生,为自己折了一只船。这是一只名为“写作号”的船。他是在看穿了“死是一件无须着急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才在轮椅里给自己折了这只船,将自己从死亡的诱惑里摆渡出来,“决定活下去试试”。 ⑥正攻读博士学位,却患上了运动神经细胞病,不能说、不能动的史蒂芬?霍金,做了一场自己被处死的梦。梦醒后,万念俱灰的他突然意识到,如果被赦免的话,他还能做许多有价值的事情。于是他给自己折了一只思想的船,驶进了神秘的宇宙,去探讨星系、黑洞、夸克、“带味的粒子”、“自旋”的粒子、“时间”的箭头…… ⑦在苦难的岸边匆匆折成的船,成了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 ⑧也许一生中我们不会遭遇这样的大灾难,然而我们何曾摆脱过阴天、雨天、雪天,何曾摆脱过绝望的纠缠!折磨人生的情景,常常突然间就横亘在面前。 ⑨当我们知道苦难是生命的常态,烦恼、痛苦总相伴人生时,我们何必要自怨自艾早早地放弃,早早地绝望? ⑩有的人将求生的本能折成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出绝望的深渊。有的人将新的欲望折成一只船,渡过了挫折后的痛苦与沮丧。有的人将希望折成一只船,驶过了重重叠叠的黑暗。实在无船可渡的人,哪怕用幻想折只小船呢,也要奋力将自己摆渡到对岸。 也许我们不曾经历感情的剧痛,不曾经历失败的打击,不曾经历无路可走的绝望,可是晴朗的日子里也常会有阴风晦雨袭来。它像一只乌鸦扇着翅膀在你周围鼓噪着,足以将一个好心情蹂躏得乱七八糟。这种时候,我们同样需要一只船来摆渡自己。这只船也许是去听一场音乐会,也许是捧起一本书,也许是去给互联网的网友发封电子邮件,也许是背上旅行袋悄悄出门。 所以,无论命运多么晦暗,无论人生有多少次挫折,都会有摆渡的船,这只船常常就在我们自己手里。 1.给加粗的字注音。 猝不及防()自怨自艾()阴风晦雨()蹂躏() 2.解释词语。 (1)万念俱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怨自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给自己折了一只船”是一种什么样的说法?含义是什么? 4.第⑤段引述故事,史铁生为自己“折了一只船”,实际是指什么? 5.第⑧段中的“阴天、雨天、雪天”,具体指什么? 6.本文的结尾说,“这只船常常就在我们自己手里”应如何理解? 7.综观全文,对标题“摆渡自己”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正

没有烦恼的豆蔻年华精选作文

没有烦恼的豆蔻年华精选作文 十三四岁的天空没有悲伤 开始成熟的生命梦想飞扬 打开宁静的天空当作纸张 写上精致的诗句创造灿烂 让灿烂的青春诠释阳光 让阳光的温暖充满希望 让希望的焰火点燃梦想 让梦想的船儿驶向远方 ———————习题记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豆蔻年华是徐志摩笔下撑篙寻梦的潇洒;“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豆蔻年华是郑愁予笔下莲花开落的幽雅。豆蔻年华的我似乎有挥霍不完的阳光与热情,每一天都充满着浓郁而快乐的气息。天空蓝得一塌糊涂,阳光绚烂得像盛开的笑靥,一切的一切是如此梦幻而美妙,因为豆蔻年华无烦忧。 豆蔻年华的我们总是很随意。思想如白云般潇洒,快乐像青草般萌芽。我们可以大声哼叫着“红豆,大红豆”骑着自行车从山上奔下;我们可以在书店里泡上一整天,只为了看一些过了十年八载后仍会在某个黑夜突然想起的恐惧故事;我们可以坐在电脑前噼里啪啦的与网友聊得昏天黑地,日月无光。考试不幸“身亡”了,没关系,轻轻摆

摆手,下次再来嘛;走在路上,不幸被球场上的“不明飞行物”击中,也没关系,说不定明天会喜从天降哦,只是懊悔没有把那个球踢个十万八千里,让他们跑个来回。没规定,豆蔻年华就是如此潇洒。 豆蔻年华就像一杯可乐,我们就如同被压入其中的二氧化碳,一旦有空隙,我们便会释放能量,演绎激情的豆蔻年华。豆蔻年华的我们虽然有时疯得像个野丫头,但我们心中炽热的梦想与希望却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摧毁的。我们会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努力,再努力,哪怕希望渺小得看不见,我们也会为了它而咬紧牙关挺过去,即便失败一百次,我们也会有一百零一次的坚强站姿,因为我们坚信着只要坚持下去,希望就不会太遥远;因为我们坚信着豆蔻年华无烦忧,只要梦想还在,一切就都可以重来。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枝头二月初。”豆蔻年华泛指十三四岁的女生。十四岁的我不再喜欢缠着妈妈讲那耳熟能详的安徒生童话;也不想停留在那幼稚而浪漫的动画片。因为我们的思想不再像鲁迅先生笔下的童年一样“无奈的观望四角的天空。”因为我们喜欢杜甫的凝练,李白的飘逸,李清照的苍凉,辛弃疾的豪放。因为我们懂得了坎坷的路要唱着歌走,只有梦的翅膀才能带着自己去翱翔,我们不再是幼稚无知的小女孩,我们是自强自立,热情飞扬的实验中学生,只有超越自我,战胜自我才是豆蔻年华的宗旨。 豆蔻年华的我们有着太多太多的梦想与激情等着发酵,没有忧愁,更没有烦恼,就像十四岁的天空,那么明媚,那么纯真。我们用热情融化着寒冬的凄凉;用汗水收获着秋季的惊喜;用梦想诗化了被风吹

《白杨礼赞》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五)

《白杨礼赞》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五) (二)阅读《白杨礼赞》选段,回答18-20题。(11分)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 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18.请结合语境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2分) (2)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2分) 19.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3分) 20.文中说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这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茅盾《白杨礼赞》阅读练习及答案

茅盾《白杨礼赞》阅读练习及答案 (四)、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15分) 白杨礼赞(节选) 茅盾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19、文中说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这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4分) 20、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4分)

(完整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月考试卷 一、聪明在于积累,天才在于勤奋,我们先来检验一下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语言运用能力吧!(31分) 1、古诗文积累填空(12分) 打开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我们与南朝诗人吴均同住山中,体验“山际见来烟,”的有趣生活;我们与李白在洛阳共度思乡之旅,耳畔是“,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折杨柳》笛声;我们与岑参相伴,同赴边塞,“故园东望路漫漫,”,心头涌起的是对故土与亲人的深深怀念;我们与木兰一起征战沙场,感受千年古战场上“,壮士十年归”的激烈与悲壮;我们还与韦应物在郊野渡口,悠然空泊,体会“,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深远意境;我们还在幽静的竹林当中体会“深林人不知,”的恬淡与静谧。 2、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嗥.鸣.(háo) 山巅.(diān) 浊.流(zhuó) 呻.吟(shēn) B、田垄.(lǒng) 召.唤(zhào) 磅.礴(páng) 怪诞.(dàn) C、辔.头(pèi) 炽.痛(chì) 哽.住(gěng) 哺.育(pǔ) D、啾.啾(jiū) 机杼.(zhù) 污秽.(huì) 督.学(dū) 3、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菜畦渲闹臃肿人声鼎沸 B.懊诲蝉蜕丑陋来势凶凶 C.讪笑崎岖屏嶂九曲连环 D.澎湃祈祷脑髓回环曲折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经过总结,我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方法。 B、在世界文化史上,中国最早是出现文字的一个国家。 C、能否提高健康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坚持锻炼身体。 D、人们在长期的利用和改造自然劳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5、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 A、从没有见过老师发过这么大的火,教室里一片静默 ..,同学们大气不敢喘一口。 B、这次没有能够当选上班长,他的神情显得很沮丧 ..。 C、学习遭到困难时,要及时向老师求教,做到不耻下问 ....。 D、自己犯了错误,还要讳疾忌医 ....,什么时候才能有进步? 6、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是()(3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朝花夕拾》,文章写景精彩,结构鲜明, 充满着童真童趣。 B、《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采用插叙手法,时而写眼前之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使文章显得波 澜起伏,跌宕有致。 C、《最后一课》以小弗朗士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题目,既表现了作者的亡国之痛,又表现

不同年龄阶段的称呼

不同年龄阶段的称呼 襁褓:不满周岁。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孩提:两至三岁。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始龀:韶年:男孩八岁。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总角:幼年泛称。及笄:女子十五岁。 垂髻之年:指儿童。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黄口:十岁以下。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幼学之年:十岁。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标梅之年:出嫁 志学之年:十五岁。(单髻.及髻.抓髻.)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 弱冠: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壮室之年) 不惑之年:四十岁。(强仕之年.春秋鼎盛)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艾老.服官政.)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杖乡之年.耆年.) 古稀之年:七十岁。(杖国之年.致仕之年.) 杖朝之年:八十岁。(杖朝之年.) 耄耋:八十、九十岁。 齯齿.鲐背.冻梨.黄发: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 天干地支纪年法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 天干有十: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guǐ); 地支十二:子、丑、寅、卯(mǎo)、辰(chén)、巳(sì)、午、未(wèi)、申、酉(yǒu)、戌(xū)、亥。 天干地支组合成如下六十个计时序号,作为纪年、月、日、时的名称,叫“干支纪年法”。 六十甲子顺序 1 ~10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11~20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21~30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31~40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41~50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51 ~60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用六十甲子依次纪年,六十年一个轮回。干支纪年法的新一年由立春开始,2009年的立春是二月四日,所以2009年2月4日立春之后才是己丑年,在此之前应是戊子年。公元纪年的一年以立春为界前后分属不同的干支纪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