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船舶进出港操纵过程中发挥好拖轮的作用

合集下载

船舶行业的船舶拖航与救援服务

船舶行业的船舶拖航与救援服务

船舶行业的船舶拖航与救援服务船舶拖航与救援服务在船舶行业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

船舶拖航是指利用拖船或其他推进力来移动失去动力或遇险的船舶,以维持船舶的稳定和安全。

救援服务则是指对遇险船舶提供帮助,包括紧急救援、医疗援助、食品水源供应等。

一、船舶拖航服务船舶拖航服务是船舶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服务。

拖船是专门用于提供拖航服务的船只,它们通常配备有强大的推进力和牵引设备,可快速响应并解救遇险船舶。

1. 拖船的功能和特点拖船在船舶拖航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它们通常具备以下功能和特点:首先,拖船具备强大的推进力。

它们搭载的引擎和推进装置可以提供足够的动力,以拉动甚至推动大型船舶。

其次,拖船具备稳定性和操纵性。

为了适应不同的工况,拖船通常采用特殊设计,如特殊船身结构和操纵系统,以确保在恶劣的环境下保持稳定性和灵活性。

最后,拖船还具备多功能的装备。

它们通常配备有拖缆、牵引机构、起重装置等,在执行拖航任务时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2. 船舶拖航的应用场景船舶拖航服务在以下场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①故障拖航:当船舶发生故障或失去动力时,拖船可以通过牵引拖曳船体,将其移动到安全区域或维修场所。

②港口操纵:拖船在港口操纵中起到重要作用。

它们协助大型船舶的进出港、靠泊、离泊等操作,确保船舶安全顺利完成各项任务。

③船舶打捞:当船舶沉没或搁浅时,拖船可以通过牵引及吊装等方式将其打捞起来,以恢复船舶运行或进行修复。

二、船舶救援服务船舶救援服务是航海安全的重要保障。

在船舶遇险或紧急情况下,救援服务能够及时响应,并提供必要的援助,从而保护船员的生命和船舶的财产。

1. 紧急救援船舶在遭遇火灾、漏水、暴风雨等紧急情况时,需要及时的救援服务。

救援船舶和救援人员能够通过快速反应,迅速赶到事发现场,进行火灾扑灭、泵水排涝、紧急疏散等救援行动。

2. 医疗援助船舶上的船员可能在航行过程中因疾病或意外事故而需要医疗援助。

救援船舶可以提供急救设备和医疗人员,为船员提供紧急的医疗服务,如进行基本医疗护理和病情稳定处理。

拖轮在大型船舶靠离泊及操纵中需注意的问题

拖轮在大型船舶靠离泊及操纵中需注意的问题

拖轮在大型船舶靠离泊及操纵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拖轮简介港作拖轮(下称拖轮),属于港口设施配套的重要设备。

在船舶操纵中,拖轮和车、舵、锚、缆一样,作为一种操作手段、操作设备供船舶驾驶人员使用。

拖轮协助操纵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要作到在操纵中灵活运用拖轮,首先要掌握拖轮及其相关知识和本船的特性,作到知己知彼;其次在作业过程中,要多与拖轮联系沟通、相互协调,最大限度的发挥拖轮的作用。

二、目前各大港拖轮的种类现有拖轮种类大致可分为Z型(或称全旋回型)、VSP型(或称平旋推进器型拖轮)、CPP型(或称可变螺距推进器型)及老式普通螺旋桨加导流管的拖轮(FPP型),FPP型拖轮现在已经基本退出港作市场。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拖轮多以Z型拖轮为主,配备的主机功率逐渐增大,普遍在2354kW或以上,有的甚至达到3677kW。

下面以Z型拖轮为例,分析并探讨其与大型船舶(以下称大船)相互配合过程中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

三正确安排使用拖轮协助大船安全操纵(一)港作拖轮的基本使用方式港作拖轮的最基本使用方式是吊拖和顶推。

吊拖亦称直拖,现在拖轮一般由拖轮出缆,固定在大船的缆桩上,出缆长度视水域而定。

为了充分发挥拖轮的有效拖力并保证拖轮的灵活性,拖缆的俯角越小越好,一般要求小于15°,即拖缆的长度应大于被拖船出口至水面距离的4倍。

顶推是指拖轮船首直接顶在大船船身上,通过顶推可迅速的实现大船的改变或保持航速和方向的目的。

吊拖和顶推是使用港作拖轮基本方式,这两种方式通过拖轮的收放缆可迅速实现互换。

使用拖轮要因地而异,要把拖轮看成本船的特殊车、特殊舵和本船的侧推,只有这样才能运用自如,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二)拖轮作用点的选择当利用拖轮协助掉头时,拖轮作用点的选择一般为使大船具有最大的转船力矩,以远距离大船中心为好,同时拖力或推力方向尽量与被拖船首尾面垂直;当利用拖轮控制船速时,拖轮作用点的选择尽可能的在船尾中间,使拖轮的首尾面和大船的首尾面在同一平面内;当利用拖轮横移时,如果需要一条拖轮,拖轮作用点尽可能的在大船中心,如果用两条拖轮,则前后两个作用点的选择应对船中心对称。

大型船舶进港为什么要拖轮协靠?不用不行吗?

大型船舶进港为什么要拖轮协靠?不用不行吗?

大型船舶进港为什么要拖轮协靠?不用不行吗?大型船舶、特别是大型邮轮和矿砂船,其船舶尺度大多在船长330米左右、船宽58-65米,其配备的功率尽管很大,甚至不可想象,但架不住船舶的总排水量或总载重量也非常大,一般都超过30万吨左右,最近投入营运的超级矿砂船也都要40万吨!“查阅这些船舶的资料发现,她们在海上的营运航速都要达到15节左右——这是什么概念?如果换算成汽车的标准速度,那就是每小时27.78公里!并且谨记,这是装了40万吨的矿砂在海上以这个速度航行,船舶的运输量越大,本身的运动惯性就越大!”一般来说,类似于这类船舶,在海上正常全速航行的情况下,如果船舶把车钟从全速(Sea Speed)拉到停车,那么当船舶的运动惯性促使船舶对地速度为零的时候,船舶至少又航行了3-6千米以上了。

所以,船舶在海上的瞭望至关重要,必须要对海面上来往的交通疏密程度做好准备,避让她船也要有提前量。

否则,船舶与船舶之间就会发生严重的碰撞事故。

▲2018年1月6日,在长江口发生的“长峰水晶”轮与“桑吉”轮之间船毁人亡的事故。

船舶在港口狭水道或航道上航行,必须考虑港口海上交通管制部门的港章、港规,必须依靠自身的动力系统,以港内航速维持航行并控制速度。

船舶没有动力也无法控制船舶的航向。

在港内航行,船舶的动力设备必须处于随时可以改变速度、动车和倒车的备车状态,绝不可以让船舶的动力设备处于“熄火”状态,否则船舶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极易出现航海事故。

进港狭水道、港内航行是在船长操纵的可控速度下航行的。

船舶靠离码头是特殊船舶操纵,必须要有十分娴熟船舶操纵的船长和引水员来执行。

可以想象,一艘装载了40万吨的船舶要靠离码头,就像一位老态龙钟、步履艰难的老人一样,反应非常迟钝。

为了让船舶靠上、移出泊位,船舶必须处于随时可用车的备车状态,以便用自身的设备维持速度和航向进泊或离泊。

同样,没有速度的情况下,船舶就没有舵效,没有舵效就不能把定进泊的角度,靠离泊就无法完成,且尽量使用车钟上的极慢进车或者倒车速度(Dead slow),决不能为了快速靠泊或者离泊而采取更高的速度。

船舶操纵中拖轮的运用

船舶操纵中拖轮的运用
在操纵中灵活运用拖轮.首先要掌握拖轮及其相 关知识和本船的特性,作到知己知彼;其次在作业中, 要多与拖轮联系和沟通.互相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拖 轮的最大效用。作到以上两点,就一定能作到运用拖轮 就象用自己的手和脚一样灵活自如。
·作者:刘贵亮 青岛港集团轮驳公司 电话:0532—83262637
《航海技术>2008年第2期
进江夜航。
船舶驶近引航作业区附近水域。分别从长江IZZl深水航
为此。江苏海事局把海上航行模式和高速公路模 道、南槽航道下段进口。进121船从东、南、北三个不同方
式引入长江航道,提出在长江江苏段实行船舶定线制, 向驶近引航作业区,航向和航速不一,通航环境十分复
并于2003年7月1 Et起正式施行,改变了长期以来的
现在港作拖轮的种类按功率可分为2 600匹、3 200匹、4000匹、5000匹、6000匹,那么一条船需要多 大功率拖轮。需要几条呢?所需拖轮功率及数量需考虑 因素很多,包括本船的排水量、吃水,当时的横向流速、 正横风速及所靠泊泊位的特点等。根据一般经验。当风 速低于15 rn/s,流速低于0.5 kn时,可按总吨位的ll% 或载重量的7.4%来计算所需拖轮的功率,并根据拖轮 的功率确定所需拖轮的条数。当风大流急时,应根据大 船操纵中所受的水阻力及风压力来估算所需拖轮的功 率,若拖轮的功率不足时,应等待条件变化或增加拖轮 后,再进行操纵,以策安全。 3拖轮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船舶操纵中拖轮 的运用
青岛港集团轮驳公司 刘贵亮
在船舶操纵中,拖轮和车、舵、锚、缆一样,作为一 种操作手段、操作设备供船舶驾驶人员使用。但笔者发 现有些船长.在船舶操纵中拖轮运用方面存在欠缺。主 要表现为:①分不清指挥与被指挥的关系,经常发生拖 轮船长指挥大船船长现象;②本来拖轮带在右舷,却要 求拖轮到左舷去顶推。不明白在右舷拖和在左舷顶作 用等同:③不了解现代拖轮特性,在使用中拘泥于传统 拖轮使用方式。例如:现在港作拖轮绝大多数为Z型和 VSP型。可以横移,干舷较低,船长不长的船舶可利用 拖轮此特性靠泊码头。而有些船长,对拖轮的使用还局 限在FPP型和CPP型的使用方法.一会儿指挥顶船 头。一会儿指挥顶船尾,显得紧张无序,险象环生。

港口拖轮配置方案研究

港口拖轮配置方案研究

港口拖轮配置方案研究摘要港口拖轮作为辅助船舶进出港口的重要装备,对港口运输的安全和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对港口拖轮配置方案的研究,旨在提出一种科学合理的配置方案,以便更好地满足港口运输的需求。

首先,本文将梳理港口拖轮的功能和作用,介绍港口拖轮的基本配置要求。

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和需求,提出了一种港口拖轮配置方案,并分析了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最后,本文总结了研究结果,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1. 引言港口作为货物集散地和经济活动中心,船舶的进出港对于港口运输来说非常重要。

而港口拖轮作为船舶操纵和辅助设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港口拖轮的配置方案直接关系到港口运输的安全性、效率以及经济性。

因此,研究港口拖轮配置方案对于优化港口运输具有重要意义。

2. 港口拖轮的功能和作用港口拖轮是一种具备辅助船舶进出港口和操作船舶的功能的特种船舶。

其主要功能包括: - 为大型船舶提供灵活的操纵和转向功能; - 协助船舶进出狭窄的港口或航道,帮助船舶避免碰撞和搁浅等事故; - 为货船、客船等提供码头靠泊和离泊的辅助操作; - 协助船舶在窄水道、拥挤的港口等狭小空间中安全驶行。

港口拖轮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提高港口运输的安全性:通过提供辅助操纵和灵活的转向功能,减少船舶在进出港和停靠过程中的事故风险。

- 提高港口运输的效率:港口拖轮的协助操作可以缩短船舶进出港口的时间,提高港口的通过能力和吞吐量。

- 优化港口资源的利用:合理配置港口拖轮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港口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 港口拖轮的基本配置要求为了保证港口拖轮能够正常发挥作用,以下是常见的港口拖轮的基本配置要求:- 动力系统:港口拖轮应具备足够的动力,以便应对不同的水上环境和船舶操作需求。

- 操纵系统:港口拖轮需要配备可靠的操纵系统,包括操纵杆、操纵台等设备,方便船员进行操纵和掌控。

- 船舶通信系统:港口拖轮需要与港口指挥中心、其他船舶和岸上设施进行通信,以确保船舶操作的准确性。

浅谈港作拖轮(全回转式)、引航员及被引领船舶三者之间的合作

浅谈港作拖轮(全回转式)、引航员及被引领船舶三者之间的合作

第18卷 第1期 中 国 水 运 Vol.18 No.1 2018年 1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January 2018收稿日期:2017-11-20作者简介:安存刚(1980-),男,青岛港引航站一级引航员。

浅谈港作拖轮(全回转式)、引航员及被引领船舶三者之间的合作安存刚摘 要:随着船舶的大型化,拖轮的充分、高效、合理使用在引航员引领船舶进出港作业中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大型船舶的进出港作业已经离不开拖轮的有效协助,尤其是引领一些超大型船舶以及一些特殊类型的船舶时,更是依赖于拖轮的密切配合。

关键词:拖轮;引航员;被引领船舶;合作中图分类号:U6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8)01-0023-02引航员每一次的船舶引领,都是拖轮、引航员、被引领船舶这个临时组建的团队的单次配合,引领作业的顺利与否,取决于这个团队的合作成功与否,成功的团队合作需要三者进行密切的沟通交流,更离不开明确的目标、精湛的技能、有效的指挥、相互的信任。

引航员和拖轮驾驶员以及被引船的船长的良好配合对安全平稳的拖轮操作至关重要,同时关系到被引船、拖轮及其船员的安全。

引航员作为拖轮与被引领船舶的‘指挥官’,需要及时的给双方提供精准的信息、沟通协调、出谋划策,而且每一次的船舶引领都是面对不同的情况,船舶类型、船舶装载情况、天气情况、海况、泊位以及拖轮自身和被引船自身的一些特殊性、局限性。

下面就从大型船舶引领过程中拖轮与被引领船舶之间产生的动作中,即带缆、解缆、拖带、顶推,阐述一下三者如何来配合,确保引领作业安全、高效、顺利的完成。

一、带缆 1.带缆速度拖轮带缆时被引领船舶的速度最好控制在八节左右,被引船可以再快点,但别慢了,因为拖轮的离合速度一般都在七到八节,全速一般在十二节左右,低于八节,拖轮调整自己的位置很困难,当被引船速度在3~5节时,拖轮的带缆操纵非常困难,遇到吃水很小的大型船舶,拖轮根本带不上缆。

拖轮协助下的船舶操纵

拖轮协助下的船舶操纵

拖轮协助下的船舶操纵拖轮协助下的船舶操纵锦州港引航站姚宝明随着船舶的大型化,拖轮已经成为大船靠离泊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就拖轮配合大船作业时对大船的影响.大船如何利用好拖轮,如何采取措施避免拖轮可能带来的不利因素做简要阐述.l拖轮的操纵性目前.大多数港口采用全回转拖轮.全回转拖轮是指在原地可以360o自由旋转的拖轮,一般都采用双Z型导流管式螺旋桨和中高速柴油机,又称Z型拖轮.全回转拖轮与单车船相比.其操作更方便,更灵活,适宜在有限水域操纵.该型拖轮是无舵双桨,螺旋桨叶可在360.范围内自由转动,转向灵活,旋回圈小.从进车改为倒车,只要调节螺旋桨叶方向即可,只需12s,控制性能好,可在较短时间内把船停住.在缓流无船速的情况下可横移.对本船靠离泊操纵十分有用.该船马力大,船身短,方型系数大,操纵时拖轮若想船艏先离码头或先离开有前进速度的大船时,因拖轮是以本船船尾为支点,螺旋桨距船尾很近,其推力所产生的转船力矩很有限,所以艏离比较困难;一般采取以其船头为支点,让船尾先离,待离开大船一定角度后再倒车,便可安全离开.从发挥拖轮效率的角度来讲,拖轮顶推大船比吊拖大船更能发挥效率.因为吊拖时拖轮会考虑拖缆的强度,同时拖轮倒车排出流打在大船上会使拖轮的功效降低,尤其拖缆很短时.2拖轮配备的位置大船在靠离码头时需要拖轮的协助,拖轮位置的选择很重要.如果仅从对大船的助转效果来看,拖轮配置在船舶运动方向的后端好于配置在船舶运动的前端.假如低速前进的大船旋回,受水的阻尼力矩和舵压力转船力矩的共同作用,船舶围绕转心旋转.转心位于重心之前,首柱之后.船上所有的点都围绕转心旋转(带好的拖轮也相当于船上的一个点,但它能提供动力).因船尾的拖轮距转心的距离明显大于船首拖轮距转心的距离.所以船尾拖轮产生的转船力矩明显大于船首拖轮的转船力矩.但实际操作中拖轮所带的位置不能单纯考虑获得最大转船力矩,还应考虑大船的减速,帮助大船调整靠泊角度等.如使用一条拖轮进港,在风流都不大的情况下,最好带在船头,船头拖轮的顶拖可以很好的控制船舶位置,调整靠泊角度,既方便又灵活.如果大船是空船且强吹拢风,拖轮应带在船尾,防止船尾向下风漂移太快,这样前面有锚拉船头,后面有拖轮拖船尾,利于靠泊的顺利完成.一十一+-十一+-+一+-+-+n+-+"+一+一+-+"+一—?-+低航行速度,而后视船舶平衡状态,采用舵角慢慢增大或车舵配合来达到安全转向的效果.6异常的紧急停船性能常规的各种冲程指标与一般船舶大体相同,如在空载情况下的停车冲程,倒车冲程等.值得注意的是, 在货载情况下其冲程指标就不尽相同,要看具体货载情况而论了.因半潜船货载超高超大超宽的特点,可使船舶的受风面积成倍的增加,对其冲程的影响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船长,驾驶员在操纵船舶时,必须充分考虑具体货载使船舶受风面积剧增对船舶操纵的影响. 然而.新型半潜船"泰安口"轮拥有先进的悬挂式电动螺旋桨推进系统,两台SSP推进器,功率各为4700kW, 正车可0~155rpm无级调速,倒车在0—90rpm无级变速,360.全回转,所以在船舶需要紧急停船时,可利用船舶的反向正车(0—155rpm无级变速)来替代倒车(0~90rpm无级变速)以达到迅速停船的目的.具体操作为:如两台SSP原是处于TANDER模式全速(145rpm)航行状态,则先把转速减至50~60rpm,再把左右两SSP置于SINGLE模式(即可单独操作模式), 而后两SSP同时各转180.(左SSP顺时针转,右SSP 逆时针转以避免两SSP排出流对冲产生剧烈震动).两SSP旋转时的角速度基本保持一致,方向呈对称状态, 以防止转头现象.当两SSP分别转过180.后,重新置于TANDER模式(合并使用),可根据剩余功率,电流,电压等相关参数和速度情况,视情加减速(0—155rpm), 以及时停车停船.7结束语新型半潜船在操纵上的优越性显而易见,如果驾驶人员已能熟练掌握其操纵性能,在上述的靠离泊等操作中,没有必要把船艉两SSP的使用处于SINGLE 模式,分开使用:也可将两SSP的使用处于TANDER 模式,合并使用,因其是360.旋回,0—155rpm无级变速,在操纵上应该可以很好发挥作用了.当然,作为一名半潜船的船长和驾驶员,要充分考虑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并对此有足够的警惕和戒备,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以便紧急情况下能从容应对,以策安全作者:申屠启伟.中远航运股份有限公司船长《航海技术》2011年第3期如果大船使用两条拖轮靠离泊.应船头船尾各一条,船头拖轮带在艏楼或主甲板部位(空船一般带在主甲板部位,若带在艏楼部位,因空船船头艏楼位置凹陷很大,拖轮为防止驾驶台碰撞大船,采取以一定角度靠在大船上,大船很难把定,影响大船操作);船尾拖轮一般带在驾驶台下或船尾导缆孔.如大型重载船舶进港需控制速度.船尾的拖轮一般带在船尾正中间,起减速作用,待大船接近码头船速可控时,解掉船尾拖轮并移到驾驶台下带缆.如果大船靠泊时用三条拖轮,配带拖轮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大船非靠泊舷的船头船尾各一条拖轮,船尾正中间带一条拖轮;另一种是船首两舷各一条拖轮,船尾非靠泊舷带一条拖轮.待大船船速可控或接近码头时,船尾或靠泊舷拖轮移出,协助靠泊.3所需拖轮的总功率和数量计算所需拖轮总功率的方法很多,下面介绍两种估算所需拖轮总功率的经验公式:(1)风速<15m/s,流速<0.5kn时DWT万吨级船舶:(DWT)×7.4%(kW);(GT)×11%(kW);(DWT)×10%(HP);VLCC满载时:(DWT)X5.15%(kW);(DWT)×7% (HP);VLCC空载时:(DWT)X3.68%(kW);(DWT)X5% (HP).(2)所需拖轮总功率的简易算法是:依据每10000载重吨所需功率735kW(1000HP)计算而得.需要协助的拖轮数量.既要考虑大船的载态及风流情况,又要考虑是靠泊还是离泊.一般载重量万吨级及以上大船需2条拖轮,载重量10万吨级船舶需3条及以上拖轮,大船靠离泊所需拖轮最多不超过6条,不然对指挥拖轮是个考验.4拖轮的配备对船舶操纵性的影响4.1对船舶直线运动的影响(1)船舶的动航向稳定性.船舶的动航向稳定性是指当外界干扰过去之后.船舶的转头运动在不用舵纠正的情况下,尽可能稳定于新航向的性能;此时,船舶航向的稳定仅依靠水对其的阻尼力矩作用.一般方型系数较小.长宽比较大的船舶具有较好的航向稳定性,如杂货船,小型集装箱船等;方型系数较大,长宽比较小的肥大型船舶.其航向稳定性在小舵角范围内总带有不稳定性.大船向前航进,若拖轮带在大船一侧时,拖轮和大船是一体,当外界干扰过去之后,由于船舶左右舷不对称,水对船的两舷压力也不同,造成船舶容易向一侧偏转.动航向稳定性变差;当拖轮带在大船的两侧时,相当于大船的宽度增加,船舶的方型系数变大,动航向稳定性变差;当拖轮吊拖在大船船尾时.相当于增加大船的长度,则大船方型系数变小,动航向稳定性变好. (2)船舶的保向性.保向性是指船舶在外力干扰下产生船艏摇摆,通过操舵加以抑制或纠正,使船舶驶于预定航向的能力.保向性与航向稳定性密切相关,而且还受操舵人员的操舵技能,自动舵的控制能力和舵的性能等因素影响.影响保向性的主要因素还有:①方型系数:方型系数小的度削型船舶.回转阻尼力矩大,保向性好:②水线下船体侧面积形状:水线下船体侧面积在船尾分布较多,回转阻尼力矩大,保向性好;③船速:对同一艘船舶而言,提高船速,保向性也提高.船舶的保向性随着拖轮所带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在拖轮不提供动力的情况下:①当拖轮带在一侧时,由于船舶的流线型和对称性被破坏,动航向稳定性变差,在相同的船速情况下, 保向性变差:②当拖轮吊拖大船船尾时,相当于方型系数变小,保向性好:③当拖轮带在船舶左右舷对称位置,固定在大船的拖轮使大船的宽度增加.大船的方型系数变大.所以保向性变差:在拖轮提供动力的情况下(航行中一般提供首尾方向向前或向后的拉力):①如果拖轮在大船的一侧,拖轮所在位置与大船首尾中心线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拖轮提供的首尾方向的拉力所产生的转船力矩.造成大船易向拖轮方向偏转,保向性变差.②如果拖轮在大船的两侧且对称,两拖轮产生的转船力矩相互抵消,且大船因拖轮的拉力而降速,大船如维持相同船速需提高螺旋桨转速.船舶的滑失变大, 舵效变好,保向性变好.③如果拖轮带在船尾正中间,等同方型系数变小,大船维持原速度,船舶的滑失变大,舵效变好,保向性变好.4.2对船舶旋回运动的影响大船在接近掉头区前,低速航行(以船首拖轮拖大船船艏为例)如果需要掉头,此时拖轮可以采取吊拖措施帮助大船调整角度和位置.大船的旋回圈要素发生变化:(1)旋回初径:向有拖轮一侧旋转,旋回初径变小;向另一侧旋转,旋回初径变大.(2)进距:向有拖轮一侧旋转容易,航向改变90.时重心所移动的纵向距离变小;反方向旋转,进距变大. 拖轮协助下的船舶操纵——姚宝明(3)飘角:向有拖轮一侧旋转,飘角变大,反之变小;(4)船速:无论向哪一侧旋转,船速均下降,小船,空船下降更明显.4-3大船前进中拖轮协助转头时的极限航速拖轮协助大船转头时,仅能提供克服自身阻力后的剩余推力或拉力.而且剩余推力或拉力随着其航速的增加而递减.如将拖轮配置在船尾,剩余的拖力与舵力并用还是有效的:如将拖轮配置在船首,因拖轮的拖力或推力与大船舵力共同作用而使大船斜航,由斜航而产生的水动力对大船的转船力矩与大船舵力转船力矩和拖轮转船力矩方向相反,当大船航速达到一定值时.船体斜航的转船力矩超过拖力转船力矩和舵力转船力矩之和时.大船将向拖轮顶拖的相反方向转向.实践证明:前进中大船在拖轮协助转头时的极限航速一般为5~6kn:后退中顶尾时,类似情况也会出现,而且出现该情况的航速会变得更低.因此,大船在前进中拖轮协助转头时.船速越慢越有利.5协助船舶操纵时使用拖轮的注意事项(1)带拖轮时大船的速度不能太快.根据船舶间效应,船间作用力与船速的平方成正比,船速越快兴波越厉害,船舶间相互作用力越大,且小船受的影响更大.如果大船船速过快易造成拖轮与大船碰撞的危险, 所以大船带拖轮的速度应控制在7kn以下.(2)合理选择拖轮配置位置和拖力作用点.根据使用拖轮助操的目的,需合理选择拖力作用点.欲使被拖船取得最大转船力矩.拖轮应配置在船舶首尾远离重心处;欲使被拖船横移,拖轮应尽量配置在船舶重心附近.一般情况下,当拖轮协助前进中的大船回转或顶流中掉头时,将拖轮配置在船尾顶推较合理.因为这时作用于大船船体的旋转力矩即舵力转船力矩,斜航水动力转船力矩和拖力转船力矩的方向是一致的.有利于大船回转和掉头.(3)拖缆长度的选择.为了充分利用拖轮的有效拖力和操纵灵活性,应使拖缆水平俯角越小越好.离泊时一般情况俯角小于15.,即拖缆长度应大于被拖船拖缆出口至水面高度的4倍,如果高度很低.拖缆长度不应小于45m.特别是在吹拢风情况下,拖缆应放得更长,以防止拖缆受顿力而断缆.重载船离泊时拖缆也应放长些,防止拖轮排出流打到大船上,使大船离泊变得缓慢.但大船在风流较弱的情况下靠泊,拖轮缆绳可缩短到15~20m,这样可充分利用拖轮的灵活性,便于大船靠泊.(4)操纵大船时,要考虑拖轮的安全.在操纵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大船的安全,还要考虑拖轮的安全.严防横拖与倒拖.解掉拖轮的时机最好选择在大船不动车的情况下,防止因大船动车而绞进拖轮缆绳.靠离泊时,要充分考虑拖轮的长度和宽度,给有拖轮一侧留出宽敞水域,尤其是吹开风,注意抢上风,防止拖轮不能垂直顶推大船而使大船加速向下风漂移.(5)大船要注意拖轮对大船的影响.低速前进的大船需要拖轮提供垂直推力.但拖轮总是先有角度的顶在大船上.然后慢慢调整到垂直,拖轮的有角度的顶推会引起大船加速前冲;又如两条拖轮协助大船离码头,或在大船掉头过程中,如拖轮的缆绳不能和大船保持垂直,拖缆向前或向后的分力会使大船前冲后缩,造成大船斜航,不利于大船旋转,在此情况下,大船应及时进倒车,降低船速,才能取得良好的转头效果.大船在带拖轮时要控制好自己的船速,防止拖轮碰撞大船.如果拖轮不得不带在大船的凹陷处,拖轮带好后,让拖轮放长缆绳使其贴在大船相对平坦的地方.如进港船速较快,可令舷侧拖轮平行大船向后拖,但大船要提前施舵,防止大船向拖轮一侧偏转.在操纵过程中,重载大船长时间倒车产生的偏转力是很大的,有时单凭船头拖轮的顶推是控制不住的,所以在倒车前要先让拖轮做准备,提前抑制大船偏转.还要注意由拖轮引起的前冲和后缩,需要大船及时倒车和进车,以控制船速.在靠泊过程中拖轮缆绳不宜过长以免影响拖轮顶拖的及时性,拖轮长时间顶推产生的靠拢惯性要提前抑制,以平顺地靠在码头上.6结语船长和驾引人员不仅应该掌握本船的操纵性能.还要了解拖轮的操纵性能及其使用方法,充分考虑到拖轮给本船带来的影响,做到提前防范,合理使用,才能圆满完成靠离泊任务.作者:姚宝明.锦州港引航站一级引航员参考文献1龚雪根等编.船舶操纵.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年.2吴兆麟等编.船舶避碰与值班.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0年.3刘贵亮.船舶操纵中拖轮的运用.航海技术.2008年第2期.4熊振南.翁跃宗,张寿桂等.超大型船舶靠离泊操纵中拖轮助操的应用.集美大学(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3期.5胡云平.船舶操纵中各种制动效果的比较.中国航海.2007年第3 期.6王涛.拖轮协助大型船舶操纵.天津航海.2004年第1期.7蒋才富.利用杠杆原理巧用拖轮助操.航海技术.2006年第5期.^一£:£f£一f一,c£f一£c,,f'E,_,,',,c,E,"两会"代表/委员关注海员群体2011年"两会"上,来自交通水运系统的代表,委员关注海员群体.他们认为,建设一支数量多,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海员队伍.是建设海运强国的基本保证.但当前我国海员社会地位下降,劳动强度增加.福利待遇不高,职业优势淡化,导致海员转到陆地工作,阻碍海运业发展.他们呼吁:提高海员社会地位,改善海员福利待遇,保障海员权益.扩大海员外派.转摘自《中国水运报》《航海技术》2011年第3期。

浅谈港作拖轮安全操作

浅谈港作拖轮安全操作

浅谈港作拖轮安全操作作者:冯小亮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7年第10期[摘要]在轮船驶入港口进行靠港时,不仅对轮船驾驶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经验有较高的要求,同时需要驾驶员能够根据靠港时天气状况、风向、风速及海流动态等各方面信息,对轮船的靠港流程进行准确的分析。

即使如此仍会受到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轮船的靠港可能出现问题,不只会对该轮船的安全行驶产生不利影响,还可能威胁到周围轮船的安全,对轮船上乘客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港作拖轮是对轮船的靠港操作进行有效的引导,并且在靠港出现困难时,帮助轮船靠泊的重要工具,是保障轮船安全靠港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本研究对港作拖轮在轮船靠港时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港作拖轮的安全操作。

[关键词]港作拖轮;轮船;安全操作中图分类号:U69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0-0053-01前言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同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政治和经济往来频繁,在实现与各国进行物质的运输和文化的传播中,轮船运输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沿海城市之间、沿海城市与海外各国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

船舶的规模和承载能力不断的增加,在传播靠港时的操作难度进一步增加,一旦出现对外界因素分析不准确或者海流、海风突然发生变化,会加大的影响轮船的安全靠港。

港作拖轮是专门为了解决此种情况,促进轮船安全靠港的小型船只,由于其规模较小,操作灵活方便,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在大型船舶靠港出现问题时,港作拖轮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拖带作用,目前在我国各港口中都受到了广泛的使用。

1.船舶运输的现状及港作拖轮的作用分析1.1 船舶运输的现状分析我国的不同城市之间、国内与海外各国之间的沟通和经济往来逐渐密切,船舶作为海上出行的重要运输工具,船舶行驶的安全性往往决定着沟通和经济[1]往来是否安全有效,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均起着重要作用。

对我国目前的船舶运输现状进行分析能够科学有效的对船舶靠港情况进行了解,从而能够明确在靠港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影响因素,这样能够促进港作拖轮对靠港情况进行有效的理解,有助于靠港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拖轮驾驶员能够及时的发现出现的问题,并且对靠港船舶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帮助船舶能够安全的靠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靠泊的最大船型为 7.5 万吨级; 最大 吃水为 12.2m。
蓬莱东港区示意图
中国港口 48
三、 实例分析 1. 5 万吨级重载船舶进港靠 7# 泊位 (1) 难度与风险估计 船舶主机、操纵设备工况良好的情况 不利因素:船舶进入港池前受横流影响;进入 掉头区前的制动距离不足; 船舶倒车艏偏转方向 与平面布设的入泊方向相反;港口拖轮功率小(必 须使用),仅能外租 1 艘大功率(5 000hp)拖轮,拖 轮的数量和质量略显不足。 有利因素:航道较短;深水外的周边水域可供 拖轮自由航行。 船舶进港操纵难度较大及容易产生危险或危 险局面的两个主要环节:一是进港航道段,如何克 服横流影响保证船舶行驶在航道中; 二是船舶进 入掉头区,如何顺畅转向入泊。 (2) 风险控制 对船舶整个进港过程进行控制,实际上就是 对大船与拖轮“联合体”的控制,指挥者要实现大 船操纵与拖轮协助的相互协调, 从而达到过程的 安全、顺畅目的。 操作方案: 船舶进入航道前控制合适的余速、 配以适当 的风流压差角,使船舶顺利通过航道,并做到在航 道与港池交界处船舶以尽可能小的速度通过,进 入掉头区后,大船由拖轮协助转向入泊。 具体措施: 除运用良好船艺按照“方案”操纵大船控速、 保向外,拖轮的使用措施是: 拖轮数量配置: 3 艘,分别为拖一(1 396kw), 拖二(1 911kw),拖三(5 000hp)。 拖轮位置选配: 进入航道前:“拖一” 在大船船尾正中位置带 好拖缆,缆长 30 米左右,“拖二”、“拖三”分别在大 船左右随航(如图一)。
2. 5 万吨级重载船舶离港 这里着重考虑离港过程中难度最大的环节: 船舶出港后航道航行 难点:船舶受横流影响很大;港池与航道连接 部的缓冲距离太短, 可能造成航速太低难以抵御 流的影响。
(1)
(2)
(3)
图六
分析:5 万吨级载船舶的尾部干舷一般在 4~
6m 左右,大功率拖轮的首部干舷一般在 3m 左右,
图七
(1) 协助大船提速 5 000hp 的拖轮, 在 5 万吨级船舶尾部中央 顶推, 可提供相当于大船主机功率 50﹪的动力, 提速效果非常明显,使船舶抵御流压的能力显著 提高。 对拖轮驾驶员来讲易于操作,只要使其航 向尽量与大船保持一致,就能达到要求。 若有少 量偏移,对大船形成转船力矩,大船操舵完全可 以克服。 (2) 协助大船转向 该种拖带方式, 理论上当大船对水无移动 时, 拖轮可以做到垂直于大船首尾线进行顶拖, 使大船获得最大的转船力矩。 但是,由于拖轮艏 部形状、拖缆短等原因,拖轮往往不能垂直于大 船首尾线进行顶拖,一般在与大船首位线左右各 60°角范围内可运用自如。 当大船航速 达 到 6 节 时, 拖轮还可以在大船首位线左右各 30°角范围 内随意调整航向。 这就说明,拖轮可以为较高航 速行驶的船舶提供转向协助。 (大船获得转船力 矩的受力分析如图八) 在此之前的相关理论研究认为:当大船速度 超过 5 至 6 节时,拖轮将失去其顶拖作用。可见当 时并未对拖轮的使用进行深入研 (下转第 53 页)
潮汐属正规半日潮,平均高潮位 1.54m,平均 低 潮 位 0.5m,海 区 属 不 正 规 半 日 潮 流 ,潮 流 基 本 运动形式为往复流。 流向主要为 E—W 方向,潮流 旋 转 方 向 为 左 旋 ,最 大 流 速 148.4cm/s,对 深 吃 水 船舶影响极大。
蓬莱港现有拖轮两艘,全部为全旋回型,功率 分别为 1 396kw 和 1 911kw。不能满足大型船舶的 靠离泊要求, 大型重载船舶进出港时需租用烟台 港拖轮。
本页已使用福昕阅读器进行编辑。 福昕软件(C)2005-2009,版权所有, 仅供试用。
航道段大船可以间或用短暂的操舵进车来保持航 向,在进入港池前不至于形成过快的余速。 “拖二” 先在左艉准备顶推, 在大船转向顺利时到右艉带 缆,原因是,倘若转向前余速过快(达 3 节以上), 其在左艉顶推可以在三个拖轮中形成最好的转向 效果。 “拖三”置于右艏,在通常状况下,大船掉头 要实现 110°的转向,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其功率大 的优势。 总之, 为使所用拖轮能够发挥其最大作 用, 要根据船舶整个进出港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妥 当配置拖轮,全面考虑拖轮的性能,有针对性的加 以使用。 这样,不仅能使整个船舶操纵过程安全、 顺利,还能预控搁浅、碰撞等风险。
本页已使用福昕阅读器进行编辑。 福仅C昕供HI2N软试A第0件用70P期(。9OC)R2T0S05-2009,港版口权引所航有,
航道中:“拖一”适时拖尾减速,“拖二”靠近左 舷船尾,“拖三”右艏带缆。 (如图二)
图二
进入港池掉头: “拖一”改向拖尾,协助大船掉头,“拖二”顶推 左舷船尾协助大船掉头,“拖三” 顶推右舷船艏协 助大船掉头。 (如图三)
中国港口 50
CHINA PORTS
2第070期9
港口科技
通过上述流程的优化, 港口生产管理信息化 的需求主要为:客户管理、业务受理、计划管理、调 度管理、堆场管理、现场作业、计费管理、报表统 计、权限管理等。 在货物进港业务包括:船舶卸船 业务、驳船进货业务、火车进货业务、汽车进货业 务;货物出港业务包括:船舶装船业务、驳船提货 业务、火车提货业务、汽车提货业务;货物在港业 务包括转栈管理、 库场管理等。 相关的功能结构 图,如图 3 所示。
二、 航海学术界对拖轮及拖轮协助大船靠离
泊的研究 目前,学术界对拖轮的研究应该说是滞后的,
定性、定量的分析和研究只停留在上世纪 7、80 年 代的水平,主要研究对象是国产单车、单桨、单舵 1 670(HP)型拖轮,例如:“横拖”、“倒拖”问题,现 在的教科书中仍有长幅阐述。 而对现在广泛使用 的全回转拖轮涉及很少,同时,对其与被顶拖船之 间如何协作更是缺乏深入研究。 所以,我们的“驾、 引” 人员在船舶进出港操作中缺乏充分的理论指 导。
(上接第 50 页)究。 只强调了拖轮相 对于大船的横向作用,忽视了起纵向 作用。
图八
结论:拖轮置于船舶尾部,可助 大船提速,亦可助大船转向,可谓使 大船增加了“车和舵”。 该种拖轮使用 方法对于重载船舶进出港有着广泛 的用途,尤其对于无动力重载船舶进 出港可以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目前, 全国各港口配置的拖轮 几乎是全回转型,具有功率大、操作 灵活等特点, 在船舶进出港和靠离 泊作业中,要针对拖轮的特点,合理 配置和使用,深入挖掘其潜力,充分 发挥其作用,保证船舶进出港安全。
(作者单位:烟台蓬莱港引航站)
(上接第 56 页)油发电机组,其余时间都使用市电,减少了废气 排放,减少了环境污染。 经测算,按照每年 100 万标箱的作业能 力,每标箱耗油 2.1L 计算,CO、HC、 NOx、PM 等污染物排放量 减少约 90%,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约 57%。
3. 降低运营成本 仍以太仓港二期工程为例, 按每公升柴油为 4.87 元(2008 年平均单价),则 RTG 每标箱成本为 11.201 元/TEU;按每度电 0.748 元计算, 则改造后的 ERTG 每标箱成本为 2.32 元/TEU; 改 造 后 , 每 标 箱 实 际 成 本 节 约 7.91 元 , 成 本 下 降 幅 度 达 到 77%。 如按每年 100 万标箱吞吐量计算,全年共可节省运营成 本 791 万元。 4. 改善操作环境 市电电网较柴油发电机组更稳定,电压波动小,运行故障 较低,使得 ERTG 操作性得到提高。 改造后的 RTG 在作业中噪 音和振动较小,大大改善了操作和堆场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 了工作舒适度,使作业环境更加人性化。 5. 提高作业效率 市电驱动的设备与柴油发电机组驱动的设备相比, 在启 动、关闭等环节上,操作程序更加简化,不易产生误操作,减轻 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同时,在作业过程中,电动设备的操控 在平稳度和灵敏度上均有提高,使得操作更便捷、准确,有利于 提高设备的作业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港口管理局、苏州现代货箱码头有限公司)
图三
大船不需减速后“拖一”解缆,“拖二”、“拖三” 适时顶、拖协助大船靠泊。 (如图四)
图四
(3) 分析及结论
使用功率最小的“拖一”作拖尾减速、协助转
向之用,可以与大船进车、倒车协调使用,可将长
图一
时间的拖力作用于大船,能起到很好的制动效果,
49 中国港口
港口引航
CHINA PORTS
2第070期9
上海港通过对自身散杂货码头信息化的发展 阶段进行分析,确定了米歇和诺兰模型中的阶段, 在此基础上,对港口进货管理、出货管理、转栈管理 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并形成了散杂货码头 信息化的功能需求和总体业务的信息流程,为散杂 货码头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奠定了基础。
(作者单位:上海海勃物流软件有限公司)
针对风险、 在掌握拖轮的性能基础上妥当地配置 拖轮, 使其发挥最好的作用, 进而保证大船的安 全。
蓬莱港东港区(通过能力最大),目前暂设 7 个泊位,7 号的最大靠泊能力为 5 万吨级。 航道走 向 : 176° ~354° , 航 道 长 度 450m, 底 宽 140m, 深 度-11.8m,航道外自然水深由外至内 10m 至 6m, 泥沙底质;港池内船舶回旋水域直径 450m。
纵观历史,就目前全国各港的拖轮而言,“驾、 引”者都会共同感受现在的拖轮功率大、操作灵活 好用! 然而,船舶在进出港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出 现这样或那样的危险局面, 只靠当时的拖轮紧急 顶、拖就能全部化险为夷吗? 回答是否定的。 根据 笔者本人 22 年的引航经验,结合蓬莱港的港口情 况和来港船舶情况对拖轮的使用来判断, 再好的 拖轮也有它的操作极限, 关键要看整个进出港过 程中,船长或引航员是否有充分的风险评估,是否
港口引航
CHINA PORTS
2第070期9
在船舶进出港操纵过程中发挥好拖轮的作用
撰文 兰朋学
随着我国海运业务的快速发展, 拖轮在大型 船舶进出港操纵中的作用愈显突出。 因此,正确和 经济的使用拖轮协助大船安全进出港, 已经成为 今天驾引人员着重研究的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