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1:中国美术学院博士(10355新) (2)
中国美术学院,硕士考试,参考书目

附表:中国美术学院(10355)专业代码及名称研究方向导师计划数考试科目(含初、复试)主要参考用书050403 美术学中国书法创作和理论研究王冬龄朱青生2名1、命题论文2、书法基础3、命题书法创作4、外语(英、日、德、法任选)5、综合面试1、《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
2、《现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
3、《中国美术通史》王伯敏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4、《中国“现代书法”论文选》,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祝遂之1名1、《说文解字》许慎著,中华书局。
2、《观堂集林》王国维著,中华书局。
3、《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4、《中国书法史图录》沙孟海著,上海书画出版社。
5、《印学史》沙孟海著,西泠印社出版社。
6、《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
7、《历代印学论文选》,西泠印社出版社。
陈振濂1名1、《大学书法创作教程》,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2、《学院派书法创作理论大系》,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3、《线条的世界——中国书法文化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现代中国书法史》,河南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画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王赞尉晓榕何加林林海钟闵学林范景中6名1、命题论文2、专业技法3、创作与阐述4、外语(英、日、德、法任选)5、综合面试1、《画学集成》王伯敏、任道斌主编,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2、《思嘉室集》任道斌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
3、《中国绘画史》王伯敏著。
4、《中国画论类编》俞剑华编。
5、《古画品录》、《历代名画记》、《画史》、《宣和画谱》、《画禅室随笔》、《石涛画语录》(上海书画出版社《中国书画全书》)。
雕塑形态学龙翔曾成钢孙振华2名1、命题论文2、专业技法3、创作与阐述4、外语(英、日、德、法任选)5、综合面试1、《美学概论》王朝闻主编,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艺术概论》王宏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美术学院

中 国 美 术 学 院 ( 8 张 ) 据 学 校 网 站 2 0 1 5 年 5 月 信 息 显 示 , 中 国 美 术 学 院 共 有 专 任 教 师 7 0 0 余 人 , 其 中 教 授 11 6 人 , 副教授170余人。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0.12%,其中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博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 17.78%。教师中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1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 批”人才1人,全国百名青年文艺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文化部优秀专家2人, 浙江省“百人计划”入选者1人,浙江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浙江省教学名师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 带头人17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8人;省级教学团队6个,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1个,浙江 省高校创新团队4个。
历史沿革
新生期
初创期
开放期
1928年,教育家、时任大学院院长蔡元培选址杭城西子湖畔,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综合性的国立高等艺术学 府——“国立艺术院”,设国画、西画、雕塑、图案四个系及预科和研究部。国画、西画、雕塑为今日中国美术 学科之前身;图案为今日中国设计学科之前身;研究部则为中国艺术教育中研究生培养的先声,翌年春首次招收 研究生8名。国立艺术院创办之初,首任院长林风眠即倡导“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 时代艺术”的办学宗旨。
1938年,为避战火,学校西迁云南昆明。初借昆华中学、昆华小学校舍上课。
1939年,学校复迁呈贡县安江村。
1950年11月,学校更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由华东文化部领导。同年,中国画系与西画系合并为绘画 系。同年,学院理论刊物《美术座谈》创刊,后发展为学报《美术研究》。
1952年10月,撤消实用美术系,并入中央美术学院,后又以此系为基础创办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53年,学院被中央文化部确定为全国美术教育的最高学府。同年,原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校董及校务委 员经商议决定,将校产捐赠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 1954年,附属中等美术学校成立,夏子颐为主任,学制四年。 1955年9月,正式撤消绘画系,建立彩墨画、油画、版画三系。 1956年,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改建为杭州美术学院。 1957年6月,学院从外西湖18号迁至南山路现址。同年12月,彩墨画系改为中国画系,分人物、山水、花鸟 三个专业。 象山中心校区的“水岸山居”1958年3月,筹建工艺美术系,分设染织与装潢设计两个专业。 1958年6月,学院更名为浙江美术学院。同年,在民间艺术研究组的基础上成立民间美术系。
中国博士点院校

否 否 是 是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是 否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是 是 是 否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是 否 否 否 否 是 是 否 否 是 是 是 否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是 否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23)黑龙江省 (23)黑龙江省 (31)上海市 (31)上海市 (31)上海市 (31)上海市 (31)上海市 (31)上海市 (31)上海市 (31)上海市 (31)上海市 (31)上海市 (31)上海市 (31)上海市 (31)上海市 (31)上海市 (31)上海市 (31)上海市 (31)上海市 (31)上海市 (32)江苏省 (32)江苏省 (32)江苏省 (32)江苏省 (32)江苏省 (32)江苏省 (32)江苏省 (32)江苏省 (32)江苏省 (32)江苏省 (32)江苏省 (32)江苏省 (32)苏省 (32)江苏省 (32)江苏省 (32)江苏省 (32)江苏省 (32)江苏省 (32)江苏省 (32)江苏省 (32)江苏省 (33)浙江省 (33)浙江省 (33)浙江省 (33)浙江省 (33)浙江省 (33)浙江省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是 否 否 否 否 是 否 否 否 是 是 否 是 否 否 否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是 是 否 否 否 是 是 否 是 否 否 是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是 否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是 否 否 否 否 是 是 否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是 是 是 是 否 否 是 否 否 是 否 是 是 否 否 否 否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否 是 否 否 是 是 否 否 否 是 否 否 是 是 否 否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附表学校代码1035中国美术学院

艺术史和视觉文化研究
1、思想政治理论
2、英语(一)或日语
3、中外美术史
4、艺术理论
艺术行政与管理
吕澎
艺术史与批评研究
艺术博物馆学研究
孔令伟、高天民
艺术博物馆和美术批评
1、思想政治理论
2、英语(一)或日语
3、中外美术史
4、美术理论
艺术考古学
陈锽
考古学与艺术史
050404
设计
艺术学
象
山
中心校区
美术理论
1、《艺术史的视野》,曹意强编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
2、《艺术与历史》,曹意强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版。
艺术理论
1、《艺术与错觉》,贡布里希著,湖南科技出版社1999年版。
2、《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吴敢
中国书画鉴定
附表:(学校代码:10355)各专业研究方向、导师、研究课题、初试科目及参考书目一览表
学科专业代码
校区
研究方向
导师
研究课题
招生
人数
初试科目
参考书目
050403
美术学
南
山
校
区
中国人物画理论研究与创作
盛天晔
意笔人物画研究与创作
现
申
报
全
院
总
规
模
240
名
⌒
含
免
试
生
45
名
、
艺
术
硕
士
20
名
,
准
确
规
模
人
数
待
中国美术学院博士招生目录及其参考书目

附表1:中国美术学院(10355)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学科、研究方向、招生计划、导师、考试科目、参考用书一览表
注: 1.* 括号中计划数为我院帮扶浙江理工大学教师培养定向计划。
2.英语参考书目:《新编大学英语》三、四册(第二版)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日语参考书目:《标准日本语》初级本上、下册,中级本上、下册。
3.选考德语、法语的考生必须具有相应语种硕士学位外语水平,进校后学位外语自学。
4.同等学力者须加试覆盖本专业研究方向理论知识和思想政治理论两门科目。
参考书目:《古文观止》, 中、外美术史,《2017年考研政治大纲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
中国美术学院201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附表(学术型)

1、思想政治理论 2、英语(一)或 日语 3、造型基础 4、专业技法
1、《万曼之歌——马林•瓦尔班诺夫与中国新潮美术文献集》,施慧、高士 明,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 2、《第五空间:纤维与空间艺术——当代纤维艺术教研档案》,施慧,中 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
附件1:10355 中国美术学院201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附表(学术型) 学科 院(系) 名称 研究方向 研究课题名称 总体艺术理论与创作研究 美术学 130400 跨媒体艺 术学院 艺术学 理论 130100 当代艺术与策展研究 跨媒体艺术研究与创 作 媒体艺术创作中的个人态度与方法 新媒体艺术理论与实践 指导教师或导师组 邱志杰 耿建翌、张培力 李振鹏 招生 名额 3 2 1 考试科目 1、思想政治理论 2、英语(一)或 日语 3、专业基础 4、专业技法 1、思想政治理论 2、英语(一)或 日语 3、文化研究 4、艺术理论 1、思想政治理论 2、英语(一)或 日语 3、中国美术史 4、中国古代史 参考书目 1、《现代艺术:1851—1929》,上海人民艺术出版社。 2、《关系美学》,伯瑞奥德,金城出版社。 3、《未来就是现在》,罗伊-阿斯科特,金城出版社。 4、《1940年以来的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电影诗学》,大卫-德波维尔,广西师大出版社。 1、《现代艺术:1851—1929》,上海人民艺术出版社。 2、《当代艺术的哲学分析》,比梅尔,商务印书馆。 3、《关系美学》,伯瑞奥德,金城出版社。 4、《文化与社会:1780—1950》,雷蒙-威廉斯,吉林出版集团。 5、《去帝国:亚洲作为方法》,陈光兴,行人出版社。 1、《中国书画》(修订本),杨仁恺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 2、《四部总录艺术编》,丁福保、周云青编,其中“书画”部分内容,此 书版本不限。 3、《文史通义》,章学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4、《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人民出版社,1983年。 5、《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物出版 社,1984年。 1、《普通媒介学教程》 作者:[法]雷吉斯·德布雷 著 陈卫星 王杨 译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年: 2014-9-1 2、《未来就是现在:艺术,技术和意识》, [英]罗伊•阿斯科特着,周凌 译,金城出版社,2012年。 3、《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千纪指南》(第2版), [美] 保罗﹒莱文 森着,何道宽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4、 《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 作者: [美] 凯文•凯利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2010。
【培养方案(博士)】2019年博士生培养方案(艺术学理论)

艺术学理论学科(1301)攻读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Fine Arts]一、学科简介上海大学在2003年获国家批准在“艺术学”下招收与培养“艺术学理论”硕士研究生。
2011年获国家批准为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目前该学位点由上海美术学院与上海电影学院共建。
本学位点下设“近现代世界艺术史研究”、“国际化城市艺术管理体系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史论研究”和“视觉文化与艺术创意”四个方向。
本学位点目前共有专职教师26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6人、讲师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22人。
学科学术带头人及学科骨干成员长期从事本领域的前沿研究,学术力量较强,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
本学科受到上海市高水平建设项目支持,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艺术院校相关学科长期保持密切的学术交往,为艺术学理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二、学位标准申请本学科博士学位的人员,必须通过博士培养过程中必要的积分考核(课程考核与学术考核)、中期考核、开题答辩、学位论文预答辩、学位论文双盲评审与同行评阅等环节,方可申请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通过论文答辩并达到下述要求者,可授予博士学位:1.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2.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成果,并具有独立从事创新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开发工作的能力;3.能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并能撰写论文的英文摘要,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4.必须修完博士学位课程并修满规定学分;5.学位论文的正文字数至少为八万字,原则上最多不超过十五万字,中文摘要在一千五百字左右;6.在攻读学位期间完成学位授予科研成果量化指标,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并达到相应标准(具体见《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生科研成果量化指标》或《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博士生科研成果量化指标》)。
三、培养目标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博士生培养,依托上海地域、经济、文化特点,旨在培养能够传承历史文脉,着眼当下国际大都市发展,关注国内外社会及文化、艺术学发展方向的高级艺术理论研究或艺术创作研究人才。
中国美术学院2023年本科招生简章

中国美术学院2023年本科招生简章中国美术学院2023年本科招生简章内容中国美术学院2023年本科招生简章有哪些?中国美术学院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中国美术学院2023年本科招生简章,希望大家喜欢!中国美术学院2023年本科招生简章第一章总则中国美术学院(英文名称China Academy of Art,国标代码10355),前身为国立艺术院,创建于1928年,现为浙江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美术学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在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美术学、设计学均获评A+,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分获A-、B+,学科综合水平居全国艺术院校之首。
学校28个招生专业中,中国画、书法学、绘画、雕塑、跨媒体艺术、艺术史论、建筑学、风景园林、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陶瓷艺术设计、动画、艺术与科技、产品设计、美术学、艺术设计学、工艺美术、工业设计、摄影、广播电视编导、文物保护与修复、纤维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环境设计、公共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26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艺术管理、戏剧影视美术设计2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坚守「建设体现中国文化美术研究和教育最高水平的世界一流美术学院」的办学定位,着力培养「品学通、艺理通、古今通、中外通」的「四通」人才。
学校办学主体位于浙江杭州,现有杭州南山、象山、良渚、湘湖和上海张江五个校区。
为统筹做好考试招生和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证学校本科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考生合法权益,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学校结合实际,实施“初试+复试”的校考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书画鉴定
陈佩秋、吴敢
1、外语(英、日、德、法任 选) 2、专业研究能力考核(1) 3、专业研究能力考核(2) 4、综合面试
1.《美术史与观念史》各辑,范景中、曹意强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
2.《颂斋述林》,荣庚著,香港翰墨轩出版公司,1994年版。 3.《中国陶瓷史》,叶喆民,三联书店,2006年版。
何见平、高士明
1、外语(英、日、德、法任 选) 2、专业研究能力考核(1) 3、专业研究能力考核(2) 4、综合面试
艺术现象 学研究所
艺术现象学理论研究
130100 艺术学 理论
公共艺术 学院
艺术教育研究
孙周兴、陈嘉映 范凯熹、翁震宇
1、外语(英、日、德、法任 选) 2、专业研究能力考核(1) 3、专业研究能力考核(2) 4、综合面试
4.《审美经验现象学》,(法)米•杜夫海纳著,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
5.《当代艺术危机与具象表现绘画》,司徒立、金观涛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雕塑形态学
龙翔、曾成钢、 孙振华
1、外语(英、日、德、法任 选) 2、专业研究能力考核(1) 3、专业研究能力考核(2) 4、综合面试
雕塑形态学(纤维艺 术创作与理论研究)
著,何道宽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7月版。 6.《Sculpture Today》,Phaidon,London, 2007年版。
130400 美术学
跨媒体艺 术学院
视觉文化与策划研究
许江、范迪安、 高士明、张颂仁
1、外语(英、日、德、法任 选) 2、专业研究能力考核(1) 3、专业研究能力考核(2) 4、综合面试
4、综合面试
拟招
生计
主要参考用书
划数
1.《画学集成》,王伯敏、任道斌主编,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2.《思嘉室集》,任道斌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
3.《中国绘画史》,王伯敏著,文化艺术出版社。
4.《中国画论类编》,俞剑华编。 5 5.《中华竹韵》,范景中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2
3.《中国美术史》,洪再新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4.《画论丛刊》,于安澜著,人民美术出版社。
5.《美术史的形状》,范景中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美术史与美术理论
曹意强
1、外语(英、日、德、法任 选) 2、专业研究能力考核(1) 3、专业研究能力考核(2) 4、综合面试
1.《理想与偶像》,贡布里希著,范景中等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艺术与历史》,曹意强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2 3.《中国美术史》,洪再新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4.《艺术史的视野》,曹意强等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1
4.《世界美术史》,休•昂纳、佛莱明,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5.《视觉与设计》,罗杰 佛莱,江苏教育出版社。
6.《艺术与文化》,格林伯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7.《艺术即经验》,约翰.杜威,商务印书馆。
金石文献与古物研究
范景中、孔令伟
1、外语(英、日、德、法任 选) 2、专业研究能力考核(1) 3、专业研究能力考核(2) 4、综合面试
中国思想与绘画
金观涛、毛建波
1、外语(英、日、德、法任 选) 2、专业研究能力考核(1) 3、专业研究能力考核(2) 4、综合面试
1.《新编中国哲学史》(全四卷),劳思光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2.《中国美术通史》,王伯敏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3.《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王而敏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30400 造型艺术 绘画创作实践与理论 美术学 学院 研究(具象表现绘画
理论研究)
司徒立、杨参军
1、外语(英、日、德、法任 选) 2、专业研究能力考核(1) 3、专业研究能力考核(2) 4、综合面试
1.《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著,版本任选。
2.《中国画论类编》,俞剑华编。
2
3.《依于本源而居—海德格尔艺术现象学文选》,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中国美术 学院出版社。
1.《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德)雷德侯著,张总等译,三联书 店。2005 2.《祖先与永恒:杰西卡•罗森中国考古艺术文集》,(英)杰西卡•罗森著,邓非等 译,三联书店。 2 3. 《美术史的形状》,范景中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4. 《礼仪中的美术》,巫鸿著,三联书店。2005 5. 《画论丛刊》,于安澜著,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 6.《中华竹韵》,范景中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1。
1、外语(英、日、德、法任 选) 2、专业研究能力考核(1) 3、专业研究能力考核(2) 4、综合面试
130300 戏剧与 影视学
传媒动画 影视、动漫理论与实
学院
践研究
吴小华、 孙立军(北京电影
学院)
1、外语(英、日、德、法任 选) 2、专业研究能力考核(1) 3、专业研究能力考核(2) 4、综合面试
1. 《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学林出版社,1987 2.《设计百年: 20世纪平面设计的先驱》(英)杰里米安斯利(Jeremy Aynsley)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20世纪设计思潮的演变:世界著名设计图例》,(美)斯蒂文赫勒(Steven Heller), (美)米尔克伊里奇(Mirko Ilic)编著,安徽美术出版社,2003 1 4.《新传媒环境中国家形象的构建与传播》,何辉, 刘朋, 外文出版社, 2008 5.Politics in Time: History, Institutions, and Social Analysis,Paul Pierson at Harvard Universit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4 6.State in Society: Studying How States and Societies Transform and Constitute One Another, Joel S. Migda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1.《宣和画谱》,上海人民出版社于安澜编《画史丛书》本。
1.《文心雕龙》(重点为“原道”“神思”“体性”“风骨”“通变”“情采”“比兴 ”“物色”“知音”“序志”诸篇),刘勰著,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2.《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伽达默尔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2 3.《图像理论》,(美)W.J.T.米歇尔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4.《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曲折与展开》,沟口雄三著,三联书店出版社。 5.《中华竹韵》,范景中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施慧、杨振宇
1、外语(英、日、德、法任 选) 2、专业研究能力考核(1) 3、专业研究能力考核(2) 4、综合面试
1.《美学概论》、王朝闻主编,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艺术概论》,王宏建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
2
3.《中国美术史》,洪再新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4.《外国美术史》,潘耀昌、欧阳英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1.《中国动画艺术史》,孙立军、张宇主编,海洋出版社,2007版。 2.《动画的时间掌握》,(英)哈罗德•威特克等著,陈士宏等译,中国电影出版社。 1 3.《国产动画电影传统美学特征及其文化探源》,肖路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著,学林出版社。 5.《中国画论类编》,俞剑华编
130100 艺术学 理论
艺术人文 学院
中国绘画研究
卢辅圣、杨桦林
1、外语(英、日、德、法任 选) 2、专业研究能力考核(1) 3、专业研究能力考核(2) 4、综合面试
1.《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俞剑华编,人民美术出版社。
பைடு நூலகம்
2.《二十世纪中国美术文选》,郎绍君、水中天编,上海书画出版社。
1
3.《中国绘画通史》,王伯敏著,三联书店。 4.《中国美术史》,洪再新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 《艺术发展史》,贡布里希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中国美术史》,洪再新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
3.《西方美学史》,朱光潜,人民文学出版社。 4.《面向实事本身:现象学经典文选》,倪梁康编,东方出版社。
5.《依于本源而居:海德格尔艺术现象学文选》,孙周兴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范凯熹著:《设计艺术教育方法论》,岭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2、翁震宇著:《美术教育概论》,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 3、[美]阿瑟•艾夫兰著,邢莉、常宁生译:《西方艺术教育史》,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1 4、[美]艾迪斯、埃里克森著,宋献春等译,《艺术史与艺术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5、[英]里德著:《通过艺术的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 6、滕守尧著:《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南京出版社,2008年版。
5.《中国古代雕塑史》,孙振华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版。
6.《世界雕塑史》,雷·H·肯拜尔等著,钱景长译,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1.《第五空间-纤维与空间艺术—当代纤维艺术教研档案》,施慧编著,中国美术学院出 版社,2009年版。 2.《万曼之歌:马林•瓦尔班诺夫与中国新潮美术文献集》,施慧,高士明主编,中国美 术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 3.《西方当代美术:不是艺术的艺术史》,王洪义编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1 年版。 4.《Textiles Today》,Thames & Hudson,London,2007年出版。 5《.理解媒介》,[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
6.《存在与时间》,[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
店出版。
7.《古画品录》,上海书画出版社《中国书画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