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种降血压的中药及配方、配伍
高血压药枕配方

高血压药枕我国古代的人们早就发现,用装了药物的枕头(即药枕)来睡觉,能起到有良好的防病保健的作用,并可以防治多种慢性疾病,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药枕疗法”。
药枕疗法对高血压病有良好的治疗和保健作用。
其作用的机理是多方面的。
一般选用具有平肝潜阳、宁心安神、清脑明目的中药,如杭白菊、野菊花、罗布麻、淡竹叶、青木香、夏枯草、决明子、蔓荆子、桑叶、薄荷、白芷、川芎、晚蚕砂、珍珠母,以及茶叶、绿豆等。
这些药物通过以下途径而发挥作用:一是通过鼻腔闻到中药特有的芳香气味,达到“闻香治病”的作用;二是中药有效成分通过头项部的有关穴位,经皮肤毛孔进入人体经脉,起到疏通气血、调节体内气机平衡的作用。
三是睡眠时头颈部的体温,促使枕内药物成分以微粒子的形式缓慢释放出来,从而起到缓慢而持久的降压和稳压的效果。
临床观察证实,患者使用降压药枕3-6个月以后,降压有效率可达80%以上。
同时,这种药枕对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胸闷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中风后遗症、神经衰弱、偏头痛、鼻炎等也有良好疗效。
使用时,可以根据不同病人的具体病情,选择上述药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作枕芯,制成软硬适度,清香宜人的药物枕头。
药枕的种类很多,有布式、薄型、石式、木式、囊式等多种。
此外,近年来有关单位还研制出电疗药枕、磁疗药枕、音乐枕头等特殊的药用枕头,应用得当,也能起到保健和治疗作用。
此外,病家还可根据自己的病情,自己制作降压药枕。
药枕的制作方法是:花类、叶类药物必须充分晾晒,搓成碎末;根茎、木本、藤类药物必须充分晾晒或烘干,粉碎成粗末后使用;矿物质、角质类药物必须打碎成米粒状碎块,或加工成粉装后使用;种子类药物必须去除灰尘,或清洗后晒干使用;含有芳香、挥发类成分的药物,一般不需加工炮制,可直接混入其他药末中使用。
药枕的包裹用料宜选用松、柔、薄、透气性能良好的棉布、纱布,以利于药物的挥发,不用化纤、尼龙的布料。
药枕底层枕芯可加垫塑料布一块,以防止药物渗漏,弄脏床单。
种中药泡茶可降血压

十种中药泡茶可降血压高血压是中老年人一种常见病,患者除了应坚持药物治疗外,经常用中药泡茶饮用也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菊花茶所用的菊花应为甘菊,其味不苦,尤以苏杭一带所长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饮用,每日3次;也可用菊花加金银花、甘草同煎代茶饮用,其有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特效。
山楂茶山楂所含的成分可以助消化、扩张血管、降低血糖、降低血压。
饮用方法为,每天数次用鲜嫩山楂果1 ̄2枚泡茶饮用。
荷叶茶治疗高血压的饮用方法是:用鲜荷叶半张洗净切碎,加适量的水,煮沸放凉后代茶饮用。
槐花茶将槐树生长的花蕾摘下晾干后,用开水浸泡后当茶饮用,每天饮用数次,对高血压患者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
首乌茶其制作方法为取制首乌20 ̄30克,加水煎煮30分钟后,待温凉后当茶饮用,每天一剂。
葛根茶经常饮用葛根茶对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疗效,制作方法为将葛根洗净切成薄片,每天30克,加水煮沸后当茶饮用。
莲子心茶所谓莲子心是指莲子中间青绿色的胚芽。
用莲心12克,开水冲泡后代茶饮用,每天早晚各饮一次。
决明子茶中药决明子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等功效。
每天数次用15 ̄20克决明子泡水代茶饮用,不啻为治疗高血压、头晕目眩、视物不清的妙品。
桑寄生茶中草药桑寄生为补肾补血要剂。
桑寄生茶的制作方法是,取桑寄生干品15克,煎煮15分钟后饮用,每天早晚各一次。
玉米须茶泡茶饮用每天数次,每次25-30克。
在临床上应用玉米须治疗因肾炎引起的浮肿和高血压的疗效尤为明显降血压的中药荟萃,来自同济专家多年老方子很多人都清楚西药降血压虽然效果快,但是副作用多,并且西药的药物残留,对需要长期靠降压药降血压的高血压患者来说,是非常不利的,那么很多人就想到了中药降血压,同济医院药剂科吕主任30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来很多降血压的中药方子,这里一一呈现给广大高血压患者,希望这些降血压的中药对大家能有所帮助,这些降血压的中药,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搭配使用:1、杜仲降血压:杜仲性味甘温,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压功效,与石决明,夏枯草,白芍等配伍可降血压,且对体虚之人降血压无寒凉之弊.2、稀莶草降血压:稀莶草味苦性寒,有祛风通络,清热降压作用,可同臭梧桐等配伍,用于高血压及风湿病.3、罗布麻降血压:罗布麻味淡涩性惊,有平肝降压,清热利尿作用,用于肝阳上亢或肝热型高血压症,见于头晕头痛,烦躁失眠者,可单用本品以开水泡汁作饮料,也可配合夏枯草,野菊花,钩藤同煎.4、青木香降血压:青木香味辛苦性微寒,可单用或配伍其它降压中药内服.5、夏枯草降血压:夏枯草味辛苦性寒,有清肝,散结,化痰,降压作用.由于本品有良好清泄肝火作用,可泡服或煎服,用于高血压病属肝热,阳亢者.6、葛根降血压:葛根味甘辛性凉,用于高血压脑病,并对改善头晕头痛,肢麻,耳鸣等症状有良效.7、地龙降血压:地龙即蚯蚓,性咸味寒,有良好的降压作用,服法为研粉,每次2克,每日2次,开水吞服,也可配合它药使用.8、臭梧桐降血压:臭梧桐味辛苦性凉,有祛风湿,降血压作用,与稀莶作用相似.本品降压,用开花前的叶作用较佳,不宜久煎.9、钩藤降血压:钩藤味甘性微寒,具清热平肝,息风止痉作用,对高血压引起的头胀头痛症状疗效较好.10、石决明降血压:石决明味咸性寒,有清肝明目,平肝潜阳功效,与生地,白芍,钩藤,菊花等配伍善尤其适用于高血压头晕头痛者.11、决明子降血压:决明子性味甘寒,清肝明目,润肠通便,有降低血脂及血压功效,对防止血管硬化有效,尤适于兼有便秘的中老年患者.12、茺蔚子降血压:茺蔚子为益母草的果实,味甘性微寒,能活血调经,凉肝明目和降血压,常与决明子,生地,钩藤等配用.13、生槐花降血压:生槐花味苦性微寒,近年临床用于高血压病,可降血压及改善毛细血管脆性.14、黄苓降血压:黄苓味苦寒,无论是煎剂,浸剂,均有较明显的降压作用,常与菊花,钩藤等配伍治疗神经性高血压和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可使血压降低,头痛,胸闷,烦躁等症状明显改善和消失.15、山楂降血压: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功能消食化积,活血降压,有人曾用山楂糖浆治疗高血压患者50例,服药1个疗程后,显效35例,好转12例.以上就是吕主任推荐给大家的降血压的中药,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药治疗高血压 中药治疗高血压配方

中药治疗高血压中药治疗高血压配方
中药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除了西药治疗外,中药也被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治疗高血压的配方。
配方一:降压护心汤
成分:
- 丹参
- 川芎
- 甘草
- 复方丹参片
- 藿香正气水
功效:
该配方有助于降低血压,保护心脏健康。
配方二:二陈汤
成分:
- 黄芩
- 生姜
- 大黄
- 甘草
- 生石膏
功效:
此配方可舒张血管,降低血压。
配方三:胃苏丸
成分:
- 苏子
- 大黄
- 厚朴
- 生姜
- 枳实
功效:
此配方有助于缓解高血压引起的胃部不适和消化问题。
配方四:桑螵蛸牡蛎丸
成分:
- 桑叶
- 金银花
- 川牡蛎
- 螵蛸
- 丹参
功效:
该配方可以调节血压,改善心血管功能。
注意事项:
- 中药治疗高血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 配方的使用应按照医嘱和剂量进行。
- 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或副作用,应及时咨询医生。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中药治疗高血压的配方,但请注意,中药治疗具体适用情况还需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调整和用药监测。
在接受任何治疗之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并遵循其指导。
中药降血压配方

中药降血压配方
1、杜仲茶杜仲叶、优质绿茶各等分。
用法:将上2味共制粗末,混匀,用滤泡纸袋分装,每袋6克,封贮于干燥处。
每日1~2次,每次1袋,沸水冲泡10分钟,温服;或杜仲叶10克,绿茶3克,沸水冲泡10分钟功效:补肝肾,强筋骨。
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心脏病及腰痛,腰酸等症。
2、菊明降压茶白菊花10克,草决明15克。
用法:将上2味放入杯中,沸水冲泡。
代茶频饮。
每日1剂。
功效:清肝降压,润肠通便。
适用于高血压,习惯性便秘者。
3、三宝茶菊花、罗汉果、普洱茶各等分(或各6克)。
用法:上3药共研成粗末,用纱布袋(最好是滤泡纸袋)分装,每袋20克。
每次1袋,以沸水冲泡,不拘时频频饮之。
功效:降压,消脂,减肥。
适用于防治高血压,高血脂及肝阳上亢之头痛、头晕等症。
4、决明罗布麻茶炒决明子12克,罗布麻10克。
用法:2药以沸水浸泡15分钟即可。
每日1剂,不拘时代茶频饮。
功效:清热平肝。
适用于高血压病,头晕目眩,烦躁不安,属于肝阳上亢类型者。
该茶对高血压、高脂血症有较显著的降压、降脂和改善头痛、头晕的效果。
5、取何首乌15克,丹参15克,蜂蜜30克。
先将何首乌、丹参加水煎汤,去
渣后调入蜂蜜,日服1次,具有滋阴、补益五脏、通经活络之功效,适用于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症。
延生堂大药房收集17种降血压的中药及配方

17种降血压的中药及配方延生堂大药房祖国医学认为高血压是因肝肾失调、阴虚阳亢所致,中药治疗高血压多从调整肾阴肾阳入手,作用虽然缓慢然而药效持久,对于轻型高血压病及临界高血压有肯定疗效,对重度高血压可配合其它降压药物以达标本兼治的效果。
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很多,但也需辨证施治,可用单方,也可配伍使用。
现介绍如下:1.罗布麻:味淡涩性惊,有平肝降压、清热利尿作用,用于肝阳上亢或肝热型高血压症,见于头晕头痛、烦躁失眠者,可单用本品以开水泡汁作饮料,也可配合夏枯草、野菊花、钩藤同煎。
2.稀莶草:味苦性寒,有祛风通络、清热降压作用,可同臭梧桐等配伍,用于高血压及风湿病。
3.夏枯草:味辛苦性寒,有清肝、散结、化痰、降压作用。
由于本品有良好清泄肝火作用,可泡服或煎服,用于高血压病属肝热、阳亢者。
4.钩藤:味甘性微寒,具清热平肝、息风止痉作用,对高血压引起的头胀头痛症状疗效较好。
5.杜仲:性味甘温,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压功效,与石决明、夏枯草、白芍等配伍可降血压,且对体虚之人降血压无寒凉之弊。
6.决明子:性味甘寒,清肝明目,润肠通便,有降低血脂及血压功效,对防止血管硬化有效,尤适于兼有便秘的中老年患者。
7.石决明:味咸性寒,有清肝明目、平肝潜阳功效,与生地、白芍、钩藤、菊花等配伍善尤其适用于高血压头晕头痛者。
8.茺蔚子:本品为益母草的果实,味甘性微寒,能活血调经、凉肝明目和降血压,常与决明子、生地、钩藤等配用。
9.青木香:味辛苦性微寒,可单用或配伍其它降压中药内服。
10.地龙:即蚯蚓,性咸味寒,有良好的降压作用,服法为研粉,每次2克,每日2次,开水吞服,也可配合它药使用。
11.葛根:味甘辛性凉,用于高血压脑病,并对改善头晕头痛、肢麻、耳鸣等症状有良效。
12.生槐花:味苦性微寒,近年临床用于高血压病,可降血压及改善毛细血管脆性。
13.黄苓:味苦寒,无论是煎剂、浸剂,均有较明显的降压作用,常与菊花、钩藤等配伍治疗神经性高血压和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可使血压降低,头痛、胸闷、烦躁等症状明显改善和消失。
高血压中药方

高血压_中药方集1.松花淡菜粥用治高血压[配方] 松花蛋1个,淡菜50克,大米50克。
[制用法] 松花蛋去皮,淡菜浸泡洗净,同大米共煮作粥,可加少许盐调味。
食蛋菜饮粥,每早空腹用。
[功效] 清心降火。
治高血压、耳鸣、眩晕、牙齿肿痛等。
2.柠檬马蹄汤治高血压[配方] 柠檬1个,马蹄(荸荠)10个。
[制用法] 水煎。
可食可饮,常服有效。
[功效] 用治高血压,对心肌梗死患者改善症状也大有益处。
3.鲜西红柿治高血压[配方] 鲜西红柿2个。
[制用法] 将西红柿洗净,蘸白糖每早空腹吃。
[功效] 清热降压,止血。
用治血压高、眼底出血。
4.菊槐绿茶饮治高血压[配方] 菊花、槐花、绿茶各3克。
[制用法] 以沸水沏。
待浓后频频饮用,平时可当茶饮。
[功效] 清热、散风。
治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
5.莲心饮强心降血压[配方] 莲心(莲子中的胚芽)2—3克。
[制用法] 以开水沏。
代茶饮用。
[功效] 清心,涩精,止血,降压。
治高血压引起的头晕脑胀、心悸失眠等。
6.鲜葫芦汁治高血压[配方] 鲜葫芦、蜂蜜各适量。
[制用法] 将鲜葫芦捣烂绞取其汁,以蜂蜜调匀。
每服半杯至1杯,每日2次。
[功效] 除烦降压。
治高血压引起的烦热口渴症。
7.玉米须煎饮治高血压[配方] 玉米须60克。
[制用法] 将玉米须晒干,洗净,加水煎。
每日饮3次。
[功效] 降压,利水。
用治高血压。
8.柿漆和牛奶治高血压[配方] 市漆(即未成熟柿子榨汁)30毫升,牛奶1大碗。
[制用法] 牛奶热沸,倒人柿漆。
分3次服。
[功效] 清热降压。
用治高血压。
对有中风倾向者,可作急救用。
9.猪胆汁绿豆粉治高血压,[配方] 猪苦胆汁200克,绿豆粉100克。
[制用法] 将绿豆粉拌人胆汁内,晒干,研成细末。
每服10克,日服2次。
[功效] 清热、平肝。
治高血压。
10.黄瓜藤汤治高血压[配方] 干黄瓜藤1把。
[制用法] 洗净加水煎成浓汤。
每门2次,每次1小杯。
[功效] 清热、利尿。
治高血压。
降血压的41种中成药的用药

降⾎压的41种中成药的⽤药⾼⾎压病是⼀种世界性的常见病,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前国⼈⾼⾎压患者约有2亿,每年新增30万以上。
⾼⾎压病⼜称为原发性⾼⾎压,是指排除⽬前已知的其他引起⾎压增⾼的疾病后原因不明的⼀组⾼⾎压症状,占所有⾼⾎压的90%~95%,本书主要论述这⼀类。
另⼀种继发于各种不同疾病的⾼⾎压被称为继发性⾼⾎压,只占极⼩⼀部分。
1、当归龙荟丸当归(焙)、龙胆草、⼤栀⼦、黄连、黄柏、黄芩各⼀两(30g),⼤黄、芦荟、青黛各半两(15g),⽊⾹⼀分(0.3g),麝⾹半钱(1.5g)。
泻⽕通便。
适⽤于原发性⾼⾎压症见肝经⽕旺(盛),肝⽓郁结,或随⽓逆,上扰清窍所致头⽬眩晕、⽿鸣⽿肿、⼝苦胁痛、⼼中烦热、⼤便燥结、⼩便黄⾚、⽬⾚肿痛、脉弦数、⾆苔黄者。
⼝服1次6g,2次/d。
冷积便秘、阴虚阳亢之眩晕者慎⽤。
2、尿毒灵灌肠液 通腑泄浊,通利消肿。
适⽤于湿浊内阻,脾肾虚败性全⾝浮肿、恶⼼呕吐、⼤便不通、⽆尿少尿、头痛烦躁、⾆黄、苔腻、脉实有⼒者;慢性肾衰、尿毒症及肾性⾼⾎压见上述证候者。
制剂分为甲组,每瓶装20g;⼄组,每瓶200ml。
应⽤时将甲、⼄组(甲组10g、⼄组100ml)混匀,⼀次灌肠,1~2次/d。
3、⽜黄上清丸⼈⼯⽜黄、薄荷、菊花、荆芥穗、⽩芷、川芎、栀⼦、黄连、黄柏、黄芩、⼤黄、连翘、⾚芍、当归、地黄、桔梗、⽢草、⽯膏、冰⽚。
⽅中⼈⼯⽜黄性凉,功能清热解毒,消肿⽌痛,为清热解毒之佳品,故为君药。
菊花、连翘凉散风热,清热解毒;荆芥穗、⽩芷解表散风,消肿⽌痛;薄荷疏风清热,利咽解毒,诸药均有发散⽕邪之能,有“⽕郁发之”之意,故为⾂药。
黄芩、黄连、黄柏、⼤黄、栀⼦苦寒清热燥湿,解毒泻⽕,凉⾎消肿,能够清泻三焦实⽕;⽯膏清解阳明经实热⽕邪,⾚芍、地黄、当归、川芎凉⾎活⾎,上⾏头部,祛风⽌痛;冰⽚疏散郁⽕,通关开窍,清利咽喉,聪⽿明⽬,以助清上焦热邪,透发郁⽕,为佐药。
桔梗轻清上浮,载药上⾏;⽢草调和诸药,共为使药。
民间治疗高血压中药配方

民间治疗高血压中药配方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除了现代医学的治疗方式,一些传统的中药配方也被民间广泛
使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民间治疗高血压的中药配方:
1. 天麻降压汤天麻降压汤
- 天麻30克,黄芪20克,麦冬15克,丹参10克,山楂10克,红枣5枚。
- 将以上药材加水煎煮,取汁,每日分2次服用。
- 这个配方有助于降低血压,平稳心律。
2. 山楂薏米茶山楂薏米茶
- 山楂15克,薏米30克,红糖适量。
- 将山楂和薏米一起煮沸,加入适量红糖。
- 每日饮用1-2次,有助于降低血压和胆固醇。
3. 黄芪茶黄芪茶
- 黄芪30克。
- 将黄芪用开水冲泡,每日两次。
- 黄芪具有补气和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有助于控制高血压。
4. 当归生姜糖水当归生姜糖水
- 当归适量,生姜适量,红糖适量。
- 将当归和生姜切片加入热水中,加入红糖调味。
- 每日饮用1-2次,有助于调节血压和血液循环。
请注意:
- 这些民间中药配方仅供参考,并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 在使用任何中药配方之前,应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并遵循其指导。
- 患有高血压的人士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惯,饮食健康,适量锻炼,并按照医生的建议接受规范的治疗。
以上是关于民间治疗高血压中药配方的文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种降血压的中药及配方配伍
祖国医学认为高血压是因肝肾失调、阴虚阳亢所致,中药治疗高血压多从调整肾阴肾阳入手,作用虽然缓慢然而药效持久,对于轻型高血压病及临界高血压有肯定疗效,对重度高血压可配合其它降压药物以达标本兼治的效果。
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很多,但也需辨证施治,可用单方,也可配伍使用。
现介绍如下:
1.罗布麻:味淡涩性惊,有平肝降压、清热利尿作用,用于肝阳上亢或肝热型高血压症,见于头晕头痛、烦躁失眠者,可单用本品以开水泡汁作饮料,也可配合夏枯草、野菊花、钩藤同煎。
2.稀莶草:味苦性寒,有祛风通络、清热降压作用,可同臭梧桐等配伍,用于高血压及风湿病。
3.夏枯草:味辛苦性寒,有清肝、散结、化痰、降压作用。
由于本品有良好清泄肝火作用,可泡服或煎服,用于高血压病属肝热、阳亢者。
4.钩藤:味甘性微寒,具清热平肝、息风止痉作用,对高血压引起的头胀头痛症状疗效较好。
5.杜仲:性味甘温,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压功效,与石决明、夏枯草、白芍等配伍可降血压,且对体虚之人降血压无寒凉之弊。
6.决明子:性味甘寒,清肝明目,润肠通便,有降低血脂及血压功效,对防止血管硬化有效,尤适于兼有便秘的中老年患者。
7.石决明:味咸性寒,有清肝明目、平肝潜阳功效,与生地、白芍、钩藤、菊花等配伍善尤其适用于高血压头晕头痛者。
8.茺蔚子:本品为益母草的果实,味甘性微寒,能活血调经、凉肝明目和降血压,常与决明子、生地、钩藤等配用。
9.青木香:味辛苦性微寒,可单用或配伍其它降压中药内服。
10.地龙:即蚯蚓,性咸味寒,有良好的降压作用,服法为研粉,每次2克,每日2次,开水吞服,也可配合它药使用。
11.葛根:味甘辛性凉,用于高血压脑病,并对改善头晕头痛、肢麻、耳鸣等症状有良效。
12.生槐花:味苦性微寒,近年临床用于高血压病,可降血压及改善毛细血管脆性。
13.黄苓:味苦寒,无论是煎剂、浸剂,均有较明显的降压作用,常与菊花、钩藤等配伍治疗神经性高血压和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可使血压降低,头痛、胸闷、烦躁等症状明显改善和消失。
14.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功能消食化积,活血降压,有人曾用山楂糖浆(每毫升相当于原生药0.65克)日服3次,每次20毫升,1个月为1疗程,共治疗高血压患者50例,服药1个疗程后,显效35例,好转12例。
15.淫羊霍:味辛甘,性温,其主要功效为补肾壮阳,祛风湿,降血压,单用或复方制剂,能使血压降低,症状改善。
16.吴茱萸:味辛苦、性热,疏肝下气,散寒止痛。
入足太阴血分,能温中下气、止痛、逐风邪、开腠理,使上下之寒热、盛衰均衡,
有利于降血压。
近年来有人用吴茱萸研末,加适量食用醋调成糊状,于睡前敷于双足涌泉穴用于降血压也有一些效果。
17.臭梧桐:味辛苦性凉,有祛风湿、降血压作用,与稀莶作用相似。
本品降压,用开花前的叶作用较佳,不宜久煎。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