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前病变的处理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宫颈癌前病变的处理ppt课件

细胞学(-)、但宫颈管/移行带成分缺乏或不够充分
21-29岁* ≥30岁
HPV阴性
HPV未知
或
HPV检测 (最好选择)
3年内重复细胞 学(可接受的)
HPV阳性
或
常规筛查
1年内检测HPV 和细胞学
基因分型
以ASCCP指 南进行处理 *HPV检测用于21-29岁间女性的管理是不可接受的
≥30岁女性,细胞学(-),但是HPV(+)
TBS 的 细 胞 学 诊 断
未见上皮内病变 细胞和恶性细胞
细胞学 诊断
腺细胞 异常
鳞状细胞 异常
非典型鳞状细胞(ASC)
ASC-US ASC-H
鳞 状 细 胞 异 常
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 (LSIL)
HPV细胞病理作用的核周凹空细胞 CIN 1
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
CIN 2 CIN 3 CIS
没有CIN2,3
CIN2,3
按ASCCP指南 处理
*如果是孕妇或21-24岁间女 性治疗方案可能有所变化
按ASCCP指南 处理
21-24岁间女性ASC-H或HSIL
阴道镜
立即行LEEP是不可接受的
没有CIN2,3 连续两次细胞 学结果阴性
而且
CIN2,3 高级别阴道 镜异常发现 或HSIL
持续1年
+应该提供原始的标本以检查切缘,最好同时行宫颈管内取样
按ASCCP指南 处理
3年后同时 检查
阴道镜
阴道镜诊断的处理
此前“异常性较小*∞”的细胞学结果行阴道镜证实(-)或CIN1
随诊而不治疗
12个月时同时检查 ≥ASC或HPV(+)
宫颈癌前病变处理应对措施ppt课件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 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 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宫颈 癌前病变的发生风险。
定期复查与随访管理
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建议的时间间隔进行复查,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等,以便及时发现 并处理异常情况。
随访管理
建立随访管理制度,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持续跟踪,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VS
作用发挥途径
通过医生、护士等团队成员的引导和培训 ,使家属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提 高家属的护理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同时 ,鼓励家属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 需求和感受,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 助。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宫颈癌前病变处理应对措施 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14
目录
• 宫颈癌前病变概述 • 宫颈癌前病变处理策略 • 宫颈癌前病变应对措施 • 宫颈癌前病变并发症预防与处
理 • 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康复指导与
支持体系建立
01
宫颈癌前病变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宫颈癌前病变定义
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包 括CINⅠ、CINⅡ和CINⅢ,是宫 颈浸润癌变的重要阶段。
预防意义
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可以阻断疾病的发展,降低 宫颈癌的发病率,提高治愈率。
02
宫颈癌前病变处理策略
药物治疗
抗病毒治疗
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等,抑制HPV病毒复制,减少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
抗炎治疗
使用抗炎药物如抗生素等,控制宫颈炎症,改善宫颈环境,促进宫颈恢复。
物理治疗
激光治疗
通过激光能量破坏病变组织,促进组织再生和修复,适用于轻度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癌前病变处理方式 PPT课件

宫颈癌前病变处理方式
宫颈癌前病变是指癌症发生前该部位发生的病变,而由此 引发癌症的病变。宫颈癌前病变即宫颈重度上皮内瘤样病 变(CIN3)。 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有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时间可以从 数年到数十年,一般认为这个演变过程经过这样几个阶段: 轻度、中度和重度上皮内瘤样病变、早期浸润癌、浸润癌。
宫颈cin长期发展会癌变,女性健康会受到严重的冲击。
感染hpv病毒会令宫颈cin现象增加。
症状出现后,要及时进行专业的检查,确认病情。
做好治疗准备,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
预防是癌前病变患者一般不表现明显症状,或仅有一般宫颈 炎的症状,如白带增多。也有主诉白带带血或性接触后少 量阴道流血等。
宫颈重度上皮内瘤样病变是癌前病变,它具有可逆性,即 一部分病变可自然消失,但它还具有进展性,即病灶可发 展,甚至癌变。其可逆性和发展性与病变的范围、程度有 关。轻度上皮内瘤样病变自然消失的可能性明显大于中、 重度。重度上皮内瘤样病变发展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轻、 中度。也有学者认为,宫颈轻度上皮内瘤样病变,是良性 的异常增殖,可自然转为正常。
病因
宫颈癌是目前惟一病因明确的妇科恶性肿瘤,与高危型人 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相关。 HPV 病毒是一种双链 DNA 病毒,具有球形外壳,直径 55nm , 主要感染皮肤黏膜上皮,导致不同病变。 目前已经鉴定的 HPV 病毒超过 200 种,至少 30 种与生殖道黏 膜感染相关。
3、CIN生物靶向细胞疗法 遵从生物科学原理,以靶向清毒的优势,消除在患者体内隐匿的hpv病 毒,从而达成令他们康复的目的。
4、化疗 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的患者,近年也采用手术联合术前新辅助化 疗(静脉或动脉灌注化疗)来缩小肿瘤病灶及控制亚临床转移,也用 于放疗增敏。常用化疗药物有顺铂、卡铂、紫杉醇、博来霉素、异环 磷酰胺、氟尿嘧啶等。
宫颈癌前病变是指癌症发生前该部位发生的病变,而由此 引发癌症的病变。宫颈癌前病变即宫颈重度上皮内瘤样病 变(CIN3)。 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有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时间可以从 数年到数十年,一般认为这个演变过程经过这样几个阶段: 轻度、中度和重度上皮内瘤样病变、早期浸润癌、浸润癌。
宫颈cin长期发展会癌变,女性健康会受到严重的冲击。
感染hpv病毒会令宫颈cin现象增加。
症状出现后,要及时进行专业的检查,确认病情。
做好治疗准备,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
预防是癌前病变患者一般不表现明显症状,或仅有一般宫颈 炎的症状,如白带增多。也有主诉白带带血或性接触后少 量阴道流血等。
宫颈重度上皮内瘤样病变是癌前病变,它具有可逆性,即 一部分病变可自然消失,但它还具有进展性,即病灶可发 展,甚至癌变。其可逆性和发展性与病变的范围、程度有 关。轻度上皮内瘤样病变自然消失的可能性明显大于中、 重度。重度上皮内瘤样病变发展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轻、 中度。也有学者认为,宫颈轻度上皮内瘤样病变,是良性 的异常增殖,可自然转为正常。
病因
宫颈癌是目前惟一病因明确的妇科恶性肿瘤,与高危型人 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相关。 HPV 病毒是一种双链 DNA 病毒,具有球形外壳,直径 55nm , 主要感染皮肤黏膜上皮,导致不同病变。 目前已经鉴定的 HPV 病毒超过 200 种,至少 30 种与生殖道黏 膜感染相关。
3、CIN生物靶向细胞疗法 遵从生物科学原理,以靶向清毒的优势,消除在患者体内隐匿的hpv病 毒,从而达成令他们康复的目的。
4、化疗 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的患者,近年也采用手术联合术前新辅助化 疗(静脉或动脉灌注化疗)来缩小肿瘤病灶及控制亚临床转移,也用 于放疗增敏。常用化疗药物有顺铂、卡铂、紫杉醇、博来霉素、异环 磷酰胺、氟尿嘧啶等。
宫颈癌前病变ppt课件

CIN1处理原则
CIN1特点
• 多为HPV一过性感染所致 • 60%病变可自然消退 • 30%病变持续存在 • 10%在2年内进展为CIN2,3
CIN1的处理原则
• 原则上无需治疗, 临床观察
• 细胞学HSIL、AGC等 经组织学诊断的CIN1 处理应慎重,尤其是 阴道镜检查不满意者, 必要时需选择宫颈诊 断性锥切术
• 长期随访
AIS保守治疗疗效
• 系统回顾诊断性锥形切除术后AIS持续存在、
复发、浸润腺癌的几率为0-9%
• 宫颈切缘及宫颈管的状况是预测病灶持续
存在或复发的临床指标
宫颈癌前病变
• 特指组织学确诊的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原位腺 癌(AIS)
• CIN可分为3级:CIN1、CIN2、CIN3 • CIN分级也可采用两级分类:低级别CIN(相当于
CIN1)及高级别CIN(相当于CIN2,3) • 2006年ASCCP循征医学共识指南:CIN2,3为癌前
病变,应治疗 • 细胞学LSIL≠组织学CIN1
CIN2,3特点
• 多为HPV高危亚型持续感染所致 • 为宫颈癌前病变 • 10年内进展为宫颈浸润癌几率——20%左右
CIN2,3处理原则
• 必须治疗
CIN的治疗
CIN治疗方法
• 破坏性治疗
• 冷冻 • 激光 • 电凝等
• 切除性治疗
• 环形电切术LEEP或大环电切术LLETZ • 冷刀锥切术CKC • 激光锥切术等
• 间隔6月细胞学检查 或间隔6月细胞学+阴道镜检查
• 细胞学结果≥ASCUS——阴道镜检查+宫颈管 取材(ECC/宫颈管毛刷细胞学)
• 连续2次细胞学检查 阴性,回归每12月的 常规筛查,至少持续20年
2024年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与治疗PPT

宫颈细胞学检查:通 过采集宫颈细胞进行 病理学检查,可发现 宫颈癌前病变
阴道镜检查:通过 阴道镜观察宫颈表 面,可发现宫颈癌 前病变
宫颈活检:通过宫 颈活检,可确诊宫 颈癌前病变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 查:通过宫颈液基 细胞学检查,可发 现宫颈癌前病变
药物种类:包括抗病毒药物、抗肿瘤药物等
药物作用:抑制病毒复制、抑制肿瘤细胞 生长等
糖食物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避免 熬夜、过度劳 累,保持良好
的心理状态
心理疏导:了 解患者的心理 状态,给予适 当的心理支持
和疏导
心理支持:提 供心理支持, 帮助患者缓解 焦虑、恐惧等
情绪
心理治疗:必 要时进行心理 治疗,如认知 行为疗法、心 理动力学疗法
等
家庭支持:鼓 励家属给予患 者支持和关爱, 共同面对疾病
汇报人:
01
02
03
04
05
06
宫颈癌前病变:指宫颈上皮内瘤变,是 宫颈癌的早期阶段
分类:根据病变程度分为低级别和高级 别
低级别病变:包括CIN1和CIN2,病变局 限于上皮层
高级别病变:包括CIN3和原位癌,病变 深入到基底层或基底膜
治疗方法:根据病变程度和患者情况选择不 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
药物选择:根据病情、患者体质等因素选 择合适的药物
药物剂量:根据病情、患者体质等因素确 定合适的剂量
药物副作用: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应对措施
药物治疗效果:药物治疗的效果及评价方法
激光治疗:利用激光的热效应,破坏病变组织 冷冻治疗:利用低温冷冻,使病变组织坏死脱落 电灼治疗:利用高频电流,使病变组织凝固坏死 微波治疗:利用微波的热效应,使病变组织坏死脱落 光动力治疗:利用光敏剂和激光,使病变组织坏死脱落 射频消融治疗:利用射频电流,使病变组织凝固坏死
子宫颈癌前病变处理 PPT课件

其它高危因素
(1)吸烟:吸烟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其降解 物尼古丁与致肺癌类似的刺激性,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发生中起 重要作用。
(2)微生物感染 : 淋球菌、单纯疱疹病毒(HSV)、滴虫感染可增 加对HPV的易感性,从而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发生有关。
(3)内源性与外源性免疫缺陷 : 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可致CIN的发 生增加,如Hodgkin病、白血病、胶原性血管病与HPV 感染性疾病发 生有关。
1、轻度(CINⅠ级):病变局限在上皮层的下 1/3,即轻度宫颈不典 型增生; 2、中度(CINⅡ级):病变局限在上皮层的 1/2~2/3,即中度宫颈不 典型增生; 3、重度(CINⅢ级):病变几乎累及全部上皮层,仅余1-2层表面的 正常鳞状上皮,即重度宫颈不典型增生及宫颈原位癌。
症状体征
病理病因
宫颈癌是目前唯一一个病因明确的妇科恶性肿瘤,与高危型人乳头瘤 病毒(HPV)的持续感染相关。
HPV病毒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具有球形外壳,直径55nm,主要感 染皮肤粘膜上皮,导致不同病变。
目前已经鉴定的HPV病毒超过200种,至少30种与生殖道粘膜感染相 关。
HPV妇女一生中80%可感染HPV,通常在8-10个月内被自然清除,只 有少数(5%)妇女呈持续感染状态。
子宫颈癌前病变处理论述
什么是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癌前病变是指癌症发生前该部位发生的病变而由此引 发癌症的病变。宫颈癌前病变即宫颈不典型增生。 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有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时间可以从 数年到数十年,一般认为这个演变过程经过这样几个阶段: 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早期浸润、浸润癌。
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诊治课件

随访策略: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的随访方案 注意事项: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健康饮食、适当锻炼、避免不良性 行为等
预防措施与健康生活方式
定期进行宫颈 癌筛查,及时 发现并治疗宫 颈癌前病变。
避免多个性伴 侣,减少感染 HPV病毒的风
险。
保持健康的生 活方式,包括 均衡饮食、适 当运动、避免 吸烟和饮酒等。
接种HPV疫苗:接 种HPV疫苗可以预 防宫颈癌前病变和 宫颈癌的发生,建 议适龄女性及时接 种。
健康生活方式推广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通过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及时发现 并治疗宫颈癌前病变,降低宫颈癌的发生风险。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均衡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避免吸 烟和过度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方法:包括宫 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阴道镜 检查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HPV感染是 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 的主要发病原因
危险因素:多个性伴侣、 性生活过早、性传播疾 病感染、使用宫内节育 器、吸烟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接触性出血、阴道排液、疼痛等症状
诊断方法: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阴道镜检查等
● 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腹主动脉旁淋巴取样清扫术等 ● 适应症:适用于ⅠA1期及ⅠA2期无淋巴脉管间隙浸润的宫颈癌患者,以及ⅠB1~ⅡA2期无淋巴脉管间隙浸润且无生育要求的患
者 手术治疗方法及适应症 ● 手术治疗方法及适应症
● 手术治疗方法:包括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腹主动脉旁淋巴取样清扫术等 ● 适应症:适用于ⅠA1~ⅡA1期无淋巴脉管间隙浸润的宫颈癌患者,以及ⅠB1~ⅡA2期无淋巴脉管间隙浸润且无生育要求的患者
预防措施与健康生活方式
定期进行宫颈 癌筛查,及时 发现并治疗宫 颈癌前病变。
避免多个性伴 侣,减少感染 HPV病毒的风
险。
保持健康的生 活方式,包括 均衡饮食、适 当运动、避免 吸烟和饮酒等。
接种HPV疫苗:接 种HPV疫苗可以预 防宫颈癌前病变和 宫颈癌的发生,建 议适龄女性及时接 种。
健康生活方式推广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通过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及时发现 并治疗宫颈癌前病变,降低宫颈癌的发生风险。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均衡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避免吸 烟和过度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方法:包括宫 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阴道镜 检查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HPV感染是 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 的主要发病原因
危险因素:多个性伴侣、 性生活过早、性传播疾 病感染、使用宫内节育 器、吸烟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接触性出血、阴道排液、疼痛等症状
诊断方法: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阴道镜检查等
● 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腹主动脉旁淋巴取样清扫术等 ● 适应症:适用于ⅠA1期及ⅠA2期无淋巴脉管间隙浸润的宫颈癌患者,以及ⅠB1~ⅡA2期无淋巴脉管间隙浸润且无生育要求的患
者 手术治疗方法及适应症 ● 手术治疗方法及适应症
● 手术治疗方法:包括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腹主动脉旁淋巴取样清扫术等 ● 适应症:适用于ⅠA1~ⅡA1期无淋巴脉管间隙浸润的宫颈癌患者,以及ⅠB1~ⅡA2期无淋巴脉管间隙浸润且无生育要求的患者
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治详解课件

宫颈癌前病变的成因与风险因素
性行为与HPV感染
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年龄过早、 性生活紊乱以及HPV感染是宫颈癌前 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
吸烟与免疫抑制
其他因素
长期慢性炎症刺激、长期口服避孕药 、生殖道其他感染等也可能与宫颈癌 前病变的发生有关。
长期吸烟和免疫抑制状态也可能增加 宫颈癌前病变的风险。
吸烟
长期吸烟的女性患宫颈癌的风险增加。
免疫缺陷
免疫缺陷或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女性, 患宫颈癌的风险增加。
宫颈癌的症状与诊断
症状
宫颈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 情进展可能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接 触性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诊断
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阴 道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综合手 段进行诊断。
ERA
定义与分类
宫颈癌前病变定义
宫颈癌前病变是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包括轻度不典 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和重度不典型增生。这些病变具有 潜在的恶性发展可能,但尚未达到宫颈癌的程度。
宫颈癌前病变分类
根据病变的严重程度,宫颈癌前病变可分为CINⅠ、CINⅡ和 CINⅢ三个级别。其中,CINⅠ表示轻度不典型增生,CINⅡ 表示中度不典型增生,CINⅢ表示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
05
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预防与保健
定期筛查与预防接种
定期筛查
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是预防和早期发现的关键,通过宫颈细胞学 检查、HPV检测等手段,可以及时发现病变并进行干预。
预防接种
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手段,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降低感染风险,从而减 少宫颈癌的发生。
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
VS
化学治疗通常在手术或放疗前后进行 辅助治疗,可以杀死残留的癌细胞, 降低复发风险。化疗药物有多种,常 用的有顺铂、卡铂、紫杉醇等。化疗 的优点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 ,但化学药物副作用较大,可能引起 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