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营销策略
王老吉市场营销策划方案

SWOT、STP分析
SWOT分析
S
(1)成本优势 (2)文化优势 (3)健康优势
W
(1)品牌同化严重 (2)影响力有限
O
(1)茶饮料的网民关注度 排名上升最快 (2)年轻人是主力军,高 校市场潜力巨大
T
(1)生产壁垒不高,门槛 低 (2)茶饮料市场竞争加剧
STP分析
S
(1)按购买者年龄细分 (2)按购买地域细分 (3)按购买行为因素细分
营销实施方案之二
营销地点:黎明职业大 学各个讲座、比赛等
实施方案:几乎每礼拜都有大 大小小的讲座进行,讲座可聚 集很高的人气。王老吉可以通 过赞助一些讲座来增加知名度, 或者在讲座现场提供派发和试 喝等等。
实施方案之三
营销地点:校园十佳歌 手比赛、商学院运动会、 辩论大赛等等赞助与推 广计划。
实施方案:通过赞助一些校内 具有广泛影响的活动,比如 “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等,在 比赛会场派送盒装王老吉饮料, 以增加学生消费者对盒装王老 吉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营销实施方案之四
营销地点:校内各大食 堂
实施方案:与校内商家合作, 进行促销活动。如:套餐活 动等。
营销预算
营销预算
一、横幅:2*5米=100元 二、校园海报:20*5=100元 三、王老吉专属便利贴、书签: 10*40=400元 四、传单:5000*0.04=200元 五、活动奖品:800元 六、产品费用:3000元 七、人员费用:2000元 六、其他:1200元 总计7800元左右
营销环境分析
微观环境分析
王 老 吉 凉 茶作为知名大品牌,其产 品以实惠的定价很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 , 在校园中市场的潜力大。由于大学生的 消费观念尚不成熟,广告的刺激和活动 的影响将极大的左右他们的消费倾向, 所以我们将推出一系列符合大学生生活 的活动加大在校园中的宣传,占得在校 园推广的先机。
关于王老吉的市场营销方案(共5篇)

关于王老吉的市场营销方案(共5篇)第一篇:关于王老吉的市场营销方案关于王老吉的市场营销方案一王老吉的定价策略王老吉的作用就是“ 预防上火”,这就避免红色王老吉与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为代表的碳酸饮料和以康师傅、统一为代表的茶饮料、果汁饮料等国内外饮料巨头产品的直接竞争,形成独特区隔,相比较而言,红色王老吉的“凉茶始祖”身份、神秘中草药配方、175年的历史等,显然是有能力占据“预防上火的饮料”。
而且红色王老吉的直接竞争对手,如菊花茶、清凉茶等由于缺乏品牌推广,仅仅是低价渗透市场,并未占据“预防上火”的饮料的定位。
王老吉进行了成功的产品定位和品牌定位后,3.5元的零售价格,因为“预防上火的功能”,不再“高不可攀”。
制定了推广主题“怕上火,喝王老吉”,在传播上尽量凸现红色王老吉作为饮料的性质。
为更好地唤起消费者的需求,电视广告选用了消费者认为日常生活中最易上火的五个场景:吃火锅、通宵看球赛、吃油炸食品薯条、烧烤和夏日阳光浴,画面中人们在开心地享受上述活动的同时,纷纷畅饮红色王老吉。
结合时尚、动感十足的广告歌反复吟唱“不用害怕什么,尽情享受生活,怕上火,喝王老吉”,促使消费者在吃火锅、烧烤时,自然联想到红色王老吉,从而购买。
二王老吉的产品策略这样定位红色王老吉,是出于现实格局通盘的考虑,主要益处有四;其一,利于红色王老吉的推广走出广东、浙南由于“ 上火” 是一个全国普遍性的中医概念,而不再像“ 凉茶” 那样局限于两广地区,这就为红色王老吉走向全国彻底扫除了障碍。
其二,避免红色王老吉与国内外饮料巨头产品的直接竞争,形成独特区隔其三,成功地将红色王老吉产品的劣势转化为优势· 淡淡的中药味,成功转变为“ 预防上火” 的有力支撑· 3.5 元的零售价格,因为“ 预防上火的功能”,不再“ 高不可攀”· “ 王老吉” 的品牌名、悠久的历史,成为预防上火“ 正宗” 的有力的支撑其四,利于加多宝企业与国内王老吉药业合作正由于加多宝的红色王老吉定位在功能饮料,区别于王老吉药业的“ 药品”、“ 凉茶”,因此能更好促成两家合作共建“ 王老吉” 品牌。
王老吉年轻化营销策划方案

王老吉年轻化营销策划方案一、背景分析王老吉是中国知名的中药凉茶品牌,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然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王老吉亟待年轻化营销策划方案的推出,以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者并拓展市场份额。
本文将从王老吉品牌定位、目标消费群体、市场调研以及营销策划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增加年轻消费者黏性和提升品牌形象的策划方案。
二、品牌定位1.目标消费群体针对王老吉年轻化的营销策划方案,目标消费群体需要放在23-35岁的年轻人群体,特别是生活在大城市的白领和大学生等高学历人群。
这一人群有较高的购买力,更加注重健康和养生,同时对品牌形象和产品体验要求也较高。
2.重新定位王老吉形象王老吉需要赋予更年轻、时尚和时代感的形象,以吸引目标消费群体。
通过包装设计的改变,色彩的明亮和饮用方式的创新等方式来实现商品形象的年轻化。
三、市场调研1.了解目标消费群体需求通过市场调研,了解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和偏好,确定王老吉产品线的调整方向。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了解消费者对王老吉的了解程度、购买动机、购买渠道等信息,确定王老吉未来发展的方向。
2.分析竞争对手对比分析其他健康饮品品牌如康师傅、统一等竞争对手的品牌定位、产品特点、价格和市场份额,为制定年轻化营销策划方案提供参考。
四、产品调整1.创新产品线并发展多元化产品针对年轻人的需求,王老吉可以推出更多口味的凉茶和其他饮品,如绿茶、果汁、红豆酒等,提供更多选择,满足不同消费者口味的需求。
2.改变包装设计通过改变包装的设计,王老吉可以更好地吸引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如运用更年轻的元素,增加鲜艳的色彩和流行的图案,以及增加便携性,给消费者带来时尚感。
3.提高产品质量和口感除了外观,王老吉还可以进行产品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和口感。
例如,可以优化配方,使产品更加符合年轻人的口味;增加新鲜水果或其他天然成分,提升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五、渠道拓展1.线上渠道年轻消费者喜欢通过线上渠道进行购物和咨询,王老吉可以通过建立官方网站、开设线上购物平台等方式,将产品推广至网上销售,同时与大型电商合作,开展促销活动。
浅析王老吉的营销战略(5篇)

浅析王老吉的营销战略(5篇)第一篇:浅析王老吉的营销战略浅析王老吉的营销战略摘要:王老吉凉茶发明于清道光年间(1828年),至今已有184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有“凉茶王”之称。
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的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去湿等功效的“药茶”。
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著名。
到了近代,王老吉凉茶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2008年5月18日,中央电视台为汶川大地震举行赈灾晚会,东莞加多宝公司(凉茶王老吉的生产商)捐出了高达1亿元的善款,使这家原本默默无闻的公司“一举成名天下知”。
就在加多宝公司出人意料的以巨款捐助行为感动社会公众的当下,次日晚,国内知名网络论坛天涯上出现了一个叫嚣要“封杀王老吉”的帖子,帖子标题为《让王老吉从中国的货架上消失!封杀它!》帖子内容为:王老吉你够狠~捐一个亿!为了整治这个嚣张的企业,买光超市的王老吉!上一罐买一罐!帖子只有不多的字,却马上引来了许多支持者,到6月2日,这个帖子的浏览量已经超过52万,回帖多达5000多条。
加多宝公司一时成为“爱心企业”的模板,“封杀王老吉”的帖子也会多次转载,引起众多传媒对这一事件的关注和跟进报道。
数日后,网上出现了王老吉在一些地方卖断货的传言。
王老吉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红色王老吉的巨大成功,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借助了行销广告公司的力量,发现了红色王老吉自身产品的特性,寻找到了一个有价值的特性阶梯,从而成功地完成了王老吉的品牌定位。
对中国企业而言,没有什么比建立品牌更重要的了。
而要建立一个品牌,首要任务就是品牌的定位,它是一个品牌能否长久生存和腾飞的基石。
结合现代企业网络各种宣传手段的推广,使得企业获得成。
关键词:王老吉营销宣传1王老吉凉茶的产品定位:红色王老吉拥有凉茶始祖王老吉的品牌,却长着一副饮料化的面孔,让消费者觉得“它好像是凉茶,又好像是饮料”——这种认知混乱,是阻碍消费者进一步接受的心理屏障。
而解决方案是,明确告知它的定义、功能和价值。
王老吉饮料营销方案

王老吉饮料营销方案一、市场背景分析在当今饮料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王老吉饮料作为一款具有悠久历史和良好口碑的中华传统饮品,仍然面临着市场份额不断被挑战的压力。
竞争对手纷纷推出新品,花样百出的营销手段也让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二、SWOT分析优势1.浓缩的中草药配方,独特的独具特色。
2.优良的口感和草本香味,符合现代健康饮食的追求。
3.品牌历史悠久,深受消费者喜爱。
劣势1.饮料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份额有所下降。
2.缺乏针对年轻消费群体的推广和宣传。
3.饮料类别日益丰富,市场渠道单一。
机会1.健康饮食概念逐渐普及,王老吉饮料可获得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2.开拓线上销售渠道,拓展市场占有率。
威胁1.竞争对手在产品创新和营销方面的投入较大。
2.消费者口味多元化,对传统饮料的需求下降。
三、营销目标1.提升王老吉在年轻消费者群体中的占有率。
2.稳固现有市场份额,争取市场增长。
四、营销策略产品策略1.加大研发力度,推出符合年轻人口味的新品。
2.强化产品包装设计,提升产品视觉冲击力。
价格策略1.灵活的价格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试饮。
2.推出限时优惠活动,增加产品吸引力。
渠道策略1.拓展线上渠道,开设官方电商平台。
2.建立更多线下销售点,提高产品的可获得性。
促销策略1.举办线上线下联动的促销活动,增加产品曝光度。
2.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开展粉丝互动,提升品牌知名度。
五、执行计划第一季度1.推出新品尝试活动,吸引年轻消费者试饮。
2.开展线上新品发布会,加强产品曝光。
第二季度1.扩大线下销售点覆盖范围,提高产品可获得性。
2.举办王老吉品牌月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力。
第三季度1.推出独家限时促销,促进产品销量增长。
2.开展地方性市场活动,拓展地区市场。
第四季度1.加强品牌与消费者互动,建立较好的品牌口碑。
2.评估前三季度销售情况,调整后续营销策略。
六、预算分配1.产品研发与推广:30%2.市场推广与广告费用:25%3.渠道建设与维护费用:20%4.促销活动费用:15%5.品牌活动与公关费用:10%七、效果评估1.销售额增长率。
王老吉市场营销策略

王老吉市场营销策略王老吉市场营销策略篇一一,创立清热饮料新品类,细分市场。
按特劳特公司的规划,要选择一个有前景的品类,并确认要创建的品牌有机会成为此品类的代表,比如红牛代表能量饮料,星巴克代表高档咖啡店。
特劳特认为王老吉有一个很好的基础——100多年来它至少在广东一带已成为凉茶的代表。
在王老吉之前,市场上的主流饮料是汽水(碳酸饮料),各种汽水都以清凉止渴来标榜自己,然而,汽水只能带来暂时性的口感清凉。
相反,凉茶可以预防体内上火,因此形成了与汽水对立的品类——“预防上火的饮料”。
人人都有上火的时候,于是王老吉就从原有的饮料行业中成功切分出一个新的细分市场(细分行业)——清热饮料。
只要王老吉率先大规模切入,就有机会占领消费者的心智,成为该品类的第一。
二,规避“凉茶”的地方缺陷,聚焦人人“怕上火”的共性。
王老吉在宣传上采取了一个技巧,即突出“预防上火”这个人人都需要的中医概念,避开了北方人并不认同的“凉茶”概念。
于是中央电视台的广告上,大家看到的是铺天盖地的“怕上火喝王老吉”,压根儿就没有出现“凉茶”二字。
前所未有的饮料功效充分激发出了全国各地餐饮消费者的欲望。
先入为主和强化宣传,让王老吉成了这个细分市场的第一品牌,从南方的湿热,到西南的火锅、中部地区的热辣、北方的干燥、夏天的祛暑、冬季的虚火……2004年、2005年开始,任何时候只要人们担心“上火”,这个细分市场就会产生,人们第一反应就是想到王老吉。
三,申遗奠定文化基础,做大行业避免“呼啦圈效应”。
这时,王老吉作为一种特征明显、局限性也很明显的产品,需要消费者更为广泛持续的认同,才能避免大起大落的“呼啦圈效应”。
于是,王老吉联合广东、香港、澳门其他17个凉茶品牌,经由三地文化部门的联合申报,凉茶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做强了王老吉这个品牌之后,加多宝集团开始做大“凉茶”这个品类。
原因就在于,加多宝集团王老吉作为第一品牌,人们在选择凉茶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它。
浅析王老吉凉茶营销策略

浅析王老吉凉茶营销策略作为中国最知名的凉茶品牌之一,王老吉的营销策略一直备受关注。
在过去的几年里,王老吉成功地利用了各种传统和数字媒体手段来扩大品牌知名度、增加销售额,提高市场份额。
本文将对王老吉的几种营销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1.传统媒体广告王老吉广告曲的音乐、元素使人难以忘怀,并且轻松愉悦的旋律也让人难以忘记。
广告曲已经成为一个标志性的营销元素,号召力强。
不断在各主流媒体中进行播放,不仅能够满足品牌知名度的提高,也能够增加消费者对该品牌和产品的印象和认知。
2.代言明星营销一直以来,王老吉在明星代言这一方面也做得很好。
选择代言明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利用明星的形象、个性和知名度来传达品牌的价值观和信仰。
王老吉选择了一些传统文化意义上的知名艺人或运动员作为代言人,如廖凡、姚明等,特别在2014年世界杯期间,选择国脚蒿俊闵作为代言人。
这样可以满足消费者对该品牌的信任和认同。
3.社交媒体策略社交媒体已成为现代营销的必要手段。
王老吉通过建立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账号和文章的发布,传达品牌价值和新闻动态,成为大众了解新鲜资讯的主要来源之一。
除此之外,王老吉还定期进行粉丝互动、微信红包活动等营销活动,这些互动能够增加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互动以及消费者彼此之间的社群感。
4.创意包装设计除了不断创新营销策略,王老吉凉茶在产品本身的包装上也下了很多功夫。
从最初的传统的玻璃瓶到现在的彩色玻璃瓶或铝罐纸包装,一直都贯彻着中国传统文化与时尚简约主义的设计理念。
这不仅让产品本身的外观更加吸引人,而且也可以让消费者在购买时更容易识别该品牌。
总的来说,王老吉凉茶在建立自己的品牌同时,通过不断创新营销策略、代言明星、社交媒体策略和创意包装设计等手段,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市场地位和品牌认知度,这些策略对于其他品牌的品牌建设和品牌营销也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中华老字号王老吉的品牌营销策略

中华老字号王老吉的品牌营销策略王老吉是一家具有悠久历史和较高知名度的中华老字号品牌,以其独特的配方和独特的凉茶口味而闻名。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王老吉采取了一系列的品牌营销策略。
本文将就王老吉的品牌营销策略展开讨论。
一、独特产品定位王老吉始终坚持“润喉解渴、清热去火”的产品定位,聚焦于解决消费者内火过盛、嗓子干燥等问题。
通过持续不断地市场调研和产品研发,王老吉推出了一系列适应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新品,如低糖版、无糖版等。
这种独特的产品定位使得消费者对王老吉有着明确的印象,并形成了品牌的特色。
二、文化内涵与传统价值王老吉借鉴中国传统草药文化,采用名贵中药材配方,将凉茶文化与传统中医文化结合起来,使得王老吉的品牌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
同时,在品牌宣传中强调王老吉凉茶的历史渊源和传统价值,通过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结合,为消费者打造了一种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滋养。
三、品质保证与科技创新作为老字号品牌,王老吉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品质保证不仅包括选材、生产过程的控制,更包括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建立自己的生产工厂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王老吉确保产品品质的稳定性。
此外,王老吉还注重科技创新,积极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
四、有效的市场推广王老吉通过多渠道的市场推广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传统媒体上,王老吉采用了电视广告、电台广告等传统媒体渠道,广告语简洁明了,容易被消费者记住。
在新媒体时代,王老吉也积极拓展社交媒体的渠道,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与消费者互动,并发布有趣的内容,吸引更多用户关注。
此外,王老吉还在体育赛事、文化活动等活动中进行赞助,提高品牌曝光度。
五、国际市场发展除了在国内市场的发展之外,王老吉还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通过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王老吉成功进入日本、美国等国家的市场。
在国际市场中,王老吉不仅坚持产品的高品质,还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地文化相结合,通过弘扬中华文化来吸引当地消费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老吉营销策略方案
从去年开始,王老吉以大热之势成为中国营销界最具黑马本色和盘点价值的名字。
在此之前,没有人想到,作为岭南养生文化的一种独特符号的“凉茶”,在两广的大街小巷里沉淀一百多年后,2005年突然飘红全国,一年销售30亿。
在南方一些地区,打麻将熬夜喝一罐王老吉,运动后喝一罐王老吉,酒楼的饭局上要一罐王老吉已习以为常,在浙江某些地区甚至有婚宴上不可缺少“茅台酒、中华烟、王老吉”的习惯。
2006年的世界杯,熬夜喝王老吉更是成为时尚。
从2002年销售1.8亿元到2003年6亿元,再到2004年的8亿元跃升为2005年的30亿元,今年上半年,王老吉的销售已达18亿元。
短短数年时间,王老吉销售额激增400倍,鲸吞海量中国市场的能力引起了国际饮料巨头的恐慌,面对王老吉咄咄逼人的攻势,可口可乐收购香港传统凉茶馆“同治堂”旗下品牌“健康工房”,以期对抗王老吉。
国内的一些中药企业,对凉茶市场也是虎视眈眈,星群、潘高寿等著名品牌已开始进军凉茶市场,还有更多的中药企业秣马厉兵,准备加入凉茶市场的竞争。
四年时间把一直囿于两广地区的凉茶卖遍全国,做到一年30多亿元,引爆凉茶市场,王老吉的营销魔方是什么?解构和总结王老吉的营销案例无疑具有启迪意义。
:品牌名称
“王老吉”的品牌名称却在几方面体显出策略性:
第一、区隔竞争对手,凉茶品牌众多,王老吉因其品牌名称独特而与其他品牌形成鲜明的区隔,在消费者的记忆中抢先占位;不以“凉茶”两字作品牌名的后缀,在两广以外的市场推广中节省了“凉茶是什么”的传播成本。
第二、品牌名称也是产品创始人名称,创始人品称与品牌名称的无缝对接赋予品牌历史感和文化感,尤其是王老吉不遗余力地把创始人“王老吉”塑造成凉茶始祖,更是使王老吉成为“凉茶”的代名词,这种品牌印记的形成成为其他品牌难以跨越的壁垒。
第三、“王老吉”三个字无论拆开还是合在一起,都非常吉祥,迎合了中国人讲意头的嗜好,从这点上看也就不难解释王老吉为什么在浙江地区能够与中华烟、茅台酒一道,成为婚宴筵席上的“三小件”。
产品包装
罐装王老吉的包装主色调是红黄两色。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沉淀,对于色彩的体认,最具传统意义和文化认同感的非红黄两种颜色莫属。
凉茶是传统中医药文化和岭南养生保健文化的衍生品,用红黄两种色调在包装中表达王老吉无疑是相当到位的。
红红火火的红色易拉罐,摆放在货架上非常抢眼,使得王老吉在终端的视觉效果尤其突出。
事实上,一些凉茶产品也从红黄两种色中尝到了甜头——当产品包装的主色调是其他颜色时,产品销售难如人意,而包装改成与王老吉一样的红黄两种色调后,销量很快上来,分析其中的原因,虽然主要原因是其他品牌通过仿冒王老吉包装混淆视觉误导消费者购买,但也与这两种颜色突出的视觉效果不无关系。
有人认为王老吉的包装土气,从营销角度考量,这是缺乏市场经验或者把王老吉当成时尚饮料者的片面看法。
王老吉不是“可口可乐”,也不是“第五季”,而是清热止渴解暑湿的凉茶,朴素、实在的“预防上火”功效是产品包装所要传达的第一视觉语言,王老吉所要“圈定”的消费者也是需要朴素、实在“预防上火”功能饮品的消费者,这种“土气”正是王老吉所需要的。
毕竟,产品包装不是美学意义上的艺术,而是视觉化的“市场策略”。
口感
广东人保健观念强,这是广东凉茶铺遍布大街小巷的基础,但传统的“降火”凉茶实际上是中草药熬煮的药汤,效果虽好,但味道苦,即使在广东,年轻人也很难接受,这也是广东凉茶偏安广东一隅,难以走出广东的主要原因。
原来的王老吉口感甘中微苦,经过反复的口感测试后,罐装王老吉选择的是偏甜的配方,现在的王老吉口感像山楂水一样,更接近饮料的味道,满足了全国各地不同消费者的口感要求,在口感上得到了大众的喜爱。
事实上,除了部分把王老吉当成时尚饮料的消费者认为王老吉的口感不够酷,大多数消费者都觉得王老吉的口感很好。
从营销角度分析,通过口感的改变取悦消费者是王老吉营销全国极其关键的一步棋,重新调配后的口感极大地扩大了王老吉的消费者群,使其市场潜量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没有这步棋,王老吉“预防上火”效果再好,核心诉求再独特,广告投入再多,也不可能在全国卖得如此红火。
功效
凉茶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保健饮品,有“预防上火”和“降火”的作用,这种实实在在的功效是凉茶与其他饮料相比的核心优势。
“上火”是人们可以真实感知的一种亚健康状态,通过中医和现代媒体的传播,消费者对“上火”的认知相对清晰,而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预防上火”和“降火”的市场需求日益宠大。
作为凉茶市场的执牛耳者,王老吉的功效正好满足了这个未被切割的饮料市场,这为王老吉的井喷提供了机会。
王老吉的配料是蛋花、布渣叶、菊花、金银花、甘草、仙草、夏枯草。
蛋花是广东著名“五花凉茶”中的五花之一,具有清热去湿,润肺止咳,消暑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布渣叶有清热消食的功能;菊花有疏风散热、清肝明目的功效;金银花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调节免疫等作用;甘草有补脾、润肺、解毒的功能;仙草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暑,解
毒的作用;夏枯草有清肝明目、消肿散结等功效。
用中医的观点来看王老吉的组方,其“预防上火”和“降火”的功效是经得起考验的。
当消费者感觉到要上火或者已经上火时,一般情况下喝两罐王老吉能够感觉到效果,这种真实存在的功效足以支撑王老吉在饮料市场中闯出一条阳关大道。
SARS
解构今日王老吉的成功,2003年那场让人惊魂不定,如临末日的“非典”当记一功。
非典之前的王老吉知名度仅限于广东,年销售额不到1亿元,企业发展不温不火。
在与非典抗战的非常时候,人们的神经紧绷,所有的注意力聚焦于关非典的电视新闻报道上,以钟南山为代表的权威专家成为焦虑不安的人们惟一的慰藉。
钟南山在接受电视采访时的一句话为凉茶做了一次价值不可估量的广告——“广东人自古以来就有喝凉茶的习惯,喝凉茶对抵抗SARS病毒有良好效果。
”当年全国防治“非典”的用药目录也是由广东制定,一些清热解毒类的药品名列其中,王老吉的“广东凉茶颗粒”也被列入,这为凉茶在全国的普及提供了一个契机。
而经过“非典”的洗礼,人们的保健意识空前增强,同时也让人们对中药有了全新的认识。
冥冥之中的天灾人祸成为王老吉快速启动全国市场的按钮。
按照非典前王老吉的市场增长态势保守估计,如果没有“非典”,王老吉的发展至少要放慢四年。
客观地讲,当时的广东凉茶市场,并非王老吉一家独大,其中的黄振龙凉茶甚至可以与其平分秋色,但为什么偏偏非典造就的是王老吉一个品牌呢?如果当时的黄振龙不是只固守于传统的凉茶铺渠道,卖着新鲜熬制的苦口凉茶,而是借势而动,在巩固凉茶铺这一优势渠道的同时切入罐装凉茶市场,以黄振龙凉茶的实力,绝不是今日王老吉高歌猛进、将90%以上的市场收归囊中,而黄振龙只是“稳中有升”的竞争局面
定位
作为“清热解毒去暑湿”的中草药饮料,“凉茶”这一概念是典型性的地域概念,除了两广,其他地区的消费者对于“凉茶”这一概念几乎一无所知,在上火的时候也从没有想到喝凉茶,都是通过牛黄解毒片之类的清热解毒类药品来解决问题,这成了王老吉打入全国市场难以逾越的障碍。
显然,如果以“凉茶”的概念切入全国市场,不但市场培育过程缓慢,而且教育“凉茶”概念的费用也是一个无底洞。
王老吉在市场洞察和消费者研究方面可谓下了苦功,在定位上摆脱了“凉茶”概念的纠缠,跳入海量的“饮料”市场中竞争,并在海量的“饮料”市场中区隔出一个新品类——“预防
上火的饮料”!“怕上火,喝王老吉”成为核心诉求,把凉茶的功能删繁就简归纳为“怕上火”,使其通俗化和时尚化。
同样的产品,同样的功能,同样的包装,仅仅因为“概念”不同,不仅破解了“凉茶”概念的地域困局,更开创了一个“凉茶”的蓝海。
当王老吉定位于凉茶的时候,它只是一个区域品牌,当王老吉定位于不上火饮料的时候,它却得到了全国市场。
其成功的关键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解读产品,并把这种解读转换成消营销投入
任何一个进入中低端市场的饮料产品,要想成为全国性品牌,全国性强势媒体的宣传助推必不可少。
对于策略对头的品牌来说,强势媒体有效组合投放可以说是企业最好的投资。
王老吉成功启动全国市场并迅速飙红,巨额广告投放持续不断的轰炸也是其杀手锏之一。
2003年,王老吉的宣传推广投入4000多万,2004年则增加到1个亿,2005年1个多亿,2006年世界杯期间广告投入更是激增,全年的广告投入估计2个多亿。
近三年王老吉广告投入连续以几何的趋势猛增,而其销量也随着广告投入的猛增三年“三级跳”——2003年6亿,2004年10亿,2005年一举跃升到30亿,2006年上半年已达到18亿。
在巨额的广告投入中,王老吉始终把央视这一全国性品牌最好的孵化机器当作打造品牌的第一平台,同时针对区域市场的营销需要在地方卫视上投放广告弥补央视广告到达率的不足,报纸和终端广告也在产品的销售中直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在媒体投放时机选择上,王老吉体现了较高的机动性和策略性,如非典期间和世界杯期间央视一套的高频度投放,以及夏季的常规广告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