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鸦片战争

合集下载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通常鸦片战争都指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经常称其为第一次中英战争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

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乔治·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

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

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同时,鸦片战争也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名称:鸦片战争发生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地点:中国东南沿海参战方:英国,清朝结果:英军大获全胜,签订《南京条约》参战方兵力:英国军队19000人清朝军队91680-200000人伤亡情况:英国伤亡523人(阵亡69人)中国伤亡22790人主要指挥官:帕默斯顿、查理·埃利奥特影响: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向清政府走私鸦片,引发鸦片战争,而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

[1]英国方面经常称第一次鸦片战争为第一次英中战争或“通商战争”。

虽然这场战争只是鸦片战争的一部分,但有时也经常把它称作鸦片战争。

这场战争一直是断断续续进行,其间的一系列战斗和军事行动相互之间并无关联。

“闭关锁国”后的满清逐步落后于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贸中,中国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

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获取暴利。

[2]1838年,道光帝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奔赴广东查禁鸦片。

林则徐到任后,严行查缴鸦片2万余箱,并于虎门海口尽数销毁。

打击了英国鸦片走私贩的嚣张气焰,同时影响到了英国的利益。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1840~1900)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1840~1900)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1840~1900)中国近代史大事一览表一、屈辱史(列强侵略中国):1、鸦片战争(1840-1842):(1)根本原因:英国为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2)经过:①1840年六月,英国舰队驶进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进行挑衅,鸦片战争开始;②1841年初,英军扩大侵华战争;③1842年8月,英国军舰驶抵南京下关江面,列队架炮,扬言攻城。

清政府屈服求和,鸦片战争宣告结束;(3)影响:①1842年8月,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a.割香港岛给英国(割地);b.赔款2100万银元(赔款);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开关);d.出口货物交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商税);②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a.英国从中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③1844年,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望厦条约》:a.享有《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一切特权;b.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港口“巡察贸易”;c.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④1844年冬,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黄埔条约》:a.法国享有《望厦条约》中的一切特权;b.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⑤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⑥社会矛盾的变化: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⑦革命任务的变化: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综上所述: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利益;(2)经过:①1856年秋,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悍然出动军舰袭击广州城;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同意和英国共同出兵;②1857年,英法联军到达中国;③1857年底,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城,广东巡抚柏贵投降;④英法联军成立了联军委员会,柏贵仍任原职,替外国侵略者维持殖民统治;⑤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一路烧杀抢劫,进逼北京;(3)影响:①1858年俄、美、英、法四国先后和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增开牛庄、淡水、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c.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d.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②中英、中法签订《北京条约》:a.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b.增开天津为商埠;c.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d.准许华工出国;e.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③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a.在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b.在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3、列强早期资本输出的表现:(1)办洋行: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商人开始在中国投资办洋行;(2)开银行:随着洋行的发展,适应贸易需要,方面汇兑,列强开始在中国开办银行;(3)经营*船公司:*船是国际贸易的主要运输工具;(4)设工厂:为了掠夺中国的资源和剥削廉价的劳动力,外商创办了各种加工厂;4、中日甲午海战:(1)原因:①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②国内市场狭小,人民起义不断,日本统治集团继续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③列强默许或纵容的态度,成为日本实施侵略计划的有利条件;(2)经过:①第一阶段(1894.7-9):a.1894年,日本海军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中国的运兵船,不宣而战;同年8月,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b.平壤战役:驻守平壤的清军执行李鸿章“先定守局,再图进取”的命令,贻误了战机;日军最终占领平壤;c.黄海战役:日舰受到重创,北洋水师主力尚存;李鸿章命令北洋舰队不许巡海迎敌,日本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②第二阶段(1894.10-1895.4):a.日军分两路进攻中国,占领九莲池与大连、旅顺等地;b.1895年,日军进犯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日军最终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3)影响:①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政府在日本马关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a.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辆;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港口;d.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②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③巨额的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④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⑤允许日本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5、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19世纪末):(1)争做中国的债主:①向中国施加政治压力,英国迫使清政府声明长江沿岸地方“中国断不让与或租给他国”;②通过借款控制中国的海关与财政;③以借款作为长期控制中国主权的重要手段;(2)抢夺路矿和办厂权:①法国、俄国先后抢夺了穿越中国心脏地带的几条铁路的修筑权;②列强纷纷在中国建立了资金充足、规模大、技术新、管理先进、产量高、成本低的厂矿企业,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3)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面临着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4)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①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得干涉;②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③各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其暴行:(1)经过:①1900年6月初,英、法、俄、德、美、日、意、奥八国组成侵略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②6月中旬,大批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攻陷大沽炮台,像天津进犯,7月14日,天津沦陷;③8月初,八国联军由天津进犯北京,不久,北京沦陷;④八国联军在北京实行分区占领;(2)影响:①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同英、法、俄、德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c.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不力的官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e.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f.修订商约,清政府同意将各条约中通商行船的内容加以修订,以便利帝国主义扩大对中国的侵略;②巨额的赔款,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③清政府完全出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④清朝官吏严厉*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⑤改设外务部的规定,便于清政府能够按照外国侵略者的意志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7、日本侵占山东:(1)一战后,日本趁机加紧对华侵略,企图独占中国;(2)日本已对德宣战为名,与大战爆发后派海军两万余人,在山东登陆,侵占山东许多地方;(3)接着,英日联军攻占青岛;(4)最终,中国的胶州湾就从德国转到日本手里;【意义&影响】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29张PPT)

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29张PPT)


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 协议
破坏中国关税主权
3.其他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阅读教材,归纳继《南京条约》后,还有哪些
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主权进一步被破坏?
时间
国家
条约
内容或影响
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
1843年 英国与清 《虎门条约》 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
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1844年 美国与清 《望厦条约》 扩大了侵掠权益。 1844年 法国与清 《黄埔条约》
中国输英
总值
2190619 5799722 9950286
中对英贸易
出(+)入(-)超情况
(+)997704 (+)346957 (+)2615263
在中英正常贸易结果: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
2.鸦片走私
呢绒、布匹 (很难卖出去 )
中国 (很畅销) 茶叶、生丝、瓷器
白银
英国
想一想
对于这种情况英国是否满意?对此英国 是怎么做的?
2.国内 因素
1.世界 背景
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英国率先 完成工业革命,加紧对外扩张,谋求打
开中国门户。
①清政府统治危机四伏,对外坚持“闭关锁国”。
②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造成严重的社会和经济 问题。
③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打击英国侵略势力,英 国藉此发动侵华战争。
2.鸦片战争的经过: 第一阶段
1840年6月---1841年5月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 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从鸦片战争的失败你能获得什么历史教训?
(1)闭关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 道理; (2)必须发展经济,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 综合国力。 (3)保持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先进性。 (4)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报效祖国.

第1课第一次鸦片战争PPT课件

第1课第一次鸦片战争PPT课件
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不同历史观下评价差异
革命史观
01
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始,中国人民从此开始了
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现代化史观
02
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全球史观
03
认为鸦片战争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反映了资本主义全球扩张
的本质。
当代学者对鸦片战争认识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 折点,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虎门销烟
林则徐主持虎门销烟,销毁大 量鸦片,打击了鸦片贸易。
战争导火线及直接原因
战争导火线
林则徐虎门销烟引起英国不满,成为战争导 火线。
战争爆发
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鸦片 战争爆发。
直接原因
英国为维护鸦片贸易利益,发动侵略战争。
战争结果
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开放口岸、协定 关税等,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必须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 不容忍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
坚持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认识到与世界的差距,开始探索对外开放的道路。我们必须坚持对 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学习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推动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三元里抗英斗争
广州三元里人民自发组织起来抗 击英军入侵的故事,显示了中国 人民的爱国精神和反抗外敌的决 心。
冯婉贞英勇抗敌
冯婉贞是北京大兴人,鸦片战争 期间组织团练抗击英军,展现了 女中豪杰的风采。
其他相关历史事件回顾
虎门销烟

中国近代战争故事-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故事

中国近代战争故事-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故事

中国近代战争故事-第⼀次鸦⽚战争的故事 第⼀次鸦⽚战争(First Opium War)英国经常称第⼀次英中战争(First 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下⾯⼩编给⼤家讲⼀讲中国近代战争故事-第⼀次鸦⽚战争的故事。

第⼀次鸦⽚战争 林则徐虎门销烟,⼤长了中国⼈民的志⽓,却使英国政府恼羞成怒。

公元1840年6⽉,英国远征军司令懿律率四⼗多艘战船、四千五百名英军来到⼴东,封锁珠江洋⾯,第⼀次鸦⽚战争就此爆发了。

在林则徐的率领下,⼴州军民严阵以待,侵略军只能困守海上,根本占不了便宜。

于是,他们只得转驶厦门,⼜受到福建总督邓廷桢的迎头痛击。

英军不⽢⼼失败,继续北上骚扰。

由于清政府海防松弛,侵略军攻陷了定海,⼀直向北开到天津附近。

道光帝害怕了,下令将林则徐⾰职,充军新疆,答应英军只要退回⼴州,就让直⾪总督琦善作为钦差⼤⾂去同他们谈判。

琦善⼀味讨好洋⼈,拆除了⼴州的军事防备,裁减了三分之⼆的⼴东⽔师。

可是英军得⼨进尺,不但提出了赔偿烟价和军费等⽆理要求,还单⽅⾯宣布占领⾹港。

道光帝感到⼤失⾯⼦,改派皇侄奕⼭为靖逆将军,于公元1841年1⽉27⽇向英国宣战。

英军派出⼆⼗多艘军舰、⼆千多名⼠兵,进攻虎门炮台。

镇守虎门的将⼠只有四百⼈,奕⼭却不肯增援。

六⼗⼆岁的虎门提督关天培,同部下发出了“⼈在炮台在,不离炮台半步”的庄严誓⾔,顽强应战。

炮⾝因连续发炮⽽发红炸裂,他们就同英军展开了⾁搏战。

搏⽃坚持了⼗个⼩时之久,关天培壮烈捐躯,虎门炮台终于失守。

奕⼭见通往⼴州的门户被打开,这才着了慌。

他派出⼠兵捧着马桶出城迎战,说这样可以使英军的⼤炮失灵,⾃然是遭到了惨败。

英军兵临⼴州城下,奕⼭被迫签订了《⼴州停战协定》,以⽀付六百万元“赎城费”并保证清军不再抵抗的条件,保住了⼴州城。

⼴州百姓痛恨奕⼭的屈膝求和,5⽉31⽇,三元⾥⼀带⼀百零三乡的村民⾼举“平英团”⼤旗,将从虎门前来骚扰的英军⼠兵团团包围,歼灭了五⼗多⼈。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课件:第一课鸦片战争(共26张PPT)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课件:第一课鸦片战争(共26张PPT)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1、林则徐虎门销烟 时间: 1839年6月3日至25日 地点: 广州虎门海滩 原因: 鸦片泛滥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
意义: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虎门销烟吗?
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的讲话: “ (虎门销烟)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 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 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 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
美国和英国除享受 片面最惠国待遇 英国在华取得的各 种权益外,还扩大 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了侵略权益
3、影响: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近史的开端。
殖民地:一个国家被 外国人统治
丧失一部分国家 主权
封建社会:地主阶级 管理社会
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
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读史料思考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鸦片战争)
1、原因:
直接原因 (战争借口) 根本原因
虎门销烟
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工业 原料
2、经过:
1840年6月---1841年5月 攻广州
陷定海
逼天津 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 查办。
——魏 源
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
①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 ②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严重摧残了他们的 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林则徐 (1785 年 ——1850 年 ) ,福建侯官 ( 今福州 ) 人。 1838 年底,受命钦差大臣赴 广州查禁鸦片。 在广州禁烟期间,组织人员翻 译外文书报,了解各国的政治、经 济、军事、文化等情况,被誉为近 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说:“……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 巨,法当从严。若由泄泄视之,则数十年之后,中原 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23张PPT)

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23张PPT)

对今天的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生产力的发展必须符 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落后就会受到侵 略。 •制度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 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开放学习: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和 制度,坚持开放不要保守。
鸦片战争中,尽管广大人命和部 分爱国官兵英勇抵抗,但是清朝 封建专制制度腐败, 统治者昏 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 协投降,再加上经济落后,旧式 的刀、矛、弓箭、抬枪等武器 抵挡不住英式新式步枪和大炮, 战争最终以中国的失败结束.
2. 重要事件: 1.1840年9月,九龙山之战和穿鼻之战。 1841年初,谈判过程中,强占香港岛. 2.1841年,定海、宁波失陷。 3.1842年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门户淞沪,不久英军溯江而上, 攻占镇江,八月初,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
鸦片战争的结果
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 的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林则徐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 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 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 , 福建侯官县人,中国清代后期政治家、文学家、 思想家,民族英雄。
林则徐到广州后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贩 ,英、 美等国被迫陆续缴出鸦片110多万千克,在林 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 片在虎门海滩北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 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 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第一课 鸦片战争
新课导入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什么? 有什么影响呢?
自主探究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和英国有什么不同?
结合书和所学,赶 快讨论起来吧!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英国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闭关锁国”后的中国落后于世界大潮。

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来获取暴利。

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借口1839年六月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而发动的侵略战争。

后因战事不利道光帝派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国议和,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中国第一次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主要战役:第一阶段(1894年7月-9月)(1)平壤战役:战争爆发时,慈禧太后正筹备她60岁生日的“万寿庆典”,希望与日本和平了结。

李鸿章则极力奉行避战求和政策,采取消极抵抗方针,而日本却步步进逼,平壤战役爆发,平壤战略位置重要,清军将领执行李鸿章的命令,贻误战机。

主帅叶志超弃城而逃,使日军顺利占领平壤。

(2)黄海战役。

中国战舰损失5艘,但主力尚存。

而李鸿章不准出战,使日本取得了制海权。

第二阶段(1894年10月-1895年4月)(3)辽东之战:在李鸿章避战求和的方针指导下,清军败退。

随后日军在旅顺进行了大屠杀,揭露了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4)威海之战:在李鸿章避战自保的方针下,清军未能乘日军登陆时出击,坐视敌人上岸,使北洋军陷入日军的夹击之中,最后全军覆没。

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1最早的侵略者:日本[倭寇]。

嘉靖二年(1523)六月,日本封建主大内氏使臣宗设、谦导与细川氏使臣瑞佐、宋素卿,因争夺对明贸易,在中国土地上相互撕杀。

宗设格杀瑞佐,又以追逐宋素卿为名,大掠宁波、绍兴一带。

杀掳明朝指挥刘锦、袁琎等,夺船出海而去,此即震动朝野的“争贡之役”。

此后,明朝政府要求日方惩办宗设及倡首数人,放回被掳中国官民,缴还旧有勘合,遵守两国所订之约,如此方许换给新勘合,继续贸易。

日方没有答复这些要求,致使双方贸易实际中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虎门销烟
B 1840年的鸦片战争
C 鸦片的输入 D 《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活动与探究
英国历史学家马士的一段话: “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 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 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 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 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 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进吴淞 到南京 清政府被迫签订《南 京条约》。
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清政府政治腐败;封建经济落后; 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综合国力衰弱; 掌握战争领导权的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 定,军事指挥失当。
看谁记得更快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 处为通商口岸; 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 英国商定。
协定关税,五 口通商
4、鸦片战争的启示
小结 英国为开新市场,走私鸦片危害广。
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国强。
一八四零鸦战起,《南京条约》丧权益。
赔款通商又割地,半殖半封近代始。
看谁最利害
1、到广东领导禁烟运动的大臣是( )
A 林则徐 C 琦善 B 邓廷桢 D 奕山
2、国际上把6月3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后又把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些 规定与中国的哪一事件直接相关( ) A 鸦片战争 B 虎门销烟
课后作业
• 牢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5、民风日下,社会萧 条,滋生罪恶。
3、林则徐虎门销烟
林则徐采取了哪些 禁烟措施呢? 这些措施有何作用?
3、林则徐虎门销烟
缉拿烟贩,强迫外商交出鸦 片200多万斤,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 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 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 志。 林则徐是民族英雄。
二、中英《南京条约》
C 《南京条约》的签订
D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看谁最利害
3、在《南京条约》里割出去的香港部分 是( ) A 九龙半岛 C 香港岛 B 新界 D 整个香港地区
4、下列城市中不是《南京条约》里规定的 通商口岸的是( ) A 广州 C 上海 B 福州 D 南京
看谁最利害
5、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标志是( )
1、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有人说“鸦片战争”因林则徐 禁烟而起,你同意吗? 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大门
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使用的竹制火铳
鸦片战争时期英军使用的枪支
第一阶段
1840年6月---1841年5月
攻广州 陷定海
逼天津 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 查办。
第二阶段
1841年6月---1842年8月
占香港
请回答:
①“危机加剧”是因为“中国人实 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引起的 吗?为什么?
不是。“危机加剧”的原因 是英国坚持鸦片贸易,破坏中 国的禁烟运动。
②马士认为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什么?你认为这一“目的”的 实质是什么?
马士认为鸦片战争是“要 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 际和商务关系”。实质是英国 要侵略和掠夺中国。
—— 一口通商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一课
鸦片战争
学习目标
1.了解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 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得出发动侵略中 国战争的基本史实。 2.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 销烟的壮举。 3.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 中国的影响。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英国资产阶级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的?
2、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从右图中能看到什么?
东印度公司的鸦片仓库
1、白银外流,造成财 政危机。
吸食鸦片 2、银价上涨,造成 的中国人
“银贵钱贱”。
3、腐蚀统治机构,清 政府更加腐败。
请你把鸦片对中国 的危害归纳成几条, 写出来。看谁写得 多哦。
4、毒害民众身心,削 弱军队战斗力。
1、19世纪上半期的中英贸易
(1)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是一个什么样子的状况?
开辟国外市场 最强大的资 本主义国家 倾销工业品 掠夺原料

侵略矛头
(2)中英进出口贸易中,双方的主要状况如何?
中 英 贸 易
呢绒、布匹 (很难卖出去 )
中国
茶叶、生丝、瓷器 (很畅销)
英国
贸易结果: 许多白银流入中国。
想 一 想
返回
北京

营口
天津
烟台 河 运



南京 长 汉口 九江 江
镇江
宁波
上 宁
上海
定海


福州

台湾
淡水
厦门 广州 澳门 (萄占)
广
汕头
九龙司

香港(英 占)
琼州
返回
割让香港岛,破坏领 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土和主权的完整。
半殖民地半封建:
协定关税,破 坏关税主权
半殖民地是指名义上,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 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到列强控制和压迫。丧失部分 主权。半封建是指在原有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有 了一定资本主义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
2、中英《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的内容可归纳为四点, 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归纳出来。
香 港 岛
破坏领土和 主权的完整
2100万元
加重负担 激化矛盾
五 口
便利商品输出和 原料掠夺 自然经济逐渐解 体
协 定 关 税
破坏关税主 权,便利倾 销
鸦片战争的影响: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 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