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基层版(2023)要点

合集下载

中国心脑血管病发生性脑卒中防治指南(2023完整版)

中国心脑血管病发生性脑卒中防治指南(2023完整版)

中国心脑血管病发生性脑卒中防治指南
(2023完整版)
简介
本指南旨在提供关于中国心脑血管病发生性脑卒中的防治指导,以帮助医疗从业者和公众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脑卒中。

预防措施
- 合理控制血压:建议定期测量血压并进行控制,血压控制目
标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而定。

- 戒烟限酒:持续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因此
应戒烟限酒。

- 控制血脂:要控制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
酯的水平,以降低患脑卒中的风险。

- 控制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监测和控制血糖水平,以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识别脑卒中症状
脑卒中常见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面部或肢体无力、言语不清、
突然出现的严重头痛等。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该立即就医。

急诊处理
- 急诊定位:通过临床评估和影像学等方法确定脑卒中发生的
位置和类型。

- 快速溶栓治疗:对于符合溶栓治疗条件的患者,应尽快给予
溶栓治疗,以恢复脑血供。

- 并发症预防:在急诊处理过程中,应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包括出血和脑水肿等。

康复治疗
- 早期康复:在脑卒中发生后,应及早开始康复治疗,包括物
理治疗、语言治疗和心理支持等。

- 脑卒中复发预防:针对高危人群,要积极采取措施预防脑卒
中的复发。

结论
本指南提供了中国心脑血管病发生性脑卒中的防治指南,包括
预防措施、脑卒中症状的识别、急诊处理和康复治疗等。

希望通过
这些指南,能够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认知并有效防治脑卒中的发生。

2024年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基层版

2024年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基层版

2024年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基层版1. 中国心血管病的现状与挑战心血管病是指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等以心脏和血管为主要累及器官的疾病,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健康问题之一。

在中国,心血管病已经成为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40%以上。

尤其是在农村和基层地区,由于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医疗资源有限等原因,患者对于心血管健康的重视程度较低。

2. 心血管健康教育与宣传为了改变现有情况并提高基层地区居民对心血管健康的认知水平和预防意识,2024年中国制定了一级预防指南基层版。

该指南重点强调了对基层医生和公众进行全面系统地教育与宣传。

3. 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心血管病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体力活动等。

为了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基层医生需要通过健康教育和宣传,向公众普及相关知识,并提供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建议。

例如,建议公众保持健康饮食习惯,减少高盐、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鼓励多参与体力活动,保持适当体重;提倡戒烟戒酒等。

4. 心血管健康筛查与早期诊断早期筛查和诊断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基层医生应当积极参与心血管健康筛查工作,并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醒公众重视定期体检和检测相关指标。

例如,测量血压、胆固醇水平等。

5. 心理健康与心血管疾病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基层医生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干预。

此外,基层医生还应当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醒公众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学会应对压力和情绪管理等。

6. 基层医生的角色与责任基层医生在预防心血管疾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他们需要通过持续教育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并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基层医生还需要积极参与社区健康宣传活动,并与公众建立良好沟通关系。

7. 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分配为了提高基层地区对于心血管健康的关注度,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分配的投入力度。

2024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2024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2024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我们说的心脑血管疾病一般是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包括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等。

顾名思义,ASCVD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

那么,预防ASCVD(一级预防)就需要从动脉粥样硬化来入手。

他汀稳定斑块,不让易损斑块发生破裂;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这样一旦发生了斑块破裂,不容易形成血栓。

二者协同作用,防止发生血栓事件,如心肌梗死、脑梗死和血管性死亡。

他汀和阿司匹林各把一关,被誉为一对儿「好搭档」。

他汀的使用他汀类药物可抑制肝脏细胞合成胆固醇,降低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通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增加肝脏细胞对胆固醇的清除。

它既是一种调节血脂的药物,也是主要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

他汀抑制斑块的形成和进展,稳定斑块和防止斑块发生破裂,从而预防心肌梗死、脑梗死等血管事件的发生。

1.谁应该吃他汀经过风险评估,所有ASCVD中高危人群均需进行干预,首先推荐健康的生活方式。

当改善生活方式不能使血脂达标时应考虑药物治疗,他汀是主要的药物,其用于ASCVD一级预防证据最为充分。

对于风险评估为中危的人群,是否启动他汀类药物治疗有时难以确定,这时需考虑结合心血管病风险增强因素。

(风险评估步骤详见: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发布,推荐要点一览)也就是说,除了不能耐受他汀者以及持续透析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中高危人群应考虑启动他汀治疗。

大量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高、中甚至低危人群的ASCVD风险,且LDL-C降低越多其风险降低越多。

无论是否存在基础心血管病、基线心血管病风险如何、基线LDL-C水平高低、他汀类药物种类和剂量如何ADL-C每降低1mmol∕L x持续5年,人群心血管病风险降低21%、全因死亡风险下降12%o2.如何选择药物及治疗剂量在选择药物之前,首先应根据ASCVD基线风险确定降脂目标。

表1血脂管理目标非糖尿病的ASCVD高危患者LDL-C目标为<2.6mmol/L(100[Amg/dl);非HDL-C目标为<3.4mmol/L(130mg/dl) 一ASCVD低危患者LDL-C目标为<3.4mmol/L(130mg/dl);非HaBHDL-C目标为<4.2mmol/L(160mg/dl)注:糖尿病合并ASCVD高风险的患者指年龄≥40岁的糖尿病患者,或20-39岁患有糖尿病且ASCVD总体风险为高危者尽管他汀类药物是降胆固醇治疗的基础,但其剂量增加1倍LDL-C降低效果只能增加6%,且有潜在的不良反应。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2020)要点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2020)要点

《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2020)要点心血管代谢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等。

2017 年我国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病死亡人数高达438万,占总死亡的42%,心血管病负担超过8 500万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1 型和2型糖尿病患病率升高,糖尿病疾病负担在2017年达1 002万DALYs。

心血管代谢疾病是我国居民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要病因。

不合理膳食、缺乏身体活动、吸烟、过量饮酒等,是心血管代谢疾病急剧上升的主要危险因素。

终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心血管代谢疾病一级预防的根本措施。

在借鉴心血管病和糖尿病一级预防已有指南推荐的基础上,本指南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重点针对合理膳食、适量增加身体活动、戒烟和限酒等生活方式措施归纳整合,提出适合我国20岁及以上成年人通过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的推荐意见,为临床医师,尤其基层医务人员和公众提供易于阅读、可操作性强的生活方式管理指导。

1 膳食营养推荐不合理膳食是造成我国心血管代谢疾病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推荐】(1) 合理膳食可以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I类推荐,B级证据)(2) 对于无心血管代谢疾病及其他慢性病的成年人,需保持平衡的膳食营养结构(类推荐,B级证据);具体膳食和营养建议见表1(3)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的基础。

增加全谷物、杂粮、杂豆和薯类的摄入,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代谢疾病发病风险(I类推荐,B级证据)(4) 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适量吃鱼类、蛋类、豆制品、乳制品,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代谢疾病发病风险(I类推荐,B级证据)(5) 减少钠盐的摄入,平均每人每天摄入钠盐<5g(I类推荐,B级证据)(6) 减少加工肉类、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控制膳食胆固醇摄入(a类推荐,B级证据)(7) 减少含糖饮料的摄入,适量饮茶(a类推荐,B级证据)1.1 平衡膳食模式合理的膳食结构是生活方式管理的重要内容,西方国家多推荐地中海膳食或降压饮食(DASH)的膳食模式。

2020年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主要内容(全文)

2020年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主要内容(全文)

2020年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主要内容(全文)摘要心血管病是我国人群的首位死亡原因。

实践证明,以生活方式干预和危险因素防控为核心的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可有效延缓或避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为全面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并进一步规范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检出、诊断和治疗,提高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整体水平,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牵头组织国内多学科专家,遵循国内外指南撰写规范,汇总评价最新研究证据并参考相关指南,最终形成适合我国人群的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推荐意见。

该指南包括前言、指南制定的方法学、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现状、一级预防的总体建议、心血管病风险评估、生活方式干预、血脂管理、血压管理、2型糖尿病管理以及阿司匹林的使用10部分内容。

该指南的颁布和实施将为推进我国心血管病预防实践发挥积极作用。

本文仅对指南的推荐内容及重要图表等进行摘记。

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总体建议通过医患沟通确定适当的干预策略Ⅰ B 评估与患者健康相关的社会相关因素,保证心血Ⅰ B 管病预防干预措施能够执行心血管病风险评估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总胆固醇,CKD:慢性肾脏病,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危险因素包括吸烟、低HDL-C及年龄≥45/55岁(男性/女性);危险因素的水平均为干预前水平;1 mmHg=0.133 kPa▲图1 中国成人心血管病一级预防风险评估流程图表3心血管病风险增强因素注:HDL-C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okolow-Lyon电压为Sv1+Rv5或 Rv6电压;Cornell乘积为(Ravl+Sv3)×QRS间期生活方式干预一、合理膳食推荐意见推荐类别证据级别强调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坚果、全谷物和鱼Ⅰ B 类的摄入以减少心血管病风险限制过高胆固醇摄入有助于降低ASCVD风险Ⅱa BⅡa B 用不饱和脂肪代替饱和脂肪有助于降低ASCVD风险应避免摄入反式脂肪(酸),以减少ASCVD风Ⅲ B险Ⅱa B 限制过多钠摄入(每日食盐不超过5 g)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风险碳水化合物摄入供给每日能量的50%~55%,有Ⅱa B 助于降低ASCVD风险表4膳食结构及主要食物来源名称主要食物来源举例二、身体活动三、控制体重四、戒烟五、控制酒精摄入六、保持健康睡眠保持健康睡眠,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风险Ⅱa B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推荐意见推荐类别证据级别Ⅰ B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风险血压管理一、有助于降低血压的生活方式推荐意见推荐类别证据级别Ⅰ A 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坚果、全谷类和鱼类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逐步降至<5Ⅰ BgⅠ B 控制体重,使BMI<24 kg/m2;腰围<90/85 cm(男性/女性)Ⅰ A 成人每周应进行至少150 min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或75 min高强度身体活动(或等效的中等强度与高强度身体活动组合)避免饮酒有助于降低血压Ⅲ B二、降压药物治疗作为降压治疗的初始选择血脂管理一、血脂目标推荐推荐意见推荐类别证据级别采取空腹状态下静脉血检测血脂Ⅰ CTC应作为评估ASCVD风险的指标Ⅰ C HDL-C应作为评估ASCVD风险的指标Ⅰ C LDL-C应作为评估ASCVD风险的指标和降脂治疗Ⅰ C靶点Ⅰ C TG应作为风险增强因素用于部分患者ASCVD风险评估Ⅰ C 非HDL-C作为ASCVD风险评估指标和干预靶点,特别是合并高TG、糖尿病、肥胖及LDL-C极低的极高危患者,可以替代LDL-CⅠ C ApoB100作为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颗粒的可靠检测指标,在合并高TG、糖尿病、肥胖及LDL-C极低患者中作为ASCVD风险预测和干预指标优于非HDL-C,可替代LDL-C成人一生中应考虑至少测定1次Lp(a)以筛查极Ⅱa C二、降胆固醇目标推荐注:糖尿病合并ASCVD高风险的患者指年龄≥40岁的糖尿病患者,或20~39岁患有糖尿病且ASCVD总体风险为高危者三、调脂治疗中的饮食管理四、降胆固醇药物治疗注:a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及肥胖表5达到不同降胆固醇强度的药物及其剂量以及联合用药选择注:PCSK9为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 9 五、TG管理与ASCVD一级预防2型糖尿病管理推荐意见推荐类别证据级别Ⅰ A 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建议采用有益心血管健康的饮食模式,改善血糖、控制体重及其他ASCVD危险因素Ⅰ A 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每周应进行至少150 min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或75 min高强度身体活动,改善血糖、控制体重及其他ASCVD危险因素Ⅱa B 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启动生活方式干预并启用二甲双胍作为一线治疗以改善血糖控制及降低心血管病风险合并其他ASCVD危险因素的成年2型糖尿病患Ⅱb B 者,在改善生活方式和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即便血糖已控制,也可考虑选择有心血管获益的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以降低心血管病风险Ⅱa B 合并其他ASCVD危险因素的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和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即便血糖已控制,也应考虑选择有心血管获益的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以降低心血管病风险阿司匹林的使用推荐意见推荐类别证据级别Ⅱb A 具有ASCVD高危且合并至少1项风险增强因素但无高出血风险的40~70岁的患者,可考虑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进行ASCVD一级预防Ⅲ A ASCVD中低危患者,不推荐采用低剂量阿司匹林进行ASCVD一级预防Ⅲ B 年龄<40岁或>70岁的患者,不推荐采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用于ASCVD一级预防高出血风险的患者,不建议采用低剂量阿司匹林进Ⅲ C 行ASCVD一级预防注:低剂量阿司匹林指75~100 mg/d;高出血风险的评估见本章节“出血风险的评估”部分。

2024年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基层版

2024年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基层版

2024年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基层版心血管病是世界范围内的一大健康难题,也是中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发展的进步,心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为了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国卫生部门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心血管病的预防措施和指南。

其中,就是其中之一。

预防心血管病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相关部门和医疗机构的支持,也需要个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行动。

基层医疗机构作为群众就医的第一站,在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因此,2024年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基层版的制定,对于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对心血管病的防控能力和水平,促进全民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心血管病的危害、预防措施和2024年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基层版的具体内容等方面展开探讨,希望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有效的指导,更好地开展心血管病的预防工作,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一、心血管病的危害心血管病是一种以心脏和血管为主要病变对象的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类型。

它具有发病隐匿、危害巨大、复发频繁等特点,是目前全球范围内造成死亡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

据统计,我国心血管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逐年攀升,已经成为我国居民健康面临的头号杀手。

心血管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死亡率:心血管病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中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死亡率最高。

一旦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等重症并发症,往往病死率极高。

2. 严重致残:心血管病患者在病情恶化或发生急性并发症后,往往会导致严重的身体功能障碍,如瘫痪、失语等,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困扰。

3. 经济负担:心血管病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医疗费用高昂,给患者家庭经济造成沉重负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心血管病的危害不容忽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以减少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3版)心血管疾病预防最新推荐指南主要内容(新版)

(2023版)心血管疾病预防最新推荐指南主要内容(新版)

心血管疾病预防最新推荐指南主要内容执行摘要:1. 心血管事件与危(wei)险因素相关,心血管结局由共同存在的危(wei)险因素联合作用决定,而非单一高危(wei)险因素;2. 强调整体上预防心血管疾病;3. 强化降低 CVD 患者及 CVD 高危患者危(wei)险因素;4. 现阶段预防指南基于短期( 10 年)心血管风险评估,该评估方法有助于绝对风险最高人群获得最佳收益5. 强调终身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6. 采用新心血管风险计算器识别短期心血管风险较低而终身风险较高的人群7. 新危(wei)险评估和管理指南合用人群广泛8. 新指南及风险计算器评估人群年龄包括 40-74 岁普通推荐:1. 除外已经确诊 CVD 或者其他高危疾病患者( >40 岁糖尿病、慢性肾脏并 3-5 期或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对所有人群进行 10 年和终身 CVD 评估2. 将非空腹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 ( HDL) 纳入心血管风险评估计算;3. 优先选择非HDL 作为降脂目标;4.CVD 或者 CVD 高危人群( >40 岁糖尿病、慢性肾脏并 3-5 期或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强化改善饮食、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5. 终身心血管风险显著增高人群进行饮食、生活方式干预、部份人群药物治疗风险评估模型优化推荐:1. 不推荐在初级预防中使用非侵入性影像学检查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心血管风险的评估2. 现阶段发现的新的生物标志物不能取代或者增加现有初级预防中 CVD 风险评估指标;3. 除了筛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不推荐基因变异筛查用于初级预防 CVD 风险评估。

生活方式推荐:包括吸烟、饮食和体育锻炼三个方面的推荐吸烟1. 指导如何戒烟2. 强调早期戒烟的获益,3. 通过行为干预、药物治疗或者联合治疗达到戒烟的目的,4. 主动或者被动吸烟均对有心脏或者呼吸道疾病人群有害5. 根据 NICE 公共卫生指南指导孕妇戒烟饮食1. 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少于 10% 总脂肪摄入量含量2. 用多不饱和脂肪酸代替饱和脂肪酸3. 保证蔬菜和水果的摄入4. 盐摄入量 <6 g/day5. 酒精摄入男性每周小于 21 个单位,女性小于 14 单位6. 避免或者减少摄入高反式脂肪酸食物或者富含热量的食物体育锻炼1. 增加体育锻炼对减少 CVD 风险非常重要2. 强调步行等适当强度的日常有氧运动,每周至少 150min 或者高强度运动 75 分钟 / 每周儿童和成人肥胖推荐:关于儿童和年轻人肥胖管理的方案需要考虑“终身风险”信息,可能需要在产后早期进行干预,并且定期监督儿童体重和实施家庭指导血脂推荐:将非空腹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 HDL)纳入心血管风险评估计算,非 HDL 将代替 LDL-c 成为临床实践和临床研究指标所有高危患者需接受专业生活方式指导推荐降脂药物合用人群: CVD 患者、 CVD 高危人群 ( >40 岁糖尿病、慢性肾脏并 3-5 期或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10 年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按 NICE 指南界定值)和终身心血管风险高危人群推荐他汀药物治疗现阶段仍不支持升高 HDL-c 降低心血管风险。

《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基层版(2023)》解读PPT课件

《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基层版(2023)》解读PPT课件

阿司匹林作用机制及适用人群
阿司匹林作用机制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 血栓形成,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
适用人群
对于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如高血压 、糖尿病、高血脂等患者,以及具有 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阿司匹林 可作为一级预防用药。
其他抗血小板药物简介
氯吡格雷
氯吡格雷是另一种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来减少血栓形成。与阿司匹林相比,氯吡格雷 具有更高的抗血小板活性,但出血风险也相对较高。
03
健康生活方式倡导与实践
合理膳食建议及营养搭配
均衡饮食
推荐摄入多种食物,包 括谷类、蔬菜、水果、 豆类、坚果、鱼肉禽蛋 等,保持食物多样性。
控制盐摄入
减少高盐食品的摄入, 如腌制食品、加工肉类 等,以降低高血压风险

控制糖摄入
减少高糖饮料和食品的 摄入,以降低糖尿病风
险。
适量运动锻炼推荐
有氧运动
血脂异常
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等,是动脉粥样硬化的 重要危险因素。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代谢紊乱,易导致血管病变。
主要危险因素介绍
吸烟
吸烟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肥胖
肥胖患者易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增加心血管病风险。
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运动可导致心肺功能下降,增加心血管病风险。
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可能会增加出血风 险,因此需要定期监测凝血功能、血小板 计数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副作 用。同时,对于出现胃肠道不适、过敏反 应等异常情况的患者,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指南更新内容回顾
更新了心血管病风险评估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基层版(2023 )要点【摘要】心血管病是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实践证明,在心血管病事件发生之前,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危险因素防控等一级预防措施延缓或避免临床事件的发生。

2020年,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牵头,联合相关学会共同制定了《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

为全面推进该指南的推荐建议在基层落地,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移,专家工作组进一步结合基层心血管病防治的特点,给出有关心血管病风险评估、生活方式干预、血压管理、血脂管理、2型糖尿病管理和阿司匹林的使用等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措施的推荐建议,并以问答形式进行解释说明。

心血管病是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证据表明,在心血管病事件发生之前,通过控制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可以有效延缓或避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这些以预防心血管病临床事件发生为目的,在尚无心血管病的人群中开展的以生活方式干预和危险因素防控为核心的防控措施即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

《指南基层版》的目标人群为尚未发生心血管病的18岁及以上人群,主要聚焦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 )的一级预防。

ASCVD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性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等。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推荐意见:•总体风险评估是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决策的基础(B)•对18~75岁的成人,推荐采用基于我国人群长期队列研究建立的‘中国成人心血管病一级预防风险评估简化流程图〃进行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风险分层(B)•对10年风险为中危的个体,应考虑结合风险增强因素决定干预措施(a B)1 .心血管病一级预防为什么要进行风险评估?心血管病是多个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心血管病风险不仅取决于某一个危险因素的水平,还取决于多个危险因素的相互作用,多重危险因素协同作用可能显著增加心血管病风险。

因此,在心血管病防治中孤立控制单一危险因素是不够的,应重视对心血管病总体风险的综合评估。

2 .临床实践中如何进行风险评估?心血管病风险评估的基础是基于长期队列访数据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

《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基于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病队列研究的数据建立了〃中国成人心血管病一级预防风险评估流程〃,本基层版指南对该流程进行了简化,概括为以下3步(图1 )具有下列任意1项者10年心血管病发病风险为高危1 .糖尿病患者2 . LDL-C≥4.9mmol∕L3 . CKD (慢性肾脏病)3/4期4 .正常高值血压+3个危险因素5 .高血压+≥1个危险因素I不符合上述高危条件者,进一步评估是否为中危具有下列任意1项者10年心血管病发病风险为中危1 .正常血压高值+2个危险因素2 .局I血压不合并危险因素10年风险为中危且年龄<55岁者评估余生风险具有下列任意≥2项心血管病余生风险为高危1 .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IOOmmHg2 .非HDL-C≥5.2mmol∕L3 . HDL-C<1.0 mmol/L4 .体重指数≥28kg∕m25 .吸烟生活方式干预一、合理膳食1.健康膳食结构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风险吗推荐意见:・强调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坚果、全谷物和鱼类的摄入以减少心血管病风险限制过高胆固醇摄入有助于降低ASCVD风险(B)•限制过高胆固醇摄入有助于降低ASCVD风险(a B )•用不饱和脂肪代替饱和脂肪有助于降低ASCVD风险(a B )•应避免摄入反式脂肪(酸),以减少ASCVD风险(a B )•限制过多钠摄入(每日食盐不超过5 g )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风险(a B )•碳水化合物摄入供给每日能量的50%-55% ,有助于降低ASCVD风险(aB)2 .限制胆固醇能降低ASCVD风险吗?膳食中胆固醇的来源包括肉类、鸡蛋等。

目前膳食胆固醇摄入与心血管病及死亡之间的关系仍有争议,但干预研究及荟萃分析结果提示高胆固醇摄入可导致血总胆固醇(TCl LDLC水平升高,带来潜在风险。

3 .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与ASCVD风险关系如何?饱和脂肪与总死亡风险增加相关。

用不饱和脂肪等效替代5%的饱和脂肪,总死亡率可降低27%。

使用饱和脂肪和不饱和脂肪替代精制碳水化合物可减少卒中发生、降低死亡率。

4 .反式脂肪(酸)增加ASCVD风险吗?摄入反式脂肪(酸)增加ASCVD风险。

5 .限盐能降低心血管病风险吗?减少日常钠摄入量可降低血压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6 .摄入多少碳水化合物ASCVD风险最低荟萃分析显示,高碳水化合物摄入(供能>70% )及低碳水化合物摄入(供能<40% )均增加死亡风险,供能占50% ~ 55%定义为适度的碳水化合物摄入。

二、身体活动推荐意见:•成人每周应进行至少150min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或75min高强度身体活动(或等效的中等强度与高强度身体活动组合),以降低心血管病风险(B )•对于因疾病或身体状态等无法达到上述推荐活动量的成人,低于推荐量的中等或高强度身体活动也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风险(a B )•减少静态生活方式可能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风险(a B )1 .中高强度身体活动能降低心血管病风险吗?中至高强度身体活动与心血管病事件和死亡减少相关。

建议成人每周应进行至少15Omirl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min高强度身体活动(或等效的中等强度与高强度身体活动组合'每周累计进行300min以上的中等或150 min以上的高强度身体活动,心血管病风险进一步下降;进一步增加身体活动达到极高水平,会带来持续但逐渐减少的附加效益,但潜在风险不明确,不做常规推荐。

2 .因身体原因无法进行中至高强度身体活动时怎么办?鼓励所有成年人达到建议的最低活动量,不能达到最低标准者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选择适宜的活动强度与时间,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3 .减少静态生活方式对降低心血管病风险有帮助吗?久坐等静态生活方式与心脏代谢危险因素增加相关,并显著增加心血管病风险。

减少久坐行为,特别是未达到当前推荐身体活动水平者,可能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三、控制体重推荐意见:•超重和肥胖者,推荐采用限制热量摄入、增加身体活动等综合管理措施减轻并维持体重,以降低心血管病风险(B)限制热量摄入、增加身体活动能有效减重吗?汇总分析显示,坚持限制热量摄入、增加身体活动等行为模式改变12~ 18个月,可有效减轻并维持体重,可降低血压以及LDLC和血糖水平,减少新发糖尿病且不增加其他IL'血管病风险。

推荐将每周15Omin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作为初始减重措施,每周200~300min高强度身体活动用于维持体重、减少反弹。

热量摄入男性宜控制在1 500~1 800kcal∕d ,女性则为1 200~1 500kcal∕dβ四、戒烟推荐意见:•成人及青少年应禁止吸烟,以减少心血管病及死亡风险(a B )•成人及青少年应避免二手烟暴露,以降低心血管病风险(a B )•吸烟者应尽早戒烟,以降低心血管病及死亡风险(a B )1 .吸烟增加心血管病风险吗?吸烟是心血管病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量越大、时间越长,心血管病发病及死亡风险越高。

二手烟暴露有无心血管病风险?二手烟暴露同样增加冠心病、卒中等心血管病风险。

2 .戒烟能降低心血管病风险吗?戒烟可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与死亡风险。

五、控制酒精摄入推荐意见:•避免饮酒,以减少心血管病及死亡风险(a B )饮酒与心血管病风险关系如何?过量饮酒增加死亡及心血管病风险,包括心房颤动、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等。

饮酒量与高血压、心房颤动及出血性卒中密切相关。

六、保持健康睡眠推荐意见:•保持健康睡眠,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风险(a B )睡眠障碍增加心血管病风险吗?大量观察性研究及汇总分析结果显示失眠与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相关。

睡眠时间过短增加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的风险,而每日保持7 ~ 8h充足的睡眠时间及良好质量的人群∕lL'血管病风险明显降<氐。

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推荐意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风险(B)心理状态对心血管影响如何?抑郁、焦虑、暴怒、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精神心理异常与心血管病发生有关。

血压管理一、有助于[!赵氐血压的生活方式1 .哪些高血压患者需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推荐意见:•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坚果、全谷类和鱼类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A )•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逐步降至<5g ( B )•控制体重,使体重指数<24kg∕m2 ;腰围<90∕85cm (男性/女性)(B )•成人每周应进行至少150min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或75min高强度身体活动(或等效的中等强度与高强度身体活动组合)(A)•避免饮酒有助于降{氐血压(aB)2 .合理膳食能降低血压吗?富含蔬菜、水果、低脂(或脱脂)奶,维持足够的钾、镁、钙等离子摄取的DASH 饮食可使高血压患者收缩压降低11.4mmHg x舒张压降低 5.5mmHg ,一般人群可分别降低6.7和3.5mmHg ,并可有效降低冠心病和卒中风险。

3 .应采取哪些措施通过减盐降压?血压升高个体每日食盐摄入应小于5g。

除减少烹饪添加食盐外,还要减少使用含钠的调味品(酱油、味精、鱼露等λ另外,少吃加工类食物(糕点、火腿、罐头等\推荐多吃蔬菜、水果、低脂乳制品、鱼、全谷类、纤维类、富含钾和其他矿物质的食物。

4 .减重降压效果如何?超重和肥胖人群减重5% ~ 10%时可降低血压,且随体重降低幅度增加血压进一步下降,减少服用降压药的种类。

5 .高血压患者应如何通过身体活动降{氐血压?身体活动可改善血压水平。

通过规律的有氧运动(快步走、慢跑、骑自行车,每周3 ~ 5次,每次30 ~ 60 min ),可使血压有效降低,高血压和正常血压人群均可获益。

6 .限酒能否带来降压益处?限制饮酒与血压下降显著相关,并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对于酒精摄入量大(每日酒精摄入量>24 g )的高血压患者,减少酒精摄入可显著降低血压。

二、降压药物治疗推荐意见:•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根据高血压患者的总体风险决定给予降压药物,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和死亡总风险(A )■血压超过140∕90mmHg的心血管病高危患者,应启动降压药物治疗(A )■血压超过140/9OmmHg的心血管病低、中危患者,应考虑启动降压药物治疗(a A )■血压130-139/85〜89mmHg且合并糖尿病和/或CKD 3/4期的高危患者,可考虑启动降压药物治疗(b C )•一般高血压患者的最佳血压目标为<130/8OmmHg ,基本血压目标值为<140∕90mmHg ( A)•糖尿病患者的降压目标为<130/8OmmHg ( A)•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目标可考虑为<140/9OmmHg (虚弱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目标需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做个体化判断)(bB)•利尿剂、B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 )均可作为降压治疗的初始选择(A )1 .降压药物治疗对心血管风险降低作用如何?降压药物治疗可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脑、肾并发症和死亡总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