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水损害及其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水损坏及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水损坏及防治措施摘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交通荷载量越来越重,市政道路的发展和改变也随之迎来巨大的变化。
沥青路面各方面的优秀性能也使得其成为了道路设计的最优选择,如何控制和解决沥青路面的病害问题是当前最主要的任务。
水损坏作为沥青路面中破坏情况最严重,发生频率最高的病害,结合名山区气候和名山产业园项目沥青路面施工作业工艺,依据实际并进行分析、深入研究沥青路面的水损坏成因、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要素和防治措施。
关键词:水损坏;质量控制;防治措施1沥青路面水损坏的定义水损坏是指在水或冻融循环作用下,沥青路面由于交通载荷作用,进入路面空隙中的水不断受到动水压力或真空吸力的反复循环作用,水分逐渐渗入沥青与矿料的界面,使沥青附着性降低,附着力逐渐丧失,沥青膜从矿料表面脱落,沥青混合料变得松散、掉粒、逐渐形成坑槽。
总结来说沥青路面水损坏一般是指沥青路面结构层渗入水后,水在交通荷载及化学力的共同作用下而产生的早期损坏现象,如松散、掉粒、脱落、沉降等。
2水损坏分类及特点图1.1 自上而下的水损坏过程描述图此类水损坏特点有:①上面层或中面层空隙率大,渗水严重。
②沥青混合料局部压实不均匀,离析情况严重。
③或层间污染严重,上面层与中面层有脱开现象,面层在短期内容易损坏。
图1.2 自下而上的水损坏过程描述图此类水损坏的特点:①多发生在雨季或春融季节,在多雨及温差较大地区特别明显。
②多发生在行车道上,非机动车没有或很少,说明与重车、超载有关。
③大多数局部现象,一般不是全路同时出现,显然与结构层局部质量不佳有关。
3沥青路面水损坏过程机理分析水分通过缝隙或其他途径渗入到沥青路面结构层内,以其他物理状态的形式存在并侵入到沥青与矿质集料内,在表面压力或化学力的作用下,使沥青膜和矿物集料完全脱落,沥青与矿物集料间的衔接被削弱或完全脱落,附着力丧失。
随着雨水的侵入,半刚性基层受水侵蚀后水稳性能和承载力下降,再加上交通荷载的影响,高速行驶的车辆瞬间产生真空吸力,导致路面迅速受损、损坏。
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防治与养护

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防治与养护沥青路面作为城市道路建设中常用的路面材料,具有耐磨损、耐压、耐老化等特点,但是在日常使用中,由于车辆的频繁行驶、雨水的浸润、日晒雨淋等因素,容易造成水损害,这不仅影响了路面的使用寿命,也给行车安全带来了隐患。
对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防治与养护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水损害的原因分析、预防措施和养护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水损害的原因分析1、雨水浸润在雨水的浸润下,路面的沥青层容易软化溶解,使得路面变得松软,同时也容易造成路基的下沉和沥青层的龟裂,加速了路面的老化。
2、车辆行驶造成的水损害长时间的车辆行驶会造成路面局部的压力增大,导致局部沥青层的龟裂和损坏,为雨水的浸润提供了便利条件。
3、温差和紫外线照射气温的变化和紫外线的照射会使得路面的沥青老化加速,使得路面变得脆弱,容易受到水损害。
二、预防水损害的措施1、合理的排水系统在路面建设中,应该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保证雨水能够迅速排除,减少路面的积水时间,降低雨水带来的侵蚀。
2、选择合适的沥青材料在进行路面修建时,应该选择质地坚硬、抗老化性能好的沥青材料,能够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3、及时维护对已经出现裂缝、坑洼等病害的路面,需要及时进行维护补救,以防止水损害的进一步扩大。
三、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养护方法1、定期检查定期对路面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病害的扩大。
2、及时清理积水发现路面积水时,要尽快进行清理,保证路面畅通,减少路面损害的发生。
3、适时进行防水处理对老化严重的路面进行适时的防水处理,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4、及时维修一旦发现路面的龟裂、坑洼等问题,要及时进行维修,避免水损害的发生。
四、结语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沥青路面水损害对路面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日常管理中应该重视水损害的预防和养护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建设合理的排水系统。
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的危害及防治措施摘要: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层受雨水和车轮辗压的作用,容易出现表面层松散、坑洞、拥包、纵横向裂缝以及雨水沿缝下渗形成的啃边、局部沉陷、翻浆等现象。
这些病害一般都发生在雨季,基本上都与水有关。
关键词:公路建设沥青路面;水损害;防治措施Abstract: highway asphalt pavement surface layer by rainwater and wheel rolling pressure, prone to surface layer of loose, potholes, lump,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cracks and rainwater infiltration along the seam formed at edge, local subsidence, boiling phenomenon. These diseases are generally occurs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basically concern with water.Key words: highway construction asphalt pavement; water damage; prevention measures前言;水损害现象是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调查表明,许多公路通车不久便出现各种各样的水损害现象,同时还发现,沥青路面其它早期损害现象直接或间接地都与水有关,大大降低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可以说水是引起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主要因素。
这是由于我国道路结构多为半刚性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容易产生开裂,这种裂缝很快就反射到沥青面层形成反射性开裂,使得沥青路面过早地出现了裂缝。
由于在水的作用下.水分通过裂缝不断的进入路面结构层内,逐渐浸入沥青与集料的界面上,使沥青粘附性降低并逐渐丧失粘结力,沥青膜渐渐地从集料表面剥落,沥青混合料掉粒、松散,继而形成沥青路面唧浆、坑槽、坑洞、网裂、辙槽等损坏现象,最终造成路面结构性的破坏。
沥青路面水损害原因分析和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水损害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沥青公路应用在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沥青路面水损害问题也成为了沥青路面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就沥青路面水损害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防治措施与意见。
标签:沥青路面;水损害;原因分析;防治措施前言:沥青路面的水损害破坏是指沥青路面在水分存在的条件下,经受温度胀缩和交通荷载的反复作用,一方面水分逐渐渗入到集料与沥青的界面上,降低沥青与石料之间的粘附性能;另一方面水分的浸泡或动水压力作用等原因,使沥青膜剥离脱落,导致集料间粘结力的损失,引发沥青路面破坏。
沥青路面水损害的产生不仅会缩短路面的使用寿命,降低路面的使用性能,而且直接影响了公路的服务水平。
因此有必要对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防治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一、沥青路面水损害原因分析沥青路面水损害原因分析不仅是提出防治措施的基础,也是分析水损害原因的出发点。
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形成原因,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具体如下:(1)在开始阶段,地下水或大气降水等水分逐渐侵入到沥青与集料的界面上,以水气或水膜的形式存在,降低沥青与集料之间的黏附性能;(2)在自然环境或者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动水压力使沥青膜与集料的粘结性能进一步恶化,并开始剥离;(3)当粘结力不断地减小,不足以维持沥青与集料形成一个整体,集料开始松散、脱落;(4)沥青路面出现一系列病害,公路服务等级和水平降低。
以上是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形成原因,预防处治主要包括:设计预防、施工预防、养护期预防三个阶段。
只有每个阶段能严格控制质量,才能更为有效地防治沥青路面的水损害。
二、沥青路面水损害防治措施(一)加强沥青路面的设计,提高水稳定性1、面层的设计在沥青路面表面层的设计上应该严格遵循平整密实、抗裂耐久和抗滑耐磨的原则,并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选用高质量的沥青材料,同时对碎石材料的选用上也要尽可能选择强度和耐磨耗较强碎石,从而保证表面层的良好性能。
谈水对沥青路面造成的破坏及预防-文档

谈水对沥青路面造成的破坏及预防许多道路建成运营后,发生早期损害较为严重,特别是沥青路面,主要表现在坑槽、松散、脱皮、麻面等方面。
产生这些病害的主要原因是水的破坏,应着重从设计、施工、管理的角度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减少沥青路面水的渗透,尽量降低水的破坏。
一、沥青路面水损害的机理沥青路面的水损害破坏,是指沥青路面在存在水分的条件下,经受交通荷载和温度涨缩的反复作用,一方面水分逐步侵入使沥青的粘结力丧失而发生的路面破坏过程。
水损害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它是指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水或冻融循环的条件下,由于汽车轮动态荷载的作用,进入路面空隙中的水不断产生动水压力或真空负压抽吸的反复循环作用;水分逐渐渗入沥青与集料的界面上,使沥青粘附性降低并逐渐丧失粘结力,沥青膜从集料表面脱落(剥离),沥青混合料出现掉粒、松散,继而形成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坑槽。
水的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和中央分隔带绿化灌溉用水,不同的水源由不同的途径侵入和滞留在路面和路基中对道路造成损害。
大气降水大部分经由路面排水系统排走,一小部分水进入沥青路面,滞留在基层上面。
沥青面层的下面层又往往是空隙率较大的沥青碎石或Ⅱ型沥青混合料,空隙中充满水份;集料与沥青膜剥离、发生松散后,沥青混合料不再成一整体。
集料在荷载作用下对基层表面产生撞击,基层的粉质部分如水泥、石灰、粉煤灰以及土质部分便成为稀浆,通过路面的缝隙向上挤出,在沥青路面上可以见到白色的唧浆,面层可见局部的网状裂缝,这是水损害破坏最明显的标志。
当路面上出现一块块泛白色的网状裂缝区的时候,实际上下面层已经成为沥青膜完全脱落的松散集料,承重力减小,出现坑槽。
二、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原因分析(一)混合料设计问题造成沥青路面水损害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沥青混合料空隙率过大。
设计时,有时为了考虑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保证路面行车有一定的构造深度,混合料设计空隙率一般都在6%以上,而据有关资料介绍,空隙率在8%~12%之间,路面水最容易侵入面层混合料内部,一旦沥青面层内部含有一定的水分,水将在沥青混合料内部自由流动,再加上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面层中的水产生压动力,这部分水逐渐侵入到沥青与集料的界面上,使沥青膜渐渐地从集料表面脱离,最终导致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结力丧失,造成水损害破坏。
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防治与养护

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防治与养护沥青路面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往往会遭受各种水损害,如龟裂、泛油斑、表面变粗糙等问题。
这些水损害不仅影响着路面的美观和使用寿命,还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
对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防治与养护显得尤为重要。
一、水损害的原因分析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水分侵入:沥青路面如果存在裂缝、坑洼等损坏部位,会导致地下水分侵入路面,加速路面龟裂和变形。
2. 雨水浸泡:雨水长时间浸泡路面,会导致路面裂缝扩大,轻则使路面变得不平整,重则会导致路面开裂、变形。
3. 油污污染:车辆漏油或者油品泄漏在路面上,会形成一层薄薄的油膜,降低路面的抗水性能,增加路面滑动系数,对路面的使用造成影响。
二、水损害的防治措施1. 加强路面维护:对路面裂缝、坑洼等损坏部位进行及时维修,以减少水分侵入路面的可能性。
2. 加强排水系统建设:合理设计路面排水系统,确保雨水及时排走,减少雨水对路面的影响。
3. 预防车辆漏油:加强对车辆的日常维护管理,减少车辆漏油对路面的影响。
三、水损害的养护方法1. 定期清洗:定期对路面进行清洗,清除表面的污物和积水,减少水分对路面的影响。
2. 涂覆表面材料:对路面进行涂覆表面材料,提高路面的抗水性能,减少水分对路面的侵蚀。
3. 细粒料补铺:对裂缝较大的路面进行细粒料补铺,增加路面的平整度和抗水性能。
通过以上养护方法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水损害对路面的影响,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保障行车安全。
四、水损害的应急处理在路面出现水损害问题时,应及时进行应急处理,以减少水损害对路面的影响,维护行车安全。
具体应急处理方法包括:1. 及时清理积水:发现路面积水时,应及时清理,保障路面畅通。
2. 快速修补损坏部位:对路面裂缝、坑洼等损坏部位,应及时进行快速修补,减少损害的扩大。
3. 加强交通管制:对水损害严重的路段,应加强交通管制,保障行车安全。
沥青路面水损害对路面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水损害的防治与养护工作。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坏机理及施工养护对策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坏机理及施工养护对策高速公路作为现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高速公路的路面质量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和舒适度,因此高速公路的路面施工养护尤为重要。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坏机理高速公路的路面主要由沥青混凝土组成,沥青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矿料、填料和沥青胶凝材料。
当高速公路经历连续雨水冲刷或者大雨冲洗时,路面会出现水损坏现象。
主要表现为路面表面的水泡、龟裂等,最终会导致路面的开裂、剥离、坑洞等严重的损坏情况。
1. 雨水浸泡与冲刷:雨水渗透到路面内部,导致路面内部结构受损,同时大雨冲刷也会带走路面表层的沥青成分,使路面失去保护。
2. 水膨胀与收缩:因为路面内部水分的吸附和排放,引起路面材料的膨胀和收缩,导致路面材料的疲劳破坏。
3. 冰冻融化:在寒冷的季节内,路面内的雨水会冻结与融化,导致路面材料的开裂、剥离等。
4. 水下软化:路面长时间浸泡于水下,路面的支撑层会失去原有的力学性能,导致路面的变形和破坏。
为了降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坏的风险,采取适当的施工养护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针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坏施工养护对策的建议:1. 沥青配合比的合理选择:在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中,应采用适当的添加剂和改性剂来提高路面的防水性能和抗水损坏性能。
2. 路基排水系统的设计:在建设高速公路的时候,应合理设计路基的排水系统,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除,减少水在路面上停滞的时间,降低水损坏的发生概率。
3. 路面材料的选择:选择抗水损坏能力较强的路面材料,如耐水性较强的沥青混凝土材料,或者在路面表层使用耐水性较强的涂料或封层材料。
4. 路面施工养护:对于现有的高速公路路面,定期进行路面的检测和维护工作,及时修补已经产生的水损坏部位,保持路面的整体性和平整度。
5. 雨水收集利用:对于高速公路沿线的雨水,可以采用雨水收集利用的方式,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公路绿化或者其他用途,减少雨水对路面的冲刷和渗透。
浅谈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1. 路面材料的选择对水损害的影响较大,高粘度沥青和改性沥青能够有效提高路面的防水性 能。
研究结论
• 施工工艺对路面的防水性能也有很大影响,合理的施工方法能够显著提 高路面的抗水能力。
沥青路面水损害的
04
防治措施
优化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考虑防水性能
在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中,应将防水性能作为重要考虑因素,以增 强路面的抗水损害能力。
采用抗滑性能良好的表面层
通过采用抗滑性能良好的表面层材料,可以增加路面的摩擦力,降 低交通事故的风险。
合理设置排水设施
应合理设置排水设施,如排水沟、排水管等,确保路面的水能够及 时排出,防止积水对路面造成损害。
• 车辆载荷对路面防水性能的影响不可忽视,过大的载荷可能导致路面产 生裂纹,从而引发水损害。
•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也对路面的防水性能产生影响,特别是在南方 高温多雨地区,这些因素会导致路面水损害问题更加严重。
•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包括优化路面材 料选择、改进施工工艺、降低车辆载荷以及加强环境因素监测等。这些 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发生,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 和安全性。
水损害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交通事故风险增加
由于路面平整度和强度的下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失控 和发生交通事故。
道路通行能力下降
水损害会导致道路通行能力下降,车辆行驶速度降低,影响 道路的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
沥青路面水损害的
03
原因分析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如路面排水系统设计不科学,导致雨水无法及时排出 ,滞留在路面上,加速了沥青路面的水损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路面水损害及其防治措施
摘要:当前我国公路建设发展速度迅速,极大提高国内公路运输能力。
但是随着车辆超载和公路本身存在的缺陷,沥青路面存在很多破坏,但是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水的作用导致路面产生松散、掉粒、网裂等损害。
本文分析了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保证公路质量和使用寿命。
关键词:沥青路面水损害影响因素防治措施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建设发展日新月异。
但是由于我国道路运价结构的不合理和高等级道路的管理体系不完善,以及道路设计、施工工艺等多方面因素,车辆超载和渠化交通日益严重,沥青路面耐久性和路面结构的早期破坏问题也日益突出。
调查表明,许多高速公路通车一至两年以后,甚至不到一年,其沥青面层就产生了大量麻面、松散、掉粒、卿浆、坑洞、网裂等破坏现象,结构内部剥蚀程度相当严重。
这一切都严重削弱了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大大缩短了其使用寿命,阻碍了沥青路面结构及其应用技术的进一步推广。
研究表明,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70%-80%与路面的水稳性有关,即是由水损坏引起的。
由于其直接影响路面平整度,降低了路面使用性能和服务质量。
因此,水损坏已成为我国沥青路面最严重的破坏形式之一。
无论是在湿热的南方,还是寒冷的东北,即使在干旱的西北,在通车后不久,都不同程度出现水损害问题。
因此研究如何防止和解决沥青路面水损害问题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和重大的经济意义。
1 沥青路面水损害
沥青路面水损害,是指沥青路面在有孔隙水的工作条件下,由于交通动荷载和温湿胀缩的反复作用,进入路面孔隙的水不断产生动水压力或真空负压抽吸的循环作用,致使水分逐渐侵入沥青与集料的界面,造成沥青膜从集料表面剥落、沥青混合料内部逐渐丧失粘结力、路面结构使用性能下降,并伴随麻面、松散、掉粒、坑洞或唧浆、网裂、辙槽等病害发生,同时诱发其他路面病害的损坏现象。
2 沥青路面水损害的主要类型
(1)水损害破坏发生在雨季,也可能是黄梅季节,也可能是冰雪融化的季节,有时一场大雨就导致路面大面积严重破坏。
(2)行车道破坏严重,超车道一般没有破坏,显然破坏与荷载有关,尤其与重车、超载交通有关。
(3)路面破坏之初一般都先有小块网裂、冒白泡,然后松散成坑槽。
(4)发生水损害破坏严重的地方一般是透水较严重且排水又不畅的部位,如挖开可见下面有积水或浮浆;一般不会全路同时破坏,显然与沥青混合料不均匀或离析有关;有些不均匀严重的路段可能是泛油与水损害同时发生。
3 沥青路面水损害形成原因及机理分析
沥青路面的强度来自沥青本身的粘结力,集料之间的嵌锁作用、内摩擦力以及沥青与集料的粘附作用,粘附作用是保证前两个因素发挥强度作用的条件。
沥青路面水损害,一般认为与两种作用过程有关,一是粘附性不足:由于集料对水分的吸引力比沥青大,水分可进入沥青与集料之间,沥青与集料表面的接触角减小,粘结力降低,从而导致沥青薄膜剥落,使集料裸露而破坏。
二是沥青与集料的粘聚力减弱:由于水分浸入路面,使沥青变软,粘度降低,导致沥青路面的整体强度减小。
这两种作用过程往往是同时存在又相互影响。
从设计、施工、养护等几个角度分析,发生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原因可以归结为沥青混合料空隙率过大、路面渗水、排水设施不完善、压实度不足、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能力不足和厚度偏薄等。
4 沥青路面水损害防治措施
4.1 原材料
(1)选择与沥青粘附性好的集料,比如玄武岩;石屑的质量必须符合新修订的规范要求,减小含泥量,积极使用机制砂;矿粉必须是石灰岩矿粉,不使用酸性石料的石屑。
(2)采用酸值较小的沥青,采用改性沥青,加强与集料的粘结;采用针人度较小的沥青。
(3)掺加消石灰或具有长期有效的抗剥落剂。
4.2 配合比设计
(1)严格控制设计空隙率。
(2)确保水稳定性检验指标合格。
4.3 加强路面施工质置的管理
(1)采取措施,加强路面基层质量,减少基层开裂,并对裂缝封闭处理,减少因此而引起的沥青面层反射裂缝,对面层反射裂缝必须封闭处理,防止水进入面层结构。
(2)控制沥青混合料施工各环节的温度,满足运输、摊铺、碾压的要求,保证面层密实、平整、不离析且满足横向排水要求。
(3)为避免由于骨料被压碎而产生的不利影响,双钢轮再碾压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既要保证骨料不被压碎,又要保证压实度。
4.4 沥青路面的结构形式设计
(1)在基层与面层之间设置过渡层
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沥青层下设置级配碎石过渡层或者铺设稀浆封层可以有效地改善沥青路面的水损害。
过渡层有两个作用:首先是排水,经过沥青层的水分在达到半刚性基层前先进入级配碎石层,它可以横向排走,不会损伤半刚性基层表面,产生浮浆;其次是隔断半刚性基层收缩开裂引起反射裂缝。
(2)采用合理的公称最大集料粒径与沥青面层压实厚度相匹配。
(3)适当调整半刚性基层的矿料级配和对设计强度的要求。
半刚性基层过分致密、强度过大、刚度过大,是造成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重要原因。
适当调整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的矿料级配,使其粗集料的比例进一步增加,适当减少水泥、石灰、粉煤灰剂量,降低其强度和刚度是必要的。
按目前认识,以控制水泥稳定碎石的7d抗压强度在3Mpa~4Mpa为好,即下限不低于3Mpa,上限不高于4Mpa。
4.5 加强预防性养护
(1)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或冷补材料及时补坑。
由于修补坑槽使用的混合料量少,可常备一些冷补材料。
(2)采用专门的施工机械进行扩缝、清缝、补缝、灌缝作业。
(3)对渗水严重的路段立即采用微表处全面封水或喷涂表面复苏剂。
5 结论
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各种现象中,沥青路面的早期水损坏是最主要的一种类型。
因此,研究如何防止和解决沥青路面的早期水损害问题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和重大的经济意义。
虽然目前来说对于实体工程的排水处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需要在理论、设计、施工、养护和测试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沈金安.沥青路面的水损害与抗剥落剂性能评价.石油沥青[J].1998,(2),1-8.
[2]贾渝,张全庚.对我国当前沥青路面技术标准的若干看法[J].华东公路,19(中国沥青网)99(4).
[3]张宏超,孙立军.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全程评价方法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2002,(4),30-31.
[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4.
[5]杨成忠,邹启贤.沥青路面水损害机理与防治措施的研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3,(4),7-9.
[6] 沙庆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及预防[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