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

合集下载

沥青路面渗水的试验检测方法和原因分析及预防

沥青路面渗水的试验检测方法和原因分析及预防

沥青路面渗水的试验检测方法和原因分析及预防摘要:对于我国当前的沥青路面来讲,损坏较为严重的就是水损害,主要的原因就是当前的沥青路面原材料大部分是半刚性基层建材,导致路面的水直接从表面渗透到路面中下层,如果渗入路面下层的水无法及时排除,在其表层的压力下,水体产生压力直接作用在沥青层,使其出现脱落、松散以及网裂的问题。

为了能够将渗水问题进行有效控制,就需要对其进行渗水试验,从而确保路面的质量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关键词:沥青路面;渗水原因;试验检测一、沥青路面的渗水原因对于沥青路面而言,水损害是造成路面质量下降以及使用寿命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般在通车之后的第一个雨季,沥青路面往往出现很多病害,比如,龟裂、坑槽、表面松散等。

通过研究发现,出现的这些现象基本上都是由水损因素导致的。

沥青路面主要就是利用沥青将结合料和集料有效的粘结在一起形成的,路面的水损主要就是对沥青的粘结性能的破坏,以致于沥青剥落。

导致性能降低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水力冲刷在路面产生渗水时,通行的车辆很可能降水挤压到混合材料的空隙内部,车辆过后水又从轮胎被戏曲出,如此循环,导致出现剥落情况。

在其空隙的开口处以及连接位置,通常都能出现冲刷问题。

其中比较严重的就是其压实度不够,车载行使过后,水进入孔隙后被压实,从而加大了孔隙内部压力。

当温度升高后,水体膨胀对路面造成影响;当温度降低后,水体出现结冰问题,也将破坏路面结构。

(二)置换作用因为水具有较强的极性,而集料与沥青的黏结性相对较弱,在常温下,沥青的黏结性低于水体的渗透性。

尽管沥青可以将集料全部包裹住,但是其粗糙的位置以及尖角处,也易使其沥青的薄膜变薄,从薄膜处水分就可以渗透到集料当中,以致于沥青与集料的黏结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破坏,并且也对沥青的薄膜造成破损。

若是路面出现渗水,水进入缝隙内就很难流出,因此就造成停留在路面内的水分在集料的表面产生置换,损害沥青路面质量,导致使用年限下降。

浅析沥青路面水损害成因及防治措施

浅析沥青路面水损害成因及防治措施

第37卷第18期2021年9月甘肃科技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37No.18Sep.2021浅析沥青路面水损害成因及防治措施冯铎(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00)摘要:沥青路面水损害指沥青路面因孔隙及水的交互作用及交通荷载和气候因素的反复作用下,造成沥青膜从粒料表面剥落,进一步诱发唧浆、结构松散、坑洞等次生病害发生。

文章通过对沥青路面水损害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及沥青路面水损害机理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原材料选择、路面结构设计、施工工艺、防排水系统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为公路工程水损害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沥青路面;水损害;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U416沥青路面水损害现象影响路面使用性能及行车安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大多与水有关,在各种早期破坏类型中,水损害是最主要也是危害最大的。

沥青路面的水损害,是指沥青路面因孔隙及水的交互作用及交通荷载和气候因素的反复作用下,使进入路面孔隙的水不断产生水压力或积水的循环作用,致使水分逐渐侵入沥青与粒料的接口,造成沥青膜从粒料表面剥落,从而导致沥青混凝土内部黏结力逐渐衰退,路面结构功能下降。

此外,由于沥青膜剥落进一步诱发唧浆、结构松散、坑洞等次生病害发生。

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并解决水损害问题,是当前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UF。

1沥青路面水损害成因分析水侵害对沥青路面影响中最具代表性的表现是剥落,所谓剥落是沥青混合料在受外力作用(如水分、温度、交通量、空气)下,使得沥青黏结料界面与矿料之间的粘附性损失或沥青胶结料本身的凝聚力降低,造成沥青与矿料分离,进而降低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而沥青混合料的强度主要来自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附性与矿料之间的嵌挤作用,若发生剥落现象则会使沥青与矿料间丧失黏结力,对路面的结果、使用性能及服务年限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造成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因素很多,且不是单一成因或机理可以解释,通常由多种不同因素构成,主要成因分述如下:1.1材料因素1.1.1沥青沥青胶结料的吸附特性及抗剥能力受到沥青等级、质量、化学成分、黏度、酸性物质含量、蜡含量及与粒料的接触面积等因素,这些性质会影响沥青和粒料在拌合中的吸附能力及裹附能力。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害防治研究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害防治研究

高速 公路沥 青路面 早期水 损害 的防治是 个综 合的过 程,仅 一种方法 是不可 能实现 完全防 止水损 害的发 生。应 当仔细分析 水损 害 的 原 因 ,在 处 理 过 程 中 ,对 几 种 方 法 综 合
利 用 以取 得 较 好 的 防 治 水 损 害 的 效 果 。 要 解 决 沥 青 路 面 的 水 损 害 问题 应 进 行 综 合 分 析 , 设 、 材 料 性 能 要 求 设 计 以 及 沥 青 混 合 料 级 配
1 改进 沥青路面 材料结 构及性 能,提 高 . 水 稳 性
[] 3 李祝 龙等. 沥青路 面的水损 害的预 防
方 法 . 北公 路 … . 0 1 1 西 2 0.
18 0
落剂 ) 。 ( )采 用 高分 子 改 性 沥 青 。 4 3足 够 的压 实 . 为 了尽 可 能 提 高 沥 青 混 凝 土 面 层 的 不 透 压 实 度 。足 够 的 压 实 可 以减 少 空 气 空 隙 的连 通 性 , 这 样 会 防 止 水 分 进 入 混 合 料 中 以减 少 施 工 工 地 所 用 的 压 路 机 品 种 、 吨 位 和 技 术 性 能 都 有 了显 著 的 提 高 , 客 观 上 已具 备 提 高 压 实 标 准 的 条 件 。 实 践 证 明 ,只 要 严 格 要 求 , 加 强 管 理 ,完 全 可 以达 到 压 实度 9 % 要 求 。 8的 中 国工 程 院 沙 庆 林 院士 建 议 ,表 面 层 的 压 实 度 为 不 小 于 9 % 中面 层 和 ( )底 面 层 为 不 8, 或
能。
因素引起 的,而是 多个 因素共 同作 用 的结
果 。所 以 在 分 析 沥 青 路 面 的 水 损 害 时 , 应 根 据 具 体情 况 分析 其 成 因 。

浅谈沥青路面水损害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浅谈沥青路面水损害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2009年6月第10卷 第2期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une 2009Vol .10 No .2 浅谈沥青路面水损害的成因与防治措施范文清(唐山远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唐山063600)摘 要:随着近几年道路建设的突飞猛进,沥青路面作为高等级路面被广泛采用,然而,沥青路面极易出现早期损害现象,水损害是其中首要的也是最严重的现象之一应引起关注。

本文通过分析沥青路面水损害的特点,针对其产生原因,提出防治措施,以期通过科学的方法避免或减轻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水损害。

关键词:沥青路面;水损害;材料;施工;设计 一、沥青路面水损害的特点为了解沥青路面水损害特点,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同时对国际上有关水损害的文献论述进行了调查研究。

通过这两方面的调查,可以发现,水损害具有以下特点。

(一)自上而下的表面层水损害许多初期的路面水损害是从上往下发生的,它往往局限于表面层发生松散和坑槽,如果及时修补,路面性能可以很快恢复。

在降雨过程中,雨水首先渗入滞留在表面层沥青混凝土的空隙中。

当下层的沥青混合料密水性好,且沥青层层厚较大,向下渗透相对比较困难,在大量高速行车的作用下,反复产生的动水压力逐渐使沥青从集料表面剥离,局部沥青混凝土变成松散,碎石被车轮甩出,路面产生坑槽。

实际上,无论表面层沥青混凝土是密实式或半开式,甚至是采用了改性沥青或抗剥落剂的S MA 结构,许多工程都有类似的表面层坑洞,只是坑洞的个数和面积的比例有显著差别。

自上而下的沥青路面水损害主要是表面型坑槽,它的形成条件是水能够渗入表面层,但继续往下渗比较困难,同时表面有大的空隙。

从上而下的水损害即使出现表面型坑槽,也容易修补。

但是如果不及时维修,损害面积的扩散也很快。

所以要尽快维修,尽量减少对路面的损害。

(二)自下而上的水损害该类水损害之初,一般都先有小块的网裂、冒白浆(pep 浆),然后松散成坑槽。

当沥青路面存在薄弱环节,例如由于离析造成上下有连通的空隙,水在这些地方比其他地方更容易进入路面内部,并很快进入到基层表面;由于半刚性基层过分致密,不能迅速将水排除时水滞留在沥青层和基层的界面上,形成蓄水层;在汽车荷载的作用下,基层上面的水产生动水压力,不断冲刷基层表面,并形成灰浆;灰浆从上下连通的孔隙中被荷载挤出,成为唧浆。

沥青路面水损坏因素探析

沥青路面水损坏因素探析

沥青路面水损坏因素探析A Probe Into the Factors of Water-Damage to the Bituminous Pavement ■ 肖 畅1刘晓强2■ Xiao Chang Liu Xiaoqiang[摘 要] 本文介绍了沥青路面水损坏产生的机理,并从各个方面分析了可能导致沥青路面水损坏的原因,还提出了相应的的防治措施,以减少沥青路面的水损坏,延长其使用的寿命。

[关键词] 沥青路面 水损坏 原因 防治[Abstract]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mechanism of the water- damage to the bituminous pavement and analyzes thepossible reasons from different angles. Besides, they puts forward the pertinent preventive measures so as to reducethe water-damage and prolong the function duration.[Keywords]bituminous pavement, water-damage, reasons, prevention公路工程路面层破坏一个很主要的因素就是发生了水损坏,水损坏的发生与水的作用密切相关,尤其是在雨后,而水的来源除了大气降水外还有由路基中挤到面层的水,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完成后,外界水与空气穿透沥青膜进入混合料内部,矿料有亲水性,造成沥青膜与矿料的剥离。

而且沥青路面在饱水的情况下,经重载车辆的车轮冲击机冻水压力的反复作用,沥青膜与矿料渐渐剥离,粘结力减少,从而导致路面松散,且极有可能扩展成坑槽,造成路面的破坏,而依据水的滞留位置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破坏现象。

因此,探析沥青路面水损坏因素并进行相应的防治措施是极其重要的。

沥青路面水损害原因及对策

沥青路面水损害原因及对策
中、 下面层潮湿, 并出现油石分离、掉拉、松
灰(占 )就足够了。 细集 4%的 隙 如 分 不 匀 话, 后 也 则需1% 1.5%石 集料 空 率 果布 均 的 其 果
料由 较大的表面 它可能 干有 积, 需要较大比 率 重载、大交通! 、超载车的作用。观 的熟石灰才能充分保护集料免遭剥落破坏. 掺 察沥青 路面水损害 发生 破坏 的区域可以发 现, 集料的处理方法有下面几种: ①干熟石灰,
有良好的抗滑性能, 同时由于沥青玛蹄脂的充 分填充 混合料内部的空隙率又很小(4% ,-8%),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发 生水损害的间接原
因是: 采用二氧化硅含盘高的石料酸性石 料’其与沥青的粘附 , 性差。高速公路的沥青 路面 对集料的要求高, 在通常情况下, 石灰岩
等碱性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较好, 但耐磨性能 较差 不能适应沥青路面表面层杭滑及耐磨耗 的需要; 相反花岗岩、砂岩。石英岩等酸性石
路面破坏。
(SMA) 本上不透水的 优点可使沥青路面的 水稳定性得到很大的改善. 2 .4 下面层设计成 1型的密级配混凝土 结构
目 前我国普遍将下面层设计为空隙率较
料, 石质坚 细密、 磨性强, 硬、 耐 能充分发挥奥 料之间 的嵌挤 作用, 但它与沥青的粘附 性能不
大的I 型沥青混合料以及沥青碎石, 中面层则
石灰稀浆。 生石灰的应用有其独特的优点, 当
石灰被消解时, 熟石灰产童可增加25%, 发生 的化学反应将导致温度升高, 有利于水份蒸
发。
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质量, 延长路面使用寿
命, 降低养护维修成本, 提高服务能力。
2 防治沥青路面水损害破坏的 对策
2 , 减少水 破坏可来用以 些处理方 要 损害 下一

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的原因及预防

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的原因及预防
, 都有内表排水不 良的 多数 原因存在。及 时排 除侵入 面层中的水分 , 减少路面积水停 留 时间对减少路 面病 害极为 重要 。前 几 年 , 路建 设 突飞 猛 公 进, 先行工程全面开挖 , 多公路路面建成后 , 许 往往 由于资金 不足等原 因, 水配 套 系统没 跟 上 , 旦下 雨 , 面 积水 严 排 一 路 重, 再加上行车荷载 的作用 , 导致路面破坏 , 还有就是 高速公
( i u i i w yE gneigS re n eig s tt) J m s H g a nier u vyadD s nI tue a h n n ni
Ab t a t F o As h l C n r t a e n e in,c n tu t n,ma a e n n t e s e t t e p p ra ay e sr c : rm p at o ce e P v me td sg o sr c i o n g me t d oh ra p cs, a e lz s a h n
2 1 完善 路 面排 水设 计 .
可知 , 压实度越高沥青混合料嵌 锁越 紧 , 密实 , 际空 越 实 隙率就越 小。但往往 在实 际施工 中 , 由于 压力 机具故 障 、 操 作不规范 、 碾压不均匀 、 碾压 遍数 不够 、 压温度 控 制不好 , 碾
造成部分 地方压实度 不足 , 且有 时为 了片面追 求平 整度 , 而 忽视 了压 实度 , 最终导致 面层 混合料 压实 度不 足 , 空隙率 过 大, 带来水损害破坏 。 13 从 排 水 设 施 分 析 . 搞好路面排水设施 , 对保证公 路的使用性能 和使用 寿命 具有 十分 重要 的作 用 , 防止 路 面水 损 害更有 其 特殊 的功 对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抗水害能力与水损害防治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抗水害能力与水损害防治
到设计 空 隙率 ( % ~ % ) 水很 难 浸入 , 更 难 浸 3 5 , 也 入 沥青 膜 与集料之 间 , 留马 歇尔 稳 定度 指 标 已经 残
不能真正表征沥青混合料的抗水害能力。 美 国材料 与试 验 协会 A T 65— 6 水 煮 S M D32 9 “ 法评定水对沥青裹复集料影响的标准实践” 是一个
数沥青混合料设计空隙率为 3 ~ %, % 5 当选用 4 % 作为配 合 比设计 的空 隙率 时, 压实度 为 9% 和 在 6 9% , 8 现场空隙率将 达到 8 %和 6 , 隙率 高于 8 , % 空 %
就易渗水 , 就会引起路面松散水害。 () 3 沥青 路 面结 构 形 式 选 用 不 合 理 : 国现 行 我 规范中, 密级配 沥青 混凝 土 基 本类 型 分 I型 和 Ⅱ型 两大类 。其 中 , I型沥 青 混 凝 土 的 空 隙率 为 3 ~ % 6 ,I % 1型沥青 混凝土 的 空气 率达 到 6 ~1% 。 如 % 0 果假定 现场压 实度都 达到 9 % , I 沥青 混凝 土 6 则 型 的现场空 隙率最 小约 7 , % 最大 接近 1% ;I 0 1沥青 混 凝 土现场 空气率 可高 达 约 1% 。可 以看 出 , 防水 4 在 渗 透方 面 I 型要 理想得 多 。 () 4 沥青混 凝 土 混 合 料 离 析 , 接 导 致 沥 青 混 直 合料 实 际级 配 与设 计 的严 重偏 差 , 成 路 面透 水 系 造
维普资讯
壬 墨 萋 翌翌 堡 … …………………………………………………………… 璺 雪
沥青 混凝 土混 合 料抗 水 害 能力 与水 损 害 防治
黄 彷 英
( 沧州 市市政工程公 司) 摘 要 论述了沥青路面水 损害的原 因, 介绍 了美 国 Sp rae u e v 水敏感性 指标—— A S T 2 3 压实沥 p A H 0T8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1. 沥青路面常见水损害现象①唧浆水透过沥青面层滞留在半刚性基层顶面,在大量高速行车作用下,自由水产生很大的压力并冲刷基层和面层的沥青混合料,造成集料和沥青膜剥离,发生松散,从而使得沥青混合料不再成为一个整体,集料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对基层表面产生撞击,基层中的粉质部分如水泥、石灰、粉煤灰以及土质部分便形成稀浆,通过路面的缝隙向上挤出,这样就会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看到白色的唧浆。

②坑凼当自由水侵入并滞留在沥青混凝土的孔隙中,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特别是在降雨过程中和雨后),行车道上的局部网状裂缝会逐渐松散,松散的石料被车轮甩出而形成坑洞。

由于沥青混凝土的不均匀性,坑洞总是首先在局部混凝土孔隙率较大处产生。

③坑槽由于出现了唧浆现象使得沥青混凝土整体强度下降。

在车辆车轮的作用下,使得松散的沥青混合料向两侧(特别是向外侧)挤出,使轮迹带下陷,同时使其两侧鼓起,形成严重的车辙槽。

2. 沥青路面水损害破坏机理水损害的机理主要是沥青混凝土路面自身结构破坏。

开始由于降雨、路面排水不畅、地下水毛细上升以及沥青混凝土路面自身的空隙率等因素导致水侵入沥青与集料的界面,以水膜或水气的形式存在,影响了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大大削弱了粘结力。

随后在车辆等交通荷载的反复作用下,沥青膜与集料开始产生剥离,进而影响了沥青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导致沥青混凝土开始出现松散,久而久之出现了唧浆、坑凼、坑槽等破坏形式。

3. 影响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的各种因素①降水量降水次数多和降水量大,特别是长时间的降水,空隙率大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自由水进入的机会就会增多,渗透进的量就会增大,容易在沥青与集料的界面上以水膜或水气的形式存在,进而产生水损害。

交通量大小及重车和超重车的比例车辆通过时,面层沥青混凝土的孔隙中或面层与基层交界面上滞留有自由水时都会产生相当大的水压力和抽吸力。

车轮经过时产生压挤力,车轮驶离时又产生抽吸力,这两种力的瞬时先后作用能将滞留在基层顶面以及面层空隙中的水唧出表面,并促使沥青膜从较大颗粒的集料上剥落逐渐使沥青混凝土强度大幅下降直至路面局部松散并形成唧浆、坑洞或车辙。

交通量大、重车和超重车在交通流量中的比例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水损害严重。

②原材料性质沥青的性质:由于在粘性大的沥青中存在较公路工程与运输多的极性物质,并对集料具有良好的浸润性,所以粘性大的沥青与集料粘附性能好,其抗剥落能力较粘性小的沥青强,所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具有更好的水稳定性。

集料的性质:集料是由矿物质组成的,而每种矿物均有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和晶体结构。

就剥落而言,关键在于集料性质是亲水的还是憎水的。

沥青集料要求有憎水性,集料表面的化学性质、纹理构造、表面积、孔隙大小、洁净程度以及集料的形状、含水量等均对其与沥青的粘附性能有影响。

沥青路面的现场孔隙率沥青混合料的许多性能都与其孔隙率息息相关,孔隙率大小直接关系到沥青路面的透水性。

当沥青路面的孔隙率在8% (相当于设计孔隙率为4%〜5%、压实度为96%的情况)以下时,混合料的透水性很小,几乎不透水。

且此时沥青面层中的水以薄膜水的状态存在,在荷载作用下一般不会产生动水压力,不容易造成水损害破坏。

③路面结构层内部排水不良和施工方面的问题是造成路面水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4. 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①松散颗粒的粘附性试验将未经压实的松散沥青混合料浸于水中(常温或沸水)一段时间后,主观评价或利用仪器检查集料裹覆沥青膜的剥蚀程度,并据此作为判定混合料水稳定性的依据。

评价方法适用范围粒径大水煮法于13.2mm的粗集料粒径介于 1.2mm 静态浸水法13.2mm的粗集料粒径介于光电分光度法 1.2mm 〜13.2mm试验过程直接将沥青裹覆的集料颗粒悬挂于微沸状态的水中沸煮若干分钟(各国规范的时间要求不等),然后目测其表面的剥离程度将集料与质量分数为 5.5%的沥青拌和均匀,然后将其平摊于玻璃板或其他器皿中,浸入一定温度的蒸馏水中,待一定时间后目测其水中剥离的面积百分率先将粗集料表面吸附示踪盐,裹覆沥青后浸入一定温度的优缺点该试验时间短、操作极为简单,对试验设备无特殊要求且沥青膜剥落情况直观明显,但是该试验方法缺乏定量指标,评定等级往往因人而异该试验同样是一种方便、快捷的试验评价方法,但它同样存在缺乏定量指标,易受人为因素影响等缺陷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对沥青膜的剥落有敏感的定量指标,缺点是试验操作烦琐,试② 混合料成型试件的水损害试验将沥青混合料试件或芯样置于一定水侵蚀环境条件下,以某些物理力学指标的衰变程 度来表征混合料的水敏感性。

评价方法适用范围试验过程 优缺点该方法试验操作简单易行, 然 马歇尔试验中粒式细粒式马氏试件马氏试件浸水48h 前后的马氏稳定度比值为残留稳定度而,除非是酸性石料, 此法测定的浸水马氏试验残留稳定度, 很少有达不到标准规定的75%的情况,甚至有大于100%的情况劈裂试验在试验、环Rrs 易于对不同沥青混合料的水境条件及标准等几方稳定性进行横向比较,一般认劈裂试验圆柱体试验 面存在不同的选择, 为,Rrsv0.65的沥青混合料欠但均采用劈裂强度比 佳,而Rrs>0.75的水稳定性较Rrs 作为试验指标好成型!102mm x 64mm 该试验是评价沥青混合料水稳定圆柱体试件3组,使性较早的一种方法,洛特曼建议其平均空隙率相同,3以饱和试件代表使用 4年的沥青 洛特曼试验圆柱体试验组试件分别进行干燥、 饱和以及冻融循环 路面的水稳定性,而冻融试件代 表路龄4〜12年的水稳定性,后的劈裂强度,以Rrs=0.7为沥青混合料水稳定以Rrs 和RM 为试验指性的临界值,模量比RM 亦可作标为评价指标5沥青路面水损害的治理措施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水损害机理中 ,我们可以看到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主要因为水 分介入到沥青和集料的界面,改变了沥青和集料的粘结力,导致了沥青膜从集料表面剥 离,从而造成水损害。

因此,预防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水损害关键在于 :(1) 防止或减少水分进入沥青混合料内部,使得水分不侵入到沥青和集料的界面中 ;(2) 提高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提高集料间的粘结力。

5.1路表排水设计其路表排水设计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完善: ① 在保证高速公路所需表面抗滑功能的前提下,提高沥青混凝土表面层的密水性的粗集 料磨耗试验 马氏试件用光电分光度仪测定分散于 蒸馏水中的示踪盐的含量 成型试件在120 'C 水下浸泡6d 或室温下浸泡20h 后,在 特定温度下进行磨耗试验, 以质量损失为指标验精度不易控制该试验试图模仿沥青路面在 水和交通荷载作用下的水损 坏,但是质量损失这一指标的物理意义不明确。

②在所有的填方路段(除超高外侧)设置路肩沟,并根据路线纵坡大小,通过水力计算,结合结构物、地形状态及其它排水设施等情况,设置急流槽,44公路交通技术2003年将路表雨水迅速集中排至排水沟中。

③在超高路段的中央分隔带内设置纵向排水沟,并根据路线纵坡大小,通过水力计算,结合结构物、地形状态等情况,间隔一定距离设置集水井和横向排水管,使得超高段的路表雨水经纵向排水沟,过集水井和横向排水管直接排出路基。

5.2路面内排水设计由于结构层空隙率偏大且不均匀,雨水容易渗入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结构层中,从而导致各种水损害。

因此必须完善路面内排水设计,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考虑。

①中面层和底基层均采用密实型沥青混凝土,面层采用较密实的改进型AK -13结构②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设置“透层+封层”的防水结构层。

③除超高外侧外,在路肩部位的路面边缘均设置了碎石盲沟。

④土质切方路段,在边沟下设置排水盲沟;在石质切方路段,在路床上设置10 cm 厚的级配碎石隔水层。

⑤为防止边沟雨水倒灌进入路面结构层,加深边沟。

5.3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①对于中央分隔带设置波形钢护栏的路段,全段设置带PVC管的碎石盲沟,并根据纵坡大小,超高集水井结合分布、结构物、地形状态等情况,间隔一定距离设置集水井和横向排水管,将渗水排出路面结构层和路基(见图1)o②对于中央分隔带设置混凝土护栏的路段,采用封闭措施,只在超高纵向排水沟的边部设置带软式透水管的盲沟,小型集水井与横向排水管的布置与设置波形钢护栏的路段相同(见图2)③预制块水沟接头多,漏水严重,为减少超高纵向水沟漏水,在超高段采取现浇的施工工艺,且每隔10 m设置一道宽1 cm的伸缩缝,缝内填塞沥青麻絮。

5.4完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结构设计,加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层间技术处理现有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一般采用3层设计,不同层次之间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一般不同,因此在沥青混凝土结构层之间容易产生空隙,导致层间的结合强度不够,进而进一步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整体强度,降低了抗水侵害的能力。

目前比较成功的层间处理技术有:①铺设透层透层主要是适用于无机结合料基层表面的有机结合料渗透层,它的作用是在于改善和提高无机结合料基层表面的水密性,同时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与有机结合料面层(路面底面层)过度结合的作用。

它既可填充基层表面的空隙,又可确保基层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

②铺设防水层防水层是设在有机结合料层与基层间的、有一定厚度的隔水层。

它与透层油在一起,在基层和面层间形成抵御水损害的保护层。

主要作用是防止水分进入结构层从而导致路面整体破坏。

5.5完善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由于空隙率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有效的措施降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空隙率。

根据大量的实践经验和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空隙率与沥青混合料的不同级配、沥青的用量以及拌和温度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因此我们可以从完善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面来降低空隙率。

5.6加强原材料质量的控制对沥青而言控制好沥青的软化点、延伸度和针入度三大指标;集料要严格控制好其耐磨值、强度和级配,同时也要注意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及粘结力,对于粘附性能不好的酸性集料可以采用掺入抗剥落剂的技术措施进行处理。

5.7控制好施工质量主要控制好以下几个重要的环节:沥青混凝土拌和厂必须整齐规范;原材料的选用必须规格、均匀和合理;路面压实度试验必须精确,并确保压实度;沥青混合料拌和工艺应进一步提高;摊铺工艺应局部调整和改进;设法加强路面的层间粘结能力;设法提高压实工艺。

5.8应用新型路面防水材料,提高路面结构层的密水性,进而减少路面的水破坏无论是何种沥青混合料,必然有一定的孔隙率存在,就会遭受一定的水破坏,在沥青面层表面涂上防水材料,形成一种不透水的薄膜封层,能使因降雨而进入沥青混凝土结构层中的水分基本没有或大为减少,从而基本消除沥青面层产生水破坏的外因,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减少养护费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