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害成因及有效防治研究

合集下载

沥青混合料水损害的产生机理与防治措施

沥青混合料水损害的产生机理与防治措施

沥青混合料水损害的产生机理与防治措施摘要:我国高等级公路及市政道路多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结构,一些高速公路在通车之后,长则2-3年,短则几个月,就出现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其中水损害问题尤为严重。

本文论述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害的产生机理及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供参考关键词:沥青路面;水损害;措施沥青混合料的水损害是沥青路面病害的主要成因。

南方多雨地区及北方少雨地区均存在由水损害导致的路面病害,从而影响沥青路面的服务水平和使用寿命。

因此,针对常见的水损害特点,研究沥青混合料水损害的产生机理,并基于水损害的成因提出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1 水损害的产生机制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附作用是影响沥青路面耐久性的主要因素,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附性受到破坏是沥青混合料水损害的主要成因。

沥青混合料水损害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其中微观角度是在分子尺度上解释了沥青和骨料中的内聚力和黏附性的失效;而宏观角度则用宏观力学理论来解释内聚力和黏附性的破坏。

1.1微观机制沥青混合料水损害的微观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1)沥青膜的乳化水与沥青接触后,缓慢扩散进入沥青中并进行乳化作用。

在拌合沥青混合料的过程中,集料表面的粘土粉末分散在沥青膜中,并在吸水后溶胀,从而进一步加速乳化。

(2)沥青膜的破裂集料内部受交通荷载及温度变化的影响,存在多种作用力。

且集料颗粒棱角处的沥青膜往往较为薄弱,破碎后水沿着沥青膜裂缝渗入到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相触点。

常温或高温状态下,水的润湿性远大于沥青,因此水会导致沥青和集料剥离。

同时集料中的粘土质灰尘也会加速集料的剥离过程。

(3)孔隙水压力的破坏路面水进入路面结构层的孔隙中,在车辆载荷的作用下,路面结构产生形变,导致孔隙中的水分流动受到阻塞,从而产生很大的孔隙水压力,对沥青混合料造成破坏。

同时,孔隙水压力也会引起沥青路面结构层的层间冲刷,加速沥青膜剥落,导致沥青混合料产生疲劳破坏,从而发生水损害。

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防治与养护

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防治与养护

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防治与养护沥青路面作为城市道路建设中常用的路面材料,具有耐磨损、耐压、耐老化等特点,但是在日常使用中,由于车辆的频繁行驶、雨水的浸润、日晒雨淋等因素,容易造成水损害,这不仅影响了路面的使用寿命,也给行车安全带来了隐患。

对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防治与养护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水损害的原因分析、预防措施和养护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水损害的原因分析1、雨水浸润在雨水的浸润下,路面的沥青层容易软化溶解,使得路面变得松软,同时也容易造成路基的下沉和沥青层的龟裂,加速了路面的老化。

2、车辆行驶造成的水损害长时间的车辆行驶会造成路面局部的压力增大,导致局部沥青层的龟裂和损坏,为雨水的浸润提供了便利条件。

3、温差和紫外线照射气温的变化和紫外线的照射会使得路面的沥青老化加速,使得路面变得脆弱,容易受到水损害。

二、预防水损害的措施1、合理的排水系统在路面建设中,应该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保证雨水能够迅速排除,减少路面的积水时间,降低雨水带来的侵蚀。

2、选择合适的沥青材料在进行路面修建时,应该选择质地坚硬、抗老化性能好的沥青材料,能够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3、及时维护对已经出现裂缝、坑洼等病害的路面,需要及时进行维护补救,以防止水损害的进一步扩大。

三、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养护方法1、定期检查定期对路面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病害的扩大。

2、及时清理积水发现路面积水时,要尽快进行清理,保证路面畅通,减少路面损害的发生。

3、适时进行防水处理对老化严重的路面进行适时的防水处理,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4、及时维修一旦发现路面的龟裂、坑洼等问题,要及时进行维修,避免水损害的发生。

四、结语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沥青路面水损害对路面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日常管理中应该重视水损害的预防和养护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建设合理的排水系统。

沥青路面水损害原因分析和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水损害原因分析和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水损害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沥青公路应用在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沥青路面水损害问题也成为了沥青路面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就沥青路面水损害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防治措施与意见。

标签:沥青路面;水损害;原因分析;防治措施前言:沥青路面的水损害破坏是指沥青路面在水分存在的条件下,经受温度胀缩和交通荷载的反复作用,一方面水分逐渐渗入到集料与沥青的界面上,降低沥青与石料之间的粘附性能;另一方面水分的浸泡或动水压力作用等原因,使沥青膜剥离脱落,导致集料间粘结力的损失,引发沥青路面破坏。

沥青路面水损害的产生不仅会缩短路面的使用寿命,降低路面的使用性能,而且直接影响了公路的服务水平。

因此有必要对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防治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一、沥青路面水损害原因分析沥青路面水损害原因分析不仅是提出防治措施的基础,也是分析水损害原因的出发点。

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形成原因,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具体如下:(1)在开始阶段,地下水或大气降水等水分逐渐侵入到沥青与集料的界面上,以水气或水膜的形式存在,降低沥青与集料之间的黏附性能;(2)在自然环境或者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动水压力使沥青膜与集料的粘结性能进一步恶化,并开始剥离;(3)当粘结力不断地减小,不足以维持沥青与集料形成一个整体,集料开始松散、脱落;(4)沥青路面出现一系列病害,公路服务等级和水平降低。

以上是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形成原因,预防处治主要包括:设计预防、施工预防、养护期预防三个阶段。

只有每个阶段能严格控制质量,才能更为有效地防治沥青路面的水损害。

二、沥青路面水损害防治措施(一)加强沥青路面的设计,提高水稳定性1、面层的设计在沥青路面表面层的设计上应该严格遵循平整密实、抗裂耐久和抗滑耐磨的原则,并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选用高质量的沥青材料,同时对碎石材料的选用上也要尽可能选择强度和耐磨耗较强碎石,从而保证表面层的良好性能。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坏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贡明明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坏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贡明明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坏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贡明明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政工程也在加快。

市政道路的沥青路面状况频发,翻浆、坑槽时有发生,严重者还出现了大面积的破损,严重妨碍了车辆的通行。

对这些市政道路的损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可知,这些损害大都是不同程度的水侵蚀引起的,因而水是导致沥青路面出现早期损坏,降低其使用寿命最为主要的一个自然因素。

因此,应加大对水损害成因的分析力度,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做好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害现象的防治工作。

本文将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水损害成因及其有效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坏原因分析;预防措施引言沥青道路由于其道路表面光整,对行车的平顺性和稳定性的帮助,目前较为广泛的应用于城市市政道路的建设中。

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及水损害问题日益突出。

因为设计、施工、养护等过程的疏忽,造成道路沥青集料间水分积聚,加之车辆超出设计荷载,以及温度应力的作用,部分道路出现麻面、网裂甚至坑洞等破环情况,沥青与集料的剥离严重,对行车的安全造成隐患。

1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定义、形成机理1.1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定义所谓“沥青路面水损害”,即指沥青路面竣工通车后,在有孔隙水环境下交通荷载与温湿胀缩的反复作用,致使进入路面孔隙中的水分侵入沥青与集料的界面,使沥青混合料内部粘结性降低、沥青膜从集料表面剥离,由此造成路面结构使用性能降低并诱发唧浆、网裂、麻面、掉粒等病害的路面损坏。

1.2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形成机理目前在沥青路面水损坏机理的研究上,主要包含两种理论即粘附性理论与粘结性理论。

前者主要指粘附力的损失,沥青与集料的粘附、剥落均属复杂的物化过程,从粘附力热力学计算结论可知,当水分侵入集料和沥青界面时,热力值较高的集料与水的粘附极易取代集料与沥青的粘附,进而引发沥青膜剥离;后者集中于粘结力损失的讨论,粘结力在压实的沥青混合料中体现为混合料经受车辆荷载时的整体性,从稳定性试验或抗拉强度试验可知,沥青膜厚度是影响粘结力的主要因素,而水分侵入沥青膜或引发孔隙膨胀均会对沥青与矿料间的粘结力产生直接影响。

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防治与养护

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防治与养护

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防治与养护沥青路面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往往会遭受各种水损害,如龟裂、泛油斑、表面变粗糙等问题。

这些水损害不仅影响着路面的美观和使用寿命,还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

对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防治与养护显得尤为重要。

一、水损害的原因分析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水分侵入:沥青路面如果存在裂缝、坑洼等损坏部位,会导致地下水分侵入路面,加速路面龟裂和变形。

2. 雨水浸泡:雨水长时间浸泡路面,会导致路面裂缝扩大,轻则使路面变得不平整,重则会导致路面开裂、变形。

3. 油污污染:车辆漏油或者油品泄漏在路面上,会形成一层薄薄的油膜,降低路面的抗水性能,增加路面滑动系数,对路面的使用造成影响。

二、水损害的防治措施1. 加强路面维护:对路面裂缝、坑洼等损坏部位进行及时维修,以减少水分侵入路面的可能性。

2. 加强排水系统建设:合理设计路面排水系统,确保雨水及时排走,减少雨水对路面的影响。

3. 预防车辆漏油:加强对车辆的日常维护管理,减少车辆漏油对路面的影响。

三、水损害的养护方法1. 定期清洗:定期对路面进行清洗,清除表面的污物和积水,减少水分对路面的影响。

2. 涂覆表面材料:对路面进行涂覆表面材料,提高路面的抗水性能,减少水分对路面的侵蚀。

3. 细粒料补铺:对裂缝较大的路面进行细粒料补铺,增加路面的平整度和抗水性能。

通过以上养护方法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水损害对路面的影响,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保障行车安全。

四、水损害的应急处理在路面出现水损害问题时,应及时进行应急处理,以减少水损害对路面的影响,维护行车安全。

具体应急处理方法包括:1. 及时清理积水:发现路面积水时,应及时清理,保障路面畅通。

2. 快速修补损坏部位:对路面裂缝、坑洼等损坏部位,应及时进行快速修补,减少损害的扩大。

3. 加强交通管制:对水损害严重的路段,应加强交通管制,保障行车安全。

沥青路面水损害对路面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水损害的防治与养护工作。

浅谈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浅谈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水损害的发生与路面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车辆载荷以及环境因素有关。通过对这些因素 的深入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1. 路面材料的选择对水损害的影响较大,高粘度沥青和改性沥青能够有效提高路面的防水性 能。
研究结论
• 施工工艺对路面的防水性能也有很大影响,合理的施工方法能够显著提 高路面的抗水能力。
沥青路面水损害的
04
防治措施
优化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考虑防水性能
在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中,应将防水性能作为重要考虑因素,以增 强路面的抗水损害能力。
采用抗滑性能良好的表面层
通过采用抗滑性能良好的表面层材料,可以增加路面的摩擦力,降 低交通事故的风险。
合理设置排水设施
应合理设置排水设施,如排水沟、排水管等,确保路面的水能够及 时排出,防止积水对路面造成损害。
• 车辆载荷对路面防水性能的影响不可忽视,过大的载荷可能导致路面产 生裂纹,从而引发水损害。
•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也对路面的防水性能产生影响,特别是在南方 高温多雨地区,这些因素会导致路面水损害问题更加严重。
•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包括优化路面材 料选择、改进施工工艺、降低车辆载荷以及加强环境因素监测等。这些 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发生,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 和安全性。
水损害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交通事故风险增加
由于路面平整度和强度的下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失控 和发生交通事故。
道路通行能力下降
水损害会导致道路通行能力下降,车辆行驶速度降低,影响 道路的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
沥青路面水损害的
03
原因分析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如路面排水系统设计不科学,导致雨水无法及时排出 ,滞留在路面上,加速了沥青路面的水损害。

沥青路面水损坏成因及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水损坏成因及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水损坏成因及防治措施摘要:道路开放交通后,路面直接承受交通荷载和自然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

随着服务年限的延长,材料逐渐老化,如在水温作用下材料内部结构损坏。

在荷裁与温度应力作用下产生开裂等,表现在路面表面为坑槽、裂缝、泛油、松散等,严重影响行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关键词:水损坏,危害,机理,防治措施Abstract: the open road traffic, pavement take direct traffic load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to a combination of factors. With the extension of service period, the material is aging, such as in temperature of the water under the role of material internal structure damage. Dutch cutting and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stress cracking and so on, in the pavement performance for pit slot surface, crack, the oil, loose, etc, the serious influence driving comfort and safety.Keywords: water damage, harm, mechanism,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沥青路面施工完成以后,水和空气通过混合料中的空隙和与外界的连通空隙进入混合料内部,如果水分不能及时排出,水就会存留在混合料内,在车辆荷载的动水压力和温度的共同作用下,循环反复,将使沥青和矿料发生剥落,造成强度下降。

如果水损坏进一部发展,就会导致其他的一系列诸如唧浆、松散、坑槽、车辙等多种形式的破坏。

沥青混合料路面水损害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初探

沥青混合料路面水损害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初探

沥青混合料路面水损害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初探摘要:本文针对市政工程建设中的沥青混合料路面水损害问题首先分析了其发生原因然后重点探讨了防治对策。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路面;水损害;原因分析;防治对策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的产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在路面结构设计方面,还是在施工质量控制和运营管理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

鉴于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的特点,在优化路面结构设计的同时,更应重视现场的施工管理,规范施工程序,提高工程质量,强化运营管理,以提高沥青路面抗水损害的能力,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公路建设的投资效益。

1沥青混合料路面水损害原因分析1.1沥青面层的压实沥青面层的压实,目前常以当日沥青拌合站取样试验的马歇尔密度的平均值作为本批次混合料摊铺路段压实度的标准密度。

通过这种方法确定标准密度值应有个前提,即沥青拌和站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质量、矿料级配与生产配合比确定无显著变化,只有满足了这个前提才能保证该批次沥青混合料的物理性质与组成设计相一致。

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碎石本身的物理性质不稳定,导致了各热料仓中集料的级配组成发生变化,根本无法满足上述的前提条件,则以当日沥青拌合站取样试验确定的马歇尔密度作为标准密度是不科学的。

以此来测算施工现场的压实度是不真实的,也难以真实的评价沥青路面的压实质量。

1.2沥青混合料的离析运输和摊铺过程中造成离析拌和机向料车放料时,由于机车落差较大,各种混合料的密度不同,易使沥青混合料离析;混合料从运料车上倒入摊铺机受料斗时,再次出现离析。

当运料车倒完一车料开走后,摊铺机受料斗两翼板上的积存料含粗集料较多,细集料较少,如不能够连续供料使料斗两翼板及早翻动使混合料混合搅拌,则摊铺后极易造成局部离析。

宽幅摊铺导致混合料离析施工中为减少纵向接缝,在摊铺机的熨平板两端往往要接长熨平板,以增加摊铺宽度。

实践表明,摊铺机连续由中间向两端输送混合料时,在加长段熨平板部分容易生产离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害成因及有效防治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市政道路建设投资力度的
加大,进些年来我国市政道路的工程建设十分迅速。因为沥青混凝
土路面具有力学强度高、行车平稳舒适、噪音低、施工期短、维修
方便等有点,所以在市政道路的建设时普遍采用沥青路面。但是很
多市政道路建设完成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通车都会出现水损害破
坏。这种水损害不仅是我国市政道路路面遭受最严重的病害之一,
也是高速公路等路面广泛存在的问题,因此研究研究市政道路沥青
路面水损害的成因及其有效防治措施显得非常必要,并且具有重大
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市政道路中沥青路面水损害现象的类
型及作用机理,从而分析出水损害现象出现的原因,再详细探究了
几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害的有效防治措施。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害;类型;作用机理;成
因;防治措施
1、引言
沥青混凝土路面因为其具有众多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市政道
路的建设中,而水损害是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之一,与之相关路
面会出现麻面、剥离、掉粒松散等一系列问题,使得路面的基层受
到损害,从而发生龟裂等现象,沥青路基变形会发生沉降、开裂及
坍塌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路面的服务水平和使用寿命。必须要
针对这些病害认真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2、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害现象的类型及其作用机理
2.1 松散类
主要是指市政道路中沥青的面层在孔隙水压力的反复作用下,
混合料中的集料之间丧失了粘结力从而变软直到松垮,沥青膜从集
料表面剥落,导致了麻面和松散现象的出现。集料颗粒逐渐掉粒、
流失逐渐形成许多大小不同的坑洞(主要发生在局部松散处)。因此
松散类主要包括沥青路面的麻面、松散、掉粒、坑洞等现象。
2.2 裂缝类
裂缝类主要是网裂的产生,形成机理是,半刚性基层基顶结合
料与从路表连通孔隙及裂缝处下渗的水混合,加上市政道路上行驶
车辆压力的反复作用下,形成了高速动水压力冲刷,冲刷主要作用
在基顶,使得基顶形成灰浆。灰浆如果从裂缝中被挤压出来就是平
常见到的唧浆现象。如果基层的结合料不断渐渐流失,沥青路面的
面层也会随着底部脱空而逐渐形成沉陷、网裂。
2.3 变形类
市政道路在车辆行驶荷载压力的作用下,留在面层中的水使得
粗集料表面裹覆的沥青膜逐渐剥落,混合料的强度不断下降,使得
混合料之间完全松散。行车轮迹带下不仅出现了压缩变形现象,更
使得剪切破坏严重。而车辙就是轮下松散的沥青混合料向两侧挤出
并且凸起形成的。在通常情况下路面车辙槽内还伴随有喷浆和网裂
等现象。
2.4 冻融循环破坏
在天气比较寒冷的地区,冬天如果结冰,由于结冰会使得体积
相应的增大,市政道路的沥青混合料内部会产生很大的膨胀力,使
得混合料的内部粘结力下降。当气候变暖冰雪消融的时候,融化的
水通常会滞留在路面的层内,再加上路面行驶车辆的荷载作用更加
加快了沥青膜的剥落速度。在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路表,融化了的
冰水渗入混合料的内部,又在冻融循环和行车压力的反复作用下,
导致路面产生破坏。在市政道路的下面层,面层内如果存在较多的
孔隙和细粒时,而又恰巧碰到冬季,较低的温度使得水分逐渐积聚
在基层顶面,而等到温度回升,冰雪融化,融水进入下面层空隙,
再加上行车压力的反复作用,下面层会产生剥落现象,同时也会对
基顶产生较为严重的冲刷。
3、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害产生的原因
3.1 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能
沥青和集料的自身性质影响了它们之间的粘附性能,比如,矿
料和沥青所构成的化学成分,临界表面张力值,矿料的孔隙率和沥
青表面的粘度,集料的含水量含沙量和含泥量等都会影响到沥青与
集料的粘附性能。根据以往经验和研究表明,当粘附性小于四级时,
就容易使得沥青膜脱落,从而造成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水损害。
3.2 沥青路面结构层内部排水
在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中,施工人员往往对路基和路界的
地表排水比较重视,为此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当施工人员大多忽
视了对路面结构层内部的排水。我国市政道路基本上采用的是半刚
性基层,正因如此,在路面的结构设计时很少考虑到路面面层内部
的排水,相反都普遍设置了一些砌筑式路肩、浆砌挡墙等,这些都
阻碍了路面结构中进入的水无法排出。
3.3 评价沥青路面水损害指标不合理
评价沥青路面水损害指标不合理,主要是通过水煮法试验评价
集料与沥青之间的粘附性的方法不科学,主要是因为集料与沥青的
粘附性等级与路面水损害之间的关系未建立,因此用水煮法的试验
结果受较大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且水煮法一般只使用了9.5-13.2mm
的粗集料,与实际情况有很大的不同,因为部分细集料为砂,它跟
沥青的粘附性比较差,但却没有得到评价。有些时候水很难进入,
因而缺乏足够的水,沥青混合料的实际耐久性通常检验不出来。
3.4 其他原因
市政道路的路面开裂,道路建成时间较长,老化现象严重都加
速了水损害的发生。道路拥挤堵塞,超载,加大了对沥青路面的损
害。气候的变化,温度的改变都会产生冻融循环作用,大气污染,
形成酸雨及车辆渗油都会对路面造成腐蚀等。
4、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水损害主要是水的原因,上文通过对沥青路面水损害
的种类和损害机理及原因分析,发现水损害不仅与沥青混凝土的孔
隙率大小及沥青与集料的粘附力有关,还与交通量的大小和超载量
有关,所以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防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入手:
4.1 设计完善的道路防水及排水系统
一般情况下,降水和汇聚到中央分隔带或路肩上的雨水,会渗
入到路肩和分隔带的部分土体中,慢慢的逐渐深入到路基的内部,
从而使车辆的行车路面的稳定性收到影响。而路表水和已经在路面
结构内部的水分都需要经过路肩和中央分隔带排出。所以要加强对
路肩和路面中央分隔带的防水及排水设计,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市
政道路沥青路面遭到水侵入而产生破坏。通过下封层的设置可以有
效的阻止水分向基层或其他层面的渗透。
4.2 加强对沥青路面空隙率的控制
为了减少和防止水分进入路面内部,可以通过控制沥青路面的
空隙率。根据以往的研究显示,当沥青路面的空隙率在7-14%之间
时,是发生水损害的最危险空隙率,因为水很容易渗入沥青混合料
的内部,而且在路面行车的压力反复作用下产生较大毛细压力而形
成动力水。相比之下,当空隙率控制在4-5%范围内时,透水的发
生可能性就比较小,基本上形成不了水损害。而当空隙率大于12%
时,当排水结构层设置合理时,内部的水很容易流走。因此要提高
对空隙率的认识,加强对沥青路面空隙率的控制。
4.3 提高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附性
要提高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附性和集料之间的粘结力,可以有
效防治水损害,主要方法可以在沥青中添加少量环烷类高分子有机
酸以及添加钙、铅、锰等各种类型的金属皂或用石灰、水泥代替矿
粉,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
步,化学科学的发展,各种活性表面材料的开发与运用,使得抗剥
落剂应运而生,抗剥落剂可以有效的改善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能
力,但是抗剥落剂对集料和沥青具有较高的选择性,选用抗剥落剂
必须要进过周密的实验设计。
4.4 提高施工质量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在施工前所选用的原材料等都必须按照规格
和经过严密的配合比设计后才能使用,尤其要注意防止集料的污
染。在施工时要对沥青混凝土拌合的均匀性加强控制,对沥青混合
料的拌合温度和出场温度都要加强控制。施工时要尽量选用高效配
套的碾压设备,然后再通过增加碾压遍数等方法来提高压实度以减
小空隙率。
4.5 加强对超载车辆的控制
市政道路是城市的主要道路,不仅发挥了其服务通行能力的要
求,更是一个城市市容市貌的体现,交通管理部门和公路管理部门
应该按照《公路法》及交通部《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规定》的要
求对超载车辆进行强制卸载,并且不允许超载车辆进入市政道路,
要在入口处设卡严格控制超载车辆对路面的破坏。
5、结语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水损害不仅与材料和设计等有关,而且与
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的关系非常大,防治水损害必须要从施工环节
进行严格控制,从而保证路面的质量。水损害的防治是一个综合的
防治过程,要想从某一方面来防治水损害的发生是不现实的、也是
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对沥青路面水损害防治措施进行不断探究,才
能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