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泡泡》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吹泡泡》课件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吹泡泡》课件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吹泡泡》课件一、教学内容本次活动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现象》第三节《吹泡泡》。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掌握吹泡泡的基本技巧,以及通过吹泡泡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知道泡泡是由水、洗涤剂和空气共同作用产生的。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使幼儿能够独立完成吹泡泡的基本动作。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吹泡泡的基本技巧,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践,发现泡泡的形成原理,并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泡泡水、吸管、泡泡环、毛巾、抹布、实验器材等。

2. 学具:泡泡水、吸管、泡泡环、画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或教室内进行吹泡泡活动,让幼儿观察、体验泡泡的形成过程。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吹泡泡的乐趣,引发幼儿对泡泡现象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泡泡的形成原理,通过实验演示,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泡泡是由水、洗涤剂和空气共同作用产生的。

讲解吹泡泡的技巧,如如何控制吹气的力度、角度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吹泡泡活动,互相交流、学习吹泡泡的技巧。

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如吸管、泡泡环)吹泡泡,观察泡泡形状的变化。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探讨泡泡的其他玩法,如泡泡画画、泡泡拼图等。

六、板书设计1. 《吹泡泡》2. 内容:泡泡的形成原理吹泡泡的技巧泡泡的玩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吹泡泡,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和大小,并用画笔记录下来。

2. 答案:幼儿需完成一幅以泡泡为主题的画,并在画中标注泡泡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吹泡泡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泡泡现象的理解程度,以便于调整教学策略。

大班艺术《吹泡泡》课件

大班艺术《吹泡泡》课件
通过绘画、手工等艺术形 式,教授孩子们基本的艺 术技巧,如色彩搭配、形 状构图等。
适用年龄段与认知水平
适用年龄段
本课程适用于大班幼儿,即4-5岁 左右的儿童。
认知水平
此年龄段的儿童已具备一定的动 手能力和想象力,能够通过观察 和模仿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
02
CATALOGUE
吹泡泡艺术创作方法
绘画材料及工具准备
泡泡的视觉与科学魅力
泡泡的色彩变化和形状转换不仅具有 视觉冲击力,还蕴含了科学原理,为 艺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艺术课程目标
01
02
03
培养观察力
通过观察和感知泡泡的色 彩、形状和变化,提高孩 子们的视觉感知能力。
激发创造力
鼓励孩子们以泡泡为创作 元素,自由发挥想象,创 作个性化的艺术作品。
学习艺术技巧
大班艺术《吹泡泡》课件
CATALOGUE
目 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吹泡泡艺术创作方法 • 实践活动:制作吹泡泡画作 • 拓展延伸:多元艺术形式表现吹泡
泡 • 家庭教育资源整合与建议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01
CATALOGUE
课程介绍与目标
《吹泡泡》背景及意义
儿童游戏与艺术的结合
《吹泡泡》作为一种简单而富有乐趣 的儿童游戏,与艺术教育相结合,能 够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思考构图和色彩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在画布上安排泡泡 的位置和大小,以及如何运用色彩表 现泡泡在阳光下的色彩变化。
完成作品展示及评价
作品展示
将幼儿们的作品展示出来,让他 们互相欣赏和交流创作过程中的
心得体会。
自我评价
引导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 价,让他们说出自己认为画得好的 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吹泡泡ppt课件

吹泡泡ppt课件

分享吹泡泡的乐趣体验
1 2 3
制作泡泡水
制作泡泡水的过程是一种有趣的体验,孩子们可 以通过尝试不同的成分和比例来制作出理想的泡 泡水。
吹泡泡的工具
吹泡泡的工具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各种形状和大 小,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 工具。
吹泡泡的技巧
吹泡泡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孩子们需要学会如何 控制呼吸和力度,才能吹出更大、更持久的泡泡 。
03 深入探讨:吹泡泡的科学应用
泡泡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减缓冲击力
当泡泡受到冲击时,它会因为内 部的空气压力而破裂,从而减缓
了冲击力,起到保护作用。
保护幼虫
一些昆虫利用泡泡来保护其幼虫 ,防止它们被天敌发现。
反射光线
泡泡表面的薄膜可以反射光线, 使得阳光照射下的泡泡五颜六色
,非常漂亮。
泡泡在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1.谢谢聆 听
回顾吹泡泡的科学原理
泡泡的形状
泡泡是由于水和空气的界面张力形成的,由于表面张力的 存在,泡泡会尽可能地占据最小的空间,因此它的形状是 球形的。
泡泡的色彩
泡泡的色彩是由于光线在泡泡的内外表面反射和折射造成 的。当光线穿过泡泡的透明薄膜时,它会被反射和折射, 形成彩虹般的色彩。
泡泡的持久性
泡泡的持久性取决于它的膜的厚度和成分。一般来说,膜 越厚、成分越均匀,泡泡就越持久。
01
02
03
制作泡泡水
使用温水、洗洁精和糖浆 制作泡泡水,增加吹泡泡 的黏稠度。
控制力度
掌握吹泡泡的力度,轻轻 松松地吹出大小适中的泡 泡。
控制角度
调整吹泡泡的角度,使泡 泡在空中飘荡的时间更长 。
02 科学原理:吹泡泡的成因
泡泡的形成原理

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吹泡泡》课件

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吹泡泡》课件

2024年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吹泡泡》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吹泡泡”活动。

通过吹泡泡的游戏,让幼儿观察、探索泡泡的形态、颜色和易破的特性,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泡泡的基本特性,如形状、颜色和易破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和特性。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探索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泡泡液、吹泡泡工具、彩色笔、卡片、图片等。

2. 学具:每人一份吹泡泡工具、彩色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现场吹泡泡,让幼儿观察、欣赏泡泡的美丽。

邀请幼儿尝试吹泡泡,感受泡泡的特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泡泡液和吹泡泡工具,讲解泡泡的形成原理。

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和易破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吹泡泡活动,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和易破性。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泡泡特性。

5. 创意泡泡画(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彩色笔等材料,引导幼儿用泡泡作画。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泡泡画。

六、板书设计1. 《吹泡泡》2. 内容:泡泡的形状:圆形、椭圆形等泡泡的颜色:彩色、无色等泡泡的特性:易破、轻飘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泡泡液吹出不同形状的泡泡,并记录下来。

2. 答案:幼儿需将吹出的泡泡形状画在画纸上,家长协助记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参与度较高,能积极观察、探索泡泡的特性。

但在吹泡泡的过程中,部分幼儿掌握不好力度,泡泡容易破裂。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与幼儿一起进行吹泡泡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带领幼儿探索其他液体吹泡泡的效果,如洗发水、洗衣液等。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保护泡泡,使其不易破裂,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吹泡泡PPT课件

吹泡泡PPT课件

提倡环保理念,减少塑料垃圾产生
01
鼓励使用可重复使用的 泡泡机或自制泡泡工具 ,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 。
02
在活动结束后,及时清 理场地上的泡泡液残留 和塑料垃圾,保持环境 整洁。
03
提倡使用环保材料制作 泡泡液包装和工具,降 低对环境的影响。
04
推广环保理念,鼓励参 与者将环保意识融入到 日常生活中,共同保护 地球家园。
吹泡泡物理原理
薄膜稳定性
吹泡泡时,气体在液体中形成一个薄膜,这个薄膜需要保 持稳定才能形成完整的泡泡。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液体的 表面张力,增加薄膜的稳定性。
表面张力与压力平衡
在泡泡的形成过程中,表面张力和内部气体压力之间需要 达到平衡。当表面张力不足以维持泡泡的形状时,泡泡会 破裂。
光学原理
泡泡的透明或半透明特性与光的折射、反射和干涉等光学 现象密切相关。光线在泡泡的薄膜上发生折射和反射,使 得泡泡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视觉效果。
拓展物理知识
探讨泡泡的稳定性、破裂机制等物理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激发探索欲望
通过吹泡泡实验,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 养科学精神。
05
吹泡泡比赛规则与裁判标准
比赛项目设置及规则介绍
参赛人员
各年龄段均可参加,按年龄分 组比赛。
比赛道具
统一提供吹泡泡工具,也可自 备特殊工具,但需提前报备。
泡泡在新颖的吹泡泡方式将获额外加 分。
裁判评分标准及流程
评分流程 每轮比赛由3名裁判同时计分,确保公平公正。
裁判根据评分标准对参赛者表现进行实时打分。
裁判评分标准及流程
01
每轮比赛结束后,裁判组将汇总 分数并公布成绩。
02
最终得分将根据多轮比赛成绩综 合评定。

中班语言《吹泡泡》课件

中班语言《吹泡泡》课件

03
教师认为该课件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运 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反馈与建议
针对《吹泡泡》课件的使用情况,教师和学生都 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反馈和建议。
一些学生和教师建议在课件中增加一些互动环节 ,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一些学生和教师建议在课件中增加一些与现实生 活更加贴近的情境,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应用能力。
提高幼儿的口语表 达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句描述泡 泡的形状和颜色。
帮助幼儿理解并掌握故事中的 情节和人物关系。
激发幼儿对语言的兴趣和想象 力。
教学关键点
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导言表达和运用。
教材内容
教材包括吹泡泡的图片、动画和儿歌等,通过展示泡泡的 形状、颜色和大小等特征,引导幼儿学会描述和表达。
教材还包括教师引导幼儿学习语言的环节,如通过提问和 引导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和学习儿歌中的语言知识。
教材目标
培养幼儿对语言活 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
通过提问和引导的 方式,帮助幼儿学 习新的语言知识。
了解故事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能力目标
培养幼儿的语言感知和表达能 力。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幼儿的语言理解和应用能 力。
情感目标
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和好奇心 。
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和阅读乐趣 。
提高幼儿的情感认知和社交能力 。
04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培养幼儿的语言组 织能力。
增强幼儿对语言的 理解和运用能力。
学生需要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 学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
学生需要培养良好的倾听和阅 读习惯。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吹泡泡》课件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吹泡泡》课件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吹泡泡》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吹泡泡》一节。

通过引导幼儿探索吹泡泡的原理,了解表面张力的概念,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知道表面张力的概念。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吹泡泡的技巧,了解泡泡的形成原理。

难点:引导幼儿理解表面张力的概念,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吹泡泡工具、泡泡液、毛巾、实验器材。

学具:每组一套吹泡泡工具、泡泡液、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让幼儿自由吹泡泡,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和飘动方向。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幼儿示范吹泡泡,讲解吹泡泡的正确方法和技巧。

3. 探索泡泡原理(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表面,讨论泡泡为什么是圆形,引导幼儿理解表面张力的概念。

4. 动手操作(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工具、不同泡泡液的吹泡泡效果,记录实验结果。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根据实验结果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吹泡泡的正确方法2. 泡泡的形成原理3. 表面张力的概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泡泡液吹泡泡,记录实验结果,并与家长分享。

答案:根据实验结果,描述不同工具和泡泡液的吹泡泡效果。

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探讨,为什么泡泡是圆形的?答案:因为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泡泡呈现圆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动手操作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吹泡泡的技巧,了解了泡泡的形成原理和表面张力的概念。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进行评价和指导。

2024版《吹泡泡》教学PPT课件

2024版《吹泡泡》教学PPT课件
30
儿童在使用吹泡泡工具 时,应有成人陪伴和监
护,确保安全。
环保理念在吹泡泡中的应用
减少使用化学制剂
选择环保型泡泡液,减少使用有害化学制剂,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024/1/24
节约资源
适量使用泡泡液,避免浪费,同时选择可重复使用的吹泡泡工具, 减少资源消耗。
倡导环保行为
在吹泡泡活动中,倡导参与者注意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保持 环境整洁。
记录实验现象,分析泡泡色彩与光学原理的关系
2024/1/24
实验结论:泡泡的色彩是由光线在泡泡表面的反射和折射产生的,不同颜色的光线 经过折射和反射后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24
吹泡泡的艺术表现
05
2024/1/24
25
泡泡画的创作
2024/1/24
泡泡画的起源与发展
介绍泡泡画的历史背景、发展脉络以及在当代艺术领域中的地位。
增加观赏性和趣味性。
10
吹泡泡的进阶技巧
03
2024/1/24
11
多层泡泡的吹制
选用合适的泡泡水
多层泡泡需要泡泡水具有较高的 黏性和张力,建议使用专业配方
的泡泡水。
掌握吹气力度
在吹制多层泡泡时,需要控制吹 气的力度,避免一次性吹出过多
空气导致泡泡破裂。
多次蘸取泡泡水
通过多次蘸取泡泡水,可以在一 个泡泡上形成多层薄膜,从而吹
14
吹泡泡的科学实验
04
2024/1/24
15
泡泡的表面张力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泡泡表面张力的特性
实验材料
泡泡水、吸管、天平、砝码
2024/1/24
16
泡泡的表面张力实验
实验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巅 扇动
圆润
骄傲 乱转
扇子
和弄和弄 四散纷飞 光影零乱
初读感悟
读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围绕 着“吹泡泡”这个游戏,都讲了什么 内容?
作者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喜欢玩 儿吹泡泡的游戏。写了四方面的内 容:1、点明“我”最喜欢的游戏是 吹泡泡。2、回忆吹泡泡的时间和地
点。3、重点介绍吹泡泡的过程以及
肥皂泡的美丽、神奇。4、写喜欢吹
冰心名言
1、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2、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
实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笑。
3、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课外拓展
1、冰心奶奶写的《吹泡泡》多 有趣呀!请同学们吹一吹肥皂泡, 说一说你感受到的乐趣。 2、假如你就是肥皂泡,你会带
着希望和梦想飞到哪儿呢?说一说。
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目
送着它们,我们心里充满了快乐、
骄傲与希望。
这段描写是作者和小朋友们的 想象。这些神奇的想象,使“我们” 的心里充满了欢乐、骄傲与希望。 这是“我们”喜欢吹泡泡的原因之 三。
中心思想
本文讲了冰心奶奶回忆自己小 时候玩儿吹泡泡的故事,表达了她 对童年时代快乐生活的留恋之情。
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来,吹
成一个又轻又圆的泡儿。再轻轻一
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竹管上落
下来,慢悠悠地在空中飘游。
这两句具体写了泡泡是怎样 吹出来的。“蘸上”“吹”“提” 几个动词具体写出来吹的过程, 用词很贴切。
内容全解
4、借着扇子的轻风,它们一
个个飞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
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
看 看 外 公 的 头 发 白 不 白 。
听 听 外 婆 的 歌 声 美 不 美 ,
飘 到 外 婆 ,
可 爱 的 泡 泡 不 要 慌 ,
鸟 儿 笑 嘻 嘻 ,
风 儿 轻 轻 吹 ,
白 白 的 云 朵 变 色 啦 ,
胖 胖 的 泡 泡 飞 走 啦 ,
《 吹 泡 泡 》
泡泡的原因。
段落大意
读读课文,给课文标上自然 段并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段):开篇点题,强
调了吹肥皂泡是“我”小时候最爱玩
儿的游戏。
第二部分(2—5段):写“我”
回忆自己小时候是怎样玩儿吹泡泡的,
以及在玩儿的过程中体会到的无穷乐
趣。
内容全解
1、阴雨时节,不能到山上海 边去玩儿,母亲就教我们在廊子 上吹肥皂泡。
这句话点明了吹肥皂泡的时
间和地点。时间是阴雨时节,这
个时候因为不能到山上海边去玩
儿,所以成了吹泡泡的第一点原
因。地点是廊子上。
内容全解
2、她说阴雨时节,天气潮湿, 肥皂泡不容易破裂。
妈妈的话点明了阴雨时节吹 泡泡的第二点原因:天气潮湿, 肥皂泡不容易破裂。
内容全解
3、然后用一根细竹管,蘸上那
生字学习
戏(xì) 易(yì) 碗(wǎn)
根(gēn) 飘(piāo) 扇(shàn)
浮(fú) 若(ruò) 散(sàn)
夕(xī) 越(yuâ) 骄(jiāo)
傲(ào) 廊(láng) 裂(liâ)
脆(cuì) 扯(chě) 润(rùn)
渡(dù)
词语学习
游戏 破裂 黏稠
清澈 玲珑 颤巍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