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生物反应堆示范技术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2 0% ~ 3 0% 。
4 . 病 虫 防 治 应 用 该 技 术 前 生 物 反 应 堆主 要 应 用 于 温 室 大 棚 3 年 的大棚 , 一般 不见病 不用 药 , 外 农作 物种 植 。 温 室 大棚在 没 有通 电
近年来, 江 苏省 邳州 市 八路镇 ・市县 动态 ・ 重 点发 展 高档盆 栽 花卉 , 不仅 推动 了当地 花 卉产业 的提档 升 级, 也给 邳州 : 绿色发展 生态富民 村 民们 家 门 口就业 提供 了便利 。 目 前, 基 地 已建成 5万平 方 米 的现代 立足 农业 产业 富 民, 八路镇 积 化连 栋智能温 室, 对 空气湿度 、 温 度 极 构 建花卉 八 路、 诗 意 田园 的现代 和 光照 严 格控 制 , 为花 卉生 长提 供 农 业 综合 发展 模式 , 高标 准规 划建 有力 的环 境保障 。 设八路花卉 产业 园, 已建成 3 0 万平 据介绍, 基 地年 可 生产 盆栽 花 方 米 鲜切 花 目光温 室 , 年 生产 鲜切
1 . 内置 式秸 秆 生 物反 应堆 的 1 / 4~ 1 / 3; 温度 降至 2 4~ 2 6 ℃ 技 术要 点 一 是科 学处 理菌 种 , 菌 时关 闭风 口。
44 2 0 1 7 年第1 6 期 发展为要 , 环境优先。
编辑: 赵昕( z h a o x i n s a g r i . l f o v . o n )
一
、
2 . 外 置 式 秸 秆 生 物 反 应 堆 午棚 温 降至 1 7~ 1 8  ̄ C, 阴天降至 其 主要 技术 流程 为贮 气池 建 造 、 上 1 5~ 1 6 ℃ 时盖帘 。 料、 接 种、 加 水、 覆膜 、 启 用、 补 料 2 . 加 强通 风 排 湿 应 用 反 应 ( 菌、 水) 、 气( 液、 渣) 综合利用、 作 堆 的 大 棚 , 放 风 口应 比常 规 开 口 物 生长 管理 。 时 间早、 开 口大 。 一般 棚 温 2 8 ℃ 二、 技 术要 点 时 开始放 风, 风 口要 比常 规 的 大
设施蔬菜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论文

浅谈设施蔬菜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指在温室或大棚设施蔬菜生产的低温季节,利用微生物分解玉米等大田农作物秸秆过程中产生作物生长所需的热量、二氧化碳、无机和有机养分的技术。
该技术于2007年在我区进行试验示范,到2010年我区推广应用了8000亩,平均每亩增产1450kg,增幅26%,典型户增幅达40%。
推广3个棚室的新增效益相当于新建1个棚室。
一、效益分析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三个提高”,即提高地温2~3℃,气温1~2℃,提高二氧化碳浓度4.2倍;提高植株抗病性,抗土传病害效果突出。
二是“三个节约”,节水15%~20%,节肥20%左右,节药18%左右。
三是“三个改善”,改善产品品质——风味浓郁,口味更佳,果菜含糖量提高1%~2%;果形规正,光泽度高,商品品质得到提升。
改善土壤——土壤盐渍化、土壤结构、通透性、有机质含量、微量元素含量及作物化感作用均得到改善。
改善环境——每亩棚室消耗3~4倍大田面积的秸秆,有效解决了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实现了能源循环生态利用。
二、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应用形式内置式:分为行下内置式和行间内置式,在作物栽培前将秸秆埋在栽培畦下,称行下内置式;若将秸秆埋在栽培畦之间,称行间内置式;我区蔬菜作物以行下内置式为主。
外置式:秸秆堆在温室山墙边上,上盖棚膜,地下预挖沟槽,通过送气带将二氧化碳送到温室内。
我区应用外置式很少,主要应用内置式。
三、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要点1.挖反应堆沟行下内置式反应堆沟是在定植前,冬茬日光温室沟宽50~60㎝,深25~30㎝,春茬温室和大棚沟宽40~50㎝,深20㎝。
垄作时沟宽度减半,且错开定植行位置,深度不变。
2.铺秸秆除用玉米秸秆外,还可以用稻草、粉碎玉米芯、豆秸等。
每亩冬季温室用秸秆3000~4000kg,早春温室和大棚用秸秆量减半。
秸秆要铺满反应沟,铺实、踩实,一般每畦铺秸秆40~60kg,畦沟两头的秸秆要露出10㎝。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材料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一、技术介绍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又称二氧化碳缓释富氧秸秆发酵技术,是由山东秸秆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世明研究员历时20年研发的一项全新概念的农业增产、增质、增效的有机栽培理论和技术。
他的研究成功从根本上摆脱了农业生产依赖化肥的局面。
技术的核心是利用微生物菌种将秸秆转化为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热量和有机物质,达到改善土壤、增强肥力、促进农作物高产优质生长的目的。
与传统常规农业技术有着本质的不同,是一项能够有效解决设施农业土壤连作障碍、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创新栽培技术。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增产原理与作用:秸秆在添加畜禽粪便和微生物菌剂的作用下,分解成CO2,增加大棚中CO2浓度,一般可使作物群体内CO2浓度提高4~6倍,作物产量随着CO2吸收量的增加而增加。
秸秆反应堆还提高大棚温度,在严寒冬天里大棚内20cm地温增加4~6℃,气温增加2~3℃。
秸秆反应堆具有明显的改良土壤功效。
秸秆在转化过程中能产生抗病源微生物孢子,可以调节土壤微生物区系,对土传病虫害产生一定的抑制和致死作用。
秸秆生物反应堆应用方式:主要有三种方式,内置式反应堆、外置式反应堆和内外置结合式反应堆。
内置反应堆又分为行下内置式反应堆、行间内置式反应堆和树下内置式反应堆;外置式反应堆分为简易外置式、标准外置式两种。
选择应用方式时,主要依据生产地种植品种、定植时间、生态气候特点和生产条件而定。
外置反应堆适合于春、夏和早秋大棚栽培,内置反应堆除了用于保护地作物越冬栽培、还用于大田、果树等作物栽培。
秸秆生物反应堆转化率:1kg干秸秆可转化1.1kgCO2、3037千卡热量、0.13kg生防有机肥和0.003kg抗病微生物孢子。
这些物质和能量用于果蔬生产,可增产农产品0.6-1.5kg,品种不同增幅有差异。
二、主要优缺点(一)主要优点1、技术优势凸显现代农业科学内涵。
秸秆反应堆利用的都是农作物的废弃物,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稍作示范讲解,大部分农民都能掌握。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与应用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与应用商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李建设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由山东秸秆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世明研究员历时20年研发的一项全新概念的农业增产、增质,增效的有机裁培理沦和技术。
它的研究成功从根本上摆脱了农业生产依赖化肥的局面。
技术的核心是利用徵生物菌种将秸秆转化为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热景和有机物瘐,达到改善土壌,增强肥力,促进农作物高产优质生长的目的。
该技术以秸秆替代化肥,以植物疫苗代替农药,密切结合农村实际,促进秸秆资源循环增值利用和多种生产要素有效转化,使生态改良、环境保护与农作物高产、优质、无公害生产相结合,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技术支撑,开辟了新的途径。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自2001年9月在山东、河北等14个省156 个县(市、区)示范推广以来,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山东省农业厅,科技厅把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作为2006 ~ 2008年度农业主推技术,2009年省财政厅作为财政重点支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向广大农民重点推广。
自2001年至今,全省已将该技术累计推广应用到11万个蔬菜大棚、3万多亩果园和茶园,基本涵盖了番茄、黄瓜、甜椒、西葫芦,莲藕等蔬菜品种,萆莓,桃,杏、樱桃等杲品。
中央电视台、山东省电视合、大众曰报等媒体给予大力宣传报遒,国家广电总局摄制专题科技片播放,以加快该技术推广进程。
2006年,民革中央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加快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建议》的提案,回良玉副总理给予批示。
同年4月24 - 27曰,民革中央在山东省淄博市召开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推广现场会6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国家农业部、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囯务院扶贫办、中科院等21个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到会,通过对比察看临淄区皇城镇郑辛村应用和未应用秸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蔬菜长势,详细询问秸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应用成本、使用难易度、效杲后一致认为,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不仅可减少农作物秸秆焚烧,而且能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有效转化,使农业资源多层次再利用,农业生态进入良性循环;同时该技术简便易行,成本低廉,费效比突出,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操作规程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操作规程“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采用生物技术将秸秆转化为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孢子、有机和无机养料,以此改善作物生长环境,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光合效率,进而获得高产、优质、早熟和无公害农产品的一项新技术。
该技术主要适用于日光温室和早春大棚草莓、黄瓜、西红柿、茄子等茄果类和瓜果类蔬菜的栽培。
一、秸秆生物反应堆作用一是放出大量CO2。
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的大棚,CO2的浓度可达到900-1500ppm以上,比普通大棚提高4-6倍。
CO2浓度提高了,在同样光照强度的情况下,作物光合效率就会提高,这就解决了冬季棚室密闭导致CO2亏缺问题。
二是放出大量热量。
秸秆在发酵分解过程中除释放CO2外,还可放出大量热量。
据试验测定,应用内置式反应堆20厘米地温能提高4-6℃、棚温2-4℃,这就解决了冬天温室生产棚内温度低的难题。
三是生物防治病虫害。
秸秆生物反应堆所用的专用菌种中有多种有益微生物,它们在分解秸秆的同时,能繁殖产生大量抗病微生物及其孢子,这些微生物及其孢子分布在土壤中、叶片上,可有效抑制病菌生长,对病虫害的发生起到很好的生物防治作用,有利于无公害果品生产。
四是有机改良土壤。
秸秆分解后剩下的残渣,含有大量的有机质,这些有机质留在大棚的土壤中,会使土壤变得肥沃而且松软,为根系生长创造了优良的环境。
除此之外,残渣里面还含有大量矿质元素,这些矿质元素又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这就很好地改善了土壤的营养状况。
二、运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效果一是作物长势好。
苗期早发、生长快、根系发达,茎秆变得粗壮,节间缩短,叶片变大变厚,病虫害少;生长期长势强壮,开花结果早,坐果率提高,果实膨大快、成熟早。
结果期连续结果能力强,比常规种植瓜菜收获期延长20-30天以上。
二是提早上市。
一般瓜果类蔬菜能提前7天至15天上市,产量可提高15-20%以上。
三是改善果品品质。
果品品质大大提高,果实外观美,色泽好,口感佳,提高了农产品的竞争力。
温室大棚应用秸秆反应堆技术的试验示范结果与分析

间低温 寡照 条件 下 , 多毁 苗重 种 。
31 .. 2早春 茬黄 瓜
从植 株 抗病 性 看 , 应用 反 应 堆 的棚 室 中后 期 有 未 死秧 现 象 , 结 线 虫 有 发 生 , 也 是 对 照 棚 室 产量 明 根 这 显 降低 的 主要原 因 ; 应用 反 应 堆 的棚 室 黄瓜 长 势 良 而 好 , 死秧 现 象 。 无
试 验种 均选Biblioteka 黄瓜 津优 3 , 5 采用 内置式 生 物反应 堆模式 , 用玉米 秸秆 作为 发酵 原料 。
2 试验 方法 . 2
221 .. 越冬 茬黄瓜 示 范户温 室使 用 面积 5 7I ,0 9年 1 6 I 2 0 T 0月 1 1日
监 测 分 析 ・ MONIORI T NG
户, 总人 口 1 0 4人 , 地 面积 124h 其 中蔬 菜 占 0 耕 6. m, 地 8.6 m 。20 9 7h 03年 4月建 砖木 结构 温室 8 0 0栋 , 占 地 1.3 m ; 33 温室 主栽 品种 为番茄 、 瓜 ; 菜 收入是 h 黄 蔬
全村 的主要经 济来 源 。
广应用 。 天津 市武 清 区 自 2 0 0 9年 引进 该项 技术 , 在冬
222早春 茬黄瓜 .. 示 范 户 温 室 使 用 面 积 5 7I ,为 早 春 茬 黄瓜 。 6 I T 20 0 9年 1 2月 1 0日播 种 、 直生 苗 ,2月 2 1 5日挖 沟 、 铺 设 玉米 秸 秆 、 撒 菌种 做生 物 反应 堆 ,0 0年 1月 2 拌 21 O 日定植 。
春茬番 茄 、 春茬彩 椒上 取得 了 良好 成效 。 00年 , 冬 21 本 区继续 在 黄瓜冬 季生 产上 进行 了试验 示 范 , 本 区农 使 民对该 项技 术有 了进 一步 的认 知 , 累更 多 的栽 培管 积 理经 验 , 为农 民增 产 、 收 以及 设 施农 业 的可 持 续发 增 展 提供 一条可 行之路 。
秸秆生物反应堆实用技术

秸秆生物反应堆实用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是一种利用秸秆等农作物剩余物为原料进行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设备。
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进行生物降解,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甲烷等生物能源,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下面我们将介绍秸秆生物反应堆的实用技术。
秸秆生物反应堆一般由反应器、负压受气器、热水循环系统、废气处理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其中,反应器是秸秆生物反应堆的核心设备,由垂直设置的内壁和外壁构成,内壁上部连接通风口,下部连接流料口,底部有垃圾液排出口。
(一)控制温度秸秆生物反应过程中,温度是关键因素,恰当的温度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和废弃物的降解。
一般情况下,秸秆生物反应温度控制在50℃-60℃之间。
过高的温度会使微生物死亡,过低会耽误微生物的生长。
(二)增加通气量适当的通气量有利于维持秸秆生物反应的正常状态。
不良的通气状态会引起气中恶臭物质的生成,影响秸秆生物反应堆的运行和周边环境。
(三)控制水分水分对秸秆生物反应极为重要,因为秸秆生物反应涉及到微生物代谢和降解。
适当的水分有利于维持环境湿度,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
过多或过少的水分会导致微生物的死亡或杀死微生物,影响秸秆生物反应的正常运作。
(一)清理反应器由于反应器内有秸秆等废弃物参与反应,微生物代谢产生的碳飞灰物、沉积物等产物会在反应器内积聚。
积聚过多会影响反应器的通气和物料流动,必须定期清理。
(二)排液秸秆生物反应过程会产生溶液,含大量微生物与营养物。
该液可以作为生物肥料利用,排出来后可以减轻反应器的重量,避免对建筑安全的不利影响。
(三)修理受气器受压受气器是秸秆生物反应堆重要组成部分,有压缩机或风机驱动,可以产生反应器内的负压,保证反应器内正常通气。
定期检查并修理受气器,避免对反应器的影响。
秸秆生物反应堆是一种既能降低农荒地毒素污染,又能利用废弃物生产肥料、燃料,节能环保的方法,是一种推广应用前景广阔的生产性科技。
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仍需继续突破技术难点,提高秸秆生物反应堆的产能、降低成本、优化结构,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技术概述:秸秆反应堆就是在大棚内利用秸秆,通过微生物分解定向产生CO2,增加棚内CO2浓度,提高棚内温度,提高作物产量。
反应堆作物增产原理与作用:秸秆在添加畜禽粪便和微生物菌剂的作用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增加大棚中二氧化碳浓度,一般可使作物群体内CO2浓度提高4—6倍,作物产量随着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增加而增加。
秸秆反应堆还提高大棚温度。
在严寒冬天里大棚内20厘米地温增加4~6℃,气温2~3℃。
秸秆反应堆具有明显的改良土壤功效。
秸秆在转化过程中能调节土壤微生物区系,对土传病虫害产生一定的抑制和致死作用。
增产增效情况:和常规技术相比,秸秆生物堆技术每亩节本增效6000-7000元。
通过二年多的试验示范,表明该项技术在江苏应用有五大优势,一是产品提早上市,二是提高产品品质,三是增加产量,四是提高产值和效益,五是有一定的改良土壤和预防菜地连作障碍的作用。
技术要点:1、核心技术:①棚内开沟、铺放秸秆、加畜禽粪便调节C/N、撒接菌种、覆土、浇水、盖膜、打孔、定植等程序。
②大棚内两头搭建秸秆反应堆技术、秸秆反应堆CO2产生调控技术2、配套技术:①物理控害技术。
在棚内设置黄板和蓝板。
在设施出入口,或者在设施四周通风口,铺设防虫网。
②病虫害安全高效防治技术。
③秸秆反应堆生产抗土传病害生物有机肥技术。
适宜区域:全省皆宜,苏中、苏北,尤其是苏北温室大棚最值得推广。
2011年推广基础:近年来,我省的新沂、阜宁、江宁、常州等地已经从山东引进了该技术,通过试验示范,受到了农民群众的广泛欢迎。
2011年推广面积近千亩。
2012年预期目标:在设施蔬菜大棚内推广该技术1万亩。
重点推广区域:新沂、睢宁、铜山、宿豫、阜宁、江宁、常州等地。
注意事项:首先要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在接种时微生物菌剂要撒均匀,要适时打孔。
要和秸秆收储运结合起来、和有机农业结合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棚葡萄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示范技术总结
农环站
从2008年起,农环站充分利用乡村清洁工程载体,结合优势作物大棚葡萄,进行了以大棚葡萄内置式生物秸秆反应堆为主的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原理
1、利用秸秆资源,在微生物菌种、疫苗的作用下,将秸秆定向、快速地转化为葡萄生长所需的高纯度二氧化碳、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2、秸秆在转化过程中释放热量、有效提高地温,促进葡萄提早萌芽;
3、秸秆在转化后形成抗病微生物孢子和有机、无机的养料,从而减少化肥使用量
4、通过接种植物疫苗,增强葡萄植株抗性,减少葡萄病虫害发生,达到减少农药使用量的目的
2008年在xx村大棚葡萄开始试点内置式反应堆,试验面积20亩,当年表现出明显效果,2009年实施面积104亩,2010年示范面积达到208亩,农环站对重点技术指标进行了对照比较。
二月地温比对照平均提高5.8℃;二氧化碳浓度(4月份)高达1300-2100 ppm;比对照提高3-5倍;葡萄上市平均提早5-7天;肥料使用降低40-53%;农药使用量减低50%;产量增加40-45%;葡萄落果率降低8%-10%;
二内置式生物反应堆技术在设施葡萄栽培中的应用
1、技术参数:秸秆3000~5000㎏、菌种6~10㎏、植物疫苗3~5㎏、麦麸180~300㎏、饼肥100~200㎏;葡萄种植密度为150株/亩、每亩平均产量为2000㎏。
2、种植葡萄品种:红地球、美人指、夏黑、维多利亚等。
3、工艺技术说明:
①、菌种和疫苗使用前的处理:使用当天按1千克菌种对掺15千克麦麸,13千克水,三者拌和均匀,堆积5小时开始使用。
如当天使用不完,摊放于阴暗处,厚度5-8厘米,第二天继续使用,疫苗1千克对掺20千克麦麸,18千克水,处理方法同上。
②、应用时间:每年10月至翌年1月。
③、反应堆构建步骤:
A、开沟:在葡萄园每个行间起土15㎝,宽度150㎝(距离葡萄植株50厘米),靠近树干浅,中间深,使部分毛细根露出并有断伤,开沟长度与行长相等,开挖的土按等量分放沟两边,集中开沟。
B、铺秸秆:全部开完沟后,向沟内铺放干秸秆(玉米秸、麦秸、棉柴、稻草等),一般底部铺放整秸秆(如玉米秸、棉柴等),上部放碎软秸秆(如麦秸、稻草、食用菌下脚料等)。
铺完踏实后,厚度25~30cm,沟两头露出10cm秸秆茬,以便进氧气。
C、撒菌种:将处理好的菌种,按每沟所用量,均匀撒在秸秆上,并用锨轻拍一遍,使菌种与秸秆均匀接触。
新棚要先撒100~150㎏饼肥于秸秆上,再撒菌种。
有牛马羊兔粪便的,可先把菌种的2/3撒在秸秆上,铺施一层粪便,再将剩下的菌种撒上。
D、浇水、撒疫苗:先按每行疫苗用量,均匀撒接地面上,并与根系接触,接着铺放秸秆,待秸秆铺完成后大水浇透,水面高度达到垄高的四分之三,水量以充分湿透秸秆为宜。
撒疫苗要选择在早上、傍晚或阴天时,要随撒随盖,不要长时间在太阳下曝晒,以免紫外线杀死疫苗。
E、覆土:将沟两边的土回填于秸秆上成垄,秸秆上土层厚度保持20cm,然后将土整平。
F、打孔:在垄上用打孔器(用12#钢筋,在顶端焊接一个T型把,一般长80~100cm)打三行孔,行距20~25cm,孔距20cm,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准,以进氧气促进秸秆转化。
三工艺技术流程
设施葡萄园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工艺流程图
四、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根据2008-2010年三年的试验结果统计,应用该技术的葡萄种植园与常规葡萄园相比,每亩第一年节约化肥38.4kg(其中14.4kg纯N,7.2kgP2O5,16.8kgK20),农药210元;第二年节约化肥44.8kg(其中16.8kg纯N,8.4kgP2O5,19.6kgK20)、农药245元;第三年节约化肥51.2kg(其中19.2kg纯N,9.6kgP2O5,24kgK20)、农药315元;同时增加葡萄产量40%以上,三年平均每亩实现节本增收6624元。
(二)社会效益
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不仅为棚内葡萄提供高浓度CO2、热量,使大棚的温度提高4~6℃,而且能够使大棚葡萄产量提高50%左右,改善葡萄品质,上市期提早10~15天。
同时能够降低化肥、农药的施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培肥土壤地力,改良土壤理化性状。
有利于发展优效、高质农产品,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生态效益
通过项目建设可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农业废弃物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按照水稻亩产秸秆1吨计,相当于一年处理了4-5亩稻田的秆秆,另外,秸秆在微生物菌种的作用下,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需要的CO2、热量、抗病孢子、酶、有机和无机养料,第一年应用该技术,减少化肥用量60%,第二年减少70%,第三年减少80%;由于植物疫苗的综合作用,可以降低葡萄农药防治成本,第一年减少60%,第二年减少70%,第三年减少90%。
三、几点建议
(一)建议与稻鸭共生、频振杀虫和农业有机废弃物分类收集等清洁生产技术配合使用。
(二)加大技术推广的投入和扶持力度。
将其纳入各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拨付专项扶持基金,从国家农资直补项目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对农民直接提供菌种补贴、技术培训和指导,加速这项技术的普及应用。
(三)秸秆反应堆对于普通的水稻、棉花、油菜适用性有限,建议在蔬菜、设施栽培果树上面使用。
四、附件:试验图片
供试作物:大棚葡萄;试验品种:红地球;试验地点:xx村;秸秆反应堆建造年限: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