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识图教学大纲教材

土木工程识图教学大纲教材
土木工程识图教学大纲教材

中等职业学校土木工程识图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市政、道路桥梁、铁道、水利等土木工程类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类专业必备的土木工程图识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专业技能课程打下基础;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形成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运用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作图方法,熟练识读和绘制形体投影图;了解制图有关国家标准在土木工程图样中的应用;具备识读常见土木工程图样的能力;会正确使用常用绘图工具,并具备徒手绘制简单工程图样的能力。

理解工程图样的成图规律,初步形成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会土木工程图样的识读方法;具备查阅标准图集和处理相关信息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树立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

三、教学内容结构

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选学模块两部分组成。

1. 基础模块是适应各专业学生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48~54 学时。

2. 选学模块是适应不同专业需要的选学内容,选定后为该专业的必修内容。其中“房屋建筑工程图识读”适用于建筑施工、建筑装饰等专业;“道路桥梁工程图识读”适用于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市政工程施工等专业;“铁路工程图识读”适用于铁道施工与养护、城市轨道施工与养护等专业。教学时数各为26~36 学时。

各模块中未标注“ * ”的内容为必修的基本教学内容与要求;标注“ * ”的内

容为选修内容,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础模块

续表

建筑识图与构造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建筑识图与构造》 学院: 系别: 姓名:

《建筑识图与构造》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识图与构造课内学时:60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课程类型:专业核心基础课课程学分:6 授课对象:高职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一门建筑专业初学者学习建筑制图和掌握有关建筑识图和设计创作能力的一门专业性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有关的建筑制图与识图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包括制图基本常识和建筑房屋的构造两大部分),使学生能正确的识读常见的施工图纸,熟悉组成房屋的各部分的构造作法。学完本课程后,应掌握基本的建筑识图能力和简单构造的建筑设计方法,为后续课程《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和《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 二、课程目标 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及应用性,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房屋建筑构造的认知能力以及绘图和读图的能力,其内容及影响贯穿在整个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以及工作实践中,作用重大,价值影响深远。鉴于建筑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本课程以民用建筑构造为重点,只讲工业建筑的一般知识。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工程技术语言、准确的理解设计意图、合理

地进行施工。它是建筑工程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造价员、材料员等职业岗位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 (一)课程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 基础模块是本专业学生必需掌握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房屋各组成部分及其构造要求,并具有一定的识图绘图能力),教学时数为48学时。 2. 职业模块是学习相关建筑施工图常用的符号及图例和识读建筑图纸。教导学生认识建筑施工图的整套图纸,从建筑总平面图、图纸目录、建筑平立剖平面图、建筑楼梯详图、建筑构造详图以及建筑门窗表等。教学时数为12学时。 3. 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选修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加入关于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建筑施工技术等相关内容。 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均从建筑构造做法、建筑识图两个方面提出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结合生活中的建筑物,观察其构造做法、施工工艺、观看建筑结构施工图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建筑识图与构造的能力。 (二)教学安排 基础模块

课程标准—《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4.14.)

课程编码制订人制订日期修订人修订日期审定组(人)审定日期06B156010122吴美慧2015.8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一、课程属性表 课程代码开设学期适用专业周课时理论课时考核方式课程类型 推荐教材名称 参考教材名称 前修课程后续课程 06B156010122课程名称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第1学期英文名称 The architectural drawing and image recognition 建筑设计技术 4周 /学期10总课时40学分4 20实践课时20作业次数10报告次数2 考核方法笔试机考设计(论文)其它名称《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作者 白金波陈中玉 张增宝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是否高职高专 教材 名称《建筑制图与识图》作者赵艳敏吴俊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是否高职高专 教材 名称初等数学 代码 名称建筑 CAD 、建筑施工技术 代码06B156030122 ; 06B156030130 二、课程定位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是高职高专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熟悉国家现行制图标准; 2.掌握建筑施工图与结构施工图的图示方法与识读方法; 3.能熟练识读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图。 (二)能力目标 1.会用绘图仪器制图; 2.能按照国家现行制图标准,正确绘制常见的工程形体投影图; 3.能熟练的识读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图; 4.会绘制是施工图的放样图; 5.具有绘制一般建筑物视图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本专业、爱岗敬业的精神;培养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 工作态度;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吃苦耐劳的品质。 四、课程内容 (一)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以培养学生岗位能力为核心,采用设备演示和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熟悉各种 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绘图的思路和方法;能规范地绘制图纸。 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专业教学计划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岗位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以学 生发展为本位,设计课程内容。通过教学,学生掌握识图和制图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学习情境设计 本课程学习情境设置: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按照以实践应用为目的,理论 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精选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根据教学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原则,学习情景共设计了 2 个: 1.各种绘图工具的认识与使用方法; 2.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识读(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梁结构、板结构等)。 (三)学习子情境设计 2个学习情景所对应的子情景合计7个子情境。 1.各种绘图工具的认识与使用方法:

12级工程施工图识读实训指导书和任务书

12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12级工程监理专业 工程施工图识读实训任务书及指导书 (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识读) 工程施工图识读实训任务书 一、实习目的 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能够熟悉建筑工程施工图的制图规则,掌握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识图方法和步骤,读懂图纸的具体内容等,从而能 够使学生达到熟练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本专业 的相关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给定的资料 一套饭堂的建筑结构施工图,建筑施工图12张,结构施工图15张。 三、完成内容及成果要求 1、绘制一框架梁的配筋大样:包括一纵向钢筋大样图,若干支座和跨中 横断面配筋大样。纵向配筋大样图中要求表示出箍筋加密区范围,梁支 座负筋的长度,梁支座筋的锚固长度等,如梁侧有构造钢筋、扭筋或梁 中有吊筋都需要表示出来。 2、绘制一根柱的纵向配筋大样图(至少画两层),要求表示出箍筋的加密 范围,纵筋的根数、直径及位置,以及节点处的钢筋连接。 选取合适的比例,绘制在一张A2图纸上。 四、时间安排 本次实习时间为一周,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建筑施工图的识读一天; 结构施工图的识读两天; 绘制建筑结构大样两天。 五、参考数目 1、相关各科目教材 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11G101-2、11G101-3)。

施工图识读与翻样实训指导书 一套房屋的全套设计图纸包括的内容有:图纸目录;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设备施工图。 一般识读施工图纸的方法是:先粗看后细看,先整体后局部、细部,先建筑后结构、水、电,相互对照发现问题、记录问题。 读图的步骤:1、了解工程概况,首先查找图纸目录,根据图纸了解全套施工图纸的总量,初看各种施工图总说明,了解本工程各工种所用标准图集。2、熟悉图纸,可先组略地看一遍图纸,重点放在建筑图地阅读,目的是对本工程有一概略的了解。3、认真细致阅读图纸,一般按照“建施”、“结施”、“水施”、“电施”的顺序阅读,应特别注意对照阅读,如平面图与立面图、平面图与剖面图对照阅读,墙身大样图与立面图对照阅读,结构图与建筑图对照阅读,设施图与建筑图对照阅读,设施图与结构施工图对照阅读,只有反复对照、思考、核对,才能发现图纸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建筑施工图的识图要点 建筑施工图由建筑总说明、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及建筑详图六大部分组成。 一、建筑总说明 建筑总说明主要说明:建筑工程概况,建筑物所在位置,建筑的面积、结构形式、层数、耐火等级。建筑±0.000所对应的绝对高层;设计依据;工程的内外装修做法、设计所采用的有关标准图集及需要说明的其他内容。 二、建筑总平面图的识读要点 1、先看图样的比例、图例及有关文字说明; 2、了解新建房屋的基本情况、用地范围、地形地貌以及周围的环境。(总图中的坐标、标高、距离宜以米为单位,并应至少取至小数点后两位,不足时以"0"补齐。详图宜以毫米为单位,如不以毫米为单位,应另加说明。总图中标注的标高应为绝对标高,如标注相对标高,则应注明相对标高与绝对标高的换算关系。) 3、了解新建房屋的位置、朝向、地势高低等。 三、建筑平面图的阅读要点 1、熟悉建筑配件图例、图名、图号、比例及文字说明。 2、定位轴线所谓定位轴线表示建筑物主要结构或构件位置的点划线。 3、房屋平面布置,包括平面形状、朝向、出入口、房间、走廊、门厅、楼梯间 等的布置组合情况。 4、阅读各类尺寸。房屋总长及总宽尺寸,各房间开间、进深、细部尺寸和室内 外地面标高。 5、门窗的类型、数量、位置及开启方向、 6、墙体、构造柱的的材料、尺寸。

工程制图教学大纲-目的-要求-重点-难点

《工程制图》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工程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1、正确使用绘图仪器和工具,掌握熟练的绘图技巧;3、熟悉有关的国家制图标准及各种规定画法和简化画;(二)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绘制和阅读土木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三、教学时数分配建议表;四 《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工程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工程图是工程设计人员表达设计思想的主要体现,是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的重要工具,是工程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的依据。因此,工程图被喻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每个工程技术人员都应具备绘制与阅读工程图的能力。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学习绘制和阅读土木工程图样打下基础。其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培养空间想象和形体表达能力,培养绘制和阅读土木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初步具有使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正确使用绘图仪器和工具,掌握熟练的绘图技巧。 2、学会目测比例、徒手绘制草图的基本技能。 3、熟悉有关的国家制图标准及各种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的内容及其应用。 4、掌握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应用和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的初步能力。 5、了解掌握相关专业工程图样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空间想象和形体表达能力。 3、培养绘制和阅读土木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4、初步具有使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 三、教学时数分配建议表 四、教学内容 绪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绪论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工程制图课程的简介;熟悉课程的教学目标,了解工程制图的发展趋势,为以后各章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 1、工程制图课程的简介; 2、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目标; 3、工程制图课程的发展趋势; 4、工程制图课程的学习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目标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熟悉制图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制图国家标准、几何图形的画法,徒手作图的基本方法与实践。 二、教学内容1、制图的基本知识;2、建筑制图国家标准;3、几何图形的画法; 4、徒手作图的基本方法与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工程制图的国家标准。难点:徒手作图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投影的基本知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课程标准—《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作者:————————————————————————————————日期:

课程编码制订人制订日期修订人修订日期审定组(人)审定日期06B156010122吴美慧2015.8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一、课程属性表 课程代码06B156010122 课程名称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开设学期第1学期英文名称 The architectural drawing and image recognition 适用专业建筑设计技术 周课时 4 周/学期10 总课时40 学分 4 理论课时20 实践课时20 作业次数10 报告次数 2 考核方式考试考查考核方法笔试机考设计(论文)其它课程类型 通识课专业平台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专业选修课 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 推荐 教材名称 名称《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作者 白金波陈中玉 张增宝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是否高职高专 教材 是否 参考 教材名称 名称《建筑制图与识图》作者赵艳敏吴俊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是否高职高专 教材 是否前修课程 名称初等数学 代码 后续课程 名称建筑CAD、建筑施工技术 代码06B156030122;06B156030130 二、课程定位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是高职高专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熟悉国家现行制图标准; 2.掌握建筑施工图与结构施工图的图示方法与识读方法; 3.能熟练识读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图。 (二)能力目标 1.会用绘图仪器制图; 2.能按照国家现行制图标准,正确绘制常见的工程形体投影图; 3.能熟练的识读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图; 4.会绘制是施工图的放样图; 5.具有绘制一般建筑物视图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本专业、爱岗敬业的精神;培养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吃苦耐劳的品质。 四、课程内容 (一)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以培养学生岗位能力为核心,采用设备演示和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熟悉各种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绘图的思路和方法;能规范地绘制图纸。 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专业教学计划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岗位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位,设计课程内容。通过教学,学生掌握识图和制图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学习情境设计 本课程学习情境设置: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按照以实践应用为目的,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精选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教学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原则,学习情景共设计了2个: 1.各种绘图工具的认识与使用方法; 2.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识读(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梁结构、板结构等)。 (三)学习子情境设计 2个学习情景所对应的子情景合计7个子情境。 1.各种绘图工具的认识与使用方法:

工程识图实训指导书

《识图实训》指导书 一、实训目标 1、深入学习、贯彻制图国家标准及其有关规定。 2、培养空间想象能力,进一步掌握本专业工程图表达的特点,强化阅读实际工程图的能力。 3、在相关专业课程学习后对所学知识和实习内容互相验证,并对一些实际问题加以分析和讨论。 4、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5、使学生对本行业的工作性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强化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巩固专业思想。 二、实训资料准备 1、图纸:每组交专机加工中心图纸2套、11、12公寓楼图纸1套 2、教材:《建筑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钢筋混凝土和砌体结构》等 3、规范: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03/04G101系列图集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 《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 《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10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T 2-86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10 《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 GBT-50083-97 4、复习题库:每组两套 三、实践教学内容: 按照现有的校园建筑读解工程施工图,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引下识读施工图,讲解工程节点构造做法及结构。 四、实训时间安排

五、实训步骤及要点 (一)复习制图的基本知识 明确投影的基本概念,三面投影图的表达方法,剖面图、断面图的形成及绘制方法,明确专业制图有关标准规定的图示特点、视图名称和配置,比例、图线、尺寸标注、材料符号、图例、编号等的意义。 (二)建筑施工图的阅读内容 1、根据图纸目录了解整套图纸的组成 图纸目录说明该套图纸有几类,各类图纸分别有几张,每张图纸的图号、图名、图幅大小;如采用标准图,应注出所使用的标准图的名称、所在的标注图集和图号或页次 2、阅读施工总说明 施工总说明主要用来说明图样的设计依据和施工要求。 1)了解工程施工图设计的依据性文件、批文和相关规范。 2)项目概况:一般应包括建筑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建筑面积、建筑基底面积、建筑工程等级、设计使用年限、建筑层数和建筑高度、防火设计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人防工程防护等级、屋面防水等级、地下室防水等级、抗震设防烈度等,以及能反映建筑规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设计标高:本项目相对标高与总图绝对标高的关系。 4)用料说明和室内外装修:墙体、墙身防潮层、地下室防水、屋面、外墙面、勒脚、散水、台阶、坡道等部位。油漆、涂料等的材料和做法,用文字说明或部分文字说明,部分

《建筑识图与制图》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体例格式 课程代码:105036 《建筑识图与制图》教学大纲 执笔人:尹妮 编写人员:尹妮 审核人:

《建筑识图与制图》教学大纲[基本概况]

[学时分配] [注]1:以上表格字体均为五号宋体,表格中所要填写的内容均为五号楷体] 2、大纲制定中对本专业授课对象和非本专业授课对象在学时和要求上要有所区分,统一用*代表对非本专业授课对象的适用范畴 [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黑体小四号) 第一章室内设计工程制图概述 [教学目的]掌握国家标准制图中关于图线、字体、符号、尺寸标注等的规定;了解室内装饰材料的种类、应用部位及选用的原则。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工程制图工具正确的使用方法;掌握室内设计工程图制图标准;了

解室内装饰中常选用的装饰材料。 难点:能正确绘制国家标准制图中所规定的符号。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注:以上四行字体[]内均为黑体五号,所要填写的内容均为宋体五号] 第一节工程制图工具与使用方法 一、图板、丁字尺和三角板 二、比例尺 三、圆规和分规 四、绘图铅笔 五、模板 第二节室内设计工程图制图标准 一、图纸幅面 二、图线的规定 三、字体的规定 四、尺寸标注 (一)尺寸标注的组成与要求 (二)具体的尺寸标注方式 五、符号 (一)索引符号与详图符号 (二)引出线 (三)指北针和风玫瑰图 (四)对称符号 (五)标高符号 1.相对标高 2.绝对标高 第三节室内装饰材料及其选择 一、装饰材料种类 二、室内装饰材料的选择 (一)建筑类别与装饰部位 (二)地域和气候 (三)场地与空间

(四)标准与功能 (五)民族性 (六)经济性 三、室内装饰材料的发展 (一)质量轻、强度高的产品开发 (二)产品的多功能性 (三)向大规格、高精度发展 (四)产品向规范化、系列化发展 实验名称:制图规范内容的练习 [实验目的] 让学生掌握室内设计工程制图中线条、字体、比例、符号的规定。 [实验要求] 认真细心、字体工整、比例准确、符号完整,按制图规范完成。 [实验时数] 2学时 [实验内容] 1.进行线条、字体、符号、比例等内容的练习。用A3图纸,绘制图框线、标题栏、用铅笔完成。 第二章室内设计工程图的基本绘图理论 [教学目的]掌握物体投影中水平正投影的原理以及三面投影图的绘制;轴测图的画法,透视图的画法;掌握断面图及剖面图的表达方式。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投影的知识、轴测图的形成于绘制理论、透视图的形成于绘制理论等知识以及这些理论在室内设计工程图中的应用。 难点:断面图与剖面图的绘制理论以及在室内设计工程图中的应用。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投影的基本知识 一、中心投影 二、平行投影 第二节轴测图 一、轴测图的形成 二、轴测图的分类

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工程制图与CAD 学时:80 (一)课程性质 《工程制图与CAD》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主干课程之一。培养学生识读水利工程图和房屋建筑图的技能,该技能是水利工程专业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立足于职业能力的培养,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预期的职业能力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实施案例教学、任务驱动、讲练结合的模式,以实际工程中典型的水工建筑物为案例,以拟定的实训题目为任务,图物对照进行读图和绘图,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其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培养相应的职业能力的需要来进行,让学生在完成具体训练的过程中来发展职业能力;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将不同类型的知识综合起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以便有效地完成工程建设岗位上相应的工作任务。

(五)课程内容及教育教学要求(见附表15) (六)教材选择 1、程时甘主编.现代机械制图.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程时甘主编.现代机械制图习题集.北京: 电子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参考书: 1、《水利工程制图》及《水利工程制图习题集》河海大学出版社印翠凤张牧主编 2、《房屋建筑学》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凌卫宁李柯主编 (七)课程教学资源的使用与建设 1、网络资源利用 教师借助网络课程,完成与学生的教学交互,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以学生为中心,指导学生的学习探索活动。同时学生通过互联网精品课程网站共享型教学资源自主学习专业课程。 2、实训资源利用 学生通过实训能随时验证教学内容,丰富学生自主学习手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训中心去完成某项仿真或真实工作项目。 (八)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1、多媒体教学设备 2、专业绘图实训室 (九)教师要求 专职教师两名 (十)教学组织与设计 实施案例教学、任务驱动、讲练结合的模式,以实际工程中典型的水工建筑物为案例,以拟定的实训题目为任务,图物对照进行读图和绘图,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 (十一)考核方式 考试与考查结合,平时与阶段结合,随堂实训占重要组成。

建筑设备与识图实训指导书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实训(实习)指导书 系别:建筑工程技术系 专业:2011级建筑工程技术 课程:建筑设备与识图实训 指导老师:曾澄波黄文水白大茹 所属教研室: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 编制课程负责人审核 曾澄波曾澄波曾澄波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系 2012 年 9月

实训指导书 一.实训基本信息 二.实训任务和目标 项目1. 建筑设备实训室给排水系统的组成、运行、识图及安装训练、2号水泵房实训:使学生掌握给排水设备及附件的构造、特性及适用范围、给排水的运行,进行识读给排水系统施工图,编制给排水系统施工方案与组织管理。 项目2. 凯旋宫热水供应主机房实训:使学生具备运用锅炉热水供应系统原理识读施工图,能够进行锅炉热水供应设备、管道及附件的施工安装。 项目3. 凯旋宫中央空调主机房实训:使学生具备运用中央空调系统原理识读施工图,能够进行中央空调设备、管道及附件的施工安装。 项目4. 配电房实训、学院十二号楼的建筑防雷实训、实训中心D电气照明系统安装实训:使学生掌握防雷等级、防雷措施和防雷装置的类型,使用和安装要求,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和各自使用范围,照明电气的设备、光源的特性及其工作原理,照明线路敷设方式与要求,进行编制照明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管理。 三.实训内容和学时分配

四.实训考核 项目1. 建筑设备实训室给排水系统的组成、运行、识图及安装训练、2号水泵房实训一.实训目的 1、通过建筑给排水设备、附件、配件的展示,加深了解各系统的主要设备、附件、配件的名称、型号、规格,掌握这些设备及附件的构造、特性及适用范围,此为复杂的建筑设备安装建立初步基础; 2、通过建筑设备最基本的一个系统----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演示,进一步掌握给排水系统的组成、供水方式、运作原理;从而掌握给排水系统的设备、附件、配件作用、安装程序; 3、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并结合所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培养他们应用知识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4、让学生通过对实际建筑给排水系统施工图的学习、识图,获得一定的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知识和审图方法、审图的内容,进一步培养、巩固、加深、扩大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为毕业实习、就业顶岗打下必要的基础; 5、提高团结合作能力、增强集体观念。 二.实训内容和基本要求 实训内容: 1、建筑给水系统的设备、附件、配件认知; 2、给排水系统运行演示区的系统的组成、特性、原理、运行形式; 3、结合我院正在运行的2号水泵房实物,做出2号水泵安装方案。 基本要求: 1、教师演示正确,讲解清楚; 2、学生操作正确、安全。 三.实训方法和具体步骤

工程制图及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pdf

《工程制图及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4300181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修读学期第二学期学分 2 学时32 课程英文名称Engineering Drawing & Mechanical Design Basis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电子与电工技术 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 《工程制图与及机械设计基础》是为工科类学生而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是研究设计者用来表达设计思想,生产者用来指导生产,使用者据此使用维护,还是技术交流工具的“工程语言”工程图样的绘制与识读的理论和方法。对于学生学习和掌握《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厂设计》等专业课的绘图、读图及设计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也为毕业设计及毕业后从事工业产品设计与制造、选用与管理生产设备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 1、掌握用正投影法图示空间物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培养尺规绘图、徒手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初步能力; 3、掌握绘制和识读工程图样的基本技巧,熟悉工程制图国家标准和查阅方法; 4、培养空间构思表达能力和三维形体的形象思维能力; 5、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四、课程学时学分、教学要求及主要教学内容 (一)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

章节主要内容总学时 学时分配讲授实践 第1章制图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2 2 0 第2章AutoCAD基础 6 6 0 第3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4 4 0 第4章立体的投影 4 4 0 第5章组合体的视图与形体构思 4 4 0 第6章轴测图 2 2 0 第7章机件的常用基本表达方法 4 4 0 第8章标准件和齿轮 2 2 0 第9章零件图 2 2 0 第10章装配图 2 2 0 (二) 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2. 掌握尺寸标注方法; 3. 掌握平面图形画法; 4. 掌握尺规绘图的方法与步骤。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国家标准中的尺寸标注方法。 2. 教学难点:比例和尺寸标注。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解法、问答法。 教学主要内容: 1. 制图基本规定:图纸幅面、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注法; 2. 绘制工程图样的三种方法; 3. 尺规绘图及其工具、仪器的使用; 4. 几何作图; 5. 尺规绘图的方法与步骤; 6. 徒手绘图及其画法。 第二章AutoCAD基础 教学目的和要求:

道路工程制图与识图教学大纲

《道路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大纲 一、管理信息 课程名称:《道路工程制图与识图》制定时间:2016.11.06 课程代码:所属系部: 制定人:批准人: 二、基本信息 学分:课程类型:专业技术基础课 学时:64 先修课:无 授课对象:初中起点中职学生后续课:《建筑CAD》 三、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道路工程技术、造价、管理专业专门人才所必须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绘制、阅读公路运输类专业图纸,掌握投影理论与表达方法,为以后的学科做好准备。 ①能够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具有较熟练的绘图技能。 ②能够掌握建筑制图标准,正确绘制建筑工程图样。 ③能够运用投影理论,进行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④能够运用正投影原理,绘制平面体及曲面体的三面正投影,正确对形体进行表达。 ⑤能够绘制轴测投影。 ⑥能够熟悉组合体视图及工程形体的表达方法。

⑦能够熟练识读道路施工图。 ⑧能够运用道路施工图的知识绘制施工图。 (2)知识目标 ①熟悉国家建筑制图标准的有关规定。 ②掌握投影的基本理论,熟练绘制形体三视图。 ③了解制图原理,熟悉对形体的表达方法。 ④掌握道路工程构造原理和主要构造方法。 ⑤了解道路工程施工图规范,掌握道路工程施工图的读图方法与内容。 ⑥掌握道路工程施工图绘制方法与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具有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 ②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2.课程内容设计 本课程包括工程制图与工程图识读两个模块,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时分为六个项目(制图基础、投影知识、形体视图、轴测投影、工程形体表达、道路工程图的识图与制图)。 本课程必修64学时,其中讲授44学时,实训20学时。教学4学时/周,共16周。

《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是畜牧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识读和绘制图样的能力,为提高学生素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视图、绘图技巧,熟练绘制工程图纸。具备独立运用AutoCAD设计和制作工程图的能力。达到专业绘图员等专业岗位的综合素质。 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都是在行业、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基于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重新进行了整合,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性、开放性。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工程制图的基本概念、制图基本知识; 2.掌握三视图的基本理论及应用; 3.熟练掌握《工程制图》国家标准; 4.掌握零部件图样的计算机绘制方法和图纸要求; 5.掌握徒手绘制工程图样方法; 6.掌握利用工具按国家标准绘制工程图样方法; 7.掌握AutoCAD绘制工程图样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识读中等难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2.能正确查阅《工程制图国家标准》,并根据国家标准正确绘制工程图样; 3.能够利用手工和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 4.能独立运用AutoCAD设计方案、绘制工程图样; 5.能使用各种工具拆装部件或机器;能使用绘图工具绘制工程图样; 6.能使用技术测量工具进行零件、装配体测绘。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学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5.具有终身学习的意愿。 三、参考学时64 四、课程学分4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学分:3 总学时:54 适用专业:非机械类各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工程图学是研究工程与产品信息表达、交流与传递的学问。工程图形是工程与产品信息的载体,是工程界表达、交流的语言。 在工程设计中,工程图形作为构思、设计与制造中工程与产品信息的定义、表达和传递的主要媒介;在科学研究中,图形作为直观表达实验数据,反映科学规律,对于人们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掌握问题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表达、交流信息,形象思维的过程中,图形的形象性、直观性和简洁性,是人们认识规律、探索未知的重要工具。 本课程理论严谨、实践性强,与工程实践密切联系,对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增强工程和创新意识有重要作用。是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同时,它又是学生学习后读课程不可缺少的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学习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2)培养使用投影的方法用二维平面图形表达三维空间形状的能力。 (3)培养绘制(徒手绘图、尺规绘图和计算机绘图)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 (4)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构思能力。 (5)培养工程意识,贯彻、执行国家标准的意识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画法几何、制图基础、机械图和计算机绘图四部分,基本要求如下: (一)画法几何部分 学习用正投影法表达空间几何形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1、投影的基本知识 了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投影法的分类。 2、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1)熟练掌握点、直线、平面在第一分角中的正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2)熟练掌握直线上的点和平面内的点、线的作图方法。 (3)了解一般位置直线对投影面倾角的作图方法。 (4)了解两条直线相交、平行、交叉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3、立体的投影 (1)熟练掌握棱柱和棱锥的多面正投影图作图方法和立体表面定点。 (2)熟练掌握正圆柱、正圆锥、圆球的多面正投影图作图方法和立体表面定点。 (3)掌握基本体被特殊位置平面切割后截交线的作图方法。 (4)了解基本立体表面相交时交线的作图方法。 (二)制图基础部分 1、制图基本知识 (1)了解并遵守《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2)掌握徒手绘图、尺规绘图的步骤和方法。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大纲 (房屋建筑工程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房屋建筑工程专业、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概预算专业、道路桥梁建设专业和建筑管理类等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和技能训练课。它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制图和识图能力,同时又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不可缺少的基础。 建筑识图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绘图和读图能力,并通过实践,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建筑识图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学习各种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2.学习贯彻制图国家标准及其它有关规定 3.培养绘制和阅房屋建筑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4.培养空间想像能力和绘图技能 5.培养计算机绘图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充分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理论,养成空间思维的习惯,多看、多想、多画。正确使用绘图工具,严格遵守国家颁布的建筑制图标准和技术制图标准。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重点难点 建筑工程制图分画法几何、制图基础、工程施工图和计算机绘图四部份。画法几何部分包括投影基本知识,平面立体、曲面立体和轴测图。制图基础部分包括制图基本知识,组合体的投影图和建筑形体表达方法。工程施工图部分包括民用建筑施工图、民用建筑结构施工图、单层工业厂房施工图和给排水施工图。计算机绘图部分主要介绍AutoCAD2000的基本绘命令、图形编辑、文字与尺寸标准。

重点难点:投影基本知识、正投影的特性、三面正投影的形成、三面正投影的投影规律、平面立体的投影。 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 绪论 一、本课程的地位、性质及任务 二、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方法和要求 第1章投影基本知识 (一)教学内容 l.投影概念 (1)投影图 (2)中心投影 (3)平行投影 (4)平行投影的分类 (5)各种投影法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正投影特性 (1)点、直线、平面正投影特性 (2)三面正投影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3.点的投影 (1)点的正投影规律 (2)点在三投影图中的投影及投影规律 (3)两点的相对位置 4.直线的投影 (1)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 (2)直线上的点 (3)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和倾角 (4)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

课程标准_电气工程制图与识图

《电气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电气工程制图与识图 学分:4 计划学时:64 适用专业:光伏应用技术 1.前言 1.1课程性质 电气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是光伏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一门实践应用性强的专业技术课。该课程既有系统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旨在培养学生阅读和绘制较为复杂的电气工程图样能力,熟练掌握运用AutoCAD软件绘制各种电气工程图的方法。为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前修课程为:《高等数学》、《电工基础》、《电子技术》。 后续课程为:《电力系统分析》、《电气安装与调试技术》、《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工厂供电技术》、《电机拖动及控制》、《电气控制基础与系统》、《变频调速系统与运动伺服控制技术》。 1.2设计思路 通过对本专业工作岗位的分析,确定了课程的设计思路为:围绕工作岗位所需职业技能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培养规律,选取典型的学习项目,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课程目标 2.1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初步掌握终身发展必备的电气工程制图与识图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能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方法和专业技能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2具体目标 2.2.1知识目标

1.熟悉电气制图的基本要求; 2.掌握电气制图的基本方法; 3.掌握电气图纸识读的要求; 4.掌握电气图纸识读的方法; 5.掌握AUTOCAD的操作方法; 6.掌握AUTOCAD绘制电气图纸的方法; 2.2.2能力目标 1.能完成常用工程图纸的识读; 2.能完成简单电气图的绘制; 3.能完成结构框图的绘制; 4.能完成简单零件图的绘制; 5.能完成零件的测绘 6.能完成三视图的绘制; 7.能完成图纸的检查和审核; 2.2.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5)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环保意识。 (6)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 (7)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8)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3.课程内容与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土木工程识图教学大纲

附件9: 中等职业学校土木工程识图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市政、道路桥梁、铁道、水利等土木工程类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类专业必备的土木工程图识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专业技能课程打下基础;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形成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运用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作图方法,熟练识读和绘制形体投影图;了解制图有关国家标准在土木工程图样中的应用;具备识读常见土木工程图样的能力;会正确使用常用绘图工具,并具备徒手绘制简单工程图样的能力。 理解工程图样的成图规律,初步形成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会土木工程图样的识读方法;具备查阅标准图集和处理相关信息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树立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 三、教学内容结构 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选学模块两部分组成。 1. 基础模块是适应各专业学生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48~54学时。 2. 选学模块是适应不同专业需要的选学内容,选定后为该专业的必修内容。其中“房屋建筑工程图识读”适用于建筑施工、建筑装饰等专业;“道路桥梁工程图识读”适用于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市政工程施工等专业;“铁路工程图识读”适用于铁道施工与养护、城市轨道施工与养护等专业。教学时数各为26~36学时。 各模块中未标注“*”的内容为必修的基本教学内容与要求;标注“*”的内容为选修内容,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 —60 —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础模块 —61 —

工程识图课程标准 参考

《工程识图》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工程图样是准确表达建筑物的形状、大小及其技术要求的图形总称。同文字、数字一样,是人类借以表达、构思、分析和交流工程技术思想的基本工具。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是建筑企业施工员、质检员和造价员等岗位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专业技能。《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是土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基础课。学好本课程的内容将为土建类专业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也是做好本专业工作的坚实保障。因此,我系将其作为土建专业学生入学后开设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藉此为土建类专业学生打开工程领域知识的大门,培养学生的严谨思维和负责精神,从而打下良好的职业道德基础。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该课程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以培养学生识图与绘图能力为主要目标,同时兼顾后继专业课程(房屋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学习需要。它是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技术+人文。 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除了要具备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更需要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健全的人格、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人文关怀精神。因而,按照传统的“分工理论”,依据职业岗位设置专业,以培养一线人才的岗位能力为中心来决定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内容的能力

本位模式,既不适应现代社会劳动力流动加剧的变化,也不能培养健全人格的人。21世纪需要的是更具人文素质和文化底蕴的“技术人文主义者”。因此,课程理念从“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已经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一)关于专业 经过深入建筑企业调研,主要以建筑施工单位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造价的工作过程中对施工图识图绘图知识的要求为主线,以工作实践为起点,以岗位基础技能培养为目标,强化职业素质培养,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分析工程项目管理和造价岗位的工作过程,归纳总结典型工作任务或职能,提炼行动领域,结合职业资格标准,将行动领域转换为《建筑制图与识图》学习领域,遵循课程横向设计原则,以建筑工程基本形体及组合体实训、建筑绘图、建筑识图(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和设备施工图)为主题单元载体设置学习情景,制定课程标准。 (二)关于目标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本着确立能力本位教育的思路,本标准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 (三)关于学习内容 课程内容的学习,注重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强调实训教学的重要性,,使教学内容与工作过程相结合。与石家庄市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深度融合,通过创建校内“课堂和工作地点一体化”的学习训练工作区和校外“顶岗就业一体”的实习场地,实践学习与理论学习基本比例为6:4,来满足本课程教学、技能训练的要求,实现“教、学、做”合一的多元交叉教学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