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过程控制_第3章

合集下载

过程控制技术-第三章 过程控制系统的分析

过程控制技术-第三章 过程控制系统的分析

3 过程控制系统的分析
时曲线有极值点(n为正整数)。将上述两种t值代入式(3-18),就能求出过渡过程曲线的各个特殊点数值,其数值列入表3-2中。
3 过程控制系统的分析
根据表3-2中数据绘制出过渡过程曲线如图3-5中的曲线2所示
过程控制技术
第六讲 过程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分析(二)
3 过程控制系统的分析
(2)衰减比n 是指过渡过程曲线同方向的前后相邻两个峰值之比,如图3-6中B/B′=n,或习惯表示为n∶1。可见n愈小,过渡过程的衰减程度越小,意味着控制系统的振荡程度越加剧烈,稳定性也就低,当n=1时,过渡过程为等幅振荡;反之,n愈大,过渡过程愈接近非振荡过程,相应的稳定性也越高。从对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性能要求综合考虑(稳定、迅速),
3 过程控制系统的分析
式中下标“0”表示系统在初始平衡状态下的数值,则
3 过程控制系统的分析
(4)控制器的控制规律 在过程控制系统中常使用的控制器,其控制规律有比例、比例积分和比例积分微分三种,它们的数学模型分别为:
3 过程控制系统的分析
在这个系统中若选用的是电动比例控制器,则p=Kce 在过程控制仪表中控制器的放大系数Kc是通过改变控制器的比例度δ来设置的,若采用测量范围(量程)为50~100℃,输出信号为4~20 mA DC的电动温度变送器,并选用电动控制器的比例度δ=20%,于是根据比例度的定义计算出控制器的放大系数是:
3 过程控制系统的分析
(5)余差C(残余偏差) 余差是过渡过程终了时设定值与被控变量的稳态值之差,用数学式表示为 余差是一个反映控制系统准确性的质量指标,也是一个精度指标。它由生产工艺给出,一般希望余差为零或不超过预定的范围。
3 过程控制系统的分析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习题答案 第三章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习题答案   第三章

第3章习题与思考题3-1 什么是控制器的控制规律?控制器有哪些基本控制规律?解答:1)控制规律: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偏差信号之间的关系。

2)基本控制规律:位式控制、比例控制、比例积分控制、比例微分控制和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3-2 双位控制规律是怎样的?有何优缺点?解答:1)双位控制的输出规律是根据输入偏差的正负,控制器的输出为最大或最小。

2)缺点:在位式控制模式下,被控变量持续地在设定值上下作等幅振荡,无法稳定在设定值上。

这是由于双位控制器只有两个特定的输出值,相应的控制阀也只有两个极限位置,总是过量调节所致。

3)优点:偏差在中间区内时,控制机构不动作,可以降低控制机构开关的频繁程度,延长控制器中运动部件的使用寿命。

3-3 比例控制为什么会产生余差?解答:产生余差的原因:比例控制器的输出信号y与输入偏差e之间成比例关系:yKep为了克服扰动的影响,控制器必须要有控制作用,即其输出要有变化量,而对于比例控制来讲,只有在偏差不为零时,控制器的输出变化量才不为零,这说明比例控制会永远存在余差。

3-4 试写出积分控制规律的数学表达式。

为什么积分控制能消除余差?解答:1)积分控制作用的输出变化量y 是输入偏差e 的积分:⎰=edt T y 11 2)当有偏差存在时,输出信号将随时间增大(或减小)。

当偏差为零时,输出停止变化,保持在某一值上。

因而积分控制器组成控制系统可以到达无余差。

3-5 什么是积分时间?试述积分时间对控制过程的影响。

解答:1)⎰=edt T y 11 积分时间是控制器消除偏差的调整时间,只要有偏差存在,输出信号将随时间增大(或减小)。

只有当偏差为零时,输出停止变化,保持在某一值上。

2) 在实际的控制器中,常用积分时间Ti 来表示积分作用的强弱,在数值上,T i =1/K i 。

显然,T i 越小,K i 就越大,积分作用就越强,反之亦然。

3-6 某比例积分控制器输入、输出范围均为4~20mA ,若将比例度设为100%、积分时间设为2min 、稳态时输出调为5mA ,某时刻,输入阶跃增加0.2mA ,试问经过5min 后,输出将由5mA 变化为多少?解答: 由比例积分公式:⎪⎪⎭⎫ ⎝⎛+=⎰edt T e P y 111分析: 依题意:%1001==pK p ,即K p =1, T I = 2 min , e =+0.2; 稳态时:y 0=5mA ,5min 后:mAedt T e P y y )7.05()52.0212.0(151110±=⨯⨯±±⨯+=⎪⎪⎭⎫ ⎝⎛++=⎰ 3-7 比例控制器的比例度对控制过程有什么影响?调整比例度时要注意什么问题?解答:P741)控制器的比例度P 越小,它的放大倍数p K 就越大,它将偏差放大的能力越强,控制力也越强,反之亦然,比例控制作用的强弱通过调整比例度P 实现。

工业过程控制考试知识点总结

工业过程控制考试知识点总结

⼯业过程控制考试知识点总结第1章1. 系统动态性能的常⽤单项指标有哪些?这些指标那些分别属于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会计算给定值单位阶跃响应下的性能指标。

P8,9,10解:单项性能指标主要有:衰减⽐n 、超调量与最⼤动态偏差A 、静差C 、调节时间T S 、振荡频率w 、振荡周期T 和峰值时间T P 等。

稳定性:衰减⽐,最⼤动态偏差。

准确性:静差,最⼤动态偏差。

快速性:调节时间,振荡频率。

1y 为第⼀个波峰值,y 3为与1y 相邻的同向波峰值,y (∞)为最终稳态值,X 1为设定值。

n=1y :y 3;1100%()y y σ=?∞;A=最⾼峰-设定值;C=⼁X 1-y (∞)⼁;T 为相邻两个同向波峰之间的时间间隔。

2. 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部分构成,并画出典型过程控制系统⽅框图?解:测量变送器、控制器、执⾏器和被控对象.第2章1. 热电偶的中间温度定律及中间导体定律?什么是热电偶冷端补偿?常⽤补偿⽅法的应⽤场合?补偿导线的作⽤?解:中间温度定律:E AB (t ,t o )=E AB (t ,t n )+E AB (t n ,t o )中间导体定律:在热电偶回路中接⼊中间导体后,只要中间导体两端的温度相同,则对热电偶的热电动势没有影响。

接⼊多种导体时亦然。

热电偶冷端补偿:实际应⽤时热电偶冷端温度波动较⼤给测量带来误差,为降低影响,通常⽤补偿导线作为热电偶的连接导线。

补偿导线的作⽤:将热电偶的冷端延长到距热源较远且温度⽐较稳定的地⽅。

常⽤补偿⽅法的应⽤场合:(1)查表法。

只能⽤于临时测温。

(2)仪表零点调整法。

适宜冷端温度稳定的场合。

(3)冰浴法。

⼀般⽤于热电偶的检定。

(4)补偿电桥法。

⼴泛⽤于热电偶变送电路中。

(5)半导体PN结补偿法。

2.常⽤热电偶分度号有那些,每种热电偶主要的优缺点是什么?解:3.什么是基本误差?精度的定义?从经济和实⽤的⾓度选择仪表的精度等级?解:基本误差:基本误差⼜称引⽤误差或相对百分误差,是⼀种简化的相对误差。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第三章课后答案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第三章课后答案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第三章课后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第三章工业控制网络的基本构成1、从网络结构形式简述工业企业网的发展过程?答:首先从“分层递阶式”向“分布化”、“扁平化”发展,其次将进一步向“网络化”和“动态重构化”的方向发展。

2、简述工业企业网的功能体系结构。

答:在功能上,工业企业网的结构分为信息网络和控制网络上下两层。

信息网络位于工业企业网的上层,是企业数据共享和传输的载体。

控制网络位于下层,与信息网络紧密联系集成在一起,服从信息网络的操作,同时又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

3、简述工业控制网络与工业企业网之间的关系。

答:工业企业网络一般包括处理企业管理与决策信息网络和处理现场实时测控信息的工业控制网络两部分。

工业控制网络作为工业企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多于企业的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是现代化工业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4、工业企业网的典型应用有哪些?简述它们的主要应用领域。

答:工业企业网支持的应用有管理信息系统(MIS)、办公自动化(OA)、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决策支持系统(DSS)、客户关系管理(CRM)、电子商务(EB)等。

管理信息系统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完成企业日常结构化的信息处理任务。

办公自动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使人们借助各种设备解决一部分办公业务问题。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借助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综合应用现代管理技术,制造技术等,将企业生产全过程有机的集成并有效地运行。

决策支持系统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等科学为基础,针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系统。

客户管理系统实施于企业的市场营销、销售、服务与技术支持等与客户相关的领域。

电子商务是整个贸易活动的自动化和电子化。

5、简述DCS控制系统的特点。

答:DCS具有以下特点,1)松耦合的多处理机系统,可实现硬件积木化。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王再英 第3章 控制仪表-2010

过程控制系统与仪表 王再英 第3章 控制仪表-2010
28
y = K pe
3.1 基本控制规律及特点
3.1.2 比例控制(P) 比例控制( )
杠杆(控制器) 杠杆(控制器) 浮球:测量元件 浮球:
活塞阀
图3-3 简单的自力式 比例控制系统示意图
29
3.1 基本控制规律及特点
原来系统处于平衡, 原来系统处于平衡,进 水量与出水量相等, 水量与出水量相等,此时进 水阀有一开度。 水阀有一开度。 t=0时 t=0时,出水量阶跃增 加,引起液位下降,浮球下 引起液位下降, 移带动进水阀开大。 移带动进水阀开大。 当进水量增加到与出水 量相等时,系统重新平衡, 量相等时,系统重新平衡, 液位也不再变化。 液位也不再变化。
y = K pe
(3-3) )
K p为放大倍数(比例增益),它的大小决定了比例控制作用 为放大倍数(比例增益), ),它的大小决定了比例控制作用 的强弱。 K p越大,比例控制作用越强。 的强弱。 越大,比例控制作用越强。
24
3.1 基本控制规律及特点
3.1.2 比例控制(P) 比例控制( )
y = K pe
(3-3) )
比例度: 比例度:就是指控制器输入偏差的相对变化值与相应的输出的 相对变化值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相对变化值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e P= x −x min max
ymax
y − ymin
× 100%
(3-4) )
式中: 为输入偏差 为相应的输出变化量 为输入偏差; 为相应的输出变化量; 式中:e为输入偏差;y为相应的输出变化量; (xmax − xmin )为测量输入的最大变化量,即控制器的输入量程; 为测量输入的最大变化量,即控制器的输入量程; ( y max − y min )为输出的最大变化量,即控制器的输出量程。 为输出的最大变化量,即控制器的输出量程。

过程控制工程3

过程控制工程3

4、复杂控制系统
负荷变化大,纯滞后大,采用PID达不到要求时采用。
37
第三节 控制器的选型
五、控制器正、反作用的选择
原则:使整个单回路构成负反馈系统---乘积为负。
1、控制阀:气开式为“+”,气关式为“-”; 2、控制器:正作用为“+”,反作用为“-”;
3、被控对象:物料或能量增加时,被控参数随之增加为“+”,
3.时间常数匹配对控制质量影响
30
第二节 单回路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四).选择控制参数的一般原则
1.控制量应具有可控性,工艺操作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2.控制通道的放大系数K0要适当选大一些;时间常数T0要适当小一 些;纯滞后时间0越小越好,0与T0之比应小于1. 2.扰动通道的放大系数Kf应尽可能小;时间常数Tf要大;扰动引入 系统的位置要远离控制过程(即靠近调节阀);容量滞后愈大, 愈有利于控制。 3.如果有N个干扰同时作用于控制系统,由于由检测元件处进入干 扰时被控制量的影响最严重,因此在选择时,应尽力使干扰远离 被控量而诹执行器近些。 4.如果广义对象由几个时间常数环节串联而成,选择控制量时应 尽可能避免几个T相等或相近的状况,越错开越好。
Kf Wf (s) Tf s 1
Ko Wo (s) To s 1
则在定值控制下输出对干扰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Wf (s ) Y(s ) F( s ) 1 Wc (s )Wo (s ) K f (To s 1) ......... (To s 1)(Tf s 1) K c K o (Tf s 1)
31
第二节 单回路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五).实例讨论
例:喷雾式乳粉干燥设备的控制。
1.工艺流程:参见图 2.控制要求:干燥后的产品含水 量波动要小。 3.被控参数选择:干燥器里的 温度

A3000过程控制实验指导 第三章

A3000过程控制实验指导 第三章

图3.1 单回路控制系统方框图图3.2 扰动作用于不同位置的控制系统 第三章 单回路控制系统第一节 单回路控制系统的概述及调节器参数整定方法一、 单回路控制系统的概述图3.1为单回路控制系统方框图的一般形式,它是由被控对象、执行器、调节器和测量变送器所组成的一个闭环控制系统。

系统的给定量是一定值,要求系统的被控制量稳定至给定量。

由于这种系统结构简单,调试方便,性能较好,故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二、 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干扰通道的放大系数、时间常数及纯滞后对系统的影响干扰通道的放大系数Kf 会影响干扰加在系统中的幅值。

若系统是有差系统,则干扰通道的放大系数愈大,系统的静差也就愈大。

我们希望干扰通道的放大系数愈小愈好。

如果干扰通道是一个惯性环节,令时间常数为Tf ,则阶跃扰动通过惯性环节后,其过渡过程的动态分量被滤波而幅值变小。

即时间常数Tf 越大,则系统的动态偏差就愈小。

通常干扰通道中还会有纯滞后环节,使被调参数的响应时间滞后一个τ值,即)-Y(t (t)Y ττ=上式表明调节过程沿时间轴平移了一个τ的距离,即干扰通道出现纯滞后,但不会影响系统的调节质量。

● 干扰进入系统中的不同位置复杂的生产过程往往有多个干扰量,他们作用在系统的不同位置,如图3.2所示。

控制理论证明,同一形式、大小相同的扰动在系统中不同的位置所产生的静差是不一样的。

对扰动产生影响的仅是扰动作用点前的那些环节。

δ1K =(S)G P C =三、 控制规律的确定选择系统调节规律的目的是令调节器与调节对象很好匹配,使组成的控制系统满足工艺上所提出的动、静态性能指标。

比例(P)调节纯比例调节器是一种最简单的调节器,它对控制作用和扰动作用的响应都很快。

由于比例调节只有一个参数,所以整定很方便。

这种调节器的主要缺点是使系统有静差存在。

其传递函数为式中Kp 为比例系数,δ为比例带。

比例积分(PI)调节PI 调节器就是利用P 调节快速抵消干扰的影响,同时利用I 调节消除残差,但I 调节会降低系统的稳定性,这种调节器在过程控制中是应用最多的一种调节器。

过程控制第三章第9,10,11讲

过程控制第三章第9,10,11讲


过程静态特性是选择控制参数的重要依据。 结论:扰动通道静态放大系数Kf 越大,则系统 的稳态误差越大,降低了控制质量。控制通道 的静态放大系数K0越大,表示控制作用越灵敏, 克服扰动的能力越强。 因此确定控制参数时,使K0大于Kf是合理的。 这一要求不能满足时,调节Kc的值来补偿,使 K0 Kc值远大于Kf 。
结论:扰动通道的时间常数 T f 愈大,容积愈多,则扰动
通道对被控参数的影响也愈小,控制质量也愈好
(2)时延τf 的影响
有纯滞后时系统对扰动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Y ( s) F ( s ) 1 Wc ( s )W0 ( s)
根据拉氏变换的平移定理,被控量的时间响应为
W f ( s )e
f s
y(∞) 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图1.3 闭环控制系统对设定值的阶跃扰动的响应曲线
控制系统的阶跃响应性能指标小结
稳定性 衰减比n = 4:1~10:1最佳


准确性 余差C小好
最大偏差 A 小好 快速性 过渡时间 Ts 短好
各品质指标之间既有联系、又有矛盾。例如, 过分减小最大偏差,会使过渡时间变长。因此, 应根据具体工艺情况分清主次,对生产过程有决 定性意义的主要品质指标应优先予以保证。
三、控制参数的选择


控制参数又称为控制变量或控制量。 在生产过程中,可能有几个控制量可供 选择来影响被控参数。选择不同的控制 参数就有不同的控制通道和扰动通道。 不同的控制通道和扰动通道的控制质量 是不相同的。因此应选择较优的控制参 数,即正确选择控制通道。
三、控制参数的选择

(一)过程静态特性分析
在新稳态值( 205℃)两侧以宽度为±4.1℃画一 区域(阴影线)。曲线进入时间点 Ts = 22mi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
0
100
%
40%
说明
当温度变化全量程的40%时,控制器的输出从 0mA变化到10mA。在这个范围内,温度的变化和控 制器的输出变化Δp是成比例的。但是当温度变化 超过全量程的40%时 (在上例中即温度变化超过 40℃时) ,控制器的输出就不能再跟着变化了。
这是因为控制器的输出最多只能变化100%。 所以,比例度实际上就是使控制器输出变化全范围 时,输入偏差改变量占满量程的百分数。
所以,
K pmax pmin =1 emax emin
1 ( pmax pmin ) 100%= 1 100%
KC emax emin
KC
左下图为简单水槽的比例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
在 t=t0 时 , 系 统 外 加一个干扰作用 液位开始下降 作用在控制阀上的信号
进水量增加 偏差的变化曲线
e ( pmax pmin ) 100%
p emax emin
比例度与输入输出的关系
1 ( pmax pmin ) 100%
KC emax emin
对于一只具体的比例控制 器,仪表的量程和控制器 的输出范围都是固定的,令
K pmax pmin emax emin
在单元组合式仪表中,输入、输出都是统一标准信 号4~20mA
三、积分时间对系统过渡过程的影响
积分时间对过渡过程的 影响具有两重性
当缩短积分时间,加强积分 控制作用时,一方面克服余差的 能力增加。另一方面会使过程 振荡加剧,稳定性降低。积分时 间越短,振荡倾向越强烈,甚至 会成为不稳定的发散振荡。
比例积分控制器对于多数系统都可采用,比例度 和积分时间两个参数均可调整。
3.1 过程控制仪表概述
过程控制仪表包括调节器(含可编程调节器)、 执行器、电\气转换器、安全栅等各种新型控制仪表 及装置。
❖ 分类: 1.按照能源分类:气动仪表;电动仪表 2.按信号类型:模拟式仪表;数字式仪表
❖调节器的功能
1、偏差显示:输入电路接收测量信号和给定信号, 两者相减后的偏差值大小和正负由偏差仪表显示。
➢ 当对象滞后很大时,可能控制时间较长、最大 偏差也较大;
✓ 积分控制作用在最后达到稳定时,偏差等 于零。
二、比例积分控制规律与积分时间
比例积分控制规律可用下式表示
p KC e KI edt
1 TI KI
p
KC
e
1 TI
edt
若偏差是幅值为A的阶跃干扰
在时间t = TI时,有
p
pP
pI
KC A
KC TI
At
p pP pI KC A KC A KC A 2pP
积分控制作用的输出变化量Δp与输 入偏差e的积分成正比,即
p KI edt
当输入偏差是常数A时
p KI edt KI At
微分,可得
dp dt
KIe
结 论
✓ 积分控制作用输出信号的大小不仅取 决于偏差信号的大小,而且主要取决于偏差 存在的时间长短。
✓ 积分控制器输出的变化速度与偏差成正比。
PID控制的优点:
1、原理简单,使用方便; 2、适用性强,应用范围广; 3、鲁棒性强,即其控制品质与被控对象的变化不敏 感。
PID调节规律—P控制
使控制阀的开度与被控变量的偏差成比例,根据 偏差的大小,控制阀可以处于不同的位置,这样 就有可能获得与对象负荷相适应的操纵变量,从 而使被控变量趋于稳定,达到平衡状态。
3.2 DDZ-III型模拟式调节器
❖ 调节器(DDZ-III型调节器) DDZ-III型调节器是III型电动单元组合仪表中的
一个重要单元。它接收变送器或转换器的DC 1~ 5v或DC 4~20mA测量信号为输入信号,与DC 1~5v或DC 4~20mA给定信号进行比较,并对 其偏差进行PID运算,输出DC 4~20mA标准统 一信号。
优点:反应快,控制及时 缺点:存在余差
结论
若对象的滞后较小、时间常数较大以及放 大倍数较小时,控制器的比例度可以选得小些, 以提高系统的灵敏度,使反应快些,从而过渡 过程曲线的形状较好。反之,比例度就要选大 些以保证稳定。
PID调节规律—I控制
一、积分控制规律及其特点
当对控制质量有更高要求时,就需要在比例控 制的基础上,再加上能消除余差的积分控制作用。
第三章 过程控制仪表
本章主要内容 3.1 过程控制仪表概述 3.2 DDZ-III型模拟式调节器 3.3 数字式控制器 3.4 执行器 3.5 安全栅
设定值
e 调节器
u 执行阀
检测变送器
被控量
过程
调节器(控制器):将被控变量的测量值与给定值进行比较, 得到偏差信号,然后对得到的偏差信号进 行比例、积分、微分等运算,并将运算结 果以一定的信号形式送到执行器,进而实 现对被控变量的自动控制。
2、输出显示:调节器输出信号的大小由输出仪表显 示。 3、内、外给定的选择:定值控制时调节器内部提供 给定信号;随动控制时由外部提供给定信号。内、外 给定开关进行选择或者软件选择。 4、正、反作用选择 5、手动切换操作 6、抗积分饱和、输出限幅、输入越限报警等
❖执行器的作用
接受来自调节器的控制信号,改变其阀门开度,从而 达到控制介质流量的目的。
❖ DDZ-III型调节器作用
将输入信号(变送器送来的)与给定信号进行比 较,并对偏差信号进行PID运算,输出4~20mA 标准信号,送给执行器进行自动控制。
❖调节规律 是指输出信号随输入信号的变化规律。
比例积分微分调节规律(PID):是指调节器的输 出分别与输入偏差的大小、积分和微分变化率成正比。
emax
e emin
/
p pmax pmin
100%
例:一只比例作用的电动温度控制器,它的量程是 100~200℃,电动控制器的输出是0~10mA ,假如当 指示值从140℃变化到160℃时,相应的控制器输出 从3mA变化到8mA ,这时的比例度为为 多少?
160
140 /200 8 3/10
一、比例控制规律及其特点
p KCe
e 比例控制器 Δp KC
比例控制器实际上是一个放大倍数可调的放大器
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
a b e p
所以,对于具有比例控制的控制器
பைடு நூலகம்
p
b a
e
KCe
二、比例度及其对控制过程的影响
1.比例度
比例度 是指控制器输入的变化相对 值与相应的输出变化相对值之比的百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