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货的套期保值
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的会计处理

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的会计处理一、商品期货及其套期保值业务的概述期货市场基本的经济功能之一就是为现货企业提供价格风险管理的机制。
为了避免价格风险,最常用的手段便是套期保值。
所谓套期保值,就是指那些在期货市场上买卖期货合约而为其在现货市场上的现货买卖进行保值的行为。
当现货企业利用期货市场来抵消现货市场中价格的反向运动时,这个过程就叫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者的目的不在于获取额外的利润,而是利用期货市场来转移价格波动的风险,获取正常的经营利润。
其基本做法是:卖出套期保值和买入套期保值。
卖出套期保值是为了防止现货价格在交割时下跌出现风险,从而先在期货市场卖出与现货数量相当的合约所进行的交易方式。
买入套期保值是需要现货商品而又担心价格上涨的投资者常用的保值方法。
二、套期保值的会计科目设置(一)办理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的企业,应在“期货保证金”科目下设置“套保合约”和“非套保合约”明细科目,分别核算企业进行套期保值业务和非套期保值(投机)业务买、卖期货合约所占用的资金。
从事商品期货业务但未办理商品期货套期保值的企业,仍按现行会计制度有关“期货保证金”科目的核算规定执行。
(二)办理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的企业,应设置“递延套保损益”科目,核算企业在办理套期保值业务过程中所发生的手续费、结算盈亏。
企业从事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时,应当遵循的原则为:如果现货交易尚未完成,而套期保值和约已经平仓的,套期保值和约平仓损益不确认为当期损益,而计入“递延套保损益”科目,待现货交易完成时,再将期货上的盈亏与被套期保值业务的成本相配比,冲减或增加被套期保值业务的成本;如果现货交易已经完成,套期保值和约必须立即平仓,以实现套期保值的目标。
三、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一)企业因从事商品期货业务划出或追加的保证金,借记“期货保证金——非套保合约”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划回的保证金,作相反会计分录。
企业开仓建立套期保值头寸或追加套期保值合约保证金时,应根据结算单据列明的金额,借记“期货保证金——套保合约”科目,贷记“期货保证金——非套保合约”或“银行存款”科目。
商品期货套期保值属性及会计核算

值属性 及会计核算
葛敬 东
我 国的三大商品期货市场 ( 上海 、 大连 、 郑州 ) 提供 1 个期 8
货 品种 , 国有 大 中型 企业 还 可 参 与 国 际期 货 市 场 交 易 , 果 企 如
但可以肯定 , 商品期货套期保值应属 于现金流量套期 。现金流 量套 期应 是用 相应 的期 货头寸与预期将来买或卖某类产 品的 现货头寸进行对冲以锁定现金流数值的方法 。 根据新会计准则 进行现金流量套期 的会计核算 :首先应 确定 被套 期项 目,即把 预期要买或卖 的商 品指定为被套期项 目。并选定套期工具 , 套期工具是企业为进行套期保值而指定 的预期可抵销 被套 期项 目的现金流量变动 的衍生工具 ,如期 货。根据《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06 附录 , 20) ) 可设置“ 套 期工具 ” “ 和 被套期项 目” 两个属于往来性 质 的会计 科 目进行 核算 , 两科 目核算企业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时 “ 套期工具 ” 被 和“ 套期项 目” 的公允 价值变动形 成的资产或 负债 ; 其次 , 在资产 负责 表 日, 确认 持有 “ 期工 具 ” 套 的浮 动盈 亏 , 入 “ 本公 记 资 积——其 它资本公积 ” 现金流 量套期 ) 目递延处理 ; ( 科 最后 , 将确认的浮动盈亏和平仓盈亏 ,抵或补在现货市场买卖现货 的成本或销售收入 。可见 , 现金流量套期的会计核算是与现金 流量套期保值的业 务属性相吻合 的,即套期保值合 约在持有 期间的一切价值变动都应归于被套期保值项 目,与被套 期保 值头寸的价值变动 损益相配 比。期货合约通过平仓 或交 割了 结时实现的交易盈 亏应归入被套期保值项 目的价值 中 ,用 以 调整被套期保值项 目的账 面价值 , 实现真实意义的保值 。
商品期货套期保值及分析方法探讨

流动性风险
总结词
流动性风险是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中不可忽视的一种风险 ,它主要涉及到投资者在期货市场中的交易难易程度。
详细描述
流动性风险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面临的难以买入或 卖出期货合约的风险。在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中,如果市 场流动性不足,投资者可能无法在合适的价格完成建仓 或平仓操作,导致实际操作效果与预期目标产生偏差。 此外,流动性风险还可能引发价格冲击成本,增加交易 成本和投资风险。
需关注期货市场的行情变化,合理选 择买入时机和合约数量。
案例二:卖出套期保值策略应用
当企业担心未来商品价格下跌时,通 过在期货市场上卖出相应的期货合约, 以锁定未来的销售收入。
需关注期货市场的行情变化,合理选 择卖出时机和合约数量。
总结词
详细描述
适用场景
注意事项
通过卖出期货合约的方式,规避未来 价格下跌的风险。
3
稳定生产和经营计划
套期保值有助于企业制定更为稳定的生产和经营 计划,减少因市场不确定性导致的生产波动和市 场风险。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完善套期保值理论体系
进一步深入研究套期保值的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 不断完善套期保值理论体系。
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提高企业对套期保值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培养 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
05
商品期货套期保值的实 际案例分析
案例一:买入套期保值策略应用
总结词
通过买入期货合约的方式,规避未来价 格上涨的风险。
适用场景
适用于需要大量采购原材料的企业, 以避免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
详细描述
当企业担心未来商品价格上涨时,通 过在期货市场上买入相应的期货合约, 以锁定未来的采购成本。
注意事项
如何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

如何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期货市场作为金融市场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期货市场不仅为各类实体企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机会。
套期保值作为期货市场的一种重要交易策略,旨在通过在期货市场上建立完整的头寸来平衡市场风险,从而实现对实际商品或金融资产的相关风险管理。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
一、原则在进行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时,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风险对冲:套期保值的目的是对冲与实际商品或金融资产相关的价格风险。
因此,在选择套期保值策略时,应该确保期货合约与所保值的实际商品或金融资产之间存在着较高的相关性,以确保在市场价格波动时能够有效减少风险。
2. 合理选择标的物:在进行套期保值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期货合约作为对冲工具。
选择合适的标的物应综合考虑市场供求关系、价格波动情况、流动性等因素,以确保期货合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3. 合理配置头寸:在建立套期保值头寸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头寸规模和持仓时间。
头寸规模的大小应该根据保值的风险程度和期望收益来确定,同时需要根据市场波动性和流动性来选择合理的持仓时间。
二、操作方法根据以上的原则,下面将介绍套期保值的具体操作方法。
1. 需求分析:首先需要对风险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定量评估。
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需要保值的规模和期限,以及需要对冲的价格波动的范围。
2. 选择标的物: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期货合约作为对冲工具。
在选择标的物时,需要考虑市场的流动性、相关性和价格波动性等因素,以确保期货合约与所保值的实际商品或金融资产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
3. 计算头寸规模:根据需求分析和所选期货合约的性质,计算出需要建立的头寸规模。
头寸规模的大小应综合考虑保值的风险程度和期望收益,以及市场的流动性和波动性等因素。
4. 建立头寸:在期货市场上建立对应的头寸。
根据所选期货合约的交易规则和市场状况,选择合适的交易策略和时机,以获得最佳的成交价格和流动性。
期货套期保值的原理

期货套期保值的原理
期货套期保值是指通过在期货市场上进行交易,以锁定未来某一时刻的商品价格,从而减少因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其主要的原理可分为以下几点:
1. 风险对冲:期货套期保值的核心是对冲,即通过在期货市场上建立相应的期货头寸,来抵消现货市场上的风险。
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买入或者卖出相应数量的期货合约,以期对冲掉现货投资带来的风险。
2. 建立对应关系:期货合约与现货市场上的商品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可以通过对商品价格的变动进行观察和研究,来判断期货市场上合适的交易策略。
投资者需要明确不同商品的对应关系,以便正确选择合适的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操作。
3. 合理规避风险:期货套期保值可以帮助投资者规避交易中的一些风险。
由于期货市场上的合约是标准化的,交易更加透明且具有高度流动性,使得投资者可以更容易地进行套期保值操作,并降低了市场风险和操纵风险。
4. 价格锁定:期货套期保值的最终目的是锁定未来某一时刻的商品价格,以免受到价格波动的影响。
通过在期货市场上建立相反的头寸,使得未来需求的现货商品价格与期货价格达到一致,从而为投资者提供一个确定的价格,减少不确定性。
总的来说,期货套期保值的原理是通过在期货市场上建立相应的期货合约,对冲掉现货投资带来的风险,实现价格锁定,并
规避市场风险。
这样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稳定的现货价格,减少因价格波动而带来的不确定性。
套期保值的几种操作方法

套期保值的几种操作方法套期保值是一种金融操作方法,旨在通过建立相互相关的金融交易,为投资者在未来的价格波动中降低风险。
在套期保值操作中,投资者在购买或出售现货商品或金融资产的同时,进行相应的期货合约或期权合约交易,以便在未来对冲潜在的价格波动风险。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套期保值操作方法:1. 超额套期保值 (Over-Hedging):超额套期保值是指投资者通过在期货市场上开立多于实际持有现货的空头头寸,以降低价格下跌引起的风险。
这种操作方法可以保护投资者免受价格的不利波动,但可能会限制其在价格上涨时的收益。
2. 逐渐对冲 (Progressive Hedging):逐渐对冲是一种分阶段对冲风险的策略。
投资者在持有现货头寸的同时,通过逐渐增加期货合约或期权合约的头寸来对冲风险。
这种方法逐渐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敞口,减少了价格波动对其投资组合的影响。
3. 股票期权保值 (Stock Option Hedging):股票期权保值是指通过购买或出售股票期权合约来对冲股票的价格波动。
投资者可以根据其对股票未来价格变动的预期,购买看涨或看跌期权来对冲风险。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投资者在股票价格上涨或下跌时保护其投资组合的价值。
4. 货币套期保值 (Currency Hedging):货币套期保值是指通过建立相反的外汇头寸来对冲外汇风险。
投资者可以使用外汇期货合约或外汇衍生品来对冲与特定货币相关的风险。
这种方法适用于跨境交易企业或投资者,可以保护其免受外汇波动的影响。
商品期货保值是指通过建立相反的商品期货头寸来对冲与现货商品价格波动相关的风险。
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或出售合适的商品期货合约,以期在未来对冲现货商品价格变动引起的损失。
这种方法适用于从事商品贸易或投资的企业或个人。
总结起来,套期保值有多种操作方法,可以根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市场预期来选择适合的策略。
超额套期保值、逐渐对冲、股票期权保值、货币套期保值和商品期货保值是其中几种常见的套期保值操作方法。
套期保值案例分析

套期保值案例分析(⼀)商品期货套期保值案例分析1.买⼊套期保值交易者先在期货市场上买⼊期货合约,其买⼊的商品品种、数量、交割⽉都与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的现货⼤致相同。
保值结束时,如果现货市场价格真的出现上涨,他虽然在现货市场上以较⾼的现货价格买⼊现货商品,但此时在期货市场上可对冲平仓⽽获利,⽤这部分盈利可弥补因现货市场价格上涨所造成的损失,从⽽完成了买⼊保值交易。
案例4-2-1某铝型材⼚的主要原料是铝锭,2006年3⽉,铝锭的现货价格为14500元/吨,该⼚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变化,认为3个⽉后铝锭的现货价格将要上涨,为了规避3个⽉后购进500吨铝锭时价格上涨的风险,该⼚决定进⾏买⼊套期保值,以14750元/吨的价格买⼊500吨6⽉份到期的铝锭期货合约。
6⽉份铝锭价格上涨到15500元/吨,期货价格也涨到15750元/吨,这时,该铝型材⼚的保值状况如表4—3所⽰。
表4—3买⼊套期保值实例(买⼊后价格上涨)市场时间现货市场期货市场3⽉份价格为14500元/吨,但由于资⾦和库存的原因没有买⼊铝锭以14750元/吨的价格买进500吨6⽉份到期的铝锭期货合约6⽉份在现货市场上以15500元/吨的价格买⼊500吨铝锭以15750元/吨的价格将原来买进的500吨6⽉份到期的铝锭期货合约平仓盈亏6⽉初买⼊现货⽐3⽉初多⽀付1000元/吨的成本期货对冲盈利1000元/吨该铝型材⼚6⽉份实际购进铝锭的价格仍然是14500元/吨,即实物购进价15500元/吨减去期货盈利的1000元/吨,规避了铝锭价格上涨的风险。
假如6⽉初铝锭的价格不涨反跌,现货、期货都下跌了1000元/吨,则铝型材⼚的套期保值结果如表4—4所⽰。
表4—4买⼊套期保值实例(买⼊后价格下跌)市场时间现货市场期货市场3⽉份价格为14500元/吨,但由于资⾦和库存的原因没有买⼊铝锭以14750元/吨的价格买进600吨6⽉份到期的铝锭期货合约6⽉份在现货市场上以13500元/吨的价格买⼊500吨铝锭以13750元/吨的价格将原来买进的500吨6⽉份到期的铝锭期货合约平仓盈亏6⽉初买⼊现货⽐1⽉初少⽀付1000元/吨的成本期货对冲亏损1000元/吨该铝型材⼚6⽉份铝锭的实际进价成本仍然为14500元/吨,即⽤现货市场上少⽀付的1000元/吨弥补了期货市场上亏损的1000元/吨,实际购进价为13500 1000=14500元/吨。
商品期货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

商品期货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作者:游绘新来源:《商业会计》2017年第07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日益剧烈,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商品期货进行套期保值以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文章根据财政部2015年11月新发布的《商品期货套期业务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及《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修订)》(征求意见稿),结合具体案例给出了公允价值套期和现金流量套期的会计处理,以期为我国企业处理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提供实务参考。
关键词:商品期货套期保值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中图分类号:F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7)07-0028-04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日益剧烈,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商品期货进行套期保值以规避其面临的价格波动风险。
为了规范企业套期保值业务的会计处理,财政部于2006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财会[2006]3号),并于2015年11月发布了《商品期货套期业务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财会[2015]18号),2016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修订)》(征求意见稿),降低了套期保值会计的应用门槛与复杂性,为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环境,促进了更多的企业参与商品期货交易。
一、套期保值理论套期保值是指交易者在期货市场上买入或卖出与现货数量相当、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以期在未来某个时间通过卖出或买入同等数量的期货合约对冲现货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不管价格如何波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中总会有一个市场亏损同时另一个市场盈利,从而达到风险对冲的作用。
价格风险通过如此操作由套期保值者转嫁给了其他套期保值者或投机者。
企业为规避价格风险,利用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中的头寸形成对冲进行套期保值。
期货市场规避风险的功能之所以能够实现,主要是因为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走势呈现一致性并且二者价格差异随着交割时间的由远及近逐渐接近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