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里古街改造
锦里一期二期规划

一期规划——锦里古街锦里古街位于成都市武侯祠大街231号,一期占地16亩,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街道长350余米,整个建筑以明末清初四川民居风格为基础。
锦里以地域民俗文化为根基,集中地展示了四川民俗文化的精髓。
在功能规划上,它主要分为4个功能区,从大门往里面走依次为餐饮区,工艺品区,古戏台,广场区,酒吧区,含盖了现代休闲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其中餐饮,酒吧占了大部分。
从规划形态上看,它即有旅游观光、体验的特点,同时又有传统商业街的形态;从商业经济的功能上看,业态分布较为合理、地方文化浓厚,是一条体验川西民俗文化的旅游休闲街区。
锦里古街的规划体现了古代与现代的结合,首先,它是一条仿古街道,同时,又引入了一些符合现代审美情趣和消费习惯的酒吧、星巴克咖啡等品牌店,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为它引来了大量的游客。
一期历经三年的修建,于2004年10月31日正式对外开放。
从一期规划可以看出,锦里古街就是一条带有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的商业街,不过与成都其他有名的商业街相比,例如前两天我们去过的春熙路,那么锦里古街完全会被繁华的春熙路的光芒所掩盖,所以,一期过后锦里古街的发展重点,就转移到了景观与环境的建设方面,于是,就有了锦里的二期规划。
二期规划——水岸锦里在一期成功的基础上,二期水岸锦里于2009年春节正式开放。
二期水岸锦里建筑面积为8000多平方米,街道长500米,依托武侯祠园林区的生态环境,着重引入了“亲水”的休闲理念,不仅为锦里整个街区增添了景致,也使建筑显得韵味十足。
而随着水岸锦里的出现,也让景观区的比重增加,和以前相比,锦里的发展更加均衡,合理,也使锦里古街更加具有特色。
一期,二期规划奠定了锦里的基础,现在的锦里古街,就是在一期,二期规划上进行微小的调整改造而来的。
从路边摊到中华美食名街:旅游金名片是怎样打造出来的

从路边摊到中华美食名街:旅游金名片是怎样打造出来的中国是一个美食之国,拥有着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
从北方的烤鸭、北京炸酱面到南方的粤菜、川菜,每一道菜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食客前来品尝。
而在中国各地的各个城市,往往都有一些以美食为特色的小吃街或者美食名街,成为了当地的旅游名片,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品尝。
那么,这些美食名街是怎样从路边摊一步步打造出来的呢?接下来将通过一些具体案例来探讨这个问题。
从路边摊到中华美食名街,旅游金名片是怎样打造出来的?让我们来看看中国美食名街的典型代表——成都的锦里古街。
锦里古街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成都最有名的美食名街之一。
这里有着丰富的美食文化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品尝成都的特色小吃和体验古老的文化风情。
锦里古街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着无数的人们为之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和汗水。
锦里古街最早是一个普通的菜市场,里面有着一些小摊贩,贩卖着当地的小吃和特色食品。
后来,随着成都旅游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成都品尝美食,锦里古街的名气也慢慢传开了。
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当地政府和市场商家一起开展了锦里古街的改造工程,对古街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和升级。
新的锦里古街在保留了古老街巷的风貌的还增加了更多的吃饭、购物、娱乐等功能,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现在的锦里古街已经成为了成都的网红景点之一,每天都有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以上两个例子都证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任何一个美食名街的诞生都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需要有一个相对特色的菜市场,拥有着丰富的美食文化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需要有一个相对完备的基础设施,如道路、排水、照明等,才能更好地接待游客。
需要有一个完善的服务配套,如餐饮、商店、娱乐等,才能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美食名街的成功不仅仅是依靠当地政府和市场商家的努力,还需要游客的共同努力。
只有当游客能够真正认同并承认这个地方的美食文化时,这个地方的美食名街才能够真正取得成功。
锦里古街修复工程招标(3篇)

第1篇一、招标公告根据锦里古街修复工程项目的需要,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锦里古街修复工程项目现进行公开招标。
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锦里古街修复工程2. 项目地点: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锦里古街3. 项目规模:修复古街全长约1.2公里,涉及古建筑约100座,周边环境整治等。
4. 项目内容:- 古建筑修复:包括木结构、砖石结构、油漆彩绘等;- 基础设施改造:包括排水、供电、照明、通讯等;- 环境整治:包括绿化、保洁、消防等;- 周边配套设施建设:包括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
三、招标范围本次招标范围为锦里古街修复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全过程。
四、投标人资格要求1. 投标人须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注册资金不低于500万元;2. 投标人须具备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及以上资质;3. 投标人须具备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4. 投标人须具备类似项目经验,且在近三年内无重大安全事故;5. 投标人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施工设备。
五、招标文件获取1. 招标文件获取时间: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3年X月X日止。
2. 招标文件获取方式:现场购买,售价人民币XXX元,售后不退。
3. 招标文件获取地点:XXX公司招标部。
六、投标文件递交1. 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2023年X月X日X时X分。
2. 投标文件递交地点:XXX公司招标部。
七、开标时间及地点1. 开标时间:2023年X月X日X时X分。
2. 开标地点:XXX公司会议室。
八、评标办法1. 采用综合评分法进行评标。
2. 评标委员会根据投标文件、现场答辩等因素,对投标人的技术实力、施工组织、项目管理、企业信誉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
九、其他事项1. 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2. 投标人应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编制投标文件,否则投标无效。
3. 本公告发布后,如遇特殊情况,招标人将另行通知。
4. 招标人有权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并有权拒绝任何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投标。
成都文化街区案例

古老传统的文化街,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使“人、商业、建
筑、传统文化”完美结合,呈现“风情浓郁,尺度宜人,地域性强 “的特色,体现了商业街“文化是魂,建筑是体,商业是心”的理念, 是古建筑商业化运作的成功案例。
成都,以浓郁的休闲气质而闻名,是一座来了就不想再离开的地方;在
锦里,将川西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一网打尽,将是休闲游玩的最佳选 择。
下同仁街
宽窄巷概况
5、总体定位: 最具典范性成都历史文化商业步行街区
中国首个院落式情景消费体验区
成都城市怀旧和深度旅游的人文游憩中心 6、商业定位:时尚生活街区 7、文化定位:宽巷子-闲生活 窄巷子—慢生活 井巷子—新生活 8、开发时间:2004-2008年 2008年6月14日开街
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保护性改造工程,寻求历史文化保 护街区与现代商业成功结合的经营模式,以“成都生活精 神”为线索,在保护老成都原真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形成 汇聚街面民俗生活体验、公益博览、高档餐饮、宅院酒店、 娱乐休闲、特色策展、情景再现等业态的“院落式情景消 费街区”和“成都城市怀旧旅游的人文游憩中心” 。
宽窄巷规划布局
1、总体布局 宽窄巷子由三条步行街组成,且中间 用通道连通,实现人气、商气的互动, 也非常具有人性化。另外,在宽巷子 两端分别设臵东广场和西广场,聚集 人气、提供销售场地作用。步行街长 约400米,宽巷子宽度以6-7米居多, 窄巷子宽度为4米,街巷距离适合聚集 人气。
2、商业规划
整体上看,为突出项目“市场生活街区”和“体验街区”的定位,将各巷子分别定位,
锦里古街之业态分布
整体规划业态比例: 餐饮约占16% 1-广场 购物约占56%
酒吧区 小吃街
2-酒吧、休闲购物街
成都锦里古街保护性开发的特点与启示

成都锦里古街保护性开发的特点与启示第一篇:成都锦里古街保护性开发的特点与启示成都锦里古街保护性开发的特点与启示[摘要] 成都锦里古街以“历史文化”为主的创新开发思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后文殊院和宽窄巷等城市旅游街区都是以它为蓝本进行开发的,这一创造性开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川模式”文化旅游产业。
本文在对锦里古街历史发展进行回溯的基础上,对其开发的定位和规划、管理运营机制以及其开发后的经营情况进行了介绍,最后对于其取得成功的经验和对其他城市旅游街区在开发时的启示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锦里;开发特点;启示成都锦里于2004年10月开始正式迎客,是成都首个古街主题文化旅游项目。
锦里古街在成都以“历史文化”为依托的创新开发思路,成功地创造了全国瞩目的商业奇迹,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川模式”文化旅游产业。
2004年11月,文化部在深圳授予锦里“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牌匾;2005年,锦里与北京王府井、武汉江汉路、重庆解放碑、天津和平路等老牌知名街市一起被评为“全国十大城市商业步行街”。
现今,“拜武侯泡锦里”已成为成都旅游最具号召力和最响亮的口号。
被誉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的锦里古街已成为成都市展示自身特色文化的重要名片,也成为前往成都旅游游客的必选景点之一。
它的成功也为之后的大慈寺、文殊院、宽窄巷子等片区的改造提供了先例和启发。
一、历史沿革传说中,锦里的来历和蜀汉丞相诸葛亮有关:为了便于管理,诸葛亮下令把织锦的手工业者集中到同一条街上居住和生产,人们就把这条街叫锦里。
这条街曾是那个时代成都最优美且最时尚的一条街。
走在这条街上,不时地就能听到各家各户的织机嗡嗡作的响声。
一匹匹蜀锦从这里运送出来,一直送到遥远的中原、江南,乃至随着那些披着夕阳的驼队远走中亚……锦里兴盛于秦汉,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西汉三国时期蜀锦的生产作坊主要集中在成都锦江南岸,与武侯祠相邻,叫锦官,又叫锦里。
东晋时期的《华阳国志·蜀志》曾有记载:“州夺郡文学为州学,郡更于夷里桥南岸道东边起起文学,有女墙,其道西城,故锦宫也。
提供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的案例

从生态方面来说,绿道就像城市的绿色肺叶。它两边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植物,有高大的乔木,像银杏、香樟,到了秋天,银杏叶金黄一片,特别漂亮;还有低矮的灌木和五颜六色的花卉。这些植物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气候。
在生活品质上,绿道给市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闲空间。以前可能大家只能去离家比较远的公园,现在出门没多远就能走上绿道。而且绿道还连接了很多社区,让社区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了。比如说,住在不同社区的老年人可以通过绿道聚在一起聊天、打太极,年轻人也可以在绿道上组织一些健身活动,整个城市的生活氛围都变得更加健康、和谐了。
除了吃的,还有很多特色的小商店。卖蜀绣的店里,那些精美的刺绣作品,手帕、丝巾、屏风,绣着各种花鸟鱼虫、山水风景,让人看了就忍不住想买。而且这些商业店铺和传统文化结合得很好,不是那种很生硬的感觉。整个锦里古街白天人来人往,晚上更是热闹非凡,灯火辉煌,锦里古街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不仅是国内游客,还有很多国外游客。游客们来到这里,吃美食、看表演、买纪念品,在享受成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把成都的名声传得更远。这就带动了周边的酒店、交通等行业的发展。比如说,周围的酒店经常是住满的,出租车和网约车在这附近的接单量也特别多。而且锦里古街还经常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像民俗文化节之类的,每次举办的时候,那场面就像过年一样热闹,整个城市都感觉充满了生机。
3. 城市形象提升。
从空中俯瞰成都的绿道,那是一道非常壮观的风景线。它让成都这个城市看起来更加绿色、环保、宜居。对于那些想来成都投资、工作或者旅游的人来说,看到这样漂亮的绿道,对成都的第一印象就特别好。就像一个人穿着一身整洁漂亮的衣服,给人的感觉就是很精神、很有活力。成都的绿道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成都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城市形象。
二、成都的绿道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2023年中国城市更新产业升级十大优秀案例

2023年中国城市更新产业升级十大优秀案例摘要:一、引言二、案例一:北京市城市更新项目三、案例二:上海市城市更新项目四、案例三:广州市城市更新项目五、案例四:深圳市城市更新项目六、案例五:南京市城市更新项目七、案例六:杭州市城市更新项目八、案例七:成都市城市更新项目九、案例八:武汉市城市更新项目十、案例九:西安市城市更新项目十一、案例十:长沙市城市更新项目十二、结语正文:一、引言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更新产业升级成为了当下城市发展的关键任务。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2023 年中国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的十大优秀案例,以期为各地的城市更新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案例一:北京市城市更新项目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城市更新项目在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例如,北京市实施的胡同整治项目,既保留了传统胡同的文化特色,又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
三、案例二:上海市城市更新项目上海市在城市更新方面同样取得了显著成绩。
例如,黄浦江两岸的开发项目,将原先的工业区转变为集商业、文化和居住于一体的综合区,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品质。
四、案例三:广州市城市更新项目广州市通过城中村改造项目,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还使得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例如,猎德村改造项目,使得村民住进了现代化的住宅小区,享受到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
五、案例四:深圳市城市更新项目深圳市作为中国的经济特区,城市更新项目在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方面具有示范作用。
例如,深圳市的蛇口工业区改造项目,成功地将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为现代服务业。
六、案例五:南京市城市更新项目南京市通过老城区改造项目,优化了城市空间布局,提升了城市功能。
例如,南京市实施的明城墙遗址公园项目,既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又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七、案例六:杭州市城市更新项目杭州市在城市更新项目中,注重生态保护与城市建设相结合。
例如,杭州市的西湖景区整治项目,在保护西湖美景的同时,提升了周边区域的商业和旅游功能。
锦里古镇案例分析

古镇精品案例分析--成都—锦里古镇指导老师:赵辉专业:建筑学1101B姓名:张秀丹学号:11371201023目录目录 (1)摘要 (2)1、简介—锦里 (3)2、历史变迁 (3)3、锦里建筑特色 (4)4、营销模式 (4)4.1、解读“成都锦里”的商业模式 (4)4.2、空间—商业—文化 (5)5、锦里局部特色 (8)5.1、刘备殿 (8)5.2、诸葛亮殿 (8)5.3、三绝碑 (8)5.4、刘备墓 (8)6、主要业态 (9)6.1、业态概述 (9)6.2、水边茶楼 (9)7、最后总述 (9)摘要百年木板门,千载石板路。
漫游锦官故里,争仰蜀相遗徽。
射弩、织锦、客栈,铜锣声声,追寻逝水年华;刺绣、竹编、当铺,花轿悠悠,勾起尘封记忆。
结义园中,两碗绿茶尝川剧;诸葛井里,一眼碧水映风云。
兰布幌子,远摇百种锦图;红纸灯笼,近照三国食阵。
大浪淘沙,历史品味。
老街耶?网络空调,尽领时代风骚;新景耶?窗花石刻,昭示传统渊源。
人无衣不暖,衣无锦不丽。
蚕丛教养蚕,嫘祖创缫丝。
锦江岸边,浪戏排排濯锦妹,歌如潮;成都城上,日照行行晒绢姑,彩似霞。
府河微澜,不彰而流;锦里丝织,不胫而走。
锦为两汉益州贡品,三国蜀汉战资。
锦为身份象征,地位标签。
成都机杼声响遏云,蜀郡女工衣覆天下。
秦汉贱商贾,商贾纵然金如土,律禁穿锦衫;唐宋贵士子,士子宁可食无肉,锦书一本,绣画千幅。
南丝绸路上,牛拉马驮,东海涛中,船载帆推。
西亚女用它扮美,波斯男以其示容。
四百米古道诗与画,两千年桑海雷和电。
环武侯以同体,面世界而共辉。
聚川西旧俗,汇蜀汉遗风。
历史精品,复得更需珍惜;人类遗产,参与即是关爱。
游武侯,计从心来;逛锦里,幻若梦临。
休闲成都,来了不想走;人文锦里,走了欲再来。
古祠新宠,碑碣匾联园苑,绝佳影视基地;老树嫩枝,吃住行游购娱,臻善旅游名区。
铭曰:名彰汉唐,街纳古今。
功著三国,客聚五洲。
1、简介—锦里锦里依托成都武侯祠,北邻锦江,东望彩虹桥,以秦汉、三国精神为灵魂,明、清风貌作外表,川西民风、民俗作内容,历史与现代有机结合,扩大了三国文化的外延,古老的祠堂又注入了新的活力;锦里作为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西区)的一部分,占地3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余万平方米,街道全长550米,以明末清初川西民居作外衣,三国文化与成都民俗作内涵,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有“成都版清明上河图”之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老传统的文化街,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使“人、商业、建
筑、传统文化”完美结合,呈现“风情浓郁,尺度宜人,地域性强 “的特色,体现了商业街“文化是魂,建筑是体,商业是心”的理念, 是古建筑商业化运作的成功案例。
成都,以浓郁的休闲气质而闻名,是一座来了就不想再离开的地方;在
锦里,将川西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一网打尽,将是休闲游玩的最佳选 择。
酒店区
店、二楼客栈、客房之用,情趣盎然;
租金约80-100元/平米左右,物管费接近40元/平米, 经营成本比较高昂; 锦里广场步行街中必然出现的一个节点,承担着聚集、 分流、休憩、娱乐等功能,也是动静分区的一个过度。
锦里古街之建筑
独特的商业建筑是文化商业的最好载体。
飞檐角
采用清末明初的四川古镇 建筑风格,与武侯祠博物馆 主题风格一致,使人尽享四 川的原汁原味; 装饰上用大量木材和小青 瓦,青砖铺地,更加古朴, 真实,恍若时光倒流; 建筑全部为一至两层;立 面主要采用黑、白、灰等搭 配; 清一色川西建筑风格,粉 墙黛瓦、棕或黑色木楞门窗、 马头墙、歇山顶、飞檐角、 二楼飘廊、木板墙、木墙 裙……街铺排列错落有致, 房檐及挑楼下满挂中国民间 各式丝绸红灯笼及广告锦旗 条幅;
二楼飘廊 灯笼
锦里古街之步行街
小街、古街、文化街
招牌灯笼
锦里酒吧 街边茶馆 青砖步行街 锦里茶馆
街道最宽处约6米,平均 3锦里小吃店
4米,其间也布置广告灯箱、 酒吧品茶坐椅及售货摊档, 蜿蜒曲折向前延伸对聚集 人流起到很好作用。
锦里古街
锦里古街之民俗小店
锦里古街以川西古镇 的建筑风格为特色 ,经 营以四川当地特色的风俗 小店遍布街区,边走边看, 仿佛置身于古街民巷之中, 现代与古典的完全融合。 让你在一种原汁原味的川 西民俗文化氛围中去享受 最惬意的休闲娱乐方式。 定期举办经典川戏节 目,民俗小摊,如皮影、 糖人、剪纸等。
留了下来。
今生: 2003年,成都市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主体改造工程确立,该区域将在保护老成都原真建筑的
基础上,形成以旅游、休闲为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巴蜀文化氛围的复合型文化商业街,
并最终打造成具有“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内涵的“天府少城”。 宽窄巷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是老成都“千年少城” 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
夜幕下的锦里古街
夜幕笼罩之下,这条古 街更显多情与妩媚,丝 毫不同于白天的浪漫和 热闹。数不清的大红灯 笼仿佛在向你诉说几千 年来的历史故事,一个 个行人眼含期待和不舍, 走在青石小道上。
锦里古街之定位
利用武侯祠人文资源,走市场化运作之路,打造体验 川西民俗文化的旅游文化休闲一条街,引进品牌产品, 逐步形成以武侯祠为中心的锦里商圈,做强做大三国文 化产业。 定位整体主要强调“一条龙服务“和”全方位展示“, 在短短不足400米的古街上,让游客充分体验川蜀文化的 原味生活。
武侯祠
2004年,武侯祠博物馆与一家文化广告公司合资组建 了锦里旅游文化经营管理有限公司。“锦里古街”的品
牌、土地和所有店面的所有权属于博物馆,经营权属于
管理公司。这种体制、机制上的创新,解决了武侯祠与 “锦里古街”共享文化资源的问题,有助于古街的可持 续发展,同时也让古街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市场化的运作 模式
锦里商业古街运营启示:
准确的项目定位:锦里仿古步行街的建筑特色、内部空间布局、内部商业运营是 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其所营造的复古情景增添了步行街的特色,内部线型的动态空 间,都是其成功的关键; 特色化的经营模式:主要以休闲娱乐、旅游购物为一体,定期举办特色民俗主题
活动,营造复古风情、尺度适宜、地方特色强烈的购物游览空间;
吹糖人 绵竹年画
民俗风情小店
捏糖人
锦里古街之特色小吃
精致的古老砖墙,别致 的艺术石雕……餐厅里所 有的一切都洋溢着浓厚的 古典韵味,服务员身上的 汉代服装更让人感觉恍如 隔世.栏柱窗棂旁,回味 千年典故。吃喝间,细细 回味那金戈铁马的古老岁 月,别有一番情调 . 锦里小吃大搜罗:
荞面 三大炮、 牛肉焦饼、 黄醪糟、 糖油果子 甜水面、 凉面、 卤菜 油炸臭豆腐、 张飞牛肉 汤长发麻饼 藏龙卧虎
依托城市大环境背景:依托成都整体市场大环境,借助武侯祠旅游景点的游客保 证,内外部交通保证人流量,特色的风味经营保证持续性。
文化牌+休闲牌+街区牌==特色旅游文化商业街
天时、地利、人和
锦里商业古街面临问题:
步行街只能提供适宜的购物环境,要想做活做持久,需要对业态合理规划、业种合理引进 和整体经营管理的科学运作,经过分析,也发现锦里古街在经营过程中也存在以下问题:
锦 里 序
锦里古街概况
说明:武侯祠本是刘备墓、祭祀刘备的汉昭烈庙和诸葛武 乡侯祠的合祀之地,但人们都用武侯祠这个名称来代称。
【地理位置】 与三国圣地成都武侯祠东侧一墙之隔,古街呈南北走向,蜿蜒曲折近400米,街道不宽, 悠长而曲折;总占地16亩,建筑面积6520平方米,高低错落,层高只有一二层,一黑、白、 灰为主色调;青砖铺地,尤显古朴、典雅。 【历史意义】 锦里古街的前身是成都武侯祠旁的一条名为“曹营坝”的小巷。“锦里古街”由旧民房 改造而来,是一个建筑、风俗、民生高度融合的佳例,对于旧城改建重建和城市功能再生 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现代演绎】 有“成都版清明上河图”之称的锦里与2004年11月1日正式开市,对各地游客开放。虽然
锦里古街之业态分布
整体规划业态比例: 餐饮约占16% 1-广场 购物约占56%
酒吧区 小吃街
2-酒吧、休闲购物街
3-小吃街 4-购物住宿区
休闲娱乐约占18%
其它约占10% 所有商户统一采用只租不售的方式经营;
广场
在购物区和小吃区多以单层建筑为多;
酒吧区多为两层,面积在100-200平米左右; 客栈区域多数静态区,为两层,面积一楼做特色专卖
较多游客反映小吃、冷饮等价格高丹服务水准低,面临着商家品牌引进力度较弱,无法保 证经营的可持续性;可能会产生只逛不消费的情况,长期以来无法保证商家利润; 除了酒巴、餐饮酒楼,其余的店铺底层大多只有一室,进深普遍较浅,无法再往后作空间 延伸,无法呈现宋代街市“前店后坊”、“前店后宅”的商业形式 ,只做到情景展示营销, 无法做到体验营销。; 步行街整体不允许行车,在这样集中式的旅游片区,停车问题成为讴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随着成都宽窄巷、文殊院等旅游商业街的发展,同质化竞争也异常激烈,如何走一条特色 化的道路,随着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业态及经营管理方式将是其一直要面对的问题。
350米的绵长画卷诉说着秦汉三国的古老文化……
锦里古街掠影
锦里古街掠影
透过这里看锦里那别样的风情魅力……
Hale Waihona Puke 白天的锦里古街锦里闻名中外,每年接待数 百万的中外游客,更有更多 历史学家对这里情有独钟。 都说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 想离开,走了还想再来的城 市”。在一定程度上,锦里, 这个坐落在市中心的古老街 区,也承载着不可推卸的责 任。
案例二、宽窄巷
宽窄巷前世今生
前世: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准噶尔部窜扰西藏。清朝廷派三千官兵平息叛乱后,清廷动员全川力 量修成都城,并在成都城西建满城,以驻八旗兵丁,满城当时亦称为“少城”。大街( 宽巷子) 居住满族文武官员,小胡同(窄巷子)则住满族士兵。今天“少城”已经不存在,但是“少城” 里的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3条巷弄,以及大批兼具北方四合院与南方建筑风格的老房子却保
宽窄巷规划布局
1、总体布局 宽窄巷子由三条步行街组成,且中间 用通道连通,实现人气、商气的互动, 也非常具有人性化。另外,在宽巷子 两端分别设置东广场和西广场,聚集 人气、提供销售场地作用。步行街长 约400米,宽巷子宽度以6-7米居多, 窄巷子宽度为4米,街巷距离适合聚集 人气。
2、商业规划
整体上看,为突出项目“市场生活街区”和“体验街区”的定位,将各巷子分别定位,
锦里跟武侯祠连为一体,但进入锦里是不需要买门票的。这是一条集中展示巴蜀民风民俗和 三国蜀汉文化的民俗风情街 。
锦里古街的发展
都市里离浪漫最近的地方——声色“锦里”,是都市休闲族的精神驿站,是体验时尚 休闲的魅力街区。 锦里古街以川西古镇的建筑风格为特色,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茶坊、餐厅、 酒吧、旅游工艺品、四川特色产品等经营项目,各色特色小摊遍布街区,更有一条好吃街, 网罗了最具四川特色的各种名小吃,让每一位游客都能边走边看,边看边吃,边吃边玩。 古街定期举行趣味十足的民间婚礼、民间音乐及戏剧表演、民俗服装秀,并按照中国传统 节日举行具有鲜明民俗特色的主题活动。例如元宵灯会、小吃节,端午吃粽子大赛,七夕 情人节主题活动,中秋亲友团聚赏月会等,让你在一种原汁原味的川西民俗文化氛围中去 享受最惬意的休闲娱乐方式。 在锦里,在这片都市休闲新天地,总有一处让你魂萦梦系。
成都旧城改造商业案例分析
案例一、锦里古街
统石新尽耶史大照红摇兰眼诸绿义尘花竹年声客射争漫千百 渊刻景领?品浪三纸百布碧葛茶园封轿编华,栈弩仰游载年 源,耶时网味淘国灯种幌水井尝中记悠、;追,、蜀锦石木 。昭?代络。沙食笼锦子映里川,忆悠当刺寻铜织相官板板 示窗风空老,阵,图,风,剧两。 铺绣逝锣锦遗故路门 传花骚调街历。近;远云一;碗结勾,、水声、徽里。, 起 ;, 。 。, , 名彰汉唐,街纳古今。 功著三国,客聚五洲。
宽窄巷概况
1、地理位置 宽窄巷子由北以支矶石街与宽巷子 中间划线并纳入成都画院北墙为界, 南以井巷子为界,东以长顺上街与 宽窄巷东街口为界,西以下同仁路 与宽窄巷子西街口为界 。 2、规模 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耗资近6亿元,规划控制面积为479亩。核心保护区占地面积108亩 (66000 ㎡ ),建筑面积44000 ㎡ (地上35000㎡,地下停车场11000 ㎡)整个宽窄巷 子由45个清末明初风格的围合院落、兼具艺术与文化底蕴的花园洋楼,新建的宅院式精品 酒店组成。院落以一层为主,局部二层,均带天井,院落面积173-1100 ㎡不等,主要集 中在400-800 ㎡。全部是青砖黛瓦的仿古四合院落。 3、运作模式:租赁为主,出售少量资产; 4、运作单位:成都文旅少城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