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气沉丹田吐纳功
古武少林气功“气沉丹田”精义讲解

古武少林气功“气沉丹田”精义讲解古武少林气功“气沉丹田”精义讲解修练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谁都知道:“气沉丹田德润身”的口诀。
也都知道“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的道理。
即气沉丹田的炼精化气,是积累内气,以成内劲功夫。
然后炼气化神,以使内劲具备“神以知来,智以藏往”的功能。
这样,内气、外形匹配合一,可有柔化刚发,以柔用刚的技术方法,实施于较技攻防中。
这是一般的修练常识。
然为什么有的修练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人,内功很好,内劲修练的也很精纯,但一动手较技就出现气浮的气喘嘘嘘的现象,甚者喘满不止呢?这是为什么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原来,是不知道运用内气的方法造成的。
也就是说,“气沉丹田”的精义,分为练、用之法式,练功时能够气沉丹田炼精化气,积累内气,形成内劲。
然在较技时内气分为两种而使用,一部分内气在周身运行,与外形匹配而成攻防拳势之用。
一部分就存留在小腹丹田中而不向它处转移。
而存留在小腹丹田中的内气,功夫好者可成球状景象存在,不管攻防较技多么激烈紧张,丹田中存留着内气,则不会产生喘满的。
这一点也不影响其另一部分内气在周身运行以成攻防拳势的。
而存留的这部分内气又可使自身松沉稳健,步步生根而又动变轻灵敏捷。
我这样说,可能有些习拳者认为是我自己的杜撰,诚心的讲,确实是我在练、用功夫中切身体验到的。
经过多年实践的证验,确实在激烈的较技攻防过程中不出现喘气嘘嘘的现象。
而显气定神闲之态。
但偶然在我弟子借给我的《张氏短打拳》谱中,清楚的看到了“气法指要”的歌诀中,谈到了这方面问题。
现录此歌诀如下:紧闭牙关口莫开,口开气泄力何来。
须分存气常充腹,贯通筋骨壮形骸。
翻复回旋身碾动,休将气放怀。
终朝习练常如是,体坚胜似铁钢胎。
歌诀中的“须分存气常充腹,贯通筋骨壮形骸”这句话,将此问题阐述的极为清楚了。
如果换一种非歌诀体的句式,这句话写成:须分“存气常充腹,贯通筋骨壮形骸”。
这样就会很明显的看出来内气的运用之要妙,分为“存气常充腹”和“贯气通筋骨壮形骸”两种使用现象及方法。
气沉丹田吐纳功

气沉丹田吐纳功先从“伯乐相马”的故事讲起。
伯乐发现了一匹千里马送于楚王,楚王看马“骨瘦如柴”,不相信。
伯乐说:它确实是千里马,只是喂养不好又过于劳累,调养一段时间就行了。
果不其然,此马日后驰骋僵场,真的就是一匹千里马。
何以如此?它“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
”也就是它的肺功能好,肺功能好才有耐力,才会生命力强。
说白了,活人和死人就差一口气,人活着就是一口气。
肺主一身之气,所以肺功能的强弱及正常与否,牵系全身之健康和生命之长久。
我们都知道心脑血管病是危害生命的罪魁祸首,其实呼吸系统疾病的杀伤力也是相当高的。
“非典”的恐怖大家都经历过,它就是呼吸系统疾病。
根据我国的死因调查结果,呼吸系统疾病(不包括肺癌)在城市的死亡率占第3位,而在农村则占首位。
更应重视的是由于大气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及其他因素,使国内外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肺癌、肺部弥散性间质纤维化,以及肺部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有增无减。
这说明呼吸系统疾病危害人类身体健康日益严重,如不能及时控制,日后将更为突出。
所以对健肺的重视也是一个迫切性的问题,肺脏的调理,我们将在《肺病自诊自疗详解》探讨。
这里先介绍一个大家都要练习的基本功——气沉丹田吐纳功。
大家都知道练功的人都要练“气沉丹田”,觉得很深奥,其实也不是很难。
可为什么练习气沉丹田就能健肺呢?大家不要小看这“一吐一纳”,吐的是身体里的“浊气”,纳的是身体需要的“新气”,所以“气沉丹田”不仅是健了肺,还补了肾。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中医五行里,肺属金,肾属水,金生水;肺为母,肾为子,肺弱则引起肾虚,“虚则补其母”。
所以“补肾”要考虑两点:一要健肺(母强子才强);二要清肝(肝火旺耗肾水)。
所以强肺是补肾的前题,是根本,这里也含有中医的另一个说法,“虚不受补”。
“虚不受补”一般理解为脾胃虚弱,才会造成“虚不受补”的现象。
我在一些文章里讲了不少中医概念,都是强调要深层次理解它们的含义,所以这里也不能单一地理解“虚不受补”的道理。
吐纳术

文:杨德海吐纳术是传统道家养生的一种练功方法。
指通过呼出浊气吸进清气,或伴随发音来调整身体各部机能的气功锻炼方法。
做法是用满吸的呼吸法,先把气呼净,腹部自然放松,然后吸气使肺部开张,再慢慢把气呼出去,以此来加强吐纳的过程,关键是为了换气。
此方法对解除疲劳、清新头脑有较明显的作用,对五脏偏颇之调整作用亦较明显,对调整经络也有一定作用。
常练吐纳使呼吸归根(即气沉丹田)形成习惯,保住先天之气,增强后天之气。
气足则血旺,外强内壮,调经通络,固住生命之本。
具体功法深呼吸即腹式呼吸。
从运动的角度讲,就是吸气时鼓起肚子,呼气时充分将腹部排空;从气功的角度讲,在运气作深呼吸时,首先要尽量放松全身的肌肉,平心静气的呼吸,然后再伸屈双手,尽放肺腑深深地用鼻吸气,直至不能再吸入空气为止。
再将吸入的空气运降至丹田,闭气调息约数秒钟,才由丹田处运作,经肺脏、气管、喉头吐放出来。
在吸入空气又将之运降丹田气海时,闭气调息的时间初时约为三至四秒,日后则慢慢练习增加至八秒左右。
注意事项做深呼吸运动,注意切忌不要形成“憋气”。
所谓“憋气”指呼吸及调息的时间过长,伤害了呼吸器官及其它神经系统。
呼吸吐纳法分为鼻入鼻出、鼻入口出、口入口出、口入鼻出等多种。
深呼吸运动可以站着或坐着时有意识地做,也可以在做其它运动时配合着一起做。
如做下蹲运动时配合在一起做深呼吸运动。
科学原理勿庸置言,深呼吸本身就是一种健康运动。
深呼吸是相对于平时正常的“浅”呼吸而言的。
从健身的角度讲,深呼吸加强了氧气的供应,也排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在人体身体的新陈代谢交换过程中,起着巨大的强身祛病的作用。
因为缓慢的有意识的深呼吸能提高体内碱性含量,同时使心脏跳动和血液循环加快,供给身体更多的氧气,血液将氧气和营养素输送给全身的细胞,保持健康。
另一方面,体内的废物和毒素通过深呼吸和汗液排出体外,减少体内酸性含量,使人体内的化学成份保持平衡,从而脱离亚健康。
积极作用从气功的角度讲,通过一吐一纳的深呼吸,能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冲击而畅通起来,并恢复各神经系统之间的联系,各神经末梢也就跟着连带振奋起来,直接或间接地刺激到血管作用,肌肉遂因新陈代谢的改善而增进了营养,一些慢性病或内伤,就顺乎神经系统恢复正常的机能,达到不药而愈的效果。
内家正宗:混元内气功,气沉丹田以气催力的上乘功法

内家正宗:混元内气功,气沉丹田以气催力的上乘功法丹田有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
上丹田:有说即头顶百会穴,有说在两眉间印堂穴,有说在人中。
中丹田:有说在膻中穴(心窝),神阙(脐中),肚脐为前丹田,阳关命门为后丹田。
下丹田:有说在脐下三寸,脐内一寸三分,脐下二寸,脐下一寸半;有说在会阴;有说在涌泉穴。
练拳的人认为:下丹田是指脐下气海穴,这是人的中部,就应意守这部分。
这地方练好了,“练成丹田混元气,走遍天下无人敌”。
怎样练丹田发力的内功?具体可分步骤如下:1.抱丹田早晨(寅时最好)选一空气清新、有松柏树丛处或者湖泊河水边,自然站立,左足向左开一步,与肩同宽,两足平行而立,身体微下蹬,膝稍弯曲,头直目正,身端气静,松肩垂肘,十指揸开,手心向内置与腹前,两手相抱若抱球状。
此时要身体似站非站,似坐非坐,面部似笑非笑,意守丹田部位;随意呼吸,莫令耳闻,这样站立一段时间后,再作下一动作。
2.转丹田立正站定,左脚向左开一步,与肩同宽,意守丹田,然后以意领气,以丹田为圆心,自左向下,再向右,再向上(顺时针方向)抱丹田转36下,吸一口气咽下,下沉丹田;再逆时针方向转36下,再吸一口气咽下,是为转丹田。
3.晃丹田立正站定,然后左脚向左开一步,与肩同宽,全身放松,用腰部带动,自左向右作水平面弧形晃动但要意守丹田,以丹田为圆心,先随意呼吸,然后再由左向右作弧形晃动。
当身体晃动时,身体转向左半周时吸气,吸气时舌顶上腭;当身体转向右半周时呼气,呼气时舌顶下腭。
晃动时要松肩松胯,全身不得有一丝呆板之意,共约36下。
这样的平面弧形转动,可以使带脉得到锻炼。
4.揉丹田如前两脚立正站立,左脚向左开一步,与肩同宽,两手虎口张开对称放在丹田两旁,以丹田为圆心,自左向右作弧形运动,也是吸气时舌顶上腭(搭鹊桥),呼气时舌顶下腭,约36下。
5.击丹田如前两脚站成与肩同宽,全身放松,然后伸左脚向左前方上半步,两臂似鸟展翅一样向后用力展开,为白鹤亮翅。
太极拳“哼哈吐纳”呼吸方法,你了解多少?

太极拳“哼哈吐纳”呼吸方法,你了解多少?作者拳照在习练太极拳时,以内功的方式把它激发出来,在自然呼吸中打哼哈二气,即行哼哈吐纳,每次吐纳之后习练者将所纳天地之元气送至丹田,也称“气沉丹田”。
同时在行“哼”气时有提气收肛动作,使习练者体内精气不断充盈,达到极佳炼气效果。
在哼哈吐纳的过程中,习练者体内内分泌加速,时有胃音开劲,伴有打呃现象,脏腑内的废气随之排出。
同时口腔中有大量津液涌出,泪水和鼻涕也会涌现。
对此,习练者应在“哈”气之后将口中津液吞入腹中,道家称为“玉液还丹”,眼、鼻之中液体让其涵养器官,也有妙用。
习练者照此练拳后,自我感觉神清气爽,精气神充盈,又由于身体四肢按规范运动,筋骨皮肉都得到有效而无损伤的锻炼。
一套拳练完,血氧浓度大都可以提高1-2%,这对消除人的亚健康状态有很好的作用,对慢性病患者也有疗效。
太极拳运动中的“哼哈吐纳”是一种极佳的增强型吸氧运动。
这种功能是人体具有的一种本能生理反应,一般情况下不会启动,只有在紧急时刻,比如在人感到极端困盹或脑组织极其缺氧的状态下,这种生理功能才会被启动。
练拳者“顺项贯顶两膀松”,沉肩坠肘,松腰含拔,全身彻底放松,意识进入太极境界,无我无欲、无色无相、广大空阔、极度虚灵,像一团干空的海绵体。
由于人在一般状况下都轻度缺氧,这时练拳人全身心就会像一个负压的虚空容器,天地大自然之元气即氧气,随时将涌入到你这个负压容器内。
这时,人体将会启动一种先天具有的自动深呼吸功能(道家称为太极拳“哼哈吐纳”)。
人在进入这种呼吸时,不是平时的鼻肺部位自然呼吸,而是人体多个器官参与动作,口腔无意识地打开,尽量张大,喉部肌肉强烈收缩,胸腔部位无意识强制性扩张,腹部肌肉向上推托,当这些动作自动同时进行时,肺部进气量比人正常呼吸大多了,就是比人主动地深呼吸或猛吸气进气量也要大许多。
这种人身体具有的先天性功能,在人极端困盹或大脑极端缺氧时,作为人体危机救命机制也会激发出来,这就是俗话所称的“打哈欠”。
健身气功之呼吸吐纳四法(转)

健身气功之呼吸吐纳四法(转)广州市番禺区体育局、国家级健身气功指导员吴贵南健身气功是内炼精、气、神的一种独特养生保养健锻方法。
古代气功养生家认为,气功是练气和练意的功夫。
它是通过心理调节(调心)、呼吸吐纳(调息)和形体动作(调身)相结合的锻炼,使达到“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锻炼效果。
健身气功锻炼的实质是锻炼人体真气。
因此,作为三大要素之一的呼吸吐纳,在健身气功锻炼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中医学认为,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人体真气是由肺脏吸入氧气与脾胃吸收运化产生的水谷精微之气,以及肾脏中的先天之精气三者结合而成。
其生理功能作用主要是对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的调节、血液的循环、津液的输布起激发和推动作用;对人体起温熙和体温恒定作用;为卫护肌表、抵抗四时邪气入侵起防御作用;对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汗孔与膀胱及肛门的调节控制起固摄作用;对脏腑的功能活动及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化生起气化作用;以及为五脏六腑、人体内外上下提供营养作用。
宋代医学家杨士瀛指出:“人以气为主……阴阳之所以升降者,气也;血脉之所以流动者,亦气也;营卫之所以转运者,气也;五脏六腑之所以升降者,亦此气也。
”医著《医门法律》说:“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
”即是说:人,有气则生,无气则死。
健身气功中气的锻炼,分别指呼吸的锻炼和身体内部运气的锻炼,其是殷别形体动作的不同、锻炼部位的不同、锻炼目的的不同,以及锻炼深浅程度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呼吸吐纳方法,对人体呼吸的节律与呼吸气量进行调整,或与意念相结合增加身体某部位气的聚集量,或引气循经络路线运行,使改善体内气机的出入升降,来进行培育真气及促进真气的运行。
历代的气功养生家总结归纳的健身气功之呼吸吐纳有很多方法,如自然呼吸法、鼻吸鼻呼法、鼻吸口呼法、口吸鼻呼法、喉头呼吸法、顺腹式呼吸法、逆腹式呼吸法、停闭呼吸法、意达呼吸法、毛孔呼吸法、胎息呼吸法、龟息呼吸法等。
国家体育总局组织专家学者在传统功法基础上编创的健身气功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和六字诀等四套功法,其呼吸吐纳方法可因功法的形体动作和个人练习的熟练程度不同而采用自然呼吸法、顺腹式呼吸法、逆腹式呼吸法和逆腹式停闭呼吸法。
先天之本养身法--气沉丹田吐纳功(百岁有约三大宝之一)(心灯文转载)_jkjsf的空间_百
先天之本养身法--气沉丹田吐纳功(百岁有约三大宝之一)(心灯文转载)_jkjsf的空间_百...先天之本养身法--气沉丹田吐纳功(百岁有约三大宝之一)(心灯文转载)2009-07-10 10:54气沉丹田吐纳功百岁有约三大宝之一(先天之本养身法)作者:丁和(笔名:自然康道)(网名:心灯)先从“伯乐相马”的故事讲起。
伯乐发现了一匹千里马送于楚王,楚王看马“骨瘦如柴”,不相信。
伯乐说:它确实是千里马,只是喂养不好又过于劳累,调养一段时间就行了。
果不其然,此马日后驰骋僵场,真的就是一匹千里马。
何以如此?它“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
”也就是它的肺功能好,肺功能好才有耐力,才会生命力强。
说白了,活人和死人就差一口气,人活着就是一口气。
肺主一身之气,所以肺功能的强弱及正常与否,牵系全身之健康和生命之长久。
我们都知道心脑血管病是危害生命的罪魁祸首,其实呼吸系统疾病的杀伤力也是相当高的。
“非典”的恐怖大家都经历过,它就是呼吸系统疾病。
根据我国的死因调查结果,呼吸系统疾病(不包括肺癌)在城市的死亡率占第3位,而在农村则占首位。
更应重视的是由于大气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及其他因素,使国内外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肺癌、肺部弥散性间质纤维化,以及肺部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有增无减。
这说明呼吸系统疾病危害人类身体健康日益严重,如不能及时控制,日后将更为突出。
所以对健肺的重视也是一个迫切性的问题,肺脏的调理,我们将在《肺病自诊自疗详解》探讨。
这里先介绍一个大家都要练习的基本功——气沉丹田吐纳功。
大家都知道练功的人都要练“气沉丹田”,觉得很深奥,其实也不是很难。
武术气功练气法
武术气功练气法
武术气功练气法,亦即吐纳法、呼吸法,有6个步骤。
练功者需根据自己的身体强弱,体态阴阳来适当掌握练功进度。
(一)咽气法:张口吸气,卷舌,将口中气聚成团,如咽硬物,直入丹田。
(二)文吸法:在咽气后,闭口、舌抵上腭,以鼻渐渐吸气,轻轻悠悠送入丹田。
(三)武吸法:咽气后,口微开,闭齿,卷舌,以口吸气,然后轻轻悠悠将气沉入丹田。
(四)沉气法:与武吸法同时,以口吸气时足跟提起;沉气时借上身之沉劲使足跟着地,使气沉得更深。
(五)转睛法:此法又称瞳子功,双目左转50圈,右转50圈,左右横扫10次,上下直扫10次。
(六)吐气法:以舌抵齿,渐渐吐气,越慢越好。
吐时略用力,收腹,将气吐尽。
以上6法可以同时练,也可分开练,不必强求一致。
初练时若有不适,也可停几天再练。
练习中气不顺,可随意呼吸。
求速硬练,易出偏差。
若熟练后,必须一次练完,唯文吸法与武吸法可据身体强弱选练其中一法。
呼吸时,最好配合动作,动作可自由选择。
洗髓功的吐纳方法
易元洗髓功的五个步骤,吐纳排在第一位,直接或间接地说明了吐纳在洗髓功中的重要性,那么吐纳修炼的方法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洗髓功的吐纳修炼方法。
1、舌抵上腭我们在练功时为什么都要把舌头抵在上腭上?舌抵上腭,又叫“搭鹊桥”,是生精补漏的方法,更是是由后天返先天的秘诀。
舌抵上鄂时舌头向上方运动,会厌软骨张开,空气可以自由出入于声门,呼吸顺畅,有利于深呼深吸。
舌根处有金津、玉液两处穴位穴,舌抵上腭时会快速分泌津液,当满口生津时,要分数小口咽下。
唾液乃人体之精微物质,历来受到修炼之人的重视,把下咽唾液为“金液还丹”。
在咽口水时舌尖要顶在上腭上,同时绷紧胸、腹部的肌肉,收缩关元穴一直缩到睾丸,同时用意识把这口津液送到睾丸里,会加速激素的分泌,进而促进精液的生成。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经常把舌抵在上腭处,待产生津液时再分口吞咽而下(吞咽津液时舌头不能离开上腭)。
古语讲“口开神气散,舌张是非生”,只有舌抵在上腭处,甚至晚上睡觉时舌头也顶在上腭处,可以看做24小时都在练功。
2、含胸拔背练功时,若用力过度,两个肩膀必然会高耸,胸廊上提,则气浮于胸,并且重心上移,不利于身体稳定。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务必要做到“含胸拔背”--含胸-心窝以上为胸,胸不可挺,要往下松,两肩要有向前微合的念头,但不可有前合之动作事实,能含胸,气始可具备下沉于丹田的条件。
拔背-两肩中间,大椎骨下,第三节于第四节脊椎骨中间,此处有鼓起之意,不可有鼓起之实,同时忘掉双肩,是谓拔背。
此两法有相互相成之关联作用,把握好度,合乎身体生理结构,要合乎自然之道。
3、气沉丹田古代练功家把丹田看成是炼丹、结丹之处,因此得名“丹田”。
历代气功家强调的丹田多为下丹田,和腹式呼吸结合起来进行锻炼。
人的体腔中有一个横隔膜,将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
心脏、肺脏存于胸腔以内,肝脾胃肠位于腹腔之中。
吸气的时候,横膈肌下压,呼气的时候,再上提,一升一降,就相当于一抓一放,和我们按摩四肢肌肉的形式很相似。
气沉丹田
气沉丹田吐纳功(百岁有约三大宝之一)先天之本养身法作者:丁和(网名:心灯)自然养生馆自然健康俱乐部先从“伯乐相马”的故事讲起。
伯乐发现了一匹千里马送于楚王,楚王看马“骨瘦如柴”,不相信。
伯乐说:它确实是千里马,只是喂养不好又过于劳累,调养一段时间就行了。
果不其然,此马日后驰骋疆场,真的就是一匹千里马。
何以如此?它“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
”。
当时,每个马背上驮着一个麻袋包上山,所有的马都累的“气喘吁吁”,唯独这匹马,“呼吸均匀,步态平稳”,所以伯乐认定这匹就是千里马。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所谓“千里马”,它的肺功能好。
肺功能好才有耐力,才会生命力强。
说白了,活人和死人就差一口气,人活着就是一口气。
肺主一身之气,所以肺功能的强弱及正常与否,牵系全身之健康和生命之长久。
我们都知道心脑血管病是危害生命的罪魁祸首,其实呼吸系统疾病的杀伤力也是相当高的。
“非典”、“禽流感”的恐怖大家都经历过,它就是呼吸系统疾病。
根据我国的死因调查结果,呼吸系统疾病(不包括肺癌)在城市的死亡率占第3位,而在农村则占首位。
更应重视的是由于大气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及其他因素,使国内外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肺癌、肺部弥散性间质纤维化,以及肺部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有增无减。
这说明呼吸系统疾病危害人类身体健康日益严重,如不能及时控制,日后将更为突出。
所以对健肺的重视也是一个迫切性的问题,这里先介绍一个大家都要练习的基本功——气沉丹田吐纳功。
大家都知道练功的人都要练“气沉丹田”,觉得很深奥,其实也不是很难。
可为什么练习气沉丹田就能健肺呢?大家不要小看这“一吐一纳”,吐的是身体里的“浊气”,纳的是身体需要的“新气”。
另外,“气沉丹田”不仅是健了肺,还补了肾。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中医五行里,肺属金,肾属水,金生水。
肺为母,肾为子,肺弱则引起肾虚,“虚则补其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气沉丹田吐纳功
"气沉丹田"就是我们所说的"腹式呼吸",不管肺功能有没有问题,我们都可以练习"气沉丹田"的功法。
所谓腹式呼吸法是指吸气时让腹部凸起,吐气时压缩腹部使之凹入的呼吸法。
正确的腹式呼吸法为:开始吸气时全身用力,此时肺部及腹部会充满空气而鼓起,但还不能停止,仍然要使劲力气来持续吸气,不管有没有吸进空气,只管吸气再吸气。
然后屏住气息4秒,此时身体会感到紧张,接着利用8秒的时间缓缓的将气吐出,吐气时宜慢且长而且不要中断。
做完几次前述方式后,不但不会觉得难受,反而会有一种舒畅的快感。
做腹式呼吸时,体内会产生一种前列腺素的物质。
可消除活性氧,并且扩张血管的功能。
当你做腹式呼吸法,活动横隔膜时,它会从细胞内渗入血管及淋巴管,去除活性养的毒素、促进血液循环。
此外,做腹式呼吸可使腹部的各个内脏,皆得以受到呼吸节奏的刺激。
这种刺激透过神经,做为一种和缓的呼吸节奏的自我调节信号传至脑,脑在接受这些刺激之后便成为α状态。
如此一来,既可净化血液,又能促进脑细胞活性化。
人靠呼吸存活,呼吸停止人马上就会死亡。
呼吸重要到几乎等于人生,只有呼吸好的人才有生机。
然而一般的人大都只用浅呼吸过活,因此只使用到1/3的肺,另外2/3的肺都沉积着旧空气。
如果运用腹式呼吸法(呼吸意识化)进行呼吸,肺就能够完全被使用。
腹式呼吸能够让体内充分取得气的功能,同时也摄取更足够的氧气。
所谓好的呼吸是在意识之下「缓缓」进行的,另外「深深的」也很重要。
换言之,意识之下既缓且深的呼吸法是造就α波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腹式呼吸法可使
脑波维持在12赫兹以下,就大脑生理而言,就是α波最容易出现的时候,同时它能增进脑内荷尔蒙内啡的分泌,有助于创造力的开发。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腹式呼吸有以下好处:
第一,扩大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
能使胸廓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张,使肺下部的肺泡得以伸缩,让更多的氧气进入肺部,改善心肺功能。
第二,减少肺部感染,尤其是少患肺炎。
第三,可以改善腹部脏器的功能。
它能改善脾胃功能,有利于舒肝利胆,促进胆汁分泌。
腹式呼吸可以通过降腹压而降血压,对高血压病人很有好处。
第四,对安神益智有好处。
如何进行腹式呼吸呢?腹式呼吸的原则是把腹式呼吸跟胸式呼吸配合进行,就是在胸式呼吸的同时增加腹部的鼓起及回缩。
具体方法如下:第一种叫做顺式呼吸,就是在吸气时把腹部鼓起,呼气时把腹部缩回。
第二种叫做逆式呼吸,就是反过来,吸气时将腹部收缩,呼气时再把腹部鼓起。
一般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以学习顺式呼吸为主。
等练习到一定程度,有了"功底",再练习逆势呼吸,达到最高境界。
做腹式呼吸时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呼吸要深长而缓慢。
第二、用鼻呼吸而不用口。
第三、一呼一吸掌握在15秒种左右。
即深吸气(鼓起肚子)3-5秒,屏息1秒,然后慢呼气(回缩肚子)3-5秒,屏息1秒。
第四、每次5-15分钟,做30分钟最好。
第五、身体好的人,屏息时间可延长,呼吸节奏尽量放慢加深。
身体差的人,可以不屏息,但气要吸足。
每天练习1-2次,坐式、卧式、走、跑皆可,练到微热
微汗即可。
腹部尽量做到鼓起缩回50-100次,呼吸过程中如口有津液溢出,可徐徐下咽。
可为什么我把"气沉丹田吐纳功"称为"百岁有约三大宝之一"呢?
其实我们无论练什么功都是为了健身强体,说的再直观一点,就是"疏经活络"、"活血化瘀"。
所以练习什么功法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什么功法好学、好练、实用。
我给大家介绍的"气沉丹田吐纳功"就是最容易练习,而且不分场地,不论时间,不论忙闲,是人人都容易掌握的最基本的功法。
腹式呼吸还可以对肠道进行按摩,以增加大小肠的消化及吸收功能,并且对打通任脉有辅助作用。
我们练这功,练那功,这么好的功,一举多得,我们为什么不练呢?
人要健康,要有一个最基本的保证,就是"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也就是"吐故纳新",所以说我们想要健康百岁,就要养生百岁。
养什么呢?养我们最关键的环节,最关键的环节有三个;一是"后天之本"--肾。
因为肾主管人的"精、气、神",肾的重要性我就不再列举了,很多书上说得非常全面,大家也都了解掌握了。
从上面我们也探讨了气沉丹田既健了肺又补了肾,况且食疗补肾也要先健肺后补肾。
所以我们说,"气沉丹田"就是百岁有约的第一宝。
心急的朋友马上就会想知道,那第二宝是什么呢?这里我就先告诉大家,第二宝就是培补"后天之本"--养胃,有兴趣的朋友,我们可以在《食为天,养胃先》里继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