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1-5届)
鲁迅文学奖

魯迅文學獎魯迅文學獎,是以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偉大旗手魯迅先生命名的文學獎項。
創立於1986年,是為鼓勵優秀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和評論作品的創作,鼓勵優秀外國文學作品的翻譯,推動社會主義文學事業的繁榮與發展而設立的,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大獎之一。
指導思想魯迅文學獎獎章魯迅文學獎評選工作,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針,按照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面,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鼓勵關注現實生活、體現時代精神,堅持導向性、權威性、公正性,堅持少而精、寧缺毋濫的原則,評選出思想性、藝術性完美結合的優秀作品。
歷屆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第一屆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1995-1996)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獲獎作品:《老屋小記》史鐵生、《霧月牛欄》遲子建、《趙一曼女士》阿成、《鎮長之死》陳世旭、《哺乳期的女人》畢飛宇、《心比身先老》池莉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獲獎作品:《父親是個兵》鄧一光、《小的兒》林希、《挑擔茶葉上北京》劉醒龍、《年前年後》何申、《涅盤》李國文、《天知地知》劉恒、《沒有語言的生活》東西、《黃金洞》閻連科、《天缺一角》李貫通、《雙魚星座》徐小斌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獲獎作品:《錦州之戀》邢軍紀曹岩、《沒有家園的靈魂》楊黎光、《黃河大移民》冷夢、《黑臉》一合、《慟問蒼冥》金輝、《沒有掌聲的征途》江宛柳、《東方大審判》郭曉曄、《溫故戊戌年》張建偉、《淮河的警告》陳桂棣、《大國長劍》徐劍、《敦煌之戀》王家達、《共和國告急》何建明、《走出地球村》李鳴生、《開埠》程童一、《毛澤東和蒙哥馬利》董保存全國優秀詩歌獎獲獎作品:《生命是一片葉子》裏瑛、《今天沒有空難》匡滿、《韓作榮自選詩》韓作榮、《在瞬間逗留》沈葦、《鳥落民間》張新泉、《狂雪》王久辛、《尋覓光榮》辛茹、《拒絕末日》李松濤全國優秀雜文獎獲獎作品:《微言集》林祖基、《何滿子雜文自選集》何滿子、《邵燕祥隨筆》邵燕祥、《韓羽雜文自選集》韓羽、《世象雜拾》唐達成全國優秀散文獎獲獎作品:《何為散文選集》何為、《春寬夢窄》王充閭、《中華散文珍藏本*周濤卷》周濤、《女人的白夜》鐵凝、《秋白茫茫》李輝、《皇天後土》周同賓、《從這裏到永恆》趙枚、羊想雲彩》劉成章、《湮沒的輝煌》夏堅勇、《兩種生活》斯妤全國優秀散文雜文榮譽獎獲獎作品:《我的家在哪里》冰心、《賦得永久的悔》季羨林、《牽牛花蔓》嚴秀、《半月隨筆二集》雷加、《郭風散文選集》郭風、《煙水江南綠》艾煊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1997-2000)獎項作者和作品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獲獎作品:《鞋》劉慶邦、《清水裏的刀子》石舒清、《吹牛》紅柯、《廚房》徐坤、《清水洗塵》遲子建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獲獎作品:《夢也何曾到謝橋》葉廣芩、《被雨淋濕的河》鬼子、《永遠有多遠》鐵凝、《吹滿風的山谷》衣向東、《年月日》閻連科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獲獎作品:《落淚是金》何建明《中國作家》中國青年出版社、《遠東朝鮮戰爭》王樹增解放軍文藝出版社、《西部的傾訴》梅潔《報告文學》、《中國863》李鳴生《北京文學》山西教育出版社、《生死一線》楊黎光《深圳特區報》《報告文學》全國優秀詩歌獎獲獎作品:《羞澀》楊曉民長江文藝出版社、《曲有源白話詩選》曲有源作家出版社、《地球是一只淚眼》朱增泉解放軍文藝出版社、《西川的詩》西川人民文學出版社、《純粹陽光》曹宇翔明天出版社全國優秀散文雜文獎獲獎作品:《大雅村言》李國文東方出版中心、《山居筆記》餘秋雨文匯出版社、《精神的歸宿》朱鐵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昨夜西風凋碧樹》徐光耀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張抗抗散文》張抗抗解放軍出版社全國優秀理論評論獎獲獎作品:《“五四”文化革命的再評價》陳湧《文藝報》、《一九〇三:前夜的湧動》程文超山東教育出版社、《12個:1998年的孩子》何向陽《青年文學》、《西部:偏遠省份的文學寫作》韓子勇百花文藝出版社、《文學理論現代性問題》錢中文《文學坪論》全國優秀文學翻譯彩虹獎獲獎作品:《濟慈詩選》屠岸譯人民文學出版社、《堂吉訶德》董燕生譯浙江文藝出版社、《奧德賽》王煥生譯人民文學出版社、《秧歌》董純譯法國“中國之藍”出版社、《聖殿》陶潔譯上海譯文出版社第三屆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2001-2003)獎項作者和作品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獲獎作品:畢飛宇所著《玉米》等四篇作品獲優秀中篇小說獎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獲獎作品:王祥夫著《上邊》等四篇作品獲優秀短篇小說獎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獲獎作品:王光明、薑良綱著《中國有座魯西監獄》等五篇(部)作品獲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全國優秀散文雜文獎獲獎作品:賈平凹著《賈平凹長篇散文精選》等五部散文雜文集獲優秀散文雜文獎全國優秀詩歌獎獲獎作品:老鄉著《野詩全集》等五部詩集獲優秀詩歌獎全國優秀文學理論評論獎獲獎作品:吳義勤著《難度·長度·速度·限度一一關於長篇小說問題的思考》等四篇(部)作品獲優秀文學理論、文學評論獎全國優秀文學翻譯獎獲獎作品:田德望譯《神曲》(但丁著·義大利文)獲優秀文學翻譯獎榮譽獎,黃燎宇譯《雷曼先生》(斯文-雷根納著·德文)獲優秀文學翻譯獎第四屆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第四屆魯迅文學獎(2004-2006),於2007年10月28日晚在魯迅的故鄉浙江紹興頒獎。
中国文学奖项(最新最全整理)

=============================================================================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第一次设立的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文学奖项之一。茅盾文学奖是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将自己的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的,在中国文坛的影响较大。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于1981年设立,当时决定由巴金担任评委会主任。此奖项的设立旨在推出和褒奖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当时规定每三年评选一次,参与首评而未获奖的作品,在下一届以至将来历届评选中仍可获奖。首届评选在1982年确定,评选范围限于1977年至1981年的长篇小说。
3、评奖委员会下设评奖办公室,处理评奖活动中的具体工作。
4、评奖委员会组成后,须认真讨论评选标准,申明评奖纪律,统一思想,以确保评选工作的导向性、权威性与公正性。
五、评奖程序
1、参评作品征集。参评作品的征集工作由评奖办公室进行。经中国作协书记处批准后,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作协、各行业文协、全国各有关出版单位和大型文艺杂志社发出作品征集通知,请他们在规定期限内向评奖办公室报送符合评选要求的参评作品。
1.鲁迅文学奖各奖项的评奖工作由按文学体裁、门类分别组成的各奖项评奖委员会承担。各评奖委员会下设该奖项的评奖办公室,处理评奖的具体工作。
2.各奖项评奖委员会委员由中国作家协会聘请文学界有影响的作家、理论家、评论家和文学组织工作者担任,人数以11人为宜。担任各奖项评奖委员会委员者不应交叉。每一届评委应比上届更新1/2以上。京外评委应占评委总数的1/3以上。评委名单由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并报告主席团,同时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 (2)

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简介鲁迅文学奖是中国文学界的著名奖项,以中国现代作家鲁迅先生的名字命名,旨在弘扬鲁迅先生对文学创作的追求和贡献。
每年,鲁迅文学奖都会评选出一些在文学创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并向创作出这些作品的作者颁发奖杯和奖金。
本文将介绍一些曾经荣获鲁迅文学奖的著名作品。
作品一:《狂人日记》《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极具影响力的作品,由中国现代作家鲁迅创作而成,被誉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开山之作。
该作品于1918年发表,以一种独特的叙述方式呈现了主人公的精神分裂和社会现象的荒诞。
《狂人日记》以其犀利的批判态度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探讨了个体与社会、理性与疯狂之间的矛盾关系,引起了广泛的思考与讨论。
该作品荣获鲁迅文学奖,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作品二:《阿Q正传》《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另一部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也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该作品于1921年发表,以讽刺和揭示中国社会封建文化和人性弱点为主题,通过对一个普通农民阿Q的形象描绘,展示了社会的虚伪和人性的骄傲。
《阿Q正传》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揭示社会现象的犀利眼光,使得许多读者深受触动,并对中国社会的现实与人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该作品因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荣获了鲁迅文学奖。
作品三:《荷花淀》《荷花淀》是中国著名作家茅盾的代表作之一,荣获了鲁迅文学奖。
该作品于1931年发表,以农民起义军领袖鲁磨兰为主人公,通过描述发生于鲁磨兰身边的一系列人物和事件,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贫困与困境。
作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刻地表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阶级斗争和人性的复杂。
《荷花淀》荣获鲁迅文学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经典之作。
总结鲁迅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凝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精华,其中包括了《狂人日记》、《阿Q正传》和《荷花淀》等一系列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
这些作品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思考,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问题和人性的弱点,引起了广泛的思考和讨论。
第五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优秀作品集

第五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优秀作品集第五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优秀作品集一、《儒勒的下午》作者:叶树海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叫做儒勒的小男孩,他喜欢在靠近森林的小公路上漫步、眺望和观察,在森林里探索奇异的植物与禽兽,聆听袅袅升起的天蓝之音。
他对这个宁静而又神秘的世界充满了美妙的思考;他发现其中无数与生活安稳平静紧密相连的纽带令人咋舌,内心亦由衷地体谅和支持,暗自感到心慰之情;他亦以藉此见智、成长和明悟灵魂。
本书以他的生活经历为线索,描写了他的成长历程和情感变迁,也让我们品尝到对世间景象的思考和思维的深入理解。
二、《演绎的滋味》作者:宋玲本书讲述的是文满的青春之旅,四个少年女孩的友谊在苦乐参半的故事中发展,在百般挑战中经历了风风雨雨,最后达成精心演绎的浓浓美好。
文满以此展示了一段真挚宽容的友谊,也给了自己和读者可寻求的勇气和解脱。
作者严肃真诚地表达了对童年一路走来友谊的深情,以及少年时期的记忆,使得这部作品让人美好而暖心!三、《青蛙的幸福时光》作者:何青本书以一只叫晶晶的小青蛙的故事为中心线索,讲述了他在绿草如茵的草原上奔跑追逐,在清泉之水中畅游遨游,在柔软的软泥中翻滚打闹,在空气中穿梭跳跃,努力把每一份快乐发挥到极致,尝遍山水百味,让生活洋溢着洒脱着活力,畅想着自由非凡的生活。
该书把生活中的每一份快乐描绘得栩栩如生,满满的莫名的情感涌现而出,暗示着珍惜时光的美好,使读者得以更加美好的方式看待生活。
四、《记忆的故事》作者:许维峰本书简要地讲述了一个叫白洋洋的小男孩,在他记忆里,有遥不可及的少年时光,还有一件从低谷发展到到高峰的事情,有失去重回的未知,也有复原的希望。
他经历了太多,从无助到温馨的故事。
此书从少年的故事里展示了多样的记忆,让小读者体会到学习之路上必经的挫折,失去与执着,不断滋润我们的心灵,更让我们发现,能够重拾的,就是最幸福的回忆!。
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

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
第四届鲁迅文学奖(2004-2006),于2007年10月28日晚在鲁迅的故乡浙江绍兴颁奖。
32位作家、诗人、文学理论评论家和文学翻译家捧走大奖。
本次颁奖典礼在绍兴“鲁迅故里”历史遗址举行,中国作协和文学界老中青三代集体出席。
获奖者乘坐乌篷船重走“鲁迅足迹”,在三味书屋处上船、至百草园前登岸领奖。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颁奖典礼上表示,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与时代紧密结合,全面展示了2004年至2006年间中国文学的进展与成就。
其中出现的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作品,展示了文学界的创新风范。
“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里,执著文学理想难能可贵。
”铁凝说,“反映当代中国风貌与时代特色,已是文学界的共识。
我对中国当代文学充满信心。
”
鲁迅文学奖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由中国作协主办,共分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评论和文学翻译等7个奖项。
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主旋律突出,关注新生活,讴歌新时代,体现了3年来广大作家、文学工作者与时代共同进步、与人民血脉相连的精神风貌。
其中,军旅作家党益民为了讴歌青藏铁路线上埋葬的数千个筑路和护路英雄的英灵,他36次穿越西藏,写就了感人报告文学《用胸膛行走西藏》;朱晓军的作品《天使在作战》,被评价为“充分体现了报告文学的战斗性,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敢于秉笔直书,是很有震撼力”;黄亚洲的诗歌集《长征行吟》,为读者提供了精神的鼓舞和历史的思考……。
历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

历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实用版)目录一、鲁迅文学奖简介二、鲁迅文学奖的历届获奖作品概述三、鲁迅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的特点四、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正文【一、鲁迅文学奖简介】鲁迅文学奖,是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旨在表彰那些在文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作家。
该奖项设立于 1986 年,以鲁迅先生的名字命名,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鲁迅文学奖的设立,旨在鼓励和促进我国文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二、鲁迅文学奖的历届获奖作品概述】自 1986 年设立以来,鲁迅文学奖已经成功举办了多届,历届获奖作品涵盖了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等多种文学体裁。
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还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鲁迅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的特点】鲁迅文学奖历届获奖作品具有以下特点:1.内容丰富:获奖作品涵盖了各个时期、各个领域、各个民族的生活,展现了我国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画卷。
2.主题深刻:获奖作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民族命运,展现了我国作家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关注。
3.文学价值高:获奖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体现了我国文学创作的高水平。
4.影响力广泛:获奖作品不仅在文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还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四、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的价值和意义】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推动文学创作: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的评选,激励了广大作家积极投身文学创作,推动了我国文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2.引领阅读风尚: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的推出,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优质的阅读资源,引领了社会阅读风尚。
3.传承优秀文化: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展现了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对于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4.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代表了我国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平,有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鲁迅“反抗绝望”人生哲学之嗣响——析历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短篇小说部分)

中国现 代 文坛 上 扮 演着 重 要 的角 色 , 以鲁迅 所 命 名 的 “ 鲁迅
的 中 国 民众 ,使 人们 开 始 以一 种 新 的视 角 来 审视 中 国 的传统 文 学奖 ”在很 大 程 度上 就 是鲁 迅 精神 的复 归 。鲁迅 ,在 中 国
文 化 ,审 视 固有 的 文化 态 势 。 19 年创 始 的 鲁迅 文 学奖 同 样 文 坛 上创 造 了一 系 列 为众 人所 知 的 典型 形象 ,从 阿 Q到祥 林 97
文 学作 品 的翻 译 ,推 动 社会 主 义 文 学事 业 的繁 荣 与发 展 而设 文坛 上 ,恐 怕 也 只有 鲁 迅 , 以这 样 一 种毁 誉 参半 的角色 存 在 着 。正 如毛 泽 东所 说 : “ 迅 在 中 国的 价值 ”, “ 鲁 要算 是 中 国 的第 一 等圣 人 ,孔 子 是封 建 社 会 的圣 人 ,鲁迅 是 新 中 国的
熏 中 学 国当文硼
鲁 迅 “ 抗 绝 望 人 哲 学 之 嗣 响 反 ” 生
一 一
析历届鲁迅 文学奖获奖作品 ( 短篇 小说部分 )
o 苗 立 忠
摘 要 :鲁迅作为我 国伟大的思想 家,其作品 包含 了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 亦包含 了他为人 处世的生活态度 ,即 人生哲学。而在 中国除 茅盾文 学奖之外的又一文学大奖一一鲁迅文学奖却以一种 不谋 而合的态势同样表达了其所具
因为 我终 于 不能 证 实 :惟 黑暗 与 虚无 乃是 实 有 一 ・ r ( … ” 3 1
在 这 一 段话 里 ,鲁 迅 提 出 了要对 于 黑 暗进 行 反抗 的 决心 。这
作 品 ,而 舍 弃 了彼 部作 品呢 ?笔 者 认 为这 在 很大 程 度 上与 鲁 种 无 可 挽回 的 “ 望 ”处境 唤起 了 “ ”对 生命 意 义 的再 认 绝 我 迅 自身 的精 神 世 界有 着 很 大 的关 系 。
历届鲁迅文学奖

历届鲁迅文学奖
中国文学界最高荣誉之一的鲁迅文学奖,自1981年设立以来已经颁发了多届,以下为历届获奖者名单:
第一届(1981年):王安忆《长恨歌》、沈从文《边城》、俞平伯《离家》
第二届(1985年):舒婷《野火集》、刘以鬯《城南旧事》、彭飞《生死场》
第三届(1988年):余华《兄弟》、山东老舍艺术团《茶馆》、林海音《深夜三章》
第四届(1991年):王朔《一只眼闭着看世界》、余秋雨《文化苦旅》、王蒙《黄金时代》
第五届(1995年):汪曾祺《伤逝》、阿城《沉香屑·三重奏》、杨显惠《白衣天使》
第六届(1999年):张贤亮《黄花草》、周国平《银河补习班》、汪青峰《南方有乔木》
第七届(2005年):李凉《属于水的秘密》、王树增《海燕》、张炜《阿麦》
第八届(2007年):张翎《字典》、刘震云《一地鸡毛》、任晓雯《沙海》
第九届(2011年):邱华栋《情感教育课》、本栏《彼得》、萧红《萧红全集》
第十届(2015年):张瑞芳《壶口》、曹文轩《佐佑者》、张洁《无声告白》
第十一届(2019年):张素文《胡同里的猫》、何禾《睡眠的历史》、高晓声《最后的海盗》
以上为历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这些作品无一不代表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巅峰,彰显了中国文学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
(1995-1996)
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作品:《老屋小记》史铁生、《雾月牛栏》迟子建、《赵一曼女士》阿成、《镇长之死》陈世旭、《哺乳期的女人》毕飞宇、《心比身先老》池莉
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父亲是个兵》邓一光、《小的儿》林希、《挑担茶叶上北京》刘醒龙、《年前年后》何申、《涅盘》李国文、《天知地知》刘恒、《没有语言的生活》东西、《黄金洞》阎连科、《天缺一角》李贯通、《双鱼星座》徐小斌
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获奖作品:《锦州之恋》邢军纪曹岩、《没有家园的灵魂》杨黎光、《黄河大移民》冷梦、《黑脸》一合、《恸问苍冥》金辉、《没有掌声的征途》江宛柳、《东方大审判》郭晓晔、《温故戊戌年》张建伟、《淮河的警告》陈桂棣、《大国长剑》徐剑、《敦煌之恋》王家达、《共和国告急》何建明、《走出地球村》李鸣生、《开埠》程童一、《毛泽东和蒙哥马利》董保存
全国优秀诗歌奖获奖作品:《生命是一片叶子》里瑛、《今天没有空难》匡满、《韩作荣自选诗》韩作荣、《在瞬间逗留》沈苇、《鸟落民间》张新泉、《狂雪》王久辛、《寻觅光荣》辛茹、《拒绝末日》李松涛
全国优秀杂文奖获奖作品:《微言集》林祖基、《何满子杂文自选集》何满子、《邵燕祥随笔》邵燕祥、《韩羽杂文自选集》韩羽、《世象杂拾》唐达成
全国优秀散文奖获奖作品:《何为散文选集》何为、《春宽梦窄》王充闾、《中华散文珍藏本*周涛卷》周涛、《女人的白夜》铁凝、《秋白茫茫》李辉、《皇天后土》周同宾、《从这里到永恒》赵枚、羊想云彩》刘成章、《湮没的辉煌》夏坚勇、《两种生活》斯妤
全国优秀散文杂文荣誉奖获奖作品:《我的家在哪里》冰心、《赋得永久的悔》季羡林、《牵牛花蔓》严秀、《半月随笔二集》雷加、《郭风散文选集》郭风、《烟水江南绿》艾煊
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彩虹奖获奖作品:《济慈诗选》屠岸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堂吉诃德》董燕生译浙江文艺出版社、《奥德赛》王焕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秧歌》董纯译法国“中国之蓝”出版社、《圣殿》陶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
(2001-2003)
奖项作者和作品
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玉米》毕飞宇《人民文学》 2001年第4期责编:那辛
《松鸦为什么鸣叫》陈应松《钟山》 2002年第2期责编:贾梦玮
《好大一对羊》夏天敏《当代》 2001年第5期责编:杨新岚
《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孙惠芬(女) 《人民文学》2002年第1期责编:程绍武
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上边》王祥夫《花城》2002年第4期责编:申霞艳
《驮水的日子》温亚军《天涯》 2002年第3期责编:王雁翎
《大老郑的女人》魏微(女) 《人民文学》 2003年第4期责编:程绍武
《发廊情话》王安忆(女) 《上海文学》 2003年第7期责编;姚育明
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
《中国有座鲁西监狱》王光明姜良纲《人民文学》2001年第12期作家出版社2002年9月责编:黎云秀
《宝山》李春雷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责编:王大民
《瘟疫,人类的影子“非典”溯源》杨黎光《中国作家》2003年8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2月责编:杨柳
《西藏最后的驮队》加央西热(藏)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年10月责编:王德领
《革命百里洲》赵瑜、胡世全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12月责编:金小凤
全国优秀诗歌奖
《野诗全集》老乡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3年11月责编:汪晓军、宋学娟
《郁葱抒情诗》郁葱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年9月责编:袁淑萍、马海霞
《幻河》马新朝中原农民出版社 2002年12月责编:王锦
《幸存的一粟》成幼殊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3年1月责编:汪稼明
《娜夜诗选》娜夜(满、女) 甘肃文化出版社2003年8月责编:蒋潇
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
《贾平凹长篇散文精选》贾平凹,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责编:李玉皓、任锐军
《大河遗梦》李存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1月责编:郑鲁南
《病隙碎笔》史铁生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2月责编:周宏
《独语东北》素素(女)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责编:李静媛
《一个人的经典》鄢烈山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1月责编:秦文仲、贺凯
全国优秀文学理论、文学评论奖
《难度·长度·速度·限度——关于长篇小说文体问题的思考》吴义勤《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责编:刁斗
《〈手稿〉的美学解读》王向峰辽宁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责编:董晋骞
《打开诗的漂流瓶——现代诗研究论集》陈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责编:袁鸿蕙
《朱向前文学理论批评选》朱向前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9月责编:杜丽
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奖
《神曲》(但丁·著·意大利文)田德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2月责编:胡真才
《雷曼先生》(斯文·雷根纳·著·德文)黄燎宇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2月责编:仝保民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
(2007—2009)获奖作品名单
中篇小说
《最慢的是活着》乔叶《收获》2008年第3期责任编辑:钟红明
《国家订单》王十月《人民文学》2008年第4期责任编辑:杨泥
《手铐上的蓝花花》吴克敬《延安文学》2007年第6期责任编辑:阎安、成路
《前面就是麦季》李骏虎《芳草》2008年第2期责任编辑:郭海燕
《琴断口》方方《十月》2009年第3期责任编辑:宁肯
短篇小说
《伴宴》鲁敏《中国作家·文学》2009年第1期责任编辑:李双丽
《老弟的盛宴》盛琼《十月》2007年第2期责任编辑:赵兰振
《放生羊》次仁罗布《芳草》2009年第4期责任编辑:郭海燕
《茨菰》苏童《钟山》2007年第4期责任编辑:贾梦玮
《海军往事》陆颖墨《解放军文艺》2009年第5期责任编辑:殷实
报告文学·
《震中在人心》李鸣生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4月责任编辑:修晓林
《中国作家·纪实》2009年第5期责任编辑:汪雪涛
《生命的呐喊》张雅文新华出版社2007年12月责任编辑:王婷
《感天动地——从唐山到汶川》关仁山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7月责任编辑:张辉、汪雅瑛、刘相美
《解放大西南》彭荆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7月责任编辑:彭晓、方绍忠
《中国作家·纪实》2009年第8期责任编辑:汪雪涛
《胡风案中人与事》李洁非《钟山》2009年第5期责任编辑:贾梦玮
诗歌
《烤蓝》刘立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9年11月责任编辑:杨潍虹
《向往温暖》车延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9月责任编辑:王小
《李琦近作选》李琦时代文艺出版社2008年10月责任编辑:魏洪超
《柠檬叶子》傅天琳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12月责任编辑:徐如麒
《云南记》雷平阳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12月责任编辑:沉河
散文杂文·
《藏地兵书》王宗仁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8年4月责任编辑:丁晓平
《路上的祖先》熊育群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12月责任编辑:刘洁
《风行水上》郑彦英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12月责任编辑:王国钦
《王干随笔选》王干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责任编辑:雍谊
《病了的字母》陆春祥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8月责任编辑:杨婷
文学理论评论·
《五种形象》南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责任编辑:孙晶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及其面临的挑战》张炯《文艺报》2009年5月23日责任编辑:石一宁、胡军、明江
《想象与叙述》赵园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9月责任编辑:王培元
《中国文学跨世纪发展研究》高楠、王纯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责任编辑:李建军
《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电子媒介时代的童年与儿童文学》谭旭东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8月责任编辑:张立新
文学翻译· (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