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

合集下载

迟子建的读书笔记(通用7篇)

迟子建的读书笔记(通用7篇)

迟子建的读书笔记(通用7篇)迟子建的读书笔记篇1迟子建读书笔记迟子建,一个充满才华和魅力的名字,是我近期阅读的一位令人敬佩的作家。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富有情感,让我深感共鸣。

在阅读他的作品过程中,我对于他的文学风格、主题和人文关怀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迟子建的作品中,我最欣赏的是他的描写和对人性的洞察。

他的作品常常以自然风景和人物情感为主线,充满了诗意和哲思,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的文字细腻而真实,让人仿佛置身于故事中的世界。

他的人物形象鲜活,无论是情感描写还是行为表现,都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

迟子建的作品中,我对其中的主题也深感兴趣。

他善于描绘生活中的磨难和温情,以此展现人性的复杂和丰富。

他的作品中,人物经历了种种生活的起伏和命运的考验,而作者通过这些故事,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迟子建的人文关怀也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点。

他不仅是一位作家,更是一位深具人文精神的人。

他的作品中,对人性、生命、自然和社会的理解都充满了人文关怀。

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生活中的温情和美好,让我对人文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

阅读迟子建的作品,让我深感人生的丰富多彩和人性的复杂多样。

他的作品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也让我对人文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会将迟子建的读书心得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体会到他作品的魅力。

迟子建的读书笔记篇2迟子建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学功底和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她的作品常常能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和温暖。

最近,我读了一本她的作品《额尔古纳河》,这本书让我印象深刻。

迟子建在这本书中通过描绘额尔古纳河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展现了这个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类文明之间的和谐关系。

河流是额尔古纳河的灵魂,它流经当地的森林、草原和田野,为当地人民带来了生命和活力。

迟子建通过对河流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热爱,也展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

书中描绘了许多当地人民的生活场景,如额尔古纳河的捕鱼、放牧、耕种等,这些场景让我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生命的体悟与人性救赎——论迟子建短篇小说集《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

生命的体悟与人性救赎——论迟子建短篇小说集《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

生命的体悟与人性救赎——论迟子建短篇小说集《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迟子建是当代中国优秀作家之一,他以细腻入微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而闻名。

短篇小说集《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中的几个故事,以其生动的描写和深远的反思,展示了生命的体悟与人性的救赎。

《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这个短篇小说,以一个偏远贫困的小站为背景,描绘了在那里相互熟悉的人们在腊八夜这个特殊时刻,由于一次小小的误解而引发的一系列故事。

这本小说集中的几个短篇小说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人性的复杂性。

首先,小说集中的《铁翻》讲述了一个极度疲惫的年轻铁路工人的故事。

他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看得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在生活的压力和疲劳下,他常常产生自卑感和嫉妒心理。

然而,通过与一个外地旅客的交流,他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明白了坚持和努力的意义。

其次,小说集中的《腊八柚子》则讲述了一个饱受孤独和失望折磨的老人的故事。

他过去曾是一个知识分子,但在岁月流逝中,他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

直到有一天,他在小站遇到了一个孤儿,这个孤儿的天真和纯真重新点燃了老人对生活的希望。

通过与孤儿的接触,老人找回了自己曾经失去的生命的意义,实现了对自己和他人的救赎。

再次,小说集中的《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具有浓厚的魔幻色彩。

在这个故事中,小站的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只说话的鸟,这只鸟似乎是一个神奇的存在。

通过和鸟的对话,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生命的价值和珍贵。

这个故事以一种奇特的方式表达了生命的意义和它所带来的救赎力量。

最后,《高铁时刻表》这个故事描绘了一个独特的情感故事。

以一个高铁列车的时刻表为线索,这个故事通过刻画两个主人公之间的爱情和分离,引发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逝去的思考。

故事通过情感的交织和对人性的反观,让读者思考生命的真谛并为人性的复杂性所触动。

通过这些短篇小说,《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这本集子唤起了读者对生命的思考与关注,并让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独特之处。

这些故事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通过故事中的不同角色,传递出了对爱、希望和救赎的思考。

迟子建自传阅读理解附答案

迟子建自传阅读理解附答案

迟子建自传阅读理解附答案迟子建,当代中国具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茅盾文学奖得主。

那么关于迟子建自传阅读附答案是怎样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迟子建自传阅读理解附答案,欢迎阅读。

《迟子建自传》阅读材料迟子建自传从中国的版图上看,我的出生地漠河居于最北,大约在北纬53度。

那是一个小村子,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每年有多半的时间白雪飘飘。

我记忆最深刻的,是那里漫长的寒冷,冬天似乎总也过不完。

我小时候住在外婆家里,那是一座高大的木刻楞房子,房前屋后是广阔的菜园。

短暂的夏季来临的时候,菜园就被种上了各色庄稼和花草,有的是让人吃的东西;有的则纯粹是供人观赏的。

当然,也有半是观赏半是入口的植物。

我经常看见的一种情形就是,当某一种植物还在旺盛的生命期的时候,秋霜却不期而至,所有的植物在一夜之间就憔悴了。

这种大自然的风云变幻所带来的植物的被迫凋零令人痛心和震撼。

我对人生最初的认识,完全是从自然界的一些变化而感悟来的。

比如我从凋零的植物身上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同时我也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了生命的从容,因为许多衰亡的植物,转年又会焕发出勃勃生机,看上去比前一年似乎更加有朝气。

童年围绕着我的,除了那些可爱的植物,还有亲人和动物。

我的亲人,也许是由于身处民风纯朴的边塞,他们是那么善良、隐忍、宽厚,爱意总是那么不经意地写在他们的脸上,让人觉得生活里到处是融融暖意。

我从他们身上,领略最多的就是那种随遇而安的平和与超然,这几乎决定了我成年以后的人生观。

生物本来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但是由于人类的存在,它们却被分出了等级,令人无可奈何。

虽然我把那些动物当成了亲密的朋友对待,但久而久之,它们的毙命使我的怜悯心不再那么强烈,我与庸常的人们一样地认为,它们的死亡是天经地义的。

只是成年以后遇见了许多恶意的人的狰狞面孔后,我又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些年,在喧哗而浮躁的人世间,能够时常忆起它们,内心会有一种异常温暖的感觉。

在我的作品中,出现最多的除了故乡的亲人,就是那些从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动物,这些在我的故事中是经久不衰的。

热点作家02 迟子建-2019年中考考前现代文阅读八大热点作家预测(原卷版)

热点作家02 迟子建-2019年中考考前现代文阅读八大热点作家预测(原卷版)

热点作家2 迟子建一、人物简介迟子建,女,汉族,1964年2月27日出生于黑龙江省漠河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协第九届主席团成员,现担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

著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群山之巅》等;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清水洗尘》《雾月牛栏》《迟子建作品精华》(3卷)。

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我的世界下雪了》《迟子建随笔自选集》。

另有《迟子建文集》出版80多部单行本。

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

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

1987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

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0年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

迟子建的作品获“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茅盾文学奖”等文学奖,部分作品在英、法、日、意等国出版。

二、主要成就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一次获得冰心散文奖一次庄重文文学奖一次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一次茅盾文学奖三、社会评价迟子建是中国当代具备世俗关怀精神和悲悯情怀为数不多的作家之一。

正是这些来自生活本身的情感体验传达的真实,来自于作家内心的悲悯情怀,赋予作品打动人心的力量。

一个作家能够放低姿态,贴近民众,贴近苦难,贴近被遗忘的角落和遗忘的群体,本身就是一种富有感召力的悲悯精神。

在迟子建的小说中,黑土地小人物形象系列自成谱系。

这些小人物生活在东北黑土地上,他们有不同的职业,有种地的、剃头的、弹棉花的、卖报纸的,也有清扫楼道的、唱丧歌的、刻墓碑的、为别人洗衣服的。

这些小人物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们隐忍善良又软弱自负,既淳朴坚韧又安于现状。

他们依靠着一种简单的理想生活着,生活中的一点不幸都能给他们以致命的打击。

迟子建在作品中写他们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的世俗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为他们书写立传。

迟子建赞扬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坚韧乐观的品质,用宽恕之心来对待他们的自负、狭隘等弱点,用爱意抚慰他们生活的苦难和不幸,用温情批判他们人性恶的抬头。

迟子建文学创作研究综述

迟子建文学创作研究综述

谢谢观看
1.迟子建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当代女作家,她的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 特的艺术风格。
2.她的作品深入挖掘了黑龙江的历史文化内涵,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多姿多彩 的地方风貌。
3.迟子建在作品中充分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和思考,传递了强烈的社会责任 感和人道主义精神。 4.她在文学形式的创新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为丰富中国 当代文学的多样性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次演示旨在全面梳理迟子建的文学作品,探讨其文学特色和创作风格。通 过对迟子建成长经历、作品主题和表现手法的分析,总结其在文学领域所取得的 成就,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
一、迟子建及其作品概述
迟子建,当代女作家,出生于黑龙江漠河,代表作有《额尔古纳河右岸》、 《山川册》等。她的作品涵盖了散文、小说等多种文学形式,以独特的叙事手法 和醇厚的情感氛围深受读者喜爱。迟子建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 关怀,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迟子建文学创作研究综述
目录
01 一、研究现状
03 三、结论
02 二、研究方法与成果 04 参考内容
迟子建是一位享有盛誉的中国当代女作家,自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文学创作, 至今已走过近40年的历程。在过去的20年中,迟子建的文学作品一直受到广泛和 研究。本次演示将对迟子建文学创作20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研 究提供参考。
三、作品主题与表现手法
1.家乡黑龙江的描绘
迟子建的作品中,对家乡黑龙江的描绘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她以细腻的笔触 描绘了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以及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这些描 绘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了解黑龙江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珍贵资料。
2.女性命运的思考
迟子建的作品还深入探讨了女性的命运。她通过塑造一系列鲜明的女性形象, 揭示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和女性在家庭、社会中的地位问题。这些思考触动 了社会的痛点,引起了广泛。

2022年中考热点作家作品边读边练之迟子建初中语文

2022年中考热点作家作品边读边练之迟子建初中语文

2010年中考热点作家最新作品边读边练之迟子建作者印象迟子建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中国作协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她的作品多以山村生活为题材,贴近生活,感情细腻又不乏豪爽之气,从不矫揉造作。

创作风格朴实大方,简练凝重,文笔流畅,语气舒缓平稳,不张扬,不拖泥带水。

她常常借物喻人,借助作品抒发自己的情怀,对人与社会的诠释视角独特,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人生启迪。

她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额尔古纳河右岸》,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向着白夜旅行》等。

她曾经获过两届鲁迅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等各种奖项,作品被译为英、法、日、意大利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链接中考《是谁扼杀了哀愁》迟子建(入选2007年潍坊市中考语文试题)《时间怎样地行走》迟子建(入选2008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品读演练与周瑜相遇迟子建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

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周瑜。

因为月亮很好,又是在旷野上,空气的透明度很高,所以即使是夜晚,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

当时我穿着一件白色的睡袍,乌发披垂,赤着并不秀气的双足,正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

凉而湿的水汽朝我袭来,我不知怎地闻到了一股烧艾草的气息,接着是鼓角相闻,我便离开河岸,寻着艾草的味儿和凛凛的鼓角声而去,结果我见到了一片荒凉的旷野,那里的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皆是,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

就在这种时刻,我见到了独自立在旷野上的周瑜。

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

“战事还未起来,你为何而发抖?”周瑜说。

我想告诉他,他的英气令我发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发抖,可我说不出话。

周瑜转身走向帐篷时我见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号角则挂在帐篷上。

他拿起鼓槌,抑扬顿挫地敲了起来,然后又吹起了号角。

散文家迟子建简介

散文家迟子建简介

散文家迟子建简介 导语:诗评家谢冕在第二届“北京文学 ·中篇小说 月报奖”颁奖会上,这样宣读迟子建 的小说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的授奖词: “向后退, 退到最底层的人群中去, 退向背负悲剧的边缘者;向内转,转向人物最忧伤最脆弱的内心,甚至命运的背 后。

然后从那儿出发倾诉并控诉, 这大概是迟子建近年来写作的一种新的精神高 度。

”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散文 家迟子建简介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简介 迟子建,1964 年出生于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村。

1984 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 范学校,后就读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作家班,1987 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 文学院合办的研究生院学习。

1990 年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至今,现担任黑江龙省作家协会主 席。

1983 年开始写作的迟子建 30 多年来已发表作品 600 多万字、出版 80 多部 单行本。

其作品荣获“鲁迅文学奖”“冰心 散文奖”“茅盾文学奖”等文学大奖, 部分作品在英、 法、 日、 意等国出版, 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其文章曾多次入选中高考现代文阅读。

2016 年,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二)作品赏析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著名作家迟子建作品《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在《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叙述者——女主人公在丈夫车祸去世后独自远1/7行,因山体滑坡,列车中途停靠在一个盛产煤炭和寡妇的小镇乌塘,得以接触社 会,听鬼故事 、丧歌以及众多奇闻,目睹苦难、不公和死亡。

世界上的夜晚是一个人的夜 晚,也是所有人的夜晚。

那样的夜晚也可能是迟子建的夜晚,那样的故事也可能 是迟子建自己的故事。

那时候,迟子建是用写作来疗伤的。

《福翩翩》 在《福翩翩》中,迟子建以一贯的沉静笔触,娓娓述说着乌吉河畔、柴旺一 家的琐碎生活。

从清汤寡水的肉片酸菜粉丝,到小年夜里的白糖黏豆包;从巧结 姻缘的压酸菜石,到横生枝节的颈椎治疗仪。

迟子建

迟子建

三 充满对人性的关怀
•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部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 家族式” “家族式”的作品可以看作是作者与鄂温克族人 的坦诚对话,在对话中她表达了对尊重生命、 的坦诚对话,在对话中她表达了对尊重生命、敬 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等被现代性所遮 畏自然、坚持信仰、 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彰扬。 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彰扬。 • 有人说,这部作品是一部民族史诗,并将其上升 有人说,这部作品是一部民族史诗, 为人类文化学的主题。 为人类文化学的主题。更愿意认为这是一部诉说 生命与挚爱的作品。 生命与挚爱的作品。尽管它确实描绘的是一个民 族的历史,但却并没有史诗般的恢弘, 族的历史,但却并没有史诗般的恢弘,这可能因 为作者是女性的缘故。在女性作家的眼中,鲜活 为作者是女性的缘故。在女性作家的眼中, 的生命和爱情,永远比任何史诗都要辽阔宏大, 的生命和爱情,永远比任何史诗都要辽阔宏大, 灯明情浓,足以构成最完美的天地。 灯明情浓,足以构成最完美的天地
中部 正午
• 我和拉吉达结婚了,我生儿子维克特 。 我和拉吉达结婚了, • 弟弟鲁尼娶了妮浩,母亲在欢庆婚礼跳着舞永远 弟弟鲁尼娶了妮浩, 地走了。 地走了。 • 尼都萨满衰老了,他为了保全乌力楞,用最后的 尼都萨满衰老了,他为了保全乌力楞, 舞蹈治愈了日本军官的腿伤,和一样的走了。 舞蹈治愈了日本军官的腿伤,和一样的走了。 • 拉吉达做了新的族长。日本人成立了“关东栖林 拉吉达做了新的族长。日本人成立了“ 训练营” 训练营”,凡十四岁以上的山上猎民都必须接受 训练。那晚驯鹿未归, 训练。那晚驯鹿未归,拉吉达他们从训练营获准 回来骑马去找驯鹿,回来时已冻死在马背上。 回来骑马去找驯鹿,回来时已冻死在马背上。 •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了,遇见了酋长瓦罗加, 年 日本战败投降了,遇见了酋长瓦罗加, 他向我求婚的时候,我幸福地晕厥过去了。 他向我求婚的时候,我幸福地晕厥过去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迟子建1 个人简介迟子建迟子建女乳名迎灯1964年2月27日阴历元宵节出生于北极村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香港大学驻校作家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

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发表以小说为主的文学作品五百余万字出版四十余部单行本。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伪满洲国》《额尔古纳河右岸》小说集《逝川》《雾月牛栏》《清水洗尘》《白雪的墓园》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我的世界下雪了》等。

出版有《迟子建文集》四卷和三卷的《迟子建作品精华》。

所获荣誉《雾月牛栏》曾获得第一届鲁迅文学奖、《清水洗尘》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2004—2006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额尔古纳河右岸》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澳大利亚“悬念句子奖”等多种文学奖项作品有英、法、日、意大利文等海外译本。

迟子建是当今文坛一颗耀眼的明星她是唯一一位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两次获得冰心散文奖、一次庄重文文学奖、一次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一次茅盾文学奖的作家。

在所有这些奖项中包括了散文奖、中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奖等。

家庭成员母亲李晓荣五十年代漠河乡广播站广播员。

父亲迟泽风曾任塔河县永安小学校长一九八五年冬季病逝。

丈夫黄世君原塔河县委书记车祸去世。

2 人物概述迟子建女山东海阳人生于黑龙江漠河。

先后就读于大兴安岭师专中文系西北大学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研究生班。

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协工作至今。

中国作协第六、七、八届全委会委员黑龙江省作协主席国家一级作家。

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

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额尔古纳河右岸》、《白雪乌鸦》等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向着白夜旅行》、《逝川》、《白银那》、《朋友们来看雪吧》、《清水洗尘》、《雾月牛栏》、《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迟子建卷》、《踏着月光的行板》等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听时光飞舞》、《我的世界下雪了》、《迟子建随笔自选集》等另有《迟子建文集》4卷、《迟子建作品精华》3卷、《迟子建短篇小说编年》《北国一片苍茫》、《亲亲土豆》、《花瓣饭》、《一坛猪油》4卷已发表文学作品500万字出版单行本40余部。

作品先后荣获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庄重文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等多种重要文学奖项。

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部分作品在英、法、日、意等国出版。

在第二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奖”颁奖会上诗评家谢冕宣读迟子建的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的授奖辞“向后退退到最底层的人群中去退向背负悲剧的边缘者向内转转向人物最忧伤最脆弱的内心甚至命运的背后。

然后从那儿出发倾诉并控诉这大概是迟子建近年来写作的一种新的精神高度。

”迟子建认为“文学之死”以及“文学是垃圾”之说是伪命题。

因为依靠文学她从哀恸中活过来经由写作她获得生之幸福。

3 人物生平迟子建迟子建1964年出生于黑龙江省漠河县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学校后就读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作家班1987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合办的研究生院学习1990年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至今。

迟子建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发表作品500万字出版著作40余部。

她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额尔古纳河右岸》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向着白夜旅行》等。

她曾经获过三届鲁迅文学奖、一届茅盾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等各种奖项作品被译为英、法、日、意大利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雾月牛栏》获1995年-1996年鲁迅文学奖、1993年庄重文文学奖小说《白银那》获《大家》杂志第二届红河文学奖长篇小说《晨钟响彻黄昏》获1995年东北文学奖。

发表于2005年第3期《钟山》的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使迟子建于2007年10月第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

《额尔古纳河右岸》于2008年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2008年凭借散文作品《光明在低头的一瞬》获得第三届“冰心散文奖”。

《光明在低头的一瞬》文章不长写她在俄罗斯一座教堂的经历在教堂里她看到了喜爱的画家鲁勃廖夫的壁画然而当她从画上收回目光低下头来的一瞬却看到了一位正在安静地打扫祭坛烛油的老妇人。

她细写了老妇人的外形动作和对清扫烛油职责的虔敬感慨道“她的劳作是安然的而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另一种永恒的光明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于低头的一瞬。

”她的文章曾多次入选中高考现代文阅读。

4 主要作品 4.1 长篇小说迟子建长篇小说《茫茫前程》《茫茫前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 年《晨钟响彻黄昏》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 年《热鸟》明天出版社1998 年《伪满洲国》作家出版社2000 年迟子建《树下》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 年《越过云层的晴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树下《花城》1991/6 晨钟响彻黄昏《小说家》1994/5 热鸟《白花洲》1997/4 满洲国《钟山》2000/3-4 越过云层的晴朗《钟山》2003/2《额尔古纳河右岸》《收获》杂志2005.6期《白雪乌鸦》《人民文学》2010.8 4.2 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人民文学》1986/2 初春大迁徙《中国》1986/9 没有夏天了《钟山》1988/4 海市《东北作家》1988/3 左面是篱笆右面是玫瑰《中外文学》1988/5 奇寒《小说家》1989/3 迟子建小酒店初恋《莽原》1989/3 遥渡相思《收获》1989/4 原始风景《人民文学》1990/1-2 怀想时节《钟山》1990/4 炉火依然《收获》1990/5 麦穗《青年文学》1990/6 旧时代的磨房《小说家》1991/4 秧歌《收获》1992/1 无边水色《漓江》1993/1 东窗《芙蓉》1993/2 香坊《钟山》1993/3 格局《鸭绿江》1993/3 向着白夜旅行《收获》1994/1 音乐与画册里的生活《花城》1994/3 洋铁铺叮当响《青年文学》1994/5 迟子建书籍岸上的美奴《钟山》1995/2 原野上的羊群《大家》1995/2 白银那《大家》1996/3 日落碗窑《中国作家》1996/3 逆行精灵《钟山》1997/3 九朵蝴蝶花《大家》1997/6 观彗记《花城》1998/1 青草如歌的正午《十月》1999/2 五丈寺庙会《收获》2000/3 鸭如花《人民文学》2001/2 疯人院的小磨盘《大家》2001/4 芳草在沼泽中《钟山》2002/1 酒鬼的鱼鹰《天涯》2002/5 零作坊《北京文学》2003/7 相约怡潇阁《小说月报.原创版》2003/5踏着月光的行板《收获》2003/6世界上所有的夜晚《钟山》2005/3西街魂儿《收获》2006/4第三地晚餐《小说月报》2006/5起舞《收获》2007/6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小说月报》2008/9鬼魅丹青《收获》2009/4泥霞池《北京文学》2010/6 4.3 文集作品《迟子建文集》4 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 年《迟子建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收录西栅的梆声鲁镇的黑夜与白天我对黑暗的柔情寻道都江堰伤怀之美鹤之舞萨尔图落日水墨丹青哈尔滨水袖烟波紫气中的烟火雪山的长夜最苍凉的海岸鹿皮袋里的劈柴非洲木雕的“根”苍苍琴最是沧桑起风情废墟上的雄鹰和蝴蝶光明于低头的一瞬风雨总是那么地灿烂第二辑龙眼与伞两个人的电影灯祭红绿灯下爱人哑巴与春天蚊烟中的往事动物们故乡的吃食伐木小调暮色中的炊烟年画与蟋蟀我的世界下雪了北方的盐白雪红灯的年时间怎样地行走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傻瓜的乐园阿央白女人与花朵是谁扼杀了哀愁寒冷也是一种温暖看见的和看不见的镣铐上个世纪的飞雪和溪流看不见的邮差中国足球的曙光在哪里我们到哪里去散步我的2001第三辑寻石记时远时近的光必要的丧失心在千山外玉米人关于《起舞》你在第几地江河水锁在深处的蜜枕边的夜莺我的第一本书闹市中的大海多美的夜色啊俄罗斯泥泞中的春天狗春秋赎罪日前夜我的梦开始的地方从山峦到海洋不忍的句号一个人和三个时代《迟子建中篇小说集》上海人民出版社收录《逆行精灵》包括《向着白夜旅行》(1994)、《岸上的美奴》(1995)、《原野上的羊群》(1995)、《逆行精灵》(1997)、《零作坊》(2003)五个中篇《原始风景》包括《北极村童话》(1986)、《没有夏天了》(1987)、《原始风景》(1990)、《欢彗记》(1997)、《草地上的云朵》(2004)五个中篇《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包括《白银那》(1996)、《日落碗窑》(1996)、《青草如歌的正午》(1999)、《鸭如花》(2001)、《世界上所有的夜晚》(2003)五个中篇《起舞》包括《酒鬼的鱼鹰》、《踏着月光的行版》、《第三地晚餐》、《起舞》、《草原》五个中篇《秧歌》包括《秧歌》(1991)、《香坊》(1993)、《旧时代的磨房》(1991)、《东窗》(1992)、《五丈寺庙会》(2000)五个中篇 4.4 翻译作品《秧歌》小说集法文版Bleu De Chine 出版社1998 年《磨坊》小说集法文版Bleu De Chine出版社2002年迟子建《香坊》小说集法文版Bleu De Chine 出版社2004 年《满洲国物语》长篇小说日文版上、下卷日本河出书房新社2003 年《向着白夜旅行》意大利文小说集Pisani 出版社2002 年《秧歌》意大利文小说集Pisani 出版社2004 年《格里格海的细雨黄昏英文版小说集澳大利亚乔伊斯基金会出版2004 年《原野上的羊群》英文版小说集中国文学出版社“熊猫丛书”2005 年《踏着月光的行板》意大利文小说集pisani 出版社2007 年 4.5 短篇小说那丢失的……《北方文学》1985/1 沉睡的大固其固《北方文学》1985/3 旧土地《北方文学》1986/1 没有月亮的抱月湾《小说林》1986/2 在低洼处《小说林》1986/4 小说三篇《北方文学》1986/9 初升《作家》1986/2 吉亚大叔和他的墓场《北方文学》1986/11 傻子轶闻《北大荒文学》1987/3 柳阿婆的故事《福建文学》1987/6 白雪国里的香枕《作家》1987/3 北国一片苍茫《青年文学》1987/8 星期天《小说林》1988/3 鱼骨《山西文学》1988/3 葫芦街头唱晚《北方文学》1988/3 迟子建西林小教堂《北方文学》1988/3 红罂粟小院《鸭绿江》1988/6 无歌的憩园《北京文学》1988/9 羁鸟无期《时代文学》1989/2 重温草莓《人民文学》1989/2 爱情故事《作家》1989/6. 小说三篇《花溪》1989/10 青蛙的季节《青年文学》1989/10 花束《小说林》1990/5 关于家园发展历史的一次浪漫追踪《天津文学》1990/6 荒草《河北文学》1990/7 挤奶员失业的日子《人民文学》1991/1 稻草人《北方文学》1991/1 罗索河瘟疫《鸭绿江》1991/3 白雪的墓园《春风》1991/4 烟霞生卒年表《春风》1991/4 小狗《小说家》1991/6 在松鼠的故乡《人民文学》1991/7-8 银饰《青年文学》1991/8 从山上到山下的回忆《天津文学》1991/8 铺天盖地的麻雀《东海》1992/4 月光下的革命《天津文学》1992/8 与水同行《天津文学》1992/8 守灵人不说话《作家》1993/3 不灭的家族《芒种》1993/4 鸡笼街的月亮《春风》1993/9 白墙《春风》1993/9 回溯七侠镇《大家》1994/1 盲人报摊《天津文学》1994/1 跳荡的银扣《小说林》1994/4 逝川《收获》1994/5 庙中的长信《山花》1994/12 飞天《江南》1995/5 亲亲土豆《作家》1995/6 腊月宰猪《作家》1995/6迟子建旅人《天津文学》1995/8 岭上的风《山花》1995/9 雾月牛栏《收获》1996/5 银盘《山花》1996/6 闹庵《时代文学》1996/2 驼梁《北京文学》1997/5 朋友们来看雪吧《山花》1998/1 清水洗尘《青年文学》1998/8 灰街瓦云《天涯》1999/5 河柳图《作家》2000/10 行乞的琴声《山花》2001/1 月白色的路障《长城》2001/3格里格海的细雨黄昏《天涯》2001/3 换牛记《作家》2001/9 花瓣饭《青年文学》2002/4 一匹马两个人《收获》2003/1 门镜后的楼道《作家》2003/5 雪坝下的新娘《红豆》2003/9 微风入林《上海文学》2003/10 夜行船《上海文学》2003/10 灯祭《红豆》蒲草灯《山花》2004/3采浆果的人《收获》2004/5二重唱《作家》2005/1雪窗帘《山花》2005/9西街魂儿《收获》2006/4野炊图《中国作家》2006/10花牤子的春天《佛山文艺》2007/3百雀林《钟山》2007/4一坛猪油《西部华语文学》2008/5解冻《作家》2009/1塔里亚风雪夜《山花》2009/10五羊岭的万花筒《钟山》2010/2七十年代的四季歌《上海文学》2011年1期 5 作品简介 5.1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迟子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了《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的叙述者——女主人公在丈夫车祸去世后独自远行因山体滑坡列车中途停靠在一个盛产煤炭和寡妇的小镇乌塘得以接触社会听鬼故事、丧歌以及众多奇闻目睹苦难、不公和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