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史知识点(word文档物超所值)

合集下载

西方文化史复习要点

西方文化史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第三题:熟悉的希腊神话传说看希腊文化本质特征希腊神话传说:达芙妮传说,Daphne(达芙妮)(月桂女神)是位非常貌美的女神,当年曾与宙斯的大儿子阿波罗互相爱慕。

终于,有一天阿波罗终于按耐不住自己对月桂女神的爱恋,对她展开的追求。

可是因为阿波罗自己是太阳神,身体聚集了大量的热能,使得月桂难以忍受,一旦靠近就有灼伤皮肤的危险。

所以每次阿波罗追月桂,她就会躲。

就这样,一追一躲,可这样毕竟不是办法,终于月桂无法忍受了,她大喊救命。

她的父亲因不忍女儿遭受如此痛苦,就将大地劈裂了一条大缝。

月桂纵身一跳,化成了一棵大树从裂缝中长出。

自此,这棵树就叫做月桂树。

而阿波罗并不知道缘由,认为月桂宁可变成大树也不愿和他在一起。

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意识到原来是因为自己太热了才使得月桂化作一棵大树。

阿波罗发誓要永远为月桂留下一片遮蔽。

那就是我们现在知道的太阳黑子,在太阳神心中留下的永远的遮蔽,他为月桂留下的遮蔽。

幸福快乐、人本自由第三单元第一题:基督教神学起源、基本思想基督教神学根据认识上帝的途径之别,又有自然神学与启示神学之分。

前者指运用人的天赋理性从自然世界入手而达到的对上帝的认识,后者指依靠神的特定启示而获得的对上帝的认识。

一般说,强调理性作用的神学家都重视自然神学,但也不否认启示神学的独特地位,强调人性败坏的神学家则倾向于贬低或否认自然神学而只承认启示神学。

第五单元第二题:新古典主义文学、绘画表现新古典主义,兴起于18世纪的罗马,并迅速在欧美地区扩展的艺术运动。

新古典主义,一方面起于对巴洛克(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艺术的反动,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

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家刻意从风格与题材模仿古代艺术,并且知晓所模仿的内容为何。

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古代历史和现实的重大事件), 在艺术形式上,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在造型上重视素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对色彩不够重视。

西方文化史复习笔记完结版

西方文化史复习笔记完结版

阿布维利-阿舍利文化的代表性工具是:手斧。

在欧洲,首先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是:尼安德特人化石。

莫斯特文化遗址中已经出现了埋葬死者的习俗。

晚期智人也被称为克罗马农人。

克罗马农文化成就最突出的是岩画艺术。

最具代表性: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和法国拉斯科洞穴岩画。

最早的雕刻:法国“持角杯的少女”,或称“洛塞尔的维纳斯”。

新石器文化特征:磨制石器和陶器的使用、家畜驯养和定居农业的出现。

现已发现的欧洲最早的农业居民遗址在南欧。

欧洲最早奴隶制文明:克里特岛——爱琴文明(即克里特——迈锡尼文化)米诺斯王宫的发掘者阿瑟-伊文斯。

(一度称霸爱琴海的奴隶制文明)早期爱琴文化创造者:皮拉斯基人、卡里亚人或勒列吉人。

希腊神话中所说的“迷宫”指的是米诺斯王宫。

爱琴文化由克利特文化转为迈锡尼文化(阿该亚人)时间:15世纪末线性文字A的发明者是克里特人。

泥板文字——线性文字B的发明者是阿该亚人。

特洛伊战争:公元前12世纪初,标志迈锡尼的衰落。

“尼罗河的赠礼”指的是埃及;“肥沃的新月形地带”指的是两河流域。

两河流域最早的奴隶制文明是由苏美尔人创造的。

两河流域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集权国家是由阿卡德人建立的。

楔形文字的创造者是苏美尔人,时间是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

亚述学:通过楔形文字来研究两河流域的历史和文化。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史诗最著名的是《吉尔伽美什史诗》。

“恣意无敌的洪水”是用来描述天神恩利尔。

《汉谟拉比法典》是巴比伦的一部成文法典,刻在黑色玄武岩石柱上。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最杰出的建筑成就“空中花园”、“七级大庙塔”——供奉马都克(巴比伦神话中众神之王)。

今天历法中的星期制度来源于古巴比伦以日、月、水、火、木、金、木七星神的名字命名一周7天的文化制度。

象形文字的发明者是:古埃及人。

字母文字由腓尼基人创造。

埃及学是研究象形文字的新学科。

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最初是图腾崇拜。

古埃及的著名诗作:《打谷歌》《阿顿颂诗》。

古代埃及的箴言以《伊浦味箴言》最为著名,它反映了埃及人民大起义时的情况。

(完整word版)西方文化概论名词解释(必考知识点),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西方文化概论名词解释(必考知识点),推荐文档

名词解释:宗教裁判所13~19世纪天主教会侦察和审判异端的机构。

旨在镇压一切反教会、反封建的异端,以及有异端思想或同情异端的人。

人文主义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也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

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

0、阿维农之囚A、公元1305-1377年,法国国王使用武力把天主教廷从罗马移至法国的飞地阿维农,从此开始了长达70年之久的教廷被囚阿维农的历史。

B、阿维农之囚是罗马教会与世俗王权斗争中所经历的一次奇耻大辱,它标志着中世纪教会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的绝对权威开始发生动摇,民族国家开始崛起。

城邦:以一个城市为中心,联合周围农村,小国寡民,独立自治,实行公民集体专政,也称城市国家,简称城邦。

命运:A、命运是希腊悲剧的基本主题,它是潜藏在悲剧主人公的自由行动背后的一种决定论力量,最典型的命运悲剧如《俄底浦斯王》等(3分);B、希腊悲剧中的命运在稍后的希腊哲学中发展为决定现象的本质,其实质即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或社会规律布匿战争:A、布匿战争是罗马人对外扩张的第一场战争,其对手是地中海南岸的迦太基,该战争共打了三次,以罗马的最终胜利和迦太基的灭亡而告终(3分);B、布匿战争加速了罗马对外扩张的步伐,成为罗马称霸地中海世界的序幕(2分)。

自然法它萌发于古希腊哲学,通常是指宇宙秩序本身中作为一切制定法基础的关于正义的基本和终极的原则的集合。

罗马法罗马法是一个历史名词,包括两种含义,一是指所有罗马人通过的法典。

二是指罗马民法。

修道运动:随着基督教的国教化,到了4世纪末,基督徒已经在罗马人口中占有多数。

主教们开始为它的纯洁而忧虑。

修道运动的最初是真诚的基督徒面对罗马世界中普遍的堕落现象而采取的一种洁身自好的应战状态,它的本义是为了维护基督教道德的严谨性和纯洁性。

西方文化史部分重点

西方文化史部分重点

1、图腾崇拜:原始社会早期的宗教之一。

图腾一词源于北美印第安人奥季布瓦族方言,原意为“它的亲属”。

图腾崇拜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图腾是标志或象征某一群体或个人的一种动物、植物或其他物件。

图腾崇拜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但在各民族中图腾的含义不尽相同,有的视图腾为自己的祖先或保护神,有的以图腾为具有多种意义的生物或无生物。

2、自然崇拜:人类早期对自然物和自然力的原始崇拜。

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情况下,原始人对自然现象不理解,对许多自然物(河流、山岳、日、月)和自然力(风雨、雷电)既有所依赖,又有所畏惧。

他们把自然物和自然力看作具有生命力、意志及能力的对象而加以崇拜。

在所有自然崇拜中,以太阳崇拜最为流行,民族志和考古发现都证明了这一点。

3、《汉莫拉比法典》:古巴比伦国王汉莫拉比颁布的法典。

汉莫拉比法典是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铭刻,1901年通过考古发掘发现于伊朗苏萨古城。

法典由序言、正文(共282条)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内容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理、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隶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

法典在债权、契约、侵权行为、家庭以及刑法等方面所确立的一些原则,对后世立法具有重大影响。

4、《贝希斯敦铭文》:古波斯帝国王大流士刻于贝希斯敦山崖的记功铭文。

以楔形文字刻写,用三种语言(古波斯语、阿卡德巴比伦方言和埃兰语)刻写。

主要记述了高墨达暴动到大流士统治期间,大流士镇压高墨达暴动和各地人民起义以及其取得王位的经过。

1835年为英国学者劳林森发现。

贝希斯敦铭文对研究古波斯历史和文字有重要价值。

5、楔形文字:古代苏美尔人使用的文字。

楔形文字是由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限定符号3部分组成。

其表意符号和限定符号与埃及象形文字的同类符号作用相同,而表音符号在构造上与埃及的表音符号有所不同。

苏美尔语楔形文字对西亚许多民族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西方文明史知识点

西方文明史知识点
‎中世纪在12世纪进入了被称为
‎“美丽的中世纪”
‎的新时代
‎特征一
‎1.简述欧洲进入中世纪盛期的标志
‎特征二
‎特征三
‎城市复兴步伐加快
‎古罗马时期建立起来的城市相继恢复了中心城市的地位 ‎一大批新兴城镇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出现
‎欧洲城市化进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如
‎商业开始复兴
‎一个以经商为主的群体形成
‎并逐渐取得较高社会地位 ‎这也导致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欧洲人口开始流动
‎朝圣 ‎经商 ‎求学 ‎游历
‎都是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 ‎马克·波罗
‎罗马 ‎比萨 ‎佛罗伦萨 ‎马赛 ‎里昂 ‎美因兹 ‎伦敦 ‎约克
‎2.什么是文艺复兴运动? ‎8.什么是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4.请简述《荷马史诗》的主要内容
‎希腊文学的先声
‎组成
‎《伊利亚特》 ‎《奥德赛》
‎背景 ‎主人公 ‎描述 ‎主人公
‎描述
‎特洛伊战争
‎阿基琉斯
‎阿基琉斯的愤怒和息怒对战事的影响
‎木马计设计者
‎奥德赛
‎奥德赛在特洛伊战争后
‎海上十年流浪 ‎返乡后与妻子团聚
‎相传《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史诗由盲诗人荷马所作故称为“荷马史诗”
‎的法律
‎是古罗马留给人类文明的一份最宝贵遗产
‎影响最广泛
‎文字 ‎文学
‎拉丁文
‎代表
‎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
‎是一部长达12卷的史诗 ‎以罗马神话传说为素材 ‎以荷马史诗为范本 ‎以罗马民族传统和生活为基调
‎追述罗马人创业的艰辛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是一部爱国史诗
‎罗马艺术是在借鉴希腊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西方文化史精华考点

西方文化史精华考点

西方文化史精华考点二、近东文明:古代近东文明是指西亚、北非地区的古代文明,主要包括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波斯文明、赫梯文明和犹太文明五大文明板块。

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 M esopotam ia culture),或两河文明。

是指在两河流域间的新月沃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所发展出来的文明,是西亚最早的文明。

主要由苏美尔 ( S um erian)、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文明组成。

两河流域的文化成就包括: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史诗:描写的是一位人类英雄在一个受到不可避免的自然法则支配的世界上的冒险经历和追求的故事。

《乌尔纳木法典》乌尔第三王朝的国王乌尔纳木颁布的,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它的颁布开创了两河流域成文法之先河,对这一地区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制定起到了典范作用。

《汉谟拉比法典》人类历史上最早最有条理的法律文集。

古埃及以宗教著称,两个文明形态虽同属大河文明,但也有差异。

比较: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文化的异同同:大河孕育;从城邦走向统一,形成奴隶制神权政治;宗教与神话占有特殊地位。

异:发展进程;文化基调;建筑风格。

近东文明对西方文明的影响西方文明对以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为代表的古代近东文明的借鉴是广泛的。

P.26三、爱琴文明: 爱琴文明是希腊及爱琴地区史前文明的总称。

它曾被称为“迈锡尼文明”,因为这一文明的存在被海因里希·施里曼对迈锡尼始于1876 年的发掘而进入人们的视野。

然而,后续的发现证明迈锡尼在爱琴文明的早期(甚至任何时期)并不占中心的地位,因而后来更多地使用更为一般的地理名称来命名这个文明。

克里特文明: 克里特文明,也译作弥诺斯文明或迈诺安文明,是爱琴海地区的古代文明,出现于古希腊,迈锡尼文明之前的青铜时代,约公元前3000 年—前1450 年。

该文明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克里特岛。

“米诺斯”这个名字源于古希腊神话中的克里特国王米诺斯。

西方文化史复习资料

西方文化史复习资料

一、美索不达米亚文化 1诞生于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以苏美尔文化为基础2苏美尔人使用楔形文字,文学作品以史诗为主,以《吉尔加美什史诗》最为著名——最古老的英雄史诗3古巴比伦的《汉莫拉比法典》—第一部完整成文法典,古巴比伦人制定了最早的历法《汉谟拉比法典》两个显著特点:根据犯罪人不同的社会地位处以不同的刑罚;法典保留了原始的“同态复仇法”---以眼还眼,以牙还牙4埃及发展过程: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朝→第三中间期→后王朝→托勒密埃及时期5新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建造 5。

19世纪外交官亨利罗林森成功释读了“贝希斯敦铭文”。

6.通过楔形文字来研究两河流域的历史和文化,形成一门新的学科--亚述学。

7.巴尼拔图书馆是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书籍最齐全的现存图书馆。

二、埃及文化 1古代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1822年法国学者商博良破译罗塞达石碑2金字塔修建于古王国时期,神庙、纪念碑修建于新王国时期3两种崇拜(宗教崇拜)最初是图腾崇拜,以动物或植物为崇拜对象,后为对自然的崇拜,太阳神在古埃及居于最高地位,为崇拜对象4.上埃及:莲花、秃鹫下埃及:纸莎草、眼镜蛇5.规模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三、希伯来文化 1约公元前2000年代初期,亚伯拉罕率领希伯来人从美索不达米亚迁徙到迦南,埃及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67—1320),为逃避旱灾和饥荒,迁到埃及,受到奴役,公元前13世纪末,摩西率领离开埃及,回到迦南2希伯来人宗教思想核心内容之一:摩西十诫—契约观的体现3国王扫罗→大卫→所罗门,所罗门死后国家分裂,北部以色列(与神摔跤的人)撒玛利亚为都城,南部为犹太(渡过河而来的人),耶路撒冷为都城4所罗门修建雅赫维神庙:第一圣殿时期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王国(尼布甲尼撒二世)征服犹太王国,摧毁神庙,俘虏犹太人,“巴比伦囚徒”公元前538年,波斯人攻陷巴比伦,犹太人重建神庙—第二圣殿时期 5犹太教:前摩西阶段→全民族→神崇拜的形成期(摩西带领至所罗门统治)→先知改革阶段(所罗门去世至希伯来人被囚巴比伦)→后放逐阶段6犹太教的基本特点:一神论、契约观念、注重戒律、弥赛亚和天国观念7 腓尼基的贡献:商业精神、拼音字母7.《旧约圣经》是犹太教的经典,由法律书、先知书、圣录组成四、古希腊文化 1爱琴文化:克里特—迈锡尼文化(爱琴海区域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带)2克里特文明公元前2600—前1250,线形文字A未破译,迈锡尼文化创造者阿该亚人,线形文字B,1953年英国文特里斯破译3“荷马史诗”由《伊利亚特》《奥德赛》两部史诗整理而成,以迈锡尼时代晚期的特洛伊战争为题材,反映了公元前11—前8世纪的希腊社会状况4黑暗时代、荷马时代、英雄时代公元前1100-前750年5 《神谱》赫西俄德,完成对奥林帕斯教诸神谱系的整理,为该教提供了系统的教义6希腊神话传说:特洛伊木马、阿喀琉斯之踵、潘多拉之盒、普罗米修斯7希腊神话特点:神高度人格化、浓郁的人本主义色彩、思想性和艺术性相当高8奥林帕斯教十二主神:众神之父、雷电之神—宙斯,王后、婚姻女神—赫拉,海神—波塞冬,太阳神—阿波罗,智慧女神—雅典娜,爱与美之神—阿芙洛狄忒,农业女神—德墨忒尔,战神—阿瑞斯,火神、工匠神—淮斯托斯,商旅神—赫尔墨斯,灶神—赫斯提亚,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民间流传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崇拜。

西方文化史课件word文档

西方文化史课件word文档

西方文化史“西方文化”是指发端于古代希腊与古代罗马的那一支文化,以后这支文化在欧洲地区得到充分发展与演变,近代以后有传播到其他洲,最后其影响遍及世界各地区。

“西方文化史”即西方文化发生与演变的历史。

(西欧、北美)第一章西方文化的起源欧洲于公元前3000年代后半期在南欧的爱琴海地区出现了最初的奴隶制文明——爱琴文化,它成为现代西方文化的源头。

在爱琴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是现代西方文化的“基石”。

现代西方文化是掺杂了大量其他民族文化因素后形成的一种新文化。

(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

希伯来-犹太文化)一、欧洲史前文化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之前的原始时代。

我们通过考古文物所了解到的史前原始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称为史前文化。

旧石器文化(时间、代表性的文化)新石器文化(主要特征、代表性的文化)二、爱琴文化从公元前3000年代的后半期到公元前12世纪,爱琴海区域(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带)出现了欧洲最早的奴隶制文明,并创造出了辉煌的青铜文化,即爱琴文化,亦称为克里特-迈锡尼文化。

爱琴文化的发现:(德)亨利·谢里曼、(英)阿瑟·伊文斯 克里特文化迈锡尼文化克里特文化时间: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1250年,约1350年。

分期:1、早期——公元前2600-前2000年;铜器青铜器,原始公社制逐步解体;陶器2、中期——公元前2000年-前15世纪末;奴隶制国家,米诺斯王朝(前1700-前1450);建筑规模宏大、结构复杂,陶器、青铜器、石器;线形文字A;宗教活动;航海业发达3、后期——前15世纪末-前1250年;衰落。

爱琴文化由以克里特文化为主转入以迈锡尼文化为主的时期。

迈锡尼文化文化中心:迈锡尼、梯伦、派罗斯特点:建筑;坟墓;线形文字B;贸易发达爱琴社会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和航海技术,为古希腊人所继承。

壁画和雕刻艺术、建筑方法到希腊古典时代得到了广泛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文化史知识点总结1希罗多德:古希腊历史学家,被后世誉为“史学之父”。

其作《希腊波斯战争史》是西方最早的历史著作,首先创立了西方历史编纂学上的一种正宗的体裁,开始运用历史批判的方法撰述历史,重视历史的垂训作用。

2修昔底德:古希腊历史学家,所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确立了西方政治军事史传统的范型,高度发展了古希腊史学的人本观念,坚持史料批判原则,重视历史垂训功用,对后世影响深远。

3古希腊三大史家;希罗多德,《希腊波斯战争史》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色诺芬,《长征记》5修辞学派:伊索克拉特斯埃福罗斯,《希腊史》特奥波姆波斯,《希腊史》《腓力王传》6罗马史学的真正奠立者:老伽图。

拉丁文写作罗马史的先例,强烈的“政治史学”传统。

著有《罗马历史源流》7凯撒:《高卢战记》9《荷马史诗》:是由大诗人荷马整理定型,成为独具风格的史诗,到公元6世纪,荷马史诗才正式形成文字,我们今天所见的荷马史诗是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亚历山大的学者们编订的,荷马史诗包括<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俩个部分,记叙了前12世纪发生的古希腊联军远征小亚细亚城市特洛伊的故事,是史诗的主要来源,荷马史诗是用诗歌体裁写成的文学作品,颇具史学价值,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既有史诗创作年代的反映,也有神话传说保留下来的迈锡尼时代,甚至更早时代.8罗马三大史家:撒路斯提乌斯《喀提林阴谋》《朱古达战争》李维《建城以来史》塔西佗《日耳曼尼亚志》李维:古罗马史学家,著作丰富,流传下来的《建城以来史》创立了通史体例,重视历史垂训,文笔优美,但陷入历史循环论,对史料缺乏分析批判,仍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罗马早期及共和国历史的重要文献。

塔西佗:古罗马历史学家,主要著作《日耳曼尼亚志》《历史》《编年史》,强调信史实录和道德教化作用,对罗马帝国初期的社会状况做了深刻揭露,反对暴政,歌颂共和,其作品至今是研究古罗马历史的权威史料,影响深远。

9历史学家中的历史学家:波里比阿《通史》,又称《罗马史》10公元1世纪史家群体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阿里安《亚历山大远征记》新色诺芬阿庇安《罗马史》11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1,求真探索精神。

史料批判方法,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发展规律2,人文主义观念3,宽宏的历史眼光4,注重历史对现实的借鉴作用5,重视史著的表达与史家的修养1教会史学之父:修西比乌斯,《教会史》《巴勒斯坦殉教者传》《古代殉教者传集》《君士坦丁传》2英国历史之父:比德《英吉利教会史》3蛮族王国的希罗多德:格雷格里,《法兰克人史》4奥古斯丁:《上帝之城》。

第一部教会历史哲学,全书22卷,该书发展并确立了中世纪的历史时间观念,反对并端邪说,维护基督教神学体系,确立了基督教神学史观,为以后的中世纪史学奠定了基础。

5中世纪史学的历史地位1对中世纪史学的批评1)从史学的类型上看,数量最多的是年代纪和编年史,历史已经变成了“神学的一个卑贱的侍女,即一种精神的反常”,上帝在史学实践与史学著作中占据了特殊地位2)从历史著述的目的来看,只是为了证明人类的每一个行为时符合上帝的安排,都发生在上帝的意志范围之内,历史写作是一种宗教行为,一种献身于上帝的神圣事业3)从历史著述的内容来看,浓厚的宗教宣传意图,歪曲历史4)从历史著述的方法来看,按年代顺序的简单编排罗列2对中世纪史学的理解1)对西方历史编纂学的革命性影响,中世纪史学扬弃了希腊罗马史学中的俩种主导观念,一是人性的乐观主义观念,二是作为历史变化过程基础的有关永恒实体的实质主义观念2)基督教史学含有一种精神价值的思想,者是人类所共有的,首次打破了古典史学的循环论史观,将历史理解为进步3)直接导致宿命论,但宿命论不等于悲观主义,建立起一种神性的乐观主义4)创造了一种普遍主义的历史,即一种世界通史,它在时间与空间范围上达到了最大限度5)蕴含着目的论,呈现出进步史观6)关注历史的连续性,采取历史分期的方法7)历史学实现了它的社会功能,构建了宗教的意识形态1马基雅维利;近代第一位资产阶级政治学家,主要著作有《君主论》《佛罗伦萨史》,其中《佛罗伦萨史》代表了人文主义史学的最高成就,开创了编年史体裁,否定了基督教神学史观,并将历史与政治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时代精神,《君主论》论述了君主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持,认为军队是一切国家的基础,君主在统治时要以实力为原则,不择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的,影响了后世许多政治家,他的理论被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2考古学:比昂多《著名的罗马》《复兴的罗马》《胜利的罗马》3校勘学:洛伦佐瓦拉《君士坦丁赠礼的证伪》4近代以来第一部真正的史学理论著作法国让博丹《易于理解历史的方法.》5“荷兰的塔西佗”“荷兰的彼特拉克”赫夫特《亨利四世生平》《尼德兰史》6博学时代的特点,博学派代表人物及著作1 博学时代是指16世纪后半期到18世纪初这一历史阶段2博学派是指在博学时代兴起的以整理和考证文献为表现形式的史学派别3特点:历史学家对收集整理,编纂考订史料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历史学辅助学科逐渐建立,考古学,古文字学为后世历史研究提供便利条件,为西方史学发展奠定基础4博学派第一位学着是法国的匹陶比利时玻兰达斯派:路斯威德,玻兰达斯,丕皮布洛奇法国圣摩尔派:达希里,马比昂,蒙福孔1.孟德斯鸠: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杰出思想家。

他所提出的政治思想,尤其是“三权分立”说,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他毕生致力于社会历史问题的研究。

主要著作《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论法的精神》。

鲜明地体现了他的历史观,强调理性主义,提出“地理史观”。

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具有规律性的思想。

2.伏尔泰: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

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理性主义史学家。

代表作有《路易十四时代》、《风俗论》、《彼得大帝统治时代的俄国史》。

在西方近代史学上,最早把文化史引入历史学领域,倡导“文化史观”,理性主义史学派的奠基人。

3.狄德罗与百科全书派《百科全书》,由狄德罗任主编,后参与撰写的达160人续编。

百科全书派在当时反封建的总目标上形成一个颇有力量的联盟。

主要代表人物有狄德罗、霍尔巴特、爱尔维果。

(1)关于社会政治史的观点是与他们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密切相关的。

(2)以人为本,社会政治史观的基本出发点是人,高度重视人的理性,提出“社会契约论”。

(3)把改造社会的希望大多寄托在杰出的人物身上,向往开明君主的出现。

(4)以百科全书的形式把各门学科的知识成果作为有联系的统一的整体表现出来,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奠定了近代百科全书这种编纂形式的基础。

4. 18世纪英国三大史家(1)休谟《英国史》(2)罗伯逊《苏格兰史》(3)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5. 哥丁根学派:形成于18世纪60年代,第一个具有近代意义的历史学派,代表人物有:伽特勒、施洛塞尔、斯毕特勒、赫伦。

把古典史学提倡的史学批判方法,以及博学派开辟的史料考据方法与历史学有机结合起来。

促进历史学专业化,使史学逐步走向近代科学性质。

哥丁根学派重视原始资料的收集与辨析,为19世纪兰克史学奠定了基础。

伽特勒《世界史》施洛塞尔《世界通史》斯毕特勒《基督教会史》《欧洲各国史要》赫伦《古代主要国家的政治、交通和商业》、《欧洲国家制度及殖民地史》6. 维科:近代西方历史哲学的鼻祖,代表作《新科学》,详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鸿著,建立了历史发展的观点,并试图为它寻找出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提出著名三阶段:神袛时代、英雄时代、人的时代。

马克思称赞其思想有不少“天才的闪光”,他是西方最早系统提出历史理论的人,近代历史哲学的真正奠基者。

7康德:德国哲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对历史哲学有独到的见解。

1787年写成《一个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这篇历史哲学论文从理论上典型的发挥了他本人乃至整个启蒙时代的历史观念,从而大大推动了18世纪的历史哲学,成为后世历史哲学之先导。

其历史哲学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批判力批判》,《历史理性批判》8赫尔德:德国古典哲学奠基人,康德的学生,代表作《历史哲学思想》。

赫尔德系统的探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坚信人历史是不断进步的。

人来了历史三个依次递进的发展阶段:“诗歌时代”,“散文时代”,“哲学时代”分别是人类的童年,壮年,成熟时期。

他反对理性主义宣扬的永恒人生,认为不同时代的人性并不一致,他认为人类历史就是文化史,个民族文化并无高下之分,中世纪是人类文化进步中的一个必然重要环节,他的史学观点,促进了历史主义思想的发展,开浪漫主义史学先河,在史学史上有其独特的贡献和历史地位。

19世纪西方史学史的特点(1)历史思想,推陈出新,历史主义思潮,历史进化思想,黑格尔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辩证的论说(2)史学流派,繁衍不绝。

浪漫主义史学,客观主义史学,实证主义史学,马恩的唯物史观(3)历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跃居人文科学之首,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历史研究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历史学会,历史杂志(4)史学研究方法日益科学化。

实证方法,客观主义态度,一切从史料出发(5)对政治史的偏重。

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的时代潮流,重视文献资料的考据2浪漫主义史学:、是在启蒙运动的巨大影响,被法国大革命的失败而抵消时,欧洲思想界进入反思时期的环境背景下孕育而生的。

浪漫主义史家不再追求统一的理性原则,认为历史的发展具有个体和独特的性质,不存在普遍性和规律性,强调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民族性和民族特质,重视编写民族史和国别史。

他们强调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肯定中世纪价值,崇尚直觉情感的作用,借以抒发作家个人的情怀3客观主义史学:19世纪史学思想的主流,称雄西方史学百余年,由兰克学派倡导,强调如实直书,以掌握第一手的资料为条件,以史料批判为保证,形成“内证”与“外证”相结合的模式,为欧洲近代史料批判和文献考证学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具体而有效的范例,极大的推动了历史研究的发展,其不足之处是过分强调客观性的科学理性,对历史发展规律避而不谈。

年鉴学派是法国自1929年以来主持编纂《经济与社会史年鉴》的几代历史学家。

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创建时期:1929至1945年,以费希尔布洛克为创始人,第二阶段为发展时期:1945自1968年,即布罗代尔时代,第三阶段是转型时期,1968年以后,这些历史学家反对以兰克为代表的旧的史学传统,主张把新的史学观念和新的方法引入历史研究领域,他们的理论震撼了法国史学界,深刻影响整个现代西方史学的发展。

对年鉴学派的评价(1)年鉴学派的主要观点:提出总体史概念,跨学科研究,关于时间的三时段学说,强调历史学家的主体意识,历史学科的独立地位,计量分析方法(2)积极意义:1研究方法,把其他学科的方法引入历史研究的领域,开阔历史学家的视野2研究课题,开创富有创新的研究领域3研究对象,把历史恢复成普通人的历史,否定以往伟大人物的历史就是历史的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