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专业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华东师范大学专业学位工程硕士软件工程方向培养方案修订教学文案

华东师范大学专业学位工程硕士软件工程方向培养方案修订软件工程专业软件工程方向工程硕士培养方案(非全日制)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需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创新型、复合型和国际化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和优秀的职业素养,侧重提高学生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工程组织与管理能力,外语交流与国际竞争能力。
使毕业生能胜任各大软件公司,各现代化企业的软件规划,开发和项目管理等工作。
二、招生对象招收主要为具有学士学位或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应届毕业生或在职工作人员,原所学专业和年龄不限,但应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特别是计算机软件和信息技术领域的相关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软件开发或软件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能力。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学制一般为2.5年,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5年。
原则上不受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培养方向:软件工程方向五、培养方式1. 采用系统的课程学习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软件工程实践要求学生直接参与软件工程项目实践,工程开发和应用实践,完成必要的技术方案设计、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等工作,并在所取得的工程实践成果基础上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
学位论文可以是研究论文或技术报告,以及相关的工作成果。
学位论文须通过评审及答辩。
2.学校聘请具有丰富实践和教学指导经验的企业资深技术或管理人员参与课程教学,并对学生的软件工程或计算机应用实践进行联合指导。
3. 加强双语教学,包括直接采用优秀英文原版教材、聘请国外教授讲课或讲学等。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至少应修满32学分,其中公共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10学分,专业选修课不低于12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课程计划表见附表)(一)公共课(10学分)1.自然辨证法(2学分)2.英语(3学分)3. 专业英语(2学分)4. 现代工程数学(3学分)(二)专业必修课(10学分)1.软件项目管理(2学分)2.软件工程与软件过程(2学分)3.软件建模和设计(2学分)4.高级计算机网络(2学分)5.高级数据库技术(2学分)(三)专业选修课(≥12学分)1.软件测试(2学分)2. 软件需求工程(2学分)3. 信息安全技术(2学分)4. 软件质量保证(2学分)5. 网络管理(2学分)6.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2学分)7. UNIX高级程序设计(2学分)8. 高级Web程序开发(2学分)9. 管理信息系统(2学分)10.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2学分)11.传感器网络(2学分)12.智能信息系统(2学分)13.电子商务系统(2学分)14.智能模拟基础(2学分)15.数字图像处理(2学分)16.ARM体系结构与编程(2学分)17.信息存储与管理(2学分)18.专业前沿技术19.系列讲座七、学位论文要求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教育旨在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
北京理工大学-2016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7年修订)-软件工程

领域:软件工程
领域代码:085212
类别
课程编码 0800052
课程名称 网络空间安全技术
是否 学时 学分 学期
必修 32 2 2 选修
备注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求不少于 14 学分的专业课程,其中必修课不少于 8 学分,选修课不少 于 6 学分(可有交叉学科课程 2 学分)。
五、必修环节
1.学术活动(0.5 学分)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应至少参加 4 次学术活动。每次学术活动要有 500 字左右的总结 报告,简述内容并阐明自己对相关问题的学术观点或看法。 2.实践环节(6 学分) 专业实践环节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个特色和重要环节。通过实践环节应达到:基本 熟悉本行业工作流程和相关职业及技术规范,培养实践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 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可采取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践时间不少于 半年,实践环节可以采用社会实践或课题研究两种形式之一,具体实践形式和内容由校内导师或校 内及企业导师决定,并由学院负责管理和监督。对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原则上在本单位结 合本职工作和培养目标完成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深化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的研究,提高技术创新能 力。 实践环节相关要求按《北京理工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工作基本要求及考核工作规定》 执行。
北京理工大学 2016 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领域:软件工程
领域代码:085212
研究生学习期满,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分,完成学术活动、专业实践等必修环节以及文 献综述报告、开题报告等学位论文相关工作,通过培养环节审查后,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培养环节由学院负责进行审查,完成时间要求见附表。 5.论文撰写与论文答辩 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工作应与专业实践内容衔接。专 业学位论文应反映研究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可将软件工程项目技术 报告或软件工程关键技术的研究报告作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表现。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答辩工作按照《北京理工大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工作暂行 规定》进行。 6.学位授予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申请学位时的学术成果要求见《北京理工大学关于硕士学位申请者发表 学术论文的规定》。 本专业学位领域对符合要求的学位申请人授予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
专硕-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单位(公章):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单位负责人(签字):2018年6月—1—软件工程专业(085212)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职业特点的、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软件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是: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高尚道德情操,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具备坚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和撰写外语资料的能力,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4、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二、研究方向1、智能系统的软件支撑技术该方向主要从事智能系统中关键技术研究、智能辅助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自动推理技术、动态几何技术、自动出题与解答技术、虚拟仿真技术、交互式软件设计技术,以及与具体学科深度融合的智能辅助学习系统研发,以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和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式和探究式学习。
2、云计算与大数据处理技术该方向主要招收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向的研究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云计算实现海量数据处理的方法和实践、安全性和可用性设计的方法与实践、传统数据中心改造成云计算中心的技术和方法以及虚拟化技术的核心技术及应用特征,深入挖掘教育大数据中隐藏的信息,辅助智慧教学的进行。
三、基本修业年限与总学分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日制学习方式的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
课程设置以工程需求为导向,强调专业基础、工程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的综合培养,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选修课程和专业实践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16学时/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24学分,专业实践环节为8学分。
《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
具体要求是:1、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软件工程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的能力,以及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和撰写外语资料的能力和进行国际化交流的能力。
二、培养方向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具有较宽的培养方向,包括软件工程、系统工程、领域工程、数字化技术、嵌入式软件及应用、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技术,以及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质量保证、系统管理与支持、市场营销等方向。
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2到4年,其中从事软件工程实践的时间不得少于1年。
研究生可以采取边工作边学习的方式,各门课程(包括实验性课程)的234学位课程设置分类 序号课程名称总学时学分 周学时 上课学期基础课 1 自然辨证法40 2 2 12 工程硕士英语 专业英语90 5 4 1 1 2 3 算法分析与设计 40 2 2 1 专 业必修 课 1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 (Object-oriented 36 2 2 2 2 计算机高速网络技术 (High-Speed 36 2 2 2 3 数据库新技术 (Advanced Database 36 2 2 2 4 软件体系结构 (SoftwareArchitecture)36 22 2 5 软件过程成熟度模型CMM36 2 2 2 6 软件项目管理及实例分析36 2 23非学位课程设置(专业选修课)序号课程名称总学时学分周学时上课学期1 统一软件工程过程与模板(Unified SoftwareProject Process &Templates)36 2 2 32 软件质量及过程管理(Software Quality &Process Management)36 2 2 33 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Network & InformationSecurity)36 2 2 354 软件平台与中间件技术(Software Platform & Middleware)36 2 2 35 Internet高级技术(Advanced Internet Technologies)36 2 2 36 人机交互技术(Human-ComputerInteraction)36 2 2 37 现代企业管理概论(Introduction to ModernEnterprise Management)36 2 2 38 电子商务原理(Principle of ElectronicCommerce)36 2 2 39 管理者交流技巧方法(Communication &People Skill)36 2 2 31地理信息系统36 2 2 360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1 1 企业资源规划(ERP, EnterpriseResource Planning)36 2 2 31 2 客户关系管理(CRM, 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36 2 2 31 3 嵌入式系统及其软件工具(Embedded System andSoftware Tools)36 2 2 31 4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Data Warehouse andData Mining)36 2 2 31 5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omputer SupportedCooperative Work)36 2 2 37五、实践环节软件工程实践是软件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
软件工程领域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领域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领域代码:085212 授予工程硕士学位)一、培养目标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
学位获得者应具备:1.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专业学位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主要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适应软件工程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学生掌握软件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主流的软件架构、先进的软件开发与维护技术、科学的软件工程管理方法。
在某一应用领域具有独立和团队协作从事软件开发及工程管理等能力。
3.掌握英语,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熟练地阅读专业英文文献和撰写论文。
二、专业方向软件工程方法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信息安全、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软件技术、嵌入式系统及应用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非全日制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为导师负责制,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工作的培养方式,三部分内容可以交叉进行。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为3-5年;一般采取周末或集中学习的方式,可适当通过产学研统筹的方式进行。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总学分应不少于32学分,具体设置如下:(1)公共课(8学分),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外国语(4学分)自然辩证法(1学分)工程伦理(1学分)(2)基础理论类课程(不少于4学分)(3)专业基础类课程(不少于8学分)(4)技术专题类课程(不少于4学分)(5)职业素质课程(不少于1学分)设置职业资格、创新创业、知识产权等类课程。
(6)必修环节(不少于5学分),其中:研究生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1学分,考查)专业实践(2学分,考查)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1学分,考查)论文中期检查(1学分,考查)(7)其它选修课(满足总学分大于32)五、专业实践要求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面向行业领域进行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培养方案-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资料

浙江大学卓越工程师计划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培养具有良好软件设计开发能力、国际交流能力、管理与沟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软件人才,使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开发、项目管理以及软件系统的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系统分析与设计开发、软件项目管理、行业领域知识、团队合作与交流等方面课程,并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强化英语。
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具有扎实的科学和工程知识基础,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基础和理论知识,包括程序设计技术、系统平台技术、软件工程方法等;2.具有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能力;具备软件系统的实现能力以及测试能力;具有良好的使用软件开发工具的能力;3.了解本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以及相关应用领域的知识,具有很好的获取新知识与技术的能力;4.能认识和遵循职业规范与社会伦理道德,具有较强的职业责任感;5.有较好的组织、沟通、管理与职业发展能力。
三、学制计划学制 2年(第2年在企业学习)最低毕业学分32授予学位软件工程硕士学科专业类别电气信息类所依托的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专业课与专业方向选修课涵盖培养标准实现矩阵中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与专业方向特色课程。
五、企业学习阶段培养内容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培养具有良好软件设计能力、国际交流能力、管理与沟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软件人才。
本专业按照1+1的培养模式制定培养方案,其中第1年主要在学校学习,第2年在企业学习。
根据总体培养路线规划,企业学习阶段通过与若干著名软件企业合作,共建针对性、实践性很强的项目实训和工程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综合工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使学生了解企业与商业环境。
合作候选企业包括:IBM、Google、Microsoft、Intel、State Street、华为、百度、网新恒天、阿里巴巴、网易、中远物流、东软等。
中山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学位

-2-
编号 0 1 2 3 8 9
类别 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工程技术类课程 工程管理类课程 校企共建 IT 前沿课程 学科前沿课程或学术讲座
Business Intelligence (supported by IBM)
2 36 衣杨副教授 考试
虚拟化与按需计算(Fujitsu)
SE-806 Virtualization and On-Demand Computing 1 24
外聘
考查
(supported by Fujitsu)
SE-807 绿色 IT 技术(Fujitsu)
SE-305 Software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Process 1 18
Management
课程负责人 外语学院 理论部/外聘 李文军教授 郭嵩山教授 蔡坚铮先生 李师贤教授等 李长森副教授 冯剑琳教授 李文军教授 汤庸教授 刘咏梅教授 龙冬阳教授 余阳副教授 朝红阳教授 余顺争教授 倪江群教授 李晓宁高工 常会友教授
备注说明 遵照中山大学研究生培养基本要求。
引进 IT 业界最新主流技术。
五、 学位论文
1、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论文选题,并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完成学位论文的时间:全日制学生 为 2 个学期,非全日制学生为 3 个学期。
2、软件工程实践是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由学校教师或企业中经过学校聘任 的资深技术人员或业务主管负责指导,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实际的软件工程,具有明确的需求背景 和应用价值,可以结合软件项目、软件产品和软件项目过程管理、软件开发技术、算法设计与分析等 进行研究。选题应有一定的先进性、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能充分展示作者综合运用软件工程的基础理 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必须以专业理论为基础,论文形式可以是工程项 目技术报告、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等,评价论文的主要依据是看其内容是否有新见解,以及能否综合 运用所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软件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遵照“河南师范大学授予硕士学位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学位论文应包括:摘要(中、外文)、目录、引言、正文、参考文献、致谢、必要的附录和在校期间科研成果情况。学位论文应做到具有创新性或应用价值,达到硕士学位论文要求,概念准确,推理严密,语意通达,数据可靠,结构完整。论文按规定统一格式排版,具体见“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及其摘要编写格式的要求”。
3.软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达到基本的数学和语言要求;熟练掌握英语,具备良好的阅读和撰写外语资料的能力和进行国际化交流的能力;拥有较好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通晓和遵守相关法律和职业道德。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三、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在教学上采取“任务驱动”,由教师以解决具体问题所需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为体系,进行课程学习。具体措施如下:
1.突出强调教学要紧密联系软件研发、管理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术;
2.强调项目驱动教学和案例教学在教学方式中的重要地位,广泛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把课堂讲授、小组讨论、互动研讨、情景教学以及实战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导师指导组应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全面负责,其主要职责是:(1)参与制定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及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2)审核学位课程的命题及评分结果;(3)负责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对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和进展情况进行检查;(4)协助组织学位论文答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工程专业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软件领域是信息技术领域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的核心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已涉足工业、农业、金融、国防、科技教育、政务管理等各领域。
软件工程领域总体发展形成了宽范围、多维度、多层次、多交叉的体系结构,知识领域涉及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信息系统、软件工程和行业领域。
一、培养目标
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行业领域和企事业单位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
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软件工程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的能力,以及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和撰写外语资料的能力和进行国际化交流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1、集成电路与系统
2、新能源技术
三、课程设置
软件工程专业领域工程硕士课程设置“集成电路与系统”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