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考试重点及复习范围.

合集下载

继电保护复习提纲(讲解)

继电保护复习提纲(讲解)

第一章绪论一、基本概念1、正常状态、不正常状态、故障状态要求:了解有哪三种状态,各种状态的特征2、故障的危害要求:(了解,故障分析中学过)3、继电保护定义及作用(或任务)要求:知道定义,明确作用。

4、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要求:构成三部分,哪三部分5、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四性”的含义要求:知道有哪四性,各性的含义6、主保护、后备保护、近后备、远后备保护的概念要求:什么是主保护、后备保护、近后备、远后备保护二、基本计算第二章电网的电流保护一、基本概念1、继电器的定义及类型要求:了解2、继电特性、动作电流、返回电流、返回系数要求:什么继电特性,动作电流、返回电流、返回系数的定义3、单则电源网络相短路时电流量有哪些特征要求:1)短路电流是单方向的,2)短路电流比正常电流大得多,3)短路电流的大小同系统运行方式、故障类型、电源电势、故障位置等因素有关4、最小运行方式和最大运行方式要求:了解最小运行方式的定义,用于校验保护灵敏度;了解最大运行方式的定义,用于整定保护的速断电流5、电流速断保护的工作原理、整定计算原则,动作选择性是如何保证的要求:电流速断保护的定义,根据什么参数来整定计算,上下级保护的动作选择性是如何保证的?靠整定电流的大小6、电流速断保护的主要优缺点(简述)要求:了解主要优缺点,如快速简单,不能保护线路全长7、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工作原理、整定原则要求:主保护,能保护线路全长,但不能用于下一级线路的远后备保护8、灵敏系数的定义,灵敏度需大于1的原因,III段式保护哪段最灵敏?要求:了解灵敏系数的定义,知道III段式保护哪段最灵敏(第III段)9、过电流保护的工作原理、整定原则,上下级保护的动作选择性是如何保证的?要求:了解过电流保护按躲过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上下级保护的动作选择性靠整定时间来保证的10、III段式电流保护是指哪三段?各段的保护范围、时限配合(分析)参见书中图2.13要求:要会分析,是三段式保护的核心内容。

继电保护复习题(附参考答案)

继电保护复习题(附参考答案)

继电保护复习题(附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 问:什么是继电保护?答: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检测电力系统中的电气量(如电流、电压、频率等),在发生故障时迅速切除故障元件,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 问:继电保护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继电保护的主要作用包括:- 及时切除故障元件,防止故障扩大;- 减少故障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便于电力系统运行维护。

3. 问: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是: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电气量(如电流、电压、频率等)会发生变化,继电保护装置通过检测这些变化,判断是否发生故障,并发出切除故障元件的指令。

第二章电流保护4. 问:什么是电流保护?答:电流保护是继电保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保护,它根据电流的大小来判断是否发生故障。

5. 问:电流保护的类型有哪些?答:电流保护的类型包括:- 零序电流保护;- 正序电流保护;- 负序电流保护;- 差动电流保护;- 电流速断保护;- 过电流保护;- 零序过电流保护。

6. 问:电流保护的整定原则是什么?答:电流保护的整定原则包括:- 根据被保护元件的额定电流和短路电流进行整定;- 确保在故障发生时,保护装置能够可靠动作;- 避免误动作。

7. 问:什么是电流互感器?答:电流互感器是一种将高电流变换为低电流的装置,它用于电流保护的电流检测。

第三章电压保护8. 问:什么是电压保护?答:电压保护是继电保护中的一种,它根据电压的大小来判断是否发生故障。

9. 问:电压保护的类型有哪些?答:电压保护的类型包括:- 低电压保护;- 高电压保护;- 零序电压保护;- 正序电压保护;- 负序电压保护。

10. 问:电压保护的整定原则是什么?答:电压保护的整定原则包括:- 根据被保护元件的额定电压和短路电压进行整定;- 确保在故障发生时,保护装置能够可靠动作;- 避免误动作。

第四章阻抗保护11. 问:什么是阻抗保护?答:阻抗保护是继电保护中的一种,它根据阻抗的大小来判断是否发生故障。

继保复习要点(仅供参考!)

继保复习要点(仅供参考!)

继保复习要点(仅供参考,自己修正!)题型:1、选择+判断+填空(三个都有,或者其中两个,约30分)2、分析(约45分)(计算不难,分析难,分布在各章节)3、计算(约25分)(预测:一道电流保护,一道距离保护)第一章绪论——概念:继电保护基本要求、分类等等第三章电网的电流保护(计算题、分析题)(第3节的零序保护计算不考,但整定原则要知道)1、主要掌握1、2、3节,有分支系数的整定计算。

第3节不考计算,要知道整定原则。

2、第4节不考计算,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比如:在中性点接地的时候,零序电流的方向及构成;在这种情况发生故障时,故障电流的构成及性质(电容or电感)(eg:利用线圈消弧线圈补偿时,在不同方式下产生的电流性质不同)3、掌握例3-2第四章电网的距离保护(重点看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直线特性阻抗元件、复合特性阻抗元件了解,不考)1、距离保护的作用原理和构成2、00接线3、第三节:全阻抗元件、方向阻抗元件、偏移阻抗元件4、第四节: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掌握例4-1)5、第五节主要看过渡电阻、振荡;串联电容补偿对距离保护的影响了解一下第五章输电线路的纵联保护1、重点是第二节:保护的逻辑过程及起动方式第六章自动重合闸1、重点:前加速、后加速、检同期、检无压2、三相、单相(注意其选相)、综合重合闸的动作过程,时限整定要理解第七章电力变压器的保护1、纵差动保护的整定计算(不知道要不要考,往届没考)(励磁涌流要理解)2、第6节非电气量的保护:哪些是主保护、后备保护、无延时动作保护、发信息告警……。

3、P130比率制动特性P132变压器纵差动保护中励磁涌流的识别方法第九章母线的保护重点看第二节和第三节。

继电保护复习大纲.docx

继电保护复习大纲.docx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复习大纲1.电力系统故障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短路和断线,短路包括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接地短路、两和接地短路、发电机和电动机以及变压器绕组间的匝间短路等;断线包括单相断线和两相断线等。

2.事故是指对用户少送电或停止送电,电能质量降低到不能允许的程度,造成人身伤亡及电气设备损坏。

3.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任务(1)当电力系统中某电气元件发生故障吋,能口动、迅速、有选择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避免故障元件继续逍到破坏,使非故障元件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2)当系统屮电气元件出现不正常运行状态时,能及时反应并根据运行维护的条件发出信号或跳闸。

4.继电保护装置按保护所起的作用分类:主保护、后备保护、辅助保护等。

5.远后备保护是指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吋,由相邻电力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来实现的后备保护。

6.近后备保护是指当主保护拒动时,由本电力设备或线路的另一套保护來实现后背的保护。

7.电网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可靠性、选择性、快速性、灵敏性。

8.继电保护技术未来趋势是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

9.动作电流(Ig. oper):使电流继电器动合触点闭合的最小电流称为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

10.返回电流(Ig.res):使电流继电器动合触点打开的最人电流称为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电流。

11.返回系数(Kres):定义为继电器返回电流为动作电流的比值,即Kres=Ig. res/lg. oper o 电磁型过电流继电器动作条件为IgNIg. oper;返回条件为Ig^Tg. res12.继电保护接线图一般可以用原理接线图和展开图两种形式来表示。

13.原理接线图含义:14.展开图含义:所谓90°接线,是指在三相对称F1.功率因数cosd)=l的情况下,加入各相功率方向继电器的电压U'g和电流间的相角差为90° o15.零序电压、零序电流的分布特点:(1)故障点处的零序电压最高,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处的零序电压为零。

继电保护总复习

继电保护总复习

继电保护的原理
• “区分”电力系统的三种状态 • “甄别”出发生故障和出现异常的元件 • 做出反应:跳闸或发信号
利用测量量的差异,可构成不同原理的保护:
• 过电流保护 • 低电压保护 • 距离保护 • 序分量保护 • 差动保护 • 非电量保护
对继 电保 护的 要求
• 可靠性 • 安全性 • 信赖性
继电保护总复习
1. 绪论
电力系统 的不正常 工作状态
• 过负荷 • 低频、高频 • 过电压 • 系统振荡
电力系统 故障状态
• 短路 • 三相短路 • 两相短路 • 两相接地短路 • 单相接地短路
• 断线
继电保护的作用
•1. 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 除,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 恢复正常运行。
•2.反应电力元件的不正常运行 状态,继电保护装置发报警信 号或延时跳闸。
• 测量阻抗的概念
– 与短路点距离的关系 – 测量电压与测量电流的选取
• 距离保护的构成
– 启动部分 – 测量部分 – 振荡闭锁部分 – 电压回路断线部分 – 配合逻辑部分 – 出口部分
阻抗继电器
• 为什么动作特性是一个区域?
• 常用的动作特性
– 全阻抗圆 – 方向圆 – 偏移圆 – 直线特性 – 多边形特性
• 计算变比与实际变比不一致 • 带负荷调分接头 • 互感器传变误差 • 励磁涌流
– 带制动特性的差动
8. 母线保护
• 装设母线保护的原则
– 利用其它元件的保护来切除故障母线 – 装设专用的母线保护
• 母线差动保护属于横保护
9. 数字式继电保护技术基础
• 硬件构成
– 数据采集单元(模拟输入); – 数据处理单元(CPU、储存器、定时器/计数器、控制

继电保护复习重点

继电保护复习重点

继电保护复习重点第三章电⽹距离保护1.距离保护的定义和基本原理距离保护:是利⽤短路时电压、电流同时变化的特征,测量电压与电流的⽐值,反映故障点与保护安装处的距离⽽⼯作的保护。

基本原理:按照⼏点保护选择性的要求,安装在线路两端的距离保护仅在线路MN内部故障时,保护装置才应⽴即动作,将相应的断路器跳开,⽽在保护区的反⽅向或本线路之外的正⽅向短路时,保护装置不应动作。

与电流速断保护⼀样,为了保证在下级线路出⼝处短路时保护不误动作,在保护区的正⽅向(对于线路MN的M侧保护来说,正⽅向就是由M指向N的⽅向)上设定⼀个⼩于线路全长的保护范围,⽤整定距离Lset表⽰。

当系统发⽣故障时,⾸先判断故障的⽅向,若故障位于保护区的正⽅向上,则设法测出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Lk,并将Lk与Lset⽐较,若Lk⼩于Lset,说明故障发⽣在保护范围以内,这时保护应⽴即动作,跳开相应的断路器;若Lk⼤于Lset,说明故障发⽣在保护范围之外,保护不应动作,对应的断路器不会跳开。

若故障位于保护区的反⽅向上,则⽆需进⾏⽐较和测量,直接判断为区外故障⽽不动作。

通常情况下,距离保护可以通过测量短路阻抗的⽅法来间接测量和判断故障距离。

2.⼏种继电器的⽅式:苹果特性:有较⾼的耐受过渡电阻的能⼒,耐受过负荷的能⼒⽐较差;橄榄特性正好相反。

电抗特性:动作情况只与测量阻抗中的阻抗分量有关,因⽽它有很强的耐受过渡电阻的能⼒。

但是它本⾝不具⽅向性,且在负荷阻抗下也可能动作,所以通常它不能独⽴应⽤,⽽是与其它特性复合,形成具有复合特性的阻抗元件。

电阻特性:通常也与其它特性复合,形成具有复合特性的阻抗元件。

多边形特性:能同时兼顾耐受电阻的能⼒和躲负荷的能⼒。

3.测量阻抗:Zm定义为保护安装处测量电压与测量电流的⽐值。

动作阻抗:是阻抗元件处于临界动作状态对应的阻抗Zop。

Zset的阻抗⾓称为最灵敏⾓。

最灵敏⾓⼀般取为被保护线路的阻抗⾓。

短路阻抗:单位长度线路的复阻抗与短路距离的乘积。

继电保护考试重点!

继电保护考试重点!

一1继保基本作用,检测故障&不正常运行,快速及时隔离,警告.2基本要求.选择性(小范围切故,缩停电范),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该动不拒,不该不误)矛盾又统一3线路故障,快动作于跳闸保护装置为主保护,主保系统失效(保,断拒动)时备用的保装后备. 4远相邻线X拒动担后备;近本元件拒动,另一套后备5远优:保范覆所有下级电力元件主保范,解决远保范所有故障元件任何不能切除问题远缺:1多个电源向该电力元件供电时,需所有电源侧上级元件处配置远2将切除所有上级电源测断路器,事故扩大3高压电网中难满足灵敏度要求6近优:1与主保安在同一断路器处,在主拒时近动作2动作时只切除主要跳开的断路器,不扩大3在高压电网中能满足灵敏度近缺:变电所直流系统故障时可能与主保护同时失去作用,无法起到后备作用;断路器失灵时无法切除故障,无保作用三1整定值SET计算结果.动作值OP保存装置中真实2特I1仅依I值无延时最快2不能保全长3范围受运行方式,故障类型影响,最小短I范最小4最小保范为灵敏Ⅱ1人为延时,速度由延时定2只与下游I配合,速度不降太多,满足速动性3可保全长4灵敏本线末端最小短I比整定5同上影响6对本线I后备,提高灵Ⅲ1远近后,保范下游邻线末 2 与下游,阶梯状时限配合,越近电源时限越长,但越近源短越大应快,故不理想3同影响4对本线保护有远近后及提高灵作用结3相间保护的三段式保护:以短路故障时电流显著增大的故障特征为判据保.I保护按照躲开本线路末端最大短路电流整定,保本线的部分;Ⅱ保护按躲开下级速保I末端短路整定,保护本线路全长;I和Ⅱ联合工作,保护本线路短路被快速灵敏切.过保Ⅲ躲开最大负荷电流作为本线路和相邻线路短路时的后备保护.主优简单可靠,并且在一般情况下也能满足快速切出故障的要求,电网中特别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网络中广泛应用.缺;灵敏度受电网的接线以及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变化的影响.灵敏系数和保护范围往往不能满,难用于更高等级复杂网路.方向4反向元件,正方向故障开放电流保护,反闭锁5判定方法a流过保护短路功率流向b保护处U与I相位差(测量Z相角690°接线方式指三相对称且功因cosφ=1时,Ir超Ur90.0度同理7线路正反方向出口附近金属性相间短,测U接近0,0度无法正确判方向,可能正向拒动反误.90通过借用非故障相间电压方法避免测U接近0,不错判8方电保:利故障I幅值变大的特征,利用I与U间相角的特征,在短路故障的流动方向正是保护应该动作的方向,并且流动幅大于整定幅时跳闸.适用于多断电源网络优:多数情况下保证了保护动作的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要求缺:接线复杂、投资增,同时保护安装地点附近正方向发生三相短路时,由于母线电压降低至零,方向元件失去判断的依据,保护装置据动,出现电压死区零序9零序电流由在故障点施加的零压产生,经线路接地变压器构回路10零序电源在故障点,此处零压最高11方向零序;~元件接于零压3U.与零流,后超前95~110(零Z角85~70) Φsen-95~-110.12因近故零压高,零元无死区.相反远压低流小,必验灵敏结13零保:正常运行的三相对称,没有零序电流,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发生接地故障,有很大的零序电流.故障特征明显,利用这一特征可以构成零保.适用网络与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网络优:保护简单经济可靠,整定值一般较低,灵敏较高,受系统运行方式变化影响较小;系统发生震荡、短时过负荷时不受影响;没死区; 保护反应于零序电流的绝对值,受故障过渡电阻的影响较小。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复习重点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复习重点

1.1常见的不正常工作状态。

答:所有的等式约束条件均满足,部分的不等式约束条件不满足但不是故障的电力系统工作状态称为不正常工作状态。

常见的不正常工作状态类型:过电压、频率降低、频率升高、过电压、系统发生震荡。

1.2继电保护装置的概念。

答:能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1.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

答:(1)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损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2)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条件,而动作于发出信号或跳闸。

此时一般不要求迅速动作,而是根据对电力系统及其元件的危害程度规定一定延长时间。

以免暂短的运行波动造成不必要的动作和干扰引起的误动。

1.4动作于跳闸的继电保护的四个基本技术要求的含义。

答:1、可靠性:包括安全性和信赖性,是对继电保护性能的最根本要求。

安全性是指不发生误动作,信赖性是指不发生拒绝动作。

2、选择性:指保护装置动作时,在可能最小的区间内将故障从电力系统中断开,最大限度地保证系统中无故障部分仍能继续安全运行。

3、速度性:尽可能快地切除故障,以减少设备及用户在大电路电流,低电压下运行时间,降低设备的损坏程度,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

4、灵敏性:是指对于其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反应能力。

2.1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整定原则。

答:一段的整定(电流速断保护)原则:按照躲过本线路末端的最大短路电流,动作时间理论上为0,但是实际中应该是保护装置发出信号直到断路器完全断开。

二段的整定(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原则:躲开下级各相邻元件电流速断保护的最大动作范围来整定,动作时间时0.5--0.3秒。

电流三段的整定(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原则是:躲开本元件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动作时间按照阶梯型原则整定,即是从同一方向的最后一个三段保护算起,倒着往上数t=0,t1=0+0.5,t2=0+0.5+0.5,以此类推,每上一级得电流三段动作时间都比下一相邻线路的时间多一个时间等级0.5秒2.2电流保护的接线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L1
习题讲解
G1
A
9
L1 8
B
G2
7
L2 6Βιβλιοθήκη 3G3 5 L3 4
C
D
E
2
1
解:由已知可得
X L1 X L2 0.4*60 24 X L3 0.4* 40 16 X BC 0.4*50 20
XCD 0.4*30 12
X DE 0.4 * 20 8
返回系数过高时,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很接近,不能保证 可靠动作,输入电流正好在动作值附近时,可能回出现“抖动” 现象,使后续电路无法正常工作。
习题讲解
2-5说明电流速断、限时电流速断联合工作时,依靠什么环节 保证保护动作的选择性?依靠什么环节保证保护动作的灵敏度 性和速动性?
答: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按照躲开本线路末端的最大短路电流 来整定,即靠电流整定值保证选择性。不能保护线路全长,只 能保护线路一部分,灵敏度不够。
习题讲解
2-3 解释“动作电流”和“返回系数”,过电流继电器的返回 系数过低或高各有何缺点?
答:
能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称之为动作电流 。
能使继电器返回原位的最大电流称之为返回电流 。
返回系数过小时,在相同的动作电流下起返回值较小。动 作后要使继电器返回,流过继电器的电流就必须小于返回电流。 外故障切除后,在负荷电流的作用下继电器可能不会返回,最 终导致误动跳闸;
(1)当三台发电机全部运行,线路L1~L3全部运行,系统为最
大运行方式,阻抗最小,由题意G1,G2连接在同一母线上,则
X s.min ( XG1 || XG2 X L1 || X L2 ) || ( X G3 X L3 ) 10.6 最小运行方式,阻抗最大
X s.max X G1 X L1 39
1.312kA
相应的速断定值为:
IⅠ set .1

KⅠ rel
* Ik.E.max
1.2*1.312
1.57KA
最小保护范围为:Lmin

1 z1


0.866E I
set1
Zsmax


85.9km
由于电流速断只保护本线路的一部分,下一级线路故障时不 会动作,因而灵敏度不需要逐级配合。
习题讲解
(1)发电机元件最多三台运行,最少一台运行,线路最多三条 运行,最少一条运行,请确定保护3在系统最大、最小运行方式 下的等值阻抗。 (2)整定保护1、2、3的电流速断定值,并计算各自的最小保 护范围。 (3)整定保护2、3的限时电流速断定值,并校验使其满足灵敏 度要求(1.2) (4)整定保护1、2、3的过电流定值,假定流过母线E的过电 流保护动作时限为0.5s,校验保护1作后备用,保护2和3作远备 用的灵敏度。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预防事故或缩小事 故范围来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最大限度地保证向用户安全 连续供电。
习题讲解
1-4 依据电力元件正常工作、不正常工作和短路状态下的电气 量幅值差异,已经构成哪些原理的保护,这些保护单靠保护整 定值能切除保护范围内任意点的故障吗?
答:
(1)利用流过被保护元件电流幅值的增大,构成了过电流保 护;利用短路时电压幅值的降低,构成了低电压保护;利用电 压幅值的异常升高,构成了过电压保护;利用测量阻抗的降低 和阻抗角的变大,构成了低阻抗保护。
习题讲解
1-2 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答:能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 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1) 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 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 常运行。 (2) 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 (3) 继电保护装置与电力系统中的其他自动化装置配合,在条件 允许时,采取预定措施,缩短事故停电时间,尽快恢复供电, 从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限时电流速断的整定值按躲开下级线路电流速断保护的最 大动作范围来整定,提高了保护动作的灵敏性;为了保证下级 线路短路时不误动,增加一个时限阶段的延时,保证其选择性。
电流速断和限时电流速断相配合保护线路全长,速断范围 内的故障由速断保护快速切除,速断范围外的故障则必须由限 时电流速断保护切除。速断保护的速动性好,但动作值高、灵 敏性差;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值低、灵敏度高但需要0.30.6s的延时才能动作。速断和限时速断保护的配合,既保证了 动作的灵敏性,也能够满足速动性的要求。
习题讲解
(2)对于保护1,其等值电路图如图所示,母线E最大运行方 式下发生三相短路流过保护1的最大短路电流为
B
C
D
E
E
X s. min
3
2
1
10.6
20
12
8
I k . E . max

E X s.min X BC XCD X DE
115 / 3 10.6 20 12 8
习题讲解
2-6 为什么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灵敏度、动作时间需要同时逐 级配合,而电流速断的灵敏度不需要逐级配合? 答: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整定值按照大于本线路流过的最大负荷 电流整定,不但保护本线路的全长,而且保护相邻线路的全长, 可以起远后备保护的作用。
当远处短路时,离故障点最近的过电流保护应当先动作,故 要求在灵敏度和动作时间上逐级配合,最末端的过电流保护灵 敏度最高、动作时间最短,每向上一级,动作时间增加一个时 间级差,动作电流也要逐级增加。否则,会出现越级跳闸、非 选择性动作现象。
(2)单靠保护增大值不能切除保护范围内任意点的故障,因 为当故障发生在本线路末端与下级线路的首端出口时,本线路 首端的电气量差别不大。为了保证本线路短路时能快速切除而 下级线路短路时不动作,这种单靠整定值得保护只能保护线路 的一部分。
习题讲解
1-5 依据电力元件两端电气量在正常工作和短路状态下的差异, 可以构成哪些原理的保护? 答: (1)利用电力元件两端电流的差别,可以构成电流差动保护; (2)利用电力元件两端电流相位的差别可以构成电流相位差动 保护; (3)利用两侧功率方向的差别,可以构成纵联方向比较式保护; (4)利用两侧测量阻抗的大小和方向的差别,可以构成纵联距 离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