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功能的训练教学文案
呼吸功能训练培训课件

呼吸功能训练
10
呼吸训练的作用
▪ 主观训练对呼吸运动的控制和调节来改善呼吸功能; ▪ 改善氧气的吸取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 改善胸廓和肺组织的顺应性; ▪ 放松过度紧张的辅助呼吸肌以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
呼吸功能训练
11
呼吸训练适应证与禁忌证
呼吸训练主要适应证
▪ (四)纠正头前倾和驼呼吸背功姿能势训练
26
(五)深呼吸时增加呼气练习
患者屈膝仰卧位姿势下呼吸。呼气时将双膝屈曲靠近 胸部(一次屈曲单侧膝关节以保护下背),该动作将 腹部脏器推向横膈以协助呼气。
呼吸功能训练
27
七、咳嗽
(一)咳嗽机制
咳嗽的全过程可分解为5个阶段: 1.进行深吸气,以达到必要的吸气容量。 2.吸气后要有短暂的闭气,以使气体在肺内得到最
▪ 完整而扩张良好的胸廓; ▪ 健全的呼吸肌; ▪ 富有弹性的肺组织及与之相匹配的肺血循环; ▪ 畅通的气道; ▪ 调节灵敏的呼吸中枢与神经传导系统。
呼吸功能训练
4
呼吸功能训练
呼吸功能训练是根据不同患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有 针对性地拟订和实施呼吸康复训练计划
增强肺通气功能,提高呼吸肌功能,纠正病理性呼吸 模式,促进痰液排出
呼吸功能训练
22
四、吹笛式呼气
该呼吸方法可以增加呼气时的阻力,这种阻力可向内 传至支气管,使支气管内保持一定压力,防止支气管 及小支气管为增高的胸内压过早压瘪,增加肺泡内气 体排出,减少肺内残气量,从而可以吸入更多的新鲜 空气,缓解缺氧症状。
患者处于舒适放松姿位,呼气时必须被动放松,避免 腹肌收缩。经鼻腔缓慢地深吸气后,呼气时将嘴缩紧,
开始训练3分/次~5分/次,3次/天~5次/天,以后 训练时间可增加至20分/次~30分/次,以增加吸气 肌耐力。
呼吸功能训练范文

呼吸功能训练范文呼吸是人体生命的基本行为之一,它通过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来供给身体所需的能量。
正常的呼吸功能可以保证人体代谢的正常进行,维持各脏器的正常功能。
然而,由于现代生活中的压力、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很多人的呼吸功能出现了问题,例如气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而呼吸功能训练就是一种通过特定的方法和训练手段来改善和增强呼吸功能的方法。
在呼吸功能训练中,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和技巧可供选择。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呼吸功能训练方法:1.深呼吸训练:深呼吸是一种将气体完全吸入到肺部的呼吸方式,可以增加肺部的容量,提高氧气的吸收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深呼吸训练可以通过练习深、慢、均匀的吸气和呼气来达到目的。
2.脊柱呼吸训练:脊柱呼吸是一种通过调整脊柱的姿势来改善呼吸的方法。
通过调整脊柱的姿势,可以拉伸和放松胸部和背部的肌肉,增加呼吸的幅度和深度。
3.腹式呼吸训练:腹式呼吸是一种通过腹部的运动来调整呼吸的方法。
正常情况下,呼气时腹部应该缩进,吸气时腹部应该膨胀。
然而,很多人由于习惯不良或者过度紧张导致呼吸方式错误。
腹式呼吸训练可以通过练习将气体引入到下腹部来调整呼吸方式。
4.呼气训练:呼气训练是一种专注于改善呼气能力的方法。
正常情况下,呼气应该是自然、轻松且不费力的。
然而,很多人由于习惯性紧张或者肺部疾病导致呼气困难。
呼气训练可以通过练习放松呼气肌肉来改善呼气能力。
除了上述的基本训练方法外,呼吸功能训练还可以结合其他的辅助手段,例如氧气疗法、呼吸节律训练等。
这些辅助手段可以进一步增强呼吸功能的训练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呼吸功能训练应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进行。
如果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在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选择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和强度。
此外,呼吸功能训练应该坚持长期进行,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呼吸功能训练是一种通过特定的方法和训练手段来改善和增强呼吸功能的方法。
通过不同的训练方法,可以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预防和改善呼吸系统疾病,提高人体的生理健康水平。
呼吸训练讲课ppt课件

将手放在希望治疗的胸廓部(上、中、 下叶·后肺底区),在呼吸之间沿着肋 骨的生理活动向内下方压迫。在呼气末 轻度增强并延长压迫,使呼气完全,防 止在吸气加压。
仰卧位在下部胸廓的后方分别放置左右 手,吸气时将下部肋骨向上提。或者在 一侧胸部后方放置双手,指尖抵于脊椎 棘突,吸气时上提,并加上手掌振颤, 同时手背前腕压于床面。
ppt课件
9
辅助呼吸方法-上胸廓
方法:中指指尖放在锁骨下,其余四指手指张开紧密覆盖 在两侧上胸部,随着患者的呼吸浮动,在呼气时对胸廓沿 着呼气运动方向施加较轻的按压;
ppt课件
10
辅助呼吸方法-下胸廓
方法:两拇指放在胸骨剑突上,其余四指张开,整个手掌 紧密覆盖在侧胸部,配合患者呼气,按呼气时胸廓运动方 向,也就是向着骨盆方向将下胸廓向下牵拉
反弹springing
呼吸音低下 部位痰肺不 张胸膜粘连
强制呼气技术 huffing(forced expiratory technique)
痰,不能有 效咳嗽或者 在咳嗽之前 进行
禁忌证注意事项
肋骨骨折脊柱骨折 胸部手术创伤
效果 痰的移动
Flail chest疼痛, 痰的移动 骨质疏松
肋骨骨折胸部手术 痰的移动呼
ppt课件
11
辅助呼吸方法-侧卧位
方法:两拇指放在腋窝正中线的位置, 一手中指放在前胸部胸骨剑突延长线上, 另一手食指放在背部肩胛骨下缘;配合 呼气向骨盆斜下方方向按压。
ppt课件
12
辅助呼吸方法-坐位
治疗者站在患者的背侧,身体靠 近患者,手从肩的上方向下,对 上部胸廓进行全面接触;
简单的呼吸训练教案

简单的呼吸训练教案教案标题:简单的呼吸训练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呼吸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2. 学会正确的呼吸技巧。
3. 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黑板。
2. 讲解材料和示范视频。
3. 练习材料,如练习册或工作表。
4. 音乐或放松音效。
教学过程:引入:1. 通过幻灯片或黑板,向学生介绍呼吸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如放松身心、增加专注力等。
2. 引发学生对呼吸训练的兴趣,提问学生是否有过感到紧张或焦虑的经历,以及如何通过呼吸来缓解这些情绪。
讲解呼吸技巧:1. 介绍腹式呼吸的概念,解释其原理和好处。
2. 示范腹式呼吸的正确姿势和方法,确保学生能够清楚理解和模仿。
3. 强调慢而深的呼吸方式,并提醒学生注意呼气的时间要比吸气更长。
练习呼吸技巧:1. 让学生坐在舒适的位置上,闭上眼睛,放松身体。
2. 播放放松音乐或音效,帮助学生进入放松状态。
3. 引导学生进行腹式呼吸练习,提醒他们专注于呼吸的感觉和节奏。
4. 让学生进行数次呼吸练习,每次练习持续2-3分钟。
讨论和总结:1. 结束呼吸练习后,让学生缓慢睁开眼睛,回到正常状态。
2. 与学生讨论他们在练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引导他们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感受。
3. 强调呼吸训练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这些技巧。
拓展活动:1. 分发练习册或工作表,让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呼吸技巧。
2. 提供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呼吸训练的知识和方法。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其他放松和自我调节的方法,并与同学分享。
评估: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力,以及他们对呼吸训练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练习册的完成情况和学生的自我反馈等方式进行评估。
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进行呼吸练习时感到舒适和放松,不强迫任何学生参与。
2. 强调呼吸训练是一种自我调节的工具,不应被用于取代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
3.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练习的长度。
呼吸理疗排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呼吸理疗课程二、课程目标:1. 通过呼吸练习,帮助学生改善呼吸系统功能,增强肺部活力。
2. 缓解压力,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
3. 培养学生的专注力,提高生活质量。
三、课程对象:适合所有年龄段,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压力过大者、需要放松身心的人群。
四、课程时长:60分钟五、课程内容:一、热身活动(5分钟)1. 轻松的全身运动,如走动、拍打等,提高身体温度,促进血液循环。
2. 呼吸练习:深呼吸、腹式呼吸,让学生初步体验呼吸的重要性。
二、理论讲解(10分钟)1. 介绍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讲解呼吸与身心健康的关联。
3. 分析呼吸不良的原因及危害。
三、呼吸练习(30分钟)1. 腹式呼吸:让学生了解腹式呼吸的技巧,并练习腹式呼吸。
- 教师示范腹式呼吸,学生跟随练习。
- 引导学生找到腹式呼吸的感觉,调整呼吸节奏。
- 练习时间:5分钟。
2. 深呼吸:让学生体验深呼吸的放松效果。
- 教师示范深呼吸,学生跟随练习。
- 引导学生感受呼吸带来的放松感,调整呼吸节奏。
- 练习时间:5分钟。
3. 呼吸与体位结合:让学生在特定体位下进行呼吸练习,提高呼吸效果。
- 教师示范体位呼吸,学生跟随练习。
- 引导学生感受呼吸与体位的关联,调整呼吸节奏。
- 练习时间:10分钟。
4. 呼吸冥想:让学生在冥想状态下进行呼吸练习,提高专注力和心理素质。
- 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冥想状态,进行呼吸练习。
- 引导学生感受呼吸带来的平静感,调整呼吸节奏。
- 练习时间:10分钟。
四、放松与总结(10分钟)1. 放松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肌肉放松,缓解紧张情绪。
2.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呼吸练习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练习呼吸,提高生活质量。
六、课后作业:1. 每天进行呼吸练习,坚持30分钟。
2. 记录呼吸练习的感受,分享给同学或教师。
七、注意事项:1. 课程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呼吸状况,确保学生安全。
2. 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和需求,适当调整课程内容。
呼吸功能训练讲课稿范文

呼吸功能训练讲课稿范文呼吸功能训练讲课稿一、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主题是呼吸功能训练。
呼吸是人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之一,也是维持人体正常运作的重要环节。
通过呼吸功能训练,我们可以提高肺活量、改善肺功能、增强身体免疫力,对预防和改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呼吸功能训练的知识和方法。
二、呼吸系统的重要性人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肺部和呼吸肌组成。
它不仅有助于将氧气吸入体内,也有助于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人体组织和器官需要氧气进行能量代谢,同时又会产生二氧化碳。
如果呼吸系统功能不良,会导致氧气供应不足,二氧化碳堆积,从而影响身体的健康状况。
三、呼吸功能训练的原理呼吸功能训练通过刺激和锻炼呼吸器官,达到增强呼吸肌肉力量、提高呼吸系统适应能力的目的。
训练可分为慢性呼吸功能训练和急性呼吸功能训练。
1. 慢性呼吸功能训练慢性呼吸功能训练是通过长期的持续性的呼吸训练,使呼吸器官适应各种环境变化,增强呼吸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方法:(1)深度呼吸训练:深度呼吸能有效增加吸气量,有效改善肺功能。
练习方法是深吸气,然后尽量慢慢呼气并完全呼出。
(2)肺活量训练:肺活量是在一次最大吸气和最大呼气之间的气量差,是衡量呼吸系统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
肺活量可以通过进行特定的肺活量训练,如做深呼吸运动、使用肺活量训练器等来增加。
(3)呼吸节奏训练:呼吸节奏训练是通过规律的呼吸节奏,调整呼吸的深浅和频率,使呼吸更加规律和有节奏。
可以通过练习深呼吸、缓慢呼吸等训练方法来达到目的。
2. 急性呼吸功能训练急性呼吸功能训练是通过短时间的高强度训练,刺激呼吸系统进行快速适应,提高呼吸肌肉的爆发力和耐力。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方法:(1)呼吸持续时间训练:通过调整呼吸的时间间隔和次数,使呼吸动作更快、更频繁,并保持一定的时间,以此来提高呼吸肌肉的耐力。
(2)呼气爆发力训练:通过快速、有力的呼气运动训练,刺激呼吸肌肉发力,提高呼气速度和爆发力。
呼吸技巧培训课程设计

呼吸技巧培训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呼吸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其功能,掌握呼吸技巧的原理。
2. 学生能描述不同呼吸方法对身体的影响,了解正确的呼吸方式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3. 学生掌握至少三种改善呼吸技巧的方法,并能够解释其科学依据。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执行不同的呼吸练习,如腹式呼吸、横隔膜呼吸和完全呼吸。
2. 学生能够通过自我练习,提升呼吸控制能力,增强肺活量。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简单的呼吸调适,提高身体放松和情绪调节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建立起积极的生活态度,认识到健康呼吸习惯对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
2. 学生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锻炼的习惯,增强对个人健康负责的意识。
3. 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团队协作的乐趣,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体育与健康的选修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呼吸技巧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处于青少年阶段,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互动式和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呼吸技巧,并通过反复练习达成课程目标。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能力,确保学习成果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1. 呼吸系统基础知识:讲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鼻腔、喉部、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的结构及其功能,引用课本第二章相关内容。
- 呼吸原理介绍:气体交换的原理,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体内的运输过程。
2. 呼吸技巧原理与练习:- 腹式呼吸:原理讲解与练习指导,通过图解和现场演示,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腹式呼吸的方法。
- 横隔膜呼吸:详细讲解横隔膜的解剖和生理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横隔膜呼吸的练习。
- 完全呼吸:结合课本第四章内容,介绍完全呼吸的步骤和好处,并进行集体练习。
3. 呼吸技巧的应用:- 运动中的呼吸调节:教授运动时如何通过呼吸控制节奏,提高运动效率和氧气利用率。
合理使用呼吸技巧教案

合理使用呼吸技巧教案呼吸是我们生命中最基本的活动之一,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呼吸技巧对我们的健康和心理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使用呼吸技巧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压力、提高注意力和集中力、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等。
因此,呼吸技巧教案对于我们的健康和幸福至关重要。
一、呼吸的基本知识。
呼吸是指人体通过肺部吸入新鲜空气,将其中的氧气输送到血液中,同时将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生理过程。
呼吸的过程分为吸气和呼气两个阶段,吸气时肺部膨胀,呼气时肺部收缩。
正常的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2-20次,深度为每次500-700毫升。
二、合理使用呼吸技巧的重要性。
1. 缓解压力,当我们处于压力大的状态下,往往会出现浅表呼吸、呼吸急促的情况。
这种呼吸方式会导致身体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从而加重压力和焦虑感。
通过合理的呼吸技巧,我们可以让身体得到充分的氧气,平衡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缓解压力和焦虑。
2. 提高注意力和集中力,深呼吸可以增加大脑皮层的氧气供应,提高大脑的活跃度,从而提高我们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在学习、工作时,合理的呼吸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
3. 增强免疫力,深呼吸可以促进淋巴液的流动,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合理的呼吸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持健康。
4. 改善睡眠质量,深呼吸可以放松身心,缓解紧张情绪,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通过合理的呼吸技巧,我们可以更快地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享受更加充实的睡眠。
三、合理使用呼吸技巧的方法。
1. 深呼吸,坐姿或站姿,双脚并拢,放松身体,将双手放在腹部,闭上眼睛,慢慢吸气,让腹部膨胀,然后慢慢呼气,让腹部收缩。
每次深呼吸持续5-10分钟,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2. 腹式呼吸,坐姿或仰卧姿势,放松身体,将双手放在腹部,闭上眼睛,慢慢吸气,让腹部膨胀,然后慢慢呼气,让腹部收缩。
腹式呼吸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肺活量,增加氧气供应,提高免疫力。
3. 正念呼吸,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正念,关注呼吸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吹蜡烛呼吸法
三、深呼吸训练
• 定义 –胸式深呼吸训练,目的是增加肺容量,使胸腔充
分扩张 。 • 训练方法 –训练时,患者处于放松体位,然后经鼻深吸一口 气,在吸气末,憋住气保持几秒钟,以便有足够 的时间进行气体交换,并使部分塌陷的肺泡有机 会重新扩张; –然后经口腔将气体缓慢呼出,可以配合缩唇呼吸 技术,使气体充分排出。
呼吸功能训练
演讲:杨娇 康复治疗部
主要内容
一 概论 二 呼吸训练方法 • 腹式呼吸训练 • 抗阻呼气训练 • 深呼吸训练 • 局部呼吸训练 • 排痰训练 • 呼吸肌训练
呼吸训练的目标
呼吸训练的目标: – 改善肺通气 – 增加咳嗽机制的效率 – 改善呼吸肌的肌力、耐力及协调性 – 保持或改善胸廓的活动度 – 改善异常的呼吸模式,建立有效呼吸方式 – 教育患者处理呼吸急促 – 增强患者整体的功能等
损伤、肋骨骨折、咯血等; (4)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 (5)影响记忆和依从性的精神疾病。
呼吸训练的注意事项
1.选择适宜环境训练,避免受到过多的干扰; 2. 教会患者放松的技巧非常重要(包括姿势放松和辅 助呼吸肌放松) ; 3. 训练方案应个体化、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4.训练要适度、量力而行,避免憋气和过分减慢呼 吸频率; 5.锻炼时或锻炼后如出现疲劳.乏力.头晕等,应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6. 训练后可进行适量的体力训练; 7. 营养、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
抗阻呼吸训练
• 常用的方法:
1.缩唇呼吸法; 2.吹瓶呼吸法; 3.吹蜡烛法;
1、缩唇呼吸法(PLB)
• 缩唇呼吸是指吸气时用鼻
子、呼气时嘴呈缩唇状施 加一些抵抗,慢慢呼气的 方法。此方法特点是气道 的内压高,能防止气道陷 闭,使每次通气量上升, 每分钟通气量降低,可调 节呼吸频率。
缩唇呼吸法(PLB)
局部呼吸训练
• 单侧或双侧肋骨扩张 患者吸气时抵抗治疗师手 掌的阻力,以扩张下肋, 治疗师可给予下肋区轻微 阻力以增强患者抗阻意识 。当患者再次呼气时,治 疗师用手轻柔地向下向内 挤压胸腔来协助。
局部呼吸训练
胸部扩张练习方法
• 患者取半卧或坐位; • 对局部胸壁加压,以获得本体感受器刺激; • 先呼气,后抗压吸气扩张胸壁; • 充分吸气后保持3秒; • 放松呼气,调整呼吸
胸部扩张练习
单侧低胸扩张训练
胸部扩张练习
• 双侧低胸扩张练习
胸部扩张练习
• 胸背部扩张练习
胸部扩张练习
四、局部呼吸训练
• 定义 –针对肺的某些区域可能出现的换
气不足,对肺部特定区域进行的 扩张训练。
• 主要适应症 –肺部手术后呼吸训练; –肺炎等引起的肺不张; –胸壁纤维化;
局部呼吸训练
• 重点作用于某一侧或某一肺叶的呼吸练习; • 患者仰卧位或坐位,治疗师将手放在要进行局部
呼吸的胸壁相应位置上,嘱患者放松胸壁肌肉, 治疗师从呼气末期开始逐渐用力压迫胸壁,患者 鼻吸气,边吸气边减轻手部的力量; • 进行下部胸式呼吸时可用宽布等物,从肩胛下方 缠绕到胸前交叉,双手交叉握住宽布带,当进行 右下部胸式呼吸训练时,右手抓紧,左手按照用 手局部压迫时要领,呼气时拉紧,吸气时放松。
斜角肌等辅助呼吸肌的活动减少)
腹式呼吸(膈肌呼吸)
• 主要使用的呼吸肌是膈肌( 也称横膈呼吸 ); • 腹式呼吸可在卧位、坐位、立位、步行、上下楼梯、
上下坡道等日常生活活动作中使用; • 深而缓的膈肌呼吸可以使呼吸阻力下降,潮气量加大,
死腔通气比例减少,气体分布均匀,使得通气/血 流失调比得到改善。
一、腹式呼吸训练
腹式呼吸作用
–以训练腹式呼吸 、强调膈肌运动为主的训练方法; 1.可以改善异常呼吸模式 ; 2.有效减少辅助呼吸肌的使用 ; 3.改善呼吸效率 ,降低呼吸能耗 。
腹式呼吸的特点
• 腹肌与膈肌运 动 • 气体交换容量大(深吸气时横膈上下移动7-13cm,
有1750- 3250ml的通气能力) • 对内脏有按摩作 用 • 改善肺底部通气,有助于正常呼吸模式的恢复 • 降低呼吸肌群的能耗,提高呼吸效率(胸锁乳突肌、
注意点: 1.放松辅助呼吸肌群,避免上胸部活动 2.呼吸节律应缓慢、深长 3.避免用力呼气和呼气过长,以免发生喘息、憋气,
支气管痉挛 4.深呼吸练习时允许每次练3呼吸训练
• 定义
–在呼气时施加阻力的呼吸训练方法。以适当增 加气道阻力,减轻或防止病变部位小气道在呼气 时过早闭合,从而达到改善通气和换气,减少肺 内残气量的目的。
• 操作方法与步骤: 1.训练时,让患者处于舒适放松体位 ; 2.闭嘴经鼻深吸气 ,呼气时将口收拢为吹口哨 状, 使气体缓慢地通过缩窄的口形排出; 3.吸气与呼气的比为1:2;呼气时缩唇大小由患者 自行选择调整,不要过大或过小。
2、吹瓶呼吸法
• 吹瓶呼吸法: • 用两个有刻度的玻璃瓶,
瓶的容积为 2000ml,各装入 1000ml水。将两个瓶用胶管 或玻璃管连接,在其中的一 个瓶插入吹气用的玻璃管或 胶管,另一个瓶再插入一个 排气管。训练时用吹气管吹 气,使另一个瓶的液面提高 30mm左右。 – 休息片刻可反复进行。
腹式呼吸的方法
方法
1.患者处于舒适放松姿势,斜躺坐姿位; 2.治疗师将手放置于前肋骨下方的腹直肌上; 3.让患者用鼻缓慢地深吸气,患者的肩部及胸廓
保持平静,只有腹部鼓起; 4.然后让患者有控制地呼气(缩唇呼气),将空
气缓慢地排出体外。 5.重复上述动作3~4次后休息,不要让患者换气
过度。
腹式呼吸训练
呼吸训练主要适应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限制性肺疾病; 慢性实质疾病; 哮喘及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伴呼吸功能障碍; 因手术/外伤所造成的胸部或肺部疼痛; 支气管痉挛或分泌物滞留造成的继发性气道阻塞; 脊髓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肌无力; 严重骨骼畸形,如脊柱侧弯等
呼吸训练主要禁忌证
(1)临床病情不稳定、感染未控制; (2)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 (3)训练时可导致病情恶化的其他临床情况。如:不稳定 心绞痛及近期心梗;明显肝功能异常;癌转移;近期脊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