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江苏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心理学真题答案资料

最新-江苏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心理学真题答案资料
最新-江苏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心理学真题答案资料

心理学09-11年试题汇总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案格内,否则不能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老师对学生取得的好成绩给予表扬和奖励,以期促进他们进一步努力学习,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C )

A.准备律B.练习律

C.效果律D.动机律

2.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B )

A.抽象B.变式

C.概括D.比较

3.教师通过书面或口头语言的生动描述、鲜明形象的比喻、合乎情理的夸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建立直观形象,这种直观的形式称为(A )

A.言语直观B.模像直观

C.实物直观D.想象直观

4.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景中下列哪方面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C )A.教师教学B.教师教育

C.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D.学生学习

5.将没有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一定的意义,以促进记忆效果的提高,这种策略在记忆心理学中被称为(A )

A.记忆术B.联想

C.替换D.系统化

6.个体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从而确立自我感,这种自我称为(C )

A.社会自我B.理想自我

C.投射自我D.镜中自我

7.群体中占优的势的言论与意见称为(A )

A.舆论B.规范

C.群体气氛D.凝聚性

8.心理学经过实验研究表明:教师如能对学生热情相待,寄予较高的期望,学生就会朝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和水平发展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为(B )

A.“自己人”效应B.罗森塔尔效应

C.威信效应D.好感效应

9.人们在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多数人相符行为的现象叫( D )

A.服从B.模仿

C.感染D.从众

10.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导致学习者产生社会学习或模仿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是(D )

A.观察B.模仿

C.强化D.替代强化

1.“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称为(B)

A.从众 B .社会懈怠作用 C.模仿 D.社会促进作用

2.有一种动机理论认为,动机激励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的价值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两个因素的乘积,这种动机理论被称为(C )

A.自我实现理论

B.归因理论

C.期望理论

D.成就动机理论

3.心理学中首创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A)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5.个人的自我感受、自尊、自爱、自卑、自信、内疚、优越感、成就感、自我效能感等,属于自我意识中的(C)

A.自我认识

B.自我调节

C.自我体验

D.自我控制

6.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的对象是(D)

A.教师的教学

B.教师的教育

C.学生的学习

D.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

7.教育心理学创始人桑代克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学习理论是(A)

A.尝试错误说

B.社会学习理论

C.发现学习理论

D.掌握学习理论

8.一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灵活性、稳定性等动力方面所表现出的特征称为(C)

A.意志

B.动机

C.气质

D.能力

9.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的功能,从而影响问题的解决,这种现象称为(D)

A.定势作用

B.迁移

C.变式

D.功能固着

10.先于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是对新学习材料的简化与概括,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起认知桥梁作用,这种学习内容的组织技术或教学策略叫(B) A.比较性组织者 B.先行组织者 C.认知结构 D.固定点

3. 某学生具有外向、直爽、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绪发生而多变、急躁容易冲动等特点。据此,可以初步判定该生的气质类型属于(A)

A 胆汁质

B 粘液质

C 抑郁质

D 多血质

4. 主张学生的学习不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是在学习者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处新的知识意义的过程,这种学习卢纶所属学派为(C)

A 人本主义

B 行为主义

C 构建主义

D 认知派

5.人们在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多数人相符合行为的现象称(B)

A 凝聚性

B 从众

C 社会助长作用

D 士气

6.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D)

A 教师教学

B 教师教育

C 学生学习

D 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

9.个体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想象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从而确立自我。这种自我称为(A)

A 投射自我

B 理想自我

C 社会自我

D 镜中自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A )

A变式B比较C概括D抽象

某学生具有外向、直爽、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急躁容易冲动等特点。据此,可以初步判定该生的气质类型属( A )

A胆汁质B粘液质C抑郁质D多血质

主张学生的学习不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是在学习者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新的知识意义的过程,在这种学习理论属学派为( C )

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构建主义值D认知派

个人由于群体的舆论压力,在认知和行为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多数人一样的现象称(B)

A凝聚性B从众C社会助长作用D士气

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的功能,从而影响问题的解决,这种现象称为( B )

A定势作用B功能固着C变式D迁移

8、有一种动机理论认为,动机激励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的价值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两个因素的乘积,这种动机理论被称为(C )

A自我实现理论B归因理论C期望理论D成就动机理论

9、个体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从而确立自我,这种自我称为

( A )

A投射自我B理想自我C社会自我D镜中自我

10、先于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是对心学习材料的简化和概括,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起认知桥梁作用,这种学习内容的组织技术或教学策略叫( B )

A比较性组织者B先行组织者C认知结构D固定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元认知指学习者对自己认知(过程及其结果)的认知,一般认为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主要方面。

2.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3.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由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构成。

4.在记忆某些材料时,将输入大脑的一些看似分散无关的信息加工组合成一个更大的记忆单位,从而扩大记忆容量的做法被称为组块。

5.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包括动作的认知阶段、分解阶段、联系阶段和自动化等几个阶段。

6.人的心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7.有人在场或多人一起学习或工作,可以增质或增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会促进作用。8.根据教师掌握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的程度、教学的针对性、灵活性、创造性及其有效性,可以将教师的教育水平分为尝试式、因循式和策略式。

9.心理健康教育包括针对心理疾患而进行的矫正性心理健康教育和针对心理潜能开发而进行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

10.个体自我意识从内容上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1.学习者对自己认知(过程及其结果)的认知,称为元认知。

2.个体自我意识从其内容上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里自我等方面。

3.“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是目前影响较大、运用较广的智力测验量表,它由操作量表和言语量表两个分量表构成。

4.知识的学习过程一般经历知识学习的准备、知识的感知、理解、保持、迁移和知识的应用等几个阶段。

5.我国心理学工作者通常将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能力的学习和道德品质或行为规范的学习四大类。

6.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

7.解题过程一般包括审题、课题归类、重现有关知识和解题(求解)等几个基本环节。

8.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由认识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三个方面构成。

9.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马斯洛。

10.学习者为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在认知与元认知的基础上对学习方法与学习心态的选择与调控,被称为学习策略。

1. 人的心理是个动态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2.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记忆实验所绘制出的“遗忘曲线”,反映了遗忘进程先快后慢的基本趋势,从而揭示了及时复习的必要性。

3.学生知识的应用(或解题)过程一般包括审题、题目归类、重现有关知识和解题(求解)等几个基本环节。

4.奥苏泊尔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由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三个方面构成。

5.学生学习了m(a+b)=ma+mb后,错误地得出Ig(a+b)= Iga+Igb,这在迁移心理学中称负迁移。

6.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康,1989年,又在健康的含义中增加了道德的健康。

7.根据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观点,记忆可以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

8.气质一般可以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等类型。

9.“韦克斯勒智力测验表”是目前影响较大、运用较广的智力测验量表,它由操作量表和

言语量表两个分量表构成。

10.我国心理学工作者通常将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能力的学习和道德品质或行为规范的学习四大类。

1、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记忆实验所绘制出的“遗忘曲线”,反映了遗忘进程先快后慢的基本趋势,从而揭示了及时复习的必要性。

2、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在性格的态度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和意志特征四个方面。

3、学生知识的应用(或解题)过程一般包括审题、题目归类、重现有关知识和解题(求解)等几个基本环节。

4、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由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三个方面构成。

5、学习者为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在认知与元认知的基础上对学习方法与学习心态的选择与调控,被称为学习策略。

6、有人在场或多人一起学习或工作,可以提高个人活动的效率,出现增质或增量,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助长作用。

7、从活动的调节看,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表现为视觉控制的减弱和动觉控制的增强。

8、个体自我意识从其内容上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里自我等方面。

9、心理健康教育包括针对心理疾患而进行的校正性心理健康教育和针对心理潜能开发而进行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两大类。

10、“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是目前影响较大、运用较广的智力测验量表,它由操作量表和言语量表两个分量表构成。

三、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题后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1.从活动的调节看,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表现为视觉控制的增强和动觉控制的减弱。(×)

2.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记忆实验所绘制出的“遗忘曲线”,也叫保持曲线,表明遗忘进程

的基本趋势是先慢后快。(×)

3.如果一个人的智商达到98,则说明这个人的智力水平非常优秀。(×)

4.当学习内容难度较大时,要取得最佳的学习效率,学习者的动机水平应该在中等水平上适当降低。(√)

5.道德情感有不同的种类,直觉的道德情感主要通过创设具体的道德情境加以培养。(√)

6.品德矫正策略之一是“过矫正”。(√)

7.认知心理学认为,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为5—9个组块。(√)

8.学习迁移的形式训练说认为,某种心理活动的形式或官能在一种学习中得到了训练,就能在另一种学习中发挥作用,这是迁移的实质。(√)

9.定势是由先前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他对问题解决或新知识的学习只会产生消极作用。(×)

10.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R.B.Cattell )的观点,流体智力模型随机体的衰老而减退,而晶体智力则随一个人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1.从活动的调节看,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表现为视觉控制的增强和动觉控制的减弱。(×)

2.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记忆实验所绘制出的“遗忘曲线”,也叫“保持曲线”,表明遗忘进程的基本趋势是“先快后慢”。(×)

3.成就动机倾向于避免失败者,在目标或任务确定是,往往会选择过易或过难的学习内容。(√)

4.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学习动机水平越强,学习效率越高。(×)

5.学校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针对学生已经发生的心理疾患而进行的教育。(×)

6.区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时间标志是30秒。(×)

7.人们在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多数人相符行为的现象叫从众,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现象。(×)

8.有人在场或多人一起学习或工作,既可以提高个人活动的效率,出现增质或增量,也可降低个人活动的效率,出现减质或减量。(√)

9.一般来说,智力水平高的人,创造力就高;而创造力水平低的人,智力水平也低。(×)

10.定势是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之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续的活动既可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能会有消极的干扰作用。(√)

1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越大,学习效率越高。(×)

2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针对一个人已经出现的心理疾患而进行的心理教育。(×)

3 最能解释考试时出现暂时遗忘现象的理论是“干扰说”。(√)

4 如果一个人的智商为98,则可以认为他的智力水平属中等。(√)

5 从活动的调节看,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表现为动觉控制的减弱和视觉控制的增强。(×)

6 有人在场或多人一起学习或工作,既可以提高个人活动的效率,出现增质或增量,也可以降低个人活动的效率,出现减质或减量。(√)

7 道德情感有不同的种类,直觉的道德情感主要通过文艺作品和先进人物的介绍加以培养。(×)

8 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叫能力。(×)9 有这样一列数字:100816449362516941,如果孤立地记忆,则有18个记忆单位,难度很大,但如将它们看成10,9,8,7,6,5,4,3,2,1的平方,则有10个有规律的记忆单位,提高了记忆的成效,这是利用了记忆编码中的组块化策略。(×)10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的观点,流体智力随机体的衰老而减退,而晶体智力则随一个

人年龄的增长而增长。(√)1、成就动机倾向于力求成功者,在目标或任务确定时,往往会选择难易适中的学习内容。(√)

2、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学习动机水平越强,学习效率越高。(×)

3、有人在场或多人一起学习或工作,既可以提高个人活动的效率,出现增质或增量,也可降低个人活动的效率,出现减质或减量。(√)

4、一般来说,智力水平高的人,创造力就高;而创造力水平低的人,智力水平也低。(×)

5、定势是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之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续的活动有消极的干扰作用,也可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6、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叫能力。(×)

7、有这样一列数字:100816449362516941,如果孤立地记忆,则有18个记忆单位,难度很大,但如将它们看成10,9,8,7,6,5,4,3,2,1的平方,则有10个有规律的记忆单位,提高了记忆的成效,这是利用了记忆编码中的组块化策略。(×)

8、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的观点,流体智力随机体的衰老而减退,而晶体智力则随一个人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9、最能解释考试时出现暂时遗忘现象的理论是“干扰说”。(√)

10、如果一个人的智商为100,则可以认为他的智力水平非常优秀。(×)

四、简答题

1.简述“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茨基将学生的发展水平区分为两种:学生目前已经达到的“现有发展水平”和经过教师教育、学生自身努力“可能的发展水平”,这种可能的发展水平,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

2.简述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主要教学措施。

(1)科学选择教学内容:把各门学科中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就是要使教材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3)改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①遵循从一般到个别、从整体到部分的“不断分化”原则;②遵循“综合贯通”原则,加强概念、原理、课题以及章节间的横向联系。

(4)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把学习策略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把握学习策略训练的有效方法,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学会如何学习,促进学习的迁移。

3.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心理因素。

(1)问题表征:表征是指问题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表征是问题解决的一个中心环节。问题表征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解决方案,它直接影响问题的解决。

(2)情绪状态:个体在怎样的情绪状态下解决问题,对活动效果有直接影响。一般来说,高度紧张和过度焦虑等消极情绪状态会抑制大学生的思维活动,阻碍问题解决,而适度的愉快高兴等积极情绪状态则为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提供良好的情绪背景。

(3)动机强度:动机强度并不总是与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效率成正相关。太低的动机强度自然不能调动个体问题解决的积极性,不利于充分活跃个体思维活动。但是过高的动机强度也会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反而抑制思维活动,降低解题成效。适中的动机强度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动机强度的适中点会随问题解决的难度而变化。一般来说,越是复杂的问题,其动机强度的适中点越是偏低些。

(4)定势作用:定势是由先前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在思维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易于以习用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定势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克服定势消极作用的办法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旦发现自己以习用的方式解决问题发生困难时,不要执意固守,而应退出旧思路,寻求新方法。

(5)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它方面可能有的功能。

(6)原型启发:是指在其它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能给人获得解决问题启发的事物叫做原型。

5.简述“民片效应”的基本内涵。

所谓“名片”,就是教师与学生双方一致的观点。教师在论述自己的观点之前,如能够先亮出这种“名片”,则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话不投机半句多”从反面证实了这种效应的存在。

6.简述性格的基本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主要是指人在对待社会、集体、他人、自己以及对待学习、工作方面等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2)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主要是指在感知、思维、想象等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人的情绪活动在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4)性格的意志特征。一个人在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水平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7.简述创造性(力)与智力的关系

(1)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任意;(4)高创造性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这表明,高智商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更重要的是,创造性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

8.简述自我认识的基本途径。

①通过认识他人和与他人进行比较来认识自我。②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中来认识和评价自我。③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④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结果来认识自我。⑤通过自我反省来认识自我。

9.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环境适应教育;(2)智力发展教育;(3)人际关系和谐教育;(4)健康恋爱观教育;(5)生涯发展规划教育

10.简述教师教学的三种水平。(简述教师成长的历程)

①关注生存阶段;②关注情境阶段;③关注学生阶段

11.简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矛盾。

(1)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2)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矛盾;(3)强烈的成才意识和知识经验不足的矛盾;(4)心理闭锁与寻求理解的矛盾;(5)群集友谊与争强好胜的矛盾;(6)性生理成熟与性心理成熟相对迟缓的矛盾。

12.简述学生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

(1)态度定势的形成;(2)道德观念的确立;(3)道德情感的培养;(4)道德信念的形成;(5)道德意志的锻炼;(6)道德行为的养成

13.简述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

(1)学习内容上的特点:①专业化程度高,职业定向强;②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③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2)学习方式上的特点:①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②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

③课堂学习与课外、校外学习相结合。

14. 简述学习与教学中的感知规律。

(1)强度律。感知对象必须达到一定的刺激强度,才能被人清晰地感知到,这条规律叫做强度律。

(2)差异律。感知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异越大,越容易被人们清晰地感知,这条规律叫做差异律。

(3)活动律。越是活动的事物,越容易被人们清晰地感知到,这条规律叫做活动律。

(4)组合律。越是在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的事物,越容易构成一个整体而被人们清晰地感知,这条规律叫做组合律。

(5)对比律。对比关系越突出的事物,人们越容易感知到两者之间的差异,这条规律叫对比律。

15.简述大学生认识自我的基本途径。

①通过认识他人和与他人进行比较来认识自我。②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中来认识和评价自我。③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④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结果来认识自我。⑤通过自我反省来认识自我。

16.简述“好感效应”的基本内涵。

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有好感,他们会更易接受教育者的观点,反之会拒绝教育者的观点。

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和道德修养,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威信,形成好感,同时注意与学生交心,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17.简述道德情感培养的主要途径。

道德感情是伴随道德观念反映人的内在需要的一种态度体验,是推动人产生道德行为或制止不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具有认识鉴别功能和动力调节功能。学校教育对学生进行道德感情培养时应考虑一下几个问题:

(1)通过具体的道德情境,培养直觉的道德情感

(2)通过文艺作品或先进人物培养想象的道德情感

(3)通过说理培养伦理的道德情感

18.简述加德纳“多元智力”的基本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H.Gardner)认为,人类有8种智力:①逻辑数理智力:是解答复杂数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思考的能力。许多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成就的人,这方面智力很好;②语言智力:这种智力水平高的人,擅长语言文学的学习与运用,善于准确表达内心思想感情;③身体——动觉智力:是与人的身体动作有关的智力。出色的运动员、舞蹈家,他们的身体——动觉智力发展水平高;④空间智力:是指从三维空间观察环境,在头脑中构成形象并使之变形的能力,这种智力与画家、雕刻家、建筑师的工作密切相关;⑤音乐智力:指感知、欣赏、表达、创造音调旋律的能力,这是音乐工作者最必须的能力;⑥洞悉人性善解人意的智力:是一种社会智力,这种智力好的人善解人意,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岗位对他们最适合;⑦自我内省的智力:是指善于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和行为动机并能加以表达的能力;⑧观察自然的智力:是指通过观察自然,进而了解自然规律的智力。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分析你所熟悉的一个人(请用化验室名)的性格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主要是指人在对待社会、集体、他人、自己以及对待学习、工作方面等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例如,有的人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有的人则看破红尘,得过且过,以消极的态度处世。有的人热爱集体,严于律己,宽厚待人;有的人则对集体、对他人漠不关心,为人刻薄势利。有的人工作勤奋、踏实,富有创造精神;有的人则办事马虎,敷衍了事,墨守成规。有的人谦虚谨慎,自尊自爱;有的人则狂妄自大,自由放任。因此,性格的态度特征不仅是最重要的部分,而且具有道德评价意义

(2)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主要是指在感知、思维、想象等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在感知方面,有的人属于主动感知型,不易受环境的干扰,主动根据目的、任务进行观察;有的人则属于被动感知型,易受暗示,易受环境干扰。在思维方面,有的人做事总是三思而后行,有的人则盲目冲动;有的人灵活细致,有的人则粗枝大叶。在想象方面,有的人想象主动、积极、现实,有的人想象被动、想入非非、脱离实际。

(3)性格的情绪特征。人的情绪活动在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例如,有的人情绪强烈且不易控制,有的人情绪强度微弱;有的人情绪比较稳定持久,有的人则喜怒无常;有的人精神饱满,无忧无虑,积极心境占主导地位,有的人则情绪低落,抑郁寡欢,消极心境占主导地位。

(4)性格的意志特征。一个人在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水平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例如,有的人行为的目的性强,对行动的意义有清晰的理解,有的人则行动盲目;有的人对行为的控制调节水平高,有的人的行为易受情境、情绪等因素的干扰;有的人办事果断,有的人处事优柔寡断;有的人做事持之以恒,有的人则见异思迁、虎头蛇尾。

2.请结合自己教学教育工作的经验和体会,阐明教师的人格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

(一)建立教师威信的必要性。教师的威信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的职业威信。这种威信,只要是教师,人人都有。二是教师的人格威信。这种威信并不是每个教师都具有。这种威信对教育的影响

与学生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每个教师都应该努力形成人格威信。教师的人格威信是由教师个人的资历、声望、才能与品德等人格因素决定的。从本质上讲,它是教师具有积极意义的人际关系的反映,它一经形成,将会对教育、教学成效产生巨大的作用。因此,形成和维护教师良好的威信,既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又是教师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二)教师威信对从事教育工作的启示。如果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不高,那么教师的要求与教诲,即使是正确的,也往往会成为“耳旁风”,学生听不进去,也不会认真执行,甚至还可能跟教师发生冲突。反之,教师的一切要求与教诲都会顺利的被学生接受,并努力去执行,甚至教师的缺点也可能得到学生的原谅。因此,每个教师都应该努力形成并维护和提高自己的威信。一方面,教师要形成自己的威信。教师都希望自己在学生的心目中有崇高的威信,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形成威信呢?第一,要具有高尚的思想、良好的品德;第二,要有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和教学艺术;第三,仪表端庄,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习惯;第四,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第五,要努力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另一方面,教师要维护和提高自己的威信。首先,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其次,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第三,教师要有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第四,教师要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2.试述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教育意义。

基本观点: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H.Gardner)认为,人类有8种智力:①逻辑数理智力:是解答复杂数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思考的能力。许多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成就的人,这方面智力很好;②语言智力:这种智力水平高的人,擅长语言文学的学习与运用,善于准确表达内心思想感情;③身体——动觉智力:是与人的身体动作有关的智力。出色的运动员、舞蹈家,他们的身体——动觉智力发展水平高;④空间智力:是指从三维空间观察环境,在头脑中构成形象并使之变形的能力,这种智力与画家、雕刻家、建筑师的工作密切相关;⑤音乐智力:指感知、欣赏、表达、创造音调旋律的能力,这是音乐工作者最必须的能力;⑥洞悉人性善解人意的智力:是一种社会智力,这种智力好的人善解人意,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岗位对他们最适合;⑦自我内省的智力:是指善于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和行为动机并能加以表达的能力;⑧观察自然的智力:是指通过观察自然,进而了解自然规律的智力。

教育意义:①过去人们所讲的智力,主要是指科技、学术性智力,而把社会性智力基本排除在外,似乎善于了解自己、理解他人,善于运动等都与智力无关。②该理论开阔了我们的思路,这种理论的应用有利于发现不同类型的人才,更好地培养各种人才。③作为教师应全面认识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因材施教,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工作中扬长避短。

2.以大学生“考研”为目标,用动机期望理论揭示大学生考研的不同动机强度。

弗鲁姆(1964 )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全面论述了期望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动机的激励水平取决于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为:M(激励力量)=V(效价)·E(期望值)

根据动机期望理论,大学生选择考研主要基于三个具体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大学生对自己考研能力的主观估计。如果大学生相信自己能够考研,则考研的动机就强烈;如果认为自己不可能考上研究生,则考研的动机就降低。

第二个因素是大学生对考研的期望。如果认为考研会带来某种好的结果,换句话说,如果大学生想象自己考研会带来自己渴望的结果,则考研的动机会就强烈。相反,路过大学生若认为考研不能带来自己所期望的结果,则考研的动机就不足。

第三个因素是大学生对考研的偏好。如果一个大学生真的渴求考研,则动机会很强烈。如果认为考研并不能找到好的工作甚至延缓就业的机会,那么考研对于他来说就不会成为一种激励力量。

总之,大学生考研的动机强度依赖于他们认为自己能否考上研究生,考上研究生能否带来预期效果,以及考上研究生是否有价值。如果大学生对这三个因素的估价都很高,考研的动机强度就可能高;如果他们对其中的某个因素不感兴趣,考研的动机强度就不强,甚至认为考研毫无意义。

1、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阐明良好人际关系建立和维护的基本途径。

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在建立人际关系过程中,先入为主而产生的良好第一印象,会以定势效应作用与主体,将有利于人际交往的进行。

(2)主动交往。人际交往的成功与人的主动性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在人际交往中多采用积极、主动的方式,以后的交往相对来说就会变得顺理成章。

(3)移情。移情是指人们情感的相互联系,包括相互理解、同情、共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等。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在情感上的联系,移情是沟通人们内心世界的情感纽带。(个人理解:站在别人角度上想问题)

如何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1)避免争论。

(2)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别人。可以变直接的批评、责怪和抱怨为间接地暗示和提醒,掌握“坏话好说”艺术。

(3)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当人际关系产生障碍时,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是明智之举。(4)学会批评。可借鉴卡内基的批评艺术:

○1批评从称赞和诚挚感谢入手;

○2批评前先提到自己的错误;

○3用暗示的方式提醒他人注意自己的错误;

○4领导者应以启发而不是命令来提醒别人的错误;

○5给别人保留面子。

2、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措施。

(1)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①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必须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要求、教学内容在实践中的意义以及它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②学生的学习目标要适中,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③学生的学习目标要清晰、具体、有可操作性;④要教育学生将时间、精力、资源等投入到为实现目标的学习之中。

(2)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首先,教师要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学习的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情境。第三,创设问题情境要求做到:问题要小而具体,问题要深而有趣,问题要有适当的难度,问题要富有启发性。第四,根据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就是要使学生进入一种“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

(3)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功感。首先,教学内容的难度要适中,应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否则,学生总是不能完成,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失败感;其次,教学内容的呈现应由难到易,以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第三,如果学生在学习某一内容上失败了,可让他们先学习基础的课程,使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方面获得成功感,然后再在学习新课程方面逐步体验到成功感;第四,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在遵循一定客观标准的前提下,要掌握评分的艺术。尤其是在第一、二次测验或考试中,千万不能给学生搞“下马威”。

(4)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大学生一般都有比较强的好胜心,一般都希望自己胜过别人。教师要利用这一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所谓妥善组织学习竞赛,既要看到竞赛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它的消极影响。因此,既不能简单的全盘肯定也不能简单的全盘否定。

(5)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合理进行奖惩。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要及时告诉他们,使他们及时知道自己哪些内容已经掌握了,哪些内容还没有掌握。以便进一步努力。教师对学习成绩好的、已经掌握了的要给予表扬、鼓励、肯定,否则给予批评。但是,奖惩要讲究艺术、科学、合理。一般而言,以奖为主,尽量不用或少用惩罚。

(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准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也要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哪怕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一般而言,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都是有利的。因为归因于努力,可使优等生不至于过分自傲,能继续努力,以便今后能继续成功;使差生不至于过于自卑,也能进一步努力,以争取今后成功。

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心理学>> (理论联系实际,调查研究) 第一章绪论 1、教育心理学 研究学校情景中学生的学与老师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高等教育心理学 研究高等学校学生的学与老师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3、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大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和高校老师的教学心理规律. 4、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page 6) 1.研究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2.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征,怎样开展教育 3.研究高等学校中,学与教的基本规律 4.研究大学生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5.重点研究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审美心理 6.大学生的心理卫生与教育 7.研究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具体开发 8.研究现代技术与个别化教学的问题 9.讨论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 10.有关教育心理学的其他方面的问题. 5、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原则: 1.客观性, 2.发展性, 3.理论联系实际, 4.教育性 6、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实践观察法-上课的时候看到学生表现有一些不积极的,有一些值得纠正的地方,如现在学生说,”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如果我们发现了学生不愿意上课或学习动机不明确,或上课积极性不高,这是我们观察到的. 问卷调查法-到底想干什么?想学什么?最后想成为什么人才?你现在需要的是什么学习方法和学习课程? 经验总结法-教师应该进行理论上的总结,经验的总结. 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统称为实验法)-做比较试验,不同的班,不同的学生,经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会呈现出一些基本规律.比如,有的班可以进行心理健康的辅导,心理素质的拓展,心理健康的教育,另一个班作为对比班,看两个班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推动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个案分析法-为什么学习动力不足,为什么人际交往不良,为什么就业压力大,有助于我们自身的学习与应用,有助于这门学科的发展. 7、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类个体心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开卷)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1.心理动力,心理倾向-为什么上大学,为什么学这个专业,这个专业社会需要是什么,他的兴趣是什么(专业兴趣,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是什么,等等 2.心理过程-每个人面对客观刺激,面对自己主观成长的需要,都会有必然的共同的过程,第一个是认知过程,第二个是通过认知而产生了情感,最后通过情感而推动了意志,产生意志行为 3.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的状态(兴奋,抑郁,低落,觉醒) 4.心理特征-第一,心理倾向;第二,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 8、精神分析心理学 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理论来自于治疗精神病临床经验,通过分析梦境和自由联想等各个手段,去发现病人潜在的东西,心理动机,使得精神压力得以缓解,从而达到治疗精神疾病,清除心理障碍的目的.精神病学派非常重视异常心理,非常行为的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当研究意识现象(有意识的做某些事情,比如树立理想,树立目标),还要研究无意识现象(为什么无意识的做出这样一个行为,这样一个动作).精神分析心理学是我们掌握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方面.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一)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习过程阶段的是()。D A.注意定向阶段; B.获得和保持阶段; C.练习和强化阶段; D.记录阶段 2、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促成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 B A.实现素质教育;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加强理论教学; D.注重实践教学 3、文化素质教育不是为了()。B A.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 B.强化专业教育; C.提高审美情趣; D.提高人文素养 4、关于如何改变人文教育的落后状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渗透人文教育; B.开设人文学科方面的课程; C.使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处于支配地位; D.在专业教育中补充人文教育的内容 5、主张根据社会需要来制定高校培养目标的是()。C A.个人本位论;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社会本位论; D.政治统帅论 6、“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的()。A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高校培养目标; D.教育工作原则 7、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人际关系、校风、学风、班风是一种()。B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核心课程; D.活动课程 8、教案常规项目的主体部分是()。D A.教学目的; B.重点难点; C.导入新课; D.讲授新课 9、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C A.郝钦斯; B.阿德勒; C.布鲁纳; D.贝格尔 10、主张课程内容应该围绕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来选择,以问题为中心设计核心课程的课程理论是()。B A.永恒主义课程观; B.改造主义课程观; C.科学主义课程观; D.结构主义课程观 11、教案编写的主体部分是()。C A.确定重点难点; B.选择教学方法; C.设计教学过程; D.教学反思 12、关于案例教学的优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D A.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B.扩大学生的实际知识; C.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D.利于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 13、在我国最早提倡“学分制”的是()。C A.蒋梦麟; B.竺可桢; C.蔡元培; D.胡适 14、关于课堂教学的优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C A.提高教学效率; B.增强教学的计划性; C.因材施教; D.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 15、学校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 B.上课; C.考试; D.毕业论文(设计) 16、非课程性教学环节是()。C A.课堂讲授; B.习题课; C.军事训练; D.实验课 17、高等院校立足本校、服务本校而对院校自身进行的研究属于()。B A.质的研究; B.院校研究; C.行动研究; D.叙事研究 18、最早确立并实践服务职能的是()。D A.柏林大学; B.哥廷根大学; C.哈勒大学; D.威斯康星大学 19、关于教学与科研的叙述,错误的是()。A A.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B.是"流"与“源”的关系; C.是教师的职责要求; D.是有机的统一体 20、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意义不包括()。C A.实现高校的价值回归; B.有利于引领社会反思; C.有利于教师潜心学术,为学术而学术; D.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广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真题(2015年第二期)

致同行: 本人参加了2015年广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第二期),为了更多的后来者可以更有效的通过广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考试,特整理了下述资料,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下面提到的2015年第二期岗前培训考试《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高等学校职业道德修养》真题是本人考试后根据回忆整理出来的,上面的答案是本人整理的,不是标准答案,仅供参考,有些没有答案,希望同行自己看书进行整理。除了选择题不记得外,其它题目内容是不会错的。 第一部分:2015年岗前培训(第二期)考试的四套真题2015年第二期岗前培训考试真题《高等教育学》(B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该部分内容考后记得不太清楚,在此省略。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30分) 1、通识教育 答:通识教育又称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是指高等教育中“非专业性教育”,最早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目的在于养成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强调完全摆脱功利和实用,注重陶冶情操和道德,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P20,P149】。 2、培养方案 答:培养方案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培养方案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学分总计)、课程设置及主要的教学形式和学时的分学期分配等内容。【P159】 3、高等教育大众化 答:高等教育大众化是马丁.特罗提出的一个概念,用来描述高等教育的一个发展阶段及其特征。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相统一的概念,它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入学人数/适龄入学人口)达到15-50%。这时,与精英教育相比,大众化高等教育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特点。【P255】 三、材料分析(每小题20分,共40分) 材料一:大致内容是:耶鲁大学等高校对于通识教育的看法。

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师岗前培训考试选择题库及答案

1以下哪一个不属于个体心理过程()。A. 认知过程B. 情绪过程C. 意志过程D. 注意过程 / D 2被称为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A. 弗洛伊德B. 詹姆士C. 冯特D. 马斯洛 / C 3心理学诞生于哪一年?()A. 1789B. 1879C. 1897D. 1978 / B 4构造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 意识结构B. 无意识C. 行为D. 自我实现 / A 5强调应该把人的心理当做一个整体来研究,并主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流派是()。A. 行为主义心理学B. 认知心理学C. 人本主义心理学D. 格式塔心理学 / D 6以下哪位心理学家1967年出版的《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A. 皮亚杰B. 奈塞尔C. 布鲁纳D. 奥苏泊尔 / B 7主张研究人的价值、潜能、自我实现的心理学流派是()。A. 行为主义心理学B. 认知心理学C. 人本主义心理学D. 格式塔心理学 / C 8被称为第三势力的心理学流派是()。A. 行为主义心理学B. 认知心理学C. 人本主义心理学D. 格式塔心理学 / C 9其研究路线可以用“刺激-反应”公式来表示的心理学流派是()。A. 行为主义心理学B. 认知心理学C. 人本主义心理学D. 格式塔心理学 / A 10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的流派是()。A. 认知心理学B. 精神分析心理学C. 人本主义心理学D. 格式塔心理学 / B 11研究人与机器的关系,目的在于达成人机合一理想状态的学科是()。A. 管理心理学B. 工程心理学C. 认知心理学D. 实验心理学 / B 12回答心理与行为“是什么”的心理学研究任务是()。A. 描述B. 解释C. 预测D. 控制 / A 13心理学研究中对一个特定的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和一种特定条件将被发现的可能性的陈述,属于()。A. 描述B. 解释C. 预测D. 控制 / C 14回答某种心理与行为为什么发生,其发生的原因和机制是什么。这一心理学研究的任务是()。A. 描述B. 解释C. 预测D. 控制 / B 15心理学研究的最高目标是()。A. 描述B. 解释C. 预测D. 控制 / D 16我国第一本自编的教育心理学是1924年出版的,作者是()。A. 廖世承B. 房宗岳C. 潘菽D. 邵瑞珍 / A 17高等教育心理学关注的重点内容是()。A. 大学生的学习心理B. 高校教师的教学心理C. 高等教育的教学规律D. 高校的学习环境 / A 18下面哪一个指标指的是一个测验在多大程度上测量了它所要测量的心理品质和属性?()A. 信度B. 效度C. 常模D. 标准化 / B 19一个测验的可靠性程度称为()。A. 效度B. 信度C. 常模D. 标准化 / B 20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了的问题(量表)施测于某一个体或群体来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是()。A. 实验法B. 调查法C. 测验法D. 观察法 / C 21通过控制条件来考察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A. 实验法B. 调查法C. 测验法D. 观察法 / A 22个体认知发展的最主要的方面是()。A. 注意力发展B. 观察力发展C. 记忆发展D. 思维发展 / D 23个体逐渐掌握社会规则、适应社会角色要求并做出恰当的社会行为的过程属于()。A. 认知发展B. 社会性发展C. 自我意识的发展D. 个性发展 / B 24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亲社会行为等内容都属于()。A. 认知发展B. 社会性发展C. 自我意识的发展D. 个性发展 / B 25以下哪位心理学家于1882年出版的《儿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科学发展心理学的诞生?()A. 奈塞尔B. 冯特C. 普莱尔D. 皮亚杰/ C 26埃里克森认为,成人早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A. 勤奋对自卑B. 亲密对孤独C. 主动对内疚D. 生殖对停滞/ B 27提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并将个体一生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认为每一个阶段都面临着一个独特的发展任务。这位心理学家是()。A. 弗洛伊德B. 皮亚杰C. 埃里克森D. 维果斯基 / C 28弗洛伊德认为,按照现实原则行动的人格成分是()。A. 伊底B. 自我C. 超我D. 本我/B 29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代表社会的伦理道德,按照至善原则行事的是()。A. 伊底B. 自我C. 超我D. 本我/ C 30个体调整已有的认知图式以适应新信息,这个过程称为()。A. 同化B. 顺应C. 平衡D. 守恒/ B 31个体将新的信息整合进已有的知识系统或认知图式中去,这个过程称为()。A. 同化B. 顺应C. 平衡D.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岗前培训试卷

2010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 《教育法通论》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下列哪种不是我国现行的对学生的处分种 类?() A扣缴毕业证书 B 记过 C 留校察看 D 开除学籍 2.一名学生进入高等学校以后,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完所有的课程,其他课程都合 格,只有毕业论文答辩不合格。对于该学生,学校应当采取哪种做法? A 不发任何学业证书 B 颁发结业证书 C 颁发肄业证书 D 颁发毕业证书 3.下列哪种权利救济方式属于我国法律规定的教育权法律救济方式?() A 教师和学生申诉 B 权利诉讼 C 司法调解 D 集体上访 4. 下列不是我国教育行政诉讼管辖形式的一种。 A 选择管辖 B 级别管辖 C 移动管辖 D 指定管辖 5. 按照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不属于职业培训形式的是() A 学徒培训 B 转岗培训 C 适岗培训 D 待岗培训 6. 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是() A 与公办教育相比、属于从属地位B与公办教育具有平等法律地位 C 公办教育属于行政部门、民办教育属于企业单位 D 目前还不能确定 7. 我国现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从年开始的。 A 1961 B 1976 C 1989 D 1995 8.按照我国教育申述制度的规定,下列不是我国教育申述的管辖形式。() A 选择管辖 B 级别管辖 C 隶属管辖 D 移送管辖 9. 根据衣物教育法,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最恰当的表述是一种() A 强制国家教育 B 强制基础教育 C 强制国民教育 D 强制免费教育 10. 下列哪一个程序属于行政复议程序的一种? A 复核 B 裁判 C 备案 D 受理 二、名词解释 1.法律责任 2.教师申诉制度 3.教育法治化 4.教育法律救济、 5.学业证书 三、简答题 1.简述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权利。 2.简述我国教育申诉制度及其基本特点。 3.简述我国行政复议的管辖及其方式。 4.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基本原则。 5.简述建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 试述行政诉讼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 五、案例题

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试卷及参考答案

2002年江苏省高校、中专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卷(A)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D ) A.教师教学 B.教师教育 C.学生学习 D.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 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著名代表是( C ) A.弗洛伊德 B.布鲁纳 C.马斯洛 D.布卢姆 3.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C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动机律 4.发现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D ) A.苛勒 B.加涅 C.奥苏伯尔 D.布鲁纳 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刚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被称( B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想象直观 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A ) A.变式 B.比较 C.概括 D.抽象 7.某学生具有外向、直爽、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急躁容易冲动等特点。据此,可以初步判定该生的气质类型属( A ) A.胆汁质 B.粘液质 C.抑郁质 D.多血质 8.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叫( C )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习惯 9.主张学生的学习不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是在学习者原由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新的知识意义的过程,这种学习理论所属学派为( C )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建构主义 D.认知派 10.个体由于群体的舆论压力,在认知和行动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多数人一样的现象称( B ) A.凝聚性 B.从众 C.社会助长作用 D.士气 l1.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一般表现为( D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无相关 D.动机强度适中,学习效率最高 12.群体中占优势的言论与意见称为( B ) A.规范 B.舆论 C.群体气氛 D.凝聚性 13.心理学中首创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A )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14.有这样一列数字:149162536496481100,如果孤立地记忆,则有18个记忆单位,难度很大,但如将它们看成1,2,3,4,5,6,7,8,9,10的平方,则有10个有规律的记忆单位,提高了记忆的成效,这是利用了记忆编码中的哪种策略( D )

2021年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竞赛考试题库50题及答案(三)

2021年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竞赛考试题库50题及答案(三) 1 根据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论,处于前习俗水平的儿童的年龄是()0-9岁 9-15岁 16-28岁 28岁以上 2 根据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论,儿童只是关心自己,表现出利己主义倾向的阶段是() 前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 后习俗水平 普遍伦理水平 3 根据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论,儿童的品德发展的服从与惩罚定向也称为() 利己主义阶段 权威主义阶段

规则主义阶段 契约主义阶段 4 根据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论,处于利己主义定向的儿童的道德判断依据是能否满足() 社会规范 成人的要求 自己的需要 公平的标准 5 根据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论,儿童的品德发展的服从与惩罚定向也称为() 利己主义阶段 权威主义阶段 道德绝对主义阶段 道德相对主义阶段 6 根据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论,处于维护权威与社会秩序定向阶段的孩子认为重要的是遵守() 成人的意愿 自己的意愿 社会角色要求

法律和社会习俗 7 根据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论,认为社会的要求胜过个人要求的儿童处于() 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 利己主义定向阶段 普遍伦理原则 法律与秩序定向阶段 8 根据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论,儿童以普通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评价基本原则的阶段是() 前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 后习俗水平 客观化水平 9 根据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论,在判断是非善恶时,认为只有兼顾他人权力与福利的行为才是道德的个体处于() 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 普遍伦理原则阶段 法律与秩序定向阶段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10 根据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论,认为在判断是非善恶时不仅要与既存的道德标准一致,而且要和普通的道德原则、自己的良心保持一致的个体处于() 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 普遍伦理原则阶段 法律与秩序定向阶段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11 班杜拉认为,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学习过程是()发现学习 探究式学习 观察学习 接受学习 12 观察学习发生的前提条件是() 注意 保持 复现 动机 13 一个人把观察被观察对象获得的榜样行为付诸行动指的是观察学习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题库(附答案)

目录 大学心理学 (1) 高等教育法规 (226) 教师伦理学 (483) 高等教育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大学心理学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法发展来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A A.个案研究法; B.观察法; C.定性研究法; D.定量研究法 2、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统称为()过程。B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性 3、心理学是一门研究( )的学科。D A.社会对心理制约; B.心理现象产生机制; C.心理的发生、发展; D.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4、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 )。B A.情绪; B.情感; C.心境; D应激 5、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性访谈、参与型与非参与型观察、个案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方法是()。C A.个案研究法; B.观察法; C.定性研究法; D.定量研究法

6、某大学生既想自主创业,但同时又不想耽误学习,这属于动机冲突中的()。B A.趋避冲突; B.双趋冲突; C.双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7、以下叙述正确的是()。D A.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B.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C.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是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 D.人的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8、不少大学生恋爱态度呈现轻率化的现象表现为()。A A.?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 B.?爱人只有一个,情人可以多个?; C.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 D.?儿女情长,英雄气短?9、大学生情绪情感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A A.具有两面性; B.具有稳定性; C.具有外显性; D.具有境遇性 10、属于人的心理发展特点的是()。B A.集中性与分散性; B.连续性与阶段性; C.平衡性与差异性;D.方向性与可逆性 11、学校教育中通常采用的()措施体现了外部动机的理论。C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奖惩; D.间接强化 12、( )指的是个人按自定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之后,在心理上对自

2013高校教师岗前培训20套心理学心理学多选题

3、促进大学生认知发展的教育对策是()。 A.加强多边协作,形成大学生认知促进的 B.加强大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 合力; C.加强大学生的主体教育;D.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5、布鲁纳认为,个体认知表征的方式随年龄而发展,并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BCD A.认知表征阶段; B.动作表征阶段; C.形象表征阶段; D.符号表征阶段 8、印象管理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什么?()BD A.外表; B.社会身份; C.自信; D.自我观念 9、大学生恋爱的现状是()。 A.恋爱比例大,公开而主动性强; B.恋爱周期缩短,频率增快; C.恋爱动机多样化; D.恋爱悲剧增多 11、大学生的品德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原则有发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适度性原则、前瞻性原则、()。abcd A.制度性原则; B.务实及可行性原则; C.稳定性及适应性原则; D.底线原则 12、大学生品德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包括()。cd A.构建意义; B.构建程序; C.构建原则; D.构建的具体指标 14、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 A.新生适应教育; B.学习心理健康; C.情绪管理; D.自我意识心理健康教育 17、需要层次理论包括()。AD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 A.生理需要; B.物质需要; C.精神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18、促进大学教师教育能力发展的途径有()。abcd A.观摩与分析; B.掌握学习理论; C.教学决策训练; D.把握学生心理

19、大学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是通过下列哪几个方面实现的?()ad A.心理满足与激励; B.物质奖励与激励; C.精神嘉奖与激励; D.行为强化与激励 1、下列心理过程中属于认知过程的是()。ABCD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3、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有()。abc A.遗传素质;B.学习; C.社会生活环境与教育;D.自我反思 7、意义学习的特点是()。abc A.揭示知识的意义,并使之成为自己知识结 B.学习过程就是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的过程;构中的一部分; C.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实质性和非人为 D.学习的内容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的联系; 14、特质因素学派协助青少年进行职业选择的策略是()。bc A.职业生涯的决定; B.帮助学生自我了解; C.获取有关工作的知识; D.整合有关自我和职业的知识 17、教师反思的成分包括()。ab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教师的陈述; D.批判成分 18、大学教师的职业角色包括()。abcd A.心理辅导者; B.社会服务者; C.学生领导者;? D.学术研究者 19、优化大学校园的心理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abc A.建设富有育人寓意的校园物质环境; B.倡导崇尚学术,重视教学的价值取向; C.建设关爱学生的生活学习的师生关系; D.倡导优化配置学校资源 19、可以通过以下哪几个方面来提升校园文化的整体品位?()AB C A.美化校园物质环境; B.倡导正确办学理念;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完整版)

为使自己不断提高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增强知识更新能力和研训能力,从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我制定了个人校本培训计划,具体如下: 1、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1) 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 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习,学习他人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2、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 要坚持用脑子工作,力争做到反思昨天——在反思中扬长;审视今天——在审视中甄别;前瞻明天——在前瞻中创新。时刻把工作与思考相结合,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乐于动笔,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1) 认真阅读每月的《教学月刊》专刊,及时积累第一手资料。 (2) 通过有计划撰写论文,把自己的专题研究从实践层面提升至理论层面。 4、加强师德师风的学习 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关于师德师风方面的文件,学习有关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等知识,切实提高自身师德师风。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不断与同事交流讨论,切实从思想上对师德师风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对校本培训的意义和目的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5、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作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相当重要。我将不断发挥个人优势,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教材的研磨上和专业的发展规划上,紧紧围绕学校的“课堂教学研究”这个主题,上优质有效课,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1)认真学习领会新课标,掌握自己所学和所教学科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2)继续探索生活化,情境化的创设方法,掌握生活化,实际化的课堂教学风格。 (3)具备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 (4)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下,能独立制作电子教案和一系列教学课件。 总之,在校本培训中,我将会努力学习参与,使自己能力尽快适应学校工作,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最新大学教师岗位培训考试题库-大学心理学(含答案)AKL

最新大学教师岗位培训考试题库-大学心理学(含 答 案) 一、单选题 1.外表并不吸引人的女大学生尽力扩充自己的知识,成绩优异,以获得她在外部特征上所 不能得到的别人的器重和赞赏。这是哪种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D A.投射作用; B.否定作用; C.升华作用; D.补偿作用 2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大学品德教育实践中应注重()。D A.自我熏陶;B道德灌输;C制度约束;D.榜样作用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用在教师身上,可以反映教师的职业具有的一个特征是()。C A.复杂性;B独立性;C示范性;D长效性 4 .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倾向,又被称为()。B A.首因效应;B光环效应;C近因效应;D.刻板效应 5 .下列心理学家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是()。B A.弗洛伊德; B.罗杰斯; C.魏特海默; D.斯金纳 6.流行于80 年代,并在我国90 年代引起教育界极大关注,被认为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 命”的学习理论是()。D A.意义学习理论; B.发现学习理论;C行为主义学习理论;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7.属于人的心理发展特点的是()。B A.集中性与分散性; B.连续性与阶段性; C.平衡性与差异性; D.方向性与可逆性 8.下列属于校园文化的内核与灵魂的是()。D A.校园物质文化; B.校园行为文化;C校园制度文化;D.校园精神文化 9.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大学品德教育实践中应注重()。D A.自我熏陶;B道德灌输;C制度约束;D.榜样作用 10.心理健康教育的灵魂和根基是()。B A.全体性;B科学性;C主体性;D发展性

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训作业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岗前培 训作业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高等教育心理学》 交通工程学院 1.结合自身大学经历和工作经历,谈谈当前大学生主要心理表现,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 答:根据时代特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变现在:1)学习上缺乏动机、心理疲劳、过度学习焦虑、重度考试焦虑;2)人际关系上表现为嫉妒、自卑、自负、害羞;3)对于目前的网络缺乏抵抗力,出现网络过度依赖,缺乏真实感知;4)在恋爱和性的问题上缺乏合理的认识;5)就业问题方面表现在期望值过高造成与现实脱节而丧失信心;“利己心理”严重缺乏大于社会,对工作的责任感;“自卑自负心理”导致对自身潜能优势缺乏了解怯于参与就业竞争。基于以上大学生的共性问题,表现在心理上为恐惧、焦虑、强迫、抑郁、情感危机。 大学生以上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

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 1)客观方面: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大学学习的是专业知识,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2)主观方面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2011年9月我有幸参加了湖南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组织的教师岗前培训,学习内容丰富,授课的老师都是各大高校学院资深教授,他们都好不吝啬地展示出自己优秀的成果,令我们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启发,通过学习深刻的感受到他们的知识和人格的魅力。 一、高等教育学的学习认识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我深刻地认识到: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了教师工作的重要性,传道授业的老师,解惑的学者。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要时时为学生着想,就像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关怀。第五,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对教育心理学的认识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学习教育心理学的首要任务在于揭示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形成道德品质、培养自我意识、协调人际关系的心理规律,揭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心理发展与教育情境的依存关系,从而使教育工作建立在心理科学的基础上,提高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帮助我们青年教师尽快熟悉和适应高校的教育工作,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以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全面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自觉进行教学改革。只有运用符合科学规律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北京市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第期复习材料开卷考试部分闭卷真题

岗前培训70期学员最新核对整理版本 第一章绪论(2-4讲) 1 2 3 4 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2.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教育 3.“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4.大学生品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5.大学生身心健康与审美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6.大学生的心理卫生与教育 7.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智力开发及测量 8.现代教育技术与个别化教学 9.大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 10.有关教育心理学的其他问题 5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合实际原则、教育性原则 6 1.观察法 2.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 3.问卷调查法 4.个案分析法 7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发生、发展、变化的科学 人类个体心理主要包括 1、心理动力: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世界观等,也可称为个性心理倾向 2、心理过程:认识、情感、意志 3、心理状态:抑制、觉醒、振奋、疲惫、应激 4、心理特征:稳定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也可称为个性心理特征 8 精神分析心理学派: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它的理论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它通过分析梦境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现病人潜在的动机,使精神压力得以缓解,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精神分析学派非常重视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当研究无意识现象,是我们掌握心理学的重要方面。) 9P2~3一个完整教学过程包括6环节: 1、明确教学目的n激发学习动机n树立行为目标n掌握学习内容 2、分析任务n知识的准备n能力的要求n实现的步骤 3、确定学生原有水平n心理发展水平n知识能力水平n个体差异n需求差异n动机强弱 4、设计课程n合适的教材n适当的教法n理论讲授n实践环节n课外练习n考试要求 5、教学n学生的学习n老师的教学n教学互动n教学相长 6、评价n心理学提供测量工具n心理学提供测量常模n心理学提供评价方法 心理学在教学中作用: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学习总结.doc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学习总结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学习总结(一) 今年我参加了川师大教师岗前培训班,通过短短一个月的紧张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大开眼界,没想到给我们上课的老师里面有那么多的全国知名的专家和教授。老师们那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讲授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有的老师讲的特别精彩,他们深入浅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授课方法给我们学员留些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天气很炎热,但是大家都非常认真,这次所讲授的内容可以说是他们多年从教经验的心血结晶,这些宝贵的经验对我们这些教师如同指路的明灯,给我们指明了教书育人的方向。 首先通过培训使我们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老师们谈到了当代教师肩负重任,角色特别这使我感到我们身上的责任重大,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主要是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的"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所以老师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成效更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老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要融洽,亲和力大到知心朋友一样。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

通过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使我们懂得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及时给予帮助和排解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老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师德。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先决条件就是要热爱教学工作,要充分认识到教学工作的伟大和重要,具备良好的师德以我的理解应该表现在对业务的认真钻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待学生生活上要关心,学业上要严格要求,要作到"严而不畏,敬而不远"。青年教师在师德建设上应该时刻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 作好教学工作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1. 认真作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第一步要写好教案,这里面要注意要对教学对象定位,是给什么样的人讲课,不同的授课对象要有不同的层次和深度。同时要尽量多的占有素材,写教案时要备有多种教材,教案不是教材的翻版,每一个概念和公式要从多种教科书中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法,研究利用何种讲法学生更明白,理解得更透彻。教案不能多年一贯制,要认识到即使是讲同一门课,每次重复对教师来说都是专业知识、学业上的挑战,力求每次教学对知识要有更深入的认识,内容上则应该不断地追求更新、更前沿,以这样的态度写好每一次的教案都是对自己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和提高,不仅是对教学工作对于科研工作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其次,在写好教案的同时,每堂课之前还要做好上课的准备,比如对第二天要讲的内容,要预先对内容进行安排,列出提纲。

2018年江苏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心理学》(选择题及答案)

1.绪论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是() 。 A、《学记》 B 、《论语》 C 、《大教学论》 D 、《普通教育学》标准答案:A 2. 个性心理特征不包括() 。 A、能力 B 、气质 C 、性格 D 、情感 标准答案:D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3. 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心理动力 B 、心理过程 C 、心理状态 D 、心理特征 标准答案:A,B,C,D 2-1 认识认知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1. 对大学生感知觉特征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 A、自我中心意识到达顶峰 B 、感知的目的性更加明确 C、感知的精确性趋于完善 D 、逻辑性直觉水平不断提高 标准答案:A 2.()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A、记忆 B 、认知 C 、感知 D 、思维 标准答案:D 3. 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重要特征是() 。(33.34 分 ) A、可逆性 B 、灵活性 C 、补偿性 D 、发散性 标准答案:A 2-2 我的黄金时代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1. 大学生人际交往风格的不同,主要体现不包括的是() A、价值观不同 B 、心理需求不同 C、情绪稳定性不同 D 、生活习惯和修养不同 标准答案:C 2. 下列不属于大学生交往目的单纯的因素是() A、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相对比较简单 B 、思想单纯 C、大学生之间无地位高低之别 D 、大学生的交往意识较差

标准答案:D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2.大学生在人际方面的主要特点有() 。 A、交往动机的迫切性 B 、交往内容的多样性 C、交往目的的单纯性 D 、交往心理的差异性 标准答案:A,B,C,D 2-3 大学生活的一天 一、单选(共3道试题,共100分) 4.对大学生思维的主要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形式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 B 、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不断成熟 C、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发展 D 、创造性思维占据主导地位 标准答案:D 5.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根据个体认知的发展水平,把个体认知的发展区分为四个阶段,其 中2~7 岁是() 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标准答案:B 6.根据个体认知的发展水平,对于具体运算阶段描述正确的是() 。 A、没有守恒概念 B 、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C、可以进行简单的抽象思维 D 、理解原则和规则,并尝试改变 标准答案:C 3-1 一个越来越响亮的称谓 一、单选(共2道试题,共60分) 4.张老师每次跟别人说起自己的职业,都会充满自豪感。这说明张老师处于() 。 A、教师角色认知阶段 B 、教师角色认同阶段 C、教师角色信念阶段 D 、教师角色内化阶段 标准答案:C 5.() 是高校教师的立身之本。 A、崇高的职业道德 B 、渊博的专业知识 C、先进的教育理念 D 、特色的教学能力 标准答案:B 二、多选(共1道试题,共40分) 6.在现代教育中,教师扮演的主要角色包括() 。 A、知识的传授者 B 、学生道德发展的向导 C、知识学习的促进者 D 、学生问题解决的顾问

湖南省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讲解学习

高等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整理 2015 一、p5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答: 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 2、高等学校学习心理研究。 3、高校德育、自我意识及群体心理等方面的研究。 4、高校教师心理与教学心理研究。 二、P89简述学习策略的主要构成。 答:学习策略(又称策略性知识、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部分。 (一)认知策略(加工信息的方法技术,助于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复述策略(如画线)、精细加工策略(如做笔记、记忆术)、组织策略(如列提纲、利用图形表格) (二)元认知策略(是对认知的认知策略,适用于思维过程):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社会资源利用策略。 三、简述教师成长的主要阶段。

答:新教师逐渐成长为一个比较成熟的教师,需要经历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中间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2分) 这是教师成长的第一个阶段,这时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2)关注情境阶段(2分) 当教师感到自己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站稳了脚跟时,便开始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1分) 当教师顺利地适应了前两个阶段后,将进入第三个阶段,即关注学生阶段。这时教师会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年龄和发展水平的儿童有着不同的社会与情感需求,因此教师应该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个体选择适当的教学材料和方式。 四、p45论述: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自我。答: 1、积极悦纳自我:无条件接受自己的一切;喜欢自己、肯定自己。 2、理智对待自我:用发展眼光分析自我,理智看待长短处,冷静对待得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