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

生产力的进步,经济联系的加强, 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
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开始出现) (进一步拓展) (基本形成)
2、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殖民扩张加快,世界被瓜分。 3、影响:
①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②造成了亚非拉国家长期的贫困落后 ③客观上促使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加强了各地区的 经济联系,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
(3)化学工业的发展
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
塑料、染料、药品、人造纤维 等化学合成材料开始投入生产和使用 石油化工的产生
(4)传统工业的进步
制造业
建筑业
木材、铁
钢材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请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科技含量不高 2、侧重于轻工业领域 3、英国独占鳌头,一花独放 4、工业革命后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4、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 是
A.发展进程从一国到多国 B.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C.促进了重工业部门的大发展 D.科学家和工程师起主导作用
5、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 特点是 ①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 ②科技含量 大为提高 ③推动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④确立了 资本主义的世界的统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与欧美相比,日本工业革命不同之处在于:
D.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
12、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哪些部门的产生和发展 A.煤炭开采业和石油开采业 B.石油开采业和机器制造业 C.机器制造业和石油化工业 D.石油开采业和石油化工业 13、19世纪晚期,生产和资本集中程度最高的 国家是 ①英国 ②美国 ③法国 ④德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PPT

主题三 世界市场的发展
2.表现: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洲、 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2)资本主义国家在输出商品、掠夺原材料的同时,直接向殖民地或 半殖民地输出资本; (3)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
主题二 垄断组织的出现
3.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形成了垄断组织。 (1)原因: ①重化工业生产规模都很大,资本需求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 ②为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资产阶级着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调整生产组织形式。 (2)表现: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资产阶级一贯 倡导的自由竞争原则,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垄断组 织。
引起生产力领域的变化
第二次工业 革命的影响
促使工业生产结构变化
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的重大变革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19世纪后半期,许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各 种新发明、新技术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这 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 ( B ) A.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B.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C.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D.科技革命同时在几个国家进行
2.两次工业革命对一些后进国家来说是交叉进行的, 这对它们来说( C ) A.为其向帝国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B.为实现传统工业改造创造了条件 C.为其短期内实现跳跃式发展提供了机会 D.为实现社会变革奠定了物质基础
3.19世纪最后30年里,股份公司得到广泛发展,这一 “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 ( A ) A.新兴工业扩大规模的要求 B.垄断资产阶级榨取超额利润的要求 C.帝国主义进行扩张的要求 D.后起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要求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精品课件4: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市场条件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不断刺 (直接原因) 激工业发展。 资本条件 疯狂的殖民掠夺以及西方各国通过对本国的
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本。 技术条件 自然科学突破性进展并迅速转化为技术 劳动力条件 自由劳动力增长,工人素质提高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电的广泛使用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不同点:
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项目 时间 显著标志 发明者 起始部门 科技含量 起源国家
生产组织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19世纪中
蒸汽机的使用 技师和工人 棉纺织业(轻工业) 科学未与技术真正结合
英国 工厂取代工场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60、70—20世纪初
电力的广泛应用 科学家、工程师
重工业 科学指导,与生产紧密结合
垄断组织
垄断组织的出现
含义:大企业间为控制生产与市场以获取更大利润而 结成的经济联合体。这种控制是通过订立各种协议规 定价格、划分市场、分配产量来实现的。
原因
①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 ②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直接原因) ③企业竞争求生存的需要
方式:兼并或相互联合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形成的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最早出现垄断组织的部门(新兴工业):
垄断组织的形成过程
根本原因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第 二 次 工 业 革 命 的 推 动
生
产企
社业
会间
化 趋
竞 争
势加
加剧
强
生 产 和 资 本 的 高 度 集 中
(
19
垄
断
到一定
组 织
程度 产
生
垄 断世 资纪 本末 主 义世 产纪
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本。 技术条件 自然科学突破性进展并迅速转化为技术 劳动力条件 自由劳动力增长,工人素质提高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电的广泛使用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不同点:
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项目 时间 显著标志 发明者 起始部门 科技含量 起源国家
生产组织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19世纪中
蒸汽机的使用 技师和工人 棉纺织业(轻工业) 科学未与技术真正结合
英国 工厂取代工场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60、70—20世纪初
电力的广泛应用 科学家、工程师
重工业 科学指导,与生产紧密结合
垄断组织
垄断组织的出现
含义:大企业间为控制生产与市场以获取更大利润而 结成的经济联合体。这种控制是通过订立各种协议规 定价格、划分市场、分配产量来实现的。
原因
①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 ②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直接原因) ③企业竞争求生存的需要
方式:兼并或相互联合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形成的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最早出现垄断组织的部门(新兴工业):
垄断组织的形成过程
根本原因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第 二 次 工 业 革 命 的 推 动
生
产企
社业
会间
化 趋
竞 争
势加
加剧
强
生 产 和 资 本 的 高 度 集 中
(
19
垄
断
到一定
组 织
程度 产
生
垄 断世 资纪 本末 主 义世 产纪
历史: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2 课件(人教版必修2)

e-B第us二ine单ss元구현资단本계主_F义ulf世ill 界De市ma场nd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第三次科技革命 •经济全球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殖民扩张 •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新航路开辟 •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条件
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
……
……
概 国家
英国 “一枝独秀”
多元化“全面开花”
况 产标业志部勤门工科作学,主蒸要汽过当集机去它中“在是蒸走轻汽躲到工时在前业代部”经面门验传技递术而主电要的且“集隐高电中气在蔽举时重角火代工落”炬业部辛的门
影 组特织点形时式候,科科学学与时工技厂代术制未就结可合以说已经科—学开垄与—始断技W了组术.织。丹紧皮密结尔合
。
丰富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传统工业的进步
右图所示建筑享誉全球,据史料记载是为了展示“钢铁时代”的 辉煌,你认为这座建筑应建于何时:
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 D.“二战”时期
1889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英国铁产量
4、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
材料四:“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
倍左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生产的粮
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
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历史.
必修2》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第36页内容并结合 材料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怎样推动世界市 场最终形成的?注意答案要点化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 •经济全球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殖民扩张 •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新航路开辟 •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条件
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
……
……
概 国家
英国 “一枝独秀”
多元化“全面开花”
况 产标业志部勤门工科作学,主蒸要汽过当集机去它中“在是蒸走轻汽躲到工时在前业代部”经面门验传技递术而主电要的且“集隐高电中气在蔽举时重角火代工落”炬业部辛的门
影 组特织点形时式候,科科学学与时工技厂代术制未就结可合以说已经科—学开垄与—始断技W了组术.织。丹紧皮密结尔合
。
丰富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传统工业的进步
右图所示建筑享誉全球,据史料记载是为了展示“钢铁时代”的 辉煌,你认为这座建筑应建于何时:
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C.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 D.“二战”时期
1889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英国铁产量
4、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
材料四:“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
倍左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生产的粮
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
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历史.
必修2》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第36页内容并结合 材料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怎样推动世界市 场最终形成的?注意答案要点化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高一历史必修二课件: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无线电报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煤气内燃机 汽油内燃机 柴油内燃机
奔驰牌汽车
福 特 制 造 的 汽 车
莱特兄弟和他们制作的飞机
3、化学工业的发展
从石油和煤中, 能提炼出多种化 学物质,制成染 料、药品、炸药
80年代从煤炭中提取氨、苯等化学产品 料、人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和使用
塑
4、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18世纪时,人类的生活方式实质上与古代的埃及 人和美索不达米亚人的生活方式相同。人类仍在用同样 的材料建造房屋,用同样的牲畜驮运自己和行李,用同 样的帆和桨推动船,用同样的纺织品制作衣服,用同样 的蜡烛和火炬照明。然而今天,金属补充了石块和木头; 铁路、汽车和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大量合成纤 维织物与传统的棉布、毛织品和亚麻织物竞争;电使蜡 烛黯然失色,并已成为只要按一下开关,便可做大量功 的动力之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次工业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 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 1911年的某天,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 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同时,他也可 结论: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 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 世界经济联系,促进了世界一体化 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他可以利 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 何国家。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 方式:通讯手段、交通工具进步;资本扩 20世纪初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 张;殖民侵略 有哪些?
这是一张作于 巴黎一次展览 会上的速描。 从小孩到老太 太都在排队听 爱迪生新发明 的留声机。
爱迪生发明的炭丝灯
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 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 尼发明无线电报
横 越 大 西 洋 的 电 缆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 严酷的纪律不应当用在与功课或文学练习有关曲事情上面,只能逢到道德问题感受危险的时候才施用。——夸美纽斯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没有所谓失败,除非你不再尝试。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不悲伤,定会快乐。不犹豫,定会坚持。 大器不必晚成,趁着年轻,努力让自己的才能创造最大的价值。 每件事最后都会是好事。如果不是好事,说明还没到最后。 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它只是让人们的脚放上一段时间,以便让别一只脚能够再往上登。 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我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 在茫茫沙漠,唯有前时进的脚步才是希望的象征。 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单击输入您的。 严酷的纪律不应当用在与功课或文学练习有关曲事情上面,只能逢到道德问题感受危险的时候才施用。——夸美纽斯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没有所谓失败,除非你不再尝试。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不悲伤,定会快乐。不犹豫,定会坚持。 大器不必晚成,趁着年轻,努力让自己的才能创造最大的价值。 每件事最后都会是好事。如果不是好事,说明还没到最后。 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它只是让人们的脚放上一段时间,以便让别一只脚能够再往上登。 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我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 在茫茫沙漠,唯有前时进的脚步才是希望的象征。 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ppt

6、影响:
(1)生产力领域:新发明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诞生了 一系列新兴工业,也推动了传统工业部门的巨大进步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2”)产;业结构:重工业取代轻工业,成为支柱产业,第 二产业人口增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工业现代化;
(3)生产关系和生产组织方式:产生垄断组织,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电灯、发电机、电动机、电车、
电话、电报、电影
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发电机
1866年,德国人西门 子制成发电机;
19C70S实际可用的发 电机问世,同一时期 电动机被发明出来.
爱迪生发明的炭丝灯
爱迪生(Edison)主要发明: 投票计数器、 普用印刷机、 改良打字机、 留声机、 白炽灯、 第一所中央发电厂、 活动电影机、 大型碎石机、 世界上第一座电影“摄影棚”、 传真电报、 有声电影机、 鱼雷机械装置、 喷火器、 水底潜望镜等。
社会关系
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形 成;英国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最终确立。
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 生垄断组织;资本主义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国际格局
东方从属于西方 的格局。
东西方的经济联系更加 密切,但东西方差距进 一步拉大。
【情景模拟】
• 在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垄断组织问题时, 同学们对于“大鱼吃小鱼”产生垄断组织 这一问题的理解上存在不同意见,有人认 为大的垄断组织控制了市场,就不存在竞 争了,因此认为“垄断排斥竞争”;而另 外一些同学则认为垄断组织虽然控制了市 场,但是垄断不排斥竞争,相反,垄断使 竞争更加激烈。
什么是“第二 次工业革命”?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 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 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整版课件

历史因素:新航路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后果:
①国际贸易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明显,西方资本主
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②列强加强了对殖民地掠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③客观上促使殖民地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生产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生产结构:规模扩大,轻重工业比率变化 生产关系:垄断组织形成 国际关系:世界市场形成
化学工业
传统工业
新型通讯
1885年卡尔•本茨第一辆以汽油为动力的汽车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的飞行者 1 号试飞成功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领域
重大成就
电力应用
①发电机,电动机,发电厂的出现 ②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出现
内燃机
①内燃机、柴油机的诞生 ②发明汽车、飞机;内燃机车、远洋轮船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技术 来源于实践经验,科学 来源于科学研究,科 发明 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技与生产紧密结合
主要 国家
英国
美德等几国同时进行
起始 行业
纺织业等轻工业
能源等重工业
三、影响
对
两次工业革命之比较
比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项
相 同 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三、影响
对
比
两次工业革命之比较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项
相
生产力的 进步
蒸汽时代
同
点
生产关系 的变革
资本主义(工厂模式)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气时代 垄断资本主义
形如钱袋的肚 皮上写着钢材、 铜业、食糖、 石油等托拉斯
参议院议员正在辩论反托拉斯法
后果:
①国际贸易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明显,西方资本主
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②列强加强了对殖民地掠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③客观上促使殖民地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生产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生产结构:规模扩大,轻重工业比率变化 生产关系:垄断组织形成 国际关系:世界市场形成
化学工业
传统工业
新型通讯
1885年卡尔•本茨第一辆以汽油为动力的汽车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的飞行者 1 号试飞成功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领域
重大成就
电力应用
①发电机,电动机,发电厂的出现 ②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出现
内燃机
①内燃机、柴油机的诞生 ②发明汽车、飞机;内燃机车、远洋轮船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技术 来源于实践经验,科学 来源于科学研究,科 发明 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技与生产紧密结合
主要 国家
英国
美德等几国同时进行
起始 行业
纺织业等轻工业
能源等重工业
三、影响
对
两次工业革命之比较
比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项
相 同 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三、影响
对
比
两次工业革命之比较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项
相
生产力的 进步
蒸汽时代
同
点
生产关系 的变革
资本主义(工厂模式)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气时代 垄断资本主义
形如钱袋的肚 皮上写着钢材、 铜业、食糖、 石油等托拉斯
参议院议员正在辩论反托拉斯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上述材料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 力的广泛应用、……主要标志的。而这些工业方面 新的成就主要得益于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基础研 究取得的许多重大突破,以及把这些科学原理转化 为技术直接运用于工业生产。19世纪时,各门自然 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为资本主义发展需求的新技 术革命准备了条件,新技术革命的成果被广泛应用 于工业生产,从而引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1)电力的广泛应用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3)化学工业的建立 (4)传统行业的改进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领域
重大成就
电力应用 内燃机
① 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发电机,随后电动机 和发电厂相继问世②有线电报、电灯、电车、 电话、电影放映机、无线电报出现
①内燃机、柴油机的诞生 ②发明汽车、飞机;内燃机车、轮船发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 史》
根据上述材料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市场条件是什么?
材料四:
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兴起和向其他国家的扩展, 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为第二次 工业革命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上述材料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资本条件是什么?
亨利·福特 Henry Ford
1896年亨坐利在·汽福车特上发的明福的特四轮汽车
福 特 生 产 线
莱 特 兄 弟
威尔伯·莱特 Wilbur Wright
奥维尔·莱特 Orville Wright
1903年12月17日进行的试飞实验
1903年12月17日,世界上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在美国北卡罗 来纳州的基蒂霍克飞上了蓝天。这架飞机被叫做“飞行者—1 号”。莱特兄弟的第一次有动力的持续飞行,实现了人类渴望已 久的梦想,人类的飞行时代从此拉开了帷幕。
维尔纳·冯·西门子 Ernst Werner von Siemens
1816~1892 德国工程学家 西门子公司创始人。
西门子是电动机、发电机、有轨电车 和指南针式电报机的发明人,改进过海底 电缆,提出平炉炼钢法,革新炼钢工艺。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
电灯灯座
爱迪生发明的电灯灯泡 1879.10.21发明高阻力白炽灯
卡尔·本茨发明的奔世驰界车上标第一辆三轮汽车
卡尔·本茨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 设计出了第一台轻内燃机。1885年,本茨制 成用内燃机驱动的三轮汽车。尾部有一台单 缸四冲程发动机,以汽油为燃料,时速13千 米/小时,是第一辆投入实际使用的汽车。后 来,中国人根据本茨姓氏的译音,译为“奔 驰”,巧妙而恰当地表现出汽车的特征。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飞机
石油开采业发展
石油化工业产生
(3)化学工业的建立
1、80年代,从煤炭中提取氨、苯等化学产 品
2、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 3、80年代,改良制造无烟火药技斯《全球通史》
根据上述材料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经济条件是什么?
材料三: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欧美和日本的资本
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德意志、意大利完成统一后都开辟 了各自统一的国内市场;美国南北战争后,也形成了统一 而广阔的国内市场;同时,英、法、德等资本主义列强在 侵略扩张过程中,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和半殖 民地。……到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世界体 系初步形成,极大地推动了商品生产的发展,即使第一次 工业革命形成的生产体系已成规模,但它已不能满足市场 的巨大需求,需要有更强劲的生产力来满足资本主义发展 的需要。
连续点燃了40个小时
无轨电车
贝尔的电话
电影放映机 无线电报机
(1)电力的广泛应用
1、基础:1873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2、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3、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4、 电力成为了新能源 5、19世纪八、九十年代,电灯、电车、放
映机问世
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掠夺
材料一:
19世纪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首 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解放运动、资产阶级革命 和改良运动席卷欧洲、北美洲和亚洲的日本,如俄 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 日本的明治维新等。这些改革或革命使资本主义制 度得到确立和完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问题探究】
哪些因素使得工业革命继续 向前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
政治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科技条件: 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市场条件: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资本条件: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对殖民地的
1900年巴黎博览会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1、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 内燃机。
2、19世纪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 3、交通工具: 1903年——飞机试飞成功 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发展 4、采油业和石化工业产生
“汽车之父”
卡尔·弗里德利希·本茨 Karl Friedrich Benz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标要求: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条件和主要 成就;了解19世纪晚期垄断组织的产生;认识第二 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 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 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 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 工业革命。
化学工业
①从煤、石油中提取各种物质作为化工原料 ②炸药、塑料、人造纤维等开始使用
传统工业
炼钢技术的进步
“电气时代奠基人”
迈克尔·法拉第
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提出电磁学理论
第二次 工业革现代命电开动机始
电磁学理论现应代用发于电生机产实践,电气 产品先后问世。19世纪60、70年代(下 半叶)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美国、德国走 在世界前面。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 力的广泛应用、……主要标志的。而这些工业方面 新的成就主要得益于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基础研 究取得的许多重大突破,以及把这些科学原理转化 为技术直接运用于工业生产。19世纪时,各门自然 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为资本主义发展需求的新技 术革命准备了条件,新技术革命的成果被广泛应用 于工业生产,从而引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1)电力的广泛应用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3)化学工业的建立 (4)传统行业的改进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领域
重大成就
电力应用 内燃机
① 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发电机,随后电动机 和发电厂相继问世②有线电报、电灯、电车、 电话、电影放映机、无线电报出现
①内燃机、柴油机的诞生 ②发明汽车、飞机;内燃机车、轮船发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 史》
根据上述材料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市场条件是什么?
材料四:
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兴起和向其他国家的扩展, 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为第二次 工业革命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上述材料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资本条件是什么?
亨利·福特 Henry Ford
1896年亨坐利在·汽福车特上发的明福的特四轮汽车
福 特 生 产 线
莱 特 兄 弟
威尔伯·莱特 Wilbur Wright
奥维尔·莱特 Orville Wright
1903年12月17日进行的试飞实验
1903年12月17日,世界上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在美国北卡罗 来纳州的基蒂霍克飞上了蓝天。这架飞机被叫做“飞行者—1 号”。莱特兄弟的第一次有动力的持续飞行,实现了人类渴望已 久的梦想,人类的飞行时代从此拉开了帷幕。
维尔纳·冯·西门子 Ernst Werner von Siemens
1816~1892 德国工程学家 西门子公司创始人。
西门子是电动机、发电机、有轨电车 和指南针式电报机的发明人,改进过海底 电缆,提出平炉炼钢法,革新炼钢工艺。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
电灯灯座
爱迪生发明的电灯灯泡 1879.10.21发明高阻力白炽灯
卡尔·本茨发明的奔世驰界车上标第一辆三轮汽车
卡尔·本茨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 设计出了第一台轻内燃机。1885年,本茨制 成用内燃机驱动的三轮汽车。尾部有一台单 缸四冲程发动机,以汽油为燃料,时速13千 米/小时,是第一辆投入实际使用的汽车。后 来,中国人根据本茨姓氏的译音,译为“奔 驰”,巧妙而恰当地表现出汽车的特征。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飞机
石油开采业发展
石油化工业产生
(3)化学工业的建立
1、80年代,从煤炭中提取氨、苯等化学产 品
2、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 3、80年代,改良制造无烟火药技斯《全球通史》
根据上述材料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经济条件是什么?
材料三: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欧美和日本的资本
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德意志、意大利完成统一后都开辟 了各自统一的国内市场;美国南北战争后,也形成了统一 而广阔的国内市场;同时,英、法、德等资本主义列强在 侵略扩张过程中,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和半殖 民地。……到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世界体 系初步形成,极大地推动了商品生产的发展,即使第一次 工业革命形成的生产体系已成规模,但它已不能满足市场 的巨大需求,需要有更强劲的生产力来满足资本主义发展 的需要。
连续点燃了40个小时
无轨电车
贝尔的电话
电影放映机 无线电报机
(1)电力的广泛应用
1、基础:1873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2、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3、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4、 电力成为了新能源 5、19世纪八、九十年代,电灯、电车、放
映机问世
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掠夺
材料一:
19世纪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首 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解放运动、资产阶级革命 和改良运动席卷欧洲、北美洲和亚洲的日本,如俄 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 日本的明治维新等。这些改革或革命使资本主义制 度得到确立和完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问题探究】
哪些因素使得工业革命继续 向前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
政治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科技条件: 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市场条件: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资本条件: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对殖民地的
1900年巴黎博览会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1、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 内燃机。
2、19世纪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 3、交通工具: 1903年——飞机试飞成功 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发展 4、采油业和石化工业产生
“汽车之父”
卡尔·弗里德利希·本茨 Karl Friedrich Benz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标要求: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条件和主要 成就;了解19世纪晚期垄断组织的产生;认识第二 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 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 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 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 工业革命。
化学工业
①从煤、石油中提取各种物质作为化工原料 ②炸药、塑料、人造纤维等开始使用
传统工业
炼钢技术的进步
“电气时代奠基人”
迈克尔·法拉第
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提出电磁学理论
第二次 工业革现代命电开动机始
电磁学理论现应代用发于电生机产实践,电气 产品先后问世。19世纪60、70年代(下 半叶)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美国、德国走 在世界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