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五首·饮酒

合集下载

《饮酒》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饮酒》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饮酒》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饮酒》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饮酒》即《饮酒二十首》,是晋末宋初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诗。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饮酒》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饮酒》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篇1作品简介《饮酒》是晋末宋初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诗。

这首诗有二十首,此诗借酒为题,以饱含忧愤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活的感想和看法,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充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组诗以酒寄意,诗酒结合,使作者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层的本然状态,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

作品原文饮酒二十首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①,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②。

忽焉复醉③。

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④,纸墨遂多。

辞无诠次⑤,聊命故人书之⑥,以为欢笑尔⑦。

创作背景陶渊明的组诗《饮酒二十首》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

他在第二十首诗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可见其用心的良苦。

陶渊明的时代,是门阀士族的时代,政治黑暗,官场腐败,且易招来杀身之祸,他痛感世道的险恶,生活的艰辛,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终于在义熙元年(405年),他四十一岁时,当了八十余日的彭泽令后弃官归隐,长归园田,不再出仕,亲执耒耜,躬自劳作。

由于社会的长期分裂和动荡不安,再加上统治者的荒淫奢侈,许多敢于批评朝政的士大夫文人,动辄被无辜杀戮。

因此,当时文人们惧谈政治,尽是躲开政治,有的以游山玩水,隐逸不仕,酗酒放浪,玄学清谈等方式来表示自己没有政治野心,免得被统治者猜忌,以招来人身伤害。

横祸难料的黑暗现实造成的这种畸形的社会风气,不能不影响破落贵族出身的陶渊明。

他从二十九岁第一次出仕江州祭酒到四十一岁解去彭泽令,前后几仕几隐,实际做官时间不到三年,他的理想火花就这样在黑暗现实里稍纵即逝。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课件(共30张PPT)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课件(共30张PPT)


旨第

四 纳 肆

答题步骤: ①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 ②抒发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
明确:这首诗通过描写优美的田园风光与悠然 自得的田园生活,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弃、对田 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决心归隐、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5、这其中有人生的真意,想说
出来,却不知怎样用语言表达。
《饮酒》是一组 五言古诗,共20首, 写于作者辞官归隐后。 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 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 避迫害。
第二章节
东晋末期,朝政日益 腐败,官场黑暗,时局动荡。 当时实行的是门阀制度,重 要官职全被士族势力垄断, 权力世袭现象很严重,平民 知识分子根本没有上升的渠 道,文人的远大抱负无处施 展。

境 之

自 然



第二章节
诗歌有哪些意象? 物 采菊东篱下, 境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第二章节
作者的心境如何? 用诗中哪一个词 可以形容?
心 境 之


然叁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三章节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心境 悠然 闲适淡泊、 抱朴守拙
第三章节
《饮酒》的注释解释“悠然”的 含义是“闲适淡泊的样子”,请查找 工具书解释“闲适”和“淡泊”的含 义。
朋友刘宋著名诗人颜延之所谥)作
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 者
桑 没 辞
( 落 赋
今 仕 家
江 宦 、
西 家 散
九 庭 文
江 。 家
) 东 ,
人,出身于 晋杰出诗人
“田园诗

介 绍
派之鼻祖”。陶渊明诗文感情
真挚,朴素自然,清高耿介,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 (共22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 (共22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此处所说的“车马”意指达官贵人 的高车骏马,代表着官场烦琐的应 酬和功利性极强的交往。
因为诗人远离官场,看淡了名利, 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即使身处 闹市,也显得偏僻安静,道出了感 觉与处境之来自的辩证关系。四、品读诗韵
思考探究: 2.能否把“悠然见南 山”中的“见”字改 为“望”字? 为什么?
学以致用(1)
三、读懂诗意
自主学习:参照注释,读懂词 句的意思。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我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建造房舍, 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
➢ 问你怎能这样呢?内心远离尘俗, 自然就会觉得地处偏僻了。
四、品读诗韵
思考探究: 3.“山气日夕佳,飞 鸟相与还”中“菊” 和“飞鸟”有何象征 意义?这两句有何深意 ?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菊”陶渊明“清风高节”的象征, “飞鸟”——归返自然、躬耕自乐的象征。 这两句渲染了隐居之所的宁静美好和诗人恬 淡闲适的心境。 言下之意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 为什么要奔波于官场不肯接受这美好的归宿 ,不愿投入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弃,对田园生 活的热爱。
“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 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 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 神气都索然矣。”(苏轼)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不能。
“见”写出了诗人不经意间抬头,秀丽 的南山映入眼帘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 诗人内心与自然的契合,达到了物我合 一、悠然忘我的境界,与全诗闲远散淡 的氛围吻合。
“望”更有目的性,更像是有意为之,破 坏了诗歌自然而然、浑然天成的意境。

写喝酒的古诗

写喝酒的古诗

写喝酒的古诗1、《饮酒》
唐代·柳宗元
今夕少愉乐,起坐开清尊。

举觞酹先酒,为我驱忧烦。

须臾心自殊,顿觉天地暄。

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

蔼蔼南郭门,树木一何繁。

清阴可自庇,竟夕闻佳言。

尽醉无复辞,偃卧有芳荪。

彼哉晋楚富,此道未必存。

2、《劝酒》
唐代·于武陵
劝君金屈卮,满酌不须辞。

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

3、《春日饮酒》
宋·白玉蟾
拍拍浮浮几酒樽,梅花入梦酒归魂。

半窗寂寞猿三咽,满户萧骚月一痕。

山后山前鸠唤妇,舍南舍北竹生孙。

天明醉醒策霜竹,春在江天芦荻村。

4、《山中与幽人对酌》
唐代: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饮酒》原文、翻译及赏析

《饮酒》原文、翻译及赏析

《饮酒》原文、翻译及赏析《饮酒》原文、翻译及赏析《饮酒》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首五言诗。

此诗为诗人借酒消愁之作,表现其蔑视世俗的个性。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饮酒》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翻译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

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注释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君:指作者自己。

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悠然:自得的样子。

见:看见,动词。

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

相与还:结伴而归。

赏析表达了诗人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追求思想感情。

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价值,否则人就会处在焦虑与不安之中。

而社会总是有一套公认价值标准,多数人便以此为安身立命依据。

拿陶渊明时代来说,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价值尺度。

但陶渊明通过自己经历,已经深深地懂得:要得到这一切,必须费尽心机去钻营、去争夺,装腔作势,吹牛拍马,察言观色,翻云覆雨,都是少不了。

在这里没有什么尊严可说。

他既然心甘情愿从官场中退出来,就必须对社会公认价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给自己生命存在找到新解释。

这诗前四句就是表现一种避世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否定。

开头说,自己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喧闹。

所谓“车马喧”是指有地位人家门庭若市情景。

陶渊明说来也是贵族后代,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人们却没有什么来往,门前冷寂得很。

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问:你怎么能做到这样?而后就归结到这四句核心——“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原文及翻译

《陶渊明饮酒》原文及翻译

《陶渊明饮酒》原文及翻译《陶渊明饮酒》原文及翻译《陶渊明饮酒》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追求思想感情。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陶渊明饮酒》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陶渊明饮酒》原文及翻译1饮酒作者: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1、[结庐在人境]:构筑房舍。

结,建造、构筑。

庐,简陋的房屋。

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2、[问君]二句:设为问答之辞,意谓思想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住在偏僻之地。

君:陶渊明自谓。

3、[尔]如此、这样。

4、[山气]二句:意谓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

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

5、[此中]二句:意谓此中含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如何用语言表达。

6、[见]通常读作xiàn,但有时也被人读作jiàn。

(学术界仍无确切定论,但大部分学者认为xiàn更好,仿佛南山出现在眼前。

如:风吹草低见牛羊)7、[悠然]自得的样子。

南山:指庐山。

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8、[日夕]傍晚9、[相与]相伴10、[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辨,辨识。

11、[无车马喧]没有车马的喧闹声。

指没有世俗的交往。

12、[心远]心远远地超脱世俗。

13、[佳]美好。

14、[山气]指山景。

15、[真意]指人生的真正意义。

16、[言]名词作动词,用言语表达。

翻译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路,然而没有烦神去应酬车马的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篱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无意中见到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归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里有人生的真义,已经无需多言。

【朗读节奏划分】: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词五首——饮酒》ppt课件

《诗词五首——饮酒》ppt课件
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
探究、品味
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 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这两句跟前 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
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 人从这大自然的飞鸟、南山、夕阳、秋菊 中悟出了什么真意呢?
品读赏析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南山美妙的晚景
饮酒
陶渊明
新课导入
有一位作家说过,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有的 人知道什么该舍,什么该得,什么时候该舍,什么时候该得。 由此,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
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的选择是辞官归隐,终老田园。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饮酒》,来领略陶渊明舍与 得之间的人生境界。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
悠然闲适间抬头看见了美丽的南山。
诵读感知
山间的
云气。 傍晚。
相伴。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辨别, 不知怎样用 说明。 言语表达。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意:傍晚山中的景象最美好,鸟儿结伴归巢。这里边有人生
的真意,想要辨别却不知怎样用语言来表达。
1.想想这首诗讲了几层意思,分别写的是什么?
第一层(1~4句):叙结庐之事。作者因为能够超脱现实纷扰, 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所以觉得所在的地方也偏僻幽静了。
主要 文: 《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作品 诗:(分为田园诗和咏怀诗两类)
《归园田居》《饮酒》; 《读山海经》
知识链接
古体诗
古体诗也称古风,是相对于格律诗(也称近体诗或今体诗)
而言的一种古典诗体。古体诗在唐以前就有,虽然唐代人对它予 以了一定的规范,但基本上保留了唐以前的诗体风格,故唐代人 称这种诗体为古体诗或古风,这个名称也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古 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因此诗体不必讲究平仄,形式比较自由, 不受格律的束缚。古体诗分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

语文版七年级诗词五首-饮酒

语文版七年级诗词五首-饮酒

饮酒诗的主题思想也受到道家思想的 影响,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内 心的平静和自由。
在古代社会,文人常常因为政治、社 会等原因而受到限制和压迫,因此他 们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自由、自然 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主题的影响
饮酒诗的主题思想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 主题之一。
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自幼修习儒家经典和书法,年仅13 岁便能写文章。他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彭泽县令等职,但因不满
官场黑暗,辞官归隐。
陶渊明的诗歌、散文、辞赋等作品,以其自然、清新、质朴的风格,表 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黑暗的不满。他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 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生动形象
诗人的语言生动形象,能够刻画出事物的细腻特征和情感色彩,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采菊”和“见南山”的描绘。
04
饮酒的创作背景
社会背景
01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社 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
02
当时社会盛行饮酒之风,文人墨 客常常借酒抒发情感。
个人背景
陶渊明辞官归隐后,生活清贫,但仍 保持着高尚的志趣和节操。
表达技巧。
意象与意境
通过分析诗词中的意象 和意境,理解作者所表
达的情感和思想。
文化内涵
挖掘诗词所蕴含的文化 内涵,理解作者所处的 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艺术手法
从诗词的艺术手法、结 构等方面进行鉴赏,感 受作者的创作特点和艺价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是否深刻、真挚,是否具有时
作者的创作背景
《饮酒》是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创作的一组五言古诗,共20首。本篇是其中的第五首,约作于公元416年(晋孝武帝太元十一 年),时值东晋末期,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陶渊明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情绪也在加剧。他感慨晋朝的覆灭,战乱不 断,社会动荡不安,因此写下了这首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渊明,东晋文学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被誉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饮酒》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描绘了诗人在喧嚣尘世中,心灵避离尘俗,结庐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情境。诗歌通过采菊、见南山、山气、飞鸟等意象,展现了一幅质朴率真、自由恬淡的田园风光图景,表达了诗人回归自然后的悠闲自得心境。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媒介,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体现了其高洁傲岸的品格和悠然淡泊的志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