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陶渊明公开课 课件 图文
合集下载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课件(共30张PPT)

主
旨第
归
四 纳 肆
章
答题步骤: ①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 ②抒发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
明确:这首诗通过描写优美的田园风光与悠然 自得的田园生活,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弃、对田 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决心归隐、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5、这其中有人生的真意,想说
出来,却不知怎样用语言表达。
《饮酒》是一组 五言古诗,共20首, 写于作者辞官归隐后。 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 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 避迫害。
第二章节
东晋末期,朝政日益 腐败,官场黑暗,时局动荡。 当时实行的是门阀制度,重 要官职全被士族势力垄断, 权力世袭现象很严重,平民 知识分子根本没有上升的渠 道,文人的远大抱负无处施 展。
物
境 之
第
自 然
贰
二
章
第二章节
诗歌有哪些意象? 物 采菊东篱下, 境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第二章节
作者的心境如何? 用诗中哪一个词 可以形容?
心 境 之
第
悠
然叁பைடு நூலகம்
三
章
第三章节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心境 悠然 闲适淡泊、 抱朴守拙
第三章节
《饮酒》的注释解释“悠然”的 含义是“闲适淡泊的样子”,请查找 工具书解释“闲适”和“淡泊”的含 义。
朋友刘宋著名诗人颜延之所谥)作
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 者
桑 没 辞
( 落 赋
今 仕 家
江 宦 、
西 家 散
九 庭 文
江 。 家
) 东 ,
人,出身于 晋杰出诗人
“田园诗
、
介 绍
派之鼻祖”。陶渊明诗文感情
真挚,朴素自然,清高耿介,
《饮酒》优秀ppt课件

精选2021版课件
15
研习第二层
诗人笔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心境?
(意境分析)
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 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太阳下山时, 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篱笆、菊、山、鸟、 日、人景,由近及远,构成了一幅质朴率真、自由恬淡,令 人神往的田园风光的图景,表达诗人回归自然后的悠闲自得 的心境。
渊明常以孤云、松菊自比,表现了诗人孤芳自赏、 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 现,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刻画了 诗人悠闲自得的形象。
ⅴ。李白笔下的月,林逋笔精选下202的1版梅课件,周敦颐笔下的莲等等。18
②从情与景的关系来看: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
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 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 而遇。
有一位作家说过,人的一生就是 一舍一得的过程,有的人知道什么该 舍,什么该得,什么时候该舍,什么 时候该得。由此,人生的境界也就不 同。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的选择是 辞官归隐,终老田园。今天我就来学 习他的《饮酒》,来领略陶渊明舍与 得之间的人生境界。
精选2021版课件
1
饮
陶酒
渊 明
精选2021版课件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
将诗人淡泊的心境和优美的
环境水乳交融,历来被评为
“静穆”、“淡远”之作,
为后世所称道。
精选2021版课件
20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 有何深刻意义?
A、诗句的表面意思是: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 的飞鸟结伴而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
陶渊明《饮酒》ppt课件(23张PPT)[优秀课件]
![陶渊明《饮酒》ppt课件(23张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88545533d4b14e85246882.png)
《饮酒(序文)》
•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 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 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 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 陶饮 渊酒 明》
作者简介
• 陶渊明(365~427),字 元亮,私谥靖节。东晋时 期著名诗人,散文家,辞 赋家。出身没落的官宦家 庭。青壮年时做过祭酒, 参军一类的小官。因不满 官场黑暗,又不肯迎合权 势,弃官归田。开创山水 田园派,并将其推向高峰。 后世称其“百世田园之主, 千古隐逸之宗”。
一、背诵默写: 1、诗中借优美的山 水田园风光,抒发作 者恬淡高远心境的诗 句是 2、诗歌中表达作者 对理想的追求 诗句 是
二、下面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叙一 转,写出了一种闹中取静的闲适之美。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一问一 答,写出了一种超尘脱俗的操守之美。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实一 虚,写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空灵之美。 D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静 一动,写出了一种暮鸟飞还的温馨之 美。
• 心远 指心远离世 俗,远离官场。
• 哲理:一切自然 的乐趣都是由于 心灵的超凡脱俗 才能感受到
原来是自己保留着 一颗远离俗世的心。 这几句语言朴实, 却道出了他自己的 心境和生活的真谛。 处闹市若幽兰
大隐隐于市,小隐 隐于野
品味“见”与“望”字哪 个更贴切
• 悠然见南山中“见”,有本子作“望”。苏轼 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 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一篇神气都 索然矣。”
陶渊明《饮酒》ppt课件

5至10
赏析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01
02
03
山中的落日,回巢的飞鸟,都显得那样美妙,诗人从中体会乐趣。而飞鸟归巢自然勾起了诗人辞官归隐的联想。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写南山美景)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由山中之景领会到人生真谛,但诗人并未明辨。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往往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它。 (总结全篇)
“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改成“望”不好,“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
01
02
人物小结
一、背诵默写: 1、诗中借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抒发作者恬淡高远心境的诗句是 。 2、诗歌中表达作者对理想的追求,歌咏人生的渴望的诗句是
按节奏诵读诗歌: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听读全诗,想想这首诗讲了几层意思,分别写的是什么?
赏析:
1至4句为第一层,讲作者因为能够超脱现实纷扰,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所以觉得所在的地方也偏僻幽静了。
悠然见南山
采菊东篱下,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02
01
03
04
对陶渊明的《饮酒》赏析有误的一项:
二、选择题
诗的前四句道出了作者的体验:要拥有心灵的宁静,就应该脱离喧嚣的环境,投身到大自然中,尽情体会生活的快乐。
“山气日夕佳”中的“佳”字,写出了作者对山气缭绕、夕阳西下一景象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的惬意情怀。
《饮酒》 陶渊明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饮酒》PPT课件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抒发了人生真谛的感悟,那正是 一种欲辩已忘言的境界,而诗人 的欣喜之情也跃然纸上了。
❖从大自然中领悟到人生的意趣, 表露了“欲辨已忘言”的纯自然 的恬淡心情。
总结全诗
❖ 特点:(1)全诗风格淡泊清新, (2)用字简炼,然意境全出,
读之如山泉般清冽,飞云般舒展。其 中“菊”,“飞鸟”象征着诗人对高 尚情操及自在人生的仰慕与追求,含 蕴地寄托了与山林为伍的情意。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诗歌通过自问自答道出了 诗人身处闹境而能没有车 马喧嚣的烦恼,为什么? 在于“心远地自偏”从精 神上摆脱了环境的干扰。
作业:联系全诗,回答问题。
返回
1忘言。
此情此境中的田园生活含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辨别出来, 却忘了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了。实际上,作者的真正意 思是:这其中含有的生活的真意,又何必去辨别、去用语 言表达呢?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写出了 作者怎样的心情?如果把“见”改成“望”好不好? 为什么?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居住在喧嚣的尘世,为什么生活是如 此的平静、心灵是如此的安宁呢?原 解释: 来是自己保留着一颗远离俗世的心。 这几句语言朴实,却道出了他自己的 心境和生活的真谛。
继 续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解释: 自己在东篱下采菊,不经意间看见 了南山。山中的落日,回巢的飞鸟, 都显得那样美妙,那么富有人情, 都能让人忘记周围的一切,让人体 会到生活的真谛。但世界上最美好 的东西往往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它。 返回
《饮酒》PPT优质课件

指此时此地
指自然之趣
的景和情。
和人生真谛。
直接抒情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说明恬适的田园生活的乐 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化用《庄子·齐物论》“辩也者,有不辩也。…… 大辩不言”和《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 意而忘言”。
赏
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安贫乐道、不流于世俗的高尚品德,
析 点明了全诗主旨。
诗词品读
饮酒(其五)
点明归隐之所,指
陶渊明
意指达官贵人的高车骏
喧嚣扰攘的尘世。
马,代表官场烦琐的应
酬和功利性极强的交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赏
开头两句设置悬念,“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反差
析 引发读者的思考。
叙事议论 奠定基调
指代上两句内容。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赏
这两句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揭开悬念:因为心情闲适,
借绿苔、青草表现对居室幽静环境的喜爱。
(2)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写出无意得之、悠然忘我心境的 句子是:__采__菊__东__篱__下_,_悠__然__见__南__山__。
2.下列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
A. 三、四句是诗人的自问自答,用朴实的语言道出“心远”的生活真 谛。诗人因为远离官场和俗世,心志高远,所以车马喧嚣的环境似 乎也变得偏僻安静了。
孟浩然《过故人庄》、王绩《野望》、陶渊明《饮酒》(其五)
诗词诵读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饮酒(其五)
lú
陶渊明
xuān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xiānɡ huán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饮酒(其五)》ppt课件

饮 酒
(晋) 陶渊明
学习目标
走近作者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
名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
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文学家,开
创山水田园派,并将其推向高峰。 后世称其“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 宗”。
创作背景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
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 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
苏轼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 俗本皆作‘望南山’,则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金 · 元好问《论诗》绝句
品读赏析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南山美妙的晚景
山林中的雾霭在夕阳之下升腾,若有若无,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相伴飞返 回巢。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 命追求生命之外的东西。诗人好像完全融入了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 到了完美的境界。“飞鸟”象征着诗人,诗人远离俗世,归隐山林。景中流 露出了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情怀,意境宁静恬淡。
品读赏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如果把 “见”改为“望”好不好?
“采菊东篱下”是一俯,“悠然见南山”是 一仰,在“采菊东篱下”这不经意之间抬起 头来看,山一下子就扑进了他的眼帘。所以 这个“见”字用的非常好,如果改成“望”, 则一片神气都索然。
品读赏析
以美丽的自然景物烘托悠闲自得的情趣。 “悠然见南山”中“见”,有本子作“望”。
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 喧嚣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世俗往来的名利纷扰”。 “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 利、地位、财富、荣誉之类。
(晋) 陶渊明
学习目标
走近作者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
名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
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文学家,开
创山水田园派,并将其推向高峰。 后世称其“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 宗”。
创作背景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
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 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
苏轼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 俗本皆作‘望南山’,则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金 · 元好问《论诗》绝句
品读赏析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南山美妙的晚景
山林中的雾霭在夕阳之下升腾,若有若无,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相伴飞返 回巢。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 命追求生命之外的东西。诗人好像完全融入了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 到了完美的境界。“飞鸟”象征着诗人,诗人远离俗世,归隐山林。景中流 露出了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情怀,意境宁静恬淡。
品读赏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如果把 “见”改为“望”好不好?
“采菊东篱下”是一俯,“悠然见南山”是 一仰,在“采菊东篱下”这不经意之间抬起 头来看,山一下子就扑进了他的眼帘。所以 这个“见”字用的非常好,如果改成“望”, 则一片神气都索然。
品读赏析
以美丽的自然景物烘托悠闲自得的情趣。 “悠然见南山”中“见”,有本子作“望”。
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 喧嚣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世俗往来的名利纷扰”。 “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 利、地位、财富、荣誉之类。
《饮酒》PPT优秀课件

写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 义,获得恬静的心境。
听读诗歌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体裁:古体诗
古 典 诗 歌
古体诗 主要形式有“诗经”、“楚辞”、“汉乐府”、“南北朝乐府”等。
近体诗
•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 和押韵的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 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诗歌体裁。
• 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押韵都有严格的要求,讲究 平仄对仗。著名的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 游等。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对于历史文 化的研究,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代表作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 记》《五柳先生传》等。
他是我国田园诗的鼻祖,和山水诗的鼻 祖——南朝宋的谢灵运合称“陶谢”。
作者生平
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时期,时局动荡不安,政治极端黑暗, 儒家思想的教育,使他对统治者有过幻想,希望能通过出仕 的途径,实现他“大济苍生”的宏愿。但是,在几次出仕的 过程中,他逐步看穿了那个黑暗腐朽的社会和自己格格不入。 他坚持自己的气节,不愿和统治者妥协,只有隐退田园,躬 耕自乐。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赏读诗歌
这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现了作者怎 样的心境? 山气日夕佳, 描绘了一幅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图:夕 飞鸟相与还。阳西下,南山雾霭缭绕,景色优美,鸟儿呼 朋引伴,成群结队叽叽喳喳地叫着纷纷归巢;
借景抒情,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 人应该返璞归真。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恶, 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赏读诗歌
听读诗歌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体裁:古体诗
古 典 诗 歌
古体诗 主要形式有“诗经”、“楚辞”、“汉乐府”、“南北朝乐府”等。
近体诗
•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 和押韵的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 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诗歌体裁。
• 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押韵都有严格的要求,讲究 平仄对仗。著名的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 游等。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对于历史文 化的研究,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代表作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 记》《五柳先生传》等。
他是我国田园诗的鼻祖,和山水诗的鼻 祖——南朝宋的谢灵运合称“陶谢”。
作者生平
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时期,时局动荡不安,政治极端黑暗, 儒家思想的教育,使他对统治者有过幻想,希望能通过出仕 的途径,实现他“大济苍生”的宏愿。但是,在几次出仕的 过程中,他逐步看穿了那个黑暗腐朽的社会和自己格格不入。 他坚持自己的气节,不愿和统治者妥协,只有隐退田园,躬 耕自乐。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赏读诗歌
这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现了作者怎 样的心境? 山气日夕佳, 描绘了一幅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图:夕 飞鸟相与还。阳西下,南山雾霭缭绕,景色优美,鸟儿呼 朋引伴,成群结队叽叽喳喳地叫着纷纷归巢;
借景抒情,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 人应该返璞归真。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恶, 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赏读诗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 忘\言。
诗五首·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解释: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 神的应酬和车马的喧闹。为什么生活是 如此的平静、心灵是如此的安宁呢?原 来是自己保留着一颗远离俗世的心。 这几句语言朴实,却道出了他自己的心 境和生活的真谛。
诗五首· 饮酒
研习第二层
诗人笔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意境分析)
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 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 南山: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 伴而还。篱笆、菊、山、鸟、日、人景,由近及远, 构成了一幅质朴率真、自由恬淡,令人神往的田园 风光的图景,表达诗人回归自然后的悠闲自得的心 境。
诗五首· 饮酒
课后练习
• 3.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饮酒(其五))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 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 •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 “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 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 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 想。 •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 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他们都托 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诗五首· 饮酒
课后练习
• 3.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 A.{饮酒(其五))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 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 •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 “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 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 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 想。 •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 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他们都托 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诗五首· 饮酒
写隐居的闲适生活为何偏采“菊”? “采 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诗五首· 饮酒
陶渊明爱菊,寄寓 了自己孤芳自赏、高洁 傲岸的品格;他也爱采 菊悠然自得的生活,包 含着诗人悠然淡泊、超 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志 趣。
诗五首· 饮酒
飞鸟相与还的“还”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诗五首· 饮酒
这首诗通过描写 优美的田园风光与悠 然自得的田园生活, 表现了作者对污浊官 场的厌弃、对田园生 活的热爱以及决心归 隐自洁、超脱世俗的 人生追求。
诗五首· 饮酒
陶渊明的隐居你怎样看待?
a、陶渊明渴望自由,弃官归隐,追求恬静的 田园生活,完善独立的人格,特点是“淡 泊” 。 b 、弃官归隐,独善其身,是对当时黑暗官 场的一种反叛,有积极意义。 C 、但是,要改造社会,要清除污秽,不能 单靠“归隐”与“独善”,应该兼济天下, 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也有消极面。
诗五首· 饮酒
“见”字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 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的心境相映 衬,准确生动的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如果 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 望,就失去了一种意趣。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 淳。” ——元好问《论诗》
诗五首· 饮酒
“采菊”是俯,“见 南山”是仰,俯仰之间, 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 悠然自得的心境相合,合 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 境”,表现出诗人悠然淡 泊、超脱于世俗之外的情 怀。
》
饮
酒
诗五首· 饮酒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 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 “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 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 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 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 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 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 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 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
诗五首· 饮酒
课后练习
6、本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 趣?对此应如何评价?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弃官归田后的人生态度和生 活情趣。就是乐于隐居,陶醉自然。既反映了 厌弃世俗、不满现实、洁身自好的可取一面, 也流露出作者躲避矛盾、与世无争、独善其身 的消极情绪。对于前者,我们应当汲取,对于 后者,我们应扬弃。
诗五首· 饮酒
研习第一层
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 何“而无车马喧”呢? “车马喧”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 “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 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等。 2.“心远地自偏” “远”的对象是什 么? 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 脱俗。
诗五首· 饮酒
赏
心 远
心 远
心志高远 淡泊名利 宁静处世
返回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两句和“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两句是什么关系?
诗五首· 饮酒
陶渊明“结庐的人境”,并不是十分 偏僻的地方,怎么会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呢? 诗人好像领会了读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 个设问句“问君何能尔”,然后自己回答 “心远地自偏”。只要思想上远离了那些 达官贵人们的车马喧嚣,其他方面也自然 地与他们没有纠缠了。(由果及因)
诗五首· 饮酒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解释:
自己在东篱下采菊,不经意间看 见了南山。山中的落日,回巢的飞鸟, 都显得那样美妙,那么富有人情,都能 让人忘记周围的一切,让人体会到生活 的真谛。但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是 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能用心灵去感受 它。
诗五首· 饮酒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ຫໍສະໝຸດ 为理想和信 仰而活着的文人;*
* 他是真正为人间立下荣辱标准的人,千 秋万代,令人永远难忘; * 他犹如一座山、一株树、一只鸟那样 自然而然的活着,他不急不缓、不左顾右盼, 只是专心地拉好自己的生命之车,并不留意 于是否落在他人之后,正是由于不争先恐后, 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
诗五首· 饮酒
诗五首· 饮酒
诗五首· 饮酒
诗五首· 饮酒
诗五首· 饮酒
诗五首· 饮酒
诗五首· 饮酒
诗五首· 饮酒
诗五首· 饮酒
诗五首· 饮酒
诗五首· 饮酒
诗五首· 饮酒
诗五首· 饮酒
诗五首· 饮酒
山 气 日 夕 佳 飞 鸟 相 与 还 悠 然 见 南 山
诗五首· 饮酒
饮
诗五首· 饮酒
有一位作家说过,人的一 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有的人 知道什么该舍,什么该得。由此, 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东晋著名 文学家陶渊明的选择是辞官归隐, 终老田园。今天我就来学习他的 《饮酒》,来领略陶渊明舍与得 之间的人生境界。
诗五首· 饮酒
古 今 隐 (逸 选诗 自 陶 人 钟 之 渊 嵘 宗 《 明 诗也 品。
诗五首· 饮酒
课后练习
• 1.“悠然”一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对《饮酒》赏析有误的一是( ) • A.这首诗赋予菊以特殊的意蕴,以“采菊”表现 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 B.“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 C.“此中有真意”中的“真”即是人的自然本性。 • 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景、理浑然一体。
诗五首· 饮酒
课后练习
4、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采菊东篱下,悠 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 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 为什么? • “见”字表现出悠闲不经意,体现出与自 然融为一体,而“望”字是有意的向远处 看,体现不出物我合一的境界。
诗五首· 饮酒
课后练习
• 5、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 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 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 你的看法。
诗五首· 饮酒
读一读,体会诗歌中蕴涵的情感。
恬淡、闲适、悠然自得 安于隐逸、超脱、超然物外 宁静、悠闲、恬静 心志高远,淡泊名利 洁身自爱、随遇而安 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
诗五首· 饮酒
古代诗人写下了不少关于 酒的诗篇,酒与人关系甚密, 可解忧也可增兴。能否想出 一些关于诗人与酒的诗句或 请填写下列诗句中与“酒” 有关的句子。
指远离污浊官场、回归自然的悠 然自得的隐居生活。
至情言语 即无声
那就是人生不应该为功名利禄 所累,不应该在污浊的现实前迷失 自我,而应回归自然,坚守住心灵 的净土。
诗五首· 饮酒
艺术特色: 1、情、景、理交融的艺术特色 前四句叙事含理(人境——无喧——心 远——地偏); 中间四句写景寓理(采菊——见山—— 日夕——鸟还); 最后两句抒情悟理(真意——忘言) 整首诗余音绕梁,回味悠长。 2、平易朴素的语言中富于情趣与理趣。
• 俗语:酒后吐真言。
诗五首· 饮酒
陶渊明的其他诗文,或其他描写田 园生活的诗文 。
•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 缤纷。 •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 ——陶渊明
• • •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过故人庄》 ——孟浩然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游山西村》—— 陆游
诗五首· 饮酒
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