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的民间习俗

合集下载

泰州市人春节过年习俗大全,老泰州市人春节过年的传统习俗

泰州市人春节过年习俗大全,老泰州市人春节过年的传统习俗

泰州市人春节过年习俗大全,老泰州市人春节过年的传统习俗年关将至,家家户户都在为过年而操忙着。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节日,它象征着一切的开端,对于春节全国各地都有着不同的习俗,那么在泰州关于春节有哪些习俗呢海陵拜年要喝“元宝茶”过年时,人人都穿戴一新,在家中摆放好烟好糖以款待上门拜年的人。

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都会拿到压岁钱。

客人到主家拜年都要喝浸泡红枣或金橘的“元宝茶”和一些点心。

点心以糖果、糕点为主,糖果象征新年甜甜蜜蜜,糕点喻示新年高升。

另外还要吃汤圆,要双数,寓意团团圆圆,圆圆满满。

正月初二姑爷带着媳妇回娘家。

正月初五祭财神。

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

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初五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因此,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并在这天店铺开市。

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

姜堰中午得吃隔宿饭旧时正月初一,主人要起五更,点烛焚香,燃放鞭炮,迎接天地神,不焚香不兴开门。

男女老少更换新装,殷实者,皮、绸、缎,以示富有;贫寒者,外新里旧,以求整洁。

姜堰人饮食很有讲究,晨起,有干丝、果子茶、元宝(糯米圆子)、糕点、生姜等,每道不兴吃完,要存一点;中午,要吃隔宿饭,菜肴皆是除夕烹好的熟菜,意在吃陈粮,年年有余;晚餐,吃面条。

家人邻里见面都说吉利语,并拱手作揖。

乞丐上门,视为财神,倍加施舍。

晚间不兴点灯,及早入眠,传说新的一年会五谷丰登,田里不长草、长粮食。

初二,向亲友拜年,新婚夫妇给族长至亲送“果茶”。

初三大早,各户遣小孩去土地庙争送头香。

泰兴、高港正月里要请“年酒”初一清晨,早餐吃糕和馒头。

中饭以酒肴为主。

饭后,或听人唱书,或邀人打牌。

夜饭提早,晚上早睡,传说,此夜老鼠嫁女,家中不能点灯。

少数人家,用竹竿挑起一盏或一串红灯,竖于天井内,称为“点天灯”,每晚红灯高照,至十八日“落灯”为止。

泰兴订婚的习俗

泰兴订婚的习俗

泰兴订婚的习俗一般怎样?
1:双方父母协商双方订婚事宜,主要是订下黄历和男方的聘礼多少。

礼金多少视双方家庭条件为准,目前标准是88888—108000左右浮动(宾宾家给50万,那肯定不能收那么多,又不是卖女儿,所以妈妈说打算收108000)
2:到订婚日之前肯定还有大把的时间的,在这段时间里就是要添置两人订婚所需要的东西,我们以男方给女方的东西开始,首饰一套包括耳环,手镯(宾宾还给我买了条手链),脚链,项链,对戒一对,钻戒一枚(宾宾给我买了个克拉钻,很开心啊,这是我从小的梦想),噢!我们还有一对欧米茄的对表。

还有糖金杏一对。

温州喜糖分大小,所有女方所需要的喜糖全部男方负责包括喜糖内的红包,女方家父母的朋友等一些除外由女方自己送,(目前红包50-100都有人放,宾宾家说放100比叫好看,其实我挺心疼的)。

而女方要购买的东西为,男方结婚订婚是所穿的西装一套,衬衫两件,领带两条(我们没有要,宾说用不到),鞋子两双(休闲跟皮鞋各一双,我们买了一双Dire的休闲鞋,一双阿曼尼的皮鞋,宾宾都很喜欢,为了鞋子和衣物我们去了2次上海),袜子2双(这个都要200多,真贵)金器:手链和项链各一条(我还给宾宾也买了个钻戒)!!!给伴郎的红包580元!碗碟一套有88件98件108件可以选择,视情况购买,(我妈妈特别疼我,给我买了一套198件和一套88件的)六样分柑橘,糕点,枣子,桂圆,莲子,花生。

再把男方送的糖金杏回送一只给男方,所收礼金按经济条件情况返还,如果女方条件一般如果收88888的话返还给男方38888-58888不等,剩余的钱给自己买给男方的东西和以后结婚添置新房所需之用。

如果女方条件不错,就直接收下全部礼金并购置一辆轿车给男方。

关于泰兴非遗的作文

关于泰兴非遗的作文

关于泰兴非遗的作文嘿,你知道吗?咱泰兴可有好多超厉害的非遗呢!那可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呀!有一次,学校组织我们去参观泰兴的非遗展览。

哇塞,一进去我就被各种各样的展品吸引住了。

那精美的黄桥烧饼模具,就像一个个小巧的魔法盒子,仿佛在诉说着黄桥烧饼的传奇故事。

黄桥烧饼那可是大名鼎鼎啊!外皮酥脆,内馅香甜,一口下去,满满的幸福。

我就想啊,这小小的烧饼咋就这么好吃呢?它不就像我们的生活吗?有时候平平淡淡,可一旦有了“魔法”,就变得超级精彩。

还有那泰兴花鼓,表演起来可热闹啦!那些大姐姐们穿着漂亮的衣服,拿着花鼓,欢快地跳着。

她们的笑容就像春天里最灿烂的花朵,让人看了心里暖洋洋的。

我忍不住问旁边的同学:“你说她们跳得这么好,得练多久啊?” 同学也摇摇头说不知道。

看着她们的表演,我仿佛看到了古代的人们在庆祝丰收,在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

这泰兴花鼓不就是我们泰兴人的快乐密码吗?泰兴杖头木偶也特别神奇。

那些小木偶在演员们的手中就像活了一样,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跳舞,一会儿又讲故事。

我都看呆了,这简直就是一场奇妙的魔法秀嘛!我在心里暗暗想:这些演员们可真厉害,他们是怎么让这些小木偶变得这么有活力的呢?难道他们有什么神秘的魔法棒吗?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看到了很多其他的非遗项目,像宣堡小馄饨、泰兴麻将雕刻等等。

每一个项目都让我惊叹不已。

我突然觉得,我们泰兴真是一个充满神奇的地方。

回家后,我兴奋地跟爸爸妈妈讲起了我看到的这些非遗。

爸爸笑着说:“这些都是我们泰兴的骄傲啊!” 妈妈也点头说:“是啊,我们要好好保护这些宝贝。

” 我心想:对呀,这些非遗就像一颗颗闪亮的星星,照亮了我们泰兴的天空。

我们一定要把它们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泰兴的这些宝藏。

你说,这些非遗是不是超级棒呢?它们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

我们可不能让它们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非遗吧!。

浅析泰兴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1)

浅析泰兴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1)

浅析泰兴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导论(一)写作目的和意义民俗文化是以口头、风俗或行为等形式创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与生活紧密相连,体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道德伦理、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

泰兴的民俗文化是泰兴这一特定地域、民众或族群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传播、吸取和改造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或表达方式,能够体现泰兴某种文化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所有内容,如饮食、节日、服饰、建筑、艺术、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和世界观等。

研究泰兴的民俗文化,其目的和意义在于:其一,弄清泰兴民俗文化历史的发展轨迹、定位及其现状,了解民俗文化的渊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其二,在探索中不断检验公共文化改革对民俗文化的引导的科学性,有效性,全面性,增强我们实践中制定文化政策的能力;其三,能够增强我们的民俗文化保护意识和树立促进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为制定引导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政策打好思想基础。

(二)相关研究的理论综述关于泰兴民俗文化的研究所见不多,但相关的民俗文化研究却是非常丰富,为我们研究泰兴民俗文化提供理论指导。

一是民俗文化的形成研究。

叶涛认为,一种民俗文化的形成,总是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人文、文化互动联系在一起。

因而呈现出丰富性、多样性的特点。

1二是民俗文化特征的研究。

洪勇认为,民俗文化具有以下特征:民俗文化是某个地域的某一族群一种约定俗成的带有普遍意义和典型1叶涛:《地域民俗文化研究的新发展》,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

意义的文化现象,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民俗文化具有相对固定的表达方式和内容,具有一定的传统性;民俗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有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动态特征。

1而叶涛认为,民俗文化还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特征。

2三是民俗文化是变迁和革新研究。

张彩霞认为,民俗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民族文化的象征,也是人们精神文化的灵魂,随着西方民俗文化的传入,随着中国的变革发展,中国传统民俗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变迁,“俗随时变”,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现。

泰兴黄桥古镇的扬州特色小吃

泰兴黄桥古镇的扬州特色小吃

泰兴黄桥古镇的扬州特色小吃泰兴黄桥古镇位于扬州市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

在这座古镇上,有许多令人垂涎欲滴的扬州特色小吃,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品尝。

这些小吃不仅美味可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成为了泰兴黄桥古镇的一大亮点。

第一,金钱鸡。

金钱鸡是泰兴黄桥古镇的一道著名小吃,也是扬州传统的特色菜品之一。

它的制作工艺讲究,精选优质的童子鸡肉,加入多种传统中草药和调味料,慢火炖制而成。

这道菜色泽金黄,鸡肉鲜嫩多汁,香气扑鼻,入口酥软,口感极佳。

金钱鸡不仅味道独特,而且寓意吉祥,是扬州传统的喜庆食品,常常用于宴会和节日中。

第二,狮子头。

狮子头是扬州特色菜肴中的一道经典佳肴,也是泰兴黄桥古镇的招牌小吃之一。

狮子头由选用猪肉和韭黄、虾仁等多种食材制成,外形如狮子头,肉质鲜嫩,汤汁醇厚。

狮子头的制作过程需要技巧和耐心,肉馅搓揉至松软细腻,再拌入其他配料,慢慢炖煮而成。

吃一口狮子头,肉香四溢,回味无穷。

第三,扬州炒饭。

扬州炒饭是扬州地区的传统名菜,也是泰兴黄桥古镇的一道特色小吃。

扬州炒饭选用优质的米饭和多种蔬菜、肉类和海鲜等配料,炒制而成。

它色香味俱佳,米饭饱满且松软,配料丰富多样,口感丰富。

炒饭的制作过程需要火候的掌握和炒菜技巧的运用,做出来的炒饭香气扑鼻,美味可口。

第四,水晶饺子。

水晶饺子是泰兴黄桥古镇的特色小吃之一,也是扬州地区的传统美食。

水晶饺子的特点是皮薄、馅鲜、味道醇厚,口感爽滑。

制作水晶饺子的皮是选用优质的淀粉搅拌而成,口感透明晶莹,饺子馅料则是选用当地鲜美的蔬菜和肉类制作而成。

水晶饺子的制作过程需要耐心和技巧,制作好的水晶饺子不仅色泽透明,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第五,八宝豆腐丸子汤。

八宝豆腐丸子汤是泰兴黄桥古镇的一道传统名菜,也是扬州地区的特色小吃。

八宝豆腐丸子汤以豆腐丸子为主料,配以多种豆腐和蔬菜煮成。

豆腐丸子做法独特,选用优质豆腐制成丸子,外皮滑嫩,内馅鲜美。

汤汁鲜咸,丸子和豆腐入口鲜嫩,令人回味无穷。

泰兴家乡的风俗

泰兴家乡的风俗

泰兴家乡的风俗
泰兴市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家乡的风俗文化丰富多彩。

在泰兴,每到农历三月三日,便是传统的龙船节。

这个节日是为
了纪念我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龙船比赛是这个节日的重头戏,各个村庄的龙船队伍欢呼雀跃地前往赛场,争夺大奖。

比赛中,
选手们的配合和体力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吸引了众多游客的注目。

除了龙船节,泰兴的中秋节也非常有名。

当天,全家都要出门赏月,享受赏月赏菊的乐趣。

泰兴的花鼓戏也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配角,人们在迎月的同时,欣赏在街头巷尾传来的动听歌舞。

此外,泰兴还
有“荷花游”、“谷露宴”、“百舸父子会”等特色活动,充满着乡
土气息。

对于泰兴人民而言,尊重老人,注重家庭教育非常重要。

泰兴人
一直视老年人为宝贝,会在老人的生日时送上美味的寿礼,表达尊敬
之意。

儿女们也会在父母的寿辰时请来长寿老人掐一指算一算,表示
希望他们能够健康长寿。

总之,泰兴的风俗文化是泰兴人民智慧与创造的结晶,值得我们
珍惜和传承。

泰兴的民间习俗

泰兴的民间习俗

泰兴的民间习俗摘要:我的家乡泰兴,地处长江三角洲,位于江苏省苏中平原南部,是国务院最早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之一、长江走廊上一座新兴的滨江工贸城市,自然也就有一些自己特有的习俗和风情。

关键词:泰兴,银杏之乡,黄桥烧饼,斋孤,泰兴花鼓正文:我的家乡泰兴有很多民间习俗,每个习俗都充分体现了泰兴人的质朴、乐观以及风土人情,下面就选几个泰兴特有的风俗介绍给大家,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银杏之乡泰兴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物产丰富,是银杏生产的最佳地带,素有“银杏之乡”的美称,199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授予泰兴市“中国银杏之乡”称号,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首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银杏之乡”。

泰兴银杏以产量高,品质好而闻名中外,全市共定植银杏451.2万株,其中挂果树29.81万株,银杏常年产量在3000吨左右,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而且泰兴的白果在昆明世博会上唯一被指定为无公害白果,享有永久冠名权。

历史: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栽培、食用历史已有3000 多年了。

因其果实为核果状,外皮剥净后呈白色,故名“白果”;宋代,白果曾被列为贡品,皇帝尝后备加赞扬,赐它美名:银杏;银杏树生长缓慢,寿命极长,有“公植树孙得食”的说法,故又有“公孙果”之称。

品种:泰兴银杏的主要品种是“大佛指”。

成份:据测定,100克银杏核仁中含:淀粉62.4克,蛋白质11.56克,脂肪2.6克,糖粉6.3克,纤维素1.2克,矿物质3克。

特点:银杏,属于银杏科,落叶乔木,叶扇形,雌雄异株,果核为椭圆形或倒卵形,是一种子遗植物。

外果皮为黄色肉质,有浆汁;中果皮为光滑的白色硬核;内果皮为杏黄色薄膜紧裹的绿色核仁,核皮薄而坚硬。

功效:中医常以银杏核仁入药,有止咳平喘、滋养补肾的功能,用于肺病咳嗽,老人体虚哮喘。

《本草纲目》中说,银杏“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虫;生食降痰,消毒杀虫。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银杏核仁中含有一种白色结晶体,有小毒。

泰兴的风俗作文

泰兴的风俗作文

泰兴的风俗作文
哎呀呀,说到我们泰兴的风俗,那可真是丰富多彩啊!嘿嘿,让我来给你讲讲吧。

过年的时候,我们泰兴人可重视啦!在大年三十那天,中午要吃馄饨,这寓意着来年“稳稳当当、平平安安”,图个吉利。

然后呢,还要蒸年
馒头,这馒头可有很多种馅料,比如萝卜丝包、野菜包、豆沙包等等,
都是大家喜爱的口味。

馒头上屉蒸熟后,再用筷子点上红点,看着就喜庆。

对了对了,还有年夜饭也很有讲究呢!在我们泰兴,年夜饭上一定要有狮子头,这代表着“团团圆圆”。

还有红烧河豚鱼,这道菜可美味了,先把河豚肝用油爆香,再放入河豚一起熬汤,最后放入冰糖、老抽和河
豚皮,收汁装盘,那味道,简直绝了!
除了吃的,我们还有一些有趣的习俗。

比如,在正月十五那天,有些家庭会给孩子“拜干亲”,也就是认义父、义母。

这可是有仪式感的哦,要选来往人多的桥,给孩子戴上银锁片,还要敬香、放爆竹、磕头呢。

不过,这可忙坏了环卫工人,嘿嘿。

还有还有,我们泰兴的木偶戏也很有名呢,那木偶在艺人的手中,就像活了一样,可有意思了。

哎呀,我们泰兴的风俗还有很多很多呢,说也说不完。

嘿呀,如果你有机会来我们泰兴,一定要好好感受一下这些独特的风俗文化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兴的民间习俗
摘要:我的家乡泰兴,地处长江三角洲,位于江苏省苏中平原南部,是国务院最早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之一、长江走廊上一座新兴的滨江工贸城市,自然也就有一些自己特有的习俗和风情。

关键词:泰兴,银杏之乡,黄桥烧饼,斋孤,泰兴花鼓
正文:
我的家乡泰兴有很多民间习俗,每个习俗都充分体现了泰兴人的质朴、乐观以及风土人情,下面就选几个泰兴特有的风俗介绍给大家,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银杏之乡
泰兴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物产丰富,是银杏生产的最佳地带,素有“银杏之乡”的美称,199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授予泰兴市“中国银杏之乡”称号,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首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银杏之乡”。

泰兴银杏以产量高,品质好而闻名中外,全市共定植银杏451.2万株,其中挂果树29.81万株,银杏常年产量在3000吨左右,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而且泰兴的白果在昆明世博会上唯一被指定为无公害白果,享有永久冠名权。

历史: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栽培、食用历史已有3000 多年了。

因其果实为核果状,外皮剥净后呈白色,故名“白果”;宋代,白果曾被列为贡品,皇帝尝后备加赞扬,赐它美名:银杏;银杏树生长缓慢,寿命极长,有“公植树孙得食”的说法,故又有“公孙果”之称。

品种:泰兴银杏的主要品种是“大佛指”。

成份:据测定,100克银杏核仁中含:淀粉62.4克,蛋白质11.56克,脂肪2.6克,糖粉6.3克,纤维素1.2克,矿物质3克。

特点:银杏,属于银杏科,落叶乔木,叶扇形,雌雄异株,果核为椭圆形或倒卵形,是一种子遗植物。

外果皮为黄色肉质,有浆汁;中果皮为光滑的白色硬核;内果皮为杏黄色薄膜紧裹的绿色核仁,核皮薄而坚硬。

功效:中医常以银杏核仁入药,有止咳平喘、滋养补肾的功能,用于肺病咳嗽,老人体虚哮喘。

《本草纲目》中说,银杏“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虫;生食降痰,消毒杀虫。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银杏核仁中含有一种白色结晶体,有小毒。

《本草纲目》中提到:“然食多则收令太过,令人气壅胪胀昏顿”。

《三元延寿书》中也有记载,有些人饿了,以白果代饭饱食,第二天便中毒死去,所以,银杏不可多吃,尤其不可生食过多。

二、黄桥烧饼
江苏泰兴黄桥镇有一种烧饼,叫作黄桥烧饼。

这种烧饼是用油酥和面,而且还有馅,馅是用火腿或猪油等做成。

烧饼在缸炉里一烤,酥脆焦黄,香喷喷,非常可口,这种烧饼只有这一个地方有,那就是泰兴。

黄桥烧饼,或咸或甜,咸的以肉丁、肉松、火腿、虾米、香料等作馅心,在温控的电烤炉的烘烤下,烧饼外黄里软,色呈蟹壳红,不焦不糊,不油不腻,咬一口,香气四溢,葱油流满嘴角。

黄桥烧饼的来历:黄桥烧饼产于苏北黄桥镇,它之所以出名,与著名的黄桥战役是紧密相连的。

在陈毅、粟裕等直接指挥下的黄桥战役打响后,黄桥镇12农磨坊,60只烧饼炉,日夜赶做烧饼。

镇外战火纷飞,镇内炉火通红,当地群众冒着敌人的炮火把烧饼送到前线阵地,谱写了一曲军爱民、民拥军的壮丽凯歌。

时隔30余年之后,即1975年5月,粟裕将军重返黄桥,黄桥人民仍用黄桥烧饼盛情款待他,他手捧烧饼,激动地勉励大家说:“从黄桥烧饼我们看到了军民的鱼水深情,我们要继续发挥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那时的黄桥烧饼是经过改良后的肉松烧饼,主要改良了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形状,由原来的大如脸盆缩小到了手掌心大小;另一个方面就是馅,由原来的无馅改为有馅,不过馅主要是以肉松和直接加白糖咸甜两种为主。

因为烘烤烧饼用的是炭炉,烘烤时的火候完全是靠人工掌握,烧饼有时会因为烘烤时间较长而发黑,所以黄桥烧饼虽然有名、好吃,但一直很难登大雅之堂。

65年后,黄桥烧饼因松软酥脆,香甜可口被评为“江苏省名特食品”而进行量产,不仅仅得益于科技的进步,因为温控烤炉而使黄桥烧饼的外观和质量得到了保障,更来自于老区人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勇气和智慧,聪明的黄桥人把黄桥烧饼从以前单一的“擦酥饼”、“麻饼”、“脆烧饼”等大路货品种,发展到了以火腿、虾米、葱油、
鸡丁、香肠、桔饼、桂花、细沙等为主馅料的十多个不同品种的花式,或咸或甜,或鲜或辣,不管你是何种性情中人,只要你愿意品尝,酸甜苦辣咸五味,总会找到适合你的一种口味。

三、斋孤
农历七月三十,是“斋孤”的日子。

“斋”,有舍饭给僧道神鬼的意思;“孤”是指孤魂野鬼。

这个在野外点烧黄纸祭鬼的古老民俗,在我们泰兴乃至苏中地区千百年来相沿至今。

我认为这个节日是中元节(泰兴民间俗称七月半)的延续,或者算中元节的组成部分。

据传说,农历七月是鬼月,初一是“开鬼门”的日子。

这天,从地府出来的游魂野鬼足足饿了一年,都急不可耐地来到人间,希望可以大吃大喝一番。

鬼门关开放后,人们传统上会在家门或街上进行隆重的祭鬼仪式。

这一风俗后来演变为七月最后一天祭祀,形式上也简化为烧纸钱。

七月的最后一天,阴间鬼神就要进“关”了,人们更忙碌了,在过去,有钱的大户人家还专门念经、放焰口,超度鬼魂,规模甚大,表示对那些没有子孙后代,平时无人祭祀的饿鬼进行施舍。

到了傍晚,人们沿途焚化纸钱。

在河边沟旁、街头巷尾、三岔路口,乃至屎缸头等处焚钱化纸,口中念着“大鬼小鬼拿钱用”,用以买嘱鬼魂不要干扰自己的家庭幸福和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泰兴民间过去还有放河灯的习俗。

所谓河灯,就是用各色彩纸糊成的精巧玲珑的船形物,以荷花灯最漂亮。

灯中装有半截蜡烛,有的在大贝壳里安上豆油和灯草。

一般过了七月二十,人们就动手做河灯了,削篾子的削篾子,备纸的备纸。

到了七月三十黄昏头,人们在河边慢慢放灯,岸
上是敲锣打鼓,人头攒动,观者无数。

据说过去泰兴城里红牌坊以南、庆云寺以北的史家埝河面上最是盛况空前。

待油尽灯灭,人们虽意犹未尽,但也只好慢慢散去,大地才归于沉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斋孤”是对已故孤寡老人进行的祭祀,是一种善心的外在表现。

我反对有些自认为很现代、很有档次的人将它简单地视为封建迷信活动,在我看来,这应该是很好的民俗习惯,因为这体现了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泰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斋孤”习俗也折射出泰兴人骨子里的和谐朴素、宽厚善良。

当今社会倡导和谐,大力弘扬尊老爱老之风,倡导老有所养。

我建议人们应该更多地去关心活着的孤寡老人,他们需要社会的关爱。

四、泰兴花鼓
泰兴向来物产丰饶,且兼具水陆交通之便。

生产劳作之余,人们把看乡土节目作为最好的消遣。

于是,民间小戏和民间歌舞便有了滋生沃土、生存空间和发展条件。

泰兴花鼓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发展、成熟的,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目前可追溯四代传承。

泰兴花鼓起源之初,民间艺人往往以一家、几家或同村一伙人自行组合,春节期间沿门挨户演出,平时多在街头、村头、庙会、集场作广场表演,如逢豪门大户喜庆堂会,则在室内表演。

历经几代艺人演绎传承,泰兴花鼓于150余年前始成为成熟的民间舞蹈。

严格地说,泰兴花鼓是舞蹈,但是在泰兴乡间,它被老百姓看作是不折不扣的歌舞。

因为它既可单独表演舞蹈,亦可边跳边唱。

无论是舞蹈本身,还是曲调、唱词,均有完整、圆熟的结构,风格独特,
自成一体,极具地方特色。

泰兴花鼓通常由6人表演,俗称“六人花鼓”,在艺人不足数或人数偏多的情况下,亦可由2人、4人、8人、12人表演,但数“六人花鼓”最为完美。

无论由几人表演,均为男女各半。

泰兴花鼓的曲调共有三个,一为[花鼓调],二为[跨金索],三为[倒花篮],整个曲调具有浓郁的苏北民间小调风味。

音乐节奏明快、跳跃,呈现为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

泰兴花鼓的舞蹈动作有“喜鹊登梅”、“玉兔拜月”、“雪花盖顶”、“游龙戏珠”、“金猴爬杆”、“螳臂挡车”、“枯树盘根”等,尤其舞步“颠三步”,脚颤步颠,腰扭膝屈,很有舞韵,表现了苏北人民淳朴善良、乐观开朗的个性品格。

泰兴花鼓的唱词,用泰兴方言演唱,语言朴实,通俗易懂。

开场时先向观众打个招呼,接下去,就演唱一些祝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或夸赞古人的内容。

男欢女笑,边唱边跳,祝愿人寿年丰。

气氛活跃,观众愉悦。

总结:
泰兴还有很多民俗风情,以上是我觉得比较有特色的,但现在随着时代的变迁,泰兴的一些民俗风情已被人遗忘,有些甚至被当做封建迷信被摈弃了。

我觉得好可惜,这些都是古人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宝贵遗产,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民俗都是值得流传的,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有意义的作为文化遗产保护起来,通过了解这些来更深地
了解泰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