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旅游学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计划

旅游学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计划

旅游学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计划一、引言旅游学专业是一门涉及旅游事业管理、旅游规划、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旅游管理与运营能力的专业人才。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旅游学专业开展了一系列的本科实践教学活动,以满足学生对实践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

二、教学主题1. 实践主题: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旅游业的全过程,加深对旅游管理与运营的认识,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具备旅游管理、旅游规划和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工作与研究提供必要的技能支持。

三、活动安排1. 实地考察:通过组织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加深对旅游目的地的了解,包括目的地的文化、特色、规划与开发等方面内容。

同时,学生还需要进行调研与访谈,了解目的地的旅游产业链条和发展现状。

2. 企业实习:学生在暑假期间有机会参与旅游相关企业的实习活动,例如旅行社、酒店、景区等。

通过实习,学生可以亲身感受旅游业的运营模式,了解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市场运作,提高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3. 实训课程:开设相关的实训课程,例如旅游规划与开发实训、旅游营销实训等。

在实训课程中,学生需要完成一系列的实践项目,包括旅游规划案例分析、市场调研、旅游产品设计等,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材使用1. 教材选择:根据不同的教学主题和实践内容,选择适合的教材,包括旅游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教材。

教材应具备系统性、实用性和案例性,以满足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的需求。

2. 教材应用:教师可以根据课程设计和实践活动的安排,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和案例分析。

通过教材的引导,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1. 实践报告:学生在实践活动后,需要撰写实践报告,总结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实践结果和问题,提出改进与发展的建议。

实践报告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综合评估,也是学生对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反思。

旅游管理非师范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旅游管理非师范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旅游管理(非师范)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专业代号 110206(国家)0203(学校)一、培养目标及规格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旅游管理及导游的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旅游行政管理、旅游企事业单位高级专门管理人才,并注重为旅游业培养输送高素质的实际操作能力强的专业导游人才。

培养规格:1、热爱祖国、热爱旅游事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拥护并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具有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团结协作、服务奉献精神。

2、系统掌握旅游管理和导游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方法,具有理论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及调查研究精神,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熟悉旅游业状况,明晰休闲经济发展方向。

3、专业技能训练有素,并具有相应的外语等级水平、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图书情报信息资料检索方法,能够独立处理旅游市场开发、旅游线路设计、导游服务规程策划以及经营管理等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4、具有健康的体魄、鲜明的个性、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审美素养等旅游从业人员的健全人格。

5、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基础知识,能说标准的普通话。

外语和计算机操作分别达到教育部规定的等级标准,普通话须达到国家语委规定的等级标准。

二、学制、学位: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三、四年教育时间分配表 (见附件一)四、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安排(一)本专业主要设置公共基础平台(含政治理论课和通识文化课)、学科及专业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

(二)专业教学总学时数为2668学时,各类课程学时分配(见附件二)。

(三)程学分分配及要求对本专业学生四年学习中设置必修课、选修课两大类,相应修读学分为161学分(含专业见习2学分、专业实习8学分、毕业论文6学分和军训及军事理论2学分)。

各类课程学分分配(见附件三)。

五、教学实践环节(一)公益劳动。

公益劳动安排在第二、三、五、七学期,主要是美化建设校园。

学生参加劳动不计学时学分,但进行考核。

(二)军训和军事理论。

武汉大学旅游管理教学计划

武汉大学旅游管理教学计划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110206专业名称:旅游管理(Tourism Management)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宽厚的管理学与经济学理论基础,具有扎实的旅游管理、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基础,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具备服务、商务、公关、营销、管理等业务能力,能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能在各级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经营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本专业是以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为基础形成的综合性应用型专业,涉及学科领域多,涵盖知识面广,实践性强。

具体培养要求如下:1.掌握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有关旅游管理问题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3.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4.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熟悉我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从事旅游业经营管理实际工作的能力;5. 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学制:四年学分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140学分,其中,必修课(含通识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以及毕业论文、毕业实习)84学分(其中毕业论文6学分,专业毕业实习2学分),选修课(含通识选修课、专业基础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56学分(其中通识教育选修课必须达到33学分)。

五、学位授予符合条件者,授予_管理学___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双语(全英文)课程、特色课程专业主干(核心)课程:专业主干(核心)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饭店管理原理、旅游资源与开发、旅行社管理、旅游文化、旅游市场营销实务。

双语(中英文)教学课程: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学习计划大学旅游管理专业

学习计划大学旅游管理专业

学习计划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目标:通过系统学习,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知识水平,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一、学科概述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涉及饭店、旅行社、餐饮、商贸、航空、旅游运输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专业。

它是迎合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而设立的,旨在培养高级专业管理人才。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概述包括旅游心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管理学、饭店管理学、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等多个方面。

二、学科模块1. 旅游心理学旅游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行为和态度的学科。

我们需要学习旅游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并结合实际案例加以分析,以提高自己对旅游者心理需求的了解和把握能力。

2. 旅游经济学旅游经济学是研究旅游业产生的经济效益的学科。

在学习旅游经济学时,我们需要了解旅游业的经济发展规律、旅游产业结构、旅游市场分析、旅游投资和融资等内容,以便更好地规划和管理旅游项目。

3. 旅游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是研究旅游地理环境、地理景观、地理资源等与旅游相关的学科。

学习旅游地理学时,我们需要了解旅游地理环境的特点和规律,及其对旅游资源的影响,并结合实地考察加以理解和把握。

4. 旅游管理学旅游管理学是研究旅游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学科。

在学习旅游管理学时,我们需要了解旅游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团队管理、客户服务、营销策划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进行旅游项目的规划和管理工作。

5. 饭店管理学饭店管理学是研究饭店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学科。

在学习饭店管理学时,我们需要了解饭店业的运作模式、管理流程、服务标准、产品开发等内容,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以便更好地提升自己的饭店管理能力。

6. 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是研究旅游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学科。

在学习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时,我们需要了解旅游企业的经营策略、管理机制、财务风险、项目开发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对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专业代码:110206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握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有关旅游管理问题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3、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4、熟悉我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主干学科:经济学、工商管理。

主要课程:西方经济学、管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学概论、导游学、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饭店管理原理、旅行社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管理信息系统、旅游资源与开发。

四、主要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入学教育及军训:2周短途专业实习:2周专业实习:20周毕业论文(设计):6周五、修业年限标准学制为四年。

依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修业时间不得少于三年,不得多于六年。

六、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七、毕业资格与学位授予要求1、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80学分方可毕业。

其中必修课129学分,选修课15学分,(含跨学科校选课4学分),集中性实践性教学环节30学分,课外活动及社会实践项目6学分。

2、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衡阳师范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者,可授予学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br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握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有关旅游管理问题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3、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4、熟悉我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习计划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习计划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习计划第一章:学习目标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主要研究旅游产业的运作、管理和营销策略。

该专业涉及到许多领域,包括旅游规划、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企业管理、旅游资源开发等。

学习旅游管理专业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未来的工作。

通过本科学习,我希望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 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地运用在实际工作中;2. 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不同环境下与他人合作,并解决实际问题;3. 具备较强的领导力和策划能力,能够在旅游管理领域发挥自己的专长;4. 了解旅游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能够及时适应行业变化,并提出创新性的建议和解决方案;5. 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在国际化背景下从事旅游管理相关工作。

第二章:学习内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旅游市场与营销:学习旅游市场的基本概念、市场分析方法、市场营销策略等,了解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消费者需求,培养市场调研和营销策划能力;2. 旅游规划与开发:学习旅游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规划设计,培养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设计能力;3. 旅游企业管理:学习旅游企业的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相关知识,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培养企业管理能力;4. 旅游服务质量管理:学习旅游服务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了解客户满意度调查、服务标准制定等相关知识,培养服务质量管理能力;5. 旅游行业法律法规:了解旅游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旅游企业经营所需的法律知识,培养依法经营的意识;6. 跨文化交流与国际旅游管理:学习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动态、国际旅游交流的文化特点,了解国际旅游管理的相关知识,培养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第三章:学习方法为了达到学习目标,我将采取以下几种学习方法:1. 多方面学习:除了课堂学习外,我还将多参加实践性的课程和活动,如实习、社会实践、论文写作等,以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2. 积极参与讨论:在课堂上我将积极提问,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加深印象;3. 注重实践: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4. 多阅读相关资料:定期阅读《旅游管理》等领域内相关专业学术期刊;5. 参与学术研究:积极参与旅游管理相关的学术研究项目,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现代旅游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经营管理、旅游服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2.业务素质:系统掌握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我国旅游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较强的旅游经营管理能力和旅游服务能力。

3.身体素质:身心健康,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具备从事旅游经营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身体条件。

4.技能素质:具备较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

三、主干学科旅游管理、市场营销、饭店管理、导游业务、旅游法规、旅游经济、旅游规划、旅游心理学。

四、主要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心理学、旅游法规、导游业务、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策划与规划、旅游项目管理、旅游财务管理、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旅游英语、旅游日语、旅游计算机应用等。

五、教学计划1.学制与学分:本专业学制四年,共计240学分。

其中,公共课48学分,专业课128学分,实践环节44学分。

2.课程设置:(1)公共课: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军事理论、形势与政策、创业就业指导等。

(2)专业课: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心理学、旅游法规、导游业务、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策划与规划、旅游项目管理、旅游财务管理、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旅游英语、旅游日语、旅游计算机应用等。

(3)实践环节: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3.教学安排:(1)第一学期:公共课、专业课基础课程。

(2)第二学期:公共课、专业课核心课程。

(3)第三学期:公共课、专业课拓展课程。

(4)第四学期:公共课、专业课提高课程。

(5)第五学期:专业课深化课程、实践环节。

(6)第六学期:实践环节、毕业论文(设计)。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模拟实训、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大学旅游管理学习计划

大学旅游管理学习计划

大学旅游管理学习计划一、学习背景及目的旅游是一门蓬勃发展的行业,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管理专业在大学校园里也越来越受到学生们的关注。

我选择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原因是出于对旅游业的兴趣和热爱,同时也认识到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潜力。

通过系统学习旅游管理知识,我希望能够提高自己在旅游行业中的竞争力,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二、学习目标1.深入了解旅游管理行业,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2.熟悉旅游市场的运作规律,掌握行业趋势和发展动态;3.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未来在旅游管理领域中的职业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4.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三、学习内容及方法1.课程学习(1)基础课程在校期间,我将认真学习管理学、市场营销、经济学和旅游地理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从而熟悉旅游业的相关知识和基本理论。

同时,还将学习英语、计算机和统计学等相关课程,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专业课程通过学习旅游管理学、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规划与开发等专业课程,深入了解旅游产业的各个环节,了解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开拓的相关知识,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2.实践锻炼(1)实习机会在学习期间,我将积极争取实习机会,到知名旅游企业或相关机构实习,亲身感受旅游业的运作,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习,我将学习与专业相关的实际操作技能,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2)实践项目还将积极参与学校或社会组织举办的实践项目,通过参与实践项目,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自主学习在校期间,我将积极利用课余时间,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文献和行业资讯,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四、学习计划及时间安排1.大一(1)积极参加各类课程学习,打好专业基础;(2)争取参与学校或社会组织的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3)了解行业基本情况,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旅游治理专业本科教学打算Tourism Management Major Undergraduate Course Program
专业代码:110206
执笔人:张继宏
审核人:刘玉林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进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中西合璧,实施国际化全人教育;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努力培养具有“英语精、知识新、技能强、交际广”并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适应我国经济社会进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进展,掌握旅游治理差不多理论和方法, 能在旅行社、饭店、景区等企业与政府部门从事旅游治理工作的国际性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掌握旅游治理学科的差不多理论和差不多知识,掌握有关旅游治理问题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2、能力要求:具有运用旅游治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与协调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听、讲、读、写,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工具进行商务活动。

3、素养要求:具有健康的体魄及心理素养,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及心理素养差不多要求,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世界公民意识。

三、主干学科要紧课程
主干学科:治理学
要紧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地理学、旅游经济学、导游业务、饭店治理、旅行社治理、旅游规划与开发、市场营销学、景区治理等。

四、要紧实践环节
导游模拟实训(课程中实习),前台与客房实训(课程中实习),专业综合实习(集中实习),毕业实习(集中实习)。

五、学制、授予学位
学制:4年
修业年限:3-6年
授予学位:治理学学士
六、课程设置、学分分配及毕业学分要求
课程体系结构由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专业)基础平
台课程、专业平台课程、实践教学课程构成。

其中:附表1:旅游治理专业学分结构表
附表2:本专业必须在D、E、F类中选修6学分的《公共选修课》一览表
附表3:毕业学时学分要求表(本专业学生完成表中规定的174学分后准予毕业)
七、教学进程安排
附表4:旅游治理专业教学进程表
注:1、通必:通识必修课;2、通选:通识选修课;3、专基:专业基础必修课;4、专必:专业核心必修课;5、专选:专业方向选修课; 6、实践:专业实践教学必修课;7、拓展:能力拓展选修学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