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葡萄酒酿造工艺流程
干红葡萄酒加工灌装生产工艺流程

干红葡萄酒加工灌装生产工艺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引言干红葡萄酒是一种经过葡萄酒压榨和发酵后制成的酒类产品,其加工灌装生产工艺流程十分复杂。
红葡萄酒传统酿造工艺

• 为了延长酒的稳定期,防止棕色破败病,装瓶前要加入 30mg-50mg/L的Vc。加入Vc后的红葡萄酒必须当天装 完。
• 对于装瓶后立即投入市场,短时间就能消费的葡萄酒, 可采用防盗盖封口,这样成本低。国内外大多数红葡萄 酒,都采用软木塞封口,软木塞封口比较严密,可延长 酒的保存期限。
② 过滤:第一次过滤用硅藻土过滤机粗滤,排除悬浮在葡 萄酒中的细小颗粒和澄清剂颗粒;第二次在低温处理后 用板框过滤机过滤;第三次过滤在酒瓶装之前,采用膜 除菌过滤进一步提高透明度,防止发生生物性浑浊。
③ 离心:离心处理可以除去葡萄酒中的悬浮微粒的沉淀, 从而达到葡萄酒澄清的目的。在葡萄酒生产中应用不多。
酿造高质量、高档次的陈酿葡 萄酒必备
.
21
六、红葡萄酒的澄清与过滤
新酿成的红葡萄酒里,悬浮着许多细小的微粒,如死 亡的酵母菌体和乳酸菌体,葡萄皮,果肉的纤细微粒等。 在贮藏陈酿的过程里,这些悬浮的微粒,靠重心的吸引 力会不断沉降,最后沉淀在罐底形成酒脚(酒泥)。
保持葡萄酒尽量长时间澄清,有自然澄清和人工澄 清两种方法。
.
6
前发酵约4~6天
目的: 进行酒精发酵、浸提色素物质和芳香物质。 决定: 前发酵进行的好坏是决定葡萄酒质量的关键。
这一过程是在无氧条件下, 通过酵母菌对糖的不完全 分解,形成乙醇和二氧化 碳,叫做酒精发酵。
发酵方式按发酵过程 中是否有氧可分为: 1、开放式发酵 2、密闭发酵
.
7
传统发酵法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
.
26
葡萄酒的灌装,对于小型酒厂,可采用手工灌装;对 于中型或大型的葡萄酒厂,都采用装酒机灌装。
葡萄酒关键工艺控制点和控制办法

葡萄酒关键工艺控制点和控制办法1.葡萄酒工艺流程图:→→↓←←↓→→(注:带★的为关键工艺控制点)2.关键控制点控制办法:2.1 葡萄成熟度控制定期对葡萄进行抽样检测,当葡萄的糖度大于180g/L、糖酸比大于23时,对葡萄进行采收。
2.2 酒精发酵(1)红葡萄酒的酒精发酵为浸渍发酵,入罐容量为罐容的70-75%,发酵温度控制在25-27摄氏度,最高温度不超过32℃。
发酵期间每4小时测量温度比重、对酒进行循环,做好发酵记录。
同时对酒的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做好记录。
(2)白葡萄酒的酒精发酵为低温葡萄汁发酵,入罐容量为罐容的80-85%,发酵温度控制在16-18摄氏度,最高温度不超过20℃。
发酵期间每4小时测量温度比重,每8小时对酒进行循环,做好发酵记录。
同时对酒的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做好记录。
(3)桃红葡萄酒的酒精发酵为半浸渍发酵,前期采用干红工艺,当发酵到一定程度时分离10-15百分的发酵缪继续干白工艺。
发酵温度控制在16-18摄氏度,最高温度不超过20℃。
发酵期间每4小时测量温度比重,每8小时对酒进行循环,做好发酵记录。
同时对酒的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做好记录。
2.3 苹果酸乳酸发酵只有红葡萄酒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发酵时首先将酒的PH调整到3.2以上,温度控制在16-18℃之间,然后根据操作通知单进行接种,接种后每两天对酒进行层析监测,并检查原酒表层卫生情况。
2.4 冷冻稳定先对原酒进行理化检测,根据葡萄酒的酒精度确定葡萄酒的冰点,然后使用速冻机将酒冷冻至冰点以上0.5℃,冷冻时间为15天左右。
冷冻后期每2天对酒进行冷稳实验,确定冷冻是否合格。
2.5 除菌过滤(1)首先对葡萄酒进行硅藻土过滤,以除去葡萄酒中的的大颗粒物质,使葡萄酒葡萄酒酒体澄清、透明。
(2)使用错流膜过滤机对原酒进行精滤,以去除葡萄酒中的小分子杂质呵呵大部分微生物。
(3)在葡萄酒灌装前使用孔径为0.45μm的终端膜过滤机对葡萄酒进行除菌过滤,确保产品的生物稳定。
红葡萄酒的酿造工艺

红葡萄酒的酿造工艺红葡萄酒酿造,是将红葡萄原料破碎后,使皮渣和葡萄汁混合发酵。
在红葡萄酒的发酵过程中,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的发酵过程和固体物质的浸取过程同时进行。
通过红葡萄酒的发酵过程,将红葡萄果浆变成红葡萄酒,并将葡萄果粒中的有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及单宁、色素等多酚类化合物,转移到葡萄原酒中。
红葡萄原酒经过贮藏、澄清处理和稳定处理,即成为精美的红葡萄酒酒。
1、葡萄的成熟与采收葡萄从座果开始,到完全成熟,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①幼果期:葡萄从座果开始,到转色以前。
这一时期,幼果迅速膨大,并保持绿色,质地坚硬。
②转色期:指葡萄浆果着色的时期。
在这期间,浆果不再膨大。
果皮叶绿素大量分解,变成半透明的浅黄色,或变成红色、紫红色。
浆果里含糖量大量上升,含酸量开始下降。
③成熟期:从转色期结束,到浆果成熟。
在此期间,浆果再次膨大,着色进一步加深,果汁的含酸量迅速降低,含糖量逐渐增高。
④过成熟期:浆果成熟以后,浆果与葡萄植株之间的物质交换已经停止。
由于浆果内部水分的蒸发,而使浆果的糖度和固形物含量继续升高。
对于大量生产的葡萄酒,葡萄浆果达到生理成熟期,就应该采收、加工。
对于制作特种要求的葡萄酒,例如做冰葡萄酒,贵腐葡萄酒或制作高酒度、高糖度的葡萄酒来说,需要采收过成熟的葡萄。
为了科学地确定葡萄浆果的成熟时间,决定最佳的采收期,可以根据成熟系数的值,来分析判断。
成熟系数是指葡萄的糖酸比。
如果用M表示成熟系数,S表示含糖量,A表示含酸量,成熟系数则为:M= S/A在葡萄的成熟过程中,葡萄浆果的含糖量不断升高,含酸量急剧下降,所以成熟系数M的值迅速升高。
对于某一个具体的葡萄品种来说,当葡萄已经达到生理成熟,其含糖量和含酸量很少变化,这时成熟系数的值也相对稳定。
一般说来,要做高质量的葡萄酒,M的值必须大于20。
人们应该根据葡萄的成熟系数,根据葡萄加工的能力和条件,确定葡萄的采收期。
2、生产红葡萄酒的工艺流程图红葡萄酒的生产工艺,前加工部分特别重要。
红葡萄酒的发酵

二氧化碳浸渍法
二氧化碳浸渍法(Carbonic Maceration)简称 CM法,就 是把整粒葡萄放到一个密闭罐中,罐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葡萄 经受二氧化碳的浸渍后再进行破碎、压榨,后按一般工艺进行酒 精发酵,酿制红葡萄酒。二氧化碳浸渍法不仅适用于红葡萄酒、 桃红葡萄酒的酿制,而且用于原料酸度较高的白葡萄酒的酿制。 其工艺流程为:
二氧化硫的添加应在破碎后,产生大量酒精 以前,恰好是细菌繁殖之际加入。培养好的酵母 一般应在葡萄醪加SO2。后经 4~8h再加入,以减 小游离 SO2对酵母的影响,酒母的用量视情况而 定,一般控制在1%~10%之间(自然发酵的工艺 不需此步骤)。 红葡萄酒发酵时进行葡萄汁的循环是 必要的,循环可起到以下作用:增加葡萄酒的色 素物质含量;降低葡萄汁的温度;可使葡萄汁与 空气接触,增加酵母的活力;葡萄浆与空气接触, 可促使酚类物质的氧化,使之与蛋白质结合成沉 淀,加速酒的澄清。
压盖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人工压盖,用 木棍搅拌,将皮渣压入汁中,也可用泵将汁从 发酵池底部抽出,喷淋到皮盖上,其循环时间 视发酵池容积而定;另一种是在发酵池四周制 作卡口,装上压板,压板的位置恰好使皮盖浸 于葡萄汁中。 发酵温度是影响红葡萄酒色素物质含量和 色度值大小的主要因素。红葡萄酒发酵温度一 般控制在25~30℃。进入主发酵期,必须采取 措施控制发酵温度。控制方法有外循环冷却法、 循环倒池法和池内蛇行管冷却法。
⑵ Vaslin型旋转罐工艺流程
工艺说明:葡萄破碎后输入罐中,在罐中进行色 素物质和香味成分的浸提,并同时进行酒精发酵,当 残糖达到5g/L时排灌压榨。旋转罐法生产红葡萄酒 与传统法生产相比较,酒质有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①色度提高 色度是衡量红葡萄酒的主要外观指标,红 葡萄酒要求酒体清澈透明,呈鲜艳的宝石红色。旋转罐法生 产的红葡萄酒比传统法生产的红葡萄酒色度提高45%以上。 ②单宁含量适量 旋转罐法生产的葡萄酒单宁含量低于 传统法,因此葡萄酒的质量稳定,酒的苦涩味减少。 ③干浸出物含量提高 旋转罐法提高了浸渍效果,生产 的葡萄酒中干浸出物含量高,口感浓厚。而传统法皮渣浮于 表面,虽然浸渍时间长,但效果差。 ④挥发酸含量低 挥发酸含量的高低是衡量酒质好坏、酿 造工艺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旋转罐法生产的葡萄酒比传统 法生产的酒挥发酸含量低。 ⑤黄酮酚类化合物含量低 由于旋转罐法浸渍时间短,黄 酮酚类化合物含量大大降低,增加了酒的稳定性。
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发酵工艺

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发酵工艺0引言葡萄品种非常之多,约有5000多种,但不同类型的葡萄酒,对葡萄的要求也不同。
现在我们取单一的葡萄品种赤霞珠,酿造干红葡萄酒发酵工艺。
1原料及发酵原酒质量控制标准1.1原料质量当日采收赤霞珠葡萄,含糖量≥200g/L,生青粒≤2%,无霉变、腐烂粒。
1.2发酵原酒的理化指标残糖≤4g/L,酒精度:12%(v/v)挥发酸≤0.5g/L。
1.3发酵原酒感官质量标准色泽鲜艳,呈宝石红,具品种香味,香气优雅、无异味、口感饱满、结构良好,具典型性。
2工艺流程图3辅料使用添加操作规程3.1亚硫酸使用添加操作规程3.1.1亚硫酸的作用具有杀菌作用、澄清作用、溶解作用、增酸作用、抗氧化作用。
3.1.2目的规范亚硫酸的使用添加方法。
3.1.3操作方法(1)领料和验证:参照技术标准或技术作用单要求,领取所需数量的亚硫酸。
领料前必须对物料进行验证,符合使用标准方可领用。
验证的目的包括:包装完整性良好;有效浓度需达到标识标准。
(2)添加方法:酿造干红葡萄酒过程中添加,在破碎入罐过程中均匀加入;在葡萄酒贮存管理至灌装过程中添加,根据技术作业单及时加入。
(3)循环:生产各环节亚硫酸加入后均需用清洁的物料泵循环均匀。
3.2果胶酶使用添加操作规程3.2.1目的规范果胶酶的添加使用方法。
3.2.2适用范围生产中果胶酶的所有添加过程。
3.2.3操作方法(1)领料与验证:参照技术标准或技术作业单要求,准确领取所需品种及数量的果胶酶,领料前必须对物料进行验证。
符合适用标准方可领用,验证的项目要注意:须在有效期内;外包装密封性完好。
(2)溶解:在容量合适的不锈钢或玻璃容器中用10倍的常温洁净软化水进行溶解。
(3)添加:酿造干红酒在投料入罐过程中均匀加入果胶酶。
需要处理的葡萄酒用清洁的物料泵进行添加。
(4)循环:果胶酶加入完毕后用清洁的物料泵进行循环均匀。
3.3活性干酵母添加适用操作规程3.3.1操作方法领料前必须对物料进行验证符合适用标准方可领用。
葡萄酒常见的种类及酿造特点

6、利口酒
• Porto (Port, E) • Madeira
五、起泡葡萄酒酿造工艺
• • • • • 1、起泡葡萄酒的国际标准 2、起泡葡萄酒的原料及其生态条件 3、起泡葡萄酒原酒的酿造 4、气泡的产生 5、葡萄气酒与加气葡萄酒
起泡葡萄酒
• 富含二氧化碳的葡萄酒。 • 起泡葡萄酒一般认为起源于14世纪法国 南部地区。 • 而真正获得发展是18世纪,香槟省的修 士发明了瓶内二次发酵开始。 • 这种方法被称为:香槟法,(Mé thode Champenoise)
2.1.冰葡萄酒的定义
• 《中国葡萄酿酒技术规范》中对冰葡萄 酒的定义是: • 将葡萄推迟采收,当气温低于-7℃以下, 使葡萄在树枝上保持一定时间,结冰, 然后采收、压榨,用此葡萄汁酿成的酒。
2.2.冰葡萄酒特点
• 冰葡萄酒甜性高,酸性妙,美味均衡,可独饮 或与新鲜水果,鲜乳酪,桃子乳酪蛋糕,不加 糖的水果馅饼或蛋糕皆可美味地搭配。 • 加拿大冰葡萄酒香味丰富,具有桃子、杏子、 芒果、西番莲果,太妃糖,荔枝等果实香气。 • 冰葡萄酒上桌前须冷藏(四至八度),饮用前 放入冰块桶十五分钟或放入冰箱两个钟头,若 未饮完,密封放入冰箱可保留数周。
1、起泡葡萄酒的国际标准
• EC1987年3月16日,822/87规定: • 1).起泡葡萄酒 • 20 ℃二氧化碳压力不低于0.35MPA,酒 精度不低于8.5%(V/v)。切二氧化碳全 部来自于发酵形成。 • 2).加气起泡葡萄酒 • 3).葡萄汽酒 • 4)加气葡萄汽酒
2、起泡葡萄酒的原料及其生态条件
• 源于葡萄固体部分的化学成分使红葡萄酒有 区别于白葡萄酒的颜色、丹宁和香气 • 这些成分来源于:葡萄果皮、种子、果梗 • 葡萄果皮、种子、果梗含有构成红葡萄酒质 量特征的物质(优质丹宁),同时也含有构 成生青以及苦涩的物质(劣质丹宁) • 浸渍管理的目标:最大限度提取葡萄中的优 质丹宁,而减少劣质丹宁。
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酿造工艺

2、后发酵的工艺管理要点
①补加SO2:添加量(以游离SO2计)为30-50 mg/L。 ②控制温度:温度控制在 18-25 ℃ 。若太高,不利于
酒的澄清,并给杂菌繁殖创造条件。
③隔绝空气:厌氧发酵。
④卫生管理:含多种营养物质,易染菌,影响酒质。
•
正常后发酵时间为3-5 d,但可持续1个月左右。
传统干红葡萄酒的酿造工艺流程
红葡萄
分选 破碎、除梗 梗
二氧化硫
葡萄浆
酒精发酵 压榨 后发酵 葡萄酒酵母
皮渣
添桶、换桶
干红葡萄原酒 陈酿
第二次换桶
均衡调配、澄清处理 贮存
成品红葡萄酒
酒脚
蒸馏
皮渣白兰地
葡萄汁成分调整
• 糖分的调整 • 酸度的调整
糖分调整
• 以每1.7g糖可生成1%(即1mL)酒精计算。 含糖量170g/L的葡萄汁可生成10%的酒精, 没有达到干红葡萄酒要求,所006)
生物法——苹果酸-乳酸发酵
添加酒石酸
• 所选葡萄汁的酸度为9.0g/L,高于葡萄发酵 的一般酸度,所以需要降酸。 • 所加碳酸钙质量m=0.66(A-B)*L • A=9g/L B=6g/L L=3000L • m=5940g
二氧化硫的添加
• 1.添加量 • 成品酒中总二氧化硫含量为干红 300mg/L, 所以3000L发酵汁中需加入900g二氧化硫。
复水活化20~30min后使用。
2.活化后扩大培养制成酒母使用 注意活化后酵母的扩大培养不超过3级
(一)原料处理
•
分选:葡萄完全成熟后进行采摘,并在较短的时间 内运到葡萄加工车间。经分选剔除青粒、烂粒葡萄
后送去破碎。
•
除梗:富含单宁、苦味树脂及鞣酸等物质,使酒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