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霉素病例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外科用“来可信”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要领课件

外科用“来可信”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要领课件

保管方法与注意事项
01
专人保管
应由专人负责保管,并建立严格的 领用和归还制度。
防止污染
应确保药品不受污染,避免与其他 物质混放。
03
02
定期检查
应定期检查药品的包装和有效期, 确保药品质量。
防止破损
应确保药品包装完好无损,避免破 损或泄露。
04
有效期与过期处理
有效期
药品的有效期一般为24个月,应 在有效期内使用。
04
类别:抗生素
处方药/非处方药:处方药
05
06
品牌:来可信
药物成分与作用机制
成分
盐酸万古霉素
作用机制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细胞壁缺损,水分由外环境不断渗入高渗的 菌体内,致细菌膨胀变形死亡。
适用人群与适用症
适用人群
适用于成人和儿童,但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适用症
用于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其他敏感葡萄球菌所致的严重 感染,如肺炎、心内膜炎、败血症、脓胸等。也可用于对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 抗生素过敏的患者。
不良反应的预防与监测
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在使用“来可信”前,应充分了解患 者的病情和用药史,严格掌握适应症 和禁忌症。
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定期监测相关指标
在使用“来可信”前和用药过程中, 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 血常规等相关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和 处理不良反应。
在使用“来可信”过程中,应密切观 察患者的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不良反 应,应及时处理。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外科用“来可信”注 射用盐酸万古霉素要 领课件

肾功能不全患者中万古霉素给药剂量的选择 ppt课件

肾功能不全患者中万古霉素给药剂量的选择 ppt课件

间歇性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 患者的给药剂量
万古霉素是中等分子量抗菌药 • 间歇性血液透析几乎不能将其清除, • 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够清除部分万古霉素, • 持续血液超滤也能清除部分万古霉素,
张志国,李云霞,万建建,等.危重患者连续性肾替代治疗中常用抗感染 药物的剂量选择[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9):4188-4190.
肾功能不全患者中万古霉素给药剂 量的选择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患者的 给药剂量
•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方法包括持续静静 脉血液滤过( 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 CVVH )、持续静静脉血液透 析( 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lysis CVVHD )、持续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 ( 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 CVVHDF)
0.81
• 注:女性需在男性的计算公式基础上乘以0.85.
肾功能不全患者中万古霉素给药剂 量的选择
不同肾功能状态 万古霉素的给药剂量
肾功能状态 正常
肌酐清除率 (mL·min-1)
≥ 50
万古霉素给药剂 量
1g,q12h
轻度 中度 重度
20-50 10-19 <10
0.5g,q12-24h 0.5g,q24-48h 0.5g,q48-96h
肾功能不全患者中 万古霉素给药剂量的选择
肾功能不全患者中万古霉素给药剂 量的选择
主要内容
• 肾功能不全患者万古霉素的给药剂量 • 间歇性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患者万古
霉素的给药剂量 •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患者万古霉素的给
药剂量 • 万古霉素的治疗浓度监测

万古霉素合理使用ppt课件

万古霉素合理使用ppt课件

Formula
• actual body weitht,ABW • IBW理想体重(ideal body weight) (kg)
Males: IBW = 50 kg + 2.3 kg for each inch over 5 feet. Females: IBW = 45.5 kg + 2.3 kg for each inch over 5 feet. • ABW 调整体重 adjusted body weight (kg) If the actual body weight is greater than 30% of the calculated IBW, calculate the adjusted body weight (ABW): ABW = IBW + 0.4(actual weight - IBW) • The IBW and ABW 用于肥胖病人的药物剂量计算
最低血药浓度持续超过 30μg/mL以上,可出现 肾、听力损害等副作用。
10-20ug/ml(共识)
给药途径
• 口服不吸收:125mg qid;500mg,qid • 静脉滴注 • 脑室内注射:10mg/d*9d,浓度可达
606mg/L
• 输注顺序:PH3-5稳定 • 氨茶碱、磷酸地塞米松、苯巴比妥及碱性
万古霉素合理使用
• 正确的病人: • 正确的药物: • 正确的用法: • 正确的时间: • 正确的途径:
正确的病人
• 说明书:MRSA及其它细菌所致的感染
• 对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化脓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等多数革兰氏阳性菌 包括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菌株具有杀菌作用;
• 对肠球菌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 革兰阳性杆菌如白喉杆菌等棒状杆菌; • 厌氧革兰阳性杆菌:艰难梭菌,放线菌属,李斯

万古霉素MIC漂移(Judy)ppt课件

万古霉素MIC漂移(Judy)ppt课件

MRSA是临床重点监测的多重耐药菌种之一
2004-2006年美国ZAPPS/LEADER监测项目结果显示1-5
60%
54.2% 56.6%
50%
40%
34.2% 33.1%
20%
MRSA分离率(%)
0%
2004 2005 2006(年)
ZAPPS
2004 2006 (年) LEADER
1.
Jones
MSSA
29%
40 30.2
26.5 30
20
百分比(%) 天数
20
15%
10
P=0.00
0
1
28天
死亡率
P=0.01
住院 死亡率
9.7
6.4 P=0.04 机械通气 减少天数
10
0 ICU 住院天数
* VAP:呼吸机相关肺炎
6
Combes A.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Vol.2004;170:786-792
11
Chemother. 2007;60:788-94
金葡菌对万古霉素MIC越高,治疗成功率越低
1.0≤ MIC≤2µg/mL,万古霉素的治疗MRSA菌血症成功率差别极为悬殊
60%
55.6%
治疗成功率(%)
40%
46.1%
20%
P=0.01
9.5%
n=9
0%
n=21
MIC≤0.5
1.0≤ MIC ≤ 2.0 (µg/mL)
RN
et
al.
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06;57:279-87;2.

外科用“来可信”-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PPT

外科用“来可信”-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PPT

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 SSI)是指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 SSI约占全部医院感染的15% 约占外科病人医院感染的35%40%
切口浅部感染
#2022
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
切口深部感染 术后30天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则术后1年内)发生、累及切口深部筋膜及肌层的感染,并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 从切口深部流出脓液 切口深部自行裂开或由医师主动打开,且具备下列症状体征之一:①体温> 38℃;②局部疼痛或压痛 床或经手术或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诊断发现切口深部有脓肿 外科医师诊断为切口深部感染 感染同时累及切口浅部及深部者,应列为深部感染
糖尿病患者
神经外科术后感染
其中MRCNS占75.7%,MRSA占55.6%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18(9)
03
添加标题
均应报告耐药,而不考虑其体外药敏结果”。
04
住院患者MRSA检出率逐年升高
全国60家三甲医院数据
中检所和国家细菌耐药监测中心数据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3:28(4)

MRSA感染的易感人群
免疫功能受损或免疫缺陷患者
新生儿、老年人
有创口的外科患者、严重烧伤患者
粒细胞减少者、恶性肿瘤患者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官/腔隙感染 术后30天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则术后1年内)、发生在手术曾涉及部位的器官或腔隙的感染,通过手术打开或其他手术处理,并至少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 放置于器官/腔隙的引流管有脓性引流物 器官/腔隙的液体或组织培养有致病菌 经手术或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诊断器官/腔隙有脓肿 外科医师诊断为器官/腔隙感染 人工植入物指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血管、人工关节等

万古霉素给药方案简介PPT课件

万古霉素给药方案简介PPT课件

l连续腹膜透析15h以上可清除40%
一般感染患者
目标谷浓度 剂量方案 >10mg/L
重症感染*
15-20mg/L
常用剂量为1g q12h或 负荷剂量: 0.5g q6h(说明书) 25-30mg/kg 15-20mg/kg,q12h (实际体重)
单次剂量不超过2g,日剂 量一般不超过4g
*对于MRSA引起的严重感染,如菌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骨髓炎、脑膜 炎、医院获得性肺炎和严重皮肤软组织感染。
万古霉素吸收、分布、代谢、消除过程
吸收(生物利用度) • 腹腔注射:38% • 口服:几乎不吸收
分布 • 蛋白结合率:30%-55% • 各体液分布广泛(除脑脊液外) • 脑膜无炎症:0-4mg/L、脑膜有炎症:6.4-11.1mg/L • 表观分布容积:0.2-1.25L/kg
万古霉素吸收、分布、代谢、消除过程
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
•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是指导剂量调整最关键 和最实用的方法。 •Therapeutic Drug Mornitoring,TDM
–药动学原理的指导下,应用灵敏可靠的分 析技术,测定病人血液或其它体液中的药 物浓度,分析药物浓度与疗效及毒性之间 的关系,进而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
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
1.5h-2h.
万古霉素概述
在输液过程中,溶液每毫升的滴数(滴/毫升)称为该 输液器的滴系数,一般记录在输液器的外包装上。 每小时输入量100ml,滴系数15滴/ml,计算 每分钟滴数=100/4=25滴
万古霉素概述
稳定性:室温保存,配置后溶液尽早使用,
若必须保存,室温或冰箱中,24小时内使
用。
•由于血液透析方式、透析时间、透 析剂量、透析器膜的特性存在差异, 药物浓度监测是指导万古霉素给药方 案及调整剂量的主要方法,尽量使血 药谷浓度维持在15mg/L以上。

万古霉素 PPT课件

万古霉素 PPT课件

药物代谢动力学
肾功能正常,给予500 mg多次剂量,静点30min以上
静点结束时间
平均血药浓度
0h
49 mg/L
2h
19 mg/L
6h
10 mg/L
血液平均消除半衰期为4-6小时,在最初24小时,约有75%之本品由肾小球过 滤排出,肾功能障碍者会减缓本药的排泄,全身性总清除率和肾清除率在老 年人可能会降低
可能会发生永久性或暂时性耳毒性 多数发生于用药过量 原本有失聪现象或正同时接受其他耳毒性药
物治疗者 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慎用,并应调节用药剂量
万古霉素
蒙冲
作用机制
东方链霉菌菌株
糖肽类抗生素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
主要为抑制细胞壁糖肽的合成
改变细菌细胞膜的渗透性
选择性地抑制RNA的生物合成
不易产生耐药性,和其它抗生素之间不会 发生交叉耐药性(最近肠球菌中由质粒介 导的获得性耐药菌已引起关注)
药理作用
窄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 革兰氏阳性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包括
特殊人群用药
老年患者用药:肾小球过滤能力会随着年龄增加而自然减 少,如不调节剂量,会引致万古霉素的血液浓度增高。
儿童用药:少儿肾脏处于发育阶段,特别是低出生体重儿、 新生儿,其血中药物半衰期延长,血药高浓度持续时间长, 所以应监测血药浓度,慎重给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FDA妊娠分级 :C级。 C级:动物 研究证明药物对胎儿有危害性(致畸或胚胎死亡等),或 尚无设对照的妊娠妇女研究,或尚未对妊娠妇女及动物进 行研究。本类药物只有在权衡对孕妇的益处大于对胎儿的 危害之后,方可使用。
MRSA)以及链球菌(包括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 无乳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棒状杆菌、梭状芽孢杆菌 (对难辨梭状芽孢杆菌高度敏感)、放线菌、链球菌属、 牛链球菌、肠球菌、类白喉菌等。 革兰氏阳性杆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氏菌、乳杆菌属、 放线菌属、梭状杆菌属及杆菌属。 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分支杆菌、真菌无效 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对肠球菌有协同抗菌作用。

外科用“来可信”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要领护理课件

外科用“来可信”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要领护理课件
促进康复
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护理措施,促进 患者身体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外科护理操作流程
01
02
03
术前准备
协助医生完成手术前的各 项准备工作,如备皮、备 血等。
术中配合
在手术过程中,根据医生 的要求,正确传递器械和 用品,并密切观察患者的 生命体征。
术后护理
术后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 理,包括伤口护理、引流 护理、疼痛护理等。
不良反应及处理
不良反应
使用“来可信”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的患者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肝肾功能异常等。
处理方法
对于轻微的不良反应,可给予适当的对症治疗。对于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肝肾功能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该药物 ,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护理工作。
药物过量及处理
改进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优化护 理方案,提高护理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药物过量
在使用“来可信”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过程中,若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药物过量 。
处理方法
一旦发现药物过量,应立即停止使用该药物,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根据药物过量的程度,可 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催吐、洗胃、利尿等,以促进药物排出体外。同时,注意保持患者的水、电 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
剂量控制
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情调整给药剂量,遵循医嘱,确保给药 剂量准确无误。
药物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
药物相互作用
盐酸万古霉素与某些抗生素合用可能会产生拮抗作用,影响疗效。因此,在使用 盐酸万古霉素时应避免与其他抗生素药物同时使用。
配伍禁忌
盐酸万古霉素与某些药物混合后可能会产生沉淀或变色现象,应避免与其他药物 混合使用。如需与其他药物合用,应先进行药物配伍实验,确保安全有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古霉素病例
18
鞘内脑室注射的并发症和注意点
鞘内注射将抗菌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毒 性反应大,剂量过大可引起脑膜或神经根刺 激症状和蛛网膜下腔粘连,甚至惊厥、昏迷、 死亡,脑室更甚。
稀释、缓慢注射。
充分告知。
万古霉素病例
19
谢谢
万古霉素病例
20
万古霉素病例
神经外科的常见医院感染部位分布
感染率%
60% 55.10%
50%
40%
30%
20% 10%
11.23% 11.57%
5.61%
5.44%
5.27%
0%
下呼吸道 手术切口 颅内
泌尿道 皮肤软组织 胃肠道
1.87% 血液
3.91% 其他
余英教等.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万学古杂霉志素2病00例4;14(9):996-8
第11天 WBC 20×106/L 糖 2.8mmol/L, 蛋白 0.8g/L
结果:痊愈出院。
万古霉素病例
16
鞘内阶梯浓度用药治疗术后颅内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1例患者,单纯鞘内给药,1次/d,剂量从20 mg、40 mg、 60 mg、80 mg、100 mg、120 mg、140 mg逐日递增,共7 d。
8
鞘内和脑室内注射稳可信脑脊液浓度
鞘内注射25mg脑室中万古霉素浓度,各时间点测 定值均高于抑菌浓度的10倍,其中腰穿后4 h及8 h浓度达到70 mg/L以上。
Bettina等比较脑室内注入万古霉素10 mg/d与经 静脉每6 h注入万古霉素500 mg后,脑脊液内万 古霉素浓度分别最高为565.58 mg/L和1.73 mg/L, 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脑室内注入是静脉注入的 300多倍,而用量仅为后者的1/1000。
万古霉素病例
11
Case 1
女性,76岁,SAH入院,左侧PcoA破裂, Hunt-Hess Ⅲ 级,FisherⅡ级。第3天行球囊 Remodeling动脉瘤栓塞术,术后12h因急性脑 积水行脑室外引流,患者神志清醒。 外引流第7天出现T39.1oC,第8天T39.5oC
CSF:WBC 3240×106/L,中性80%, RBC 24000×106/L, 蛋白 2.0g/L,糖 1.8 mmol/L, CSF细菌培养阴性。
2
颅内感染定义
颅内感染Harrison标准:
(1)临床表现有高热、头痛、呕吐、脑膜刺 激征阳性;
(2)脑脊液中白细胞数﹥1180×106/L、脑脊 液中糖定量﹤1.9 mmol/L,蛋白定量 ﹥2200 mg/L;
(3)脑脊液或颅内引流管头细菌培养阳性。
万古霉素病例
3
潜在性颅内感染的标准
具有引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万古霉素病例
9
我们的经验
轻中度感染:静脉给药+腰大池持续引流 中重度感染:静脉给药+鞘内注射 脑室感染:静脉给药+脑室注射 脑室积脓:双侧脑室置管持续冲洗
万古霉素病例
10
稳可信的给药剂量
鞘内注射的剂量 :20-50mg
脑室注射剂量: 20mg
脑室持续冲洗: 经验100mg/500ml,24h 维持,注意进出量。
万古霉素病例
12
治疗方法:稳可信 2.0 静脉给药 q12h 试夹管后拔除外引流,改腰大池持续引流 疗效:用药后第6天,体温恢复正常
第8天 WBC 190×106/L
RBC 40×106/L
第11天 WBC 1×106/L
糖 3.2mmol/L, 蛋白 0.9g/L
万古霉素病例
13
结果:感染控制,行V-P分流后痊愈出院。
治疗2~3 d后逐渐改善,5~7 d即出现颅内压降低,体温、 脑脊液生化及常规指标趋于正常;治疗前与治疗后3~7d各 项指标差异明显(P<0.05),无并发症发生。
万古霉素病例
17
稳可信鞘内和脑室注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对于万古霉素的鞘内注射一直存在着争议,但随着国内外 研究的深入,万古霉素鞘内注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得到共 识。
7
静脉使用稳可信脑脊液浓度
病人的血脑屏障破坏,使万古霉素脑脊液透过率增加,可 达有效治疗浓度 达到或超过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90(0.53.1mg/L)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的MIC90(3.14.0mg/L),也超过了脑膜炎时脑脊液中的万古霉素浓度 (2.5-5.0mg/L)
王强, 等. 神经外科手术后病人使用万古霉素时的脑脊液浓万度古. 北霉京素医病学例, 2002;24(5):318-320
国内报道每次鞘内注射的万古霉素浓度可达到5 g/L,每次 5 ml,严重颅内感染的患者可每6 h一次。
Luer等认为,成功治愈神经系统感染,脑脊液内注射万古 霉素是必要的。
Bettina等对颅内感染10例进行对照试验,5例使用万古霉 素0.5 g 4次/d静滴;另外5例使用脑室内注射万古霉素10 mg/d,最终两组均得到治愈,随访6个月无复发,影像学 检查未见中枢神经系统影像改变。
万古霉素病例
14
Case 2
男性,26岁,右侧中颅底脑膜瘤入院,行 开路肿瘤切除术。
术后第9天、10天连续发热T39.1oC ,
CSF指标 WBC 1450×106/L RBC 40×106/L
万古霉素病例
15
治疗方法:稳可信 2.0静脉给药 稳可信50mg鞘内注射
疗效:第5天 体温恢复正常 WBC 80×106/L RBC 20×106/L
腰穿检测脑脊液白细胞数为(100~ 1000)×106/L个 白细胞/红细胞>1/500 脑脊液白细胞呈上升趋势
万古霉素病例
4
神经外科颅内感染原因
开颅术后感染 脑室外引流 V-P分流术后 外伤引起的颅内感染
万古霉素病例
5
颅内感染的给药途径
静脉 鞘内 (1)单纯抗生素 (2)脑脊液置换 脑室
万古霉素病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