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考思辨类高分作文例文及名言警句集萃

合集下载

2022高考作文写作素材:“理性思辨、批判精神”名言金句33则

2022高考作文写作素材:“理性思辨、批判精神”名言金句33则

2022高考作文写作素材:“理性思辨、批判精神”名言金句33则近年高考作文注重考查思维能力,理性思辨型的材料很常见,还可能考查辩论稿写作,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和批判精神,能客观、冷静、理性地看待社会现象或分析热点事件。

因此,储备一定的名言金句,无疑会让你的作文更有深度,也更有文采。

1.岁月让人从批判走向建设。

——柴静2.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

——索尔仁尼琴3.时代不仅需要解构,更需要建构。

不仅当一个批判者,也要做一个建设者,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是时代前进的一大步。

4.因为真理是灿烂的,只要有一个罅隙,就能照亮整个田野。

——俄国哲学家赫尔岑5.偏执把真理抓在手里,把它活活掐死。

——泰戈尔6.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鲁迅7.从众之恶与直接施暴同样可怕。

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

(反面)8.群体不善推理,却又急于行动。

群体中的个人是沙中之沙,风可以随意搅动他们。

——《乌合之众》(反面)9.一切都在加速下滑,只有谎言蓬勃如春。

(反面)10.万物分崩离析;中心不再把持;只有混乱四散于世界。

——叶芝11.警惕被环境驯化,不要让别人给你的大脑和行为套上镣铐。

12.不要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叔本华13.人们总是对个体的错误,耿耿于怀;而对群体性的错误,避而不见。

14.只有两件事可能是没有极限的:宇宙,以及人类的愚蠢。

不过前者我还不太敢确定。

——爱因斯坦15.子弹也无法击落真理的声音。

1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17.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1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19.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20.君子使物,不为物使。

——《管子·内业》(【译文】成功的人会恰当利用外界事物,却不会被外界事物所牵制。

)21.考察一个人判断力,主要考察他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高考作文思辨范文素材摘抄

高考作文思辨范文素材摘抄

高考作文思辨范文素材摘抄思辨题材的高考作文素材摘抄如下:1. 人工智能的发展【素材一】: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工智能已经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医疗技术、智能交通等。

然而,也有人担忧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劳动力,导致大量就业岗位的消失。

如何在人工智能和人类社会之间找到平衡的发展模式,是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

【素材二】:人工智能的发展势不可挡,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和道德问题。

比如,人工智能是否应该拥有权力和意识?人工智能是否应该被赋予决策的权力?如何确保人工智能的公正和透明性?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2. 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素材一】:当前,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各个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

传统教育模式的短板逐渐显现,而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我们的教育体系还存在很大的不足。

如何进行教育改革,使学生能够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素材二】: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教育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通过结合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然而,也有人担忧这种教育模式会加剧教育不公平现象。

如何在创新教育的同时保障教育的公平,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素材一】: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热点问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日益突出。

而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和共同努力。

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素材二】:环境保护需要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例如,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推广可再生能源等措施。

但是,这些措施往往需要人们付出较大的经济和时间成本,而且需要政府和企业的支持。

如何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以上是关于思辨题材的高考作文素材摘抄,可以用于讨论人工智能的发展、教育的改革创新以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话题。

高考思辨类作文高分必备名言警句100例(16开4页打印版)(猛虎嗅梅)

高考思辨类作文高分必备名言警句100例(16开4页打印版)(猛虎嗅梅)

高考思辨类作文高分必备名言警句100例雨果(法国)1. 人的心只容得下一定程度的绝望,海绵已经吸够了水,即使大海从它上面流过,也不能再给它增添一滴水了。

2.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3. 人生下来不是为了拖着锁链,而是为了展开双翼。

4. 哪里有阴影,哪里就有光。

5. 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织着,厮杀着,这就是我们为之眷恋而又万般无奈的人世间。

海明威(美国)6.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7. 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8. 相爱的人不该争吵。

因为他们只有两人,与他们作对的是整个世界。

他们一发生隔膜,世界就会将其征服。

9. 等待也是种信念,海的爱太深,时间太浅。

10. 这个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人们为它奋斗。

我只同意后半句。

莎士比亚(英国)11. 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12. 一个人思虑太多,就会失去做人的乐趣。

13. 爱所有人,信任少数人,不负任何人。

14.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15. 没有人值得你流泪,值得让你这么做的人不会让你哭泣。

尼采(德国)16.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17. 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

18. 我感到难过,不是因为你欺骗了我,而是因为我再也不能相信你了。

19. 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20.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托尔斯泰(俄国)21. 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

22. 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23. 聪明人的特点有三:一是劝别人做的事自己去做;二是决不去做违背自然界的事;三是容忍周围人们的弱点。

高考材料作文思辨性共27页文档

高考材料作文思辨性共27页文档
高考材料文思辨性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高考材料作文思辨性可打印共21页

高考材料作文思辨性可打印共21页
高考材料作文思辨性可打印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思辨类优秀作文6篇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思辨类优秀作文6篇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思辨类优秀作文6篇1.松中有紧,紧中有松《礼记》有言:“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信息社会的背景下,如何把握松与紧之间的关系成了重中之重,而我认为,秉持松中有紧,紧中有松的态度来应对生活的方方面面,才是大智慧者应当具备的处世之道。

当前的社会,繁重的生活使人压力山大。

此时,有人选择躺平,有人选择不断的内卷。

他们就像薛定谔口中的那只猫一样,处于松与紧的叠加态,但却是物理之上的叠加,非松即紧,非紧即松。

殊不知,有些人却可以最好的面对生活,以松中有紧、紧中有松的态度处理好每一天。

“紧”是生活的主体,这无可厚非。

没有一定的“紧”,生活很可能不进反退。

但倘若是不间断的“紧”,便可能不仅使人每天疲惫不堪,甚至消磨意志,致使人走向另一个极端。

因此,我们应做到紧中有松。

正如《桃花村》中主人公每周末抽一天去大自然散心,让手机关机一样。

生活不应是工作的专用舞台,也应是自己的桃花村。

洛克有言:“凡是打算充分利用一生中任何一部分时间的人,必须让其中一部分用于游戏娱乐。

”正因为有了在瓦尔登湖畔漫步闲游的时光,梭罗才悟出了人生哲理;正因为有了苹果树下的怡然自得,牛顿才发现了万有引力。

紧中有松是压力下最好的生活态度。

适当的松不仅能够使人的压力得到释放,往往还能给人提供不同寻常的灵感和体验。

因此,在生活中做到紧中有松,让适当的“松”成为“紧”的润滑油,以此推动“紧”持续运行。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松的好处如此之多,那一直松着不是挺好吗?”但事实并非如此,现代的生活不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一味的松就像躺平,是对生活的妥协,最终一定是一事无成、懊悔终生结局。

“松”要适当,应做到松中有紧。

如果说“紧”是台机器,“松”是使机器流畅运用的润滑油,那么过度的松则毫无疑问会让这台机器无法运转。

生活中的松的实现有许多途径,但不留神便会陷入到修昔底德陷阱中,必然在人生中失败。

因此,我们在松的同时要有紧的限度,莫让诱惑成为掌握了时间的主人。

2024高考思辨能力写作分论点段落范文

2024高考思辨能力写作分论点段落范文

2024高考思辨能力写作——分论点、段落、范文思辨作文/ 01主题分论点1.主题词:小我与大我(奋斗有我辈,功成在我身)寄言燕雀莫相哼,自有云霄万里高。

功成必定有我,未来路上,以我之凌云志勇担当奋斗强。

背负青天适南冥,挂云帆而济沧海。

功成不必在我,未来路上,以我之岂邀名、不图利忱奉献。

融入新时代,有我奋斗身,浮舟不惧沧海,立马笑傲昆仑;争做新青年,无我争功名,大人不驰空想,君子莫骛虚声。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是责任是担当是境界。

2.主题词:“大德”与“小节”立身于世,矜细行以立大德。

大德之前,细行为谨:明礼知规遵制恪法,涵品养慧,立身立德。

立身于世,顾小让而成大行。

欲成大行,不纠结于枝节蔓叶,不牵绊于端倪肇始,敦化笃正,行稳致远。

处世需大德,志于大德以行稳;立身当细行,矜于细行以致远。

3.主题词:梦想与现实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所以我们要心怀梦想,感受生命之美丽。

但解决不了眼前的苟且,诗与远方水远遥不可及,所以我们要把握现实,承担生命之责任。

没有梦想的希望与激励,我们难以在现实奋斗中明确方向、获取力量;没有现实的付出与前行,我们难以最终走上梦想之巅。

梦想是对现实的指引与激励,现实是对梦想的实践与实现。

4.主题词:德与才才如利剑,是一个人建功立业,有所作为的必要条件。

德如良玉,是一个人修炼品质,成为大写之人的基本保证。

斩马杀敌,良玉不如铁,置于炉中,铁易销而玉不热。

才华是人的外在光芒,而德行是人的灵魂高度。

5.主题词:专与杂广纳百川终成海海之大,在于其“杂”,在于其能兼收并蓄,不局于一隅。

厚积微土方为山,山之高,在于其“专”,在于其能有的放矢,不散于旷原。

“专”是奋斗、是过程。

“杂”是积累,是条件。

我辈青年在自身发展之际,应笃志以求“专”,也应博学以求“杂”需谨记,广汇百川终成海,厚积微土方为山。

6.主题词:苦与乐苦中取乐,是内心无念的具体体现,也是生命中最有意义之乐。

苦中取乐,是一种心性的坚守,那么乐中得苦,便是人生的修行之基。

【高考作文素材】思辨性名言积累(优秀范文5篇)

【高考作文素材】思辨性名言积累(优秀范文5篇)

【高考作文素材】思辨性名言积累(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高考作文素材】思辨性名言积累名言积累第一组:1.肖伯纳: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2.周国平: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创造;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第二组:1.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2.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3.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

(达•芬奇)4.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

(塞纳克)第二篇:2018年高考作文素材:经典名言名句积累2018年高考作文素材:经典名言名句积累一、古代哲理名句集01、古之成大事业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02、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03、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菜根谭》)0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徒。

(韩非子)05、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06、夕云乍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0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08、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0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10、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1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1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1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14、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1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16、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18、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高考思辨类高分作文例文及名言警句集萃文化作文强调文化思辨,即基于事例本身的公正状态下的辨析审视。

文化思辨至少应该有相差议题的三个方面:一是“正辩”方的事例,二是“反辩”方的事例,三是正反方有关的名人学者的“言辩”观点。

这样,在有观点,有事例的正反双方的碰撞下,产生的思维认知,才具有了文化意义上的思辨。

一、一分为二看问题【正例】1、幼苗的成长,少不了时雨的灌溉,少不了除草灭虫。

王阳明说:“时雨春风,沾被卉水,莫不萌发越发,自然日长月化。

”“时雨”乃“及时雨”。

若“久旱不雨”,则苗必枯萎,然而如果是“狂风暴雨”,禾苗也必然被淹。

2、战国时,秦国面对联合起来的六国,励精图治,起用商鞍变法,时时警惕,不敢有丝毫松懈情绪,最后把六国逐一消灭。

所以说,敌对力量存在对自己有威胁,但也对自己有激励作用。

一旦没有了对抗力量,秦国自以为高枕无忧了,却被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了。

3、春秋时,吴王夫差替父报仇,一举把越国打败,吴王夫差洋洋自得,放虎归山,留下越王勾践,让他成为吴王的人质,没想到越王勾践尝胆卧薪,刻苦自励以图复国,二十年后,越国又击败吴国,夫差请求勾践仁义待他,勾践却不予理睬,把夫差杀了。

4、韩愈在《原道》中说:“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这就是说坐井观天,若说天的一部分有井口大是对的;若说天只有井口大就错了。

5、“管宁割席”的故事传颂至今,人们一直把管宁作为不慕荣华,不贪金钱的典型加以宣传。

但管宁不能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的朋友,只采取绝交的态度,也实在过于片面了。

6、牵牛花是缠绕茎草本花,靠攀附在篱笆支架上成长。

有人贬斥它的软骨头,没有人格,靠依附,可悲。

有人赞美它,能利用他物发展自己,开花结果,成就一番事业,可喜。

7、小草与庄稼争肥料,争地盘,影响庄稼生长,农民把它斩草除根。

但它生命力极强,高山、石隙、洼地,都苗壮成长。

人们常用“疾风知劲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来赞颂它。

【引言】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原2、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晏子春秋》3、动兮静所伏,静兮动所倚。

—―白居易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5、既然太阳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

——(俄)车尔尼雪夫斯基【反例】l、早在五十年代,教授马寅初先生就提出了控制人口的建议,但被否定了。

因为当时正值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只看到人作为生产者的一面,提出“多生几个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一味地强调人多力量大。

却不曾想到,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以至酿成了一个大错误。

2、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堪称得上博学多才,为人所敬仰。

但他的“天动学说”是错误的理论,并被当时欧洲的教皇奉为真理,流传1800多年,可以说是对人类探讨天体的科学研究起到了阻碍作用。

3、虢国的国君喜欢听人家说讨好奉承话而不喜欢听真话、实话,结果京城被别国攻陷,靠一个车夫才落荒而逃保住性命。

后来国君问车夫,我逃出城门时,你怎么正好在那里?你事先知道要出事?车夫点头,国君说你怎么不说,车夫说你不喜欢真话,我不敢说。

国君大怒,训斥了车夫一顿,晚上车夫逃走,虢国国君被野兽吃掉。

二、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正例】1、宋国一农夫得一玉石,,他把它献给地方长官子罕先生。

了罕坚决不接收,并说:"你把玉送给我,我是得到了宝物。

而我若接你的宝玉,那末,我自己的清廉这宝物也由此失去了。

事物都是这样转化的。

2、有个人为了灭鼠养一只猫,这猫既帮他抓老鼠,又给他解闷儿,他就多养几只猫,逐渐有一百多只,猫一多,无鼠可吃,主人买肉给它们吃,渐渐地猫的后代只知吃肉,不知吃老鼠。

3、一只母鹰辛辛苦苦把自己的孩子养成一只成年的雄鹰。

这雄鹰对自己的母亲十分孝敬,不让母鹰出去寻食,早上又守护在母鹰身边。

母鹰觉得自己衰老加快了,她安排孩子远行闯荡世界,在没有儿子照料的情况下,一切都靠自己。

一年后,小鹰来看望母亲,意外发现老鹰巳非常矫健。

4苏阿芒连续三年报考文字均落榜,后自学,掌握了多国文字,应邀参加国际语言学会,在50多个国家和的去发表论文。

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读书连稠一点粥都难吃到;司马光出身贫寒;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高尔基曾是个流浪儿;荷兰画家梵高曾生活常靠弟弟接济;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出身鞋匠家庭,衣不蔽体;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打工,供姐姐读书。

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很有成就的名人。

5、雍丘地方有个叫北宫殖的打鱼人,拾到一颗罕见的大珍珠,晚上这珍珠发出的光可以照很远,人们都知道了。

不几天,国君派人来对北宫殖说:把珍珠送进宫,保你荣华富贵。

北宫殖的父亲却认为,献珍珠成了暴发户,就会骄奢淫逸,骄奢淫逸就容易招惹祸患。

于是与北宫殖一齐动手,把珍珠砸个粉碎。

6、挪威人捕沙丁鱼,抵港时若是活的,卖价就极高。

所以渔民们千方百计想让鱼活着抵港。

很多人的努力都失败。

唯有一艘这样的船,船民把一条馀鲶扔进沙丁鱼成群的槽里。

鲶鱼不自在乱游乱撞,沙丁鱼们紧张地不停游动。

直到船抵港,沙丁鱼们还在乱蹦乱跳。

7、陈平长得高大俊美,但年轻时只喜交游,不愿耕种,故家贫。

同县一张女嫁五家均丧夫,别人不敢再娶这张女,陈平却愿娶。

张母到陈家拜访,陈平虽贫穷到用草席拦门,但门口车印仍很多,张母就答应了。

她说:像陈平这样漂亮而且交际又广的人,绝不会长久地贫穷和处于低位的,后陈平果然官至丞相。

8、老鼠是令人厌恶的坏东西。

可是经过训练的老鼠却成了公安战士的好助手,凭着它的嗅觉,能侦察出飞机、汽车、火车、轮船上的行李中的毒品和*。

9、薛潭拜秦青学唱歌。

薛潭学了→段时间就认为学得差不多了,就向秦青告别,秦青在凉亭设酒宴送行。

酒过三巡,秦青击节引吭,高歌送别曲,森林震撼,白云遏止,小鸟停唱。

薛潭顿感技元止境,总是发展变化的。

感到很愧羞,马上谢罪,继续跟秦青学唱歌。

10、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孟尝君叫门客冯谖去薛地收债。

一天工夫,冯谖就回到孟尝君府邸,孟尝君奇怪地问为什么这么秧,冯谖说,我假借你的命令把债全部送给老百姓,并当场烧毁债据,这叫买义。

孟尝君不悦。

后来孟尝君被齐王驱逐回到封地薛,百姓夹道欢迎。

孟尝君这才悟出冯谖的买义的先见之明。

【引言】1、一切运动都存在于吸引和排斥的相互作用——恩格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恩格斯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6、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

——*7、人生颇富机会和变化,人最得意的时候,有的不幸光临。

——亚里士多德8、万物必有盛衰,万物必有弛张。

——韩非子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孔子【反例】1、美国阿拉斯加一自然保护区养了鹿群,为了不使鹿群受伤害,主人将狼捕杀光。

从此,鹿群处于没有天敌的“安乐窝”中,迅速繁殖,十年之后,由千只发展到四万只,保护区里的植物因被鹿食用与践踏而凋零,鹿本身也因运动减少体质下降,导致大批死亡。

2、某教师刚参加工作日才,恨不得把满肚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因而充分发挥"满堂灌"的作用?学生无暇思索与接受,结果,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家长意见很大。

3、《吕氏春秋》中有一段《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说:楚国有一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去了,他赶快在船上刻了一个记号,说:“我的剑是从这儿掉到水里去的。

”船停止了,他就从做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

试想,船已经走了,剑却没有走,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4、秦国采用商鞍变法后凭借它的武力,终于造成了万乘之势,使所有国家朝拜它,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集权的朝代。

然而它建国后仍然采用战争时候的高压政策对待百姓,不去适应变化了的形势。

因此,秦王朝仅只维持了二十多年,就被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了。

5、楚国想偷袭宋国,他们事先在进军必经的流河里浅水处做过目标记,没想到,这晚上滩水突然涨水,楚国的军队仍然依原标记渡洞,故淹死无数士兵,渡河失败。

6、古时成阳堪,把儿子教育成知书达理的读书人,平时大家都称赞成阳堪的儿子有教养。

一天成阳堪家里发生火灾,成叫儿子去亲戚家借梯子救火。

儿子为了显示自己的识礼,所以花费了不少时间与亲戚寒喧,直到亲戚问有什么事,他才慢条斯理地说出原委,亲戚家赶紧扛梯去救火,成阳堪家已变成废墟了。

三、量变与质变【正例】l、《文史通义》的作者章学诚,年轻时接受能力较差,记忆力也不十分好,读私塾时,常为背几十个字伤脑筋。

但他日夜苦读,由少积多,终于成为大学者。

2、三国时的董遇,家贫无力上学,靠卖柴糊口,但他利用“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抓紧时间勤学苦读,依靠自学终成名重一时的学者。

3、一位青年画家专程请教大画家阿道夫?门采尔:"我画一幅画只要不到一天,可为什么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门采尔笑着回答:“请倒过来试试吧。

要是你花一年功夫去画,那么,只要一天功夫就准能卖掉它了。

”青年画家接受了门采尔的忠告,回去后认真苦练基本功,深入搜集素材,经过周密的构思,用近一年功夫创作了一幅油画。

果然,这幅不到一天就卖掉了。

【引言】1、台上一分钟,台下千日功。

——俗语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3、祸患常积于忽微——欧阳修4、千里之堤,渍于蚁穴。

――俗语【反例】1、天津有一个当祖父的人,宠爱小孙子,让孙儿用牙签在自己脸上乱戳,结果酿成悲剧,眼睛被惯坏了的孙儿扎瞎。

2、战国时,虞国虞学会造漆,他发现把漆树叶子熬成膏掺在漆中能降低成本,以此成了富翁。

一次,他带了一大批漆前去吴国,吴国此时正与越国打仗,漆的来源断了。

虞学大受吴人欢迎,成交时有人见漆桶上封条很新,怀疑内中有假,就借故说二十天后取货,二十天后,漆全部变质,虞学漆没卖出,盘缠也没有了,饿死吴国。

3、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口水很清,很甜的水井,过路人都愿意在这里歇脚喝水。

一天,一老者发现水井比以往浅了一些,便对村民说,你们这口井该掏掏了,村民很不以为然,没有接受。

第二年春大旱,井水干枯,全村人只好外出逃荒讨饭4、一个抢劫*犯临刑前请求见母亲一面。

他母亲来后,他以要报母亲养育之恩为由要吮母亲的奶,母亲答应了,抢劫犯一口咬掉母亲的乳头,痛苦地说:我小时候偷一根针拿回家,你老人家竟说我是乖孩子,懂得顾家。

于是,我偷之胆越来越大,偷之物越来越多,由偷而抢,最终走上刑场,告别人间,妈妈,我恨你。

四、内因与外因【正例】1、一定的温度,可以使鸡蛋孵出小鸡,却不能使石头孵出小鸡。

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温度这个外因条件,鸡蛋也是孵不出小鸡的。

2、我国的水稻育种专家,号称“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培育出多种高产优质的水稻新品种。

小麦育种专家解俊峰等五人,历时21年,培养出6种巨穗小麦新品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