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域城镇体系规划
楚雄彝族自治州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楚雄彝族自治州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条例(2016年10月26日楚雄彝族自治州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2016年12月15日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建设第三章市政设施第四章园林绿化第五章环境卫生第六章监督管理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州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州城乡规划区范围内的规划、建设、管理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城乡规划区,是指城市、乡(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第三条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产城融合、规划引领、建管并重、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原则。
第四条州、县(市)、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组织和领导,统筹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推进多规合一,建立健全综合协调和监督考核机制。
州、县(市)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州、县(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按照规定开展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县(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可以向乡(镇)派驻执法机构。
国土、环境保护、交通运输、水务、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相关工作。
第五条州、县(市)、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将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加大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投入。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市政公用事业、环境卫生、公共交通、便民服务等基础设施投入,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州、县(市)、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区实际,建立城乡人居环境提升长效机制,建设舒适、宜居、宜业的环境,创建民族特色村镇、文明城镇、园林城镇、卫生城镇、森林城镇、节水城镇。
第二章规划建设第七条城乡总体规划应当体现以彝族文化为主的民族、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坚持时代特征,并与自然环境资源相融合。
云南省计委、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楚雄州九县城区土地定级和基准地价的批复

云南省计委、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楚雄州九县城区土地定级和基准地价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计委,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公布日期】2003.01.09•【字号】云计价格[2003]31号•【施行日期】2003.01.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云南省计委、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楚雄州九县城区土地定级和基准地价的批复(云计价格[2003]31号二00三年一月九日)楚雄州计委、州国土资源局:你们《关于请求批准实施楚雄州9县城区基准地价的请示》(楚计价格[2002]370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楚雄州9县(双柏县、牟定县、南华县、姚安县、大姚县、永仁县、元谋县、武定县和禄丰县)城区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测算成果经省计委、省国土资源厅评审验收,符合国家颁布的《土地定级规程》和《城镇土地估价规程》的要求,并符合当地实际。
同意所报楚雄州9县城区土地定级和基准地价测算结果。
为使该成果尽快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加强对土地资产的管理,按照原云南省物价局、原云南省土地管理局《关于印发(云南省基准地价、标定地价确定和公布暂行办法>的通知》(云价房发[1996]138号)的规定,请接此批复后即予以公布。
二、土地级别分布范围和基准地价标准详见附件。
土地级别分布范围和基准地价应同时公布,基准地价低于成本价时应以成本价为准。
三、楚雄州9县城区土地级别分布范围和基准地价自省计委、省国土资源厅批准之日起每两年重新调整公布一次,特殊情况也可一年调整公布。
调整公布前应将调整意见送州计委、州国土资源局审定,再报省计委、省国土资源厅批准。
附件:一、楚雄州双柏县城区土地级别分布范围表二、楚雄州牟定县城区土地级别分布范围表三、楚雄州南华县城区土地级别分布范围表四、楚雄州姚安县城区土地级别分布范围表五、楚雄州大姚县城区土地级别分布范围表六、楚雄州永仁县城区土地级别分布范围表七、楚雄州元谋县城区土地级别分布范围表八、楚雄州武定县城区土地级别分布范围表九、楚雄州禄丰县城区土地级别分布范围表十、楚雄州双柏县城区土地基准地价表十一、楚雄州牟定县城区土地基准地价表十二、楚雄州南华县城区土地基准地价表十三、楚雄州姚安县城区土地基准地价表十四、楚雄州大姚县城区土地基准地价表十五、楚雄州永仁县城区土地基准地价表十六、楚雄州元谋县城区土地基准地价表十七、楚雄州武定县城区土地基准地价表十八、楚雄州禄丰县城区土地基准地价表十九、楚雄州双柏县城区土地分级图(略)二十、楚雄州牟定县城区土地分级图(略)二十一、楚雄州南华县城区土地分级图(略)二十二、楚雄州姚安县城区土地分级图(略)二十三、楚雄州大姚县城区土地分级图(略)二十四、楚雄州永仁县城区土地分级图(略)二十五、楚雄州元谋县城区土地分级图(略)二十六、楚雄州武定县城区土地分级图(略)二十七、楚雄州禄丰县城区土地分级图(略)附件一:楚雄州双柏县城区土地级别分布范围表土地土地面积主要分布范围级别(公顷)Ⅰ级31.7472主要包括振兴路.文卫路.兴贸路.永兴路.人民路.长青路等所在地区范围.Ⅱ级76.4197主要包括环城东路.私营经济街.妥甸街.光明路.工农路等所在地区范围.Ⅲ级251.4731主要为测算区范围内除Ⅰ级.Ⅱ级以外的城郊用地和农地.附件二:楚雄州牟定县城区土地级别分布范围表土地土地面积主要分布范围级别(公顷)Ⅰ级55.6298主要包括新南路.东街.北街.南街.菜街.毛阳东路西段.中园街西段等所在地区范围.Ⅱ级188.2957主要包括米市街.毛阳南路.毛阳东路东段.中园街东段.西门外等所在地区范围.Ⅲ级537.5145主要为测算区范围内除Ⅰ级.Ⅱ级以外的城郊用地和农地.附件三:楚雄州南华县城区土地级别分布范围表土地土地面积主要分布范围级别(公顷)Ⅰ级105.2751主要包括龙泉路.龙山路.龙旗路南段.东街.西街.北街.南街.南巷.文明路.古城路北段.私营街等所在地区范围.Ⅱ级214.7227主要包括古城路南段.龙旗路中段等所在地区范围.Ⅲ级317.7752主要为测算区范围内除Ⅰ级.Ⅱ级以外的城郊用地和农地.Ⅳ级842.2270主要为测算区范围内除Ⅰ级.Ⅱ级以外的城郊用地和农地.附件四:楚雄州姚安县城区土地级别分布范围表土地土地面积主要分布范围级别(公顷)Ⅰ级85.7538主要包括南正街.东正街西段.北正街南段.西正街.德丰路.宝丰路.西正街延长线.景贤街东段等所在地区范围.Ⅱ级224.3147主要包括环城南路.环城北路.北正街北段.南正街南段.东正街东段.怀远街.府前街.启明街.金马街等所在地区范围.Ⅲ级1375.9315主要为测算区范围内除Ⅰ级.Ⅱ级以外的城郊用地和农地.附件五:楚雄州大姚县城区土地级别分布范围表土地土地面积主要分布范围级别(公顷)Ⅰ级61.3046主要包括金碧路北段.新大街南段.东街.西街.南街.后街.南永公路中段.白塔东路.曙东路等所在地区范围.Ⅱ级148.5230主要包括金碧路南段.新大街北段.南路公路南段.西苑路.东岳路等所在地区范围.Ⅲ级558.1724主要为测算区范围内除Ⅰ级.Ⅱ级以外的城郊用地和农地.附件六:楚雄州永仁县城区土地级别分布范围表土地土地面积主要分布范围级别(公顷)Ⅰ级35.5173主要包括建设路.文汇路.文庙街.四方街.跃进路.兴仁街.如安街.环城东路.环城南路等所在地区范围.Ⅱ级180.8364主要包括环城西路.环城北路.新大街.永楚公路.108国道等所在地区范围.Ⅲ级567.6463主要为测算区范围内除Ⅰ级.Ⅱ级以外的城效用地和农地.附件七:楚雄州元谋县城区土地级别分布范围表土地土地面积主要分布范围级别(公顷)Ⅰ级90.9081主要包括龙川街.马街北路南段.环城西路北段.新大街中段.胜利街北段.小新街.元马商贸街等所在地区范围.Ⅱ级221.2242主要包括环城南路.马街北路北段.新大街南段及北段.108国道等所在地区范围.Ⅲ级487.2277主要为测算区范围内除Ⅰ级.Ⅱ级以外的城郊用地和农地.附件八:楚雄州武定县城区土地级别分布范围表土地土地面积主要分布范围级别(公顷)Ⅰ级76.4884主要包括武康路.中山路西段.文化路.中新街.蚂蚱巷.南街等所在地区范围.Ⅱ级190.5359主要包括环城西路.镇中路.中山路中段.北门街.复兴街等所在地区范围.Ⅲ级782.9757主要为测算区范围内除Ⅰ级.Ⅱ级以外的城郊用地和农地.附件九:楚雄州禄丰县城区土地级别分布范围表土地土地面积主要分布范围级别(公顷)Ⅰ级68.7529主要包括金山南路.绥丰路.兴民路.环城南路.个体经济街.南门街.南正街.西平街.云龙街.新宿街等所在地区范围.Ⅱ级158.2731主要包括世纪大道.环城东路.北门街.金山路等所在地区范围.Ⅲ级1102.9704主要为测算区范围内除Ⅰ级.Ⅱ级以外的城郊用地和农地.附件十:楚雄州双柏县城区土地基准地价表单位:元/平方米土地土地区段土地用途级别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综合用地区段地价级地价Ⅰ级一区段(≥70)490405250225325二区段(69-65)415三区段(64-58)380Ⅱ级一区段(57-48)305290210185250 二区段(47-35)245Ⅲ级190165145175附件十一:楚雄州牟定县城区土地基准地价表单位:元/平方米土地土地区段土地用途级别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综合用地区段地价级地价Ⅰ级一区段(89-79) 510 425 280 260 350二区段(78-69) 445三区段(68-60) 375Ⅱ级一区段(59-45) 295 280 245 200 260二区段(44-35) 245Ⅲ级185 170 155 175附件十二:楚雄州南华县城区土地基准地价表单位:元/平方米土地土地区段土地用途级别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综合用地区段地价级地价Ⅰ级一区段(80-73)560470345285405 二区段(72-69)475三区段(68-65)390Ⅱ级一区段(64-56)310350245220300 二区段(55-51)270Ⅲ级220210200215Ⅳ级175165135150附件十三:楚雄州姚安县城区土地基准地价表单位:元/平方米土地土地区段土地用途级别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综合用地区段地价级地价Ⅰ级一区段(80-82)560470335285400 二区段(76-79)475三区段(71-75)390Ⅱ级一区段(60-70)310350245220300 二区段(49-59)270Ⅲ级220210200215附件十四:楚雄州大姚县城区土地基准地价表单位:元/平方米土地土地区段土地用途级别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综合用地区段地价级地价Ⅰ级一区段(84-77)590485315240400 二区段(76-70)510三区段(69-62)425Ⅱ级一区段(61-52)380325260160290 二区段(51-44)265Ⅲ级250195120220附件十五:楚雄州永仁县城区土地基准地价表单位:元/平方米土地土地区段土地用途级别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综合用地区段地价级地价Ⅰ级一区段(91-86)515450245230345 二区段(86-81)420三区段(71-78)395Ⅱ级一区段(77-66)245225180160200 二区段(66-54)170Ⅲ级125110110115附件十六:楚雄州元谋县城区土地基准地价表单位:元/平方米土地土地区段土地用途级别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综合用地区段地价级地价Ⅰ级一区段(≥69)635470315280390二区段(68-63)495三区段(62-57)425Ⅱ级一区段(56-48)335275245205260 二区段(47-37)235Ⅲ级180160160170附件十七:楚雄州武定县城区土地基准地价表单位:元/平方米土地土地区段土地用途级别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综合用地区段地价级地价Ⅰ级一区段(85-90)655550300280425 二区段(77-84)600三区段(62-76)500Ⅱ级一区段(55-61)400340255230295 二区段(42-54)275Ⅲ级245205170225附件十八:楚雄州禄丰县城区土地基准地价表单位:元/平方米土地土地区段土地用途级别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综合用地区段地价级地价Ⅰ级一区段(85-90)685590325305460 二区段(77-84)630三区段(65-76)550Ⅱ级一区段(55-64)440395275230335二区段(48-54)345Ⅲ级280185185230。
未来楚雄的发展趋势

未来楚雄的发展趋势
未来楚雄的发展趋势可能包括以下方面:
1. 继续推进全域旅游和文化旅游发展,打造楚雄为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
2. 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推进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3. 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和扶持,推进和谐稳定社会建设。
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高速公路、机场等交通设施,提高地区与周边城市的交通便捷度。
5. 改善城市环境和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质量。
6. 加强教育和文化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文化软实力。
7. 发挥土著文化传承的优势,推出更多文化产品和旅游路线,打造本土文化品牌。
总的来说,未来楚雄的发展趋势将围绕着旅游、科技、产业、生态、人文等方面不断进步,努力提升地区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
云南新型城镇化规划(2023-2023)全文

云南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全文云南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全文:________第一章总则为了适应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均衡发展,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促进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提升及生态环境保护,制定本规划。
第二章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均衡发展、安全发展,注重生态优先、科学规划、统筹利用、改革创新。
第三章总体布局云南新型城镇化发展总体布局为“一核多区,多点支撑,融合发展”。
第四章重点发展区域重点发展区域包括昆明、大理、丽江等核心城市,以及曲靖、玉溪、保山、昭通、楚雄、红河、西双版纳等区域。
第五章城市规模与布局云南将在现有城市基础上,合理控制城市规模,推进城市功能布局优化,发展多中心城市。
第六章公共服务设施云南将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
第七章城市交通体系云南将加强城市交通体系建设,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优化交通网络布局,建设便捷、高效的交通体系。
第八章住房与居住环境云南将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提高居民住房条件,改善居住环境,促进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均衡。
第九章产业发展与就业云南将加强产业发展与就业政策支持,推进产业升级,促进就业增长,实现农民工市民化。
第十章生态环境保护云南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修复,实施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
第十一章制度保障云南将完善城乡规划管理、土地利用管理、房地产市场调控等制度保障。
第十二章资金保障云南将加大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形成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
附件:________1.云南省城市规划法2.云南省土地管理法3.云南省房地产市场调控办法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1.城乡统筹:________指在城市化进程中,统筹城市和农村发展,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补发展。
2.生态优先:________指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优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遵循生态保护红线,促进行业发展与生态修复相协调。
楚雄未来看东南

楚雄未来看东南在滇中城市经济圈规划大势的影响下,今后的楚雄它并不仅仅属于一个独立发展的城市,它更多的作用在于通过自身优势,整合其他城市资源共同推动滇中城市经济圈的发展;以政府城市规划发展为导向,楚雄城市未来的价值将通过东南新城的良好发展来体现。
一、城市规划发展的新中心楚雄东南片区是规划发展的未来市级行政区域所在,片区还规划有州职教中心、州医院新区、州文化活动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彝海公园等资源配套。
是楚雄目前最大的潜在发展区域,未来将形成良好的硬件配套和区域环境,成为楚雄规划发展的新行政中心和新经济中心:“坚持新区建设为主,旧城更新为辅,优先推动楚雄东南片区和花果山片区的开发。
开发新区重点开发建设城市东南部的东南片区和老城南部的花果山片区,建设东南片区楚雄新行政中心,带动城市中心发展的东移,发展金融商贸,把东南片建设成楚雄的新区。
基础设施加快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东南部的基础设施,推进楚雄东南新区的发展。
”——自《楚雄市城市建设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二、最具人居价值新城楚雄东南新区背靠生态系统保护较为完整的自然山脉,山林繁茂,空气宜人,山涧有清泉细流辗转,区内有青龙河水体及两岸公共绿地;形成了东南新区层次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
城区中央,1800亩的彝海公园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了彝海公园作为未来城市核心区形象标志的城市功能,以追求人性化的绿色生态空间营造,充分利用李家庵大海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景观条件,给市民提供美观大方的休闲、健身、娱乐场所,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
东南新区将全面依托彝海公园园林景观及大面积的海水水域以及周边山脉自然繁茂的生林资源景观,将全面代言“青山环绕、绿水相通”的灵秀楚雄,成为楚雄最具人居价值的不二版块。
三、最具投资价值新城东南片区——未来楚雄市的核心形象区。
随着烟厂技改搬迁、市行政中心迁建、市文化中心的建设,以及一系列配套城市道路、市政设施的开工建设,楚雄市“挺进东南”的发展态势十分明显。
云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全文

云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目录前言第一篇规划背景第一章发展基础和存在问题第一节发展基础第二节存在问题第二章面临形势第二篇发展思路与目标第三章发展思路第四章基本原则第五章发展目标第三篇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第六章提升城镇群的主体作用第一节重点发展滇中城市群第二节积极发展滇西和滇东南城镇群第三节培育构建滇西南、滇西北、滇东北城镇群第七章促进各级城镇协调发展第一节增强昆明城市辐射带动功能第二节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第三节促进州(市)域中心城市发展第四节加快县域中心城镇发展第五节推进省级重点镇发展第六节促进发展镇多样化发展第八章创新城镇发展模式第一节创新城镇发展形态第二节促进重点城镇功能升级第三节创新口岸型城镇发展模式第四篇深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第九章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第一节健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制度第二节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第三节积极引导就近就地城镇化第十章推进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第一节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第二节拓宽住房保障渠道第三节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权利第四节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第五节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第十一章建立健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第一节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挂钩机制第二节建立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与农业转移人口挂钩机制第三节建立成本分担机制第四节合理确定各级政府职责第五节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实施机制第六节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信息平台建设第七节建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监督考核机制第五篇强化城镇建设空间管控第十二章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第一节合理划分城镇空间第二节科学选择山地城镇用地第三节严格规范城镇新区与产业园区建设第四节集约利用建设用地第十三章严格保护坝区耕地资源第十四章加强生态空间保护与建设第一节优化生态格局第二节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空间第三节构筑环境安全体系第四节优化城镇生态系统第五节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第六节加大“五采区”生态恢复建设力度第六篇积极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第十五章产业升级带动就业第一节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第二节优化城镇产业结构第三节优化提升城镇第二产业发展层次第四节加快城镇第三产业发展步伐第十六章增强城镇产业承载能力第一节优化城镇产业发展空间第二节增强城镇产业承载与服务能力第三节增强城市的创新能力第十七章科学推进产业园区建设第一节推动产业向园区聚集第二节促进产业园区城市功能提升第三节创新理顺园区管理体制第十八章积极引导产镇融合发展第一节引导产业向小城镇延伸第二节利用小城镇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第三节突出重点引导产镇融合第七篇提高城镇规划建设与治理水平第十九章强化规划统筹提高建设水平第一节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第二节完善规划体系第三节加强规划管理和实施工作第四节严格建筑质量管理第二十章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第一节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第二节加强区域水利保障体系建设第三节增强区域能源保障能力第四节提高城乡通信保障能力第五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第二十一章提升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一节加快发展城镇公共交通第二节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第三节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二十二章提升城乡人居环境第一节提升中心城区功能第二节加强城乡接合部环境整治第三节推进小城镇环境整治第四节优化提升旧城功能第五节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第二十三章推进城镇绿色发展第一节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第二节推动循环经济和低碳发展第三节建设绿色低碳城镇第四节切实加强环境保护第二十四章加强和创新城镇社会治理第一节完善城镇治理结构第二节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节全力打造无缝隙管理平台第四节创新社会治安综合管理第五节健全防灾减灾体制第八篇强化特色城镇建设第二十五章科学推进山地城镇建设第一节加快推进山地城镇建设进程第二节创新山地城镇空间布局第三节营造山地特色城镇风貌第四节推动山地建筑发展第二十六章持续推进特色小城镇发展第二十七章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与发展第一节构建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保护体系第二节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第三节加强历史文化遗产挖掘第四节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发展第二十八章积极推进沿边和少数民族城镇村寨发展第二十九章加强城镇特色建设第一节彰显城镇自然山水特色第二节保护与传承城镇文脉第三节突出地域民族文化第九篇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第三十章推进城乡要素市场和建设一体化第一节推进城乡要素市场一体化第二节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第三节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第四节推动城乡规划一体化第三十一章发展现代农业提升支撑能力第一节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第二节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第三节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第四节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第三十二章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第一节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第二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第三节提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第四节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第十篇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保障规划实施第三十三章改革完善体制机制第一节推进人口管理制度改革第二节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第三节创新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第四节健全城镇住房制度第五节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第三十四章开展试点示范第三十五章规划实施第一节加强组织协调第二节强化政策统筹第三节加强社会参与第四节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第五节推动任务落实第六节加强监测考核前言城镇化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
从《楚雄彝族自治州城镇体系规划(...

从《楚雄彝族自治州城镇体系规划(...《楚雄彝族自治州城镇体系规划(2018-2035 年)》(草案)公告一、总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云南省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契机,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及省相关发展战略,落实国家和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加快楚雄州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合理引导楚雄州城乡发展,构建科学有序、等级合理、分工协调、特色显著的城镇体系结构,科学合理地配置区域空间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城镇建设的持续、协调发展,实现楚雄州的跨越式发展目标,特制定《楚雄州州域城镇体系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本规划的范围同楚雄州行政管辖范围相一致,总面积为 2.84 万平方公里,含 1 市 9 县,即楚雄市、双柏县、牟定县、南华县、姚安县、大姚县、永仁县、元谋县、武定县、禄丰县。
规划期限为 2018-2035 年,其中:近期:2018–2020 年;中期:2021–2025 年;远期:2026–2035 年;远景展望至 2050 年。
以“规划引领、改革创新”、“五化同步、协调推进”、“产城融合、结构优化”、“绿色发展、生态环保” 和“突出特色、文脉传承”为原则。
二、定位与目标国家层面: 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孟中印缅和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重要战略枢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核心支撑区,全国民族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
省级层面: 滇中城市群西部增长极,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绿色产业基地,国际旅游与健康生活目的地。
州级层面: 云南省副中心,最美云南核心区,打造楚雄核心极化、楚中全域领跑、楚东产业集聚、楚北绿色先行的“一核三群”城镇体系。
立足“两个一百年”目标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两个阶段”“两步走”的总体部署,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更开放的意识,主动融入和服务好国家战略,紧抓滇中城市群发展机遇将楚雄州建设成为区域地位突出、发展势头强劲、城镇体系结构优化、城镇化推进科学有序、民族文化特色显著、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强州,各项发展指标处于全国 30 个民族自治州前列,在全省 16 个州市中进入第一梯队,实现楚雄州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楚雄州城镇体系规划的发展和形势MicrosoftWord文档(2)

楚雄州城镇体系规划的发展和形势MicrosoftWord文档(2)第一章城镇体系规划的发展和形势第一节城镇体系规划及其发展城镇体系规划就是在一个地域范围内,合理组织城镇体系内各城镇之间、城镇与其体系之间以及体系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相互联系,运用现代系统理论与方法探究整个体系的整体效益,促进体系向有序转化,达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最佳的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
其核心内容是规划区域内的城镇职能结构、城镇人口规模等级结构、城镇分布的空间结构(地域结构),它是一种以空间资源分配为主要调控手段的地域空间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是与城镇体系理论相伴而生的。
20世纪80年代,城市发展的大量经验教训使人们认识到“就城市论城市”的规划不能充分体现城市的本质特征,区域规划、国土规划在这时也受到重视,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应运而生。
我国的城镇体系的研究工作最早是在城市地理学界开展起来的,许多学者分别就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具体操作进行了总结。
随后城镇体系规划扩展到规划界、经济学界,其理论成果直接服务于区域开发和城市发展,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目前,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中等城市偏少、小城镇实力不强”的问题尤其突出,这些都已成为现代化进程的严重障碍。
因此,对现有集聚水平普遍不高的城镇进行合理的规划是各级城镇(市)有序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有力保证。
第二节楚雄州城镇体系规划面临的新形势自从党的十五大确定城镇化战略以来,楚雄州各地城镇蓬勃发展,城市规划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进一步加强。
但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变革迅速,城市也在不断变化,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也在变化,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要求。
(一)计划向规划的转变及政府职能的转变。
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为适应新形势,目前各地都在进行“十一五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楚雄州域城镇体系规划1.楚雄州概况全州辖楚雄、双柏、牟定、南华、姚安、大姚、永仁、元谋、武定、禄丰10县(市),103个乡镇,其中建制镇53个、乡50个。
2007年全州城镇化水平为28.40%,全州十县(市)城镇建成区面积114.14平方公里,其中县(市)驻地城镇建成区面积55.37平方公里。
空间格局:楚雄州城镇地域分布存在着坝区和山区、半山区之间,交通便利地域与交通相对不便地域之间的差异,主要城镇集聚在州域交通干道沿线呈带状分布。
具体为,由连接州域东西的楚大高速、安楚高速,在州域东西两侧分别连接南北的永武高速、武禄公路,南永二级公路构成州域环状交通干道,而这一干道沿线分布了九县一市中的八个中心城镇。
就城镇密度而言,州域中南部城镇密度大,而南部、西北部、东北部城镇密度小。
2.等级分区(中心城市楚雄市)见附图,可以看出我把图分为了三个等级,中心城市-楚雄市楚雄市是昆明通往滇西的门户,全州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辖区内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天然药物产业园区、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和国家级紫溪山森林公园及哀牢山自然保护区。
烟草业是楚雄市的经济支柱,天然药业、绿色食品加工业、特色旅游业、冶金和建筑建材业、机械制造业、畜产品加工业是其新的经济增长点,农产品加工业已初具规模。
楚雄市空间结构:楚雄市辖各城镇大致可分为东西两个部分。
东部以楚雄市驻地鹿城镇为核心,有8个城镇处于这一区域,多分布于东西向交通干道沿线;西部分布有6个城镇,大多远离交通干线。
东片区在GDP、总人口、人均收入等方面均大大高于西片区,并且在空间距离与交通联系上也比西片区紧密,这样的空间格局有利于产业、人口和市政设施的高效集中,也有利于城镇职能的分工。
楚雄城市中心区以鹿城镇、东瓜镇为中心,向西北连接紫溪镇,东北连接苍岭镇,东南连接子午镇,西南连接东华镇,形成一个中心组团、南北各一个次要组团的格局。
区内龙川江自西而东横贯城区,与青龙河一起,构成“T”字型水系。
城区沿坝区南北向发展,用地功能布局紧凑。
城市职能:州府,州域中心城市,全州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体系建设的龙头。
是整个楚雄州的经济的枢纽,是楚雄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职能结构:工业城镇地位突出。
烟草及配套产业、天然药业、绿色食品加工业、冶金化工、机械制造和建材业是楚雄市的优势产业。
污染工业大多集中在东北部下风向的桃园片区;非污染工业布置在东南方向的富民片区。
城镇第三产业地位上升趋势明显。
楚雄旅游资源丰富,以彝族文化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但产业结构不均衡,尤其商贸流通产业、信息服务产业、金融保险业等第三产业发展落后。
高等教育不足而导致科技创新能力较低,科技教育水平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城镇职能多样化演变趋势明显。
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农业地位下降,而绿色食品加工业、医药、冶金、制造业和旅游业发展加快。
区位优势:楚雄地处连接昆明与大理、保山等滇西城市的要道。
随着南(华)永(仁)二级公路开通和元(谋)双(柏)二级公路建设,正在形成北接永仁、元谋,南通墨江的南北通道,使得楚雄市成为从四川及我国内陆地区进入东南亚、南亚捷径上的重要节点。
计划修建的楚(雄)——广(通)高速公路,也将大大加强楚雄与广通这一区域交通枢纽的联系。
楚雄的传统交通区位即将得到重大提升。
楚雄市交通十分便利。
东西向交通以昆楚高速公路、楚大高速公路为主,东至省会昆明,向西连接滇西八市、州。
境内还有320国道,并有省道三条分别与双柏县、牟定县、西部山区相连;全部乡镇和村民委员会均通公路,东部坝区乡(镇)均通沥青路。
发展战略:楚雄州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独特的资源优势。
当前应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 ,把楚雄建设成为绿色经济大州和民族文化大州。
未来十五年要把开发重点放在实施“11115”工程 ,即 :构建一个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产业的网络体系 ,构建一个融天然林(含自然保护区)与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治理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体系 ,夯实一个基础产业 ,巩固提高一个支柱产业 ,建设5个产业(生物制药、建筑建材、旅游、蚕桑丝、稀土高新能源) ,形成一批新兴产业群。
楚雄市还有旅游资源,可以开发旅游资源,可以利用交通优势大量吸引外地游客.3.副中心城市(南华县)南华县地处楚雄州西南部,东接牟定县,南连楚雄市、景东县,西邻弥渡县,北毗祥云县、姚安县。
境内最高点海拔2861.18米,最低点海拔963米。
全县土地面积2343平方公里。
县域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西南群山纵横,东北丘陵起伏,兼有少量平坝和峡谷。
境内水系分属金沙江水系和红河水系,金沙江水系的龙川江过境65.40公里,沿岸地势平缓,形成南华县较大的坝子,为南华县的粮食作物主产区。
南华县以北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干、雨季分明, 7、8两月降雨量占全年的43%,冬春季降雨量仅占全年的10%左右。
年平均气温14.9℃,年均降雨量822.6毫米。
社会发展:截至2012年,南华县有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13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135所、幼儿园9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
有教职工2071人,其中,专任教师1972人。
在校学生(不含幼儿园)33399人。
截至2012年,南华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图书馆1个(藏书4.69万册),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1个,乡镇文化站所(室)130个。
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
截至2012年,南华县共有卫生机构158个。
医院和卫生院床位747张(其中医院床位585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11人,其中医生309人。
2012年,南华县共组织群众体育运动80场次,参加体育运动人次达5万人次。
参加州级以上体育运动人员134人次,参加州级以上体育竞技比赛获得奖牌11枚,其中金牌3枚、银牌2枚、铜牌6枚。
城镇体系:南华现有6个建制镇,4个乡集镇(其中一个民族乡)。
2007年全县城市化率达25.5%。
县城规划区面积达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平方公里,人口3.8万人。
⑴ 空间格局交通条件是影响南华县域城镇空间格局的主要因素,东部城镇沿东西向交通线分布,西部城镇沿南北向交通线分布,整体格局较为均匀。
⑵ 职能结构大部分城镇属农业型,以粮食、烤烟、畜牧业、林业为支柱产业。
县城的食品等工业发展较快,并已经成为省内最大的野生食用菌交易市场。
⑶ 规模结构人口在1~5万的有一座(县城,约3.7万人),5000~1万的有一座(沙桥镇),其余8个城镇人口均在5000人以下。
城镇规模东部要比西部重。
区位优势及职能:南华是川、黔、滇东通往滇西、缅甸、印度等地区和国家的要道。
国道320线(滇缅公路)、省道217线(南华至攀枝花市)、南永公路、楚大高速公路、广大铁路经过县城。
2007年公路通车里程2678.5公里。
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南华县社会经济发展在全州处于中游。
在楚雄州9个县中,南华县与楚雄市距离最近,两地联系密切,具有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县城距楚雄市距离近,联系方便,易于受到楚雄影响,强化两地联系。
楚大高速、320国道、南永公路、广大铁路4条区域性交通干道成为南华联系外界的主要途径,县城龙川镇位于这4条干道的交汇处,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
发展战略:毛板桥风景区毛板桥风景区位于南华县西部,在毛板桥水库库区,集湖光、山色、古寺、食宿于一体。
咪依噜风情谷咪依噜风情谷位于南华县龙川镇岔河村,长6.5公里,在南(华)永(仁)二级公路两侧,是一个彝族文化底蕴深厚、民俗保持完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大中山自然保护区大中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南华县城西,是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部份,面积25237公顷,其中核心区11223公顷。
主要景点有观音洞、法空大洞、大涧洞、仙人洞等。
南华最为出名的咪依噜风情谷是一个值得发展的旅游地区,有少数名族,有特色小吃,由于南华交通极为方便,南华的野生菌也可以大力发展,南华的运输条件较好,野生菌可以向外地运输,本地可以招商引资,招收企业来大力发展,带动区域经济。
从现状图可以看出,现在正在修建的一级公路,连通了楚雄州府与南华县,这大大的影响了南华县的发展使南华在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突显出来.4.一般城市(除了南华县和楚雄市的其他县)牟定县:县域各城镇主要在中部和东部沿牟元公路和姚广公路沿线分布。
西北部、北部和东北部分布较少。
总体特征为以中心城镇为核心的集聚型和沿交通沿线分布的带状型,并有向中心和带状联片发展的趋势。
职能结构除县城外,城镇大多以农业型为主。
城镇第二产业和旅游业发展趋势明显.区位优势及交通:牟定在经济总量、人均GDP等宏观经济指标方面均落后于楚雄、姚安、元谋及禄丰等县市,是州内经济实力较弱的地区,综合实力位居全州下游水平。
县内南部公路交通网络趋于完整,已形成了以楚(雄)元(谋)、姚(安)广(通)公路干线为骨架,干枝相连,内外相通的公路网络。
而北部公路网络较为松散,尚未形成完整的交通网络。
全县各个村委会实现村村通公路,但公路等级较底,多为尽端式公路。
元(谋)双(柏)公路(二级)建成后,牟定至楚雄的距离将由原来的56公里缩短为32公里。
发展战略:牟定县城今后是全州距离楚雄州州府最近的城市,交通很便利。
牟定具有人力资源,土地资源上的级差优势及旅游开发潜力。
牟定应大力发展商业,建设商业贸易的全面发展。
以发展旅游服务,商业贸易,仓储物流为主的综合商业区,重点建设商务会展,大型综合市场,大型超市。
大型专卖店,仓促物流。
配送中心等,适度设置百货店,专业市场等。
产业结构向技术型产业转型。
双柏县:双柏全县设有5个建制镇,3个乡集镇。
2007年全县城市化率达21.25%。
县城规划区面积3.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6平方公里,人口2.62万人。
⑴ 空间格局交通条件是影响双柏县域城镇空间格局的主要因素,东部城镇沿东西向交通线分布,西部城镇沿南北向交通线分布,整体格局较为均匀。
⑵ 职能结构大部分城镇属农业型,以粮食、烤烟、畜牧业、林业为支柱产业。
县城的食品等工业发展较快。
⑶ 规模结构人口在1~4万的有一座(县城,2.62万人),2000~5000人的有三座(鄂嘉镇、法脿镇、大庄乡),其余4个城镇人口均在2000人以下。
城镇结构布局自由,北部城镇比较密集而南部山区相对稀少,大多数建于缓坡丘陵地带。
区位优势及交通:双柏是川、黔、滇东通往滇南、越南、老×等地区和国家的要道。
省道218经过县城。
2007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4974.8公里,其中省道170.6公里,中有四级沥青路130.5公里,县道272.48公里,乡道901.5公里,专用道路30.4公里。
县道272.5公里中有四级弹石路267.5公里,其余乡村公路、村组公路基本上属等外公路,自然灾害频繁,晴通雨阻现象十分突出,交通道路运输成本高,效益低。
双柏县社会经济发展在全州处于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