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课程设计 遥控器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智能车载设备等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智能化技术中,智能遥控器作为控制和操作智能设备的重要工具,也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作为智能化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能够实现对各种智能设备的控制和操作,包括家居设备、电视机、空调、灯光等。
它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便捷性和舒适性,还可以提高设备的智能化程度,从而实现更加智能、高效的生活方式。
本文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的设计方案及实现方法,旨在帮助读者了解智能遥控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流程,以及实现智能遥控器在智能设备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智能遥控器是一种能够通过无线方式控制智能设备操作的设备。
它主要由控制芯片、无线模块、按键、显示屏、外壳等组成。
控制芯片是智能遥控器的核心部件,它负责接收用户输入的指令,并通过无线模块发送给智能设备,从而实现对设备的控制。
而按键和显示屏则是用户与智能遥控器进行交互的主要方式。
在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中,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扮演着关键角色。
单片机具有很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通信能力,能够实现对按键输入的识别和处理,同时可以通过无线模块与智能设备进行通信,从而实现远程控制功能。
1. 硬件设计在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中,硬件设计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硬件设计主要包括电路设计和外壳设计两部分。
电路设计方面,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单片机芯片,常见的有51系列、STC系列、Arduino等;其次需要设计按键输入电路、显示屏显示电路、无线通信电路等。
按键输入电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指令,显示屏显示电路用于显示设备状态信息,无线通信电路用于与智能设备进行通信。
外壳设计方面,需要考虑外壳材料、结构设计、按键布局等因素。
外壳材料选择应该具有良好的手感和耐用性,结构设计应该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按键布局应该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智能遥控器是一种现代化的控制装置,在生活中使用广泛。
为了应对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遥控器将具有智能化的特性。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
1. 设计需求本智能遥控器要求具有以下特性:1)控制面板简单,易于操作;2)使用范围广泛,能够控制不同种类的设备;3)具有智能识别功能,可以自动识别被控制设备的类型,并提供相应的控制选项。
2. 硬件设计本设计采用微控制器AT89S52作为主控芯片,具有较强的计算和控制能力。
下面是整个系统的硬件连接示意图:其中,按键K1~K4分别用于选择不同类型的设备,LCD1602是显示器件,红外遥控发射模块是用于发出控制命令的装置。
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其他传感器。
(1) 系统初始化在系统启动时,首先要对硬件进行初始化。
具体步骤如下:1)对LCD进行初始化,并显示欢迎信息;2)初始化红外遥控发射模块;3)初始化按键K1~K4;(2) 被控设备识别当用户选择想要控制的设备类型后,遥控器会自动进行设备识别。
具体步骤如下:1)通过红外接收模块接收被控设备发出的信号;2)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得到设备类型信息;3)根据设备类型信息,在LCD上显示相应的控制选项。
(3) 状态查询用户可以通过按键来查询被控设备的当前状态。
具体步骤如下:1)按下查询键;2)向被控设备发送查询信号;3)接受设备返回的状态信息;4)将状态信息显示在LCD上。
(4) 控制操作2)处理用户选择的控制选项;4. 总结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能够实现自动识别被控制设备类型、提供相应的控制选项、查询设备状态和控制设备运行等功能。
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其他功能模块,适用于各种控制场景。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智能遥控器是指通过智能化技术,将遥控器与其他智能设备进行连接,实现对其他设备的控制和操作。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是指使用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实现智能遥控器的功能和操作。
本文将对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的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设计目标:1. 可以通过智能遥控器对不同类型设备进行控制和操作。
2. 可以连接到网络,实现远程控制和操作的功能。
设计原理: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主要依靠单片机的控制能力和通信能力,通过外部传感器和各种模块实现对设备的控制和操作。
设计的原理图如下所示:[原理图]整个设计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 外部传感器:用于接收外部环境的信号,比如温度、湿度、光线等。
2.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智能遥控器的状态信息,比如液晶显示屏或者LED指示灯。
3. 按键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操作指令。
4. 通信模块: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可以通过无线或者有线方式连接到网络。
设计步骤:1. 硬件设计:根据设计原理图,选择合适的单片机、外部传感器、显示模块、按键模块和通信模块。
根据需求进行相应的电路连接和布局设计。
2. 软件设计:根据硬件设计,编写相应的控制程序,包括对外部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对显示模块的信息显示、对按键模块的操作响应和对通信模块的网络连接等功能。
3. 调试测试:将硬件连接好并烧写软件程序后,进行相应的调试测试,确保各个模块正常工作,达到预期效果。
4. 功能完善:根据实际需求,对设计的智能遥控器进行功能完善,比如增加其他传感器、添加其他设备的控制功能、优化用户操作界面等。
设计亮点:1. 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和通信能力,能够实现复杂的控制和操作。
2. 外部传感器和显示模块的使用,可以实时获取和显示外部环境的相关信息。
3. 通信模块的添加,实现了远程控制和操作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对其他设备进行控制和操作。
总结: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是一种将实际控制和操作与智能化技术相结合的设计方案。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器设备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遥控器的普遍应用也使得我们的生活更为便利。
然而,传统的遥控器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操作繁琐、易丢失等问题。
本文将设计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以解决传统遥控器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智能遥控器的功能需求1、具有多种控制模式,如IR红外线、蓝牙、Wi-Fi等。
2、可学习功能,可自学习常用按键,以便用户可以像学习显卡的按键一样学习自己的电视机、空调等按键。
3、具有语音识别功能,用户可通过语音来操作遥控器,例如开关电视、调节空调等。
4、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来远程控制电器设备。
5、遥控器自带遥控定位功能,点击一键即可追踪遥控器所在位置。
智能遥控器的整体硬件设计中,单片机应该是关键点,包括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其次是外观设计。
1、单片机:采用业界比较成熟的STM32系列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时钟频率为72MHz,内置128KB Flash和20KB RAM,为了保证存储空间和代码执行效率,还可以添加外置闪存和SRAM。
单片机通过外部电路接收或发出通信信号,从而实现对电器设备的控制。
2、传感器:由于遥控器需要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因此需要在其内部添加一些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指南针传感器等,可以实现自动调节环境温度、自动寻找信号源等多种功能。
3、执行器:为了适应不同电器设备的控制,智能遥控器内部需要接口转换板和执行器模块。
通过模块安装在遥控器内部,将其接口转换成目标电器设备所支持的接口,并控制电器设备执行相关的功能操作,如开启和关闭电器设备、调节电器设备的音量和音调等。
4、外观设计:外观设计应该符合人体工程学原则,使其携带方便,外观美观。
采用注塑成型制作外壳,可加入防滑材质,使其更易于控制。
同时,还要提供电量提醒功能,当电池电量过低时,会提示用户进行充电操作。
三、遥控器的软件设计1、嵌入式库:使用嵌入式库制作整个系统的框架,并实现各种程序功能。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智能设备等智能化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需求,智能遥控器作为智能家居的重要控制设备,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传统的遥控器功能单一,操作繁琐,无法满足当下人们对智能化设备控制的需求,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实现智能控制、操作简便的遥控器解决方案。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由于其高度集成、低功耗、易扩展等优点,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通过单片机的强大功能和智能算法,可以实现遥控器与智能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和智能控制,极大地提高用户体验和便利性。
本研究旨在基于单片机技术,设计一款功能强大、操作简便、外观时尚的智能遥控器,旨在提升人们对智能设备的控制体验,满足人们对便利生活的需求。
通过研究对单片机技术的应用和优化,推动智能遥控器领域的技术发展,为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1.2 研究意义智能遥控器是将单片机技术与遥控器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具有便捷、高效、智能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家电控制、智能家居、智能机器人等领域。
本文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将探讨如何选取适合的单片机进行功能设计,利用红外遥控技术实现设备控制,实现智能功能的设计与实现,并对遥控器的外观设计及性能测试进行详细分析。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智能遥控器的设计与制造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路径,不仅能提高用户的生活品质,还能为智能家居、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本研究,可以进一步推动单片机技术的应用和智能遥控器技术的创新,促进智能化生活方式的普及和推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所采用的一系列操作步骤和技术手段。
在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中,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首先,我们进行了文献调研,对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深入了解。
通过查阅国内外学术期刊、会议论文和专业书籍,我们了解到了单片机在智能遥控器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设计智能遥控器是一个基于单片机的设备,通过与电器设备进行通信,实现对电器设备的远程控制。
本文将介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遥控器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
1. 引言智能遥控器是一种能够通过网络或无线通信方式与电器设备进行交互的控制设备。
它通过内置的单片机芯片和各种传感器,可以实现对电器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监测。
智能遥控器的设计和实现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和实用的功能。
2. 设计原理智能遥控器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2 传感器模块智能遥控器通常包含各种传感器模块,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周围环境的参数,并将这些参数通过单片机传输给用户,用户可以根据这些参数来控制电器设备。
2.3 通信模块智能遥控器通常需要与电器设备进行远程通信。
为了实现这一功能,智能遥控器需要内置一个通信模块,如无线模块或蓝牙模块。
通过这个通信模块,智能遥控器可以与电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实现遥控功能。
3. 实现方法基于以上设计原理,智能遥控器的实现方法可以如下:3.1 硬件设计智能遥控器的硬件设计包括选取合适的单片机芯片、传感器模块和通信模块,设计电路原理图,并进行电路板设计和制作。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设计多个按键或触摸屏作为人机交互界面,并设计合适的外壳。
3.2 软件设计智能遥控器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单片机程序的编写和通信协议的设计。
通过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与传感器的数据交互和控制电器设备的功能。
设计一个合适的通信协议,实现与电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
3.3 测试与调试完成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后,需要对智能遥控器进行测试与调试。
通过测试,可以验证设计的功能是否符合预期效果,并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排查和修复,确保智能遥控器的正常运行。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线遥控器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设计课题:基于单片机的红外线遥控器设计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各种方便于生活的遥控系统开始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传统的遥控器采用专用的遥控编码及解码集成电路,这种方法虽然制作简单、容易,但由于功能键数及功能受到特定的限制,只实用于某一专用电器产品的应用,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而采用单片机进行遥控系统的应用设计,具有编程灵活多样、操作码个数可随便设定等优点。
本设计主要应用了AT89C51单片机作为核心,综合应用了单片机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知识,应用红外光的优点。
遥控操作的不同,遥控发射器通过对红外光发射频率的控制来区别不同的操作。
遥控接收器通过对红外光接收频率的识别,判断出控制操作,来完成整个红外遥控发射、接收过程。
其优点硬件电路简单,软件功能完善,性价比较高等特点,具有一定的使用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单片机,红外遥控,中断,定时,计数,频率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and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arious kinds of help remote control systems have began to enter people’s life. The traditional remote controllers adopt special remote control code and decode integrated circuits, though this kind of method is simply and easily, it is only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some certain special electric equipments because of the counted functional keys is counted and the restricted function, so the range of application is limited. But the remote controllers which adopt the microprocessors have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flexible operating and unceremonious manipulative keys.The design has used AT89C2051 microprocessor as core, integratively apply the interruptive system, timer , counter ,etc. mainly to design originally and also take the advantage of the infrared light. The remote control launcher distinguishes different operation through the control on frequency of infrared emission of light. The remote control receiver judges control operation by adopting the discerned frequency of the received infrared light to finish the whole launching and receiving course.Its advantage is that the hardware circuit is simple, the software is with perfect function, have certain use and reference valueKeywords: Microprocessor, Infrared remote control,Interrupt,Timing,Counting,Frequency目录绪论 (7)第一章红外发射部分 (8)1、引言 (8)2、设计要求与指标 (9)3 红外遥感发射系统的设计 (9)4、红外发射电路的设计 (10)5 调试结果及其分析 (15)6、结论 (16)第二章红外接受部分 (16)1、引言 (16)2、设计要求及指标 (17)3、红外遥控系统的设计 (17)4、系统的功能实现方法 (21)5、红外接受电路图 (23)6、软件设计: (24)7、调试结果及分析: (26)8、结论: (26)参考文献 (27)绪论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按波长从长到短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
基于单片机的电器遥控器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电器遥控器设计院(系):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Graduation ThesisTopic: A Design about the Tele-controller Based on SCM Department: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Specialty: ElectronicNumber:Name:Faculty Advise:Accomplish Date:毕业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电器遥控器的设计学号:学生姓名: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指导教师姓名(职称):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系主任:一、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设计并制作一电器遥控器。
该装置要求:能控制电器数目;6,其中5个用于控制电器的电源开关、一个用于对电灯进行亮度控制;遥控距离:不小于20米;遥控角度:不小于120度。
该电器遥控器由发射器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其中接收器部分要有调光灯的亮度等级数码显示,电器电源采用继电器控制,其线包驱动电流不小于5mA。
二、重点研究的问题数控调频发射。
三、进度安排四、应搜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书1、查阅国内外该类仪器的相关资料,写出关于该类仪器目前的现状及动态综述。
2、主要参考书:1)、《电子测量》蒋焕文等编著,中国计量出版社,北京,1998.5,第二版2)、《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杨恢先等主编,国防科大出版社,2003.3,3)、《51系列单片机设计实例》褛然苗等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4)、《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谢自美主编,华中理工大出版社。
毕业论文(设计)鉴定意见学号学生姓名: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 38 页图表 19 张毕业论文(设计)评阅表院(系)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号姓名论文(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电器遥控器设计评阅人姓名(职称):评阅日期:目录基于单片机的电器遥控器设计 (3)文献综述 (4)一.遥控技术的种类 (4)二、红外遥控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成果 (6)第1章总体设计方案 (9)方案一:(简易红外遥控电路) (9)方案二:(利用红外遥控开关电路) (10)方案三:利用红外遥控开关电路 (11)方案比较 (12)第2章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13)2.1器件选择 (13)2.1.1 单片机的选择 (13)2.1.2 显示器件选择 (14)2.1.3调光器件选择 (14)2.1.4 按键控制方式选择 (15)2.2.电路设计: (15)2.2.1.发射电路部分 (15)2.2.1.1遥控发射器遥控方式 (15)2.2.1.2发射电路的设计 (16)2.2.1.3遥控发射器电路原理图 (18)2.2.2.接收电路部分 (19)2.2.2.1红外遥控接收器的接收过程 (19)2.2.1.2遥控接收器电路原理图 (19)2.3.系统功能实现方法 (20)2.3.1.遥控码的编码格式 (20)2.3.2.遥控码的发射 (21)2.3.3.数据帧的接收处理 (21)2.4.遥控发射及接收控制电路的软件设计 (22)2.4.1遥控发射部分: (22)2.4.2遥控接收部分: (24)第3章设计调试 (26)调试步骤: (26)第4章结束语 (28)附录(参考文献及计算机程序清单) (29)参考文献: (29)程序清单 (30)基于单片机的电器遥控器设计摘要:通过对设计要求地认真分析和研究,拿出了几种可行方案,最终选定了一个最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单片机原理及应用A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通用型电视遥控器的设计起止日期:2014年7 月7 日至2014 年7 月12 日学生姓名班级成绩指导教师(签字)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2014年6 月20 日课程设计任务书2013 —2014 学年第1 学期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班级课程设计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A课程设计设计题目:通用型电视遥控器的设计完成期限:自2014 年7 月7 日至2014 年7 月12日共 1 周设计依据、要求及主要内容(可另加附页):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单片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单片机的接口技术及相关外围芯片的外特性,控制方法。
3、通过课程设计,掌握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4、通过实际程序设计和调试,逐步掌握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和调试技术。
5、通过完成一个包括电路设计和程序开发的完整过程,了解开发一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全过程,为今后从事相应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认真认识设计的意义,掌握设计工作程序,学会使用工具书和技术参考资料,并培养科学的设计思想和良好的设计作风。
2、提高模型建立和设计能力,学会应用相关设计资料进行设计计算的方法。
3、提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增强实际应用训练。
4、课程设计的说明书要求简洁、通顺,计算正确,图纸表达内容完整、清楚、规范。
5、课程设计说明书封面格式要求见《天津城市建设学院课程设计教学工作规范》附表1。
三、课程设计具体要求1、要求每位同学独立完成设计任务。
2、原理图设计。
1)原理图设计要符合项目的工作原理,连线要正确。
2)图中所使用的元器件要合理选用,电阻,电容等器件的参数要正确标明。
3)原理图要完整,CPU,外围器件,扩器接口,输入/输出装置要一应俱全。
3、程序调计1)根据要求,将总体项能分解成若干个子功能模块,每个功能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功能。
2)根据总体要求及分解的功能模块,确定各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设直出完整的程序流程图。
4、设计说明书1)原理图设计说明简要说明设计目的,原理图中所使用的元器件功能及在图中的作用,各器件的工作过程及顺序。
2)程序设计说明对程序设计总体功能及结构进行说明,对各子模块的功能以及各子模块之间的关系作较详细的描述。
3)画出工作原理图,程序流程图如并给出相应的程序清单。
四、设计任务用MCS-51系列单片机AT89C52代替专用遥控芯片的设计方案,通过软件模拟实现了电视机遥控编码的发射,并且达到“一器多用”。
指导教师(签字):系(教研室)主任(签字):批准日期:2014 年7 月10 日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各种方便于生活的遥控系统开始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传统的遥控器采用专用的遥控编码及解码集成电路,这种方法虽然制作简单、容易,但由于功能键数及功能受到特定的限制,只实用于某一专用电器产品的应用,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而采用单片机进行遥控系统的应用设计,具有编程灵活多样、操作码个数可随便设定等优点。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MCS-51系列单片机AT89C52代替专用遥控芯片的设计方案,通过软件模拟实现了电视机遥控编码的发射,并且达到“一器多用”。
综合应用了单片机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知识,应用红外光的优点。
遥控操作的不同,遥控发射器通过对红外光发射频率的控制来区别不同的操作。
遥控接收器通过对红外光接收频率的识别,判断出控制操作,来完成整个红外遥控发射、接收过程。
其优点硬件电路简单,软件功能完善,性价比较高等特点,具有一定的使用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单片机红外遥控编码中断定时计数目录绪论 (1)一、单片机的产生和发展 (2)二、电视遥控器组成及原理 (3)2.1 遥控技术原理 (3)2.2 遥控器的组成及原理 (3)2.3 红外通信技术原理 (4)三、单片机红外遥控器设计 (5)3.1 单片机红外遥控发射器原理 (5)3.2 单片机红外遥控接收器原理 (5)3.3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5)3.4 独立式按键结构 (6)3.5 遥控发射电路设计 (7)3.6 遥控接收电路设计 (7)四、系统软件设计 (9)4.1遥控发射器程序设计 (9)4.2 键盘扫描程序 (9)4.3 定时器中断服务程序 (10)4.4 遥控接收程序设计 (10)4.5 程序清单 (11)总结 (16)参考文献 (17)绪论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微型计算机不断的更新换代,新产品层出不穷。
在微型计算机的大家族中,几年来单片微型计算机异军突起,发展极为迅速。
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Chip Microcomputer)简称单片机。
它是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中央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 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 ROM)、定时/计数器及I/O(Input/Output)接口电路等部件,构成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
它的特点是:高性能,高速度,体积小,价格低廉,稳定可靠,应用广泛。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日本率先在电视产品中使用了红外遥控技术,目前已经在电视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电视遥控器使用的是专用集成发射芯片来实现遥控码的发射,如东芝 TC9012,飞利浦SAA3010T 等。
这些芯片价格较贵,且相互之间采用的遥控编码格式互不兼容,所以各机型的遥控器通常只能针对各自的遥控对象而无法通用。
本文在试验验证的基础上,介绍了如何利用低成本的 MCS-51 系列单片机来实现遥控码的模拟发射,并实现遥控器的通用化。
万能遥控器的实现原理就是对芯片内部的存储器进行了扩展,先收集市场上可能存在的所有遥控器的编码,然后将这些编码存储在万能遥控器内部的芯片里,对这些编码根据电器的型号进行编号(也就是代码表),在实际使用时,根据电器的型号从代码表里找到编号,按照使用要求输入编号,就可以使用了。
万能遥控器并非万能,它和内部芯片中预先存储的编码有关。
一、单片机的产生和发展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Chip Microcomputer)简称单片机。
它是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中央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 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 ROM)、定时/计数器及I/O(Input/Output)接口电路等部件,构成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
它的特点是:高性能,高速度,体积小,价格低廉,稳定可靠,应用广泛。
单片机的发展史并不长,它的产生和发展与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大体同步,也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0年——1974年):为4位单片机阶段。
这种单片机的特点是:价格便宜控制功能强,片内含有多种I/O接口,有的根据不同用途还配有许多专用接口,有些甚至还包括A/D转换器、D/A转换、声音合成等电路。
丰富的I/O功能大大增强了四位单片机应用与录音机、摄像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录像机和电子玩具等产品。
第二阶段(1974年——1978年):为低中档8位单片机阶段。
它是8位单片机的早期产品,以Inter 公司的MCS-48系列单片机为代表,这个系列的单片机在片内集成8位CPU、并行I/O口、8位定时/计数器、RAM和ROM等,中断处理较简单,片内RAM和ROM容量较小,且寻址范围不大于4KB。
第三阶段(1978年——1983年):为高档8位单片机阶段。
这类单片机在低、中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性能有明显提高。
以Inter公司的MCS-48系列单片机为代表,在片内增加了串行接口,有多级中断处理系统,有16位定时/计数器,片内RAM、ROM容量增大,信纸范围可达64KB,有的片内带有A/D转换接口。
这类单片机功能强,应用领域广,是目前各类单片机中应用最多的一种。
第四阶段(1983年—现在):为8位单片机巩固发展阶段及16位单片机、32位单片机推出阶段。
此阶段主要特点是:一方面不断发展16位单片机、32位单片机及专用单片机。
16位单片机除CPU为16位外,片内RAM为232B,ROM位8KB,片内带有高速输入输出部件,多通道10位A/D转换部件,中断处理为8级,其实时处理能力强。
今年来,各个计算机厂家已进入高性能的32位单片机研制、生产阶段,32位单片机除了具有更高的集成度外,主振频率已达20MHz,这使32位单片机的数据处理速度比16位单片机快的多,性能比8位、16位单片机更加优越。
二、电视遥控器组成及原理2.1 遥控技术原理通常电视遥控信号的发射,就是将某个按键所对应的控制指令和系统码(由0和1组成的序列),调制在32~56KHz范围内的载波上,然后经放大、驱动红外发射管将信号发射出去。
通常彩电遥控信号的发射,就是将某个按键所对应的控制指令和系统码(由0和1组成的序列),调制在32~56KHz范围内的载波上,然后经放大、驱动红外发射管将信号发射出去。
不同公司的遥控芯片,采用的遥控码格式也不一样。
在此较普遍的两种,一种是NEC标准,一种是PHILIPS 标准。
本设计主要讲述NEC标准。
NEC标准:遥控载波的频率为38KHz(占空比为1:3);当某个按键按下时,系统首先发射一个完整的全码,然后经延时再发射一系列简码,直到按键松开即停止发射。
简码重复延时108ms,每两个引导脉冲上升沿之间的间隔都是108ms。
一个完整的全码如图2.1所示。
其中,引导码高电平4.5ms,低电平4.5ms;系统码8位,数据码8位,共32位;数据0用“高电平0.5625ms+低电平0.5625ms”表示,数据1用“高电平0.5625ms+低电平1.6875ms”表示,如图2.2所示:一个简码=引导码+系统码位0的反码+结束位(0.5625ms)高电平。
各部分码的作用:引导码用来通知接收器其后为遥控数据。
系统码用来区分是哪一机型的数据,接收端依此来判断后续的数据是否为须执行的指令。
数据码用来区分是哪一个键被按下,接收端根据数据码做出应该执行什么动作的判断。
简码是在持续按键时发送的码。
它告知接收端,某键是在被连续地按着。
遥控数据传输系统的关键是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为了提高编码的可靠性,NEC标准规定系统码、数据码后分别接着传送一个同样的码或者反码,供误码校验用。
图2.1 NEC标准下的主码表示图2.2 NEC标准下,数据0和1的表示2.2 遥控器的组成及原理遥控器主要由形成遥控信号的微处理器芯片、晶体振荡器、放大晶体管、红外发光二极管以及键盘矩阵本单片机遥控应用系统采组成。
用红外线发射频率的不同,来识别不同的遥控功能。
当我们按下某一个按键的时候,由单片机识别出该按键后,由CPU向接有红外发射管的端口发射一定频率的脉冲,该脉冲与38KHz左右的载波脉冲进行调制,然后将已调制的脉冲进行缓冲放大,激励红外发光二极管将电能转化为光能,使得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出一定频率的红外线,当接收控制系统接收到该红外光后,由单片机内定时/计数器得到该红外光的频率,然后将该频率送往CPU,由CPU对该信号进行反编码,识别出控制信号,从而对控制电路实施控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