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科学探究摩擦力导学案

合集下载

摩擦力物理导学案

摩擦力物理导学案

《摩擦力》导学案班级姓名小组等级【使用说明】利用15分钟时间预习课本23—26页,用红笔勾画出重点,标记出疑点,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独立认真完成学案;鼓励提前在组内及组间进行相互讨论研究或请教老师,以备上课时展示和质疑。

一、学习目标:1. 知道摩擦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2.知道摩擦力的分类。

3.知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4.知道摩擦的利与弊及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重点:1.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增大或减小摩擦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1.理解摩擦力的方向.2.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中摩擦力的读取。

二、导入新课:将手掌压在桌面上滑动,从而感受桌面对手掌的阻碍作用。

三、探究学习:探究点1、摩擦力问题1、什么是摩擦力?问题2、摩擦力的产生满足什么条件?注意:(1)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

(2)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滚动摩擦力。

(3)静摩擦力:两物体要发生相对运动(有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但是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针对训练:写字时铅笔笔尖与纸面间的摩擦是_______摩擦,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尖与纸面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__摩擦。

.探究点2、摩擦力的作用点在哪?探究点3、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吗?探究点4、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问题1、如何测滑动摩擦力: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桌面上的物体,使其做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物体滑动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理由。

问题2、进行教材24页实验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归纳总结:针对训练: 下表是某实验小组同学做“研究滑动摩擦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记录。

(1)分析比较序号1与2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序号_________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导学案》

《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导学案》

《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摩擦力的观点和特点;2. 掌握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3. 能够运用摩擦 cre-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导学重点1. 摩擦力的定义和分类;2. 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3. 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三、导学难点1. 摩擦力的计算方法;2. 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具体影响。

四、导学内容1. 摩擦力的观点和特点摩擦力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由于接触而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两种。

静摩擦力是指物体在静止状态下受到的摩擦力,动摩擦力是指物体在运动状态下受到的摩擦力。

2. 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摩擦力会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使得物体在运动时受到阻碍。

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小于外力时,物体会产生加速度,加速度的大小取决于外力和摩擦力的大小。

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外力时,物体会遏制运动或减速运动。

3. 摩擦力的计算方法计算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方法不同。

对于静摩擦力,可以应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f_s = μ_s * N其中,f_s为静摩擦力,μ_s为静摩擦系数,N为物体受到的支持力。

对于动摩擦力,可以应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f_k = μ_k * N其中,f_k为动摩擦力,μ_k为动摩擦系数,N为物体受到的支持力。

五、导学案例小明用力推动一个木箱,发现木箱并没有挪动。

请问木箱受到的是什么力?如何计算这种力的大小?六、导学练习1. 请简述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区别。

2. 一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动摩擦力?为什么?3.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为20N,支持力为100N,求静摩擦系数的大小。

4. 一个物体受到的动摩擦力为10N,支持力为50N,求动摩擦系数的大小。

七、导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摩擦力的观点和特点,掌握了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并学会了如何计算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摩擦力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我们的物理素养。

《摩擦力》导学案

《摩擦力》导学案

《摩擦力》导学案知识点:1、认识摩擦力2、会用弹簧测力计粗略地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3、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影响因素4、摩擦的利用与防止即: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重难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滑动摩擦力的定义及方向。

导学过程课前预习3、阅读课本知道滑板车慢慢停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课内探究1、摩擦力:两个相互的物体,当它们做或有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符号2、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是:a、________ ___b、_________ ____ C、_________ ___3、摩擦力的方向和作用点:(1)方向:总是________ _________ ;“相对运动”的含义是:以接触的另一物体为参照物,看该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

(2)作用点:互相接触的物体的表面上,一般画到;生活中的摩擦分三种:滑动摩擦、静摩擦、滚动摩擦.课本上我们所学习的摩擦力叫做滑动摩擦力,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但有相对运动趋势的叫静摩擦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的叫动摩擦动摩擦又分为两类,即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1、静摩擦力:例如:当我们去推地面上的一个箱子时, 推而不动,这是因为静摩擦力的大小与迫使两物体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大小相等,箱子保持原来的静止.逐渐增大对箱子的推力,箱子可能仍然不动,说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随着推力的增大而增大.因此我们一般根据平衡的知识推断出静摩擦力的大小.当推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箱子就会被推动,当箱子开始运动时,此时箱子所受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叫最大静摩擦力,当物体运动起来以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就变成了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不是一个定值.思考:静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都处于静止状态.例1:如右图所示,传送带上有一物体M,卷扬机转动时把物体M匀速拉到高处,M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为___ __.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课堂达标:1.爬杆是一项有益的体育运动,王明同学在爬杆的过程中,手紧紧地握住杆向上爬,则他的手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摩擦力(填“滑动”或“静”),方向向_____;当他抱住杆滑下时,他的身体受到的是_______摩擦力,方向向______.2.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着一个重500N箱子,此时它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是_____N,过一会,某人用100N 的力水平向右推箱子,但箱子没有被推动,此时箱子受到地面_______摩擦力的作用(填“滑动”或“静”),这个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__N,其方向向______.当推力增大到150N 时,箱子仍然没有被推动,此时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N;当推力增大到200N 时,箱子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摩擦力(填“滑动”或“静”),其大小是_______N,方向向_____1、提出问题: 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2、猜想:由生活经验我们知道:当你推箱子时,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地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

6.5科学探究:摩擦力 导学案

6.5科学探究:摩擦力 导学案

6.5科学探究:摩擦力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过程,体验如何就探究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知识与技能(1)知道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的关系;(2)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3)进一步熟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体会怎样进行科学的猜想,理解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怎样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实事求地是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与老教材的课程目标相比,它更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更注重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学习重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学习难点:实验探究中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学习过程:引入新课:为了贴近学生,一上课就开门见山地问学生:“同学们知道摩擦吗?”待学生回答后,又继续问:“既然大家都知道摩擦力的存在,那你们能不能举一些生活中摩擦力存在的例子呢?”进行新课:一、介绍摩擦的分类及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在学生举例后,向学生简单介绍摩擦的分类:摩擦分为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和静摩擦,并将他们所举的例子进行了简单归类,同时列举几个他们熟悉的例子。

同时告诉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我们只重点研究滑动摩擦。

接下来向学生介绍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提出问题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2.猜想让学生踊跃猜想学生积极的做出猜想。

(如果有的学生思维受教材的影响,提出的是教材上的猜想,对于这部分同学注意对他们进行鼓励,让他们提出其它猜想。

)有的同学在在各种猜想均列出后,我向同学们指出摩擦力产生的机理和制约因素都很复杂,对摩擦的研究已形成一门系统的学科“摩擦学”,其中一些问题至今仍在探索中。

第三节 摩擦力 导学案(第1课时)

第三节   摩擦力 导学案(第1课时)

第三节摩擦力导学案(第1课时)学习内容:1、认识摩擦力;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学习目标:1、能根据生活体验认识摩擦力;2、会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3、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4、初步掌握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实验的一般过程。

学习方法:活动一:认识摩擦力1、体验:(1)把你的手掌用力压在桌面上,并在桌面上滑动,你会感受桌面对你的手掌有阻碍作用,这个对手掌的阻碍作用就是摩擦力。

(2)用一个较小的力来向右推一张静止的课桌,但没有推动课桌(课桌仍保持静止),没有推动课桌的原因是:此时地面对课桌有一个向左的摩擦力,这个摩擦力与推力平衡了。

2、阅读课本第23页的“摩擦力”内容,找出摩擦力的概念,并仔细体会它的含义:(1)摩擦力(f):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摩擦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测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木块沿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到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_____________力与____________力是一对平衡力,此时摩擦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力的大小,即摩擦力的大小就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和知识猜想: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①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关系时,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一定),改变压力的大小,观察摩擦力大小如何变化;②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大小关系时,保持压力相同(一定),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观察摩擦力大小如何变化;(3)完成课本第24页的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受到的__________有关, 还跟接触面的___________有关。

《摩擦力》导学案

《摩擦力》导学案

摩擦力导学案
一、滑动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当两个物体彼此接触和挤压,并发生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滑动的力.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相切,并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与压力N成正比.
(2)公式:f=μN其中N表示压力,μ叫动摩擦因数,μ的数值与两物体的材料及接触面的情况(粗
糙、干湿程度)有关.
二、静摩擦力
1.静摩擦力:当两个彼此接触、挤压的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相对滑动,但具有相对滑动的趋势时,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______________的力,这种力叫做静摩擦力.
2.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_______相切并且与____________的方向相反.
3.静摩擦力的大小:由_________决定,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
4.最大静摩擦力
(1)定义: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的静摩擦力的_________,也即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将开始沿接触面滑动时的静摩擦力,用f max表示.
(2)相关因素①与两物体间的压力成正比.②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三、摩擦力的调控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1)增大接触面之间的_________程度.(2)增大物体间的_________.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1)减小物体间的压力.(2)在接触面间加润滑剂.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一定产生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4)动摩擦因数的大小与滑动摩擦力大小无关.()
(5)汽车轮胎的花纹有利于增加轮胎与接触面的摩擦.()。

《摩擦力》 导学案

《摩擦力》 导学案

《摩擦力》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2、能够区分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并能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了解摩擦力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减小有害摩擦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影响因素。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计算。

2、难点(1)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判断。

(2)摩擦力在实际问题中的综合分析。

三、知识回顾1、力的三要素是什么?2、什么是平衡力?四、新课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与摩擦力有关的现象。

比如,走路时鞋子与地面之间会产生摩擦力,让我们能够稳步前行;推动重物时,需要克服摩擦力才能使物体移动。

那么,什么是摩擦力?它是如何产生的?又有哪些特点和规律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五、知识点讲解1、摩擦力的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摩擦力的产生条件(1)两物体相互接触且挤压,接触面粗糙。

(2)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3、摩擦力的分类(1)静摩擦力: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例如,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虽然没有运动,但有沿桌面滑动的趋势,书与桌面之间就存在静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摩擦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比如,用铅笔在纸上写字时,铅笔与纸之间的摩擦力就是滑动摩擦力。

(3)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做滚动摩擦力。

例如,车轮在地面上滚动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就是滚动摩擦力。

4、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压力: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摩擦力导学案》

《摩擦力导学案》

《摩擦力》导学案一、导入1.1 引入话题大家在生活中是否曾经感受到过摩擦力的存在?比如在行走时,两个物体之间的摩擦力会使我们停下来,或者在推动物体时,摩擦力会使我们感到阻力。

那么,摩擦力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呢?1.2 进修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 理解摩擦力的观点和表现形式- 掌握摩擦力的分类和特点- 了解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二、探究过程2.1 实验探究1)实验一:摩擦力的存在材料:桌子、书本步骤:将一本书本放在桌子上,用手推动书本。

观察书本的运动情况。

2)实验二:摩擦力的大小材料:不同材质的物体(如木块、金属块)、滑润圆滑的桌面步骤:分别将不同材质的物体放在桌面上,用力推动它们。

观察不同材质物体的摩擦力大小。

2.2 知识解析- 摩擦力是两个物体接触表面之间互相阻碍运动的力量。

-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物体相对静止时的摩擦力,动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

-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表面粗拙水平和物体间的压力有关。

2.3 例题演练1)如图所示,一个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施加一个5N的水平拉力,木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求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

答案: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施加在木块上的水平拉力,即5N。

2)一个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受到10N的水平推力,小车的动摩擦力为8N。

求小车的加速度。

答案:小车的加速度等于推力减去动摩擦力,即10N-8N=2N。

三、拓展应用3.1 实际应用摩擦力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汽车行驶时的刹车、滑雪时的制动、橡皮擦擦拭铅笔时的擦除等。

请同砚们思考摩擦力在这些情境中的作用是什么?3.2 探究延伸请同砚们自行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不同材质的物体在不同表面上的摩擦力大小,并总结实验结果。

可以尝试应用不同的材质和表面进行实验,观察摩擦力的变化规律。

四、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摩擦力的观点和分类,掌握了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摩擦力的作用,并在实际应用中加以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科学探究:摩擦力(1)上学期第周(2015年月日)
1.从生活中了解:静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2.通过实验探究出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因素:
(1)压力大小(2)接触面粗糙程度
3.领会控制变量法与转换法在实验中的应用;知道摩擦有利也有弊,
4.了解相同压力、相同接触面上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能正确写出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难点:知道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启发性教学法、
:2课时
导读提纲、
1.物体与物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物体表面间产生的相互阻碍的作用叫。

2.摩擦可分为三类:、、。

【小组合作探究】
1.探究摩擦类型:分析下列摩擦现象属于哪一类摩擦,将正确序号填入横线
A.擦黑板时黑板与黑板擦之间的摩擦
B. 路面上运动时汽车,车前轮与地面间摩擦
C. 走路时,鞋底和地面之间的摩擦
D.路面上运动的汽车,车后轮与路面间摩擦
E.车轴内的钢珠与轴瓦之间的摩擦
F.粉笔写字时粉笔与黑板间的摩擦
G.圆珠笔写字时笔珠与纸面间的摩擦补充与完

漳州立人学校分层导学案(初中部)设计者:许贤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