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血透护理要点
糖尿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

糖尿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随着糖尿病患者平均寿命的延长,糖尿病肾病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残的重要原因,肾衰竭是糖尿病到了终末期不可避免的现象。
在肾衰竭期如何延长患者的生存年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除了有效控制血糖、血压及科学的健康宣教外,还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以便把血液中的废物排出体外。
现就我科接受血液透析的糖尿病患者的相关护理浅述如下。
1 透析前的心理护理首先,我们应帮助患者及家属多了解糖尿病肾病及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合理控制饮食、适当运动、科学用药、保持良好的情绪,也能很好地控制病情。
另外,我们应当用温和的语言,丰富的医疗护理基础知识,熟练的穿刺操作技术,取得患者的信赖,及时与患者沟通病情变化及其用药情况,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克服厌世心理,使之树立与疾病长期斗争的信心,自愿接受并积极配合治疗。
2 透析时的病情观察与护理2.1低血糖的防治肾功能衰竭时的降糖手段主要靠胰岛素,口服降糖药只能起辅助降糖作用。
此时肾脏对胰岛素的灭活受损;经透析后胰岛素受体活性增强使周围组织对胰岛素反应性增强;使用无糖透析液4小时治疗会丢失25~30g葡萄糖;合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降压药也会增强周围组织对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的反应性;终末期阶段的患者胃肠症状严重,恶心、呕心、进食不规律等,总的来讲对胰岛素的需求减少。
接受血液透析的糖尿病患者有更大的发生低血糖的倾向。
我们应督促患者及家属做好血糖的监测,指导患者减少透析前胰岛素的用量,避免使用ACEI类药物,透析过程中正常进食则可显著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
在透析过程中,患者如果出现头晕、心慌、饥饿、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等低血糖症状时,应立即给予50%GS20~40mlIV,及时进食面包、饼干等食物,同时可适当降低血流量,使患者安全度过低血糖,平稳完成透析治疗过程。
2.2低血压和高血压的防治糖尿病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易发生低血压,糖尿病患者血透时低血压的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接受血透者。
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

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吴秀兰(江都市人民医院,江苏江都225200)血液透析是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一种安全、可靠的肾脏替代疗法。
老年终末期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比同龄的非糖尿病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存在更多的危险因素,更易发生低血压、心律失常、感染等并发症。
因此,正确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存活率和生活质量十分重要。
现就近年来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1月共收治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21例,其中1型3例,2型18例;男12例,女9例,年龄60岁~78岁,平均年龄(65±12)岁。
糖尿病病史最长26年,最短6年,平均8年,均为长期使用胰岛素维持治疗而今进入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大部分患者为每周2~3次血液透析,个别为早期每周1次血液透析治疗。
21例患者住院期间全部建立了动静脉内瘘管。
21例患者中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1例死于脑出血,1例死于严重感染,1例因经济原因放弃透析。
2护理措施2.1心理护理患者因饱受疾病的折磨,长期服药,心理压力大,经济负担重,常有抑郁、焦虑及逆反心理。
护理工作者应当深入了解每位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使用安抚性语言指导患者正视与面对现实,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有目的的心理疏导。
讲解糖尿病肾衰的病因、症状,强调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介绍本科医护人员专业水平,以取得信赖。
帮助建立社会家庭支持系统,为患者创造良好的血透环境和轻松的治疗氛围,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透析时机的选择糖尿病患者血肌酐(S Cr)水平往往不能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由于患者体内低肌肉量,肌酐生成减少,实际的残余肾功能较血肌酐值所反映的肾功能情况更差。
故糖尿病肾衰竭患者更需要早期接受透析治疗以改善预后。
我们对糖尿病肾衰采用的透析指征为:血肌酐>440~528μmol/L[1]。
糖尿病肾病HD的护理

透析中的护理
低血 压
高血 钾
动静 脉内 瘘 低血 糖
高血压
心脑 血管
预防HD并发 症的护理
高血压
对于DN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处理首先是通过超滤达到 干体重,使血糖控制在满意的水平。调节透析液适当的 钠、钙浓度,排除引起高血压的其他因素(如EP0)等。药 物选择要考虑除有较强地降压作用外,还要有减慢肾脏病 进展、降低心血管风险、改善内皮功能、降低氧化应激等 作用,如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 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拮抗剂等。一种药物剂量要用 足,若降压效果不满意,可以加2种或3种降压药,但应慎 用或β—受体阻滞剂。
Thank you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行维持 性血液透析的护理
引语
糖尿病肾病(DN)又称“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 糖尿病肾病(DN)已成为 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 在国外占首位,在国内仅 次于慢性肾炎,占第二位。血液透析是终末期DN患者维 持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肾脏替代 疗法。因此,从生理和心理展开全方位的个性化护理以提 高血液透析的充分性显得尤为重要。
糖尿病肾病病人的透析治疗与非糖尿病相比风险 大、并发症多、存活率低。因此,有效的预防及护理糖 尿病肾病病人的并发症,对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 生命具有重要意义。护士要了解每一位患者的原发病, 针对患者的不同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 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 早处理。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有:高血压、低血压、低 血糖、高血钾、内瘘闭塞、心脑血管并发症。
内容
1
透析前的护理
2
透析中的护理
3
透析间期的护理
一、透析前的护理
饮食护理干预改善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营养状况的效果评价

饮食护理干预改善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营养状况的效果评价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对于一些糖尿病肾病晚期患者,血透治疗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
而在血透治疗期间,饮食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饮食护理干预改善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营养状况的角度进行评价,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一、饮食护理在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中的重要性1. 保持血糖稳定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血糖控制困难,而血透治疗本身对血糖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在血透期间,饮食护理可以通过控制患者的饮食结构和饮食时间,促进血糖的稳定,降低血糖波动对患者身体的损害。
2. 控制血压和血脂糖尿病肾病患者常常伴随着高血压和血脂异常,这些问题都会加重患者的营养代谢障碍和心血管负担。
饮食护理可以通过限制钠盐摄入和优化脂肪摄入,帮助患者控制血压和血脂,减轻心血管负担。
3. 避免饮食不良对营养的影响血透治疗需要患者在血透日前后进行一定的饮食控制和营养补充,而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对患者的营养状况造成不利影响。
通过饮食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饮食不良对营养的影响。
1. 促进营养摄入2. 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常常伴随有营养不良和贫血等问题,而饮食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贫血情况,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3. 减轻身体负担在血透治疗期间,患者需要面对心血管负担、代谢负担等问题,而合理的饮食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身体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针对不同的患者,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充分考虑患者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喜好,保证患者获得充足的营养,避免营养不良和不良饮食行为的出现。
2. 增加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摄入血透治疗会使患者丢失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因此饮食护理可以通过增加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摄入,帮助患者补充丢失的营养物质,改善营养状况。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

3 讨 论
张 , 瘘成熟后 , 内 护理 要 点 是严 格 执 行 无 菌 操 作 , 安 尔 碘 以
棉球消毒管 口、 管路接头 , 次性使 用肝 素帽 , 一 接头处用无 菌纱布包裹; 冲净管腔 内残留血液, 注满肝 素盐水, 素盐水 肝
浓度个体化 , 拧紧肝素帽[ ; 2 置管处需严 格消毒 , 次 , ] 1 w换 药, 并保持敷料清洁 、 干燥。避免在 内瘘管处测血压 、 液 、 输
1 . 并发症护理 .2 2
糖尿病 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易发生高血
法处理。同时注意观察插管处皮肤有无渗液 、 出血 、 红肿和
滑 脱 ,如发 生 上 述 情 况 需 进行 抗 感 染 治 疗并 以庆 大 霉 素 湿 敷; 糖尿病 肾病患者往往存在肾衰及多脏器损伤 , 同时血液
压 、急骤的血压下 降甚至休克 ,护理 中需定时多次测量血 压 ,对高血压 患者应根据医嘱给予低钠透析并准确 给予降 压药 , 对低血压患者给予高钠序贯透析, 必要情况下需采取 低温透析。 如血压经过这些处理仍无变化则应终止透析【】 3。 同时对患者的“ 干体重 ” 准确评估 , 使超滤达到干体 重 , 防止
1 . 方法 2 对6 7例 患 者 的护 理记 录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研
配方法 。其 中蛋 白质摄 人量 1 . .gd ・) 占总热量 的 2一1 / gd, 4(
】% 2 %。 5 0 富含氨基酸的优质蛋 白占 5 %以上。 0 同时保证
摄 入 足 量 维 生 素 、 及 铁 剂 , 格 控 制 钠 、 和 液 体 的 摄 入 钙 严 钾
究 血管 通 路 护 理 、 发 症 护 理 、 理 护 理 、 食 护 理 的方 法 并 心 饮 和效果。
血透患者护理目标及措施

血透患者护理目标及措施
《血透患者护理目标及措施》
患有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以帮助他们的肾脏过滤废物和多余的液体。
对于血透患者来说,护理目标是提供有效的透析治疗,并确保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得到维护。
下面是一些血透患者护理目标和相应的措施。
1. 保持透析通路通畅
- 观察血透通路,确保无出血、感染等问题
- 定期检查通路是否有阻塞,及时解除
- 遵循无菌技巧操作,防止感染发生
2. 控制透析液温度和流量
- 监测透析液温度,并根据患者需要调节
- 确保透析液流速恰当,避免出现低血压等问题
- 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发热、呕吐、寒战等症状
3. 维持透析患者体液平衡
- 监测患者体重变化,确定透析液排出的合理量
- 饮食控制和液体摄入的管理,防止体液过多潴留
- 在透析前后对电解质水平进行监测,并及时纠正异常值
4. 管理并发症
- 观察患者有无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反应,及时处理
- 对于可能出现的心理和情绪问题,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
- 对于常见的并发症如感染、抗凝、出血等,进行预防和处理
5. 定期评估患者病情和透析治疗效果
- 收集和记录患者病史、体征和相关化验结果
- 观察透析治疗对患者身体状况的影响,并调整治疗方案
- 定期进行透析充分性和净化效果评估,确保有效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血透患者护理的目标是提供安全、高效的透析治疗,并维持患者的体液平衡和身心健康。
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透析治疗效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处理并发症,保证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和治疗效果。
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透期间注意事项

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透期间注意事项糖尿病是现代医院中相对常见的疾病。
该疾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疾病综合症,其特征是慢性高血糖症,临床研究表明,它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
糖尿病通常可以同时损害人体的多个系统,尤其是组织或器官(眼睛,肾脏,血管,心脏等)。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是对糖尿病患者健康和安全的重大威胁。
糖尿病肾病是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如果疾病逐渐恶化,则有可能最终进入透析阶段并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
临床上,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很高。
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是透析患者的主要疾病之一。
同时,糖尿病肾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期间很可能合并心血管疾病,而心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性肾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除此之外,糖尿病肾病透析的病人在进行透析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低血压、低血糖、高血钾等现象相对来说较为明显。
这些症状不仅仅对患者的血液透析后治疗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水平降低,还会给患者的给家庭社会带来相对较重的的经济负担以及很大的心理压力。
在临床上该怎样做才能有效降低糖尿病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是非常重要的。
在医疗机构中,最为常见的便是对患者进行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然而低血糖是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病人在进行血液透析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造成的并发症之一,这些并发症的出现会造成严重的不良预后。
那么在进行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过程中,患者以及医疗人员都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下面让我们来就这一问题做出简单的总结。
一、相关注意事项1、医疗人员方面。
医疗人员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所以在为患者进行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时,需要的每一步都要格外认真。
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血透的过程中,需要对水、钾以及钠含量进行严格掌控。
这便要求医疗人员对患者摄入钾、饮用水进行一定的控制。
血透之前要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安抚,尽最大的可能避免造成患者出现心理紧张的情况。
于此同时,还应当对病人进行低钠透析,这可进一步增加血透的医疗效果。
饮食护理干预改善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营养状况的效果评价

饮食护理干预改善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营养状况的效果评价饮食护理是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中,营养不良是常见的问题,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力和恢复能力,加重疾病的进展。
对于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来说,通过饮食护理干预来改善营养状况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饮食护理干预改善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营养状况的效果进行评价。
一、饮食护理干预的原则1、限制蛋白质摄入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通常会出现尿蛋白排泄增多的情况,如果摄入过多的蛋白质会加重肾脏的负担。
限制蛋白质摄入是饮食护理的重要原则之一。
2、控制糖分摄入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需要控制血糖,因此在饮食中需要限制糖分的摄入,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3、减少钠盐摄入高血压是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摄入过多的钠盐会加重高血压的病情。
饮食护理中需要注意减少钠盐的摄入。
4、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的营养摄入通常会受到限制,容易出现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不足。
饮食护理中需要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以维持机体的营养平衡。
1、营养状况的改善通过饮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饮食中蛋白质、糖分和钠盐的摄入,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从而改善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的营养状况。
一项研究表明,在接受饮食护理干预的病人中,营养不良的比例显著降低,体重得到了有效控制,营养状况明显改善。
2、血糖控制的改善饮食护理中控制糖分摄入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肾病血透患者的血糖,降低血糖波动的幅度。
一项研究发现,在接受饮食护理干预的病人中,血糖的控制情况明显优于未接受干预的病人,有助于减少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3、肾脏负担的减轻通过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可以减轻肾脏的负担,降低尿蛋白排泄的情况,有助于延缓肾功能的进展。
一项研究表明,在接受饮食护理干预的病人中,尿蛋白排泄的情况明显改善,肾功能的恶化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
4、心血管并发症的减少通过减少钠盐的摄入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的病情,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护理
(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 血液透析当天要求患者将穿刺部位洗净, 穿刺时应进行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3) 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较慢,血管条件差, 为防止动静脉内瘘伤口裂开大出血,可以延 迟拆线时间。 (4) 为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5) 要求患者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更 衣,饭前饭后漱口,防止皮肤及口腔感染。 (6) 季节变换时应注意冷暖,防止呼吸道感 染,避免去人多的地方。 (7) 加强营养的摂入,少尿、无尿的患者应 控制水分、钠盐及钾的摂入。
糖尿病肾病血透护理要点
血透室 叶影芳 2012-12
透 析 指 征
1.血肌酐大于等于440~528µml/L时,应 考虑透析。当并发症严重,存在严重 代谢性酸中毒、水钠潴留、胃肠道反 应、心力衰竭、高钾血症时,应于血 肌酐为440µmol/L左右开始透析;若一 般情况尚可,无严重并发症,应于血 肌酐为528µmol/L时接受治疗。
(四) 感染与营养不良
1. 原因 糖尿病胃瘫患者进食差;血糖控 制不好导致的糖原异生和肌肉分解; 蛋白质合成障碍;透析液及尿液中蛋 白质的丢失使患者更易发生营养不良, 伤口愈合延迟,易发生感染;长期高 血糖引起周围血管硬化,而且穿刺后 血管的修复也较为缓慢,易引起穿刺 失败、血肿、动静脉内瘘闭塞和感染。
(2) 告知患者如出现口角、四肢发麻,应紧 剔高钾血症,立即来医院进行紧急透析。
(三)
高血压
1.原因 由于全身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 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较非糖尿病患者 高,且此类病人多为容量依赖型高血 压。
2. 护理
(1) 严格控制透析间期体重的增长。
(2)正确评估患者的干体重。 (3) 加强透析管理,使患者做到透析充分。 (4) 对服用降血压的患者应告诉患者透析 当天避免服用。 (5) 对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 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的患者,应紧剔高钾 血症的发生。
1. 原因
透析间期,糖尿病肾病患 者胰岛素缺乏及抵抗、醛固酮 不足及高血糖时细胞内外液转 移,使其更容易发生高钾血症。
2. 护理 (1)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特别是 新患者的宣教工作,告知患者饮食及 胰岛素治疗的重要性,要求患者严格 做好饮食控制,每天根据血糖浓度调 整胰岛素剂量,按时完成胰岛素治疗, 定期查糖化血红蛋白,了解胰岛素治 疗的效果。
2.糖尿病肾病由于蛋白合成障碍,肌肉 体积总量下降,血肌酐水平往往不能 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当Ccr<15~ 20ml/1.73m2时接受治疗可改善预后。
护理要点
(一)低血压 (二)高钾血症 (三) 高血压
(四) 感染与营养不良
五、视网膜病变 六、心理护理
(一)低血压 1.原因 糖尿病患者在透析过程中, 血糖下降,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 低血压;饮食控制不好,体重增长 过多,导致单位分解,造成负氮平衡;高血压 患者透析前服用降血压药等,这些 都是发生低血压的原因。
(3) 对于糖尿病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的低 血压,应区分是何种原因,可以通过患者 体重增长的情况、超滤量的设定情况及低 血压的出现时间来判断,通过血糖仪的测 量可确诊是否为低血糖。一般情况下,低 血糖引起的低血压出现在透析开始后的1~ 2h,输入生理盐水不易缓解,静脉推注高渗 糖水可立即缓解。
(二)高钾血症
五、视网膜病变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许多患者存在 因视网膜病变导致的失明,行动极为不便, 应给予患者生活上细致的照顾,如帮患者 喂饭,透析结束后护送患者出病房。指导 患者加强饮食控制,透析间期遵医嘱严格 执行胰岛素治疗,告知患者饮食及胰岛素 治疗对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作用。
六、心理护理
护理干预措施
要多与患者家属谈心
增强患者的信心
2.护理 (1) 定时巡视,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 现神志恍忽、脉搏细速、皮肤湿冷、 出冷汗、面色苍白,如有异常,紧急 情况下应立即停止超滤,减慢血流量, 迅速输入生理盐水,同时告知医生。
(2) 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若脉压< 3.99kPa(30mmHg),说明循环血量不足,还 应注意患者脉搏力度与节律的变化,观察 有无心律不齐、脉搏加速且无力等低血压 的先兆,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