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北京卷)
2018年北京卷物理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13.A【解析】由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得出X的电荷数和质量数,从而确定X的种类,故设X为A Z X,由核反应的质量数守恒得4+14=17+Z,则Z=1,电荷数守恒得2+7=8+A,则A=1,即X为H,为质子,故A正确.14.C【解析】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故A错误;布朗运动反映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但不是分子运动,故B错误;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故C正确;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减小,故D错误.15.D【解析】当用白光做干涉实验时,光屏上得到干涉条纹,中央部分是白色的亮条纹;在光源与单缝之间加上红色滤光片后,只有红光能通过单缝,在光屏上形成红色的干涉条纹,中央部分为红色的亮条纹,故ABC错误D正确.16.B【解析】由题意可知P、Q两质点平衡位置与波长之间满足:x PQ=(n+0.5)λ,其中n=0、1、2…得λ=0.3m2n+1,只有B项合乎要求.17.B【解析】“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即万有引力定律.已知月地距离约为地球半径60倍的情况下,由GMmr2=ma,得a=GMr2,所以月球围绕地球运动说的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02,B项正确,由于月球的质量与苹果的质量不等,所以由F=GMmr2可知,故A错误;由题目的已知条件,无法确定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关系,故C错误.由于不知道月球与地球的质量关系以及月球与地球的半径,无法比较苹果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与在地球表面的受到的力的关系,故D错误.18.C【解析】当带电粒子在复合场内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由于不考虑粒子的重力,所以有qvB=qE即v=EB,当仅撤除电场,则该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于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粒子的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必须等值反向,所以与完成上述两类运动无关的是粒子的电性和电量,故C正确,其余项错误.19.A【解析】当用带电玻璃棒与电容器a板接触,由于静电感应,从而在b板感应出等量的异种电荷,从而使电容器带电,故A正确;由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C=εS4πkd,将电容器b板向上平移,即正对面积S减小,则电容C减小,由U=QC可知,电量Q不变,则电压U增大,则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故B错误;同理,只在极板间插入有机玻璃板,则介电系数增大,电容C增大,电量不变时,则电压U减小,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减小,故C错误;电容器的电容与电量无关,故D错误.20.D【解析】上升过程水平方向向西加速,在最高点竖直方向上速度为零,水平方向上有向西的水平速度,且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故A错误;下降过程向西减速,按照对称性,落至地面时水平速度为0,整个过程都在向西运动,所以落点在抛出点的西侧,故C错误D正确.21.(1)A;C;(2)如图所示.(3)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加速度;(4)越小越好;有关;(5)如果小球的初速度为0,且速度与时间成正比,那么它通过的位移x∝t2.因此,只要测量小球通过不同位移所用的时间,分析x∝t2是否成立,就可以检验小球的速度是否随时间均匀变化..【解析】(1)打点计时器需用交流电源,计算速度需要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故需要的仪器选AC;(2)利用所给点迹描点连线,得到图象,其中C点的横坐标为3T,纵坐标为v3;(3)由图可知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所以小球做匀加速运动,图象的斜率代表了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4)当Δt越小时,平均速度ΔxΔt越接近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由于计算速度需要用到Δx的测量值,所以Δx大小与速度测量的误差有关.(5)如果小球的初速度为0,且速度与时间成正比,那么它通过的位移x∝t2,因此,只要测量小球通过不同位移所用的时间,分析x∝t2是否成立,就可以检验小球的速度是否随时间均匀变化.22.(1)100m;(2)1800N⋅s;(3)3900N【解析】(1)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关系为v2−v02=2aL,代入数据可解得L=100m.(2)由动量定理可知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动量变化量得I合=mv B,得I合=1800N·s.(3)小球在最低点的受力如图所示,由B到C,由动能定理得12mv C2−12mv B2=mgℎ,在C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mg=mv C2R,联立求得F N=3900N .23. (1)U −I 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与纵轴交点的坐标值为电源电动势,与横轴交点的坐标值为短路电流.(2)a .如图所示.b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 =ER+r ,输出功率得P =I 2R =E 2R+r 2R+2r,由于R +r 2R ≥2r ,所以当R=r 时,输出功率最大,最大为P =E 24r.(3)电动势的定义式E =W 非静电力q,由能量守恒定律,非静电力做的功等于内外电路上产生的电热,有 W =I 2rt +I 2Rt ,即IEt =I 2Rt +I 2rt , 得到E =IR +Ir =U 内+U 外.【解析】(1)由U =E −Ir ,可知U −I 图是一倾斜的直线,且纵截距表示电源的电动势,横截距代表短路电流.(2)a .因为P =UI ,所以矩形面积代表电源的输出功率.b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以及不等式的性质,可以求出输出电功率的最大值为E 24r以及对应的条件是外电阻与内阻相等.(3)电源的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C 的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所做的功,从而有E=Wq,由q =It 以及W =Q 内+Q 外推导闭合电路欧姆定律.24. (1)a .设检验电荷的电量为q ,距离点电荷Q 距离为r ,受到点电荷Q 的作用力为F ,由E =Fq 以及库仑定律F =kQqr 2,可得E=kQr 2. b.N 1N 2=r 22r 12. (2)a.25P 1;b.125N 0.【解析】(1)a .由库仑定律以及电场强度的定义式,推导点电荷的场强公式.b .由穿过两等势面单位面积上的电场线条数之比等于电场强度之比,可求得N 1N 2=E1E 2=r 22r 12.(2)a .地球上不同望远镜观测同一天体,单位面积上接收的功率相同,所以P 2=50021002P 1=25P 1.b .在宇宙大尺度上,天体的空间分布是均匀的,因此,一个望远镜能观测的此类天体数目正比于以望远镜为球心,以最远观测距离为半径的球体的体积.设地面上望远镜能观测到此类天体需收集到的电磁波的总功率的最小值为P 0,直径为100m 望远镜和FAST 能观测到的最远距离分别为L 0和L ,则P 0=π(5002)2P4πL 2=π(1002)2P 4πL 02,可得L =5L 0,则N =L 3L 03N 0=125N 0.。
2018年北京高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物理部分13.在核反应方程 4 14 172 He + 7N 8O + X 中,X 表示的是A.质子B.中子C.电子D.粒子14.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D.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15.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得到白光的干涉条纹,在光源与单缝之间加上红色滤光片后A.干涉条纹消失B.彩色条纹中的红色条纹消失C.中央条纹变成暗条纹D.中央条纹变成红色16.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P、Q 两质点平衡位置相距0.15 m。
当P 运动到上方最大位移处时,Q 刚好运动到下方最大位移处,则这列波的波长可能是A.0.60 mv B.0.30 mC.0.20 mP Q D.0.15 m17.若想检验“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在已知月地距离约为地球半径60 倍的情况下,需要验证2A.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约为地球吸引苹果的力的1/602B.月球公转的加速度约为苹果落向地面加速度的1/60C.自由落体在月球表面的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1/6D.苹果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为在地球表面的1/6018.某空间存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
一个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一定初速度射入该空间后,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仅撤除电场,则该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
下列因素与完成上述两类运动无.关.的是A.磁场和电场的方向B.磁场和电场的强弱C.粒子的电性和电量D.粒子入射时的速度第1 页(共8 页)19.研究与平行板电容器电容有关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前,只用带电玻璃棒与电容器 a 板接触,能使电容器带电b aB.实验中,只将电容器 b 板向上平移,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小C.实验中,只在极板间插入有机玻璃板,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D.实验中,只增加极板带电量,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表明电容增大20.根据高中所学知识可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
【精校解析版】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北京卷)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北京卷)物理试题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在核反应方程X O N He 17814742+→+中,X 表示的是( )A .质子B .中子C .电子D .α粒子2.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B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D .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3.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得到白光的干涉条纹,在光源与单缝之间加上红色滤光片后( )A .干涉条纹消失B .彩色条纹中的红色条纹消失C .中央条纹变成暗条纹D .中央条纹变成红色4.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P 、Q 两质点平衡位置相距0.15 m 。
当P 运动到上方最大位移处时,Q 刚好运动到下方最大位移处,则这列波的波长可能是( )A .0.60 mB .0.30 mC .0.20 mD .0.15 m5.若想检验“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在已知月地距离约为地球半径60倍的情况下,需要验证( )A .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约为地球吸引苹果的力的1/602B .月球公转的加速度约为苹果落向地面加速度的1/602C .自由落体在月球表面的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1/6D .苹果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为在地球表面的1/606.某空间存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
一个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一定初速度射入该空间后,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仅撤除电场,则该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因素与完成上述两类运动无关的是( )A.磁场和电场的方向B.磁场和电场的强弱C.粒子的电性和电量D.粒子入射时的速度7.研究与平行板电容器电容有关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只用带电玻璃棒与电容器a板接触,能使电容器带电B.实验中,只将电容器b板向上平移,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小C.实验中,只在极板间插入有机玻璃板,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D.实验中,只增加极板带电量,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表明电容增大8.根据高中所学知识可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
2018年物理真题及解析_2018年北京市高考物理试卷

2018年北京市高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部分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6.00分)在核反应方程He+N→O+X中,X表示的是()A.质子B.中子C.电子D.粒子2.(6.00分)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D.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3.(6.00分)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得到白光的干涉条纹,在光源与单缝之间加上红色滤光片后()A.干涉条纹消失B.彩色条纹中的红色条纹消失C.中央条纹变成暗条纹D.中央条纹变成红色4.(6.00分)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P、Q两质点平衡位置相距0.15m。
当P运动到上方最大位移处时,Q刚好运动到下方最大位移处,则这列波的波长可能是()A.0.60m B.0.30m C.0.20m D.0.15m5.(6.00分)若想检验“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在已知月地距离约为地球半径60倍的情况下,需要验证()A.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约为地球吸引苹果的力的B.月球公转的加速度约为苹果落向地面加速度的C.自由落体在月球表面的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D.苹果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为在地球表面的6.(6.00分)某空间存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
一个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一定初速度射入该空间后,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仅撤除电场,则该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
下列因素与完成上述两类运动无关的是()A.磁场和电场的方向B.磁场和电场的强弱C.粒子的电性和电量D.粒子入射时的速度7.(6.00分)研究与平行板电容器电容有关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前,只用带电玻璃棒与电容器a板接触,能使电容器带电B.实验中,只将电容器b板向上平移,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小C.实验中,只在极板间插入有机玻璃板,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D.实验中,只增加极板带电量,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表明电容增大8.(6.00分)根据高中所学知识可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
2018北京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A。
Na+B。
二氧化碳C。
RNAD。
胰岛素2.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A。
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B。
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ATP合成C。
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D。
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3。
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该反应过程中A。
需要ATP提供能量B。
DCIP被氧化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D.会产生氧气4.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B。
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D。
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5。
用Xho I和Sal I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处理同一DNA片段,酶切位点及酶切位点及酶切产物分离结果如图。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1中两种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同B。
图2中酶切产物可用于构建重组DNAC。
泳道①中是用Sal I处理得到的酶切产物D.图中被酶切的DNA片段是单链DNA6.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7.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B。
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一C键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8。
2018年理综北京试卷物理部分及答案

2018年理综北京试卷物理部分及答案D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 2 页(共 19 页)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 3 页(共 19 页)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 4 页(共 19 页)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 5 页(共 19 页)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D.实验中,只增加极板带电量,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表明电容增大20.根据高中所学知识可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但实际上,赤道上方200 m处无初速下落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偏东约6 cm处.这一现象可解释为,除重力外,由于地球自转,下落过程小球还受到一个水平向东的“力”,该“力”与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成正比.现将小球从赤道地面竖直上抛,考虑对称性,上升过程该“力”水平向西,则小球A.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为零B.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不为零C.落地点在抛出点东侧D.落地点在抛出点西侧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80分)本部分共11小题,共180分.21.(18分)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 6 页(共 19 页)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 7 页(共 19 页) 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主要实验步骤如下:a .安装好实验器材.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长木板运动,重复几次.b .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找一个合适的点当作计时起点O (t = 0),然后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T 选取一个计数点,如图2中A 、B 、C 、D 、E 、F ……所示.c .通过测量、计算可以得到在打A 、B 、C 、D 、E ……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记作v 1、v 2、v 3、v 4、v 5……d .以速度v 为纵轴、时间t 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坐标纸上描点,如图3所示. 纸带图1 重物小车 O 图2 B C D E FA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 8 页(共 19 页)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在下列仪器和器材中,还需要使用的有 和 (填选项前的字母). A .电压合适的50 Hz 交流电源 B .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 .刻度尺D .秒表E .天平(含砝码)(2)在图3中已标出计数点A 、B 、D 、E 对应的坐标点,请在该图中标出..计数点C 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v - t 图像.(3)观察v - t 图像,可以判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依据是 .v - t 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tv图0 T 2T 3T 4T 5T v 1v 2v 3v 4v 5(4)描绘v - t图像前,还不知道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ΔxΔt表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从理论上讲,对Δt的要求是(选填“越小越好”或“与大小无关”);从实验的角度看,选取的Δx大小与速度测量的误差(选填“有关”或“无关”).(5)早在16世纪末,伽利略就猜想落体运动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当时只能靠滴水计时,为此他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斜面实验”,反复做了上百次,验证了他的猜想.请你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利用伽利略“斜面实验”检验小球的速度是随时间均匀变化的.图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 9 页(共 19 页)22.(16分)2022年将在我国举办第二十四届冬奥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某滑道示意图如下,长直助滑道AB与弯曲滑道BC平滑衔接,滑道BC高h = 10 m,C是半径R = 20 m圆弧的最低点.质量m =60 kg的运动员从A处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a = 4.5 m/s2,到达B点时速度v B= 30 m/s.取重力加速度2g .10m/s(1)求长直助滑道AB的长度L;(2)求运动员在AB段所受合外力的冲量I 的大小;(3)若不计BC段的阻力,画出运动员经过C点时的受力图,并求其所受支持力F的大N小.ABhC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 10 页(共 19 页)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 11 页(共 19 页)23.(18分)如图1所示,用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的电源,向滑动变阻器R 供电.改变变阻器R 的阻值,路端电压U 与电流I 均随之变化.(1)以U 为纵坐标,I 为横坐标,在图2中画出变阻器阻值R 变化过程中U - I 图像的示意图,并说明U - I 图像与两坐标轴交点的物理意义. E r R S图UI O图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 12 页(共 19 页)(2)a .请在图2画好的U - I 关系图线上任取一点,画出带网格的图形,以其面积表示此时电源的输出功率; b .请推导该电源对外电路能够输出的最大电功率及条件.(3)请写出电源电动势定义式,并结合能量守恒定律证明:电源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内、外电路电势降落之和. 24.(20分)(1)静电场可以用电场线和等势面形象描述.a .请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和库仑定律推导出点电荷Q 的场强表达式; b .点电荷的电场线和等势面分布如图所示,等势面S 1、S 2到点电荷的距离分别为r 1、r 2.我们知道,电场线的疏密反映了空间区域电场强度的大小.请计算S 1、S 2上单位面S1S2 E积通过的电场线条数之比N1 N2.(2)观测宇宙中辐射电磁波的天体,距离越远单位面积接收的电磁波功率越小,观测越困难.为了收集足够强的来自天体的电磁波,增大望远镜口径是提高天文观测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2016年9月25日,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我国贵州落成启用,被誉为“中国天眼”.FAST直径为500 m,有效提高了人类观测宇宙的精度和范围.a.设直径为100 m的望远镜能够接收到的来自某天体的电磁波功率为P1,计算FAST能够接收到的来自该天体的电磁波功率P2;b.在宇宙大尺度上,天体的空间分布是均匀的.仅以辐射功率为P的同类天体为观测对象,设直径为100 m望远镜能够观测到的此类天体数目是N0,计算FAST能够观测到的此类天体数目N.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 13 页(共 19 页)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 14 页(共 19 页)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 15 页(共 19 页)北京卷参考答案第一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CDBBCAD第二部分共11小题,共180分.21.(18分)(1)A C (2)如答图1(3)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加速度 tv 答图0T2T3T 4T 5Tvv v v v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 16 页(共 19 页) (4)越小越好,有关(5)如果小球的初速度为0,其速度v ∝ t ,那么它通过的位移x ∝ t 2.因此,只要测量小球通过不同位移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检验小球的速度是否随时间均匀变化.22.(16分)(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有 L = v 2B - v2A2a = 100 m (2)根据动量定理,有 I = m v B - m v A = 1800N ·s(3)运动员经C 点时的受力分析如答图2根据动能定理,运动员在BC 段运动的过程中,有 mgh = 12m v 2C - 12m v 2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 N - mg =m v 2CR得 F N = 3900N 23.(18分) (1)U - I 图像如答图3所示.图F NG答答图3UIE 短U I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 17 页(共 19 页)像与纵轴交点的坐标值为电源电动势,与横轴交点的坐标值为短路电流. (2)a .如答图3所示.b .电源输出的电功率P = I 2R = (E R + r )2R = E2R + 2r + r2R当外电路电阻R = r 时,电源输出的电功率最大,为P max = E 24r(3)电动势定义式 E = Wq根据能量守恒,在图1所示电路中,非静电力做功W 产生的电能等于在外电路和内电路产生的电热,即W = I 2rt + I 2Rt = Irq + IRq E = Ir + IR = U 内 + U 外24.(20分)(1)a .在距Q 为r 的位置放一电荷量为q的检验电荷.根据库仑定律检验电荷受到的电场力 F = k Qqr 2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 18 页(共 19 页)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 E = Fq得 E = k Qr2b .穿过两等势面单位面积上的电场线条数之比 N 1N 2 = E 1E 2= r 22r 21(2)a .地球上不同望远镜观测同一天体,单位面积上接收的功率应该相同,因此2211250025100P P P == b .在宇宙大尺度上,天体的空间分布是均匀的.因此,一个望远镜能观测到的此类天体数目正比于以望远镜为球心、以最远观测距离为半径的球体体积.设地面上望远镜能观测到此类天体需收集到的电磁波的总功率的最小值为P 0,直径为100 m 望远镜和FAST 能观测到的最远距离分别为L 0和L ,则P 0 = π(5002)2P 4πL 2 = π(1002)2P 4πL2可得 L = 5L 0 则N = L 3L 30N 0 =125N0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 19 页(共 19 页)。
2018北京卷物理(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13.在核反应方程24He+714N ®817O+X中,X 表示的是 A .质子 B .中子 C .电子 D .α粒子14.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B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D .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15.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得到白光的干涉条纹,在光源与单缝之间加上红色滤光片后A .干涉条纹消失B .彩色条纹中的红色条纹消失C .中央条纹变成暗条纹D .中央条纹变成红色16.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P 、Q 两质点平衡位置相距0.15 m 。
当P 运动到上方最大位移处时,Q 刚好运动到下方最大位移处,则这列波的波长可能是 A .0.60 m B .0.30 m C .0.20 m D .0.15 m17.若想检验“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在已知月地距离约为地球半径60倍的情况下,需要验证A .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约为地球吸引苹果的力的1/602B .月球公转的加速度约为苹果落向地面加速度的1/602C .自由落体在月球表面的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1/6D .苹果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为在地球表面的1/6018.某空间存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
一个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一定初速度射入该空间后,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仅撤除电场,则该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因素与完成上述两类运动无关的是A .磁场和电场的方向B .磁场和电场的强弱C .粒子的电性和电量D .粒子入射时的速度19.研究与平行板电容器电容有关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前,只用带电玻璃棒与电容器a 板接触,能使电容器带电B .实验中,只将电容器b 板向上平移,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小C .实验中,只在极板间插入有机玻璃板,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D .实验中,只增加极板带电量,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表明电容增大20.根据高中所学知识可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
2018年高考北京卷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精编版原卷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16300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本试卷共分。
考试时长页,共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H 1 C 12 N 14 O 1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第一部分(选择题)8648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小题,每小题分,共本部分共41714N He+O+X 1.在核反应方程中,X表示的是872A.质子B.中子C.电子D.α粒子2 .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B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D .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3 .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得到白光的干涉条纹,在光源与单缝之间加上红色滤光片后A .干涉条纹消失B .彩色条纹中的红色条纹消失C .中央条纹变成暗条纹D .中央条纹变成红色4PQ0.15 mP运动到上方最大位移处时,两质点平衡位置相距。
当.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Q 刚好运动到下方最大位移处,则这列波的波长可能是A0.60 m .B0.30 m .C0.20 m .D0.15 m.5.若想检验“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在已知月地距离约为地球半径60倍的情况下,需要验证2 1/60A.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约为地球吸引苹果的力的2 1/60B.月球公转的加速度约为苹果落向地面加速度的C.自由落体在月球表面的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1/6D.苹果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为在地球表面的1/606.某空间存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
一个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一定初速度射入该空间后,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仅撤除电场,则该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因素与完成上述两类运动无关的是A.磁场和电场的方向B.磁场和电场的强弱C.粒子的电性和电量D.粒子入射时的速度7.研究与平行板电容器电容有关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前,只用带电玻璃棒与电容器a板接触,能使电容器带电B.实验中,只将电容器b板向上平移,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小C.实验中,只在极板间插入有机玻璃板,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D.实验中,只增加极板带电量,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表明电容增大8.根据高中所学知识可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北京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本部分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3.在核反应方程24He+714N→817O+X中,X表示的是A.质子B.中子C.电子D.α粒子14.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D.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15.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得到白光的干涉条纹,在光源与单缝之间加上红色滤光片后A.干涉条纹消失B.彩色条纹中的红色条纹消失C.中央条纹变成暗条纹D.中央条纹变成红色16.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P、Q两质点平衡位置相距0.15 m。
当P运动到上方最大位移处时,Q刚好运动到下方最大位移处,则这列波的波长可能是A.0.60 mB.0.30 mC.0.20 mD.0.15 m17.若想检验“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在已知月地距离约为地球半径60倍的情况下,需要验证A.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约为地球吸引苹果的力的1602B.月球公转的加速度约为苹果落向地面加速度的1602C.自由落体在月球表面的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16D.苹果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为在地球表面的16018.某空间存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
一个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一定初速度射入该空间后,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仅撤除电场,则该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
下列因素与完成上述两类运动无关..的是A.磁场和电场的方向B.磁场和电场的强弱C.粒子的电性和电荷量D.粒子入射时的速度19.研究与平行板电容器电容有关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前,只用带电玻璃棒与电容器a板接触,能使电容器带电B.实验中,只将电容器b板向上平移,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小C.实验中,只在极板间插入有机玻璃板,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D.实验中,只增加极板带电荷量,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表明电容增大20.根据高中所学知识可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
但实际上,赤道上方200 m处无初速下落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偏东约6 cm处。
这一现象可解释为,除重力外,由于地球自转,下落过程小球还受到一个水平向东的“力”,该“力”与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成正比。
现将小球从赤道地面竖直上抛,考虑对称性,上升过程该“力”水平向西,则小球A.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为零B.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不为零C.落地点在抛出点东侧D.落地点在抛出点西侧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2分)本部分共4小题,共72分。
21.(18分)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图1主要实验步骤如下:a.安装好实验器材。
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长木板运动,重复几次。
b.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找一个合适的点当作计时起点O(t=0),然后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T选取一个计数点,如图2中A、B、C、D、E、F……所示。
图2c.通过测量、计算可以得到在打A、B、C、D、E……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记作v1、v2、v3、v4、v5……d.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坐标纸上描点,如图3所示。
图3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在下列仪器和器材中,还需要使用的有和(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压合适的50 Hz交流电源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刻度尺D.秒表E.天平(含砝码)(2)在图3中已标出计数点A、B、D、E对应的坐标点,请在该图中标出..计数点C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v-t图像。
(3)观察v-t图像,可以判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依据是,v-t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4)描绘v-t图像前,还不知道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用平均速度Δx表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Δt从理论上讲,对Δt的要求是(选填“越小越好”或“与大小无关”);从实验的角度看,选取的Δx 大小与速度测量的误差(选填“有关”或“无关”)。
图4(5)早在16世纪末,伽利略就猜想落体运动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
当时只能靠滴水计时,为此他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斜面实验”,反复做了上百次,验证了他的猜想,请你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利用伽利略“斜面实验”检验小球的速度是随时间均匀变化的。
22.(16分)2022年将在我国举办第二十四届冬奥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某滑道示意图如下,长直助滑道AB与弯曲滑道BC平滑衔接,滑道BC高h=10 m,C是半径R=20 m圆弧的最低点,质量m=60 kg的运动员从A处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a=4.5 m/s2,到达B点时速度v B=30 m/s。
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1)求长直助滑道AB的长度L;(2)求运动员在AB段所受合外力的冲量I的大小;(3)若不计BC段的阻力,画出运动员经过C点时的受力图,并求其所受支持力F N的大小。
23.(18分)如图1所示,用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向滑动变阻器R供电。
改变变阻器R的阻值,路端电压U 与电流I均随之变化。
(1)以U为纵坐标,I为横坐标,在图2中画出变阻器阻值R变化过程中U-I图像的示意图,并说明U-I 图像与两坐标轴交点的物理意义。
(2)a.请在图2画好的U-I关系图线上任取一点,画出带网格的图形,以其面积表示此时电源的输出功率;b.请推导该电源对外电路能够输出的最大电功率及条件。
(3)请写出电源电动势定义式,并结合能量守恒定律证明:电源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内、外电路电势降落之和。
24.(20分)(1)静电场可以用电场线和等势面形象描述。
a.请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和库仑定律推导出点电荷Q的场强表达式;b.点电荷的电场线和等势面分布如图所示,等势面S1、S2到点电荷的距离分别为r1、r2。
我们知道,电场线的疏密反映了空间区域电场强度的大小,请计算S1、S2上单位面积通过的电场线条数之比N1。
N2(2)观测宇宙中辐射电磁波的天体,距离越远单位面积接收的电磁波功率越小,观测越困难。
为了收集足够强的来自天体的电磁波,增大望远镜口径是提高天文观测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2016年9月25日,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我国贵州落成启用,被誉为“中国天眼”,FAST直径为500 m,有效提高了人类观测宇宙的精度和范围。
a.设直径为100 m的望远镜能够接收到的来自某天体的电磁波功率为P1,计算FAST能够接收到的来自该天体的电磁波功率P2;b.在宇宙大尺度上,天体的空间分布是均匀的,仅以辐射功率为P的同类天体为观测对象,设直径为100 m望远镜能够观测到的此类天体数目是N0,计算FAST能够观测到的此类天体数目N。
物理(北京卷)13.A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得:质量数=4+14-17=1,电荷数=2+7-8=1,即X是质子,故选项A正确。
14.C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A错误;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颗粒的运动,而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B错误;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C正确;在分子力作用范围内,分子间的引力随着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当超出分子力作用范围时,分子间的引力为零,不再变化,D错误。
15.D白光通过红色滤光片后,只剩下红光,通过双缝后形成红光的干涉条纹,故A、B、C错误,D正确。
16.B 依题意可画出波形图P 、Q 两质点平衡位置与波长间的关系为(2n-1)λ2=0.15 m(n=1,2,3,…),当n=1时λ=0.30 m 。
当n=2时λ=0.1 m,n 增大时,λ减小,故A 、B 、C 、D 四项中只有C 正确。
17.B 对于月球绕地球公转有GMm 月(60R )2=m月a 月,得a 月=GM(60R )2。
对于地球表面的物体,有GMm R 2=mg ,得g=GM R 2。
上面两式中GM 为同一定值,如果“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则gR 2=a 月(60R )2,得到a 月=g602,B 正确。
地球吸引月球的力与地球吸引苹果的力之比除了与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例之外,还与月球与苹果的质量之比有关,A 错误;C 、D 两项需要知道地球与月球的质量之比和半径之比,且D 项的结论错误,故C 、D 不符合题意。
18.C 由于带电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对带电粒子进行受力分析知,电场力与磁场力平衡,qE=qvB ,即v=EB ,由此式可知,粒子入射时的速度、磁场和电场的强弱及方向有确定的关系,故A 、B 、D 错误,C 正确。
19.A 实验前,只用带电玻璃棒与a 板接触,能使电容器a 板带电,b 板上由于静电感应会带上异种电荷,A 正确;只将b 板向上平移,电容器两极板正对面积S 变小,由C=εr S4πkd可知C 变小,且Q 不变,由U=Q C可知,U 变大,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B 错误;只在极板间插入有机玻璃板,εr 变大,由C=εr S4πkd可知,C 变大,且Q 不变,由U=Q C可知,U 变小,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小,C 错误;增加极板带电荷量、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说明电压U 变大,由C=εr S4πkd可知,电容大小与极板带电荷量无关,故D 错误。
20.D 上升过程中一直受到向西的力,故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速度向西不为零。
由于竖直方向的速度为零,且竖直方向的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力成正比,故水平方向的力为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为零,故A 、B 错误;上升时受向西的力,下落时受向东的力,考虑对称性,水平方向上先向西加速,后向西减速,水平方向一直向西运动。
故落地点在抛出点西侧,C 错误,D 正确。
21.答案 (1)A C (2)图见解析(3)v -t 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 加速度 (4)越小越好 有关 (5)见解析解析(1)打点计时器需要使用交流电源,选A不选B,由于需要测量长度,所以选C,本实验用打点计时器计时,故不需要秒表,本实验不需要测量质量,故不需要天平。
(2)如图所示(3)依据是v-t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小车的加速度。
(4)用平均速度ΔxΔt求瞬时速度,Δt越小越好。
(5)如果速度随时间是均匀变化的,那么位移x将与时间t的二次方成正比,所以只要测出不同时间内的位移和时间,看x1t12=x2t22=x3t32=…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就可以检验小球的速度是随时间均匀变化的。
22.答案(1)100 m(2)1 800 N·s(3)图见解析 3 900 N解析(1)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v B2-0=2aLL=100 m(2)A到B的过程中,根据动量定理:I=mv B-0=1 800 N·s(3)B到C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mgh=12mv C2−12mv B2F N-mg=m v C2代入数据得:F N=3 900 N23.答案 (1)图像见解析,与纵轴交点表示电动势,与横轴交点表示电源短路时的电流(2)a.图见解析;b.见解析 (3)E=W非q,证明见解析解析 (1)U=E-I ·r所以U 与I 为一次函数关系,U -I 图像为直线,截距为E ,斜率为-r与纵轴交点:I=0,U=E ,即电动势;与横轴交点:U=0,I=Er,即电源短路时的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