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精馏塔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板式精馏塔的操作与效率的测定实验报告

板式精馏塔的操作与效率的测定实验报告
提高回流比R,则能够提高塔顶产品浓度。回流比提高一是靠减小产品量,二是靠增加塔的加热速率和塔顶的冷凝量(增加冷却水量),因而本实验在规定的条件下通过回流比R、塔底出料量W、加热量等几个参数的调节控制,寻找能够达到分离要求的较优的操作条件。
2.全塔效率
(4)
式中,NT、NP分别表示达到同样的分离要求所需的理论塔板数和实际塔板数。理论塔板可用M-T图解法求取。
(1)在储料罐中配制一定浓度的来自精溶液(10%~20%)。(2)待塔全回流操作稳定时,打开进料阀,开启进料泵电源,调节进料量至适当的流量。
(3)启动回流比控制器电源,调节回流比R。
(4)当流量,塔顶及塔内温度读数稳定后即可取样分析。
3.乙醇浓度的测定
(1)比重法。根据天平测定比重的方法,分别测出塔顶、塔底试样的比重。并由酒精组分一比重对照表查得酒精质量分数。测完的样品分别倒回回收瓶中。
(2)气相色谱法。
4.注意事项
(1)塔顶放空阀一定要打开。
(2)料液一定要加到设定液位2/3处方可打加热管电源,否则塔釜液位过低会使电加热丝露出、干烧致坏。
(3)部分回流时,进料泵电源开启前务必先打开进料阀,否则会损害进料泵。
六、实验原始数据记录
取得两组数据:
(1)塔顶:0.810(测量得)
质量比:93.44;体积比:95.75(查表得)
(4)当塔顶温度,回流量和塔釜温度稳定约15~30min后,由塔顶取样管和塔底取样口用取样瓶接取适量试样,取样前应先取少量式样冲洗取样瓶两次。取样后用塞子将取样瓶塞严,并使其冷却到室温。塔板上液体取样注射器从所测定的塔板中缓缓抽出,取1mL左右注入事先洗净烘干的针剂瓶中,各个样品尽可能同时取样。
2.部分回流
79.9

板式精馏实验报告

板式精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板式精馏塔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板式精馏塔的操作方法。

3. 研究回流比对精馏效果的影响。

4. 测定精馏塔的效率。

二、实验原理板式精馏塔是一种常用的化工分离设备,用于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出来。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差异,在塔内进行多次汽液相平衡,使易挥发组分逐渐富集在塔顶,难挥发组分逐渐富集在塔底。

在板式精馏塔中,气液两相在塔板上的接触和分离是关键。

气相从塔底进入,在上升过程中与塔板上的液相接触,发生传质和传热过程。

易挥发组分从液相进入气相,难挥发组分从气相进入液相。

经过多次汽液相平衡,最终实现混合物的分离。

三、实验装置与流程1. 实验装置:本实验采用板式精馏塔,塔体材料为不锈钢,塔板采用筛孔塔板。

2. 实验流程:将原料液加入蒸馏釜,加热汽化后进入精馏塔。

在塔内,气液两相在塔板上进行接触和分离。

塔顶的气相经冷凝器冷凝后收集,塔底的液相经回流罐回流至塔顶。

四、实验步骤1. 装置准备:检查装置是否完好,调整塔板间距,确保气液两相在塔板上充分接触。

2. 加热:打开加热器,将原料液加热至沸点,开始汽化。

3. 测量:在塔顶和塔底分别安装温度计和流量计,实时监测塔顶温度和塔底流量。

4. 调节:根据实验要求,调节加热器和回流泵,控制塔顶温度和回流比。

5. 收集:在实验过程中,收集塔顶和塔底的产物,分析其组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回流比对精馏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回流比对精馏效果有显著影响。

回流比越大,塔顶产物纯度越高,但塔底产物纯度越低。

这是因为在高回流比下,塔顶气相中易挥发组分浓度增加,有利于分离;而塔底液相中难挥发组分浓度增加,不利于分离。

2. 精馏塔效率:通过测定塔顶和塔底产物的组成,可以计算出精馏塔的效率。

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精馏塔的效率较高,说明装置设计合理,操作方法得当。

六、实验结论1. 板式精馏塔是一种有效的化工分离设备,适用于分离沸点差异较大的混合物。

板式塔精馏实验

板式塔精馏实验

化工基础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板式塔精馏实验班级姓名学号成绩实验时间同组成员 ______一、实验目的1.观察板式塔气、液两相流动状态。

2.测定回流比对精馏操作的影响。

3.测定板式塔总板效率与空塔气速的关系4.观察新型斜孔多溢流塔板的结构与工况5.了解精馏流程安排及操作二、基本原理板式塔是使用量大,运用范围广的重要气、液传质设备,评价塔板好坏一般根据处理量、板效率、阻力降、弹性和结构等因素。

目前出现的多种塔板中鼓泡式塔板(以筛板塔、浮阀塔为代表)和喷射式塔板(以舌形、斜孔、网孔为代表)在工业上使用较多,板式塔作为气、液传质设备,既可用于吸收,也可用于精馏。

用得多的是精馏操作。

在精馏装置中,塔板是汽、液两相接触的场所,气相从塔底进入,回流从塔顶进入,气、液两相逆流接触在塔板上进行相际传质。

使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转入液相。

精馏塔所以能使液体混合物得到较完全的分离,关键在于回流的运用。

从塔顶回流入塔的液体量与塔顶产品量之比称为回流比,它是精馏操作的一个重要控制参数,回流比数值的大小影响着精馏操作的分离效果与能耗。

回流比可分为全回流,最小回流比和实际操作时采用的适宜回流比。

全回流是一种极限情况,它不加料也不出产品。

塔顶冷凝量全部从塔顶回到塔内,这在生产上没有意义。

但是这种操作容易达到稳定,故在装置开工和科学研究中常常采用。

全回流时由于回流比为无穷大,当分离要求相同时比其它回流比所需理论板要少,故称全回流时所需理论板为最少理论板数。

通常计算最少理论板用芬斯克方程。

对于一定的分离要求,减少回流比,所需的理论板数增加,当减到某一回流比时,需要无穷多个理论板才能达到分离要求,这一回流比称为最小回流比R m。

最小回流比是操作另一极限,因为实际上不可能安装无限多块板的精馏塔,因此亦就不能选择R m来操作。

实际选用的回流比R应为R m的一个倍数,这个倍数根据经验取为1.2~2。

当体系的分离要求、进料组成和状态确定后,可以根据平衡线的形状由作图求出最小回流比。

精馏实验报告【最新4篇】

精馏实验报告【最新4篇】

精馏实验报告【最新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竞聘演讲、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mpetitive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精馏实验报告【最新4篇】精馏实验报告篇一精馏实验报告一、目的及任务①熟悉精馏的工艺流程,掌握精馏实验的操作方法。

精馏实验报告

精馏实验报告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原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精馏实验班级:姓名:学号:序号:同组人:设备型号:板式精馏塔实验日期:一、实验摘要本次实验采用板式精馏塔,通过全回流和部分回流的操作模式,分离乙醇—正丙醇混合物。

全回流时,x F=0.1177,x D=0.9017,x w=0.0942,通过画梯级图得到的理论板数为6.1,全塔效率为63.75%,单板效率E mL,N=73.25%,E mV,N=69.66%。

部分回流时,x F=0.316,x D=0.8341,x W=0.0877,通过画梯级图得到的理论板数N T=7.5,全塔效率:E T=81.25%, D=10.91 ml/min,W=24.72 ml/min。

二、实验目的1、了解板式精馏塔的结构特点和测控系统2、测量全回流时的全塔效率和单板效率3、测量部分回流时的全塔效率4、测量精馏塔操作弹性、负荷性能等5、观察冷模板式塔的气液(鼓泡、泡沫、喷射)接触状态6、观察冷模板式塔的漏液、雾沫夹带或液泛等情况三、实验原理精馏是根据液体混合物组分的挥发度不同,经塔底供热产生蒸汽向上回流,塔顶移走热量产生液体向下回流,塔内发生气液逆流接触和物质传递,最后轻组分富集于塔顶,重组分富集于塔底,将混合物分开的单元操作。

精馏塔的操作参数有:板效率、板压降、持液量、塔板温度等。

其中,板效率是体现塔板性能及操作条件好坏的主要参数,包括:1、全塔效率E T=N T−1NN T—理论塔板数(包括塔釜1块理论板) N—实际塔板数理论塔板数N T可通过画梯级图(如图5-1)求得,还可以通过逐板计算得到。

图5-1 全回流和部分回流操作的理论板梯级对于全回流操作,以作图法为例:首先画出乙醇—正丙醇溶液在101.3kPa下的y-x相平衡曲线(平衡数据见附录),对角线即是操作线.然后以塔顶组成x D和塔釜组成x W为始、终点,在平衡线和操作线之间画梯级,梯级数(含小数部分)等于理论板数N T。

板式精馏实验报告

板式精馏实验报告

筛板塔精馏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筛板精馏塔及其附属设备的基本结构,掌握精馏过程的基本操作方法。

2.学会判断系统达到稳定的方法,掌握测定塔顶、塔釜溶液浓度的实验方法。

3.学习测定精馏塔全塔效率和单板效率的实验方法,研究回流比对精馏塔分离效率的影响。

二.基本原理1.全塔效率et 全塔效率又称总板效率,是指达到指定分离效果所需理论板数与实际板数的比值:nt——完成一定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塔板数,包括蒸馏釜; np——完成一定分离任务所需的实际塔板数,本装置np=10。

2.图解法求理论塔板数nt 以回流比r写成的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如下:yn+1——精馏段第n+1块塔板上升的蒸汽组成,摩尔分数; xn——精馏段第n块塔板下流的液体组成,摩尔分数; xd——塔顶溜出液的液体组成,摩尔分数; r——泡点回流下的回流比。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如下:ym+1——提馏段第m+1块塔板上升的蒸汽组成,摩尔分数; xm——提馏段第m块塔板下流的液体组成,摩尔分数; xw-塔底釜液的液体组成,摩尔分数; l-提馏段内下流的液体量,kmol/s;w-釜液流量,kmol/s。

加料线(q线)方程可表示为:其中,q——进料热状况参数;rf——进料液组成下的汽化潜热,kj/kmol; ts——进料液的泡点温度,℃; tf——进料液温度,℃;cpf——进料液在平均温度 (ts ? tf ) /2 下的比热容,kj/(kmol℃); xf——进料液组成,摩尔分数。

(1)全回流操作在精馏全回流操作时,操作线在y-x图上为对角线,如图1所示,根据塔顶、塔釜的组成在操作线和平衡线间作梯级,即可得到理论塔板数。

图1 全回流时理论塔板数确定(2)部分回流操作部分回流操作时,如图2,图解法的主要步骤为:a.根据物系和操作压力画出相平衡曲线,并画出对角线作为辅助线;b.在对角线上定出a点(xd,xd)、f点(xf,xf)和b点(xw,xw);c.在y轴上定出yc=xd/(r+1)的点c,连接a、c作出精馏段操作线;d.由进料热状况求出q,过点f作出斜率为q/(q-1)的q线交精馏段操作线于点d,连接点d、b作出提馏段操作线;e.从点a开始在平衡线和精馏段操作线之间画阶梯,当梯级跨过点d时,就改在平衡线和提馏段操作线之间画阶梯,直至梯级跨过点b为止;g.所画的总阶梯数就是全塔所需的理论踏板数(包含再沸器),跨过点d的那块板就是加料板,其上的阶梯数为精馏段的理论塔板数。

板式精馏塔的操作与效率的测定实验报告

板式精馏塔的操作与效率的测定实验报告
(4)当塔顶温度,回流量和塔釜温度稳定约15~30min后,由塔顶取样管和塔底取样口用取样瓶接取适量试样,取样前应先取少量式样冲洗取样瓶两次。取样后用塞子将取样瓶塞严,并使其冷却到室温。塔板上液体取样注射器从所测定的塔板中缓缓抽出,取1mL左右注入事先洗净烘干的针剂瓶中,各个样品尽可能同时取样。
2.部分回流
提高回流比R,则能够提高塔顶产品浓度。回流比提高一是靠减小产品量,二是靠增加塔的加热速率和塔顶的冷凝量(增加冷却水量),因而本实验在规定的条件下通过回流比R、塔底出料量W、加热量等几个参数的调节控制,寻找能够达到分离要求的较优的操作条件。
2.全塔效率
(4)
式中,NT、NP分别表示达到同样的分离要求所需的理论塔板数和实际塔板数。理论塔板可用M-T图解法求取。
(1)
(2)
联立以上两式可得:
; (3)
因此,当xF给定时,精馏条件受到上述两式的制约,即若规定了塔顶和塔底的产品浓度(xD和xW),则不能再规定塔顶或塔底的采出率(D/F和W/F),若规定了xD和D/F,就不能再规定xW和W/F了。
在规定的精馏条件下,DxD≤FxF,即D/F≤xF/xD,所以当D/F过分大时,即使该塔有足够的分离能力,也是不能达到预定的产品浓度xD。换句话说,在此情况下,即使进行全回流操作也是无法达到预定塔顶的浓度xD。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
姓名
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日期
评定成绩:
评阅人:
板式精馏塔的操作与效率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板式精馏塔的构成和精馏流程;
(2)熟悉精馏塔的操作方法;
(3)掌握精馏塔的效率测定方法。
二、实验基本原理

板式精馏塔实训实验报告

板式精馏塔实训实验报告

1224板式精馏塔实训(二)
姓名同组人实验日期成绩
【学生实训守则】
1.学生在实训期间必须听从指导教师的指导,按照实训实施计划的规定进行实训学习。

2.实训期间严格遵守实训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劳动纪律和安全要求。

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操作机器设备、进入与实训无关的部位。

3.学生不得无故不参加实训,原则上不得请假,遇特殊情况要经班主任及任课老师批准,否则按旷课处理。

4.实训时注意资料收集,并按要求写好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
1.熟练掌握精馏装置的开停车方法
2.能进行全回流操作,通过观测仪表对全回流操作的稳定性做出正确的判断
3.能及时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随时发现、正确判断、及时处理各种异常现象;
4.能正确使用设备,及时进行设备、仪器、仪表的维护与保养。

二、实训内容:对板式精馏塔进行全回流操作
三、实训注意事项:
1.塔釜料液一定要加到塔釜设定液位2/3处方可打开电加热电源,否则塔釜液位过低会使电加热丝露出干烧致坏;
2.节约用水,冷却水用量要适宜。

但也要注意因冷却水量过大,回流温度太低,而使蒸汽在常压精馏操作时从精馏塔定放气管喷出。

3.塔釜液位应在250—300mm之间,不要过低,以免加热是烧坏电加热器。

4.做实训时,要开启塔顶放空阀,以保证精馏塔的常压操作;
四、实验步骤:
1.开车前的准备及检查
2.开车与全回流操作
3.停车操作
五、实验数据记录:(数据每三分钟记录一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式精馏塔实验报告学院: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班级:生物工程121班分组:第一组姓名:其他组员:学号:指导老师:尚小琴吴俊荣实验时间2014.11.15摘要:此次实验是对筛板精馏塔的性能进行全面的测试,实验主要对乙醇正丙醇精馏过程中的研究不同条件下改变参量时的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塔釜浓度、回流比、进料位置等与全塔效率的关系,确定该筛板精塔的最优实验操作条件。

关键词:精馏;回流比;全塔效率;塔釜浓度Abstract:The sieve plate distillation column performance comprehensive testing, mainly on ethanol isopropyl alcohol distillation process in the differ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re discussed, the reactor concentration, reflux ratio, feed location and the entire towe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fficiency of sieve plate tower, determine the optimal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of fine.Key words: Distillation;reflux ratio;the tower efficiency引言:精馏是利用混合液中两种液体的沸点差异来分离两种液体的过程。

精馏装置有精馏塔、原料预热器、再沸器、冷凝器、釜液冷却器和产品冷却器等设备。

热量自塔釜输入,物料在塔内经多次部分气化与部分冷凝进行精馏分离,由冷凝器和冷却器中的冷却介质将余热带走。

精馏过程的节能措施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精馏操作是化工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单元操作,也是化工原理课程的重要章节[2]。

分析运行中的精馏塔,当某一操作条件改变时的分离效果变化,属于精馏的操作型问题[4]。

本研究从塔釜浓度、回流比、进料位置、全回流和部分回流等操作因素对数字型筛板精馏塔进行全面考察[1],得出一系列可靠直观的结果,加深对精馏操作中一些工程概念的理解,对工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本实验我们得出了大量的实验数据,由计算机绘图找出最优一组实验参数,在这组参数下进行提纯将会节约大量能源,同时为今后开出的设计型、综合型、研究型的实验项目,为学生的创新性科研项目具有重要的教改意义[3]。

1.实验部分1.1 实验目的1. 学会对精馏过程多实验方案进行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设计方案,得出实验结论,以掌握实验研究的方法。

2. 掌握单板效率和全塔效率的测定方法。

3.了解板式精馏塔结构及塔内的传质传热状况,掌握板式塔内温度,浓度及分布规律。

4.了解实验条件与板式精馏塔分离效率的关系,确定影响分离效率的因素,并掌握其影响效率。

1.2 实验内容1.研究在全回流条件下,开车过程中塔顶温度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及规律。

2.测定精馏塔在全回流条件下稳定操作时塔内温度和浓度沿塔高的分布,研究其分布情况及规律。

3.测定精馏塔在全回流时全塔理论塔板数、总板效率。

4.测定精馏塔在某一回流比时全塔理论塔板数、总板效率。

5.测定在部分回流时总板效率随回流比的变化情况。

6.测定在部分回流时总板效率随进料位置的变化情况。

1.3实验材料与装置物系:乙醇---正丙醇(1)纯度:分析纯或化学纯(2)料液浓度:15—25%(乙醇的质量百分数)(3)浓度测量:阿贝折射仪1.4 实验步骤1.4.1 实验前准备:(1)将阿贝折光仪配套的超级恒温水浴调节运行所需温度(30℃),记录温度,检查取样用的注射器和擦镜头纸是否准备好(2)用阿贝折光仪测出原料液的折射率;(3)检查旋塞开关是否处于关闭,电表示数是否都为零。

(4)将原料装入原料槽中,打开进料阀,让液料(乙醇-正丙醇)从原料槽用泵输送,经过进入塔釜内,根据磁翻转液面计,当液面到达塔釜的2/3后,关闭进料阀门和流量计阀门。

1.4.2 全回流下操作实验①.研究在全回流条件下,开车过程中塔顶温度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及规律。

1.打开塔顶冷凝器的冷却水,冷却水量要足够大(约8L/h)2.记下室温值,接上电源闸(220V),按下装置上电源总开关。

3.调节加热电压为75V左右,待塔板上建立液层时,缓慢加大电压至100V,使塔内维持正常操作4.确认塔顶出料阀门和各取样处于关闭状态,使全塔处于全回流状态5.从操作稳定加热时起每隔3min记录一次塔顶温度、回流液温度和塔釜温度,待示数稍稳定后可隔较长时间读数。

至电表示数稳定为止。

数据记录于表1中。

实验②:测定精馏塔在全回流条件下稳定操作时塔内温度和浓度沿塔高的分布,研究其分布情况及规律。

方法:在实验①基础上,当稳定操作时,记录每块板上塔内的温度实验③:测定精馏塔在全回流时全塔理论塔板数、总板效率。

方法:在实验①基础上,等各塔板上鼓泡均匀后,保持加热釜电压不变,在全回流情况下稳定20min左右,期间仔细观察全塔传质情况,带情况稳定后分别在塔顶、塔釜和原料液取样口用注射器同时取样,用阿贝折射仪分析样品浓度。

1.4.3 部分回流下操作实验④:测定精馏塔在回流比为4,塔层为8时全塔理论塔板数、总板效率。

1.打开塔釜冷却水阀门,冷却水流量以保证釜镏液温度接近常温为准;2.将物料入量分别以以1.5,1.8,2.4(L/h)的流量加入塔内,用回流比控制调节器调节回流比R=43.馏出液收集在塔顶容量管中,塔釜产品经冷却后由溢流管流出,收集在容器内。

4.等操作稳定后,观察板上传质状况,记下加热电压、电流、塔顶温度等有关数据,整个操作中维持进料流量计读数不变,用注射器取下塔顶、塔釜和进料三处样品,用折光仪分析,并记录进原料液的温度(室温)。

实验⑤测定在部分回流时总板效率随回流比的变化情况。

方法:在实验步骤④基础上,(物料入量都为2.0L/h)调节回流比R为2和3和4,重复④实验步骤2.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图表 1全回流时塔釜,塔顶各塔层的回流温度随时间变化根据图1各塔板、塔顶、塔釜稳定时的温度为:塔层3 4 5 6 7 8 9 塔顶塔釜/层温度79.6 79.3 80.3 80.7 80.9 81.9 82.7 79.4 88.9 /℃表2:全回流原始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表塔顶样品序号折射率①nD 样品质量分数WD 摩尔分数XD1 1.3640 0.7200 0.77032 1.3635 0.7413 0.78893 1.3625 0.7839 0.8255平均 1.3633 0.7484 0.7949塔釜液体摩尔分数Xw 序号折射率①nD 样品质量分数Ww1 1.3740 0.2939 0.35182 1.3765 0.1873 0.23123 1.3775 0.1447 0.1808平均 1.3760 0.2086 0.2546原料液摩尔分数Xf 序号折射率①nD 样品质量分数Ww1 1.3742 0.2853 0.34242 1.3761 0.2044 0.25103 1.3742 0.2853 0.3424平均 1.3748 0.2584 0.3120表3.常压101.33kpa下乙醇-正丙醇混合液的气液平衡组成根据表2的数据作图计算出全回流的理论板数2.1,总板效率为2.1/9×100%=23.33%0.00.20.40.60.8 1.00.00.20.40.60.81.0BxyXw=0.2546XD=0.7703表4:部分回流时仅改变回流比时原始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表(进料流量为2kmol/h)T/℃ 97.6 93.8592.66 91.6 88.32 86.25 84.98 84.13 83.06 80.5 78.38 x/摩尔分数 0 0.1260.188 0.21 0.358 0.461 0.546 0.6 0.663 0.884 1 y/摩尔分数 00.240.3180.3490.550.650.7110.760.7990.9141序号 样品折射率 n D样品质量分数W 摩尔分数X理论板数 效率 塔顶 1.3633 0.7200 0.77032.123.33%原料 1.3748 0.2584 0.3120 塔釜1.37600.20860.2546液相乙醇液相乙醇摩尔分数(x)气相乙醇摩尔分数(y)塔顶样品回流比 折射率①nD 样品质量分数WD摩尔分数XD 2 1.3647 0.6901 0.7439 3 1.3635 0.7413 0.7889 41.36390.72420.7740塔釜液体回流比 折射率①nD 样品质量分数Ww摩尔分数Xw 2 1.3795 0.0595 0.0762 3 1.3790 0.0808 0.1029 41.37950.05950.0762原料液 回流比折射率①nD 样品质量分数Wf摩尔分数Xf 2 1.3731 0.3322 0.3935 3 1.3731 0.3322 0.3935 41.37310.33220.3935经过查表以及计算回流比R=2,R=3,R=4时,xF 均为0.3935,故q 均相等,q=1.256, q 线方程为:y=4.906x-1.537回流比R=2时作出下图,操作线方程为:y=Rx/(R+1)+xD/(R+1)=2x/(2+1)+0.7439/(2+1)=0.667x+0.24797 由图可知理论板数5.66,塔板效率=5.66/9×100%=62.89%0.00.20.40.60.8 1.00.00.20.40.60.81.0BxyXw=0.0762XD=0.7439XF=0.3935回流比R=3时作出下图,操作线方程为:y=Rx/(R+1)+xD/(R+1)=3x/(3+1)+0.7889/(3+1)=0.75x+0.19723 由图可知理论板数5.63,塔板效率=5.63/9×100%=62.56%0.00.20.40.60.8 1.00.00.20.40.60.81.0BxyXw=0.1029XD=0.7889XF=0.3935回流比为R=4时作出下图,操作线方程为:y=Rx/(R+1)+xD/(R+1)=4x/(4+1)+0.774/(4+1)=0.8x+0.1548 由图可知理论板数5.22,塔板效率=5.22/9×100%=58%0.00.20.40.60.8 1.00.00.20.40.60.81.0BxyXw=0.0762XD=0.774XF=0.3935表格 5部分回流时仅改变回流比时的理论板数与效率回流比理论板数/块效率/Ep2 5.66 62.89%3 5.63 62.56%4 5.22 58%表6在回流比为R=4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仅改变流量进料原始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表塔顶样品流量进料折射率①nD 样品质量分数WD摩尔分数XD Kmol/h1.5 1.3640 0.7200 0.77031.8 1.3630 0.7626 0.80732.4 1.3619 0.8094 0.8471塔釜液体流量进料折射率①nD 样品质量分数Ww摩尔分数XwKmol/h1.5 1.3791 0.0765 0.09761.8 1.3790 0.0808 0.10292.4 1.3785 0.1021 0.1292原料液流量进料折射率①nD 样品质量分数Wf摩尔分数Xf kmol/h1.5 1.3750 0.2513 0.30441.8 1.3755 0.2299 0.28032.4 1.3749 0.2555 0.3092进料流量为1.5kmol/h 作出下图,此时q=1.27456 q 线方程为:y=qx/(q-1)-xF/(q-1)=4.642x-1.1087操作线方程为:y=Rx/(R+1)+xD/(R+1)=4x/(4+1)+0.7703/(4+1)=0.8x+0.15406 由图可知理论板数5.41,塔板效率=5.41/9×100%=60.11%进料流量为1.8kmol/h 作出下图,此时q=1.2846 q 线方程为:y=qx/(q-1)-xF/(q-1)=4.5137x-0.9845操作线方程为:y=Rx/(R+1)+xD/(R+1)=4x/(4+1)+0.8037/(4+1)=0.8x+0.16074 由图可知理论板数6.39,塔板效率=6.39/9×100%=71%0.00.20.40.60.8 1.00.00.20.40.60.81.0BxyXw=0.0976XD=0.7703XF=0.30440.00.20.40.60.8 1.00.00.20.40.60.81.0BxyXw=0.1029XD=0.8073XF=0.2803进料流量为2.4kmol/h 作出下图,此时q=1.2728 q 线方程为:y=qx/(q-1)-xF/(q-1)=4.666x-1.1334操作线方程为:y=Rx/(R+1)+xD/(R+1)=4x/(4+1)+0.8471/(4+1)=0.8x+0.16942 由图可知理论板数6.29,塔板效率=6.29/9×100%=69.89%0.00.20.40.60.8 1.00.00.20.40.60.81.0BxyXw=0.1292XD=0.8471XF=0.3092表格6部分回流时仅改变流量进料时的理论板数与效率流量进料 Kmol/h 理论板数/块效率/Ep 1.55.4160.11%1.8 6.39 71%2.46.2969.89%3.数据处理:演算{以表4数据回流比为R=3为例}部分回流仅改变回流比(XF 不变)情况下q 线方程求解:由表1可知进料温度TF=23.1℃ 在Fx =0.3935的进料热状况下,由TB=9.1389x ²-27.861x+97.359 得混合液体的泡点温度为:8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