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分布大小的判断

气压分布大小的判断
气压分布大小的判断

?气压分布大小的判断:

(1)同一水平面上,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这主要取决于空气的密度大小。气温高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该处空气密度小、气压低;气温低的地方正好相反。

(2)垂直方向上,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降低。

?海陆风:

白天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造成近地面的陆地气压低于海洋,于是风就由海洋吹向大陆,形成海风;夜晚陆地降温快于海洋,近地面形成高压,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形成陆风,如下图所示:

城市风: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由于热岛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叫城市风,如下图所

示:

山谷风:

白天山坡上空增温比谷底上空快,形成低压,风从谷底吹向山顶;夜晚,山坡上空降温比谷底上空快,形成高压,风从山顶吹向谷底。如下图所示:

?特别提示:

在热力环流中,高空的气压高低与近地面相反。高压、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而言的,在同一个垂直空气柱上,越往高处气压值越低。

?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

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如下所示:

热力环流的形成:

请写出下列图中字母代表的“高压”和“低压”的关系。

(1)图一中:a代表b代表c代表d代表,

热力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逆时针)。

(2)图二中:e代表f代表g代表h代表,

热力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逆时针)。

(3)图三中:i代表j代表k代

表l代表,

热力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逆时针)

题型:读图填图题难度:中档来源:期末题

答案(找作业答案--->>上魔方格)

(1)低压高压低压高压

(2)低压高压低压高压

(3)低压高压低压高压

下列四幅图表示气流运动方向示意图,画确的是

[ ] A、A B、B C、C D、D

下图为热力作用形成的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图中①至④点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A、②④③①

B、①③④②

C、④②①③

D、③②①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0119 期末题

答案(找作业答案--->>上魔方格)

B

关于气压、高度、气温三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②在近地面同一高度上气温高则气压高

③在近地面同一高度上气温高则气压低、④空气总是由气压低的地方流向气压高的地方

[ ]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省期末题

答案(找作业答案--->>上魔方格)

C

下图为“某地区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a、b两地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气压a地低于b地

B、气温a地低于b地

C、a地空气受热下降

D、b地空气冷却下降

2、假如该环流表示城市风,则甲处的绿地对空气的作用主要是

[ ]

A、净化、增温

B、净化、增湿

C、增温、增湿

D、增温、减湿

答案(找作业答案--->>上魔方格)

1、B

2、B

下图所示几种空气环流模式图,不正确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省期中题

答案(找作业答案--->>上魔方格)

D

下图是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__。

(2)a、b两地比较:温度高低关系是________,气压关系是________;垂直运动特点是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题型:综合读图题难度:偏难来源:0114 期中题

答案(找作业答案--->>上魔方格)

(1)④;⑤

(2)b>a;a>b;a为下沉运动,b为上升运动

(3)

全球气压带的分布移动及季风环流

必修一教案(16)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季风环流 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 (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1.理解气压带、风带的“三层次” (1)“冷热不均使其动” 在假设地表均匀、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极地与赤道间形成单圈闭合环流,如下图所示。 (2)“地球自转使其偏” 在假设地表均匀、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形成三圈环流,如下图所示。 (3)“地球公转使其移” 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在假设地表均匀、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情况下,气压带、风带随季节有规律地移动,大致是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2.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示意图及判读 (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及判读 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1)全球气压带、风带均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而气压带表现为高压和低压相间分布。 (2)同一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反,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 2.突破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特征

第一步,抓“动力”——突破气压带的形成 (1)热力型成因: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气压低,如赤道低气压带;温度低,气压高,如极地高气压带。 (2)动力型成因: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气流下沉,则气压高,如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上升,则气压低,如副极地低气压带。 第二步,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 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如下图) 第三步,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 (1)记忆——看纬度位置: 纬线0°、30°、60°、90°附近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0--30°之间为信风带(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南半球为东南信风),30°--60°之间为中纬度西风带(北半球为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60°--90°为极地东风带(北半球为东北风,南半球为东南风)。 (2)辨别——看相间特点: 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 (3)判断——看图形特点: 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

中考必考实验—粗略测算大气压值实验(实验精讲+典型例题)

实验十一、粗略测算大气压强的实验 【实验目的】: 粗略估算大气压强的数值。 【实验器材】: 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橡皮帽;刻度尺。 【实验原理】: P=F/S 知识依据:二力平衡(利用注射器的活塞受到弹簧测力计和大气 压力处于平衡状态时,即二力平衡。) 【实验步骤】: 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②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针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③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V; ④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实验记录】: 【数据处理】: ①注射器近似圆柱体,由体积公式可以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S=V/L ②根据公式p=求出大气压强;

【考点方向】 1、该实验求出的大气压是估测数值,和真实的大气压数值存在差距主要原因是两方面:答:一、活塞与注射器之间存在摩擦;二、空气难以排尽。 2、若不考虑其它因素,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大气压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3、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4、空气无法排尽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将注射器内抽满水,端口向上推动活塞排水,使得顶端保留水,再封口。 5、实验前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主要好处有:一、减小摩擦;二、增加气密性。 6、实验过程中让弹簧测力计和注射器保持在水平方向目的:可以减小活塞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从而提高实验的精确程度。 7、当弹簧测力计量程不够时或者为了拉动时更省力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可换用小量程注射器。(减小活塞的横截面积) 8、该实验的原理依据是:P=F/S 知识依据:二力平衡(利用注射器的活塞受到弹簧测力计和大气 压力处于平衡状态时,即二力平衡。) 9、把注射器的活塞推到注射器筒的底端,这样做的目的是排尽筒内空气,密封注射器。(从而使得作用在活塞上的力只有大气压力和弹簧测力计拉力)10、实验过程中应该水平方向、缓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此时拉力等于大气压力。 11、实验过程中为了减小活塞与筒壁之间的摩擦除了采用涂抹润滑油外,还可以采用:在用橡皮套封住注射器端口前,将其注射器水平放置,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活塞,测出摩擦力的大小,密封端口后再次拉动测得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去摩擦力就是大气压力。 12、如果考虑活塞和筒壁之间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所测的大气压值应该比标准值偏大。

有关大气压强的例题 较难

有关大气压强的例题 【例2】取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试管(小试管外径略小于大试管内径),在大试管以装满水.把小试管底朝下放到大试管里,把这样装好的两个试管倒过来,如图2所示,就会看到小试管不但不会掉下来,而且还自动上升.试解释这一现象。 【例3】取一只透明的玻璃瓶,塞子上插一根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和一根直角弯管,在直管的下端扎一只未充气的彩色小气球.如图3所示.当用抽气机从直角弯管上抽去瓶内空气时,瓶内彩色小气球被逐渐“吹”大.当取下抽气机时,彩色小气球恢复原状.试对以上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例6】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支持760毫米高的水银柱,问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多少帕斯卡?能支持多高的水柱? 【例7】某同学身体外表面面积是1米2,大气作用在该同学身体表面上的压力是多大?这么大的力为什么没有把他压瘪? 【例8】在托里拆利测定大气压强的实验中,如果把玻璃管倾斜,下面哪种情况正确: A.玻璃管中的水银柱长度不变 B.玻璃管中的水银柱竖直高度不变 C.玻璃管中的水银柱长度和竖直高度都不变 D.玻璃管中的水银柱长度和竖直高度都变. 【例9】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已知大气压值为750毫米汞柱,实验过程中,玻璃管口始终不离开槽内水银面,如果将玻璃管竖直向上提升10毫米,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是下面哪种情况. A.增大 B.减小C.不变 D.无法判断 【例10】在1标准大气压情况下,把一端封闭的玻璃管装满水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管顶部比槽内水银面高出200毫米,如图5所示.问: ①管的顶部受到水银对它的压强是多大? ②如果把管顶开个小孔,水银会喷出来吗?为什么? ②管顶开小孔后,水银不会喷出.因为当管顶开个小孔后,大气通过小孔对管内水银产生向下的压强.所以管内的总压强将大于管外大气对槽内水银的压强.因此管内水银不但不会向上喷出,反而会从下端流入水银槽内,落到与水银槽中的水银面相平为止.

七年级地理气压、风和气压带

第三节气压、风和气压带 课时: 1 教学目的: 1、掌握全球的气压分布及成因,记住七个气压带和五个风带的名称。 2、根据等压线分布图,说明风的形成及风向。 重点和难点: 1、气压的产生和分布 2、风的形成 3、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课本插图、板图 板书: 一、什么是气压 二、气压的高低变化 1、气压随海拔变化 2、气压随气温变化 3、等压线分布图 三、风的形成 四、气压带和风带 五、季风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气压 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因而有重量,由此产生的压力称为大气压简称为气压。 气压单位:百帕。 一个标准大气压为1013百帕,或76毫米水银柱高度。 二、气压的高低变化: 地球上各个地方的气压存在差异,同一个地方在不同的时间气压也有差异,那么哪些因素影响气压高低呢? 1、气压随海拔变化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这是因为,由地面向上,空气越来越稀薄,质量越来越轻,因而压力也就越来越小。 2、气压随气温变化 在不同地区,气温不一样,气压也不同。因为气温高的地方,气

体变轻上升,因而地面气体减少,压力变小,气压降低;而气温低的地方,气体冷却收缩变重,因而下沉,地面压力增大,气压升高。 3、等压线图 在地球上,人们把气压相同的地点在地图上标出来,然后用曲线连接起来,这种线我们称为等压线。 在等压线向上突起的地方是高压,向下凹处是低压。 高 低 高 三、风的形成“ 风,是指大气的水平运动。 在地球上气压有高低,气体就会从气压高的地方向气压低的地方运动,就形成了风。 风向:指风的来向。例如东南风,就是风来自东南方向;而西北风,就是指风由西北方向来。 风速:指风的速度大小,又称风力。 风级:按风速把风力分为几个级别。共分为12级。 四、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1、七个气压带: N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0 副热带高气压带 S

大气压强 计算

大气压强计算 1、将蘸水的塑料挂钩的吸盘按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挤出里面的空气,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往上拉,直到吸盘脱离桌面。 (1)请问是什么力量阻止吸盘脱离桌面? (2)若此时测得吸盘的直径约为1.6c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9.8N。请估算出大气压的值是多大? 2、已知高压锅的限压阀的质量为100.8 g,排气孔的面积为7mm2.求: (1).锅内气体的压强最大可达多少? (2).设锅内压强每增加3.6×103Pa,水的沸点就相应的增加1℃,则锅内的最高温度可达多高?(g取10N/kg;外界大气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计算时取1×105Pa) 3.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是,大约每升高12米,大气压强降低1毫米汞 柱高。某气压计在山脚下,测得大气压强为750毫米汞柱高,已知该山的高度为 1236米,则在山顶上气压计的示数为多少?合多少帕斯卡? 4.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测得所受的大气压是700毫米汞柱,若地面的大气压760 毫米汞柱,问飞机的飞行高度是多少? 5.塑料挂衣钩的塑料帽的直径是4.2厘米,计算大气压作用在这塑料帽上的压力多大?(设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并且塑料帽完全密贴在玻璃上) 6.、在工厂里常用圆形吸盘搬运玻璃,它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若圆形吸盘E的直径为0.2m,ABCD为一正方形平板玻璃,边长为1m,重125.6N,吸盘要将该平扳玻璃水平吸住并悬空,则吸盘内的气压应小于多少帕?(已知大气压为P0=1.0×105Pa)

7.、塑料挂衣钩的塑料帽的直径是4.2厘米,计算大气压作用在这塑料帽上的压力约多大? 8、如图19,一只口径24厘米的高压锅,其限压出气口直径3.5毫米,限压阀质量为100克,(g取 10牛/千克),当正常使用时,求:(l)高压锅内外的压强差;(2)高压锅锅盖接口处承受的最小压力F。 9.、如右上图,家用玻璃茶几的桌架是用四个塑料吸盘吸附在桌面上的.如果每个吸盘的直径是4cm,计算桌架质量不超过多少时,抬起桌面就能把桌架带起.实际上,所能带起的桌架质量总小于上述计算值.请分析原因. 10.用气压计测得某地的大气压强为0.9996×105帕,若用托里拆利实验,测得水银柱的高度应是多少? 如果用水来做实验托里拆利实验,那么管子的长度至少要有多长?

大气压与温度的关系

大气压与温度的关系 大气压:和高度、湿度、温度的变化成反比--注意,这里说的是大气压,而非气压! 详细说明如下: 高度越高--空气越稀薄; 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分越多,尔水的分子量比空气的混合分子量小,水气的增加,等于稀释了空气; 温度越高--虽然增加了空气分子的对撞机会,但是空气迅速膨胀,对流,尔引起空气变得稀薄,其增加的对撞能量远小于空气变稀薄减小的对撞能量,自然空气压力减小。 有关常识如下: 定义: 1.亦称“大气压强”。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由于地球周围大气的重力而产生的压强。其大小与高度、温度等条件有关。一般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例如,高山上的大气压就比地面上的大气压小得多。 在水平方向上,大气压的差异引起空气的流动。 2.压强的一种单位。“标准大气压”的简称。科学上规定,把相当于760mm 高的水银柱(汞柱)产生的压强或1.01×十的五次方帕斯卡叫做1标准大气压,简称大气压。 地球的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包围着,这些空气被称为大气层。空气可以像水那样自由的流动,同时它也受重力作用。因此空气的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个压强被称为大气压。在1643年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在一根80厘米长的细玻璃管中注满水银倒臵在盛有水银的水槽中,发现玻璃管中的水银大约下降了4厘米后就不再下降了。

这4厘米的空间无空气进入,是真空。托里拆利据此推断大气的压强就等于水银柱的长度。后来科学家们根据压强公式准确地算出了大气压在标准状态下为1.013×105Pa。由于当时的信息交流不畅意大利和法国对大气压实验研究结果并没有被全欧洲所熟知,所以在德国对大气压的早期研究是独立进行的。1654年奥托格里克在德国马德堡作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的验证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这让人们对大气压有了深刻的认识。在那个时期,奥托格里克还做了很多验证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实验,也正是在这一时候他第一次听到托里拆利早在11年前已测出了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76厘米汞柱=1.013×10的5次方帕斯卡=10.336米水柱。 标准大气压值及其变迁 标准大气压值的规定,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过几次变化的。 最初规定在摄氏温度0℃、纬度45°、晴天时海平面上的大气压强为标准大气压,其值大约相当于76厘米汞柱高。后来发现,在这个条件下的大气压强值并不稳定,它受风力、温度等条件的影响而变化。 于是就规定76厘米汞柱高为标准大气压值。但是后来又发现76厘米汞柱高的压强值也是不稳定的,汞的密度大小受温度的影响而发生变化;g值也随纬度而变化。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为了确保标准大气压是一个定值,1954年第十届国际计量大会决议声明,规定标准大气压值为 1标准大气压=101325牛顿/米2,即为101325帕斯卡(Pa)大气压的变化温度、湿度与大气压强的关系 湿度越大大气压强越大 初中物理告诉我们:“大气压的变化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地说,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高.”对这段叙述,就是老师也往往不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计算题

1.如图,高压锅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炊具,利用它可将食物加热到100℃以上,它省时高效,深受消费者欢迎. (1)小明测得家中高压锅出气孔的横截面积S为 12mm2,压在出气孔上的安全阀的质量为72g,取 g=10N/kg,计算安全阀自重对出气孔处气体所产生的 压强. (2)当高压锅内气压增大到某一值时,锅内气体就能自动顶开安全阀放气.在外界为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下,该高压锅内的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是多少? (3)对照图所示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图线,说明利用这种高压锅烧煮食物时,可以达到的最高温度大约是多少? 2.我市开发区某玻璃厂用圆形低压吸盘搬运玻璃.如图中E为圆形吸盘,其面积为120cm2,ABCD为一正方形平板玻璃,边长为1m,重120N,若吸盘能将该平板玻璃水平吸住并提升2m,在此过程中,g取10N/kg, 求: (1)为什么抽气后吸盘能吸住玻璃? ( 2)吸盘内压强为多大时恰能吸起这块玻璃(大气压强取1×105pa) 3.用如图所示装置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把吸盘用力压在玻璃上排出吸盘内的空气,吸盘压在玻璃上的面积为6×10﹣4m2,轻轻向挂在吸盘下的小桶内加沙子、吸盘刚好脱落时,测出吸盘、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为5.4kg.(g=10N/kg)

(1)根据实验所得数据计算大气对吸盘的压力为 N . (2)根据已知数据推算出大气压的值(写出计算过程) 4.高压锅(如图所示)锅盖的面积约为450cm 2 ,若高压锅的排气孔的内径为3mm ,测得压力阀的质量为70g ,求此时锅盖能承受的最大压力.(设外界大气压为标准气压). 5.如图所示,压力锅直径为24cm ,限压出气口直径为3.5mm ,限压阀质量为100g ,使用时压力锅内外最大压强差是多少?合多少标准大气压?锅盖与锅的接口处至少能承受多大的力? 6.如图,一只口部面积约为600cm 2的高压锅,其限压出气口面积为5mm 2,限压阀质量为100g ,(g 取10N /kg),当正常使用时,求: (1)高压锅内外的压强差; (2)高压锅锅盖接口处承受的最大压力F 。 7.在一次台风过境时,台风中心的气压下降为9×104 pa ,而房屋中的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若屋顶的面积 为100m 2。 求(1)屋顶内外受到的大气压力差为多少? (2)若屋顶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1.2× 106N,则屋顶会否被掀掉?(1atm =1.0×105pa )

初中物理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知识点

初中物理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 一、知识要点 一、压力与压强的区别和联系见下表: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是: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也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连通器的特点是:当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在同一高度。常见的连通器的实例:涵洞、茶壶、锅炉水位计等。 3、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P=ρgh 其中ρ是液体的密度,g=9.8牛/千克,h是液体的深度。

4、连通器 (1)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2)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总保持相平,这是由于水不流动时,必须使连通器底部的液片左、右两侧受到的压强大小相等。 (3)船闸的工作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三、大气压强: 1、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空气受重力的作用,空气又有流动性,因此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位置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相等。 3、首次准确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一标准大气压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1.013×105Pa。 4、标准大气压强:大气压强不但随高度变化,在同一地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通常把1.01325×105 Pa的大气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强,它相当于760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计算过程为p=ρ水银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标准大气压强的值在一般计算中常取1.01×105 Pa,在粗略计算中还可以取作105Pa。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 气体、液体都具有流动性,因此被称作流体。 2. 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二、重点、难点剖析 (一)重力和压力的区别:可以从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大小、方向、作用点等 方面来比较。 (二)注意正确地判断受力面积:压强公式 P=F/S 中的S是受力面积,而不是物 体的表面积,关键看所讨论的压力是靠哪一个面承受,而不一定是受压物体的表面积,代入数据计算时要注意各物理量单位的对应。 (三)知道液体压强的特征: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因此在液体内部就存在着 由于本身重力而引起的压强。通过推理和实验都可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公式为p=ρgh。

大气压和海拔的换算

大气压力与海拔高度怎么转换 标准大气压强Po= Pa= cmHg= mmHg Po=1.01325×10^5 Pa=76cmHg=760mmHg 一个地方气压值经常有变化→其上空大气柱中空气质量的多少→大气柱厚度和密度改变的 反映:大气柱厚度和密度与空气质量应该是成正比关系 任何地方的气压值总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据实测,在地面层中,高度每升100m,气压平均降低12.7hPa,在高层则小于此数值。 确定空气密度大小与气压随高度变化的定量关系,一般是应用静力学方程和压高方程。 1、静力学方程 假使大气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则某一点的气压值等于该点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空气柱的重量。 公式是:h≈8000(1+t/273)/P(m/hPa) 其中h是气压高度差,t是摄氏温标,P是气压 从公式可以看出 ①在同一气压下,气柱的温度越高,密度越小,气压随高度递减越慢,单位气压高度差越大。 ②在同一温度下,气压值越大的地方,空气密度越大,气压随高度递减越快,单位高度差越小。 通常,大气处于静力平衡状态,当气层不太厚和要求精度不太高时,这公式可粗略估算气压与高度的定量关系。如果研究的气层高度变化范围很大,气柱中上下层温度、密度变化显著时,该公式就不适合用了,这时候可以用压高方程。 2、压高方程 为了精确地获得气压与高度的对应关系,通常将静力学方程从气层底部到顶部进行积分,即得出压高方程,然后再将之替换简化为: Z2-Z1=18400(1+t/273)log( P1/P2) 式中P1、P2分别是高度Z2、Z1的气压值,t是摄氏温标 从公式可以看出 ①气压随高度增加按指数规律递减 ②高度越高,气压减小得越慢 这公式是将大气当成干空气处理的,但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多时,就必须用虚温代替式中的气温。 大气密度与海拔高度和温度间的换算 1、根据大气压力和空气密度计算公式,以及空气湿度经验公式,可得出大气压、空气密度、湿度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海拔高度(m)0 1 000 2 000 2 500 3 000 4 000 5 000相对大气压力10.8810.7740.7240.6770.5910.514相对空气密度10.9030.8130.7700.7300.6530.583

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

大气压的变化与季节天气的关系 初中物理告诉我们:“大气压的变化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地说,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高.”对这段叙述,就是老师也往往不易说清,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可归结为温度、湿度、空气流动与大气压强的关系问题.今谈谈自己的初步认识. 1.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雨天)大气压高 首先我们来分析:空气密度对大气压的影响。我们通常所称的大气,就是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整个空气层.它除了含有氮气、氧气及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外,还含有水汽和尘埃.我们把含水汽很少(即湿度小)的空气称“干空气”,而把含水汽较多(即湿度大)的空气称“湿空气”.不要以为“干”的东西一定比“湿”的东西轻.其实,干空气的分子量是,而水汽的分子量是,故干空气分子要比水汽分子重.在相同状况下,干空气的密度也比水汽的密度大.在晴天的时候,空气中水分含量少,属于“干空气”,密度大,所以大气压比较高。阴天(雨天)的时候,空气中水分含量多,属于“湿空气”,密度反而小,所以大气压比较低。 此外,引起晴天大气压比较高另一个原因是:气流运动对大气压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地面不断地向大气层进行长波有效辐射,同时大气也在不断地向地面进行逆辐射。晴天,地面的热量可以较为通畅地通过有效辐射和对流气层的向上辐散运动向外输运。阴天时,云层覆盖在大气层上方,减少了对流层大气向外的辐散运动。云层这种保存地表和对液层热量的作用称为“温室效应”。这样,阴天地区的大气膨胀就比较厉害,从而导致阴天地区的大气横向(水平)向外扩散,使得阴天地区的空气向外流动,当然阴天地区的密度也就会减小,从而导致阴天的大气压比晴天的大气压低。 大气压和天气的关系 气压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地说,地面上高气压的地区往往是晴天,地面上低气压的地区往往是阴雨天。这里所说的高气压和低气压是相对的,不是指大气压的绝对值。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高,就叫做高气压地区;某地区的气压比周围地区的气压低,就叫做低气压地区。 在同一水平面上,如果气压分布不均匀,空气就要从高气压地区向低气压地区流动。因此某地区的气压高,该地区的空气就在水平方向上向周围地区流出。高气压地区上方的空气就要下降。由于大气压随高度的减小而增大,所以高处空气下降时,它所受到的压强增大,它的体积减小,温度升高,空气中的凝结物就蒸发消散。所以,高气压中心地区不利于云雨的形成,常常是晴天。如果某地区的气压低,周围地区的空气就在水平方向上向该地区流入,结果使该地区的空气上升,上升的空气因所受的压强减小而膨胀,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所以,低气压中心地区常常是阴雨天。 由于气压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各气象哨所每天都按统一规定的时刻观测当地的大气压,报告给气象中心,作为天气预报的依据之一。 2.大气压与季节的关系:冬天的气压比夏天高 ' 空气温度的变化是引起气压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空气冷却时,空气收缩,密度增大,单位面积上承受的空气柱重量增加,气压也就升高。因此,冷空气一到,总是伴随着气压的升高;而在暖空气来临的同时,气压常常降低。冬天是冷空气的世界,夏季则是暖空气的天地,气压冬高夏低的道理也就很清楚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空气的密度是随高度的上升而减小的,所以,通常讲气压的高低,都是在同一海拔高度的层面上来做比较的,—般用的最多的是海平面气压。

测量大气压的3种方法

测量大气压强的三种方法 由于我们生活在大气中,对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大小感知不深,其实我们利用身边的器材,有多种方法能测出大气压强的大小。 一、利用托里拆利装置测量(原理: ) 例1.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水银柱的竖直高度是76cm,真空部分长度为24c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改用一根2m长的管子做实验,则真空部分长度为48cm B.若用一根粗细不均匀的管子做实验,则水银柱高度不再是76cm C.若将管子倾斜放置,那么液柱的高度将大于76cm D.若用别的液体代替水银,那么液柱的高度将不再是76cm 二、利用注射器测量(原理: ) 例2.某学习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粗测大气压值。 (1)图甲是按1:1的比例拍摄的注射器上的全部刻度线,注射器的最大可读容积为_________,用刻度尺测量注射器全部刻度的总长为 _____cm,可算得活塞的横截面积为_______cm2。 (2)实验时,小华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排尽筒内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按图乙所示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到F=28.0N时,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则测得大气压值p=______ Pa。

(3)实验时若筒内空气没有排尽,将导致测得大气压值_______;若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的摩擦较大,将导致测得大气压值_______。(均选填“偏大”、偏小) 三、利用玻璃吸盘测量(原理: ) 例3.市场上有一种圆形软塑料吸盘,把它摆在玻璃上,挤出它和玻璃之间的空气,它就可以“吸”在玻璃上。请你用这样的吸盘、弹簧秤和刻度尺,在家里穿衣橱玻璃上做实验,来估测大气压的数值。 (1)写出实验步骤; (2)写出大气压的计算式。 例1:解析: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由于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为76cm,则当地的大气压强就是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A中玻璃管长度变了,但大气压强托起的水银高度是不变的,故水银柱的高仍是76cm,那么真空柱的长度就是200cm-76cm=124cm;B中液体产生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深度有关,而与底面积无关,所以粗细是否均匀,不会影响到水银柱的高度;C中将管子倾斜,由于大气压托起水银柱的高度是指其竖直高度,要保证竖直高度仍是76cm,则水银柱在管中会上升,如图1所示;D中若用别的液体取代水银,由于液体的压强与密度有关,所以液柱的高度也将发生变化。故D是正确的。 思考1:如果用水去测量,需要准备至少多长的玻璃管? 例2:解析:(1)注射器的最大可读容积就是它的量程,为20mL;用刻度尺直接测量注射器左端至20刻度线间的总长度为5cm,则可计算活塞的面积为: S= =4cm2。 (2)大气压强 =0.7×105Pa。(3)筒内空气若没有排尽,所测拉力会变小,故得 出的大气压值会变小;若注射器内壁间的摩擦较大,所测拉力就会变大,得出的大气压值就会变大。 思考2:若要提高测量的大气压数值的准确性,该如何改进?

大气压强教案

《大气压强》教案 湖北省襄樊市建昌子校张利民 【教材简析】: “大气压强”是初中物理(人教版)第一册第十章第一节的内容,它主要讲述有关大气压强的初步知识,既是前一章液体压强知识的延续拓展,又是后一章中学习流体压强和高中学习气体性质的基础,本章的其余三节内容都是以“大气压强”作为中心内容展开深化的。在教材中,这节课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难点是用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出大气压值的原因。 大气压强虽然很大,身体却感觉不出来,但是人们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现象又都与大气压强有关。教学中可设法让学生亲自感受到大气压的存在,再利用知识的迁移来学习大气压,同时尝试着解释常见的大气压现象。这样能利于学生对大气压的理解,还能深刻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物理知识有用,学习是快乐的。初三下学期,能保护延续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也是很重要的。 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很难理解,而水银有毒,最好不演示,如果只靠画图讲解,枯燥乏味学生根本听不懂,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既能看到实验的全过程,增加了可信度,又直观、形象,易于接受,且能调动学生兴趣,可利用“暂停”键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步骤,同时把难点知识分成若干个小问题,分步提问,层层引导,个个击破,从而突破难点。 本节课可主要采用“导、辅、训”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物理学习,对这门学科有了简单的了解,物理观察、实验、分析和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也亲身体验到了物理知识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对物理有了一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希望教师能满足他们对新知识的好奇、渴求,希望在老师的引导下获得锻炼及施展自己能力的机会,同时更希望品尝到成功学习的快乐。教学中应注意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的同时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勇气,教会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让学生成为探究式学习的主角。

初中物理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知识点

一、知识要点 一、压力与压强的区别和联系见下表: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是: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也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连通器的特点是:当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在同一高度。常见的连通器的实例:涵洞、茶壶、锅炉水位计等。 3、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P=ρgh 其中ρ是液体的密度,g=牛/千克,h是液体的深度。 4、连通器

(1)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2)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总保持相平,这是由于水不流动时,必须使连通器底部的液片左、右两侧受到的压强大小相等。 (3)船闸的工作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三、大气压强: 1、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空气受重力的作用,空气又有流动性,因此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位置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相等。 3、首次准确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一标准大气压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105Pa。 4、标准大气压强:大气压强不但随高度变化,在同一地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通常把×105 Pa的大气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强,它相当于760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计算过程为p=ρ水 3kg/m3×kg×=×105Pa;标准大气压强的值在一般计算中常取×105 Pa,在粗略计算银gh=×10 中还可以取作105Pa。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 气体、液体都具有流动性,因此被称作流体。 2. 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二、重点、难点剖析 (一)重力和压力的区别:可以从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大小、方向、作用点等 方面来比较。 (二)注意正确地判断受力面积:压强公式 P=F/S 中的S是受力面积,而不是物 体的表面积,关键看所讨论的压力是靠哪一个面承受,而不一定是受压物体的表面积,代入数据计算时要注意各物理量单位的对应。 (三)知道液体压强的特征: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因此在液体内部就存在着 由于本身重力而引起的压强。通过推理和实验都可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公式为p=ρgh。

与大气压强有关的两个有趣实验

与大气压强有关的两个有趣实验 1.喷泉实验 在讲大气压强时,为了让学生比较形象直观的认识到大气压的存在和利用大气压的现象,我们可以做一些既能说明问题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小实验。其中喷泉实验就是一例。 1)仪器的装置 如图1-1所示,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1)外壳比较厚实的饮料瓶; (2)喷水管:用废签字笔芯去掉其笔 尖金属部分并清洗干净; (3)出水管:废签字笔外笔杆、饮料 吸管或橡胶管; (4)储水槽:用废饮料瓶盛水,作为 供水的水源; (5)接水槽:用废饮料瓶接出水管流 出的水,也可直接把出水口与下水道相通。 2)制作方法 将饮料瓶盖取下用钻头或电烙铁钻出 或烙出与笔杆和笔芯大小相同的孔后用AB 胶或环氧树脂粘牢即可。注意不能漏气! 3)工作原理 如图1-2所示,当水沿出水管3流出时,封闭在饮料瓶1中空气的体积增大,压强减小,使管外大气压强大于管中空气的压强,所以水能从喷嘴2喷出。喷射的水柱高度由储水槽4与接水槽5水平面间的高度差来决定。 水柱喷射高度的计算方法如下:设大气压强为p 0,签字笔喷管中的空气压强为p ,接水槽到储水槽的高度差为H ,储水槽液面到饮料瓶中液面的高度差为s ,喷射水柱高度为h 。 则储水槽液面的压强应满足: p gh gs p ++=ρρ0 接水槽液面的压强也应满足: p gs gH p ++=ρρ0 由以上两式可得H =h ,即水柱高度等于出水口到进水口的高度差,由于水图 1-1 图 1-2

与管之间有粘滞阻力,因而实际上h <H 。该实验不仅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同时也是利用大气压的一个很有趣的实验。 2、另一个有趣的实验 1.装置 如图1-3所示,用一根直径约2.0cm 左右的长有机玻璃管(或玻璃管),将端部打磨平整后,一端用有机玻璃片滴入少许三氯甲烷粘结封口,另找一个直径稍小于有机玻璃管的小瓶或有机玻璃管同样封闭 端面,使大管内径与小管外经之差在1mm 左右(以小瓶、小 管能在大管内自由移动为宜)。 2.实验现象 实验时先在外管内灌满水,将小瓶(小管) 插入外管后再倒转成图1-3所示垂直向下形式,此时可看见 管内水徐徐流下,小瓶不但不会落下,反而会渐渐上升,一 直到管的顶部为止。 通过本实验可以说明,小瓶(小管)在大玻璃管内上升 的确是与大气压的作用有关的。因为,当我们在有机玻璃管 的封口上开一个小孔时,若开始实验时用手堵住小孔,重复 上述实验,小瓶徐徐上升;当小瓶升到一定高度时,放开堵 孔手指,小瓶立即落下,这时因长管上端也有空气,管内形 不成真空,所以小瓶(小管)会落下。 3.实验成功所需条件 假定在两管倒过来的一瞬间成图1-3所示的情况(这时刻,水和小管还基本处于静止状态)。我们以小管为研究对象,小管主要受到三个力:重力G 、向上的大气压力F 1 = p 0S ( p 0为大气压强、S 为小管外径截面积)、水对小管顶部外壁的向下的平均压力 F 2= p b S ( p b 为小管顶部外壁所受平均压强,可以认为是b 点的压强)。小管所受向上的合力为: F = F 1 –F 2 -G 式中,G 和F 1 是恒定的,而F 2(p b )是随实验条件而变化的。 若开始时小管插入大管水中的深度是h 。那么,只要水是静止或流速很小,可以认为这时大气压强在水中传递的过程中大小不变,而且各向同性。因此,小管顶部b 处的平均压强为: p b = p a - ρgh = p 0 –ρgh 因而, 图 1-3

高中地理 专题一 气压及其大气环流

一 知识点 1.大气运动 垂直运动 (气流上升和下沉) 和 水平运动(风) 2,热力环流 根本原因在于受热不均 低压 高压 低压 高压 低压 高压 3.风 构成要素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1)水准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水准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 (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 (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 (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干 二气压带和风带 三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1.夏季陆地升温快形成低气压,冬季海洋升温快形成高压带 夏季海洋高气压带被大陆低压切断形成印度低压和夏威夷高压。 2冬季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冷高压切断形成阿留申低压和蒙古利亚高压 3东亚、南亚季风环流:

东亚: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 南亚: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由风带和气压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共同作用形成。 四锋面与天气(冷暖不同气团作水准运动并相遇) 1.①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雨雪、降温天气。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 ②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2、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锋面是冷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国的寒潮、冬春季节出现的沙尘暴。 3、气压系统与天气(同一气团作垂直运动): ①气旋(低气压)垂直气流上升,天气阴雨。②反气旋(高气压)垂直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北半球低压辐合上升逆时针方向高压辐散下沉顺时针方向 ②气压气旋系统: ②我国影响 夏季台风 (热带气旋) 长江梅雨干旱(副热带高压) 一.下面是2004年元月20日8时北半球(大致位于40°N-60°N,90°E-120°W)海洋与陆地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

大气压计算题(学生版本)

大气压典型计算题 1、已知高压锅的限压阀的质量为100.8 g,排气孔的面积为7mm2.求: (1)锅内气体的压强最大可达多少?(2)设锅内压强每增加3.6×103Pa,水的沸点就相应的增加1℃,则锅内的最高温度可达多高?(g取10N/kg;外界大气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计算时取1×105Pa) 补充资料:高压锅的锅盖通过几个牙齿似的锅齿与锅镶嵌旋紧,锅盖与锅之间有橡皮制的密封圈,不会漏气.锅盖中间有一排气孔,上面套着类似砝码的限压阀将排气孔堵住,当加热高压锅(锅内有水、食物),锅内气体压强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气体就会把限压阀顶起来,蒸气即可从排气孔排出锅外,这样就不会因为锅内压强过大而造成爆炸,以确保安全. 2、如图所示,压力锅锅盖面积450cm2,限压出气孔的横截面积为0.05cm2,当锅内蒸汽达到2个标准大气压时,蒸汽对锅盖的压力是多大?当锅内蒸汽达到2.5个标准大气压时,锅内蒸汽刚好顶开限压阀自动放气,求限压阀的质量是多大?(g=10N/kg,大气压=1.01×105Pa) 解:

3、高压锅是应用液体沸点会随着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设计的,如图为水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图象。已知高压锅盖出气孔的横截面积为12mm2,限压阀的质量为84g。请你通过计算并对照图来判断;用该高压锅烧水,水温最高可以达到多少?(g取10N/kg,大气压值取1.0×105Pa) 解: 4、测得一个24厘米高压锅的限压阀的质量为0.1千克,排气孔的内径为3毫米。如果用它煮水消毒,根据下面水的沸点与压强关系的表格,这个高压锅内的最高温度大约是多少? 解: 5、我市开发区某玻璃厂用圆形低压吸盘搬运玻璃。如图中为圆形吸盘,其直径为0.3m, 为一正方形平板玻璃,边长为1m,重125.6N。若吸盘能将该平板玻璃水平吸住并 提升2m,在此过程中。求: (1)平板玻璃的质量。(2)吸盘内外大气压的差。 解:

地理、六个风带。七个气压带、

全球7个气压带、6个风带和全球气温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的形成机理 一,气压带 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所得到的太阳辐射是不同的,因而气温的高低也随纬度而变化,同时气压也跟着变化。另外,大气总是由气压高的地方,吹向气压低的地方,从而在地球上形成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由于地球表面纬度高低不同,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不同,于是形成不同的气压区域,是呈带状分布,这些区域就是气压带。它的形成与分布主要是由热力(热能分布不均)和动力(地球自转偏向力)两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一是,热力原因形成的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由于在太阳辐射的直接加热作用下,地球高低纬度之间形成了从赤道到两极的温度梯度,引起大气的膨胀上升或收缩下沉运动,从而导致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区或高气压区,称为热力原因。结果使低纬度地区的大气不断增温而膨胀上升,以至于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少,形成低气压,称之为赤道低压;而极地大气因不断冷却而收缩下沉,以至于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压,称之为极地高压。二是,地球在不停地自转,空气一旦开始运动,地转偏向力就随之发生作用,在水平方向上,赤道地区的上升气流在高空运动(向北、向南)时,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转成偏西气流并在南北纬30°上空聚积、下沉,地面气压增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副热带高气压带与极地高气压带的两股冷暖不同的性质的气流,在南北纬60°附近相遇辐合上升。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显然,副热高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与当地冷热状况无直接关系。这样的气压变化称为动力原因。这样,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全球近地面气层就形成了1个赤道低压带、2个副热带高压带、2个副极地低压带、2个极地高压带。 ①赤道低压带:从全球全年来说,赤道带纬度最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地表获得热能最多,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密度小,气压低,赤道及其附近形成赤道低压带。②副热带高压带:赤道带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高空空气密度大,气压梯度指向两极,空气便向南北方向分流,受地球自转偏向力影响,在副热带纬度上空转为纬圈环流。赤道带上空不断有空气质量来补充,结果使副热带上空空气密度大,在地球引力作用下,于是不断有空气下沉,所以南北半球副热带纬度(约30°)近地面形成高压带,即副热带高压带。③副极地低压带:两极区域地表气温很低,空气冷却堆积,密度大,形成极地高压区。而南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有空气流向高纬,与极地高压带流来的空气,在副极地纬度(约60°)辐合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小,形成低气压带,即副极地低压带。④极地高压区:两极区域地表常年温度很低,近地面空气与冷却地表相接触,空气冷

大气压经典计算题

关于大气压的计算题 1、一次龙卷风发生时,屋外气压急剧降到9×104Pa,当时门窗紧闭,可以认为室内气压是标准大气压,粗略取105Pa,若室内屋顶的面积为100 m2,这时屋顶所受到的内外压力的差额可达_____ N,足以被掀起. 2、高压锅盖内表面积为400cm2,当锅内蒸汽达个标准大气压时,锅盖所受得蒸汽的压力是多大 3、塑料挂衣钩的塑料帽的直径是厘米,计算大气压作用在这塑料帽上的压力约多大 4、在海拔3000 m以内,每升高10 m大气压降低100 Pa,若在山脚下的大气压为标准大气压,那么在850 m的山顶上大气压是多少 5、将蘸水的塑料挂钩的吸盘按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挤出里面的空气,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往上拉,直到吸盘脱离桌面。 (1)请问是什么力量阻止吸盘脱离桌面 (2)若此时测得吸盘的直径约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请估算出大气压的值是多大

6、已知高压锅的限压阀的质量为 g,排气孔的面积为7mm2.求:(1) 锅内气体的压强最大可达多少 (2).设锅内压强每增加×103Pa,水的沸点就相应的增加1℃,则锅内的最高温度可达多高(g取10N/kg;外界大气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计算时取1×105Pa) 7、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是,大约每升高12米,大气压强降低1毫米汞柱高。某气压计在山脚下,测得大气压强为750毫米汞柱高,已知该山的高度为1236米,则在山顶上气压计的示数为多少合多少帕斯卡 8、在工厂里常用圆形吸盘搬运玻璃,它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若圆形吸盘E 的直径为,ABCD为一正方形平板玻璃,边长为1m,重,吸盘要将该平扳玻璃水平吸住并悬空,则吸盘内的气压应小于多少帕(已知大气压为P0=×105Pa) 9小明利用小注射器(容积为10ml)、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