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分布大小的判断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1册 3.2 气压带和风带(教师版)

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目标导航3.分析图文材料,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1)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知识精讲(2)意义:使高纬度和低纬度之间、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
2.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均匀的地球表面高、低纬度地区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a.低纬度环流圈b.中纬度环流圈c.高纬度环流圈(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①气压带(北半球)气压带分布形成②风带(北半球)风带分布风向【微】图形法记忆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如上图所示,四个手指与手掌弯曲成90°角,它们之间的接触带的凹陷处和凸起处分别代表低气压带和高气压带,其中中指和无名指的凸起处分别代表不同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它们之间的凹陷处代表赤道低气压带,食指和小拇指的凸起处分别代表不同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食指与中指之间以及小拇指与无名指之间分别代表不同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2)规律(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微】(1)气压带、风带移动的幅度和范围大约是10个纬度,小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幅度和范围。
(2)根据气压带、风带位置可以判定季节,反过来也可以根据季节判断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方向和位置。
【即学即练1】下图为不同节气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①气压带的名称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2.甲节气时,重庆市的气候特征是()A.炎热干燥B.高温多雨C.温和湿润D.秋高气爽【答案】1.B 2.B【解析】1.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30°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位于60°附近,极地高气压带位于南北两极。
读图可知,①气压带位于30°附近,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答案 A地 B地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湿润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 温和湿润
地处大陆西部,常年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 气候成因 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和 带控制,冬季受西风 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带影响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考点一
【图解考点】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气候影响
地球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 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突破该知识 点应注意“三抓”: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 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 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4.(2010· 海南地理,1)2010年夏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 发,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读 图,冰岛位于 ( )。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真题重组集训
A.极地高压带 C.西风带 解析
B.副极地低压带 D.副热带高压带
由图可读出冰岛位于60°N~66.5°N之间,该纬
带海洋性气候的是 A.① B.② )。
(3)如果图中风带和气压带皆影响大陆西岸 ,那么①②③ ④图中都有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 B.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考点探究
技能专项提升
判断气压变化的方法

判断气压变化的方法
判断气压变化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观察气象仪器:气压计是观测气压变化的主要仪器。
通过观察气压计的读数变化,可以判断气压的增加或减小。
2. 静态观察法:通过观察大气中气压引起的一些静态现象来判断气压变化,例如水平阳光角度的变化、云层的形态变化、天空的颜色变化等。
3. 动态观察法:通过观察气压变化引起的一些动态现象来判断气压的变化,例如风的强度和方向的变化、海浪的大小和波动、气温的变化等。
4. 预报图表分析法: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图表,观察气压的分布和变化趋势,从而判断气压的变化情况。
以上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使用,以便更准确地判断气压的变化。
同时,也可以结合其他气象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
气压

等压面 假设地表性质均一,温度一致
等压面 假设地表性质均一,温度一致
等压面 假设地表性质均一,温度一致
低
高
等压面 假设地表性质均一,温度一致
低
高
等压面
若B点的气压比A、C两点高 低
A
B
C
高
等压面
若B点的气压比A、C两点高 低
A
B
C
高
等压面
等压面的数值自下而上降低
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
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
答案:(1)(年均温较低,)年变化(年较差)较小,因为海 拔高,地处热带(低纬度地区);日变化(日较差)较大, 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增温快,夜晚散热快(按高 度推测日最低温度可能降至0oC及以下)。 (2)年降水量约600(580~620之间皆可)毫米,集中于 夏季(1—3月或12月至次年3月) (3)低温、冻害,夜间;洪涝灾害,夏季(雨季、1—3 月或12月至次年3月);旱灾,其他季节(4—12月或4—11 月,答春、秋季即可) (4)(沟渠、沙坑与高台交织,)排水通畅利于雨季防 洪,灌溉方便利于旱季抗旱;水体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降温的速度比陆 地慢,因此,增大水体面积,并使水面与高台(合理)交 错分布,可减小气温变化幅度,尤其可提高夜间温度,有 效减少低温、冻害对高台农作物的损害。
3. 高、低气压“高”、“低”比较的前提条件是都在同 一海拔高度上,是指相对于某一海拔高度的同一水平面 而言。近地面,一般气温高气压值低,气温低气压值高。 近地面和上空的高、低气压正好相反。 4. 等压面表示三维空间气压值的分布,同一等压面上气 压值相等,任一等压面的数值总是比其上面的等压面数 值要大。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气压,等压面下凹的地 方是低气压。 5. 等压线表示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值的分布,同一条等压 线上气压值相等。 6. 高、低气压的形成原因有两种:一是热力原因(如赤道 低压、极地高压、热低压、冷高压等),另一是动力原因, 由大气运动造成(如副热带高压、副极地低压等)。 7. 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原动力。太阳辐射高低纬度的 差异,是形成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气压带、风带分布图的判读技巧》教案

《气压带、风带分布图的判读技巧》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2.加深对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的掌握重点难点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和步骤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高考地理试题的一大特点是“无图不成题”,因此要想在高考中获得高分,必须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和技巧。
【探究新课】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作为地理示意图的一种,主要体现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及移动规律,是大气运动部分的高频考点,解读分析思路如下:1.借图巧判气压带、风带名称(1)结合0°、30°、60°、90°等纬度,判断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如图乙。
(2)结合风向判断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
风向右偏为北半球,如甲、丁;风向左偏为南半球,如丙、戊。
高压气流向外,如甲、丙;低压气流向内,如乙、丁、戊。
2.两方面入手分析气压带成因(1)热力原因,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2)动力原因,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3.据季节分析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北半球夏半年偏北,冬半年偏南,以此来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方向及其与季节的关系,如“1”中图乙,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说明此时为北半球夏季。
4.“由因索果”判断气候类型(1)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2)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而形成的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典例剖析】(2011·江苏地理,节选)图1为北非简图,图2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
读图回答问题。
图1图2说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并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
【审答流程】(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二)调动和运用知识解题答案降水:甲地降水多,主要在冬半年;乙地全年降水少。
气温:乙地气温全年高于甲地;乙地气温年较差大于甲地。
甲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受湿润的西风影响;乙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和东北信风控制。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课时13 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热力环流 (1)原理(2)形成过程用箭头在图中标出大气运动的方向,并填写形成过程。
答案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主要作用力及特征⎩⎪⎨⎪⎧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摩擦力:对风有阻碍作用,可减小风速,始终与风向相反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始终与风向垂直(3)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类型高空风近地面风图示(北半球)受力F1(水平气压梯度力)和F2(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和F3(摩擦力)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与等压线斜交思考在等压线图上,如何判定近地面和高空?答案一般来说,近地面气压值接近一个标准大气压(1 013 hPa),所以等压线图上气压值接近1 000 hPa时,即为近地面;如果等压线数值只有500 hPa左右,即表示“高空”。
1.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1)海陆风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和盆地,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
所以,山谷和盆地地区不宜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②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气流下沉距离以外。
2.等压面图的判读(1)判断气压大小①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
如图,P A>P C,P B>P D。
②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等压面发生弯曲;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处气压高,下凹处气压低。
如图,P C>P D,P B>P A。
③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高低类型相反。
系列5——等压面的判读

C. c―北京地区雷雨交加D. d―杭州地区阴雨连绵
(2009年高考天津卷)读某日08时地面天气图和文字信息,回答第12题。
某气象小组学生探讨天气图中a→b天气的空间变化
12.在学生绘制的图中,接近a→b天气实际状况的是
(2010北京卷)图3是某日0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第13题。
1.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 D.西南风
2.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
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B.连绵阴雨天气
C.强对流降雨天气 D.沙尘暴天气
(开封市2013届高三二模)下图为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3~4题。
3.图中②地为
A.西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东北风
4、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为。
5、在图中画出高空的等压面。
【答案】1、甲>乙>丙>丁 2、逆时针方向 3、乙 阴雨 甲 4、西南风 5、略
等压线的判读
等压线是把在一定时间内气压相等的地点在平面图上连接起来所成的封闭曲线,其可以显示空间气压的高低分布状况,如下图所示。具体有一下应用:
1、判断气压场
(1)高气压中心:中心气压高,周围气压低,如A处。
21. 若图中出现锋面天气系统,则锋面出现的位置及锋面的类型是( )
A.①—冷锋B.②—暖锋C.③—冷锋D.④—冷锋
22. 有关图中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蒙古地区一定出现沙尘暴天气B. 天津的天气将可能出现降温和阴雨天气
C. M点的气压值为995hpaD.④处风力较②处小
(2013届陕西二模)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回答23~24题.
微专题4 等压面图的判读

一天之中该湖泊边仍然清风阵阵。读图完成3~4题。
3.在大气稳定无风的情况下,该湖泊边一天中风
向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湖陆间气压差异 C.高低纬间的热力差异
B.纬度位置的影响
√D.湖陆热力性质差异
解析 在大气稳定无风的情况下,该湖泊边一天中风向发生变化的根本 原因是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水与陆地的比热容不同,气温升高和降低的 幅度不同,形成高压、低压的差异。
1 2 3 4 5 6 7 8 9 10
(3)分析乙图中城区与郊区的温度差异,并分析原 因。(4分) 答案 城区气温高于郊区。 城市人口集中,工业 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交通工具大量消耗矿 物燃料,释放大量的人为热量;城市建筑层数高而 密,不易通风散热;城区水泥建筑、路面多,比热 容小,放热快。
(3)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为乙__>__甲__>__丁__>__丙__。 (2分) (4)假如上图所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甲、乙之间的风向为_东__北__风___。 (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5)假如上图所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乙____地;假如 上图所示环流为海陆热力环流,若甲地为陆地,则此时为__白__天____(填 “白天”或“黑夜”)。(4分)
(1)用箭头在图中标出热力环流的方向。(2分) 答案 作图略。(顺时针方向)
1 2 3 4 5 6 7 8 9 10
(2)图中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各个环节发生的先后顺序为__①__④__③__②____。
(2分)
①甲、乙两处冷热不均
②空气发生水平运动
③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
④空气垂直运动
1 2 3 4 5 6 7 8 9 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压分布大小的判断:
(1)同一水平面上,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这主要取决于空气的密度大小。
气温高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该处空气密度小、气压低;气温低的地方正好相反。
(2)垂直方向上,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降低。
∙海陆风:
白天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造成近地面的陆地气压低于海洋,于是风就由海洋吹向大陆,形成海风;夜晚陆地降温快于海洋,近地面形成高压,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形成陆风,如下图所示:
城市风: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
由于热岛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叫城市风,如下图所
示:
山谷风:
白天山坡上空增温比谷底上空快,形成低压,风从谷底吹向山顶;夜晚,山坡上空降温比谷底上空快,形成高压,风从山顶吹向谷底。
如下图所示:
∙特别提示:
在热力环流中,高空的气压高低与近地面相反。
高压、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而言的,在同一个垂直空气柱上,越往高处气压值越低。
∙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
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
如下所示:
热力环流的形成:
请写出下列图中字母代表的“高压”和“低压”的关系。
(1)图一中:a代表 b代表 c代
表 d代
表,
热力环流的方向
为(顺时针、逆时针)。
(2)图二中:e代表 f代表 g代
表 h代
表,
热力环流的方向
为(顺时针、逆时针)。
(3)图三中:i代表 j代表 k代
表 l代
表,
热力环流的方向
为(顺时针、逆时针)
题型:读图填图题难度:中档来源:期末题
答案(找作业答案--->>上魔方格)
(1)低压高压低压高压
(2)低压高压低压高压
(3)低压高压低压高压
下列四幅图表示气流运动方向示意图,画法正确的是
[ ]
A、A
B、B
C、C
D、D
下图为热力作用形成的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图中①至④点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A、②④③①
B、①③④②
C、④②①③
D、③②①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0119 期末题
答案(找作业答案--->>上魔方格)
B
关于气压、高度、气温三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②在近地面同一高度上气温高则气压高
③在近地面同一高度上气温高则气压低、④空气总是由气压低的地方流向气压高的地方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黑龙江省期末题
答案(找作业答案--->>上魔方格)
C
下图为“某地区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a、b两地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气压a地低于b地
B、气温a地低于b地
C、a地空气受热下降
D、b地空气冷却下降
2、假如该环流表示城市风,则甲处的绿地对空气的作用主要是
[ ]
A、净化、增温
B、净化、增湿
C、增温、增湿
D、增温、减湿
答案(找作业答案--->>上魔方格)
1、B
2、B
下图所示几种空气环流模式图,不正确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山东省期中题
答案(找作业答案--->>上魔方格)
D
下图是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__。
(2)a、b两地比较:温度高低关系是________,气压关系是________;垂直运动特点是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题型:综合读图题难度:偏难来源:0114 期中题
答案(找作业答案--->>上魔方格)(1)④;⑤
(2)b>a;a>b;a为下沉运动,b为上升运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