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七年级音乐:彩色的中国教案

合集下载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 彩色的中国教案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 彩色的中国教案

第一单元歌唱祖国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彩色的中国》。

2、能够准确的把握歌曲三拍子节拍特点,能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和连音,用适当的力度处理歌曲。

3、能够在演唱和欣赏的基础上,感受、体验神州处处好,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能够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彩色的中国》。

教学难点:使用声断气持续的方法唱好有休止符的乐句,体会休止符的表现作用。

教学过程:二导入:而坚强。

它的名字就叫中国。

翻开世界地图,老师相信同学们马上能找出像雄鸡一样昂首挺立的中国版图。

此刻,同学们能否用一个相关颜色的成语来形容。

2师:既然是彩色的中国,你知道各种颜色都代表什么?蓝色:江,河,湖,海.绿色:平原,丘陵.黄色,棕色:高原,山脉,沙漠.3师: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我们感叹中国大地精彩神奇的同时,也感受神州处处和谐与美丽。

今天,让我们在《彩色的中国》中感受中国的炫丽。

学唱《彩色的中国》3、新歌教唱1初次聆听师:演唱形式?情绪?音乐分为几部分?(齐唱合唱亲切地2部分)总结:词作者巧妙地使用了少年打开地图画册时所产生的联想这一题材,寥寥数笔,将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

师:要唱好歌曲一定要有准确的坐姿。

肩颈放松,表情自然,面带微笑。

露出洁白的牙齿让老师看下2发声练习(lu) 看指挥起收5 3 1 |5 3 1 (眉间发出的声音)3用lu哼唱旋律师:保持状态,老师增大难度用lu哼唱旋律师:发现重复的旋律了吗?哪里?师:用什么记号表示反复?哼唱反复乐句,注意哪里不同(唱歌谱)4随着琴声哼唱歌谱6艺术处理(对比范唱)。

7感情的完整演唱。

8、演唱形式除了齐唱、合唱还有哪些?(轮唱,独唱,领唱,对唱)9、听音乐伴奏(对唱,齐唱)师:从同学们的歌声中老师感受到神州大地处处洋溢着朝气和希望。

整首曲子使用三拍子强弱弱的规律,旋律欢快优美,好似孩子们在边歌边唱,亲切的表达着热爱祖国。

彩色的中国教学设计

彩色的中国教学设计

篇一:彩色的中国教案公开课教案彩色的中国太和县旧县中心学校史彩云2012年9月11日彩色的中国太和县旧县中心学校史彩云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通过学唱歌曲,了解歌唱形式、音阶、调号等乐理常识。

3.通过演唱歌曲,学习并了解歌唱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1通过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通过演唱歌曲,了解相关乐理常识与歌唱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发音练习及演唱中歌唱基本要求的运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展示中国地图)中国有56个民族,30多个省区,幅员辽阔,地形各异:有碧绿的平原,有金黄的沙漠;有巍峨的高山,也有奔流的江河……今天,让我们通过音乐欣赏《彩色的中国》,也愿同学们能通过学习欣赏能感受到音乐的美丽,走进音乐的殿堂。

下面请欣赏:《彩色的中国》二、把握作品主题同学们,刚刚我们欣赏了《彩色的中国》谁能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哪一句最能体现歌曲所传达出来的深情?三、了解歌唱形式翻开课本第页。

歌曲的常见演唱形式有五种分别是:独唱、齐唱、轮唱、合唱、领唱,请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了解一下这五种演唱形式。

再次聆听《彩色的中国》,说说这首曲子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四、听辩音阶,了解调号1.请聆听教师键盘演示音阶,再主音移位弹奏音阶。

请问,您先后听到的音阶有什么异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因为1的位置变化了。

)2.调号乐谱中,标明1的位置音高的记号叫调号,一般标记在乐谱的左上角。

例如:1=c、1=f、1=g等,请问,《彩色的中国》的调号是什么?(1=g)五、我相信,我能唱!小提琴或钢琴对你算得了什么呢?你的喉咙就是一种“乐器”,只要你愿意使用它,它的音乐就比世界上任何小提琴的音色都要美。

——匈牙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当然,要想唱好一支歌,需要注意几个事项:一是姿势,二是感情,三是技能。

请看课本第页。

先自由朗读并实践练习一下。

1姿势坐姿端正,站姿沉稳,重心下沉,肩颈放松,两眼平视,表情自然,感情充沛,精神饱满。

七年级音乐《彩色的中国》---教学设计

七年级音乐《彩色的中国》---教学设计

七年级音乐《彩色的中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彩色的中国》这首歌曲的曲谱、歌词、节奏及演唱技巧。

2.了解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演能力。

三、教学方法:1.听歌欣赏法2.示范教学法3.合作学习法4.任务型学习法四、教学过程:Step 1:引入1.引导学生回忆所学过的中国音乐历程和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

2.播放《彩色的中国》音乐,开展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魅力。

Step 2:学唱《彩色的中国》1.播放歌曲,给学生听、观察。

2.教师示范演唱一段歌词。

3.指导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唱。

4.让学生分小组练唱,每组挑选一个代表在全班前进行演唱展示。

Step 3:学习歌曲曲谱及演唱技巧1.准备乐器,让学生了解键盘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如:指法、手型等。

2.教师用钢琴伴奏,给学生演示歌曲的主旋律。

3.为学生分配不同声部,让学生借助乐谱的帮助,按照各自的节奏进行演唱。

4.针对一些难度较大、需要特别注意的部分分组重点练习。

5.让学生在每个环节中提出问题,帮助他们快速掌握学习的方向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Step 4:学生合作探究1.让学生分组完成一张海报,以“彩色的中国”为主题,展现中国的多元文化和民族特色。

并在海报上贴上音乐家赵雷的介绍,让学生了解音乐家赵雷是如何融合多元文化传统,创作出充满热情和力量的中国新民谣。

2.让学生在课下自主学唱,互相帮助,加深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五、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包括学生个人的歌唱水平、参与课堂练唱和互助、表达能力等。

2.小组合作表现:包括合作完成海报的质量、海报设计的创意度、合作态度等。

六、课后延伸:1.让学生在课下自行收听和学唱更多的中国新民谣和流行歌曲,了解中国现代流行音乐的多元的风格和特点。

2.分析赵雷的歌唱风格,学习如何通过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彩色的中国音乐教案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彩色的中国音乐教案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彩色的中国音乐教案1第一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彩色的中国音乐教案1《彩色的中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彩色的中国》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少年歌曲,歌曲为三拍子,两段体结构。

它以少年打开地图册时所产生的联想为题材,抒发了孩子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旋律中的休止符发挥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二乐段主要采用采用二部合唱的形式。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在演唱和聆听中感受、体验、理解歌曲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以及体验二声部的和谐之美进一步感受合唱的魅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感受、演唱体验、声部合作等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知识与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彩色的中国》,准确地把握歌曲三拍子的节拍特点及旋律中的休止,并能用舒展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在唱好自己声部的基础上,能够做到聆听其他声部,建立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学唱(体验)歌曲,并能够有感情地演唱二声部歌曲《彩色的中国》,准确地把握歌曲的三拍子节拍特点及旋律中的休止并能按三拍子指挥图示边唱边划拍。

【教学难点】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能用统一、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的二声部。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课前播放歌曲《彩色的中国》课件出示中国地形图导语:同学们请看,这是一张中国地形图,大家看它是什么颜色的?生:彩色的。

师:你知道每种颜色分别代表哪种地形吗?生答引出歌曲的歌词:碧绿的是平原,金黄的是沙漠,长长的是长江,弯弯的是黄河·······点题——这就是我们彩色的中国。

(二)新歌教学1、初听歌曲: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速度和节拍。

老师带领学生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及三拍子的划拍图示。

2、复听歌曲,学生边听边划拍感受歌曲的情绪。

3、再次聆听歌曲,学生边听边划拍感受歌曲的情绪在哪个乐句发生了变化?根据情绪的变化可以把歌曲分为两个乐段。

彩色的中国教案(优秀11篇)

彩色的中国教案(优秀11篇)

彩色的中国教案(优秀11篇)《彩色的中国》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通过学唱歌曲,了解歌唱形式、音阶、调号等乐理常识。

3.通过演唱歌曲,学习并了解歌唱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1通过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通过演唱歌曲,了解相关乐理常识与歌唱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发音练习及演唱中歌唱基本要求的运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展示中国地图)中国有56个民族,30多个省区,幅员辽阔,地形各异:有碧绿的平原,有金黄的沙漠;有巍峨的高山,也有奔流的江河……今天,让我们通过音乐欣赏《彩色的中国》,也愿同学们能通过学习欣赏能感受到音乐的美丽,走进音乐的殿堂。

下面请欣赏:《彩色的中国》二、把握作品主题同学们,刚刚我们欣赏了《彩色的中国》谁能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哪一句最能体现歌曲所传达出来的深情?三、了解歌唱形式歌曲的常见演唱形式有五种分别是:独唱、齐唱、轮唱、合唱、领唱,请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了解一下这五种演唱形式。

再次聆听《彩色的中国》,说说这首曲子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四、听辩音阶,了解调号1.请聆听教师键盘演示音阶,再主音移位弹奏音阶。

请问,您先后听到的音阶有什么异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因为1的位置变化了。

)2.调号乐谱中,标明1的位置音高的记号叫调号,一般标记在乐谱的左上角。

例如:1=C、1=F、1=G等,请问,《彩色的中国》的调号是什么?(1=G)五、我相信,我能唱!小提琴或钢琴对你算得了什么呢?你的。

喉咙就是一种“乐器”,只要你愿意使用它,它的音乐就比世界上任何小提琴的音色都要美。

——匈牙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当然,要想唱好一支歌,需要注意几个事项:一是姿势,二是感情,三是技能。

请看课本第页。

先自由朗读并实践练习一下。

1姿势坐姿端正,站姿沉稳,重心下沉,肩颈放松,两眼平视,表情自然,感情充沛,精神饱满。

2歌唱的基本要求自信、富于感情地歌唱。

注意协调身体运动,学习歌唱的基本技能,使歌声更加悦耳动听。

第一单元 歌唱祖国 演唱 彩色的中国 教案 2024—2025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歌唱祖国 演唱 彩色的中国 教案 2024—2025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教学基本信息课题《彩色的中国》是否属于否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学科音乐学段:初中年级初一相关感受、表现领域教材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七年级(上册)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参与-体验-合作”理论为指导思想,结合学情分析,设计教学活动,提高学生二声部歌唱的能力,达成教学目标。

(二)理论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课程设计方面要求“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强调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所应达到的标准,是发展学生审美体验、艺术表达和文化认知的基础,其本身就是音乐素养的组成部分。

”帮助学生夯实基础,丰富活动,积极参与,提升音乐素养。

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彩色的中国》是人音版义务教育音乐学科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第一节课的内容。

歌曲优美抒情,为大调式,演唱形式为齐唱与合唱。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巧妙运用了三拍子和休止符,赋予音乐律动感。

本课将祖国大好河山尽收眼底,表达出歌唱者对祖国的深深情意。

(二)学生情况分析我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一学生大多数来自于本校小学部,我校近4年一直采用柯达伊教学法进行音乐教学,学生在听、唱、写、创四个方面得到有计划的长期训练。

少数学生从其他小学升入我校初中,也在一定程度上接触过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加上本学期的巩固和练习,学生整体音乐基础较好。

已经具备以下能力:1.节奏方面:(1)能够听辨、模仿音乐节奏,包括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附点音符、休止符,但记写节奏方面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了解二拍子、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能够听音乐拍出“强弱拍”。

2.音准方面:(1)能够准确视唱单声部旋律,但气息稳定性有待提升。

(2)能够准确视唱和声音程:大小三度、纯四度、纯五度,但音色、二声部配合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3.五线谱识读与记写方面:能够聆听记写单声部旋律,未进行过二声部旋律的聆听记写。

七年级音乐《彩色的中国》教案

七年级音乐《彩色的中国》教案

七年级音乐《彩色的中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通过学习《彩色的中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3. 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彩色的中国》的词曲特点、背景及演唱技巧。

2. 中国民族音乐的基本知识,如民歌、民间舞蹈、民族器乐等。

3. 音乐欣赏:分析《彩色的中国》的音乐形式、结构、表现手法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歌曲《彩色的中国》的学唱与表演,了解民族音乐的基本知识。

2. 难点:歌曲的高音部分演唱,民族音乐知识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中国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进入音乐学习。

2. 学唱歌曲:教师范唱《彩色的中国》,学生跟随学唱,注意音准、节奏、情感的把握。

3. 歌曲分析:讲解歌曲的结构、旋律特点,引导学生欣赏音乐的美。

4. 民族音乐知识讲解:介绍民歌、民间舞蹈、民族器乐等基本知识。

5. 音乐欣赏:分析《彩色的中国》的音乐形式、结构、表现手法等。

6.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民族音乐表演,如民歌演唱、民族器乐演奏等。

五、课后作业1. 熟唱歌曲《彩色的中国》,并尝试分析歌曲的音乐特点。

2. 搜集其他民族音乐作品,下节课分享交流。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彩色的中国》,并理解其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

2.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民族音乐知识,对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有所了解。

3.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升了自己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策略1.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音乐视频、图片等,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

3. 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4. 采用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音乐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八、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含歌曲《彩色的中国》的乐谱、图片、视频等。

初中音乐《彩色的中国》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彩色的中国》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彩色的中国》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绪特点,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和连音,用适当的力度处理歌曲。

3、培养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教学难点:准确而巧妙的唱好休止符四、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请学生打开地图册,仔细观察中国版图,当看到“碧绿的平原”与“金黄的沙漠”两种颜色时。

师:如果人类不加节制地继续砍伐森林,过度放牧,地图上这两种颜色会如何变化?生:地图上“黄”色面积会越来越多,“绿”色会越来越少,干旱、沙漠化现象会加剧,耕地面积会减少,沙尘暴会更猛烈、更频繁的发生。

师:同学们该怎么做呢?生:植树造林、保护大自然2、学唱歌曲《彩色的中国》(1)初听音乐,回答问题师:碧绿的是什么,金黄的是什么,长长的是什么,弯弯的是什么,还有一座小船一样的岛是什么地方?(平原、沙漠、长江、黄河,台湾岛)(2)再听音乐,体会歌曲的情绪?(轻松、愉悦地)(3)跟琴学唱歌曲(4)处理歌曲,房子2的第一句要渐强,最后一句要渐弱,有小眼睛的地方要延长一半的时值。

(5)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3、拓展: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乐器(1)了解少数民族(壮族、侗族、瑶族、苗族、朝鲜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民俗风情。

(2)结合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欣赏,帮助学生熟悉这几种民族乐器(芦笙、伽椰琴、冬不拉、马头琴等)芦笙是苗族、瑶族、侗族、壮族的;马头琴是蒙古族的;伽耶琴是朝鲜族的;冬不拉是哈萨克族的;巴乌是彝族的。

(3)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准确的把握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彩色的中国》
【教学对象】
中学七年级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
PPT
课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绪特点,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正确的延长歌曲中的休止符和连音,准确的唱出三拍子的韵律感
3、拓学生音乐视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演唱表现歌曲,学会三拍子的打法。

【教学难点】
正确演唱歌曲中的休止符
【教学过程】
1.导入
①师播放一首歌曲,让学生听听,歌曲的情绪,歌词主要表现的是什么?
②学生回答听完后的感受,教师总结。

引出新歌曲《彩色的中国》
2、新课讲授
①聆听音乐,回答教师的提问,歌曲的节拍?情绪?所表达的情感?(三拍子、欢快、优美、亲切)
②通过歌曲歌词,让学生想象一下歌词描绘的场景,歌词中所表达的“彩色”有哪些?出示PPT)让学生对歌词的深刻认识和了解
③再次聆听,感受“彩色”中国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④学唱歌曲(第一部分)
找出歌曲中的休止符,并做上记号。

讲解弱起节奏。

跟师唱歌谱,指导高音及低音的演唱技能
跟师填唱歌词,注意节奏
学生完整演唱,提醒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3.拓展和延伸
①同学唱的真好听,对祖国的热情也诠释的非常好。

老师也想表达一下我对祖国的热爱之
情,我为大家准备了一首歌曲《歌唱祖国》。

②、常见的演唱形式:独唱、齐唱、轮唱、合唱、领唱、
4、小结
师:我们把这首彩色的中国唱的很美很美,歌曲中诠释了“彩色”,那么,老师想问问同学
们,你们希望彩色的中国什么颜色可以多一些?什么颜色可以少一些?
生交流感想。

教师总结
大家说的很好,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祖国的明天是多姿多彩的,那我们就应该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相信大家喜欢的颜色会越来越多,彩色的中国会越来越美。

再次全班演唱,把对祖国热爱的情绪表现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