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合集下载

病虫害的模型预测与预报

病虫害的模型预测与预报
生物信息学和基因组学技术的应用
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基因组学技术,研究病虫害的基因变异和进化,为预测提供更科学的 依据。
预测技术的跨学科融合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的融 合
将农业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智 能化、自动化的病虫害监测和预警系统。
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的融合
将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病虫害预测 ,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进步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 力支持。
05
结论
病虫害预测与预报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土壤、植被等,这些因素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给 预测和预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此外,现有的预测和预报模型往往精度不高,难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预警发布
根据预测结果,系统 自动或手动发布预警 信息,提醒相关人员
采取应对措施。
反馈调整
根据实际发生情况, 系统不断调整和优化 预测模型,提高预测
准确率。
预报系统的应用案例
苹果树病虫害预测
利用苹果树生长环境和气象数据 ,预测苹果树病虫害发生趋势, 提前采取防治措施,减少损失。
水稻病虫害预测
结合水稻种植区的气象和环境数据 ,对水稻病虫害进行预测,指导农 民合理用药和施肥,提高防治效果 。
病虫害预测的重要性
01 提前预警
通过模型预测与预报,可以提前发现病虫害的发 生趋势,为防治工作提供预警,避免或减少损失 。
02 提高防治效果
准确的病虫害预测可以帮助农民制定科学合理的 防治计划,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使用量和环 境污染。
03 促进农业现代化
病虫害的模型预测与预报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完整版)水稻主要病虫害预测预报(优化)

(完整版)水稻主要病虫害预测预报(优化)

• 预测依据
• 一感病品种: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大,特别是种植了 3年以上的感病品种,容易引起稻瘟病严重流行。
• 二气候:抽穗期与连续阴雨天气,易发生稻瘟病。 早稻抽穗时期与雨季,晚稻穗期与秋季降温20℃以 下,连续阴雨3天以上时间,易发生穗瘟。
• 三是肥水管理:偏施氮肥和长期灌深水,可能导致 稻瘟病发生较重;
水稻主要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
• 主要内容 • 1、分类 • 2、方法 • 3、水稻几种主要病虫害的基本预测预报方法
一、预测预报的分类
• 按测报内容份 • 1、发生期预测
• 预测农作物有害生物的某种虫态或者虫龄的出现期 或为害期;
• 某种病害的侵染过程时期或流行阶段;
• 对具有迁飞、扩散习性的害虫,预测其迁出或者迁 入本地的时期
• 台风、热带气旋、西南气流活动频繁,有利于稻飞虱迁 飞。
• 虫口基数。主害代前一世代若虫稳定期虫量与主害代若 虫发生量成正相关。成虫量与若虫发生量一般也显著相 关。即前一代虫量多,后一代将发生较重;成虫数量多, 则若虫发生量也大。
பைடு நூலகம்
• 1、灯下稻飞虱虫量出现高峰期,高峰日后8-10天为稻 飞虱盛孵高峰期。
偏施氮肥
• 由田间赶蛾查出发蛾高峰日,加上当时的产卵前期、卵 期和一龄幼虫历期,预报二龄幼虫期。
• 如田间赶蛾,高峰日为7月9日,孵化高峰日=赶蛾高峰日 +产卵前期+卵期+一龄幼虫历期=7月9日+1-2天+6天+4天= 7月20-21日。
赶蛾
田间调查
• 灯下出现蛾高峰日 时,加上当时的产
卵前期、卵期和一
• 四是种子处理:没有进行种子消毒或种子消毒率偏 低,可能加重稻瘟病发生流行趋势。

作物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技术指南

作物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技术指南

附件作物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技术指南—小麦赤霉病和水稻稻瘟病目录前言 (1)1.作物病害气象等级预报 (2)1.1作物病害气象等级预报的概念 (2)1.2促病指数预报模型技术 (2)1.3病害气象等级预报资料要求 (3)1.3.1 模型建立资料 (3)1.3.2预报服务资料 (4)1.4气象等级分级 (4)2.促病指数预报模型 (5)2.1促病暖湿日的判断 (5)2.2促病暖湿日出现时间的影响系数 (5)2.3促病暖湿日连续出现的影响系数 (6)2.4促病指数模型 (6)2.5气象等级分级 (6)2.6模型检验 (6)3.小麦赤霉病气象等级预报 (7)3.1小麦赤霉病气象等级预报资料 (7)3.2促病暖湿日判断 (8)3.3促病指数计算 (8)3.3.1影响系数的确定 (8)3.3.2计算赤霉病促病指数(Z) (9)3.4气象等级分级标准 (9)3.5气象等级预报检验 (9)4.水稻稻瘟病气象等级预报 (10)4.1稻瘟病气象等级预报资料 (10)4.2促病暖湿日判断 (11)4.3促病指数计算 (11)4.3.1影响系数的确定 (11)4.3.2计算稻瘟病促病指数(Z) (11)4.4气象等级分级标准 (11)4.5气象等级预报检验 (12)5.注意事项 (12)5.1预报模型的多样性 (12)5.2预报结果的准确性检验 (13)5.3病害气象等级预报的效益评估 (13)前言由国家气象中心牵头组织编写的《作物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技术指南——小麦赤霉病和水稻稻瘟病》详细介绍了以促病指数预报模型为主要方法的作物病害气象等级预报技术,是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业务技术中的一部分。

希望通过该指南规范国家级和省级小麦赤霉病和水稻稻瘟病气象等级预报指标体系、预报模型及相关技术方法,推动气象部门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业务服务的全面发展。

小麦赤霉病是威胁我国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

上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赤霉病的年发生面积均在415 万hm2以上,其中长江流域麦区是小麦赤霉病发生最严重的地区,包括江苏、安徽、湖北和四川等省。

2024年全国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2024年全国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一、发生趋势 1.虫 害 稻 飞 虱 在 华 南、 西南北部和东部、长江中下游 偏重发生,南方其他稻区中等 发 生, 全 国 发 生 面 积 3.1 亿 亩 次。稻纵卷叶螟在华南东部、 西南东部、江南中西部及沿江 沿河稻区偏重发生,南方其他 稻区中等发生,全国发生面积 2.2 亿亩次。二化螟在江南单双 季稻混栽区、安徽沿江稻区大 发生,长江中下游、西南北部
感 病 品 种 占 13.4%; 同 时, 利 用分离自 40 个县份的稻瘟病菌 对 311 个水稻品种进行接种鉴 定,发病风险等级在较高以上 的品种占 67.9%。
4.气 象 条 件 总 体 有 利 于 病 虫害发生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 测,2024 年 1—2 月, 我 国 华 南、西南、江南、长江中下游 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有 利于水稻病虫害越冬。2024 年 春季,水稻早稻主产区大部分 气 温 总 体 偏 高、 降 水 总 体 偏 多,有利于水稻螟虫等钻蛀性 害虫的发育繁殖和发生,有利 于水稻“两迁”害虫迁入以及稻 瘟病、纹枯病等病害扩散流行。
12 2024 年第 03 期
作物栽培·
生姜栽培“六注意”
新宁县崀山镇深冲村 石国兴
1.注意选址 要想生姜高产,土壤选择是关 键。生姜适合土层厚、含少量沙的土壤,生姜地 最好靠近水源。
2.注意催芽 在生姜下种前一个月左右开始 催芽。先选好催芽的地方,将地面清理干净后铺 沙子,在沙子上均匀摆放姜种,再铺一层沙子, 再摆放一层姜种,依此摆放好姜种后,铺盖一层 厚稻草,在姜种堆上搭棚,并用塑料膜盖棚。晴 天白天掀开棚两头进行通风,避免温度过高烧 坏姜种。最好在棚中悬挂温度计,便于查看棚内 温度,确保温度不过高,也不偏低,达到催芽效 果。当姜块出芽 0.1~0.5 厘米,80%出芽时即可 移栽。

水稻三化螟预报方法

水稻三化螟预报方法

失收 。 测 预报 就 是通 过实 际 的系 统调 查 , 据 害虫 发 生发 预 根 展规 律 , 合 当地历 年 积累 的有 关 资料及 当年 具体 情况 , 结 分
析预 测 害 虫发 生 发 展 的可 能 趋 势 。 即对 害 虫 发 生数 量 的动
态趋 势作预 见 性 分析 , 并根 据分 析 结果及 时 发 布预 报 。 以指 导防 治上 的各项 准 备 , 握防 治 主动 权 。 响三 化螟 发 生 危 掌 影 害的 因素极 为 复 杂 , 括 虫源 基数 、 包 食料 条件 、 象 因素 、 气 作 物 品种 布 局 等 , 给 虫 情 预 报 和 防 治 工 作 带 来 ~ 定 困难 。 这
期 低 温 阴 雨 , 利 于降 低 虫 源基 数 , 春 长期 温 暖 干 燥 , 有 冬 越 冬螟 虫化蛹和 羽化会提早 , 发生量 增多 ; 反之 , 春季 低温 多雨 , 越 冬螟 虫和 羽化 延 迟 , 生量 减 少 。 发 台风 暴 雨和 洪水 等 对水 稻三 化螟 发 生数 量 影响 也较 大 ; 田受浸 , 稻 株 内幼 虫和 稻 使
( ) 的始盛 期 : 查 当天 的 日期+(6 ( 最 后一 1蛾 调 f1%一 从 个 幼虫 、 的 百 分 率 向前加 , 蛹 一直 加 到 百分 率 之 和 ≤ 1%) 6 / ≤ 1%之 和 的前 一个 龄 期 的百分 率 ) 该 龄历 期+ 6 1 × 蛹历 期 ( 夏
秋 季 节一般 为 8 1 ) ~ 0d ( ) 的高 峰 期 : 查 当天 的 日期+ (5 2蛾 调 『4 %一∑( 最后 一 从 个幼 虫 、 的 百分 率 向 前加 , 直 加 到百 分 率 之和 ≤4 %) 蛹 一 5 / ≤4 %之和 的前 一个 龄期 的百 分 率 ) 该 龄历 期+ 历期 5 1 × 蛹 ( ) 盛末 期 : 3蛾 调查 当天 的 日期+ (O ∑( 最后 一个 『8 %一 从 幼 虫 、 的百 分 率 向 前加 , 直加 到百 分 率 之 和 ≤8 %)≤ 蛹 一 0 /

第二章病虫害预测预报(害虫发生期预测)

第二章病虫害预测预报(害虫发生期预测)
第二章 害虫发生期预测
第一节 发育进度预测法
一、基本概念和方法 1 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的划分标准 2 发育进度预测中的关键工作 2.1查准发育进度 采用田间调查、诱集和室内外饲养观察法, 可得到害虫发生数量和虫龄分布曲线。 搜索、测定和计算害虫历期及期距。
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的划分标准
• 害虫发生期预测中,将种群数量在时间上 的分布进度划分为始见期,始盛期,高峰期, 盛末期及终见期。在数理统计学上,通常把发 育进度达16%,50%,84%左右当做划分始盛期, 高峰期,盛末期数量的标准,其理论依据是: 海虫各虫态在田间发生时,一般开始零星出现, 数量缓慢增长,再急剧增长,到达峰值后又转 向下坡,先急剧下降,后缓慢下降,以至最后 绝迹。可用作标图来表示,以横坐标表示日期、 以纵坐标表示数量(或百分率),可绘成近似 正态曲线。如果纵坐标改为累加虫量(或累加 百分率)横坐标不变,则改换为一条“S”曲线, 两种曲线分别如图7.1 7.2所示
1972年4月10日调查,二化螟越冬代的化蛹率为38%,已知越冬代逐 日平均化蛹递增率为2.21%,且已知越冬代到第二代化蛹高峰期平均期距 为76.13±2.24天,预测第二代化蛹高峰期的时间。 解:4月10日到越冬代的时间为(50%-38%)/2.21%=5 越冬代化蛹高峰期为4月15日 第二代化蛹高峰期为4月15日+ 76.13.24=6月30日±2天
3 优缺点 应用范围广,简单,适用于短期、中期预测 地区性强,耕作制度改革、作物品种更换和农药使用等变 化时导致期距发生变动,使预测结果与实际有显著偏差。
1 理论依据及方法: 1.1 机率值:概括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以σ 为单 位可以在横轴上将正态分布曲线竖直分为8个等分。 在以0为中点,左右各4个标准差(-4σ,-3σ,-2σ, σ,0,σ,2σ,3σ,4σ)这包括了曲线下覆盖的面积的 99.999999%)用σ 的单位数代换正态曲线的面积单 位(百分率)就称为机率值。 1.2 正态等差NED:由±4σ 分割正态分布称为NED 1.3 机率值与正态等差的关系:机率值=NED+5 1.4 接近正态分布的资料,其累加值为一条对称的s 形 曲线,利用机率值法将S形曲线拉成直线求回归 预测。 总之,是依据接近正态分布的资料均可化为机率 值,根据机率值与时间的关系进行预报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它可以帮助农民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方法以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一、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方法1.天气因素预测天气因素是影响植物病虫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降雨量有助于病虫害的繁殖与传播。

因此,通过监测和分析天气因素,可以进行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常用的方法包括气象站数据收集与分析、卫星遥感技术以及气象模型模拟等。

2.病虫害历史数据分析通过统计和分析过去几年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可以总结出其发生的规律和趋势,对未来的预测提供参考。

通过建立病虫害数据库,可以更好地对病虫害的预测进行模型建立和数据分析。

3.生物学特性研究病虫害的传播与繁殖与其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

通过对病原体或虫害昆虫的生命周期、繁殖特点以及环境适宜性等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预测其发生情况。

这可以通过实验室研究、田间观察等方式进行。

二、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应用1.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通过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农民可以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例如,在知道某种病虫害易发生的年份,农民可以提前购买相应的农药,并进行预防性喷洒,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优化农药使用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还可以帮助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的过量使用。

通过预测可知,某种病虫害今年发生的可能性较低,农民可以相应减少农药购买量,从而节约成本并减少环境污染。

3.农业保险及金融支持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对于农业保险和金融支持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预测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可以帮助农业保险公司合理制定保险费率和赔付标准,为农民提供更好的保险服务。

同时,预测预报也能帮助金融机构对农业贷款进行风险评估,保障金融支持的稳健发展。

三、结论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通过准确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农民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水稻病虫害田间调查及预测预报方法

水稻病虫害田间调查及预测预报方法

水稻病虫害田间调查及预测预报方法摘要总结了水稻病虫害田间调查及预测预报方法,以期对有效防治水稻病虫害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田间调查;预测预报;方法涪陵区地处重庆市东南深丘地带,海拔180~1 980 m,立体气候明显,每年种植水稻3.33万hm2。

涪陵区农作物病虫害是全国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常年水稻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9.42万公顷次,累计防治9.92万公顷次,挽回损失40 915 t,大发生年病虫害发生14.01万公顷次,累计防治19.65公顷次,挽回损失16.19万t。

农作物有害生物的发生危害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效益,每年可对农作物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

农作物有害生物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能及时地指导农作物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保障农作物产品优质、高效、生态、低成本、无公害[1-2]。

因此,有效地防治水稻病虫害,加强水稻病虫田间调查,搞好病虫测报,对创建绿色、安全、无公害水稻生产,促进农户万元增收,加速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4]。

1水稻病虫田间调查方法水稻病虫害田间调查方法就是运用平行取样调查法、5点取样调查法、拍打法等进行田间病虫调查。

1.1水稻流行性病害的调查方法1.1.1稻瘟病的调查方法。

叶瘟调查从插秧后秧苗返青开始,每5 d调查1次,查到穗期止。

系统观察田选择感病品种早、中、迟类各2~3块,在观察期内不施药防治。

定点田在田埂内第2~3行定2点,每点查2丛绿色叶片,分0级,1~5级填写各级病叶片数,计算病叶率和病情指数,共计普查20块田以上。

大田普查,查200穗,5点取样,每点40穗,计算病穗率和病情指数。

1.1.2稻纹枯病的调查方法。

一是稻田翻耕前或水稻收割后进行。

根据当地发病情况,选择重、中、轻类型田各1块,5点取样,每点0.1 m2。

将1 cm厚的表土连同作物残渣一并铲起(在越冬后应取5~10 cm厚的表土)置于缸内,然后加水充分搅拌,捞出水面浮渣,计算菌核量,推算每公顷菌核残留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