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害基层预测预报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作物病虫害基层预测预报策略

作者:徐婉琪赵海丽杨元秀

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14年第05期

摘要做好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工作是整个农业生产安全的保证,根据目前基层测报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测报员的素质,领导重视,规范田间调查,建立资料档案,引进先进测报工具和技术等方面做好测报工作,提高预测预报工作的水平,确保农业增产增收。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基层;预测预报;策略

中图分类号:S43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5-0-03

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系统准确地对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病虫草鼠害的发生动态,运用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等知识和方法,根据实际调查情况和实践经验,结合历史资料,对病虫草鼠害未来发生危害趋势做出预测,预测结果应以最快的方式发出通报,为用户提供准确、及时的预报服务。农作物病虫毒害预测预报是保障农业优质、高产、高效、低成本、无公害的重要环节,是各级农业主管部门领导的参谋,是植保工作“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涵,因此,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意义重大,特别是作为基层测报员,提供及时科学准确的测报数据更为关键。

1 基层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内容

1.1 发生期预测

发生期的预测是预测有害生物的某种虫态或虫龄的出现期或为害期,农作物某种病害初发、流行期,一些迁飞性害虫的迁入和迁出的时间,还要预测其迁出与迁入该地区农田的时期。发生期的预测是预测的重点,目的是为了及时指导与防治,可以为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适期提供

保障。

1.2 发生量预测

发生量的预测是对某个地区虫害发生的数量或虫口密度,病害发生流行程度大小进行预测。准确预测病虫害未来是否有大面积的为害趋势,为农户提供防治规模,布置防治措施与投入程度的保障。发生期的预测只需考虑气候、食料等环境因素,但是发生量的预测除了考虑环境因素之外,还要考虑天敌对虫害的影响和人类决策的影响。

1.3 分布区的预测

预测病虫可能的分布区域或发生的面积,对迁飞性害虫和流行性病害还包括预测其蔓延扩散的方向和范围。

1.4 预测为害程度和估计损失

为害程度和损失是在发生期预测和发生量预测的基础上结合农作物的品种布局和生长情况,尤其是感病、感虫品种的种植比重和易受病虫危害的生育期与病虫盛发期的吻合程度,同时结合气象资料的分析,预测其发生的轻重及为害程度。最后,估计农作物的损失,以便最快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2 基层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存在问题

由于基层测报人员少,一般只有1~2人;经费不足;测报工具缺乏,手段落后,多数根据目测经验和灯光诱测,水平不高;调查区域、面积覆盖面不广,导致预测预报质量不高。气象信息提供不及时,甚至不准确,直接影响测报人员对病虫分析预报。信息发布手段落后,多数采取信件邮寄,导致测报结果和防治适期发布不及时。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需要,作物布局的改变,气候的复杂多变,各种新发生、突发性的病虫也不断发生,测报人员面对新病虫害措手不及,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3 基层农作物虫害预测报策略

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是技术性强、工作环节多,劳动强度大,对测报技术人员要求高的一项工作。做出准确的病虫情报,并及时发布预报信息,有效指导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为保障农作物生产安全发挥重要作用。这项工作不仅关系到当年当季的农业生产,而且对于提高长期综合治理的总体效益具有战略意义。

3.1 稳定测报队伍,狠抓测报人员素质建设

病虫测报是一项专业性较强又艰辛的工作,近年来多年从事测报工作的老同志先后离开测报岗位,年轻人不太愿意从事测报工作,测报工作面临“青黄不接”和“后继乏人”的严峻形势。测报工作主要为农民服务,体现为社会效益,因此政府要重视此项工作,增加测报人员数量,提高测报人员的待遇,加强专业技术培训,调动测报人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是测报工作的基本要求

病虫测报工作业务性很强,这就需要测报人员不断学习,刻苦钻研,掌握多方面的知识,积累经验。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提高测报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对一些新发生的病虫害,聘请省、市级专家来现场调查,传授知识和技术;每年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到省、市参加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拓宽测报人员的知识面,提高技术人员专业领域技能。

3.2 积极宣传,争取经费支持

由于预测工作技术性强,需要投入一定资金购买先进的设备,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大力度投入资金。要想得到经费的支持,不仅需要积极宣传工作性质与该项工作发挥的多项作用,使上级部门真正了解到预测报告的重要性,还要在工作上踏实,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

3.3 规范大田测报是做好病虫测报工作的重要环节

全面、准确的进行田间调查是测报分析的可靠依据。加强测报管理,可提高测报准确率和水平。调查项目、调查时间、调查次数、调查方法都要因病虫种类不同而制定出相应的科学规范,从而达到准确预测的目的。取样要有代表性,覆盖面要广,调查过程中,技术人员要认真负责,实事求是,不可弄虚作假,要尽可能地反应田间的真实情况和基本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全面准确的调查数据,为测报分析提供真实可靠依据。当前,测报工作中出现一些信息反映不及时,不准备,调查工作不仔细、不认真的现象,影响了预报准确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管理工作跟不上,调查不规范,而不仅仅是技术水平较低,因此,必须要有1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调查规范,通过严格管理,规范病虫调查、汇报和信息交流制度,确保测报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地认真完成,把农作物的损失降到最低。

调查统计规范化,1996年,我国已经有15种主要农作物实施测报调查规范,但基层预报站还没有认真贯彻和实施,调查方法和统计还比较粗泛,多数采取随机取样或五点取样。为提高调查资料的准确性应贯彻落实调查统计的规范化。

3.4 建立监测档案,完善数据,微机建档

测报工作需要历史资料的积累,因此,要把所有调查与观测的数据进行及时与详细的记录、整理,年终统一进行微机建档存档处理。对现有测报历史资料进行标准化整理,组建病虫测报数据库。还要把气象资料进行建档,组建数据库。把整理出的数据通过与调查结果的对比就能有效的进行病虫预测分析,能够使预测报告更准确、更及时的进行。

3.5 引进先进测报工具和信息技术的运用

大多数基层测报站测报调查工具,只有一盏黑光灯和一台显微镜,一台计算机,除了这几种工具外,基本上就靠眼观和手查了,大大限制了市调查资料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因此可增加传统的测报工具如:杨枝把、粘虫诱蛾器,孢子捕捉仪等。还可创造条件引进高新技术,如昆虫性信息素等生物、化学技术、卫星遥感、雷达监测等可用于自动采集病虫信息的电子技术,都应尽快用到测报工作上来。

病虫发生信息是一种短时效的信息,要提高病虫信息的传递速度,及时为农户提供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适期和防治方法,确保农业生产。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改变传统的邮寄形式,同时,开发合适的专业网络软件,加快病虫信息的传递速度。提高病虫信息的分析处理水平,如何快速将所获得的病虫发生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分析,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并加大预报期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