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_病虫害预测预报

合集下载

园艺植物病虫草基础知识02-PPT--第2节 园艺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_33

园艺植物病虫草基础知识02-PPT--第2节 园艺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_33
例如谚语“惊蛰过后杏花开,地老虎蛾子就出来;桃树开花一片红,成虫羽化是高峰; 榆钱落,幼虫多”,就说明了害虫与物候期有着密切的关系。 3 诱测法:主要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趋化性以及取食、潜藏、产卵等习性,采用人为 的方法进行诱测。 4 期距法:各虫态出现期的时间距离,简称为“期距”。 5饲养法:对一些难以观察的害虫和虫态,从野外采集一定数量的卵、幼虫或蛹,经人 工饲 养,观察统计它们各虫期发育所经历的天数,再根据一定数量的个体,求出平均数,就 是各虫态的历期。然后以这些历期作为期距,进行短期预测,就可以从前一虫态发生期预测 以后虫态的发生期。
6 形态构造预测法:也称虫态发生期预测。 7有效积温法:用来计算昆虫发育某阶段所需天数,这种方法局限性太大,实际中很少 用 ,作为了解内容即可。
2.发生量预测常见方法
➢ (1)有效虫口基数预测法:基数大,下一世代发生量可能就多;反之,则少。 其方法是:对上一代的虫态,特别是对其越冬虫态,选有代表性的,调查一定 的数量,统计虫口基数,然后再根据该虫的繁殖能力、性比及死亡情况,来推 测下一代发生数量。
1、园艺植物害虫发生期和发生量的预测方法主要有 哪些? 2、你所在地区有哪些物候现象和团艺植物害虫的发 生期有关联?试举例。
3.发生区预测内容
➢ (1)扩散迁移的测报 要领:考虑害虫本身的习性,分析环境因素的干扰。 方法:对近距离飞翔的昆虫,作标记释放再捕捉。
➢ (2)发生地点与范围的测报 注意:发生地点、范围和面积的预测必须同虫情调查及发生量预测结合起来, 提高测报准确度。
三、园艺植物病害的主要预测法
目前病害预测主要是根据病原物的数量和存在状况、寄主植物的感病 性和发育状况,以及病害发生和流行所需的环境条件三个方面的调查和 系统观察进行。 1. 实验生态生物学预测法:运用生态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的方法,通过

第二节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第二节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03
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应用
指导农民合理安排作物导
植物保护措施的制定
要点三
制定病虫害防治策略
通过对病虫害发生趋势和特点的分析,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提高防治效果。
要点一
要点二
推广有效的防治技术
结合病虫害预测结果,推广有效的防治技术和方法,提高防治效果和农业生产水平。
通过对植物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
完善植物病虫害信息平台
通过信息平台,实现植物病虫害数据的共享和交流,提高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效率。
数据库建立与完善
数据挖掘技术在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中的应用
基于机器学习的病虫害预测预报模型
大数据处理在病虫害预测预报中的应用
经验预报
统计预报的优点是可以处理大量数据,并可对不同因素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进行定量评估,但其缺点是需要一定的数学和统计学基础,且模型的准确度可能受到数据质量的影响。
统计预报
统计预报则是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植物病虫害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
统计预报通常需要考虑气象、土壤、植物生育期等多种因素,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和预测。
制定应急预案
针对突发性病虫害,制定应急预案,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控制病虫害的扩散。
要点三
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促进病虫害防治科学研究
通过对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预测预报的研究,为防治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水平
通过对病虫害的准确预测和防治,提高农业生产中的科学水平,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xx年xx月xx日
第二节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目录
contents
预测预报的定义和重要性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方法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应用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第二节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第二节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第二节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植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它们不仅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可能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损害。

因此,对植物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显得尤为重要。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它涉及到植物病理学、昆虫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通过对病虫害的监测和调查,预测预报能够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病虫害发生规律的掌握了解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是进行预测预报的前提。

通过对病虫害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可以总结出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病虫害监测和调查通过对病虫害的监测和调查,可以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情况。

监测和调查的方法包括定点观察、普查、抽样调查等。

三、气象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气象因素是影响植物病虫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收集和分析气象资料,可以预测病虫害的发生趋势。

例如,气温、湿度、降雨量等气象因素都会影响病虫害的发生。

四、遥感技术的应用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大范围病虫害发生的情况。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到植被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情况。

五、数学模型的应用数学模型可以用来预测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例如,利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可以建立病虫害预测模型,预测未来的发生情况。

总之,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预测预报,可以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常见植物病虫害标题:识别与防治:常见植物病虫害的应对策略引言:在家庭的园艺和农业活动中,植物病虫害是常见的现象。

这些病症和虫害不仅对植物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还可能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了解和识别这些病虫害,以及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是保护植物和环境的重要步骤。

植物病虫害概述:植物病虫害包括由真菌、细菌、病毒、原生动物、线虫、昆虫和螨虫等引起的疾病和虫害。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它可以帮助农民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方法以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一、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方法1.天气因素预测天气因素是影响植物病虫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降雨量有助于病虫害的繁殖与传播。

因此,通过监测和分析天气因素,可以进行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常用的方法包括气象站数据收集与分析、卫星遥感技术以及气象模型模拟等。

2.病虫害历史数据分析通过统计和分析过去几年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可以总结出其发生的规律和趋势,对未来的预测提供参考。

通过建立病虫害数据库,可以更好地对病虫害的预测进行模型建立和数据分析。

3.生物学特性研究病虫害的传播与繁殖与其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

通过对病原体或虫害昆虫的生命周期、繁殖特点以及环境适宜性等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预测其发生情况。

这可以通过实验室研究、田间观察等方式进行。

二、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应用1.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通过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农民可以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例如,在知道某种病虫害易发生的年份,农民可以提前购买相应的农药,并进行预防性喷洒,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优化农药使用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还可以帮助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的过量使用。

通过预测可知,某种病虫害今年发生的可能性较低,农民可以相应减少农药购买量,从而节约成本并减少环境污染。

3.农业保险及金融支持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对于农业保险和金融支持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预测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可以帮助农业保险公司合理制定保险费率和赔付标准,为农民提供更好的保险服务。

同时,预测预报也能帮助金融机构对农业贷款进行风险评估,保障金融支持的稳健发展。

三、结论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通过准确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农民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第二节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讲解

第二节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讲解
第5章第二节
植物病虫害
的预测预报
第二节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一、植物病虫害调查的内容 (一)发生和为害情况调查。 (二)病虫或天敌发生规律的调查。 (三)越冬情况调查。 (四)防治效果调查。
二、植物病虫害调查的取样方法
最常用的病虫调查取样方法有:五点式、单对角线 式、双对角线式、棋盘式、平行线式和“Z”字形取 样。不同的取样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病虫分布类型。 田间分布均匀的病虫:五点式、单对角线式, 田间分布不均匀的病虫:双对角线式、棋盘式、平 行线式,
2、虫口密度:表示在1个单位内的虫口数 量。 调查总虫数
虫口密度=
调查总单位数
虫口密度也可用百株虫数表示:
百株虫数 =
调查总虫 数 调查总株 数
×100
例题:
某地调查小麦田中蛴螬为害情况,采用五 点取样法,每点面积为1平方米,各样点 活虫数分别是7、3、5、4、6头,求该小 麦田蛴螬的虫口密度(头/平方米)。
2.3 棋盘式取样法 将所调查的田块均匀地划
成许多小区,形如棋盘方格,然后将调查取 样点均匀分配在田块的一定区块上。这种取 样方法,多用于分布均匀的病虫害调查,能 获得较为可靠的调查。
2.4 平行线取样法 在桑园中每隔数行取一行
进行调查。本法适用于分布不均匀的病虫害 调查,调查结果的准确性较高。
田边分布比较多的病虫:“Z”字形取样。
2. 1 五点取样法 从田块四角的两条对角线的
交驻点,即田块正中央,以及交驻点到四个 角的中间点等5点取样。或者,在离田块四边 4~10步远的各处,随机选择5个点取样,是 应用最普遍的方法。
2.2 对角线取样法 调查取样点全部落在田块
的对角线上,可分为单对角线取样法和双对 角线取样法两种。单对角线取样方法是在田 块的某条对角线上,按一定的距离选定所需 的全部样点。双对角线取样法是在田块四角 的两条对角线上均匀分配调查样点取样。两 种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棋盘式取样法, 但误差较大些。

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管理办法

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管理办法

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森林病虫害预防工作,强化对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以下简称测报)工作的管理,提高测报和防治成效,依据《森林法》、《植物检疫条例》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测报对象是指对森林、林木、林木种苗造成危害的害虫、病害、害草、害鼠等有害生物及其对森林造成的灾害。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测报管理是对森林病虫害及影响其发生发展相关因子等信息的采集、处理、预测、发布、反馈和评估等活动中,所进行的行政管理活动的总称。

其中包括对各项测报活动的决策、组织、实施、监督、协调和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等。

第二章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组织及其职责第四条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和指导全国测报工作,其所属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负责具体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国有林区林业局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测报工作,其所属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负责具体组织工作。

国家、省(含自治区、直辖市,下同)、地(市)和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应根据实际需要建立测报点和监测点,对监测对象、测报对象进行调查和预测预报工作。

第五条全国森林病虫害测报网络是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骨干,由国家、省、地(市)、县四级测报组织管理形式构成。

第六条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1、负责制定全国测报工作规划及其有关政策规章和管理制度。

2、负责全国测报网络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3、制定和颁布全国主要森林病虫害的测报办法。

4、负责确定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和其主测对象。

5、审查和对外公布全国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及国内、外重大以及危险性森林病虫害疫情数据。

6、综合分析各地主要森林病虫情调查信息,定期发布中、长期全国森林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和森林病虫情动态通报。

定期召开危险性病虫灾害发生趋势会商会。

7、负责省、地级森防管理机构和国家级中心测报点测报人员关键岗位培训。

8、组织测报新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

第七条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森防机构的职责:1、负责本辖区内的测报网点建设和管理,组织、指导、监督、协调测报业务工作,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

第二节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第二节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第二节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第二节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1-病虫害的预测与预警1-1 病虫害的概念在农业生产中,植物病虫害是指由真菌、细菌、以及昆虫、螨类等有害生物引起的植物疾病和害虫问题。

病虫害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对其预测与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1-2 病虫害的预测与预警方法1-2-1 气象预测法气象预测法主要利用气象因素与病虫害的关系,通过观测和分析气象要素的变化,预测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趋势。

典型的例如通过气温、湿度、降水等因素的观测,判断某病虫害是否有可能发生并预测其发生的时间和程度。

1-2-2 生物学预测法生物学预测法主要研究病虫害生物学特性与发展规律,通过生物学观测和分析,预测病虫害的产生和发展趋势。

典型的例如通过观测病原菌的繁殖状况、害虫的孵化和生长发育等,来预测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趋势。

1-2-3 统计学预测法统计学预测法主要利用历史数据和统计方法,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分析样本数据与病虫害发生的联系,预测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趋势。

典型的例如通过统计历年同期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利用时间序列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病虫害的预测。

2-病虫害的预报方法2-1 阈值预报法阈值预报法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确定一系列指标值,当这些指标值达到或超过预定的阈值时,即发出预报信号。

该方法用于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时间和严重程度,为农民提供预防和防治的指导。

2-2 模型预报法模型预报法是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来预测病虫害的流行趋势和发生规律。

根据病虫害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建立相应的模型,通过输入相关数据,得出预测结果。

该方法可以对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进行精确预测,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2-3 远程遥感预报法远程遥感预报法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大范围、实时的农田信息,结合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进行预测和预报。

通过对农田遥感图像的分析,可以快速获取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和趋势,为农民提供及时的预警和指导。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预测预报的重要性
减少经济损失
保护生态环境
及时预测预报植物病虫害,可以采取有效 的防治措施,减少农作物损失,保障农业 生产的经济效益。
通过预测预报,可以合理使用农药,减少 农药使用量和残留,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产 品质量安全。
提高防治效果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准确的预测预报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 依据,提高防治效果,减少防治成本。
实践方法
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预测预报,如田间调查、实验室检测、数据分析 等,确保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践效果
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应用,提高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 效率,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持。
成功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地区水稻稻瘟病的预测预报。通过对该地区历年稻瘟病发生情况和环境因子的分析,预测了当年稻瘟病的发生趋势 ,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经过实践验证,该预测结果准确可靠,有效控制了稻瘟病的危害。
,推动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的发展。
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 2
数据获取与处理难度大
植物病虫害的监测数据获取和处理难度较大,需 要加强技术研发和数据共享,提高数据质量和可 用性。
防治技术研发与应用不足
目前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研发和应用相对滞后, 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3
跨部门合作与协调不足
03
预测预报方法
经验判断法
01
02
03
观察症状
通过观察植物的症状,如 叶片变色、枯萎、长斑等 ,初步判断可能发生的病 虫害。
经验积累
根据长期实践经验,总结 出不同季节、不同环境条 件下可能发生的病虫害种 类和时间。
专家咨询
向农业专家咨询,了解病 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 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左右,求二化螟蛾的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
调查日 7/16
7/18
7/20
7/22
7/24
7/26
7/28

化蛹进 1.16
3.9

(%)
8.06
19.4
49.4
50.7
57.6
调查日 7/30
8/1
8/5
8/7
8/9
8/11

化蛹进 66.7
95.7
-
-
-
-
-

(%)
解:从表中可见:
7/21-7/22化蛹进度为16%左右 因此蛾的始盛期为7/29-7/30
▪ 2.发育进度预测中的关键工作 ▪ 2.1查准发育进度
▪ 采用田间调查、诱集和室内外饲养观察法,
可得到害虫发生数量和虫龄分布曲线。
▪ 搜索、测定和计算害虫历期及期距。
▪ 2.2搜集、测定和计算害虫历期及期距资料 ▪ A历期及期距的定义 ▪ 历期:昆虫完成一定发育阶段所经历的天数。 ▪ 期距:昆虫两个发育阶段之间相距的时间。 ▪ B历期资料的获得途径 ▪ 搜集历史资料 ▪ 试验法 ▪ 统计法
▪ 1.2正态等差(NED):由±4σ分割正态分布称为
NED
▪ 1.3机率值与正态等差的关系:机率值=NED+5 ▪ 1.4接近正态分布的资料,其累加值为一条对称的
S形曲线,利用机率值法将S形曲线拉成直线求回 归预测。
▪ 总之,是依据接近正态分布的资料均可化为机率
值,根据机率值与时间的关系进行预报。
7/24-7/26化蛹进度为50%左右 因此蛾的高峰期为8/1-8/3
7/31化蛹进度为84%左右 因此蛾的盛末期为8/8
三、分级分龄期预测法 ▪ 1.方法 ▪ 根据各虫态的发育与内外部形态或解剖特征的关
系细分等级。
▪ 2.分类 ▪ 卵分级预测法 ▪ 幼虫、蛹分级预测法 ▪ 雌成虫的卵巢分级预测法 ▪ 3.适用范围 ▪ 一般适用各虫态历期较长的害虫,如生活史本来
化时导致期距发生变动,使预测结果与实际有显著偏差。
五 机率值预测
▪ 1.理论依据及方法; ▪ 1.1机率值:概括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以σ为单位
可以在横轴上将正态分布曲线竖直分为8个等分。 在以0为中点,左右各4个标准差(-4σ,-3σ,-2σ, -1σ,0,σ,1σ,2σ,3σ,4σ)这包括了曲线下覆 盖的面积的99.999999%)用σ的单位数代换正态曲 线的面积单位(百分率)就称为机率值。
机率值预测
▪ 例子: ▪ 水稻食叶甲化蛹的进度为下表(X初始值为6月1日)化蛹
二、历期预测法
▪ 原理 ▪ 通过田间对某种害虫前一二个虫态发生的情况的
调查,查明其发生进度,如化蛹率、羽化率并确 定其发育百分率达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的时 间,在此基础上,加上当地气温下各虫态的平均 历期,即可推算后一虫态发生的相应日期。
▪ 江苏埠宁县某年调查田间二化螟化蛹进度,数据见下表蛹期一般为8
▪ (4)按发育先后将各百分率进行累加,当累加到
16%,50%,84%左右时,即分别得出始盛期、 高峰期和盛末期的数量标准。
▪ (5)自调查日起,分别加上该级蛹或某龄幼虫到
羽化的历期折半数,及以后各级虫龄或蛹到羽化 的历期,累加后就可预测成虫羽化的始盛期、高 峰期和盛末期。再加上相应的产卵前期,就可以 推算出产卵和孵化的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
8月5日
0
0
11.36
34.09
31.8
总活虫数
各级蛹的百分率(%)
1
2
3
4
5
6
7
44
15.92 6.82
0
0
0
0
0
▪ 解:因为 6.82%+15.92%=22.72% 约等于16% ▪ 所以:一级蛹是始盛期的主要虫源 ▪ 第三代发蛾始盛期=8月5日+1天(预蛹历期的一
半)+8天(蛹期)=8月14日~15日
▪ 2.例子 ▪ 2012年4月10日调查,二化螟越冬代的化蛹率为38%,已知
越冬代逐日平均化蛹递增率为2.21%,且已知越冬代到第 二代化蛹高峰期平均期距为76.13±2.24天,预测第二代化 蛹高峰期的时间。
▪ 解:4月10日到越冬代化蛹高峰期的时间为(50%-38%)
/2.21%=5
▪ 越冬代化蛹高峰期为4月15日 ▪ 第二代化蛹高峰期为4月15日+76.13±2.24=6月30日±2天 ▪ 3.优缺点 ▪ 应用范围广,简单,适用于短期、中期预测 ▪ 地区性强,耕作制度改革、作物品种更换和农药使用等变
第二章 病虫害预测预报
农作物害虫预测预报的类别
▪ 发生期预测 ▪ 发生量预测 ▪ 危害程度预测及产量损失估计
发生期预测
一、发育进度预测法 (一) 基本概念和方法
▪ 1.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的划分标准
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的划分标准
▪ 害虫发生期预测中,将种群数量在时间上的分布进度划分
为始见期,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及终见期。在数理统 计学上,通常把发育进度达16%,50%,84%左右当做划 分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数理的标准,其理论依据是: 害虫各虫态在田间发生时,一般开始零星出现,数量缓慢 增长,再急剧增长,到达峰值后又转向下坡,先急剧下降, 后缓慢下降,以致最后绝迹。可用坐标图来表示,以横坐 标表示日期、以纵坐标表示数量(或百分率),可绘成近 似正态曲线。
就短,再分龄分级,预测的期距就太短,只能做 隔代预测。
▪ 4.具体方法(以三化螟为代表) ▪ (1)从当地有代表性的主要虫源田内,拔取各种
被害稻株200株以上,仔细查。
▪ (2)对照二化螟各龄幼虫和各级蛹的特征,仔细
进行幼虫、蛹分级,将各龄幼虫和各级蛹的虫口 填入计算表中。
▪ (3)计算各龄幼虫及蛹数占总虫蛹数的百分率。
▪ 又因为:22.72+31.8=54.52% 约等于50% ▪ 所以:预蛹是高峰期的主要虫源 ▪ 第三代发蛾高峰期=8月5日+1天+9天=8月16日
四、期距预测法
▪ 1.原理与方法 ▪ 主要是利用当地积累多年的有关害虫发生
规律的资料,分析总结适合当地发生的各 种主要害虫的任何两个发生期间的时间间 隔。这种有规律的带必然性的时间间隔叫 做“期距”,它可以用作发生期预测。
▪ 举例:
▪ 某年原南京农学院植保系在江苏省东台县富安公社进行了三代
三化螟预测,于8月5日进行田间调查,结果如下表,并且预蛹 的历期(到1级蛹)为2天,各级蛹到下一级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时间为1.29天 (蛹期为9天)。求第三代发蛾始盛期和高峰期?
检查日期
三化螟发育进度分级分龄调查表
各龄幼虫百分率(%)
1
2
3
4
预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