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启门图试探_以宣化辽墓壁画为中心_张鹏
辽代墓室壁画:契丹人与汉人的物质精神世界

辽代墓室壁画:契丹人与汉人的物质精神世界辽代墓葬壁画辽墓的考古调查始于二十世纪初,特别是当时辽陵契丹文哀册的发现,引起了学术界对墓葬所能带来的新史料的广泛注意。
三十年代初期,日本人对庆陵(圣宗永庆陵、兴宗永兴陵和道宗永福陵的合称)的挖掘,使我们对契丹人的墓葬有了最初的认识。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辽代考古工作取得了飞速进展。
到目前,考古工作者已相继发掘辽代墓葬四百余座。
根据目前所掌握的纪年材料,这些墓葬多数出现在穆宗(951-968年)至景宗(969-982年)时期以后。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四百余座墓葬中,带有壁画的达八十余座,可见壁画墓在当时极为流行。
这类壁画墓的分布范围,大体在辽上京、中京、南京和西京之间。
上京和中京一带为契丹王朝的腹地,其范围大约可以覆盖今天的内蒙与辽宁两个地区。
其中,内蒙古地区的辽墓,以带长斜坡墓道的单室墓居多,主要有:哲里木盟库伦旗辽墓、奈曼旗青龙山镇辽陈国公主与驸马萧绍矩合葬墓、昭乌达敖汉旗北三家村辽墓以及敖汉旗丰山村皮匠沟、娘娘庙、下湾子、喇嘛沟等处辽墓等。
这些辽墓的装饰主题,基本以反映契丹游牧民族生活习俗的车马出行、狩猎场面、契丹族侍从、鹰犬居多;当然也有部分受汉地影响的装饰主题,如花鸟屏风、星象图等。
辽宁地区的辽代壁画墓主要有:朝阳姑营子耿知新墓(1026年)和耿延毅夫妇合葬墓(1020年)、北票莲花山辽耶律仁先族墓、朝阳县木头城子辽墓以及关山辽墓等。
此区壁画墓除了表现带有鲜明契丹民族色彩的车马仪仗等主题之外,还呈现出更为浓重的汉化色彩,出现了夫妇宴饮、十二生肖、四神、仙鹤以及仿木结构斗栱等表现题材与装饰内容。
辽·宝山1号-侍从牵马图壁画绘于东侧室东壁值得特别提出的是,1994年在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东沙日台乡宝山南麓一号和二号大型辽代壁画墓,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精湛的绘画技艺荣列当年十大考古发现之列。
其中,一号墓建于辽太祖天赞二年(923年),为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契丹贵族墓。
国之瑰宝:辽墓中的古星图

国之瑰宝:辽墓中的古星图
赵帅军
【期刊名称】《天文爱好者》
【年(卷),期】2018(000)002
【摘要】河北宣化,一座塞外古城,地处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交界处,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
这里曾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交流融汇的地带,历经千年的风雨,依旧矗立在张垣大地。
漫步宣化街头,最引人注目的是两座古城楼:清远楼和镇朔楼。
【总页数】4页(P60-63)
【作者】赵帅军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9.714.2
【相关文献】
1.从辽墓壁画论契丹社会生活中的居住与出行文化
2.叶茂台辽墓中《深山会棋图》的风格、意义及功能探析——以景中人为中心
3.地理文化视野下宣化辽墓中的茶禅文化
4.罕大坝辽“回纥国国信使”壁画墓的抢救性清理报告
5.宣化辽墓中的茶禅文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妇人启门”图

定道 理 的。
在 中 国 民间就 有对 神仙 道 术 的追求 和 向往 , 也 曾有外 国 学者
像称作 “ 妇人启 门 ”,并崮绕 其在墓葬 空间的功 能上做 了审慎 的讨 从中 国传 统信 仰 的角度 对 “ 她 ”进 行 了猜 想 。 日本学 者土 居淑 子 论 。宿 白先生 的态度非 常严谨 ,只在他 发表的 《 白沙宋 墓》正文 的 在 她 的 《 古代 中 国的 半开 之 门》 一 文 中提 出 : “ 妇人 启 门 ”表现 注释 中作出 了推 测性 的解 释 : “ 按此种装 饰就其 所处位 置观察 ,疑 了神 话人 物 开 启冥 府 大 门, 引导 死 者进 入 仙界 的主 题 。她在 这 其取意 在于表示 假 门之 后 尚有庭 院或房屋 、厅 堂,亦 即表示墓室 至 里联 系到 了汉 代 “ 天 门 ”的概 念 ,认 为 图像 中的 妇人 是 引领 灵魂 升仙 的神 话人 物 。汉代 的人们 希 望通 过这 样 的方 式表 达对 死 后升 此并未 到尽头之 意 。”这 是从墓 室空 间上进行 的分析 。 最为典型的 “ 妇 人 启 门 ” 图通 常 以绘 画或 彩 绘 浮 雕 的 形 式 入仙境 ,获 得永 恒 的追求 。 出现 于 墓室 的后 壁 , 而且最 为 重要 的 一 一 点 是 :图像 总 是与 墓室 入
来 ,这 种 形象 就 常常在 墓 室 、墓祠 、石阙 画像 中 出现 ,直 到 辽宋 视母 题 发表 了短 文 《 墓饰 “ 妇人 启 门 ”含义 揣测 》 , 又引发 了人 金 时 期才 再度 兴盛 起来 。后来 研 究者 将这 种 形象 的母 题称 为 “ 妇 们对 这 一题 材 的持续 讨 论 。他从 题材 内容上 分析 ,并打 算从 文献 资料 入 手寻 找线 索 。最 后他 认 为可 以从 文学 角度 考虑 其 与 “ 莺莺 人 启 门” “ 妇人掩 门” “ 启 门图 ”等 。
古墓中的“妇人启门”!

古墓中的“妇人启门”!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地下空间,阴冷,寂静。
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地宫中停放的棺床里,这里的主人静静沉睡了几个世纪,在他,或者她的另一个世界里。
用手电晃动,砖石砌筑的墓室坚固异常。
生冷的砖雕精美地模仿着木构建筑,立柱、普拍方、斗栱透露出逼真。
忽然,望见玄宫尽头,屋门半掩,一个美女探出半个身子,眼神迷离,朱唇轻启,仿佛在说:门开了,你进来吗?你进来吗?进来吗?来吗?吗?没错,在宋金元时期的墓室中,你总能找到这样的女子,一手扶门,身体半掩于家门之后,目光正朝向你……神情暧昧,半掩半漏,欲出还入的启门女子身影,充满了神秘。
这样的场景和图案,便是大名鼎鼎的“妇人启门”图。
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宿白先生《白沙宋墓》。
▲白沙1号宋墓后室北壁砖雕壁画有时,这女子倚门探头,只留长袖婀娜▲宁夏西吉县宋代砖雕墓1号墓▲山西汾阳东龙观宋金墓地5号墓西南壁妇人掩门图有时,怀抱妖镜全身立于门前。
▲泸县宋墓中持镜启门女侍有时,裙摆扬起,含笑看着门“外”来人。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藏金代妇人启门图也有的时候,她们从门内探出半个身子内外环顾▲山西汾阳东龙观宋金墓地2号墓南壁也有时,手拈兰花,发髻高盘。
▲洛阳新安县北宋墓墓室的北壁壁画▲山西稷山马村砖雕墓这女子是谁?她为谁启门?门后又是哪里?其实,“妇人启门”是我国古代墓葬艺术中的一个常见图像,因启门之人多为女子,故得名为“妇人启门”。
其渊源可追溯至东汉,历经唐、五代,到宋辽金时期更为流行。
▲四川荥经石棺上的启门图,启门女子为西王母使者▲四川新都画像石棺妇人启门图拓片妇人启门的经典之作,当属四川芦山的汉王晖墓。
在石棺尽头,刻着一位启门女子,仙姿绰约,超凡脱俗。
▲四川芦山汉代王晖石棺▲四川芦山汉代王晖石棺妇人启门石刻▲四川芦山汉代王晖石棺妇人启门拓片“妇人启门”主要装饰于墓葬壁画、砖雕、画像石、画像砖、佛塔、经幢、祠堂、阙、神堂、神堂碑以及铜镜等上。
宋辽金时期的“妇人启门”图涉及的地区有今辽宁、北京、河北、山西、宁夏、甘肃、河南、山东、四川、重庆、湖北、贵州、安徽等地,涉及的民族有汉、契丹、女真、朝鲜族。
打开一扇门——中国古墓妇人启门图像研究综述

打开一扇门——中国古墓妇人启门图像研究综述
李明倩
【期刊名称】《戏剧丛刊》
【年(卷),期】2011(000)005
【摘要】建国后,中国考古学的研究重点在于重建古代的物质文化史,这是我国强大的"金石学"传统带来的惯性思维所致:即考古材料中器物与文字最为重要.而它们重要是因为其可以补史、证史.另外,国家初建,亟需增进民族自信力,急于为我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明寻找证据.
【总页数】2页(P84-85)
【作者】李明倩
【作者单位】中央美术学院08级人文学院文化遗产系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妇人启门"图新探 [J], 马颖
2.打开一扇门开拓一片天——以《为你打开一扇门》为例谈教学内容的生成 [J], 宣海霞
3.我之所见“妇人启门”图 [J], 张雅男
4.宣化辽墓“妇人启门”壁画小考 [J], 郑滦明
5.中国电信回归A股纽约关上一扇窗,上海打开一扇门 [J], 付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汉代墓葬画像中“假门”现象之探讨——兼谈墓葬空间的性质问题

一 一
兼谈 墓 葬 空 间 的 性 质 问题
杨孝鸿 ( 上 海财 经大学 人文学院 , 上海 2 0 0 4 3 3 )
[ 摘 要]在汉 代 画像石 中会 经常看 到 “ 一 门半 开 ,一人从 门内探身 ”画像 , 本 文 结合 出土 墓志 文等文 献 资料 ,讨论 假 门画 像 的名 称 的不 同性 ,及 其 由此反 映 的 画像 的不 同意义 与墓 室 空 间 的多 重性 汉承 楚 俗 ,通 过 招 魂复 魄使 远 去 的死者 之 魂 归
在汉代画像石中会经常看到 “ 一门半开 ,一人
从 门 内探 身” 画像 ,对 于 这 一 画 像 ,近 年 来 引起 了 研 究 者 较 多 的 关注 ,并 多次 撰 文 探 讨其 现 象 的 原 因 以 及 图像 意 义 。据 统 计 ,这 一 画像 主 要 在 四 J i l t s 阳、 芦 山 、荣 经 、三 台郭 江 ,河 南 南 阳 白滩 ,山东 曲阜 旧县 、沂 水 后 城 子 、历 城 金 福 庄 ,江 苏 睢 宁 双 沟 、 沛 县 ,以 及 铜 山的耿 集 、周 庄 、白集 、茅 村 等 地 东 汉 墓 葬 、祠 堂 、棺 、阙 的 画 像 石 中均 可 见 到 ,或 为 男 子 ,或 为 女 子 ,学 者 或 称 “ 半 开 门 中 探 身人 物 ” , 或称 “ 侍者 启门” ,而 后 来 唐 宋 金 元 时 期 此 类 题 材 较 为流 行 ,启 门者 多 为女 子 , 故 又 习称 为 “ 妇 人 启 门” 。由 于 文 献 中对 此 鲜 有 记 载 ,所 以 学 者 们 在 探 讨这 一 问题 时 颇 费 周 折 ,难 以论 定 。本 文在 基 于 梳 理 图 像 题 材 研 究 现 状 ,并 结 合 文 献 分 析 图像 的 性 质 ,给 予 图像 以 正 名 ,以 及进 一 步 论 述 墓 室 空 间的 多 层性 和 双 重 舞 台 。
宣化辽墓壁画中的桌式研究

密 切 相 关 , 《 茶 图》、 备 宴 图 》、 备 经 图 》、 散 乐 如 备 《 《 《 图》 《 嬉 图》 再 现 了那 一 时 期 辽 国汉 人 的 生活 和 童 等
情 形 , 而这 些 壁 画 对 于 研 究 当时 的 风 俗 、 饰 、 因 服 家
现 实 情 况 , 政 治 体 制 上 采 用 了将 汉 族 和 契 丹 族 分 为 在 南 、 两 院的制度 , 此 既保 持 了契 丹族 原 有 的一 些 北 如
文 化 习 俗 传 统 , 认 可 了汉 族 与其 他 各 民 族 在 不 妨 碍 也
具 、 器 、 蹈 、 画等所 具备 的重要 意义是勿 庸置疑 瓷 舞 绘
的。
契丹 族利益 的前 提下 保 持 自己的 民族 生 活 习俗 。所 以在辽 国内 , 丹 族 与汉 族 在 墓 葬 上 形 成 了不 同类 契 型 。 宣 化 辽 墓 中 张 世 卿 等 人 的 墓 葬 有 着 十 分 明 显 的 汉 文 化 传 统 , 明地 继 承 了 隋 唐 五 代 以来 汉 人 的 生 活 鲜 习俗与文 化 观 念 。 当然 , 那 时 的 民族 大 融 合 基 础 在
国 的 生 活 实 景 。契 丹 人 人 主 中 国北 方 后 , 于 考 虑 到 由
此 以 中锋 为 主 的 线 条 多 饱 满 有 力 、 畅 通 达 、 密 相 流 疏 间 , 施 就 的 色 彩 也 能 根 据 具 体 的 物 象 作 较 为 丰 富 的 而
描绘 。由于壁 画上 的诸 多 内容 均 和 当时 的实 际 生活
19 I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全国 中文核心期刊 艺术百家 2 1 0 0年 第 6期 总 第 17期 1
17宣化辽墓

辽代汉人墓葬——宣化辽墓一、墓地概况宣化辽代壁画墓群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城西约3公里的下八里村,墓地在村东北。
五代时,西晋石敬塘割燕,分16州给契丹,其中包括唐僖宗885年设立的武州,即现在的宣化区。
契丹建辽国,辽改武州为归化州,仍辖文德县,属西京道。
宣化为当时州、县治所。
1974年—1993年河北省文物考古所先后发掘了10座墓,其中1座被盗,1座是修建后没有投入使用的空圹墓。
8座墓壁画保留很好。
墓群分为2区,相互间的距离为110米。
东部为张氏墓地,西部为韩氏墓地。
张氏墓地又分为东南和西北两个区。
长辈在东南,晚辈在西北。
有墓志的6座,根据墓志可知属于4辈人的墓地。
西部韩氏墓地M4 韩师训天庆元年1111年二、墓葬形制宣化辽墓均为砖室墓,形制与中原、北方地区宋代墓葬较为接近,均为仿木结构砖雕壁画墓,有单室、前后双室,墓室平面为圆形、方形、多角形,墓室内有影作木结构。
三、墓葬的葬仪火葬。
使用木棺或小木棺为葬具,内装殓骨灰。
也有使用木偶人做葬具,内装骨灰的。
宣化张世卿墓志记载:火葬是依西天毗荼礼葬。
说明辽代晚期宣化一带佛教的兴盛。
严耀中:《跋隋<故静证法师碎身塔>》,《文物》2003年第8期。
对佛教火葬和全身葬有以下论述:佛教在印度时盛行火葬,称之为荼毗,或毗荼等。
随佛教东传,在中国“自释氏火葬之说起,于是死而焚尸者,所在皆然”。
然而自华严宗、禅宗流行,信念“得无来身,以无去故;得不生身,以不灭故;得不聚身,以无散坏”,尤其是禅密结合后,因为密宗是“不舍肉身”的。
肉身完葬或塔葬之风在出家和在家的佛教徒中都颇为流行,相当程度上冲击了火化葬式。
这在唐、宋时的佛教文献中不乏其例,然而基本上都是全身入葬于塔的。
如巨方“以开元十五年九月三日,全身入塔云”,又如普愿死后,“门人奉全身于灵塔,从其教也”;禅宗五祖弘忍故后,“门弟子神秀等奉瘗全身于东山之岗”;天台九祖湛然化灭,亦“门人号咽,奉全身起塔,柑于智者大师茔兆西南隅焉”等等,这些一般称之为真身塔,简称身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启门图像, 从其来源与功能认识上作进一 一种新的组合再塑《。旧唐书》说“: 彼幽州者,
步的研究, 期望以异族统治下的有代表性的 …… 其 民 刚 强 , …… 近 则 染 禄 山 、思 明 之 风 ,
汉人家族墓为例, 透过考察这一特殊地区的 二百余年, 自相崇树, 虽朝廷有时命帅, 而士
自然环境、人文传统与民风民俗, 研究他们在 人 多 务 逐 君 , 习 苦 忘 非 , 尾 大 不 掉 , 非 一 朝 一
的发展, 成为契丹国家的首富之区《。王泽墓 们 “ 诡 随 ”的 一 面 。这 充 分 表 现 了 燕 云 “ 汉 人 ”
志》“: 念 析 津 之 壤 , 迩 在 浚 之 郊 。兵 戎 冠 天 下 善于应变的政治能力。$ % &
之雄, 与赋当域中之半”。⑥
以上分析了幽云地区自唐以来的民风民
宣化辽代家族墓的发现, 尤其是在对于 俗、人文性格及其所处的文化方位, 正是处在
艺术考古
2006
效果。
纵马射猎形成对比。这种差别虽然与辽朝的
3
在宣化辽墓壁画中, 用门户与妇人构成 “ 因 俗 而 治 ”政 策 密 不 可 分 , 但 汉 人 的 农 耕 文
一个家的概念, 用湖石牡丹构成了庭院的园 化与手工业却丝毫不见表现, 究其更深层的
林布局。二者组合形成一个院落的前堂后寝, 原 因 还 在 于 契 丹 与 汉 两 个 民 族 群 体 境 遇 不
女 、花 鸟 湖 石 屏 风 等 。整 体 布 局 体 现 着 墓 主 浓
宣化辽墓壁画的明显特征之一是对门及
重的世俗生活理想。⑦另外其墓顶天象图壁画 门吏表现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这与漠北契丹
体现了以佛土为中心的宇宙观, 融中西文化 贵族墓不同, ’ ( )契丹人墓虽也有较多门神、门
为一体的格局。
吏的表现, 但在壁画中则少有对门的形象的
手托盘内有二小盏
( 东南)( 图 5)
音”等记载, 均彰显了女性与门户的关系。
宣化汉人墓葬壁画对室内建筑的精心刻 M4
画, 对家内生活细节不厌其烦的描绘, 热衷于
佛事的生活, 与契丹墓壁画热衷于牧猎生活,
朱色门双扇, 一青年女子 左半身入门 内, 右半身露 门外
104
艺术考古
2006
2、现存遗迹中的妇人启门图像主要表现 为人物正面朝观者; 一为背面或侧面朝观者。
艺术考古
!!" 2006
!!"
3
!!!!!!!!!!!!"
妇人启门图 试探
!!!!!!!!!!!!"
— ——以宣化辽墓壁画为中心
●张 鹏
摘 要: 启门图是宋辽金元墓葬中常见的壁画题材, 对其来源、性质及功能诸题的探讨, 将有
助 于 我 们 理 解 特 定 社 会 情 境 中 特 定 图 像 题 材 背 后 的 观 念 及 社 会 历 史 意 义 。本 文 以 河
早在耶律阿保机建国前后, 契丹境内就 表现, 而更多的是表现门楼的建筑样式, 如庆
已经有了许多汉人, 一部分是被契丹人掳掠 东陵* + ,, 尤其在库伦一号墓中的表现尤为华丽
而去的, 另一部分是在唐末五代战乱中主动 与复杂。而宣化辽墓壁画中除有门楼的刻划
投附于契丹的。这些汉人当时就被称为“ 汉 外, 在 其 前 室 、后 室 中 均 有 对 门 的 表 现 , 包 括
族) 共 14 座 , 现 已 出 版 了 详 实 的 考 古 报 告 , ① 至隋唐以来经受少数民族文化冲突、融合最
同时多学科的基础性研究也做出了不同程度 为剧烈的地区之一, 因而使得其社会风尚的
的阐释, 为美术史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基础。本 变迁至为明显, 也更具时代性, 这种变迁正是
文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 择取其中的妇 北方各少数民族文化与幽州原有文化结合的
甚至车马出行图也有了新的内涵, 通过门显
宋人田况对燕云 “ 汉人”民族意识的变迁 示更为幽远的空间。壁画是在各类门的前后
做过如下分析“: 始石晋时, 关南山后初莅虏, 左右空间中展开, 围绕着门布置人物的活动
民既不乐附, 又为虏所侵辱日久, 企思中国声 与物象, 甚至用侍女燃灯的形象强化门内的
103
根据本民族的具体情况, 及时地制定了 “ 以国 们既得不到北方民族的认同, 也不被宋人所
制治契丹, 以汉制待汉人”和 “ 因俗而治, 得其 承认。他们处于一种边缘人的地位, 因此其自
宜 矣 ”的 总 政 策 , 在 这 一 政 策 下 , 这 一 地 区 原 身的民族意识就比较淡漠“。汉人”的政治态
儿”。⑧他们是严格区别于中原的汉人— —— “ 南 内宅的门、院落的门、门与室外、门的延展、门
人”的。辽金时代的 “ 汉人”最为明显的文化特 的想象, 与宋代如白沙宋墓等墓中壁画一致。
征就是它的胡化倾向, 这是它被视为一个独 人物的所有活动均在门内发生、演绎与完成,
特 的 社 会 群 体 的 主 要 原 因 。⑨
由对内宅的表现以及对内宅活动的表现来反
1 、宣化辽墓壁画中的妇人启门图像0 1 2
映取诸内心的生活和宗教信仰等。
宣化辽墓中有 “ 妇人启门”壁画的墓共有
同时, 依靠门这样一种建筑所限定的环 7 座, 详见下表。
境来建构了一种秩序。自宋代以后, 随着社会
相对安定, 农业生产相对发展, 没有大规模的 墓名
妇人着华丽
服饰, 托缟色
M1
衣服, 双手和 左足入门内,
右足尚在门
外( 图 3)
双凤门与 4 持杖门吏
2 侍女, 头梳高髻, 身
穿长裙, 似在接门外
女子送进的衣物, 门
M5
半掩, 门内妇人手捧
紫色函盒, 门外妇人
作 接 盒 状( 东 南)( 图
4)
女侍, 头戴花冠, 身
穿长裙, 双手托盘而
M2
入, 妇人启门从外而 入, 右脚入门槛, 双
整合。
先生将此地称为河北特区, 认为河北自安史
辽有五京五道, 而南京、西京两道皆为汉 之乱后是中央力量薄弱的地区, 在政治或社
人之区, 东京、中京和上京三道的汉人也颇为 会方面, 隐然自为一势力; 胡风甚炽; 有些 “ 不
可观。宣化在辽代为归化州, 地处辽代南京 得 志 于 长 安 ”的 士 大 夫“, 郁 郁 适 兹 土 ”, 而 形
北宣化辽墓壁画为中心, 择取其中的妇人启门图像, 借助于历史文化语境的复原和
重建, 追溯其源、析其内涵, 希期以异族统治下有代表性的汉人家族 墓 为 例 , 考 察 他
们的丧葬观念及唐五代以来胡汉文化在这一区域的互动图景。
关键词: 宣化; 辽墓; 壁画; 妇人启门; 胡汉文化
文章编号: 1003- 2568( 2006) 03- 0102- 07
西壁
东壁
北壁
人口迁徙, 随着定居者子孙的繁衍, 很自然形 成聚族而居的大家族。因此在宋元以下庶化 家族制度中, 累世同居共爨这一点被大大强 化和发展了, 形成了具有族田、祠堂、家谱、族 长、族规、族权等一系列特征的新型家族制 度。! " #成书于宋代的《 古今合璧事类( 别集) 》中 说“: 夫 门 之 设 , 所 以 限 内 外 , 通 往 来 , 几 出 入
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中原王朝来说, 传统 就。同, 岁月既久, 汉民宿齿尽逝, 新少者渐便
3
上 以 长 城 为 标 志 的 军 事 防 御 线 不 复 存 在 , 燕 习不怪。”⑩宋人马扩评价说: 燕云 “ 汉人”随事
云地区由御北门户变成了北朝契丹进入中原 俯仰“, 契丹至则顺契丹, 夏国至则顺夏国, 金
活动, 也无论是牡丹湖石的布景还是花缸门 的压制下, 群体的审美兴趣与志向更多的只
楼的建构, 都是在家宅这个环境之内出现、形 能内敛, 蜷缩于梁栋之间, 以求家庭的平安富
成和完成的。幽云一地战乱频仍, 自唐五代以 有、子孙的绵延与来世的幸福为最大的祈望。
来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因此其壁画题材
三
的表现不像契丹人墓注重室外的生活, 而是
分, 其前室相当于死者生前日常起居活动的 从发展的角度上看, 它反映了一个民族适应
场所, 壁画题材包括: 门吏图、鞍马出行图、散 性的强大和生命力的坚韧, 同时也说明他们
乐图、门神。而后室则相当于死者生前的内 具有宽阔的包容度与融合性。
宅, 壁画题材包括: 备茶图与备经图、天象图、
二
妇 人 启 门 图 、家 居 奉 侍 图 、儿 童 题 材 、燃 灯 侍
象征一个完整的家园。从唐代仪仗出行的向 同, 前者处于民族发展的急速上升时期, 开拓
外拓展转而进入精心构置的内心家园, 在纷 疆土, 威服四方, 而辽境中的汉人在战乱频仍
扰世界中建构了一方静土。任何的其他活动, 的动荡境遇中, 受制于异族的统治, 在辽朝
无论是乐舞的风俗活动还是备经侍读的宗教 “ 禁关南汉民弓矢”* + ,“、 禁 汉 人 捕 猎 ”- . /等 政 策
的桥梁。而且, 由于燕京以南是广阔的华北大 人至则顺金人, 王师至则顺王师, 但营免杀戮
平原这一自然地理条件, 幽燕归北, 无疑使中 而已, 安能守耶? 。”! " #
原腹地毫无屏障地坦露在北朝面前。契丹进
由 于 与 中 原 汉 人 之 间 的 巨 大 差 异“, 汉
入中原农区后, 很快地接受了新的生产方式, 人”的民族身份的认定便因此发生了问题。他
宋 代 风 俗 民 情 有 了 较 为 丰 富 的 认 识 之 后 , 为 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地理交叉点, 其人文性
了解宋辽边界地区, 处于辽界之内的汉人的 格表现为所谓的多样性, 同时, 正是动荡的社
文化艺术提供了相对丰富的资料。
会造就了其兼容并蓄的品性与强大的适应能
宣化 辽 墓 壁 画 分 为 前 室 和 后 室 两 个 部 力, 从而影响了他们的生活习俗与审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