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粘连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宫腔粘连的防治》课件

《宫腔粘连的防治》课件

04
宫腔粘连的治疗方法
宫腔粘连的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
通过口服或注射药物,缓解宫腔粘连 引起的疼痛和不适,促进子宫内膜修 复。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宫腔粘连,可能需要手术 治疗,包括宫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等 。
物理治疗
如微波、超声等物理治疗方法,可以 促进子宫内膜的血液循环,缓解粘连 。
宫腔粘连的预防
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宫腔粘连,采取 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控制炎症、减少 宫腔操作等。
宫腔镜检查
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宫腔粘连的 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到宫腔
内的情况。
子宫输卵管造影
通过子宫输卵管造影可以了解 输卵管通畅情况,间接判断宫
腔粘连的程度。
组织病理学检查
对于可疑的病变组织,需要进 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宫腔粘连的诊断标准
01
02
03
轻度粘连
粘连范围小于宫腔面积的 1/3,输卵管开口正常或 部分闭锁。
避免不必要的宫腔操作
如刮宫、人流等,尽量减少对子宫内膜的损 伤。
科学避孕
选择合适的避孕方法,避免频繁使用紧急避 孕药或进行不成功的试管婴儿程序。
预防宫腔粘连的注意事项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了解宫腔粘连的危害,增强预 防意识,积极采取措施。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导致宫腔 粘连的疾病,如子宫内膜炎、 宫颈炎等。
中度粘连
粘连范围占宫腔面积的 1/3-2/3,输卵管开口闭 锁,但通过锐器可分离。
重度粘连
粘连范围大于宫腔面积的 2/3,输卵管开口闭锁且 无法分离。
03
宫腔粘连的预防措施
预防宫腔粘连的方法
保持生殖系统卫生
定期清洗外阴,避免不洁性行为,减少感染 和炎症的风险。

宫腔粘连培训课件

宫腔粘连培训课件
内膜修复和粘连松解。
手术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如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等。
手术治疗后需进行必要的护理和恢复,如抗感染、预防再次粘连等。
对于重度宫腔粘连,可能需要进行多次手术治疗,以恢复正常的宫腔形 态和生育能力。
03
宫腔粘连的中医治疗
中医对宫腔粘连的认识
因为虚实夹杂,与肾、肝 、脾等脏腑功能有关。
遵循医学伦理
不得以任何方式损害患者 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遵守医学伦理规范。
患者权益与保护
告知义务
01
在培训过程中,应告知患者相关的医疗信息和风险,以便患者
做出明智的决策。
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
02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治
疗得到有效的保障。
及时处理并发症
03
如果发生任何并发症,应及时处理并告知患者,确保患者的安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宫腔粘连的病因主要为肾虚、肝郁、痰湿、血瘀等,导致气血失调,胞 宫失养,从而引发痛经、闭经等症状。
中医药治疗宫腔粘连
辨证论治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病因,中医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 以补肾疏肝、活血化瘀、祛痰湿等为基本原则,制定个体化 的治疗方案。
临床经验
中医药治疗宫腔粘连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采用口服中药 、中药外敷、针灸等综合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05
宫腔粘连的科研进展与展 望
科研进展
细胞生物学研究
宫腔粘连的发病机制、细胞增 殖与凋亡、细胞信号转导等方 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分子生物学研究
针对宫腔粘连相关基因、蛋白 质表达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为 疾病的预测、预防和治疗提供
了理论基础。

宫腔粘连PPT演示课件

宫腔粘连PPT演示课件
25
•表 1. 中国宫腔粘连分级评分标准(图片来源:宫腔粘连 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 年第 12 期)
26
注:轻度:0~8 分,中度:9~18 分,重度:19~28 分
27
超声特征
•典型超声表现在子宫内膜分泌期时,经阴道超声检 查显示内膜「三线征」消失,类似肌性低回声结构 (也可呈高回声)连于子宫前后壁,将子宫内膜「 切断」,分为上下两部分(或多部分)。 •如若伴有宫腔积液,则形成类宫腔超声造影效果, 粘连部分更加明显。注意:当发现有不明原因的宫 腔积液时,应仔细观察有无合并宫腔粘连。
1.粘膜下子宫肌瘤多为圆形,子宫内膜息肉多为水滴状、舌 形; 2.粘膜下子宫肌瘤回声可有衰减,子宫内膜息肉无衰减; 3.粘膜下子宫肌瘤致内膜基底层变形或中断,子宫内膜息肉 则内膜基底层完整无变形。 4. 彩色多普勒:粘膜下子宫肌瘤彩色血流丰富呈“彩球状, 子宫内膜息肉少数息肉蒂部可见条状或者点状血流信号。
变; ③ .宫腔粘连引起减少的宫腔容积,间质纤维化以及炎症反
应导致复发性流产; ④ .怀孕后的高危因素:胎盘植入、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16
•2.月经周期的改变:粘连带的存在使月经血引流不畅,在 宫内积聚,可引起阴道不规则出血或出血淋漓不尽。 •经量减少:宫腔部分粘连,功能性内膜面积明显减少或子 宫内膜结缔组织化可引起经量减少。 •闭经:宫颈管或宫腔完全粘连者可出现闭经,子宫内膜彻 底破坏 ,且用雌激素、孕激素治疗不引起撤退性出血。 •继发性痛经:如宫腔下段或宫颈内口处发生粘连,可引起局 部阻塞;由于子宫内膜未受损,仍会出现周期性剥脱和出血 ,而经血不能经宫口流出,积聚在宫腔内,严重者并可逆流 到输卵管,盆腔。
这就是宫腔粘连带产生的超声图像机制,不是你想象中的粘连带长在羊膜腔 内。而是图像重叠导致的。这是一个空间概念。 你明白了吗??? 类似的图像还可以出现在纵膈子宫。 •当然,真正的羊膜带和部分轮状胎盘。的确是羊膜腔内出现的。 超声需要不断的有空间概念,而不是平面概念

宫腔粘连培训课件

宫腔粘连培训课件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术后护理要点
包括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合理安排休息、注意营养搭配等。
注意事项
如出现发热、异常阴道分泌物、疼痛难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术后康复指导与建议
康复指导
术后定期进行康复检查,评估身体状况,确保恢复良好。
锻炼建议
适当进行散步、瑜伽等轻度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身 体恢复。
患者自我管理与预防复发
宫腔粘连培训课件
目录
• 宫腔粘连概述 • 宫腔粘连治疗现状与进展 • 宫腔粘连手术操作规范与技巧 • 宫腔粘连术后护理与康复 • 宫腔粘连诊疗质量控制 • 宫腔粘连典型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宫腔粘连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宫腔粘连(IUA)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子宫内膜损伤和子 宫肌层粘连,从而引起宫腔闭塞的疾病。
手术操作流程与规范
01
手术前准备
术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02
手术操作步骤
详细介绍手术的操作步骤及要点。
03
手术后处理
手术后如何处理创面和预防感染?
手术技巧与注意事项
手术技巧
术中应注意哪些技巧?如何提高手术效果?
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如何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04
宫腔粘连术后护理与康复
术后护理要点与注意事项
手术方法
采用宫腔镜粘连松解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 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高生育能力。
3
治疗效果
经过手术治疗,患者月经逐渐恢复正常,痛经 等症状明显减轻,妊娠成功。
病例二:特殊类型宫腔粘连诊治经验
病史特点
患者曾接受多次人流手术,术后出现月 经量减少、痛经等症状逐渐加重。

宫腔粘连介绍PPT培训课件

宫腔粘连介绍PPT培训课件
目前宫腔粘连的诊断主要依赖 于影像学检查和宫腔镜检查, 未来需要探索更加准确、便捷 的诊断方法,以便早期发现和 干预。
优化治疗策略
针对不同类型和程度的宫腔粘 连,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同时,关注治疗后的生育 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改善,提 高患者的综合获益。
开展多学科协作研究
宫腔粘连涉及妇科、生殖医学 、遗传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未 来需要加强多学科之间的协作 研究,共同推动宫腔粘连诊疗 水平的提高。
家庭支持
鼓励患者与家人保持良好沟通,共同 制定生育计划和应对策略,减轻患者 的心理压力。
社会资源
利用医院、社区等提供的生育指导和 心理支持服务,获取更多的信息和帮 助。
互助组织
加入宫腔粘连患者的互助组织或在线 社群,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互相支 持和鼓励。
公益机构
寻求公益机构的帮助和支持,如提供 经济援助、心理咨询服务等。
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当运 动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预防感染和炎症的发生。
05
宫腔粘连的并发症与处理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表现
周期性腹痛
宫腔粘连可能导致经血排出不畅,引发周期性腹 痛。
月经异常
表现为月经量减少、闭经等月经不规律现象。
不孕或习惯性流产
宫腔粘连影响胚胎着床,容易导致不孕或习惯性 流产。
发病机制
宫腔粘连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包括子宫内膜损伤、感染、遗传因素和免疫因 素等。其中,子宫内膜损伤是宫腔粘连的主要原因,如人工流产、刮宫等手术 操作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进而引发宫腔粘连。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宫腔粘连的发病率因地区和人群 而异,但总体呈上升趋势。随着 人工流产等宫腔操作的增多,宫

宫腔粘连ppt课件

宫腔粘连ppt课件

整理版课件
IUA 分度
宫腔镜是诊断宫腔粘连的最为可靠的诊断方法。根据 宫腔的闭塞程度,特别是两侧输卵管开口与宫底粘连 情况分度,可分为三度:
1、轻度:少于 1/4 宫腔,有致密粘连,宫底和输卵 管开口仅少许粘连或未波及;
2、中度:约 3/4 宫腔有粘连,但宫壁未黏着,宫底 即双侧输卵管开口部分闭锁;
3、重度:3/4 以上宫腔的厚实粘连,宫壁粘着,输 卵管开口及宫底粘连。
4
整理版课件
IUA 临床表现
1、月经不调 闭经占 37%,稀发月经和月经稀少占 33%,痛经占 2.5%,月经过多占 1%,月经正常占 6%。
2、原发性或续发性不孕占 43%。 3、妊娠后并发症:如复发性(习惯)流产、胎盘早
11
整理版课件
IUA 预后
宫腔镜治疗后宫腔可以恢复正常。成功率波动在70% -95%,随访的妊娠率波动在30%-55%。
宫腔的恢复率和随后的成功怀孕率均取决于原发粘 连的范围。
12
整理版课件
THANK YOU!
13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3、宫腔镜检查:是最可靠的诊断手段。 4、胚胎移植反复失败 。
6
整理版课件
7
整理版课件
IUA 治疗
1、宫腔粘连分离手术:对于有生育要求者,采用 宫腔镜分离手术,术后放入节育环,防止重新粘 连并给予抗生素治疗防感染。放入节孕环后 3 个 月取出节孕环,给予抗生素治疗防止感染。 或者 气囊导尿管(Foley导管),分离术后宫腔的前后 壁,从而防止再次发生瘢痕化。
剥、早产等。 4、合并宫颈管粘连者可引起:经血滞留、宫腔积血
、积液或积脓。 5、宫颈内口粘连大多为人工流产手术后既闭经。

宫腔粘连的诊治PPT

宫腔粘连的诊治PPT

宫腔粘连分型、分度
中央型 粘连位于子宫前后壁 分型 周围型 粘连位于子宫底或侧壁
混合型 轻度 <1/4宫腔
按范围分度 中度≥1/4 且<1/2宫腔 重度>1/2宫腔
➢4
宫腔粘连分型、分度
根据欧洲妇科内镜协会分度标准:
Ⅰ度:多处纤维素样粘连带,两侧宫角及输卵管开口可见 Ⅱ度:子宫前后壁致密纤维素粘连,两侧宫角及输卵管开口可见 Ⅲ度:纤维索状粘连致部分宫腔及一侧宫角闭锁 Ⅳ度:纤维索状粘连致部分宫腔及两侧宫角闭锁 Ⅴa度:粘连带瘢痕化致宫腔极度变形及狭窄 Ⅴb度:粘连带瘢痕化致宫腔完全消失
➢ 缺点:口服药物对高危人群不适用,药物的副作用使病 人的依从性不高.但目前戊酸雌二醇取代了以前的乙菧 雌酚大大改善了此不足
➢27
辅助治疗:IUD
➢ 目的
保持宫腔内的间隙,防止其再粘连 ➢ 用法
和人工周期联合使用,三月后取出 ➢ 缺点
如再粘连时取出困难
➢28
辅助治疗:Foley导尿管
➢ 目的 保持宫腔内的间隙,止血,防止再粘连
➢ 用法 术后留置,注入生理盐水3-5ml,隔日充水1 ml~2 ml,充水总
量6 ml~8 ml,一周后拨除,与人工周期联合使用 ➢ 缺点
住院时间延长,上行性感染机会增多,宫颈机能不全的风险增
加,阻碍内膜的生长。
➢29
预防
➢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总体疗效不满意,术后妊娠 率低
➢ 资料显示术后妊娠率22-45%,分娩率28-32% ➢ 预防IUA非常重要,尤其是预防人流后IUA
➢5
宫腔粘连病因
任何引起子宫内膜破坏的因素都可引起宫腔 粘连
与妊娠有关的宫腔粘连占91%,常见于人工流产术 或自然流产刮宫术后,以及产后出血刮宫术后,过度 刮宫,将子宫内膜基底层刮掉

宫腔粘连课件

宫腔粘连课件
• a triangular uterine balloon catheter during surgery, and postoperative removal with placement of a copper intrauterine device (IUD) to maintain
separation of the cavity and mechanically lyse newly formed adhesions during removal
宫腔粘连得类
——6
This system has been criticized because category IIIa (inability to perform HSG because of obstruction of the cervical canal) generally has a good prognosis for subsequent fertility after treatment

不放弃 精心设计 量体裁衣


了解内膜

损伤程度
报告:子宫前倾前屈位,形态未见异常,子 宫内膜显僵硬,平扫T2WI显示内膜最厚 处约5mm,子宫结合带清晰,肌层厚度较 均匀,子宫体部后壁内见两个小结节样 短T2信号,增强幅度低于正常肌层。子 宫底部肌层内可见点状短T1长T2信号。
增强扫描后宫腔中部基本被增强组织充 填,最厚约5mm,右侧子宫角已被增强组 织占据,该处子宫肌层最薄处厚度约 8mm。增强组织未累及左侧子宫角。 宫颈处可见小囊肿。子宫颈管长约3、 5cm,未见粘连及异常增强。
• isthmic, • marginal, • central, • and sever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腔粘连的三步曲
二、IUA的临床分类
宫颈粘连
部位
宫颈和宫腔粘连 宫腔粘连 内膜性粘连
组织学特征
肌性粘连 结缔组织性粘连
中央型粘连(粘连带位于子宫前后壁间)
位置
周围型粘连(粘连位于子宫底或子宫侧壁)
混合型粘连
March内镜学分类:
欧洲妇科内镜协会分类:
美国不孕症协会(AFS)分类:
March内镜学分类标准(1978)

Ⅰ度子宫腔内多处有纤细膜样粘连带,两侧宫角及输卵 管开口正常。 Ⅱ度子宫前后壁间有致密的纤维粘连,两侧宫角及输卵 管开口可见。



Ⅲ度纤维索状粘连致部分宫腔及一侧宫角闭锁。
Ⅳ度纤维索状粘连致部分宫腔及两侧宫角闭锁。 Ⅴa度粘连带疤痕化致宫腔极度变形及狭窄。 Ⅴb度粘连带疤痕化致宫腔完全消失。
这是什么型?
宫腔粘连者的宫内膜多菲薄甚至部 分缺失、“地图状”缺失。
宫腔粘连的处理
哪些患者需要治疗? 如何治疗?
处理方式
宫腔扩张器扩宫
“铲状分离器”分离
球囊扩宫 宫腔镜水压扩宫分离 宫腔镜直视下微型剪分离 宫腔镜直视下电切开分离 经腹切开分离 。。。。。
宫腔镜的作用
明确诊断
镜检时由于扩张介质的作用可 使较轻微的内膜性粘连分离 经操作孔插入专用剪刀剪开粘 连 手术宫腔镜电切开粘连
金凤丸在重度宫腔粘连中的疗效观察
对于宫腔重度粘连的患者行2-3周期宫腔粘连分离,同时予金凤丸预处理2-3 月,子宫内膜生长及厚度较术前明显好转及增加; 前期20例患者宫腔重度粘连,宫腔粘连分离联合金凤丸辅助治疗,使得7例 患者临床妊娠;
美国生殖协会评分标准:
累及宫腔范围 <1/3 <1/3至2/3 >2/3
评分 粘连类型
1分 菲薄
2分 菲薄和致密
4分 致密
评分
月经模式 评分 程度分级
1分
正常月经 0分 I级(轻) 1-4分
2分
月经减少 2分 II级(中) 5-8分
4分
无月经 4分 III级(重) 9-12分
三、IUA的诊断方法及评价


2015 Aug.
中央型粘连
粘连带位于子宫前后壁间,多为内膜性粘连, 少数为肌性粘连或结缔组织性粘连。
பைடு நூலகம்围型粘连
周边粘连,宫腔向心缩小
宫腔右侧壁及右侧宫角粘连、消失
混合型粘连
中央型与周围型同时存在
严重的粘连可使宫腔变成“试 管状”甚至呈实性。
严重粘连,仅能窥见宫颈管
子宫下段宫颈管上端粘连,宫腔积血
宫腔粘连的概念

宫腔粘连(IUA)指因宫腔手术操作、放射、 感染、结核等原因导致引起子宫内膜破坏,主要 是损伤了内膜的基底层,致子宫内膜再生障碍, 引起的子宫壁的相互粘连。 又称 Asherman 综合征,由 Asherman 于 1948 年首 次详细描述为一种疾病 目前多数专家认为IUA应定义为子宫内粘连或 纤维化, 伴 有以下一种或多种临床症状:月经减 少、闭经、反复 流产、不孕及胎盘形成异常等, 而无上述症状的称为 无症状宫腔粘连


L.H.
Sordia-Hemandez,et al.Fertil Steril,(2011);
A. El-Mazny.Fertil Steril,(2011)

目的:促进内膜增生,有助于术中对正常宫腔的识别
E:4-6mg,qd.持续4-8w
Myers EM,Hrust BS 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severe Asherman's

轻度:累及宫腔小于 1/4, 粘连菲薄或纤 细,输卵管开口和宫腔上端病变很轻或 清晰可见; 中度:累及宫腔 1/4 至 3/4 ,仅粘连形成, 无宫壁黏着,输卵管开口和宫腔上端部 分闭锁; 重度:累及宫腔大于 3/4, 宫壁黏着或粘 连带增厚,输卵管开口和宫腔上段闭锁。


欧洲妇科内镜协会分类(1997)

TVB HSG SHSG MRI 宫腔镜检查——
金标准?

优点 :可评价子宫内口和宫腔的形态,描述宫
腔粘连。如果粘连未完全封闭宫腔,则可显示 剩余宫腔形态。

不足 :不能确切反映宫腔粘连的程度和范围,
不能提示粘连的坚韧度和类型;而且 HSG对轻度、 稀疏的粘连带易漏诊,中央型粘连常被误诊为 鞍状子宫,一侧宫角封闭的粘连易误诊为单角 子宫。

确诊率:HSG确诊的仅36%



阴道穹窿放置米非司酮:促进宫颈软化?
循证医学结果:对患者的疼痛感无明显影响
不良反应包括:胃痉挛、腹泻、恶心、出血、发热等



已经建议停止使用米非司酮
N.P.Polyzos.A. et al.Hum Reprod Update,(2012); H.Femandez,et al.Hum Reprod Update,(2004); E.P. Valente,et al. J Minimlnvasive Gynecol(2008);


01
产后刮宫:9.0%-30.0%
02
03 04
流产清宫:7.7%-30.2%
继发闭经:1.7%-5.1%
不孕症:4.8%-22%
IUA的危害


不孕(43%)
内膜损伤感染:破坏子宫内膜组织结构和功能完整 宫壁组织瘢痕粘连:输卵管口的阻塞,宫腔闭锁

习 惯 性 流 产 ( 40% ) 早 产 ( 23% ) 胎 盘 异 常 (13%) 月经异常(68%) 疼痛(?)
宫腔镜电切开粘连
电切的破坏作用如何预防?
宫腔镜电切 >>>> 热凝固破坏 >>>> 创面 内膜损伤>>>>
手术中强调切割精准细致 >>>> 减少创 面
术后预防重复粘连的方法
术后促进内膜生长
手术后后续治疗
预防再粘连 促进子宫内膜增生,改善宫腔 内环境,增加月经量,创造妊 娠条件。
宫腔形态恢复问题已经 得到了基本解决,但术 后生育仍是问题,尤其 重度粘连术后妊娠
syndrome and amenorrhea,Fertility and Sterility
E:10mg , qd. 持续 4-12w, 每 4w 超声评估内膜厚度大于 5mm再进行宫腔镜手术

Song D,Xia E, Xiao Y et al. Management of false passage created during hysteroscopic adhestolysis for Asherman's syndrome.J Costo Gynurca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