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战略》参考书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书籍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书籍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
随着人类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资源的日益枯竭,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们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为了加深对这个主题的理解,我推荐以下几本书籍。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是一本由中国生态学会编写的综合性著作。
该书详细介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政策建议。
这本书是生态学领域的重要参考书,对于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生态学:原理与应用》是一本经典的生态学教材。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涵盖了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等不同层次的生态学内容。
通过学习这本书,读者可以深入理解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从而更好地理解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出路》是一本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前沿研究的著作。
该书从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解决方案。
这本书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和实践案例的研究,为读者提供了思考和行动的指导。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是一本由中国生态环境部编写的政府报告。
该报告全面评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进展和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和措施。
这本报告是政府部门对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权威解读,对于了解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是一本关于生态经济学的专业著作。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生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探讨了生态经济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这本书,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生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案例,从而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以上这些书籍涵盖了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不同方面,从理论到实践,从基础知识到前沿研究,为读者提供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815环境学基础参考书目

815环境学基础参考书目环境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涵盖了环境保护、环境污染控制、可持续发展等多个领域。
如果你对环境学感兴趣,以下是一些基础参考书目,帮助你深入了解这一学科。
1.《环境科学基础》(作者:陈健)这本书是环境学入门的经典教材,涵盖了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适合初学者,讲解清晰易懂,是理解环境学基础知识的良好起点。
2.《环境工程学原理与应用》(作者:曹钟毅)这本书重点介绍了环境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包括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等内容。
适合对环境污染控制和处理感兴趣的读者。
3.《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作者:Gilbert M.Masters)这本书从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历史、背景出发,系统介绍了环境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作者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践经验,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环境学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
4.《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作者:Peter P.Rogers)可持续发展是环境学的核心理念之一,这本书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案例。
作者通过全球范围内的研究和实证,说明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
5.《环境经济学:理论与实践》(作者:Barry C.Field)环境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与环境关系的学科,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这本书系统介绍了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适合对环境经济学感兴趣的读者。
6.《环境伦理学导论》(作者:Clare Palmer)环境伦理学探讨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伦理关系,对于构建可持续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这本书介绍了环境伦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引导读者思考环境保护的伦理义务。
以上是一些关于环境学基础的参考书目,涵盖了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可持续发展、环境经济学和环境伦理学等不同领域。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你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环境学的重要性、基本概念和实践应用,为深入研究和投身环境保护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谈谈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主要措施.谁会..

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谈谈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主要措施.谁会答啊??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来答。
(2)“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指的是“我国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参考答案】:(1)“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从评分标准来讲,只要能答到“当前,我国人口过多、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这一要点就可以了(答这一句话就行了)。
(另外,mouse 学姐讲的也很对。
)(2)“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答:总:关键是要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
a、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努力增强全民族的人口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
b、必须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控制人口两手抓,继续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同时要努力提高人口素质,使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丰富的人力资源。
c、必须把经济社会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d、必须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结合起来。
e、必须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教兴国结合起来,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破坏的关键要靠科技创新。
学习政治和做政治题目是也是有规律和方法的,每一个专题,你都可以把它切割成三大快,分别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每一个专题首先应该知道它讲的“是什么”,“是什么”通常包括它的含义和特点等,刚才讲到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等,则纳入“为什么”的范畴,而在做到“怎么做”的一类题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区分角度,通常分为党、国家的角度和个人角度,有时还包括社会和学校的角度,本题中的“主要措施”指代已经很明确,是指国家的角度。
当然,如果从准备考试的角度来说的话,只准备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问题是远远不够的,你更应该关注一下我国正在创建的“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等热点问题。
我是一名政治教师,感兴趣的话我们可以探讨一下。
esg英文文献

esg英文文献
ESG英文文献可以在各大电子图书馆、学术网站和论坛上找到。
以下是一些可以参考的ESG英文文献:
1.《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porting》。
该书详细介绍了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背景、理论和实践,为企业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The Future of Sustainability: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该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发展方向,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3.《ESG Reporting: A Practical Guide to Measurement and Disclosure》。
该书详细介绍了ESG报告的编制方法、标准和最佳实践,为企业编制ESG报告提供了实用的指导。
此外,还可以在学术网站和论坛上搜索更多关于ESG的英文文献,例如Google Scholar、ACademic Search Premier等学术资源库以及环境、社会和治理等领域的专业论坛。
《浅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浅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因此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被提上了日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入手,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建议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之后,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但是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现实威胁。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因此,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保证,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保证。
1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1.1环境保护的概念环境保护,顾名思义,即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总称。
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随着近年来工业的飞速发展,环保问题又一次引起来人们的认识,环保机构、相关律法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1.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它具有这样的意义: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广泛讨论而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长期深刻反思的结晶。
它要求人们在满足较好的生活愿望的同时,处理好代际之间的关系,不要为自己的发展需要而损害下代人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对资源的利用应在合理的范围内有规律地利用。
1.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处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系,必须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一味地追求利益,大肆破坏环境,滥垦滥砍,毁林开荒,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势必断绝发展的后路。
关于全球治理的参考文献

关于全球治理的参考文献全球治理是指各国在国际事务中达成共识,通过合作与协商解决全球性问题的过程。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全球治理的参考文献,旨在为读者提供深入了解全球治理的视角。
一、全球治理的概念与演变全球治理的定义与演变是了解全球治理的基础。
《全球治理与全球政策协调》一书由国际关系学者约瑟夫·斯图利亚尼撰写,该书系统地分析了全球治理的概念与演变,揭示了全球治理的本质与特点。
二、全球治理的机制与实践全球治理的机制与实践是全球治理研究的核心内容。
《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一书由国际组织专家约翰·罗克撰写,该书详细介绍了全球治理的机制与实践,包括国际组织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和挑战。
三、全球治理的挑战与改革全球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全球治理的变革与调整》一书由全球治理专家理查德·托马斯撰写,该书深入分析了全球治理的挑战与改革,提出了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四、全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全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相互影响。
《全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一书由可持续发展专家克里斯托弗·威尔克森撰写,该书探讨了全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治理措施。
五、全球治理与全球安全全球治理与全球安全相辅相成,共同构建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环境。
《全球治理与全球安全》一书由国际安全专家约瑟夫·诺尔撰写,该书分析了全球治理与全球安全的关系,探讨了全球治理在维护全球安全中的作用和价值。
六、全球治理与全球合作全球治理需要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全球治理与全球合作》一书由国际合作专家玛丽亚·斯密斯撰写,该书研究了全球治理与全球合作的互动关系,探讨了全球合作对全球治理的重要性和影响。
通过以上参考文献的阅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全球治理的概念、机制、实践以及面临的挑战与改革。
全球治理作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通过合作与协商,建立更加公正、包容、有效的全球治理体系,为人类的共同发展与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注:文章中的许多研究与实践活动都来自以下资料整理而成.]实践活动科技处.我校开展可持续发展小村镇建设项目前期研究工作.2004-02-25.城规学院.我校负责Holcim全球可持续建筑大奖赛亚太区组织评审工作.2005,3.7.新闻中心.Holcim可持续建筑大奖赛亚太区展览在我校举行.2005-11-28.外事处.我校与德国拜耳股份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可持续发展基金教席).2006-3-21.新闻中心.多管齐下创建节约型校园.2006-6-28.女子学院.女子学院举办“节约型校园青春女生版”系列活动.2007-5-11.新闻中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我校续签合作协议.2007-5-18.学生记者.同济大学与意大利环境与领土部环境研发局签署合作协议.2007-5-20.经管学院.经管学院与斯坦福大学可持续发展与全球竞争力中心签署合作协议.2009-12-17.绿色建筑及新能源研究中心.同济大学与松下集团达成低碳城市与建筑领域合作框架协议.2010-6-30.经管学院.诸大建教授应邀参加第19届世界经济论坛东亚会议.2010-6-10.论坛举办党校.陈小龙副校长为党校学员作大学校园规划报告.2004-4-8新闻中心,外事办.第四届“海峡两岸的大学校园”研讨会召开.2004-4-21新闻中心."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同济举办.2005-9-12.建筑城规学院.我校举办“和谐城市——城市的持续发展和挑战”国际研讨会.2006-6-22.新闻中心.中美可持续城镇发展项目国际研讨会在我校召开.2006-6-22.嘉定校区管委办.嘉定校区提出创建“和谐型、学习型、节约型”校园新目标.2006-9-8.新闻中心.我校承办“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2007-5-18.新闻中心.我校与联合国环境署、瑞典国际发展局合办城市政策论坛.2007-5-17.环境学院.“全国高校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院长论坛”召开.2007-5-17.新闻中心.“可持续发展与高等教育创新”校长论坛举行.2007-5-21.校团委创业者协会.校团委创业者协会举行“绿色大讲坛”活动.2007-10-31.外事办、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2007年土木工程结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在我校召开.2007-11-29.新闻中心.长三角城市可持续建设论坛在我校举办.2007-12-7.新闻中心.教育部在我校召开“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研讨会”.2008-1-30.外事办.2008中法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研讨会在我校召开.2008-11-11.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拜耳基金可持续发展教育指导委员会会议召开.2008-11-18.环境学院.联合国环境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召开第五届理事会.2008-11-17.环境学院.中非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我校召开.2008-12-1.新闻中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召开三方国际视频会议.2009-3-31.新闻中心.陈小龙副校长出席东京21世纪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2009-10-12.经管学院.中美虚拟设计与施工及可持续建设高峰论坛在我校召开.2009-10-21.环境学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举行2009年理事会.2009-11-13. 中法工程与管理学院.第二届中法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系统论坛在我校举行.2009-11-12.新闻中心.“拜耳—同济—UNEP可持续发展论坛”在我校举行.2009-11-16.外事办.“都市论坛-中德可持续城市发展”在我校召开.2009-11-20.环境学院.第一届中丹可持续环境工程论坛在我校举行.2010-5-21.新闻中心.“校园让城市更美好”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举行.2010-7-29.土木学院.城市地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我校召开.2010-8-26.经管学院.经管学院共同承办建筑环境可持续发展全球峰会.2010-8-21.人才培养新闻中心.亚太地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未来领导人研修班举办.2004-7-26新闻中心.我校与汇丰银行合办第一期可持续发展研修班.2006-4-12.外事办.同济举办小岛屿国家可持续发展培训班.2006-5-12.环境学院.“城乡发展中的可持续水管理首期高级培训班”开班.2006-6-23.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硕士学位班完成招生.2006-7-27.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同济与汇丰再次携手举办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未来领导人研修班.2006-12-7. 科研处.同济与汇丰再次携手举办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未来领导人研修班.2006-12-8.环境学院.2007年IESD“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硕士学位研究生开始招生.2007-3-27.新闻中心、环境学院.“第三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未来领导人研修班”开班.2007-4-24.环境学院.同济大学承办第四届亚太地区可持续发展研修班.2007-9-20.外事办.“2008年亚太地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未来领导人研修班”在我校举行.2008-9-18.专家访谈新民周刊.诸大建教授谈“伪绿水景引发深绿考量”.2004-10-9.文汇报.郭重庆院士谈世博后上海的持续发展.2010-7-6.组织建立新闻中心."教育部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在同济成立.2005-5-23.成果展示科技处.常青教授获国际可持续建筑大奖赛亚太地区金奖.2005-9-29.新闻中心.同济大学绿色之路协会获得"福特汽车环保奖".2005-11-3.新闻中心.创建节约型校园——教学科研综合楼节能亮点.2006-7-13.新闻中心.我校牵头主编《节约型校园建设技术导则》.2007-6-21.新闻中心.《Nature》杂志报道我校节约型校园建设情况.2009-9-11.新闻中心.我校学子在哥本哈根“可持续校园”论坛介绍同济经验.2009-12-16.师资建设新闻中心.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受聘同济“可持续发展学科首席教授”.2006-5-5.新闻中心.拜耳在我校捐资设立“可持续发展基金教席”.2007-10-16.中国教育报.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宣言.2008-1-31.校办.陈小龙副校长出席2010建筑环境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2010-8-18.外事办.第三届中法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系统论坛举行.2010-9-15.外事办. 2010亚太地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未来领导人研修班开幕.2010-9-19.中意学院.方守恩参加中意教育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9-25.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0拜耳-同济-UNEP可持续发展论坛举行.2010.9-25.设计创意学院.“未来可持续校园”研讨会在同济举行.2010-10-19.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我校与非洲大学研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合作.2010-11-19.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伍江当选全球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合作联盟主席.2010-11-22.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同济汇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未来领导人研修班开班.2011-4-19.新闻中心.环境学院发布《上海低碳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11-4-20.新闻中心.学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发布《环球青年宣言》.2011-6-9.新闻中心.30多国青年学子聚我校共话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1-6-6.新闻中心.“中国绿色大学联盟”在我校成立.2011-6-17.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2011届留学生毕业典礼举行.2011-6-20.外事办.我校与阿尔托大学签署“可持续校园”合作备忘录.2011-8-18.新能源研究中心.我校承建的中共中央党校校园节能监管平台通过住建部专家组验收.2011-9-7.外事办.伍江出席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合作联盟研讨会.2011-9-14.新闻中心.我校首开可持续发展课程.2011-10-12.绿色建筑及新能源研究中心.谭洪卫教授全球绿色建筑大会作专题报告.2011-10-11.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高等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亚洲区培训班在我校举行.2011-10-25. 新闻中心.同济新型绿色建筑节能系统问世.2011-10-27.绿色建筑及新能源研究中心.武涌授课我校可持续发展课程.2011-11-14.外事办.我校与法国生态、可持续发展部签署合作意向书.2011-11-8.外事办.第四届国际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系统论坛举行.2011-11-8.绿色建筑及新能源研究中心.诸大建教授讲授“可持续发展科学”.2011-12-1.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800多名学生选修《可持续发展与未来》公共课.2012.2-24.文科办.中国可持续发展机遇与挑战国际学术会议筹备会召开.2012-3-5.绿色建筑及新能源研究中心.中国绿色大学联盟代表团赴澳访问.2012-3-29.新闻中心.同济绿色校园协会发起校园“地球一小时”倡议.2012-3-28.外事办.我校出席中欧合作共建绿色世界国际论坛.2012-4-27.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校内选拔赛举行.2012-4-26.沪西校区管委会.沪西校区通过“节水型校区”评审.2012-4-28.环境学院,联合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伍江当选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合作联盟主席.2012-6-14.新闻中心.我校获评全球可持续校园杰出奖.2012-6-22.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ME”论坛之“可持续制造的关键技术”.2012-6-28.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绿色经济》报告中文版.2012-6-25.外事办.“中法可持续发展工程师学院”筹备工作研讨会举行2012-7-6.城市发展战略与管理研究院.《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编制研讨会举行.2012-7-17.新闻中心.中外专家研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与挑战”.2012-7-26.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绿色校园与绿色建筑知识普及教材编写研讨会举行.2012-8-24.环境学院.2012未来生态城市建设暑期学校举行.2012-8-10.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2上海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科技周举行.2012-9-13.外事办.伍江出席第比利斯+35:政府间环境可持续发展教育会议.2012-9-10.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绿色校园与绿色建筑知识普及教材编写研讨会举行.2012-9-19.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我校主办“中国-联合国-非洲环境合作”研讨会.2012-9-26.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我校教授参加马来西亚绿色技术大会并作主题发言.2012-10-17.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促进城市低碳发展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举行.2012-10-22.UNEP-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环境学院.“高等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亚洲区培训班举行.2012-10-31.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我校教授主编的《绿色校园评价标准》通过评审.2012-11-8.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学院国家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验收.2012-11-7.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学院绿色服务进社区系列活动举行.2012-11-13.新闻中心.“可持续发展大学”理念的确立与践行.《大学(学术版)》杂志专访裴钢校长.2012-12-3.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我校学生参加世界大学生可持续发展峰会.2012-12-5.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学院第九届理事会召开.2012-12-17.新闻中心.华东地区高校信息化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在同济举行.2012-12-17.同济大学开展可持续发展大学建设的探索与实践(2000-2015)备忘录理论探索论坛举办专家访谈国际参与实践研究人才培养成果展示。
可持续发展发展思想的历史

引言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均资源很有限,必须始终坚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
能不能坚持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既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安全,也关系到我国人民生活的质量和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我国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和和谐,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才能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才能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生存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这就需要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正确的方向。
可持续发展战略反映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相互协调,实现均衡持续发展的思想。
可持续发展思想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了解可持续发展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关键字:形成、发展过程、可持续发展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过程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观。
它的提出是应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1989年5月举行的第15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期间,经过反复磋商,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
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
可持续的发展还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反之则应予摈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战略管理可持续发展观点》作者:刘力钢著出版日期:2010.08
读秀知识库包库全文
9.《人力资本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作者:高素英著出版日期:2010.06
读秀知识库包库全文
10.《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下绿色大学进展的实证研究》作者:焦志延主编2010.09
读秀知识库包库全文
11.《中国区域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李峰,李心颖,钱耀军编著2010.01
读秀知识库包库全文
12.《中国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作者:甘宜沅著2009.10
读秀知识库包库全文
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与制度创新》作4.「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电子版
15.「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作者:张坤民主笔,马中等撰稿出版社:北京市: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电子版
5.《可持续发展引论》作者:叶文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读秀知识库包库全文
专业领域:
6.《可持续发展教育教程》作者:彭立威,邓学建主编出版日期:2012.01
读秀知识库包库全文
7.《STS视域下的多维度可持续发展》作者:刘钒著出版日期:2011.11
电子版
电子版
16.《我们共同的未来》作者: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著;王之佳等译出版社:长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1997
电子版
17.(美)艾伦杜宁.多少算够[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电子版
18.《增长的极限》作者:(美)梅多斯(D.H.Meadows)等著;于树生译出版社:北京市:商务印书馆出版日期:1984
《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关参考书
教材类:
1.《可持续发展战略学》作者:赵丽芬,江勇主编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电子版
2.《可持续发展战略导论》作者:孙志东等主编,出版社:广州市: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
电子版
3.《可持续发展战略读本》作者:陈耀邦主编出版社:北京市: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
电子版
《可持续发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