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修辞手法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修辞手法复习教学设计复习内容:修辞手法的定义、运用、以及使用的好处。
教学目标:1、了解拟人、比喻、夸张、排比、对偶、反问、设问、反复等修辞手法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
2、体会并总结出不同的修辞手法运用的好处。
3、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仿写、改写句子,能够运用修辞手法自己写句子。
教学重点:1、能够区分不同的修辞手法的适用范围,以及带来的不同效果。
2、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仿写、改写句子,能够根据指定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教学难点:能够体会并且说出句子中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好处,能够在作文中综合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
教学设想:修辞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掌握修辞是能够美化自己的作文,提高写作水平的一项重要能力。
几乎所有的课文中都有修辞的运用,因此作为小学毕业生,必须要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的种类,了解每种修辞手法的用途,以及所带来的效果,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本节复习课,将通过了解修辞的概念和用法、体会修辞的效果、通过练习训练运用等多个环节,使学生达到能够熟练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目标。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出主题1、比一比:你知道的修辞有哪些?看看谁说得多。
2、小黑板出示常见的修辞种类:拟人、比喻、夸张、排比、对偶、反问、设问、反复。
3、赛一赛:你在作文中曾经用过哪些修辞手法?4、交流,把你运用上修辞手法的句子给大家说说一说。
5、你觉得作文中用了修辞好不好,为什么?过渡:由此看来,修辞的作用还真不小,今天我们就来系统地复习一下各种修辞手法。
二、了解修辞,介绍概念1、投影出示,介绍有关修辞的概念。
修辞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2、根据修饰效果的不同,修辞可以分为很多类,每一类又有不同的作用。
3、投影不同修辞的主要作用。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公开课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掌握修辞手法-赏析句式效果-教学设计

“掌握修辞手法,赏析句式效果”教学设计一、课题名称(学习任务名称)掌握修辞手法,赏析句式效果授课时间授课时间课时(或上课用时分钟)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修辞手法,赏析句式效果。
2.能力目标:正确判断修辞手法,赏析句式效果。
3.素质目标:感受中国传统语言文字的魅力。
4.政治目标:学会独立思考。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重点:了解修辞手法技巧常见题型难点:学会审题,赏析运用修辞手法运用的效果四、教学策略(方法)与学法设计讲解讨论法、练习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PPT课件六、教学过程设计课前:课件制作,学生收集整理考试题型。
课中:教学环节与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课时课前六部曲2分钟课前6部曲课前问号,检查卫生,考勤学生人数,观察学生状态,收手机,测温。
配合老师的检查让本节节课更加完整。
一、导入高考试题中语运部分巡堂回顾进入课堂3分钟修辞手法考察常见题型二、课程讲解30分钟1、明确在高考中常见考察的修辞手法的九种类型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和反问9种修辞手法。
2、总结高考真题的规律①分值多为5分,也有4分的情况;②指定一个句子进行修辞定点分析;③有时不直接给出修辞手法,这时修辞手法有可能是一种,有可能是两种或三种;注意题目“什么”和“两种”“哪些”的问法;④有时直接给出修辞手法,要求分析;⑤根本任务要分析修辞的表达效果,所的题目都有“分析”二字,问法多样:“请简要赏析”“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进行简要分析”。
2、认识各类修辞手法回顾课本中出现的诗词句,让学生判断运用的修辞手法3、难点讲解(1)比拟:①比拟的特点: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②比拟的种类:拟人:把物当人写,事物“人化”。
例句:软泥上的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摇。
拟物: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例句: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了出来,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中考复习专题--反复修辞》教学设计

《中考复习专题--反复修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复习反复修辞。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教材,考点探源1.导入语反复,是一种修辞!在我们的文学作品中常常可见,通过重复使用同一词语、句子或句群,加强语势的同时,抒发强烈的感情,表达深刻的思想。
理解并正确运用反复,有助于理清文章脉络,体会语言节奏感。
2.考点探源(1)参考书本课后“思考探究”、“积累拓展”梳理下表。
(2)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梳理,我们发现:①反复修辞在教材内出现较频繁,题目的设置较隐蔽,问法较含蓄。
②题干设置不直接体现“修辞”二字,但往往有“品味语句,表达效果”“N次出现,不同含义”等词提示。
③答题指向明确:体会表达效果、理解含义、与文章内容或结构的关系。
二、以文析法,归纳策略(一)以文析法案例1.《纪念白求恩》品味语句,体会画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运用反复的修辞,极其有力地强调了无一例外,每个人都佩服,每个人都感动的事实。
这比一般的陈述更斩钉截铁不可动摇。
归纳要点:理解词语,体会语言鲜明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案例2.《阿长与山海经》“伟大的神力”在文中两次出现。
联系上下文,说说其含义的不同。
参考答案:两处“伟大的神力”指代对象以及感情色彩不同。
第一处指攻城时抵挡大炮的神力。
“伟大的神力”包含荒诞和调侃的意味,表现阿长的无知可笑,为后文阿长出人意料地买来《山海经》埋下伏笔。
第二处指没有文化的阿长竟然帮“我”买来朝思暮想的《山海经》,而这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
“伟大的神力”虽带夸张,却是作者以孩童口吻发出的最热烈、最真诚的赞美。
归纳要点:理解指代对象,体会感情色彩。
案例3.《背影》课文第5段中,作者两次写到自己“聪明过分”的行为,你怎么理解这里的“过分”?参考答案:当年的“我”用理智的、理性的眼光看父亲“拿自己当小孩”的琐屑迂腐,觉得可笑;现在的“我”终于理解了父亲行事所遵循的是情感的逻辑而非理性的逻辑。
此处表达作者的自悔心理,而“过分”说明不是一般的自悔,是发自内心的强烈的自悔。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目标:1.梳理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
2.辨别部分修辞手法的异同:比喻与比拟。
3.帮助学生提高在语言表达中准确、灵活地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能够准确辨别比喻与比拟的异同。
2. 举一反三,能力训练,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和水平。
教学难点:1.理解修辞手法的内涵,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2.能够准确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看大屏幕。
见过吗?这是?菱湖明珠。
如今盛夏的菱湖更美,你们可以为远方的客人简单地描述一下吗?他的回答中我看到了一位大师的影子,是?朱自清。
心有灵犀一点通,我也想到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来,咱们一起读读。
一样的荷花、一样的荷叶,不一样的语言,为什么朱自清的语言更美?因为在这里他巧妙地运用了某些手法,比如?比喻拟人。
这些在文学上统称为修辞手法。
二、七嘴八舌,明确中心:俗语说的好“人要衣装马要鞍”,语言一样要包装。
打扮一个人,可以描眉、涂唇彩、腮红、画眼浅,各式各样、方方面面。
打扮一段语言呢?今天推荐一种——修辞手法。
课本的105页。
课文说修辞手法拥有十八般武艺,真是如此吗?现在就以实例事实中看看修辞手法到底有哪些招数能耐。
这个任务早已布置,谁能主动告诉我?比、拟、借、夸、对、排、设、反这八种是修辞手法的基本招数,也是高考大纲的基本要求。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奇招怪招,比如顶真、回环、互文、移就、拈连、引、对、反语等等。
加在一起应该超过十八种了。
不止如此,如果再深究下去,修辞的功力可谓深不可测。
你们有谁对修辞内涵预习了吗?找到一位有心人。
大家看,和我的准备基本一致。
原来我们平时常说常用的修辞真名应叫:“修辞格”。
修辞格属于修辞的一种,它还可以再分类,几类?怎么分?不过不管再分多细,我们可以看到,修辞格和修辞的关系如同:一滴水之于大海,一片云之于天空,一朵花之于草原,一棵树之于森林。
修辞手法运用教学设计方案

改进与提高:根据反馈结果,调 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 果
THANK YOU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巩固练习
提供一些常见 的修辞手法实 例,让学生们 分析并理解其 作用和效果。
让学生们尝试 运用所学的修 辞手法进行写 作练习,以提 高他们的运用
能力。
组织学生们进 行小组讨论, 分享彼此的写 作成果,并互 相评价和修改。
教师对学生们 的写作练习进 行点评和指导, 帮助他们更好 地掌握修辞手 法的运用技巧。
修辞手法:用于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技巧和方法
定义:通过改变词语的顺序、结构、语气等,使语言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分类: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反复、借代等 每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例如,比喻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拟人 可以使无生命的事物具有人的情感和性格等
常见修辞手法的教学内容
比喻:通 过比喻, 使抽象的 概念形象 化,易于 理解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引入修辞手法的 概念和作用
通过实例让学生 了解修辞手法在 实际生活中的应 用
激发学生对修辞 手法的学习兴趣 和热情
明确本节课的学 习目标和任务
讲授新课
讲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 作用
引入修辞手法的概念和分类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解 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修辞手法 进行写作练习
修辞手法运用教学设计方案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2 教学目标 3 教学内容 4 教学方法 5 教学步骤 6 教学评价与反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语文园地六《综合复习常见的修辞手法》语文S版

小学六年级《常用的修辞手法》复习教案自贡市汇兴小学许惠复习内容:修辞手法的定义、运用、以及使用的好处。
教学目标:1、复习常用的七种修辞方法,了解各种修辞方法的特点与作用。
2、能正确判断、区分各种修辞方法。
3、能够运用各种修辞方法,提高学生运用修辞的能力。
教学重点:1、复习各种修辞方法的特点,揣摩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2、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仿写、改写句子。
教学难点:能够体会并且说出句子中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好处,能够在语段中找出综合运用的不同修辞手法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修辞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掌握修辞是能够美化自己的作文,提高写作水平的一项重要能力。
几乎所有的课文中都有修辞的运用,因此作为小学毕业生,必须要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的种类,了解每种修辞手法的用途,以及所带来的效果,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本节复习课,将通过了解修辞的概念和用法、体会修辞的效果、通过练习训练运用等多个环节,使学生达到能够熟练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目标。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课,交流积累情况。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修辞。
(板书:修辞)修辞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
六年的语文学习,你们都知道哪些修辞呢?(生谈,师板书: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对偶)今天我们主要复习小学阶段常用的七种修辞方法。
他们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对偶。
这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读一读。
明确了目标,咱们就朝着目标前进。
现在我们就去会会这几位老朋友,在具体的语句中去感受他们的特点以及表达效果。
二、复习七种修辞的特点及作用1.比喻出示有关修辞的语句,思考:这些句子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你根据什么来判断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月亮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武松提起铁拳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力气只顾打。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利用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作比的修辞手法。
三年级学习常见修辞手法的教学设计

三年级学习常见修辞手法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三年级学习常见修辞手法引言:学习修辞手法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学生可以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系统地学习和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以提升他们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示范和练习,以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究。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特点;2. 辨别并应用常见的修辞手法;3. 运用修辞手法改写句子,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4. 通过个人创作,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写作短文。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案、黑板、笔、教学素材(包括修辞手法的例句);2. 学生准备:学生课本、笔、纸。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例句引入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并展示一些修辞手法的例子,引发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5分钟)教师根据课件和教案,简明扼要地介绍并讲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重点强调每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在写作中的运用。
3. 示例分析(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具体的例子,要求学生仔细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并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4. 练习运用(20分钟)教师布置练习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所学修辞手法的特点,改写句子,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
学生可以个别完成或小组合作完成,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5. 创作实践(25分钟)教师要求学生以“我的家乡”为题材,使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写一篇短文。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进行个人创作。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展开思路和写作。
6. 作品展示与点评(10分钟)学生可以自愿展示自己的作品,或者将作品交给老师进行点评。
教师通过点评,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作成果,同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提高了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修辞手法的表达和应用》教学设计

(五)课堂巩固检测:
1.仿照例句的形式,写一个句子,内容自定。
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例句的修辞方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C)
4、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这是一道仿写题,又是一道运用修辞题。要做好这道题,既要注意仿写的相关规则:即仿写题也可叫做句式运用题,它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语言表达能力。做此题又要注意运用修辞,就一分句而言,“你是一棵大树”,“你是一泓清泉”可推测下一句应运用含“是”字的暗喻句;就整句来看,又应运用排比的关联词,“如果……就……”最后还要注意围绕中心去仿写含有两种修辞的句式,即围绕“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这一主题而展开。若经过这样的思考,就不难了。
【答案】A
【说明】
做这类修辞题目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像上面“分析”的方法,即逐句逐项地分析,直到找到正确答案为止;一种方法是直接筛选法,这种方法是若你一眼看出哪句是何种修辞,就给该句定位,用排除法即可确定,其他选项暂且不再过问。总之,做这类题的前提是应熟练掌握各种修辞的类型及判别。
2、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争渡,争渡”运用了反复手法,表现了词人急着寻路回家,奋力划船的情状。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运用对偶手法,描绘了一幅风和日雨、红碧交辉的彩色图画、令人心旷神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辞手法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辨析比喻、排比、设问、反问、夸张、拟人、对偶、对比这8种修辞手法。
2、能够熟练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和反问仿写、改写句子。
3、能够运用修辞手法自己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说说常见的修辞手法。
说说什么是比喻、排比、设问、反问、夸张、拟人、对偶和对比。
(指名生回答,师板书,引出本课复习内容——修辞手法)
二、总结: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用来比方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2)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4)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
(自问自答)(5)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比肯定更强烈的情感。
可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的效果。
(6)拟人:把物当人来写。
(7)对偶:把字数、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的语句成对排列的修辞方法。
(8)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对照比较的修辞方法。
对比手法能更鲜明、更有力地反映现实,提示矛盾。
三、修辞手法的辨析及运用
练习一:请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
2、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滑如凝脂。
()
3、为什么中华民族成为拥有诗歌传统的民族呢?因为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
()
4、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5、团团如果跌一跤,几个举重运动员都扶不动他,只能用起重机吊起来。
()
6、风儿轻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
7、“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9、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让学生说说修辞手法复习时要达到什么要求,师总结出示教学目标
练习二: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的是()句。
A、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儿……
B、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
C、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
D、猎人微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
E、小珍珠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说说为什么只有E句是比喻句?
小结:怎样识别“像”字句是否是比喻句呢?这就要看句子是否同时具备了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像”字前后要有两个不同类的事物;二是这两个事物要有
相似点。
如果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那就是比喻句;否则,那就不是比喻句。
四、识别比喻句和拟人句
练习三:判断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每条岭都那么温柔。
()
B、每条岭都像慈母那样的温柔。
()
C、兴安岭多么像少女那样会打扮自己呀!()
D、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
学生说说判断的理由。
师总结:要区分比喻和拟人首先要弄清楚两者的特点和区别:
1、比喻句,就是利用事物的相似性打比方。
比基本结构为三部分:本体、比喻词、喻体。
2、拟人是指把非人类的东西加以人格化,有三个特点: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
一定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是否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
练习四:
1、把下列句子补充成比喻句。
①红得透亮的柿子,像()。
②刺猬浑身长满了像()的硬刺。
2、把下列句子改成拟人句。
①天上的星星在闪烁。
②小鸟在林间鸣叫。
③顽皮的雨滴像调皮的男孩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④海棠果像个有礼貌孩子冲着我点头微笑。
比喻略去了比喻词和喻体,就成了拟人。
练习五: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A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
()
B走进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犹如置身于大海之中。
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绿得令人陶醉。
叠叠的浪花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
这怎么不使人感到亲切,舒服呢?
()
练习六:按要求写句子。
(1)灾区的群众不能忘记那一双双来自各地的援助之手。
(改成反问句)(2)寒风吹到脸上很痛。
(改为夸张句)
(3)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
仿写
(4)我们英勇的人民子弟兵是最可爱的人。
(改为设问句)
练习七:以“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来到了公园里”为开头写一段话,用上至少3种以上的修辞手法。